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延边 历史人物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jlagri.gov.cn/Html/2012_02_24/85147_113746_2012_02_24_113852.html 在 2018-04-22 19:20:0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延边州历史人物 - 延边州农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Upload/Files/NewsAttatches/85147/201106/20110627160626527.swf


     
 政务区

   资讯区

   服务区

查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延边概况>>延边州概况>>


延边历史人物

 发布者:yanbian  发布时间:2012年2月24日 作者:  来源:

    

澄(1835-1902):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清卿、止敬,号恒轩,别号愙斋、白云山樵,同治六年(1867)进士  ,授翰林院编修,后出为陕甘学政。光绪三年(1877)赴山、陕襄办赈务,亲赴灾区查勘,救灾有方,次年授河北道。
光绪六年三月(1880年4月) 吴大澄为三品卿衔,赴吉林随同铭安帮办一切事宜,旋即改为“督办”。吴大澄于6月行抵吉林,即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等方面多有建树。
吴大澄与吉林将军铭安于吉林建立边防军队。改原有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共建防军马步13营,5000人。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经过严格训练,己“悉成劲旅”。于珲春开始修筑东、西炮台。为防御沙俄从水上入侵,还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同时设立招垦局,移民垦荒,推行实边政策。他经过实地勘查,确定以珲春和三岔口所属边地为招垦中心,设立珲春招垦局,下设五道沟和南岗分局。招垦范围广泛,且规定许多优惠政策。为给垦民、商旅和军队提供方便,1880年底,修筑从宁古塔至吉林省城长达600里的大道及北、东线大道,建有百余座木桥,同时还增加许多驿站,加强了边疆的防务力量。
1885年6月8日,吴大澄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澄、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玛”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澄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澄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澄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刘建封(1865-1952年):


  又名刘大同,字桐阶,号芝叟道人,芝里老人。有“天池钓叟”雅号之称。山东安丘(原属诸城县)人,清末贡生,奉天候补知县,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四年(1908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爱国官员刘建封任勘界委员,到延边实地进行踏查,勘查奉天(今沈阳)、吉林两省界线兼查长白山三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之源。同年5月28日,刘建封率队出发直临天池。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踏遍了长白山的山山水水,查清了长白山的江岗全貌和三江之源。为天池十六峰命名,写出了著名的《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山设治兼勘分奉吉界线书》等著作;拍摄《长白山灵迹金影》,绘制长白山江岗全图。刘建封对长白诸峰的勘查命名,大者有六“曰白云,曰冠冕,曰白头,曰三奇,曰天豁,曰芝盘”。小者有十“曰玉柱,曰梯云,曰卧虎,曰孤隼,曰紫霞,曰华盖,曰铁壁,曰龙门,曰观日,曰锦屏”。
宣统元年(1909年12月),安图设治,刘建封为第一任知事。1911年积极响应辛亥革命,举义旗在安图成立“大同共和国”,并将名字改为“大同”,但起义终因势单力薄而失败。
刘建封为长白诸峰命名后,欣然写下的著名诗篇。“白河两岸景清幽,碧水悬崖万古留。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向斗牛。欲识林泉真乐趣,明朝结伴再来游。”

    吴禄贞(1880年--1911年11月7日):


  字绥卿,湖北云梦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随后入湖北武备学堂,肄业。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1898年,被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在校结识了张绍曾、蓝天蔚,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后来被人们称为“士官三杰”。他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战败中国之后飞速发展,大为震惊,痛感非改革政治、倾覆清室,不能转弱为强。决心以革命排满为己任,走上革命道路。发起组织励志会,又毅然加入兴中会。1902年毕业归国,任武昌武普通学堂教习、会办。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1903年,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湖南发起组织华兴会,积极协助黄兴制订在长沙起义的计划。1904年5月奉调入京,任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在京期间,仍与湖北志士暗中联系。刘静庵被捕后,他曾竭力援救。1906年赴新疆伊犁考察新军。因忤陕甘总督升允,被撤去监督差使。1907年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奉天,任军事参议,旋任延吉边务帮办,根据实地考察,提出《延吉边务报告书》三册,证明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力破日本侵略阴谋。1909年5月升延吉边务督办,并任陆军协都统。次年初被调回北京,授以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派赴德、法两国考察军务,同年冬回国,调任陆军第六镇统制。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约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赴石家庄与山西革命党联系,拟联合北方新军直捣北京。后由奸细告密未成。他断然截留北洋军运往湖北的军火,并电奏清廷,要求停止进攻汉口。清廷怀疑其为革命党,但又不敢贸然将其撤换,特授予署理山西巡抚以笼络。1911年11月,袁世凯指使其死党周符麟用二万元收买了吴部下马步周和其他几个军官。7日凌晨,马步周率几名打手闯进吴的住所将其枪杀,然后又割下吴的首级,以便向主子请功。1912年3月14日,在上海张园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孙中山在祭文中写道:“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
关于吴禄贞被刺,有的材料说,完全是周符麟个人报"私仇","既非袁之所为,亦非清政府所干";有的甚至用恶毒语言污蔑烈士;有的材料明显编造。本文忠实地依据何遂先生亲述的记录,并参考多数史料的记载和观点写成。至于杀手马步周,何遂说:"1924年国民军占领北京时,有一次我和段祺瑞的长子段宏业谈到马步周,段宏业称赞说:‘马蕙田是英雄,够朋友,他的行动省了不少的事。‘这话也透露了一点内情。"据史料记载,马步周得了二万两白银(一说五万两),吃喝嫖赌,生活糜烂。但从此无人敢用他,最终瘫痪潦倒而死。
吴禄贞墓外形为纪念塔式,高约二丈,墓前有阎锡山撰写的"故燕晋联军大将军绶卿吴公之墓"的石刻,概述了吴禄贞的生平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政府将此陵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该陵墓毁于"文革"。1982年3月,河北省政府、石家庄市政府将三烈士迁葬至长安公园。去年清明,作者专程前往凭吊,但见游人和中小学生至墓前祭扫者不绝于途,莹莹白花,飘洒遍地。
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者,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武昌起义后,湖北革命党人开会商议,认定最适合的都督是吴禄贞。他敢于在清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发动起义,他对袁世凯的清醒认识也远远高出一般的革命党人。许多史家认为,如果吴禄贞不死,他的计划得以实现,中国历史可以呈现另一种局面。可惜,吴禄贞缺少对敌人的警惕,甚至认为护卫自己是怯弱的表现,以致遭到了毒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的英名和业绩,将永载史册。

    杨林(1898-1936、3、23):


  朝鲜族,原名金勋又名杨州平、毕士弟。1898年出生,1919年在汪清西大坡加入民族反日部队,参加过1920年枫梧洞和青山里反日武装斗争。1921年考入云南讲武堂,1924年毕业到广州黄埔军校任上尉教官,1925年6月23日“沙基惨案”危机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军第一次东征,任营长。1927年8月党派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3年初回上海,当年8月党中央派他到中共满洲省委任军委书记,10月被派到延边任中共东满特委军委书记。到延边后同朴允瑞、刘志远、金明均等军委干部一起组建汪清、珲春、延吉、和龙四县军委,整顿和组建游击队,并在他的主持下写出了《东满游击队工作大纲》、《东满赤卫队工作大纲》等军事文献。1931年2月15日发布的《东满游击队工作大纲》是东北抗日斗争中出现的第一部党的军事文献。对于在东满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
“9.18”事变后,杨林调回省委,1932年7月又调到江西苏区任工农红军-方面军补充师师长、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央干部团参谋长,护卫中央首长,打开血路冲锋在前。到延安后任红十五军七十五师参谋长。1936年3月23日,在对日作战率部渡黄河东征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童长荣(1907一1934):


字斓华,又名张长荣。安徽湖东(今枞阳县)人。幼年丧父。6岁读私塾,1917年入小学。1921年,考入安庆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加 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公费到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第一高等学校。1925年转入东京帝国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担任中共日本特别支部领导工作,领导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会”。1928年5月,“济南惨案”发生后,领导留日中国学生和旅日华侨进行大规模的反日爱国斗争,被日本当局逮捕,遭受严刑拷打。不久,被驱逐回国。同年秋,在上海从事反帝爱国运动,组织“反帝大同盟”。曾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宣传委员和区委书记等职。1930年,调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1931年3月,调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同年11月,调东满地区,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和朝鲜革命者一起,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1934年3月21日,在汪清与日本侵略军遭遇。突围中,因疾病未愈,由坚决不肯先行离去的朝鲜族姑娘崔今淑背着,在雪夜中艰难前进。终因行动困难、弹尽力竭,与崔今淑一同壮烈牺牲。时年27岁。

    陈翰章(1913-1940):


  满族,1913年6月14日出生于敦化县城西半截河屯一个贫农家庭。1927年进入私立敖东中学,在校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成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并主办校刊《敖中》。1930年12月毕业,后应聘在敦化县第一完全小学校任教员,1931年夏,又被聘为敦化县民众教育馆的讲演员,进行反帝爱国宣传。
“九?一八”事变后,21岁的他毅然离家,投笔从戎,于1932年秋参加了抗日救国军任秘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初担任救国军总部秘书长,翌年3月,作为东北国民救国军司令部特派代表赴天津、北平等地进行抗日募捐活动,5月回宁安任周保中领导的东北反日联合军(绥宁反日同盟军)第五军二师参谋长兼中共师党委委员(书记)。1936年初,调东北抗日联军二师(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二师,后改为五师)先后任参谋长、代师长、师长并兼任师党委书记和东南满省委委员。“七·七”事变后,他率部以镜泊湖一带为中心,转战于宁安、敦化、额穆、安图、延吉、汪清等广大地区,坚持与日伪军进行武装斗争。1938年7月,他率抗联二军五师一部袭击宁安东京城西镜泊湖日伪水电站,焚毁日守备队营房和水电工程事务所,解放大批劳工,缴获大量军需物资。1939年6月24日,他率部在敦化南牛心顶子怒杀了前来劝降的伪吉林省警备科长和敦化副县长等日本要员。1939年7月,抗联二军四师、五师合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三方面军指挥,发动了著名的安图大沙河、敦化寒葱岭战斗,沉重打击了敌人。
1940年12月8日,陈翰章率领30多人,在镜泊湖一带坚持游击战,因叛徒告密,部队被日伪军重兵包围于小湾沟,陈翰章在突围战中,弹尽力竭,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人民为了记念为国捐躯的“镜泊英雄”,于1946年8月15日把半截河屯改成翰章屯,并在敦化县政府院内建起了陈翰章纪念碑。

    魏拯民:(1909-1941)


原名关于维,又名魏民生、锄耕、冯康等。1909年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6年加共产主义表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入国民党第三陆军安阳军事学校学习军事。 “9?18”事变后,1932年党派他到东北工作,先后任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1935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派他到延边,2月,在汪清大荒崴召开的东满党团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东满特委书记,5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委。1935年夏,前往苏联向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东满党的工作,并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3月回国,到安图县迷魂阵召开东满党和军队联席会议,传达中共代表团的指示精神。会上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在迷魂阵会议上,纠正了“反民生团斗争”的错误,将因“民生团”嫌疑而被监管的100多名抗日军民解救出来。迷魂阵会议后,他率领抗联二军主力部队向南满转移,与杨靖宇的一军会师,并召开金川河里会议,将东满和南满党组织合并成东南满省委,魏拯民被选为省委书记。将抗联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后任副司令。
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抗联一路军的重担落在魏拯民肩上,由于斗争环境艰苦,魏拯民积劳成疾,重病在身,他仍坚持率领部队征战东满、南满,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县夹皮沟抗日部队密营里因病去世,时年32岁。病殒后被敌人暴尸荒野,后被群众收殓。
解放后,重新安葬将军的忠骸,并于1962年在其墓地立纪念碑,1986年重新树立石碑,供后人永远瞻仰。

    朱德海:(1911--1972)


  朱德海,原名吴基涉,又名姜道一、金道顺、吴东元、吴永一等,朝鲜族。1911年3月5日生于俄罗斯远东沿海州的深山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9月,在龙井一带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8月加入共青团,1931年5月转为中共党员。1930年至1936年,在黑龙江省宁安、密山、勃利等地从事抗日救国斗争。1937年,去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39年到延安,在八路军三五九旅任指导员。1943年,任延安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总务处长。1945年抵达哈尔滨,任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政委。1947年任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处处长。1949年3月,调任中共延边地委书记兼专员公署专员。1949年9月代表中国朝鲜族和延边人民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52年9月3日当选为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政府主席。1955年12月自治区改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后任州长、州委第一书记,还兼任州政协主席、军分区第一政委、延边大学校长等职。
1954年当选为吉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1964年12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朱德海是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朱德海青年时期即投身革命。他为祖国与民族的解放,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尤其是为延边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肆虐之时,他坚持真理,勇于斗争,惨遭迫害。1972年7月3日逝世,时年61岁。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4年5月来延边视察时,为“朱德海同志纪念碑”亲笔题碑名。纪念碑坐落在延吉公园西山,于1986年7月3日朱德海逝世14周年祭日揭幕落成。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吉林农网 | 吉林农网商务频道 | 延吉市农网 | 安图县农网 | 和龙市农网 | 汪清县农网 | 龙井市农网 | 敦化市农网 | 珲春市农网  | 图们市农网
中国延边 | 延边信息港 | 延边日报 | 延边新闻网 | 延边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主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委员会 承办:延边农业市场信息中心
电话:0433-2260236 2260237   2260238  邮编:133000
地址:延吉市天池路3418号    E-Mail: ybny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