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我们的大家庭   沪江大学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history.eastday.com/h/20130625/u1a7476693.html 在 2020-06-12 15:32:1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我们的大家庭”----沪江大学-大家庭 沪江大学 选科制 学科特色 教师指导-历史频道-东方网
东方网 >> 历史频道 >> 正文
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我们的大家庭”----沪江大学

2013年6月25日 14:57

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作者:朱国明 选稿:顾卓丹

19世纪初叶,凡进入吴淞口开往上海的轮船,船上人目光都会被新耸立在上海东北角郊外黄浦江畔的一所美丽的大学所吸引,它就是以“我们的大家庭”而载入口碑的著名高等学府----上海沪江大学。

沪江大学始建于1906年,初名上海浸会大学,是一所由美国基督教南北浸礼会联合创办的大学。1914年经校董会决议,学校正式确定中文名为沪江大学(英文简称为ShanghaiCollege),确立了“信、义、勤、爱”的四字校训,并遵教育部条例实行分科制,计有教育、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四科。于1910年成立的理学院则设置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等课程。从1919年开始,学生开始实行新的选科制。1923年时,学校选科定型为教育、宗教、社会、商、理共五科。

在远避市区尘嚣的宁谧环境中,沪江象一座令人赏心悦目的大花园,在绿草如茵、四周都栽着柳树和四季常青的灌木的校园内,巍巍矗立着四十余幢具有美国弗吉尼亚风格的洋楼建筑群。教学楼“思晏堂”、“思伊堂”,学生宿舍楼“思裴堂”、“伊文思堂”,大礼堂“思魏堂”,体育馆、健身房、科学馆、图书馆,以及附中“思乔堂”、“思孟堂”、“思雷堂”……课余饭后,同学们喜欢三五成群,或在黄浦江边散步,或在草地上围坐,仰望夕阳白云,俯听浦江潮声,俨然一幅世外桃园景象。

沪江不仅是一所传授知识的学府,也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的社区和共同创建的大家庭。校方刻意营造一种家庭化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从开办之初就规定所有的中外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住校,教师住教员宿舍,他们的妻子也都充当义务教员或承担部分校内工作。学生住集体宿舍,平时不得擅自外出。

在沪江,师生之间平等相处,互敬互爱,关系十分融洽。学生有问题求助,教师莫不尽力相帮。教师还时常邀请学生去家中,与自己家人一起办茶话会,吃茶点,谈笑娱乐,以联络感情。魏复兰校长的夫人和其他一些教师于1913年还发起成立“感亲会”,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实现最佳的家庭生活。校长刘湛恩也常请学生到家中作客,双方热烈讨论,谈笑风生,唱歌做游戏,毫无隔阂。校内竭力避免等级意识,不管是达官富商的子女抑或打杂的校工,一律以礼相待,渗透着平等精神。受师生间的这种感情影响,学生之间也充满了互助友爱的精神,新、老学生之间,级与级、班与班之间,均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作为增进感情、铸就团体精神的一种体现,学生的社团组织和交谊活动异常活跃。为培养学生的自理和组织能力,沪江在开办之初就推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治体制,每一级设立级会,有自选的委员和级长,全校则设学生自治会,负责全校宿舍、食堂、浴室、卫生、消防等庶务。校内不仅有按学生籍贯组织的同乡会,还于1914年成立了沪江大学同学会,为联络校友,发展母校做出了很大贡献。此外,社会团体如基督教青年会、学生立志布道团、女青年会、校外通讯社,学术团体如翻译社、教育研究社、科学社、国际关系研究社、边疆问题研究社等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竞相组织活动。学生自己创办的校刊《天籁》续存了三十余年之久,期间刊载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国外在华航运业之发展”、“蒙藏问题及中国外交之方针”、“东三省经济状态的研究”等。

沪江学生课余活动十分丰富,有书法研究会、健美学会、口琴会、英美文学会、英文剧社、女子体育促进会等。在上世纪20年代校内就已放映电影、开音乐会。沪江的英文唱诗班和化装演剧团在沪上极负盛名,唱诗班还去外埠巡回演出,颇受当地欢迎。校长魏复兰亲自给学生开了唱歌课,后来又有音乐欣赏课。学生自己成立的西洋乐队和民族乐队也常去校外演出。受学生普遍崇尚音乐艺术的影响,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音乐系。

沪江在上世纪20年代后已成为华东地区一支体育劲旅,在华东八大学体育赛事中,它在篮球、足球、网球、垒球比赛中均多次获得过锦标,校足球队队员张邦伦后成为上海著名足球运动员。每逢举办运动会,校园内便万人争睹,气氛高涨。

沪江是最早实行男女同校制度的教会大学,自1919年起就有4名女生入学,以后逐年增多,1922年建造了第一幢女生宿舍,至1925年已有68名女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8%。男女同校,使得校园生活更为丰富多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沪江的招生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江浙而逐渐推广到全国。据1916年统计,其生源已涉及国内九个省,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生源更扩至全国17个省,及邻国日本、韩国。

在学科发展方面,学校坚持在职业化下发展应用性专业的“沪江模式”。倡导社会服务,提倡勤工俭学,实施平民化教育,是沪江的一大特色。在华各所基督教大学中,沪江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学校,在国内大学中也是最早开设社会学系。沪江创办之初即组织学生在学校周围地区布道,为村民治病,开办平民学校、提供扫盲教育等。1915年校内成立了“沪江社会服务团”,组织学生对学校周围村庄作一系列调查,指导村童读书写字,游戏,布道,打扫卫生等。1917年,学校在杨树浦工业区(今杨浦区眉州路一带)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社会实验基地----沪东公社(TheYangtzepoo Social Center),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接触社会实践、培养服务精神的实习场所,使“大家庭”精神从校内移植到了校外。

沪东公社依靠中外企业的赞助和学校师生的捐助,义务开办男童学校、女童学校和工人夜校,在当地工人及其子女中普及文化知识,并开设缝、编结、刺绣、家政等职业课,并进一步发展到创办幼儿园和中学,开办医院和诊所,组织体育娱乐活动,放映幻灯片、电影等。

1931年,校方在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并聘请章乃器、潘序伦等著名学者执教。这是一所业余制夜大学,专为在职职工和家境贫寒的好学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颇受社会欢迎,名盛一时,成为沪江在“职业化”下推行平民教育的成功尝试,学生人数也迅速上升。

1936年沪江三十周年校庆时,大学生人数已从刚建校时的7人增至631人,教师从6名增至57名,校园面积从27亩扩至17﹒4万平方米,校舍则从最初的三幢增至四十四幢。学校的应用性学科特色广受社会欢迎。沪江已堪称全国教会大学中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其毕业生遍布政界、商界、教育界、社会事业界、国内外研究院等,其中出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社会学家、化学家、教育家、金融家、外交家等。

上海解放后,1952年2月14日,沪江由人民政府接管。同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分归上海复旦、交大、华师大、华政、财经等校,沪江整体解散,杨树浦校园新建为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