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倪志福   政坛风雨40年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sohu.com/s2013/newsmaker183/ 在 2023-09-13 03:27:1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新闻当事人倪志福-搜狐新闻
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倪志福:政坛风雨40年


2009年,倪志福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60年庆祝大会上。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图

新闻背景:


他曾是中国政坛一个特别的存在。


他以工人发明家的身份起家,进入政坛后行事低调,却仕途顺利稳居高位数十年,被称为“谜一样的人物”。


多数80后年轻人已经不再认识他,尽管这些年,他的名字偶尔还是会出现在《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头版里。然而,对于这个国家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这个名字,却承载着时代的记忆。


倪志福,在属于工人的光辉岁月里,他凭借发明“倪钻”闻名全国,继而进入政坛,最终成为中共高层领导。4月24日,他在北京逝世,舆论再次转向这位老者,人们在缅怀,也在试图寻找答案:他是如何成为“政坛不倒翁”的?

中年网友缅怀

4月24日,新华社发布简讯: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主席倪志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4月24日1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公开资料显示,他以发明“倪志福钻头”成名,继而进入政坛,曾连续七届担任中央委员,数十年间在中国政坛屹立不倒,有人称他是“中国政坛最缺乏个性与传奇色彩,却又最是谜一般的人物”。

网络间,亦有不少人对这位中共高层领导人进行追缅,不过这一次,爱热闹的年轻人基本销声匿迹--对于他们来说,这实在是个陌生的名字。

中年人成为网络缅怀的主力。

“(倪志福)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担任过主要领导,他是那个时代很多重大政治事件的见证者”, 《中国日报》陆中秋在微博中贴出了几张倪的旧照,黑白照片中 ,他与太太买菜晒衣,公园里练太极,衣着朴素,神情闲适。

曾任职于天津某报的记者“程心平之1109”,则回忆了自己与倪志福交谈的一幕。1985年,倪任天津市委书记,在天津人代会上与该记者发生了一段对话:

“你是晚报记者?”“是,您怎么知道?”“晚报记者年轻啊。”倪志福笑着说。这让“程心平之1109”很感慨,“一晃28年过去了,八十年代,见市委书记没觉得怎样。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而北京民俗学家赵书,对倪志福的逝世表示“十分悲痛”,他评价倪“是一个非常谦虚而又平和的老大哥”,他们曾经一起两次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国庆观礼台,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他是工人中的英雄,我们永远记住你!”赵书感慨。

部分专业杂志和网站的官方微博,也开始高调缅怀这位老人,“金属加工在线”官方微博称“倪志福,一个我国金属加工领域响亮的名字。倪志福钻头,一朵我国金属加工技术的灿烂之花。”

2010年5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倪志福到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访问。    中国商飞公司新闻中心/图

“倪钻”扬名

在长达40年的从政生涯中,倪志福一直很低调,这与他早年的名声大噪形成鲜明对比。在上世纪50年代,以他名字命名的“倪钻”,是那个时代的关键标签。

1959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倪志福和他的钻头》。这篇具有时代特色的劳模报道使他成为了闪耀的“明星”,成为他从政的垫脚石。

他的生平自此被人们所熟知:1933年出生在江苏川沙县(现属上海)的贫苦家庭,11岁在上海做童工。彼时,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当地人将做一名外国铜匠视为极其光荣的事情。人们将外国铜匠的技术水平视为机械制造业的最高境界,认为进入外国公司学本事,往往就可以解决机器上发生的一切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他的命运,在一家模型工厂做学徒三年后,他作为青年工人骨干被选送进行政治、技术培训,一年后分配到北京永定机械厂工作。

而就在这一年夏天,机械车间遇到了困难。

《人民日报》的报道描述了倪志福他们所遇到的困难:“车间接到一批很伤脑筋的活,要在一种特殊的钢材上打眼。”

事后证明,倪志福所在的车间接到“伤脑筋的任务”,实际是为抗美援朝中破损装甲车特种钢板加工打眼,而这种钢材连当时苏联著名的“席乐夫钻头”也很难钻动。

在许多报道中,倪志福改良钻头的场景发生在一个晚上。他将钻头上被磨坏的尖部和两角都磨去,变成三个尖、七个刃的钻头,初步改良后的钻头很快就打出了眼。琢磨出钻头形状的倪志福并不清楚其中的原理。

这种三尖七刃麻花钻头很快被“有关领导部门”命名为“倪志福”钻头,并被赞为“为钻孔工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飞速提高了生产效率,立即成为机械工业中的一项重大的革新。”

倪志福出名了,“倪志福的钻头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国内许许多多的工厂传播开来,同时也被介绍到苏联”,《人民日报》报道称,“这些消息传到倪志福耳里,鼓舞着他更加立志前进,虚心钻研了。”

至此,“倪钻”俨然成为一个标签,标记着这位技术工人最令人难忘的特征和最值得骄傲的人生价值。报道刊发当年,他与建筑工人张百发等人一起,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和青年标兵。

青年倪志福。       深圳特区报/图

政坛不倒:执着谦逊或成一种解读

“倪钻”为他凿开了从政之路。

1973年,倪志福出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此前,这位明星工人先后担任过国营六一八厂党委书记、北京市总工会主任。

当年与倪志福情况类似被提拔起来的工农高干中,不少人后来都陆续离开政坛。然而,从履历来看,倪志福的仕途几乎一番风顺: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全国总工会第九届、第十届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

他一路高升,在中共十、十一届一中全会均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还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

从政时间如此长,且地位稳定,有媒体因此称他为“政坛不倒翁”。工人出身的倪志福,究竟有什么能耐?不止一个人有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倪志福从政期间的成绩,极少见诸媒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曾经刊发报道,提及倪志福在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工作组接管上海时起到的作用。

倪志福是上海人,是发明‘倪志福钻头’的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有长期工会工作经验,对工人情况最了解,在工人群众中威望很高,做上海工人阶级的工作最有说服力。”1976年10月,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中,倪志福经华国锋推荐,加入接管上海的中央工作小组,并成为三位领导核心之一。

《深圳特区报》刊发的一篇报道则分析,“历经30多年而稳居高位,或许,军工人的朴实无华,军工人的执着谦逊会对此给出一个恰当的解读。”

然而,随着倪志福的离去,这些疑问和猜测,都已经成为历史。

“希望今后中国还能出现凭借国际专利从普通工人成为国家领导的人”,25日晚上,有网友写下这样的期盼,真实而恳切,对于这个谜一样的人物,世人最终记住的,只是他事业的起点和终点。

会场上的倪志福。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办公厅公共关系处/图

往期回顾

栏目主编:王鹏 责编:袁文 页面设计:Agui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