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论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qkzz.net/article/61351437-b55b-497b-aff4-c78741a8d587_3.htm 在 2017-01-09 22:50:01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论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 - 全刊杂志在线阅读|免费电子杂志全文阅读下载
全刊杂志网:首页 > 大学学报 > 文章正文
刊社推荐

    论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


    □ 黄文进 罗媛松 李春萌


    三、当前社会公正状况及实施途径

    社会公正问题是一切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我们对它的关注是与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联系在一起的,20多年来,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我国社会变化的总趋势中,一方面,各个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又引发、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当前社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2)明显的财产分布差距;(3)就业与劳动报酬中的歧视因素;(4)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5)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和健康的不平等;(6)社会保障权利的不平等;(7)财政体制再分配功能的弱化引起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物品提供上的差异性。
    1.始终坚持发展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须具备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满足公民对社会公平的要求,增加公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2.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对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如何分配,最直接体现了公平原则的兑现制度,这种公平主要是一种结果上的公平,但这种结果上的公平不是收入上的均等。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制度规定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我国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制约,现阶段得到的分配公平是相对的公平。为此,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第三次分配是对再分配的补充,是社会互助对政府调控的补充,即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最终形成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结构,亦即以中等收入人群为主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分配结构,使大多数人进入中产阶层,以保证社会结构的稳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3.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制度上的公正是政治上的保证。制度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行为的框架,规则制定和程序执行的公正直接关系到制度本身的公正。应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利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保障公民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各种决策。社会公正必然是大多数人民众意志的反映。唯有在完善的民主集中制中才能真正确立社会公正,也只有社会公正才能支撑民主机制的有效延续,使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塑造信息对称的政治环境,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实行信息公开化,推动决策民主化,是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4.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处境,缓解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保障的目标应立足于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通过社会救助、社会养老保险、失业救助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和大病统筹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育和增强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社会财力的实际可能,逐步扩大保障的社会覆盖面,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6卷),人民出版1980年版。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十一五’时期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载《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第41期。
    5.史方倩、李菊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及对策研究”,载《理论前沿》2006年第3期。
    6.张康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去实现公平”,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7.李实:“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8.白暴力、周红利、魏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载《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5期。
    9.张素芳:“构建利益公平分配的和谐社会”,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分享: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木兰百花园”
    分享:
     
    精彩图文
    关键字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刊社管理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中图分类法 | RSS 2.0订阅 | EMS快递查询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