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蓬溪县基本情况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pengxi.gov.cn/zjpx/lsgy/201908/t20190812_41127.html 在 2020-04-08 20:13:2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蓬溪县基本情况-蓬溪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四川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遂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首页 走进蓬溪 蓬溪新闻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交流互动 文件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进蓬溪>>历史沿革
蓬溪县基本情况
来源:蓬溪县地方志办   发布时间:2019-08-12

  一、地理位置、幅员面积

蓬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涪江中游,位于东经105°03′~105°59′和北纬30°22′~30°56′之间。东邻南充、武胜、合川,西连大英,南接遂宁、潼南,北靠射洪、西充。蓬溪县人民政府驻赤城镇政通街88号。幅员面积1251平方公里。

  二、蓬溪县建置沿革

(一)县

蓬溪建置于东晋永和11年(公元355年),定名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660多年历史。

蓬溪县夏、商、周为蜀国地,秦惠文王后为蜀郡地。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今县境属益州广汉郡广汉(治今射洪县柳树镇通泉坝)、郪(治今三台县郪江乡)辖。东汉末年恢复益州、广汉郡和广汉县名,今县境属广汉、德阳、郪3县。三国蜀汉建兴二年(224年),今县境分属东广汉郡的广汉、德阳、郪3县。西晋太康六年(285年),废东广汉郡复置广汉郡。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分广汉郡置德阳郡(郡治今遂宁斗城),今县境分属广汉郡广汉、郪2县和德阳郡德阳县。东晋穆帝永和3年(347年),桓温平蜀,德阳郡更名遂宁郡,辖地未变,郪县仍归广汉郡。永和十一年(355年),划郪县东部和广汉县濒临涪、郪两江地区置巴兴县(治所灵鹫山),境内始置县治。

孝武帝析广汉县置晋兴县,今县境属遂宁郡巴兴、晋兴、德阳3县。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遂宁郡分为东、西遂宁郡,今县境隶属东遂宁郡。萧梁时期(502-534年),德阳县更名为小溪县,今县境属新州东遂宁郡的晋兴、小溪县。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析东遂宁郡置怀化郡,改巴兴县为长兴县,晋兴县为始兴县,小溪县为方义县,县境属合州怀化郡的长兴、始兴2县和合州东遂宁郡的方义县。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于东遂宁郡置遂州,改东遂宁郡为石山郡,遂州、石山郡、方义县治所设遂宁市城区,县境属遂州石山郡的方义县和怀化郡的长兴、始兴2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郡留州、以州辖县,撤怀化郡、石山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兴县更名为青石县,县境为遂州长江、青石、方义县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遂州改遂宁郡,辖县未变。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以州统县,遂宁郡复为遂州,属县未变。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国分十道,以益州地置剑南道。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割方义县北境置唐兴县,县治蓬川(今鸣凤镇翔凤),县境为长兴、唐兴、青石县地。武后长寿二年(693年),唐兴县更名为武丰县。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武丰县复名唐兴县。中宗景龙二年(708年),析唐兴县北部地区置唐安县,县治设赤城镇茶店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废唐安县,迁唐兴县治于唐安县治所。玄宗天保元年(742年),改唐兴县为蓬溪县(县名因治所临“蓬溪河”得名),遂州更名为遂宁郡,蓬溪县属剑南道遂宁郡。五代和北宋初年,四川先后为前蜀(907-924年),后唐(925-933年)和后蜀(934-965年)所据,县境建置如唐末。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灭蜀后,改剑南道为西川路。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原四川地区划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县属梓州路。神宗熙宁元年(1073年),撤青石县(今潼南)入蓬溪县。次年,青石县又复置。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升遂州为遂宁府。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蒙军入川,遂宁府迁蓬溪县蓬溪寨。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长江县并入蓬溪县。县境属四川行中书省潼川府遂宁州。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降遂宁州为遂宁县,蓬溪县改属潼川州。次年,蓬溪县并入遂宁县。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蓬溪县复置,并将青石县涪江左岸地区划归蓬溪县。清顺治十年(1653年),遂宁县并入蓬溪县。顺治十七年(1660年),遂宁县复置。雍正八年(1730年),建置调整,蓬溪属四川布政使潼川府。嘉庆七年(1802年),全川设5道,蓬溪属川北道潼川府至清末。

民国1912年,蓬溪划出11个乡镇建潼南县。民国1913年,四川划为7道,蓬溪县仍属川北道。民国1914年,四川由7道改为5道,蓬溪属嘉陵道。民国1918年起,四川形成“防区制”,蓬溪属第五区。民国1935年,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蓬溪属于驻遂宁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0日蓬溪解放,1950年1月5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川北行署遂宁分区专员公署。1952年9月,川东、川西、川北、川南四个行署合并为四川省,遂宁分区改为遂宁专区,蓬溪隶属遂宁专区。1958年,遂宁专区撤销,蓬溪县划归绵阳专区。1968年9月,绵阳专区更名为绵阳地区。1985年5月,遂宁市成立,蓬溪县隶属遂宁市。

1997年12月,析原蓬溪县8镇3乡以及涪江西岸红江镇的3个村置大英县。

(二)乡、镇

1986年,蓬溪县下设文井、明月、天福、大石桥、鸣凤、任隆、三凤、蓬南、隆盛、玉峰、天保、河边13个区和赤城、蓬莱2个区级镇,区镇下设5个乡级镇、76个乡、9个乡级办事处、862个村、7445个村民小组、13个街道居委会。

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全县区划调整,县下设赤城、新会、文井、明月、天福、常乐、红江、大石、吉祥、鸣凤、任隆、三凤、高坪、蓬南、群利、隆盛、回马、蓬莱、天保、河边、大英、玉峰、象山23个镇和下东、罗戈、新星、板桥、槐花、宝梵、吉星、黄泥、金龙、荷叶、农兴、通仙、金元、智水14个乡。

1995年10月,宝梵乡更名为宝梵镇。

1997年11月,蓬溪县涪江以西的蓬莱、天保、河边、大英、玉峰、象山、隆盛、回马8个镇和通仙、金元、智水3个乡,以及红江镇的文武村、夏家沟村、永和村划出设立大英县。区划调整为15个镇11个乡。

1998年,恢复92年撤并的回水(从明月镇)、新胜(从罗戈乡)、金桥(从三凤镇)、高升(从任隆镇)、群力(从吉祥镇)5个乡。

2014年12月,金桥和吉星撤乡建镇,现辖31个乡镇(分别为:赤城镇、新会镇、文井镇、明月镇、常乐镇、天福镇、红江镇、宝梵镇、大石镇、吉祥镇、鸣凤镇、任隆镇、三凤镇、高坪镇、蓬南镇、群利镇、金桥镇、吉星镇、罗戈乡、板桥乡、槐花乡、新星乡、黄泥乡、荷叶乡、金龙乡、农兴乡、新胜乡、回水乡、群力乡、高升乡、下东乡)。

赤城镇 从唐代置县至今均为县治所地,是全县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清道光时名城厢镇,1950年,更名城关镇,1981年,将鱼泉乡并入。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又将原芝溪区所辖上游、西华、附西和文井区所辖附北乡并入。

下东乡 民国1937年置乡,以位于城以东下段而得名。1958年曾并入上游乡,1961年复置,隶属城关区(后改芝溪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将东宁乡并入,乡址清凉场,距县城8公里。

新会镇 1954置乡,因建乡时正值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故命名为新会,先后隶属于城关区、文井区、芝溪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将上东乡并入成立新会镇。镇址会宇坝,距县城8公里。

文井镇 清初设文井场,因场临文家古井而得名。民国1937年设文井乡。新中国成立后,在文井场置文井乡和文井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文井、新林、普光三乡合并置文井镇,镇址文井场,距县城17公里。

罗戈乡 清乾隆年间置锣锅场,以此地鼓锣山的石锣、石鼓及河边石滩地形似锅而命名。民国1937年置锣锅乡。1981年改名罗戈乡隶属文井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将新胜乡并入,1998年又将原新胜乡所辖村划出。乡址锣锅场,距县城25公里。

明月镇 清初设明月场,以场在形似弯月的清秀山峰下得名。民国1937年建明月乡。新中国成立后,明月场为乡、区驻地。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明月、回水、民建三乡合并建明月镇,镇址明月场,距县城14公里。

新胜乡 1951年10月建仙鹤乡,因乡政府驻仙鹤庙得名,1966年更名为新胜。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并入罗戈乡,1998年复设。乡址仙鹤庙,距县城14公里。

新星乡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新星场,1950年设碧山乡,1966年更名为新星。乡址分水岭,距县城16公里。

回水乡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设会龙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会龙场团保处。民国1935年并入常乐联保处,民国1937年更名为九龙场,1958年改名为回水区联队,1961年设回水人民公社,1983年改名回水乡。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并入明月镇,1998年9月复设。乡址回水寺,距县城26公里。

板桥乡 清初设板桥场,以场连接河上石磴木板桥得名。民国1937年置板桥乡,新中国成立后,板桥乡隶属明月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单列。乡址板桥场,距县城13公里。

槐花乡 隋朝设槐花铺驿站,清初置槐花场。民国 1937年建槐花乡,新中国成立后,槐花乡隶属明月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单列。乡址槐花场,距县城21公里。

天福镇 清初建天福场,以此地有古庙引申天官赐福之意命名。民国1937年置天福乡,新中国成立后,天福乡仍设,1963年又兼置天福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天福、先宁二乡合并建天福镇。镇址天福场,距县城35公里。

常乐镇 清康熙年间设常乐场,以场临近古庙常乐寺得名。清宣统年间设常乐镇,民国1937年改为常乐乡,新中国成立后,常乐乡隶属明月区。1962年改属天福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原明月区庭英乡并入建常乐镇。镇址常乐场,距县城25公里。

红江镇 民国1937年置康家乡,因乡临一康姓人家渡口故名。1952年兼置康家区,1956年康家区撤销,康家乡隶属隆盛区,1963年改属天福区,1966年改名红江乡,1985年改建为红江镇。1997年12月,红江镇涪江河以西的文武、永和、夏家3个村和康益村的部分村民小组划入大英县。镇址康家渡,距县城40公里。

大石镇 宋代初年建大石桥场,因场临一高大石桥得名。民国1937年置大石乡,1950年兼置大石区, 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大石乡与大力合并建大石镇。镇址大石场,距县城19公里。

宝梵镇 清代设回龙场。1951年设回龙乡。1981年因境内有古刹宝梵寺故改名宝梵乡,隶属大石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龙洞乡并入。1995年10月,乡址由回龙场迁柏林坡,并改建为镇。镇址柏林坡距县城11公里。

吉祥镇 民国1937年设吉祥乡,因临吉祥寺得名。1968年,更名为双江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复名吉祥乡。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吉祥乡与群力乡合建吉祥镇。1998年9月原群力乡所辖村划出置群力乡。镇址吉祥寺,距县城29公里。

群力乡 1951年设乡,因以人民群众同心协力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之意取名,隶属大石区。1983年改属天福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并入吉祥镇,1998年9月复设。乡址瓦房湾,距县城35公里。

鸣凤镇 清初设小潼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更名为鸣凤场,因场临形似鸣叫的凤山得名。民国1937年置鸣凤乡,1950年兼置鸣凤区,1954年鸣凤区并入大石区,1961年复设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鸣凤、附南、翔凤、向前四乡合并建鸣凤镇。镇址鸣凤场,距县城17公里。

吉星镇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吉星场,意为吉星高照。民国1937年设吉星乡,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翻身乡并入。2014年12月,改建为吉星镇。镇址吉星场,距县城17公里。

任隆镇 清初设任隆场,以该地姓任者多和祝愿场镇兴隆之意命名。民国1937年置任隆乡,新中国成立后,兼置任隆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高升、任隆、东新三乡合并建任隆镇。1998年9月,原高升乡所属村划出。镇址任隆场,距县城43公里。

高升乡 清乾隆时属遂宁县仁信里辖。咸丰年间,设毛公滩团保。民国1935年属遂宁县第二区辖。1950年设高升乡隶属遂宁县河沙区。1956年划归蓬溪县任隆区辖,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并入任隆镇,1998年9月复设高升乡。乡址毛公滩,距县城44公里。

黄泥乡 清道光年间设黄泥嘴场,因场位于黄色土质的山嘴处得名。民国1939年置黄泥乡,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单列。乡址黄泥场,距县城56公里。

三凤镇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设集凤场,因场临三个凤形山坡而得名。民国1937年置集凤乡,新中国成立后兼置集凤区,1955年集凤区撤销,1962年复设区。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南充县集凤乡同名故更名为三凤乡、三凤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三凤、高桥、旌忠3乡合并建三凤镇。镇址三凤场,距县城55公里。

金龙乡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设金龙场,因场临金色山和龙皈院命名。民国1937年置金龙乡,新中国成立后,金龙乡隶属三凤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单列。乡址金龙场,距县城60公里。

高坪镇 明嘉庆时,在山顶平地设店故名高坪店子,后渐成集市,清道光二十二年(1896年)置高坪乡。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金桥乡并入建高坪镇。1998年9月,原金桥乡所属村划出复设金桥乡。镇址高坪场,距县城68公里。

金桥镇 1951年从高坪乡分出建立,因驻地金马桥而得名。1958年并入高坪,1961年复设。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并入高坪镇,1998年9月复设。2014年12月,改建为金桥镇。镇址梁家祠堂,距县城68公里。

荷叶乡 民国1937年置乡,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三凤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单列。乡址荷叶溪,距县城65公里。

蓬南镇 唐代设钟山镇,清宣统年间设蓬南镇,因场建于蓬溪县、南充县共管地命名。民国1931年置蓬溪第二区区署,民国1940年置蓬南乡,1951年兼设蓬南区,1985年蓬南乡改为蓬南镇。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并入东升、惠民、胜利3个乡。镇址蓬南场,距县城69公里。

群利镇 1951年设群利乡,以新建政府应以群众利益出发之意命名,1958年并入中和乡,1961年复设,隶属蓬南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中和乡并入建群利镇。镇址断垭口,距县城81公里。

农兴乡 民国1934年置翰泽乡,1951年更名农兴乡,隶属蓬南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单列。乡址王家沟,距县城41公里。

  三、户籍人口及常住人口

根据2018年公安户籍人口统计显示,年末全县总户数25.58万户;总人口68.72万人,其中,女性32.40万人,男性36.32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2.68万人,比上年减少1.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46万人,农村人口33.22万人。城镇化率36.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1‰,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5.0‰。

四、经济指标

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7547万元,比上年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285841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84203万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637503万元,增长10.3%。全县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2%、49.2%和40.6%。在全县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7.8:42.6:39.6,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1822万元,比上年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420917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35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1元,比上年增长9.5%。

 

蓬溪县人民政府网   版权所有 四川省蓬溪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蓬溪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蓬溪县行政审批局
蜀ICP备05003399号-1;   网站标识码:5109210007;   川公网安备:51092102510943

遂宁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电话(传真):0825-2988759,举报邮箱:sn_wgb@126.com;   本站联系电话:0825-542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