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sina.com.cn/c/2010-07-27/203820769170.shtml 在 2021-06-09 19:53:2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第一书记》主创谈心得:沈浩是个真实做事的人 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书记主创谈心得:沈浩是个真实做事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20:38  新浪嘉宾访谈

7月1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原第一书记沈浩为原型的电影《第一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首映。该影片只用了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采访、剧本创作、剧组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和拷贝制作等所有工作。这样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将如何呈现在荧屏上?拍摄过程又有哪些挑战?《第一书记》导演陈国星、沈浩扮演者杨立新做客新浪网与网友一起分享创作心得。以下为节目实录:

陈国星:曾拒绝接拍《第一书记

主持人: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影感动很多人,就是反映优秀共产党员、生前任命为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电影《第一书记》。今天新浪网邀请到了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跟大家沟通这部电影的拍摄、制作心得。首先我们欢迎《第一书记》导演陈国星和《第一书记》的主演,也就是沈浩的扮演者,杨立新老师。

我们在网上征集了网友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第一书记》这部电影,它是以小岗村书记沈浩为原型的。但假如说我们换个思路来想,如果说沈浩不是小岗村的书记,不是这样一个具有标杆作用的,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枪的农村,很多领导人都去过的小岗村的书记,如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书记的话,两位还会感兴趣吗?

陈国星:就我了解的情况,只有安徽省有下派的村委书记,因为安徽相对于沿海和东部发达地区滞后一些,需要资源。安徽有两三千名像沈浩这样的干部,沈浩下去也是因为是小岗村他才去。小岗村1978年首先把田私自分到农户手里进行包干到户,这件事情惊动了我们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几代领导人一直拿小岗村当做典型。我觉得任何一个想做一番事业的人,选择这个典型的村子来施展抱负是没有错的。电影也不会拒绝典型的事情、典型的人物。

主持人:为什么选择小岗村、选择沈浩这位书记,也是考虑到典型性。在这样的典型事例之后,我想知道您想通过这部电影传达什么?

陈国星:这部电影坦率讲是任务,董事长张强今年年初找到我,拍沈浩的事迹,我拒绝了。他确实是一个英模,有他的事迹和报告团,我觉得在今天的社会里需要宣传他,需要有更多这样的人。我拒绝的原因是第一拍摄项目时间紧,需要7月1日出片;第二没有剧本,没有时间,而且人物跟我们今天太近。当时距离沈浩去世不到两个月,离当事人越近的题材电影越不好做,因为可以提炼的空间太少,因为当事人的同事和家属都还活着,你不可以乱编。但是最后我还是接了这个题材。

主持人:为什么呢?

陈国星:我看了以前反映大包干时候的DVD,看了之后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我一定要拍,我可以比它拍的好得多。其实不是人们不愿意看主旋律的作品,我们是缺好的主旋律作品,与其让别人拍的不好,还不如我来把它拍好。从那天以后我就一直被这个事情煎熬着,剩下的就是痛苦。今天这个片子拍完了,我们坐在灯下采访很轻松,有鲜花、掌声。

其实前6个月天天睡不好。有3个月的时间写不出剧本,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把沈浩生前的事迹一写就可以是一个剧本,但我觉得那样不是一个好电影。电影不是宣传片,至少在我自己的创作理念里和我自己拍的18部电影当中,还是不仅仅拿电影当做自己的职业,我是对它怀有敬仰,去做剧本,包括采景,包括认真的跟我们优秀艺术家在一起合作,将近1000个镜头,158个场景,而且细节都是混乱的。我们是一边改剧本一遍拍摄,实际真正拍了40天。

杨立新:准确说是拍了41天。

陈国星:而且我们是一边改剧本一边拍,有时候都是手写的台词,我们在现场交流,因为不可能提前提供,很多演员要用当地话表演,很多当地的演员在现场教。新的剧本每天都在推翻,每天都在权衡,三台主机拍了两个半电影的长度。公司顷尽了最大的条件,给了我们最好的条件,所以这个电影没有什么理由拍不好。电影在一些官员、领导真心的帮助下,拍摄的非常顺利。我们虽然在煎熬着,但是我们的劳动得到了成果,从剧本、到故事到演员,包括今天主题歌的发布会,我觉得主题歌也是很好听的。

主持人:在《第一书记》的拍摄过程当中陈导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杨老师,您塑造过很多的角色,沈浩这个角色在您当初接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

杨立新:没有可能不接,我心里只是觉得更难演。

主持人:这个角色如果想演好的话,会比以前您演过的其他角色更难一些么?

杨立新:新闻发布会上陈国星导演说了一句话,说沈浩离我们很近也很远。接了这个任务以后,我去小岗村,想尽快的对沈浩了解更多,尽快的对村里的情况了解更多。虽然有事迹报告团,虽然他的事迹在各种媒体上都有报道,但是沈浩在我心里还是不具体的。

电影首先依赖于剧本,但陈国星导演说剧本不算数只是一个参考,我们会拍着改,改着拍。我必须要弄清楚沈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演活起来,生动起来,我的每一个行动才可能沿着他每一个可能性的方向动。有一句话说不会演戏的演戏,会演戏的演人。我以前演过很多角色,比如说《茶馆》里面的人物、《天下第一楼》里面的人物,我没有见过,你们也没有见过。但是沈浩大家都见过,很多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安徽省财政厅的干部都有过那么直接的接触。如果人家说你演的这个不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沈浩,那就麻烦大了。

主持人:沈浩在您心目当中是什么样的?

杨立新:概念说他是被命名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新时期的共产党员的代表,但是这个称号没有办法演。他在小岗村工作了6年,为小岗村做了那么多工作、成绩,把小岗村的面貌改变后,党和人民给了他这样一个称号。他这些成绩是怎么做成的,演员需要了解这些,这些可以帮助演员在脑子里勾画出、搭建出沈浩的形象。我们刚才说的那些标签是没有办法演的,但是他做这个事情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怎么克服的困难,这些却能够让我们在脑子里逐渐的描摹出沈浩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包括他发怒的时候、包括他痛苦的时候、包括他挨打的时候、包括他高兴得时候,包括他心中最软弱的点被触到,自己不由自主的流眼泪的时候。

如果这些精神气质找到了,我塑造出的人物可能就会被人认可。小岗村的村民看完电影以后,三五分钟没有说话,后来他们说拍的太好了,我们不想说别的,只想说沈书记又回来了。一定是你真的了解了沈浩,真的把沈浩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思想过程,全都掌握住,或者是他的灵魂钻到你的躯壳里,或者是你自己钻到他的形象里面去。不管怎么说,我们在表演的一刹那你可以没有那么多负担的,相信自己那一刹那就是这个人物,才有可能演好。

希望《第一书记》电影可以对贪官起到灵魂震慑作用  

主持人:听过杨老师的叙述,我感觉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陈导刚才说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在直播开始之前跟陈导聊天的时候,有一些评价他还是比较认可的,比如说7月份两部真正打动人心的电影一部是《唐山大地震》,一部是《第一书记》。陈导给我们讲一下,怎么样可以把主旋律电影拍好?或者说在今天商业电影这么普遍的情况下,主旋律电影会不会让观众看的时候有一些抵触的心里?

陈国星:这是一个老问题,商业电影根据市场繁荣发展是趋势。中国的社会发展走到今天,电影变成一种消费文化,所有的导演都面临着学拍和去拍商业电影这样一个任务。但是中国也需要一批电影是有针对性的创作,有针对性的发行和消费。

中国是一个农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农民、农村、农业人口这些问题都特别重要。我是拍了这部电影以后,才对农村有了一些了解,这个了解很重要。因为这些人就是未来的城市人,就是未来你身边的人,而农村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他们生活过的好不好确实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有这样一个省选派的人到农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同时把城里一些单位里面的资金和资源给他们,利用政策帮助他们进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利用从种粮食这样一种传统社会,逐渐引进工业。让农民不要光一亩地打500斤粮食,手头只有50块钱,让他们可以种一些菜、时令水果,这些确实需要有人来做。

我觉得让沈浩这些人下去,是造福于农民兄弟,造福于社会,是好事。比如说沈浩的一些事情,如果我们简简单单的用商业电影投资人的眼光看的话,他不会投资的,因为这不具有商业性质,没有票房。但是这样的事,我觉得在中国来讲,像很多这样的好人、重要的事,是需要推广的。我们这个社会文化没有那么发达,平均知识结构也没有那么高,所以在中国就有了这样的电影,有人叫做主旋律电影,你怎么叫无所谓,但是这些电影就是要让党员干部负责农村工作的,或者是到农村、西部去的大学生,让这些人看这部电影。

对我来讲,我是把这样一个老板交办的项目拍好,就是不要光说教化、教育别人的感觉,像一个宣传片,是要拍的让人愿意看,让人忘掉你是在介绍一个真实的死去的村里面的第一书记,而是非常自然的讲农村的信仰,讲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追求。

我们现在的电影,杨立新演的沈浩,其实离我们很近,他跟我们城里很多人很像,他有孩子,孩子要考学、学钢琴,家里要买好房子,要买汽车,在财政厅工作不如意,他要改变自己,他觉得可以做更好的工作,就选择了农村。他有很多离我们很近的价值追求。我们周边的人也有这样的困惑,我觉得沈浩跳槽也是很好的借鉴,就是寻找自己价值的最终点在哪,家里不理解、儿女不理解很正常,但是最后所有人都觉得他把这件事做成了,他的身价就高了。

仔细去看沈浩已经把小岗村弄到了何等的地步,他怎么会没有价值追求?这个电影就是要探寻他的内心世界离我们很远的地方在哪?他为什么会做一些看似平常但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事,他去了3年,乡亲们又留他3年。他受了苦、受了委屈,在那儿挨了打,几次被村匪恶霸辱骂。他在日记中记录的6年心路历程,都是真实的非常感人。

这部电影不同于商业片的就是有不同的渠道,我们不反对商业电影,在中国特色的体制下,我觉得起码这部电影给一些贪官看,或者可能快成贪官的人看了以后还是一个警钟,起码可以在他心灵上延后了他当贪官的时间表,我相信好的作品会触及人的灵魂。我觉得我们也是做善事,造福于社会,杨立新演这个人物是做善事,我们把好人事迹传播出去,这是一个好丈夫、好男人,我觉得社会当中的很多好男人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职业、岗位、领导对你不信任的重压。沈浩也是一样的,但是人家最后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好男人,我们为这样的人歌功颂德是合情合理的。

影片展现的沈浩是一个真实的、做事情的人

主持人:陈导刚才的叙述当中我们感觉到并没有把沈浩这个人无限的拔高,虚拟化。杨老师让您诠释这个人物的时候您怎么塑造,我们很多网友觉得主旋律电影的男主角永远是完美无缺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您如何把握真实这种感觉呢?

杨立新:现在沈浩已经故去了,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办法证实只能推断。跟沈浩一起下去的在安徽省省级机关里面就有200多人,整个安徽省下派的干部是两三千人。这些人就是被安徽省组织部经过培训下到下面去的,每个村子里面有一个村官。这个行为首先是一件好事,我们的社会是要往前走的,我们的民族是要往前发展的,这都不是假的,这绝对不是口号,这是我们身边一天一天在发生的事情,沈浩是一起去的这批人当中的一个。

刚才说不是小岗村他会不会去?这些我们都可以做推断,但是看到沈浩到小岗村之后做的那些事,超过了我们各种世俗的推断。我们不是说不让他有缺点,但是他的缺点是什么这个很重要。我觉得沈浩最开始未必就有那么的伟大。所以这个戏关键是没有把他作为一个英雄去演,而是主要讲他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做这个事情有多难,做这个事情可能做吗?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他推开了铁道部的门,他跟铁道部的部长、副部长进行了对话,他也找了上海铁路局,他要求京沪铁路在他们那儿经过的时候停车5分钟。但是沈浩完全走了一招险棋,他为了修这条路要来了50万块钱,让大家自己修也分了钱,但是就因为这条路京沪铁路就断在那儿了。如果没有这条路,绕进小岗村几十公里,那个里面也有一个村子,里面的面貌就完全变了。演到我跟铁道部长谈话那场戏的时候,王刚演的部长都掉眼泪了,我也是一眼睛的眼泪,观众看到这儿也都掉眼泪了。因为它真实到一个村书记不可能撼动这么大铁路网为他停车四五分钟,所以里面陈小艺扮演的那个角色特别真实,说不是我不帮你,你在图上找找小岗在哪?沈浩特别可怜的说“没有。”“没有我还怎么帮你。”但是他的真诚打动了铁道部,反正弄来弄去他要来了这个时间,把这个路修成了。

我们现在去那儿会很感动。你可以看一看除了小岗村旁边有这样的村子吗?平整的村落,两边一排一排像乡村别墅一样的民居。当初沈浩跟他们说,有一天你们可以坐在家门口挣钱,他们就是开了那么多的餐馆,有村委会,有村民活动室、卫生院,也建了敬老院,小学也很好,全是他去了以后搞起来的。

主持人:沈浩他到底是真实的人还是拔高的人?

陈国星:杨立新是想说沈浩实际是一个要做事的人就是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我觉得这个角色很好,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他一生来到这个世上就是要做事情,不是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但是恰恰把他放在一个不适合的岗位上,他非常压抑,那么就一定要找到一个天地施展自己。

我们电影没有从多么大的党性,多么坚韧的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们不从这个角度入手。而是从他要做事情这个角度入手,作为一个男人要面子,妻子经常给他甩脸子,这个也是通过对沈浩这个人物挖掘来得。沈浩的妻子在小岗村看完这个电影以后,跟我们说她感觉沈浩回来了,我说这就是给我们最高的评价。我们不是说共产党要为人民谋幸福,沈浩呈现出来的就是要为人民做事,就是要在妻子面前有面子,单位领导来看他表扬他,说比在厅里干的好多了。其实他现在干的活就是一天一天平反极了,但是他就坚持下来了。我理解这个人就是做事的人,他就对自己的价值有追求,而且特别坚韧。

主持人:我们把所有的这些还原到对沈浩这个人本身的探究,反而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也能感动更多的人。这种方式是不是您觉得在当今的主旋律电影当中主要的?

陈国星:很多单位都包场,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发短信说,好多单位进去的时候必须签到,不签到不算看过,所以是不去不行。但是普遍进去了以后不走。电影演完了以后全体鼓掌,他们觉得这个电影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他们深深的被中国社会今天发生在安徽一个普通村子里面的事情感动,就是不后悔。

主持人:如果所有主旋律电影都能经历这样的过程,从签到到最后不愿意走,以后让更多人愿意看主旋律电影。

陈国星:我希望各位导演、制片人不要让大家一听到就不愿意去看宣传、歌颂的电影,我觉得不能怨观众,还是电影不太好。因为有些电影只是为了迎合,而违背了作为影视专业人员的要求,如果违背了电影是做不好的。《第一书记》的团队,从编剧到我们整个的摄影、制作,包括后来请到了徐帆、丹丹、王刚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们捧场,所有人加盟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还有大家想拍一部好一点的电影。所以最终这个团队在非常紧迫的时间内完成了拍摄。我在这儿要感谢这个团队所有台前幕后的人。

主持人:陈导是在一个命题作文的范围之内把它写的非常精彩。今天这样一个既是主旋律又好看的电影,在《第一书记》里面融合的非常完美,但是在拍摄的过程当中这两个有过冲突吗?

陈国星:我觉得对于看待一个电影作品和市场、观众看待一个作品,大家的理解方式不一样。比如说我这里面有一场戏被拿掉了,就是沈浩生前住的那个院子里面的桃树在沈浩去世100天的时候正好过春节,这棵桃树是盛开桃花,但是这棵桃树在沈浩生前都没有开过。乡亲们很惊喜,觉得这是沈书记的召唤。在冬天里村民惊讶这棵树、观察这棵树、聚拢到这棵树周围合影。

我这种设计是想表达沈浩的生离死别,他的心留在小岗村。起码他跟186个乡亲的心灵是相通的,那么我要用电影的浪漫方式却表达它。但是后来在电影中还是拿掉了,换成了我们现在的主题音乐加上小岗村的变化镜头,今天小岗村有葡萄园、养殖场、GLG、学校等等。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访谈进行到这里,关于《第一书记》这部电影的创造心得,导演和主演都跟我们做了很多的沟通。最后请两位对我们的网友,可能很多人也都是《第一书记》的观众,说一句你们最想说的话。

杨立新:这部电影如果说还有些不中意的地方,它确实是因为时间太紧,我们拍的时间准确的说是41天,所以时间比较紧。还有一个很难演、难拍的就是既要是电影,又不能脱离小岗村的实际情况和沈浩这个人所做的事情。应该说这部片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多限定的范围之内拍成这个效果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不敢说它太好,我只是说如果你有时间去看的话,会觉得我们这个社会是有希望的,好共产党员也是多。

主持人:陈导最想跟观众说什么?去电影院看,所有的语言都在电影当中?

陈国星:我是一个电影人,以电影为生的,拍片子总是希望有人喜欢,无论是哪些群体的观众,包括包场的观众我也欢迎他们对我的批评和指教。看完这个电影,我们对好人、美好的事物、美好人生的描写在电影中还是有的。总比我们有时候看到新闻里、身边的贪官,有害于社会的人事,我觉得那些东西看多了以后使得我们心里不好受。我觉得我们这部电影和我们这部电影人的身上,还是有社会善良的东西的接入、揭示,对美好感情的描写。而且这些东西绝大部分是真实的,我们没有撒谎,有些艺术的虚构也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朝着真实的方向走,不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走。

主持人:今天感谢两位做客新浪的直播间,谢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的直播。在商业电影越来越广泛影响着每个人生活的今天,可能主旋律的电影无论是传播还是被接受的程度,都不会像商业电影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但是正如陈导所说,在今天社会当中主旋律电影还是需要的,我们也希望以《第一书记》为开始,我们以后的主旋律电影会拍的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感动人,越来越深入人心。谢谢两位,谢谢各位网友!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