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潮汕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ydtz.com/news/shownews.asp?id=18836 在 2016-11-11 08:54:0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潮汕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 - 粤东门户 潮汕家园 粤东门户潮汕家园

潮汕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

分享到:

潮汕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

林伦伦、吴勤生

第一节平川沃野,巍巍群山

潮汕-中国南方海岸上一片神奇的土地,尽管它的面积只有10000余平方公里,约为全国的1/1000,广东省的1/18,但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经济区域,并“酿造”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社会文化区域。潮汕山川秀美,民风独特,以潮汕平原为中心的“潮汕民系”(福老民系)和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府民系”。以兴梅山区为中C1的“客家民系”共同组成广东的三大民系。三大民系文化又构成广义的岭南文化(狭义的岭南文化指广府文化)。
潮汕北、东、西三面环山,平原中开,地势自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广义的山地(包括山地和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一半。揭西、普宁、潮安、饶平、南澳等县山区面积较大,在广东50个山区县之列。平原的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40%。由于平原的比例较高,所以人们通常把潮汕也称为潮汕平原。此外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带多为低丘和台地(岗地),属半山区。台地的特点是顶部齐平,波状起伏,海拔十至几十米不等。榕江平原北部和惠来沿海有连片的台地分布。


一、 潮汕平原

潮汕平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小平原之一,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在广东仅次于珠江三角洲,并以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城镇密集、人文荟萃而闻名,是潮汕社会经济的‘‘精华”之地,也是潮汕文化的核心区域。
潮汕平原地质构造上是几万年前形成的断陷盆地。几万年来由于周边的山地、丘陵发生缓慢的上升运动,而平原区的地壳逐渐沉降。钻探资料显示其沉降深度一般达几十米,最大的沉降中心在潮安彩塘一带,第四纪松散层厚度达160多米。大约10000年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潮汕断陷盆地大部分变成古海湾,海岸线一度到达潮州城、榕城和潮阳司马浦一带,桑浦山和小北山成为海湾中的岛屿。6000多年前陈桥人就在海滨从事渔猎生活。几千年来随着河流泥沙的冲积,沧海变桑田。由于韩江挟带的泥沙较多,韩江口向海推进的速度较快,大约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海岸线大致推进到鮀浦--庵埠--上华--南峙山--樟林一线。2000多年来海岸又向东南推进8-10公里。由于榕江泥沙较少,所以河口牛田洋仍保留喇叭状的海湾。
潮汕平原是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历代劳动人民与海抗争的过程加速了平原的扩展。历史上沿海居民长期过着‘耕三渔七”的生活,也就是经济上以渔盐为主。他们因地制宜利用海滩,通过修堤筑围,引淡洗咸,经过‘‘水坦”、“草坦”、‘‘潮田”、‘‘围田”等发展阶段,把海滩改造为良田。“围田”地势较高,土壤完全脱盐,是高产农田;“潮田”地势稍低,受潮水影响,称塭田,产量低而不稳定,此外潮田还可辟为盐埕进行晒盐;低洼的“水
坦”可以用来养殖鱼、贝;“草坦”则低潮时露出海面,可种植席草(咸草)发展手工业。这就是所谓“平土可耕、高土可种、下土可渔、下卤可盐”的土地利用方式。明代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加速了海滩的围垦。如澄海县自明代置县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250年中从海滩扩大耕地近8万亩,平均每年增加300余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潮汕沿海通过围海扩大土地31.7万亩(211平方公里),其中以澄饶联围最大,达7.25万亩。
潮汕平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韩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冈河平原、龙江平原。其中龙江平原与其他几片平原空间上不相连接。此外还有一些河谷盆地和小片的沿海平原,如韩江中游的归湖盆地、榕江上游河婆盆地、黄冈河上游的三饶--茂芝盆地;濠江两岸、惠来狮石湖、南澳后宅等海积平原。

韩江三角洲
位于潮汕平原东北部,顶点是潮汕竹竿山,东南到达澄海盐鸿,西南是桑浦山。面积近干平方公里,在我国的三角洲中居第六位。由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实力在潮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角洲北部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以前潮州一直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潮汕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三角洲南端的汕头市是由近代对外开放而兴起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国近代华侨主要进出口岸。近百年来,随着汕头经济上的繁荣,取代了潮州而成为粤东的中心城市,对潮汕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榕江平原
位于潮汕平原中部,其北面由台地、残丘过渡到莲花山脉和释迦岽山区。南、东南分别为小北山和桑浦山,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榕江平原沿着北西向的榕江断裂(从汤坑至榕江口)和北东向的普宁--揭阳--潮安断裂发育。平原的西南自里湖向东北延伸到凤塘附近与韩江三角洲连接,西北自新亨向东南到牛田洋南岸。榕江平原开发历史也相当悠久,平原边缘的台地、山丘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与韩江流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自宋--明代榕江平原的人口比韩江三角洲少,耕地多,成为潮汕的“粮仓”。明·崇祯《揭阳县志》说揭阳“平原沃野,高下别壤,宜稻宜黍,所以潮(州)之饔餮(早晚餐)半取资于兹土,担负舟移,日计干百……”。其余粮除销海阳、饶平等地之外,还远销福建。榕城是本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仅次于汕头、潮州的潮汕第三重镇。1998年榕城区的人口62.47万,其中非农 业人口20.4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5.5平方公里。榕城地处榕江南北河之间,城内水网纵横,河池辉映,有“水上莲花”之誉。这里古称玉窖,自南末绍兴十年(1140年)作为揭阳县城至今860年,列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练江平原
位于小北山和大南山之间,呈北西向长条带状。西北自普宁梅塘附近与榜江平原相连,东至海门湾,长50多公里,南北宽在西部约8公里,东部10-16公里。面积700多平方公里,分居潮阳和普宁二市。练江平原过去为古海湾,后来由于东南部从田心向北的湾口沙坝延伸到古埕,使海湾变成龟头海泻湖。由于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龟头海日渐缩小。1965年的地形图上龟头海面积约32平方公里,至70年代被全部围垦消失。练江平原地势低平,历史上洪、涝、咸害严重,1949年之后逐渐被改造成高产农业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流沙、峡山、两英、和平等一批颇具经济实力的城镇正在顺起。潮阳市区位于平原东部,面临海门湾,1998年总人口40.76万,其中非农人口24.73万。城市建成区由1993年建市前的3.9平方公里扩大到12.5平方公里。老市区棉城原是潮阳县城,古称新兴乡,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韩愈迁县城于此,因传说历史上境内多木棉树而得名。城池建于明洪武年间,民国初城墙被拆除。流沙是练江平原西部一座新兴 的城市、普宁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潮汕著名的侨乡。1997年人口3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2万。流沙原是大南山北麓一片荒沙滩,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墟,咸丰年间形成集市,但至1949年前面积仅0.1平方公里,1700多人。普宁自明代置县以来,县城一直在洪阳,1949年才移至流沙。由于地处潮汕平原西部公路的要冲,已发展成重要的商贸中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建成区扩大到20多平方公里。
黄冈河平原
位于饶平县南部,南临柘林湾,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地势向南倾斜,平原上有不少残丘分布。饶平地处闽粤边陲,自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县至建国初行政中心一直在饶北,1953年县城才迁到黄冈。历史上黄冈河平原人口较少,海盗猖獗,水利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受到制约。但柘林湾滩涂资源丰富,利于渔盐生产。明代设立东界小江盐场,清代盐业进一步扩大。1949年后随着水利和交通条件的改善,黄冈河平原成为全县经济的重心,黄冈、钱东、井洲等是全县经济实力较强的镇。黄冈古称凤冈,是海防要塞,城寨建于宋淳佑三年(1243年),是粤东最早的寨堡之一。

龙江平原
位于大南山以南、惠来县中部沿海,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由龙江及来自大南山的罗溪水、雷岭水等冲积而成,是惠来县的农业腹地。平原东西两侧是连片缺水的滨海台地。惠来地域东晋时届海宁县,后行政区划多变。由于水旱风潮灾害较严重,加上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潮汕平原其他地方落后。至明代仍是“道造僻远,顽民负因,壤地空旷”,“盗贼潜匿”之地。明嘉靖三年(1524年)置惠来县。解放后经济、文化获得较大的发展。深汕高速公路横贯全县东西,交通条件有所改善。惠城镇又称葵阳,位于龙江平原北部,南距神泉港7公里。自明代置县至今400多年一直是县城所在,但至1949年城区面积仍不足1平方公里,公共设施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建起工业区,吸引外商投资,城区范围有所扩大。


二、 潮汕山区

潮汕的儿地丘陵是两广丘陵的一部分,山区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一半。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占总面积约20%,主要是海拔500-800米的低山。有24座山峰海拔超过1000 米,主要分布在潮汕北部与大埔、丰顺、五华等县接壤的边境附近。由于平原的海拔很低,与山地的相对高差较大,山地显得高峻。丘陵分布于山地的边缘,也突起于平原之上,因而人们习惯把丘陵也称为“山”。以海拔250-500米的高丘为主,小于250米的低丘分布较分散。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潮汕的山文多呈北东和北西走向,并影响河流的流向。
从人文的角度看,平原周围的山区曾经是畲族的家园,后来他们大部分汉化或外迁,只有凤凰山区才保留其居住地。对汉族人来说,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如平原,因此汉族移民首先在河谷地带和平原定居,山区开发较晚,这为后来客家移民在潮汕山区落户留下了条件。从普宁西部南阳山区到揭西的大部分、揭东西北部到饶北出现纯客区和“半福老”居住区(居民既使用潮汕方言又使用客家方言的双语区)。历史上潮州府九县中,大埔为纯客区,除澄海外其余各县山区都有客家居住。这就是所谓“大埔无福,澄海无客”。可以说潮汕北部山区、半山区是潮汕民系与客家民系的过渡带。
潮汕的山区大致可分为五部分:即凤凰山区、大北山区 (莲花山脉)、南阳儿--大南山区、释迦岽山区和闽粤边境山区。此外还有小北山、和桑浦山两片丘陵。

凤凰山区
凤凰山区习惯上指潮安县北部凤凰镇周围的山地,广义的凤凰山区指黄冈河以西、韩江以东的山地丘陵,包括潮安县北部和东部、湘桥区东部、饶平县西部及澄海县北部。有千米以上的山峰12座,主峰凤凰乌髻位于凤凰镇以西18公里,海拔1498米,是潮汕第一高峰。附近还有万峰山、乌岽、大质山(待诏山)等著名山峰。饶平县北部的西岩海拔1256米为该县最高峰。乌岽山顶地势平缓,有泉水汇聚于洼地形成著名的天池。1970年天地东南筑起水坝引水兼发电,天池面积有所扩大,成为潮汕旅游胜地。从凤凰东南经双喜岭(海拔1036米)、草岚武(海拔888米)至澄海莲花山构成韩江与黄冈河的分水岭。凤凰山区以出产优质茶叶闻名,如凤凰单丛、岭头白叶单从、石古坪乌龙、西岩色种等名茶。茶叶生产成为山区经济的支柱,凤凰坪溪是茶叶专业镇。凤凰山区是广东畲族主要居住区,现有7个畲族村,1988年有畲民1949人(凤凰山北坡丰顺县潭山乡境内凤坪村还有畲民300余人)。以大质山麓石古坪畲族村最著名,有谚语:“未有饶平县,先有石古坪。”表明这里的畲民已比较早摆脱了“刀耕火种”、居无定所的“游耕”生活。

大北山区
大北山区是莲花山脉南坡的一段,包括榕江南河以北,北河以西的土地丘陵,主要在揭西县境内。大北山区地势高亢,最高山峰李望嶂海拔1222米,位于揭西与五华边境,附近还有三县凸等5座千米以上山峰,山势向东南降低为丘陵、台地。河婆、五经富等盆地人口较稠密,农业较发达。河婆镇位于榕江与支流横江的汇合处。1949年以前榕江上下游可通航,由于有水运之便河婆成为揭阳县西部、普宁、五华、陆丰等县接壤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更繁荣一时。河婆墟形成于明末清初,原属揭阳霖田都,清顺治年间设干总驻防,嘉庆十二年(1807年)成为霖田都行政中心。1965年置揭西县,河婆为县城,现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城镇。

南阳山--大南山区
南阳山--大南山区横亘于潮汕西南部,西起于陆河县境,向东南止于惠来县东部沿海,跨普宁、潮阳、惠来三市县,长约80公里,西部宽达30公里,东部10-12公里,大致以葵潭--池尾324国道为界分为南阳山区和大南山区两部分。南阳山区又称峨眉嶂山地,大部分在普宁境内,主峰峨眉嶂位于普宁西南与陆河的边境上,海拔980米,是普宁最高峰,向东南降低为低丘、台地。“南阳山”的名字,传说历史上有赖、杨两姓的祖先从河南南阳迁到福建永定南阳居住,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再迁至此山区创业,以原籍命名。过去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近期的公路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成为青梅、青榄等水果的生产基地。大南山受断裂构造影响,西北坡陡峻,南北坡较平直,主峰望天顶位于流沙以南13公里,海拔973米,山地向东南降低为高丘。新中国建立后大南山建起许多水库、山塘,成为三县市主要的水源地,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释迦岽地区
释迦岽位于揭东县北部和潮安西部、榕江交流北河和韩江之间。主峰释迦岽位于丰顺县南部,海拔1285米。揭东北部还有寒湖尾、杨壁石等5座山峰海拔超千米。沿潮安与揭东边境以笔架山最高,海拔941米,向东南亚降低为丘陵台地。山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以潮安县田东乡和揭东县埔田镇两个居民点较重要。

闽粤边境山区
闽粤边境山区位于饶平县黄冈河以东的山地丘陵,又称犁头岽山地。犁头岽位于饶洋镇以东4公里的省境上,海拔1076米。向东南山地与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山区北部三饶--茂芝盆地开发较早,人口稠密,是客家居住区,几百座客家土楼显示了饶北与闽西人文上的联系。饶北是潮汕第二个陶瓷制作中心,以新丰镇较著名。三饶是饶北的中心城镇,也是一座文化古城,自明代至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直是饶平的县城所在。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描述三饶‘天下大旱,此处半收,天下大乱,此处无忧”。


小北山和桑浦山
小北山和桑浦山是潮汕平原上的两片花岗岩高丘。小北山处于榕江平原和练江平原之间,是潮阳、普宁和榕城区的界山。最高峰铁山位于流沙东北7公里,海拔489米。由于山势总体上较平缓,谷地宽广,土层深厚,适宜果林业发展,以内輋乌酥杨梅、芦塘三棱橄榄等水果闻名。潮阳铜盂镇灵山寺建于唐代,是潮汕三大名刹之一。桑浦山位于韩江三角洲和榕江平原间,是潮州、揭阳、汕头三市的界山。传说历史上因山麓多桑树而得名。最高峰位于北部、炮台以东6公里,海拔484米。丘陵中部的东山湖谷地,有温泉出露,最高水温达102℃,为潮汕所少见。东南梅林湖西侧有形态各异的海蚀遗迹,是潮汕平原沧海桑田的见证。

第二节蓝色国土

潮汕的海岸东北起自饶平县大埕镇上东村的闽粤边境,西南止于惠来县歧石镇华清村附近,岸线长325.6公里。海岸曲折,多良港和海湾。有大小岛屿(低潮时出露海面,面积超过500平方米)126个,总面积329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3.43万亩。此外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15600平方海里(53500平方公里),为潮汕陆地面积的5倍。大海提供了大批优质食品,历史上还通过海上贸易促使潮人走向世界。海洋经济是潮汕经济的一部分,未来海洋还将为人口稠密、资源贫乏的潮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上的支持。

一、优良的港湾

潮汕沿海众多的港湾中,以汕头湾、柘林湾、广澳湾、海门湾、南澳港及神泉港较重要,已建成了以汕头为主枢纽港的粤东港口群。

潮州港--汕头港
潮州地处韩江三角洲的顶点,是韩江的水运枢纽,距海30余公里。韩江沙多水浅,海船无法到达。但历史上的情况却不一样,潮州曾经是潮汕主要的港口。唐代三角洲前缘虽然己到达今澄城以南,但韩江的水仍较深,潮水可到达潮州城下。贾岛有诗曰:“海浸城根老树秋”,“潮州涨满江”。宋代建湘子桥时韩江水深流急。1958年湘子桥改建为公路桥时钻探发现,宋代建桥时的桥基被埋在现代河床下17米的深处。前后777年,平均每年淤高2.2原米(《潮安县水文志》1987年)。所以宋代建桥时河水深估计超过10米。建桥的过程西段9个墩前后历56年,东段9个墩用16年建成,中间一段“中流惊湍尤深,不可为墩”,只能采用浮桥。所以宋代海船进出潮州港不会有问题。清·郑昌时《韩江闻见录》“井中船桅”写道,雍正年间天大早,井皆涸。府城东堤有人挖深水井时‘浚深数尺,见白沙,又数尺见黑土,又数尺,见土中横一大海船桅并绳索等物”。东堤位于潮州城内,东侧几十米的城墙建于公元1228-1236年间,所以建城墙以前东堤一带曾经是海船停泊地。《宋史三佛齐传》中有“太平兴国五年,三佛齐番南李甫诲,乘船舶载香药、犀角、象牙至海口……漂船六十日至潮州”的记载,表明宋代潮州有作为海港的条件。至于唐宋年间潮州港是否成为外贸港口,有的学者认为包括下游的凤岭港应属地方性的商贸港(庄义青《唐宋时期潮州瓷器外销的几个问题》)。不过海上外贸活动只要有利可图,很难完全由官方加以控制,通过潮州港进行民间海外商贸活动是很难避免的。
宋代随着韩江堤围的修筑,韩江泥沙主要沉积于河道上,造成河床淤浅,三角洲的港口从潮州和凤岭港转移向辟望港、庵埠港、樟林港,最后为汕头港所取代。清代庵埠、樟林、汕头三港是正式的外贸港口。
汕头港地处韩江、榕江的出海口,背靠富饶的潮汕平原及兴梅、闽西和赣南的广阔腹地。汕头湾水域广阔,最大水深超过10米,南面有达濠岛为屏障,自然和人文条件为粤东诸港口之最佳。但随着现代海上运输的发展,船舶吃水深度越来越大,而汕头港存在航道淤浅、万吨轮无法进港的问题。1990年开始了深水港工程,包括新建万吨级泊位、导流防沙堤和疏浚航道等工程。从新津河口向东南延伸的导流防沙堤,长7.95公里,有效地拦截来自韩江口的泥沙进入港区和外航道,并加快潮水的流速起到束水冲沙、维持航道畅通的作用。1995年底,外航道加深到9。5米,万吨轮满载可自由进出深水港区,结束了潮汕没有深水港的历史。随着广梅汕铁路和京九铁路的修通,汕头与全国铁路网联成一体,成为京九线南端一个出海口。位于达濠岛东南的广澳港原是一个荒僻的小渔港,由于近岸海水较深,东南有丘陵阻挡波浪,泥沙少,是粤东唯一可建10万吨级泊位的良港,建设中的深水港将成为汕头港区的一部分。

柘林湾
拓林湾位于饶平县南部,沿岸有潮州港(三百门港)及柘林、井洲两个渔港。柘林湾避风条件好,其东部为柘林半岛,西为海山岛、南有西澳和汛洲等岛屿阻挡风浪,隔海还有南澳岛构成为一道屏障。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与汕头湾面积相近,海湾中部有一深槽横贯东西,并有大金门、小金门、柘林、竺港4条水道与外海相通,泥沙淤积轻微,具有作为海港的良好条件。潮州港位于海山岛北岸,建于1975年,是潮州市的外贸港口。柘林是粤东著名渔港之一,历史上是沿海船只停泊地。

海门湾
海门湾位于潮阳市东部练江出海口。海门港是广东三大渔港之一,现称潮阳港,是潮阳的外贸港口。历史上海门港是海防要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守御千户所,清康熙三年(1664年)设水师海门营,鸦片战争后与港澳和东南亚开展海上贸易。由于老港区日渐淤浅,影响港口功能的发挥。近年在海门以东两公里的澳内湾建成新港区,该港是国家一类口岸。

神泉港
位于惠来县中部沿海,是粤东著名的渔港和惠来县的外贸港口。神泉因地处滨海,井水尽苦,唯城东有泉水出白花岗岩中,味独甘冽,秋冬不竭,被誉为“海角甘泉”。原港区位于龙江出海口,湾口东西有两条沙咀阻挡南海口的波涛,明清时海上贸易活跃。1938-1944年港口通畅,进出港的水道深达13米。1979年以后由于龙江下游进行改道,使神泉港泥沙淤积,湾口沙咀延伸,口门几乎被堵死,丧失了港口功能。1985年在东南侧开挖新港池,修防浪堤,神泉港变成一座人工港。


二、各具特色的岛屿

南澳岛
潮汕第一大岛,面积105.2平方公里。地处台湾海峡南口,位置险要,素有“闽粤咽喉,潮汕屏障”之称。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于1938年首先占据南澳,作为进攻粤东的跳板。南澳多山,丘陵占全岛面积的90%左右,平原狭小。东西半岛分别以果老山(海拔576米)和高嶂岽(海拔587米)为主体,东西两半岛中间为后宅平原。山高坡陡,海岸曲折,多岬角和海湾。位于前江湾的南澳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成为粤东、闽南最接近国际海运航道的国家级水运港。南澳的经济长期以海水捕捞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现有金银岛、龙门湾、白沙湾、猎屿湾四个海水养殖基地。1987年岛上建成我国沿海第一座风力发电站,现在果老山北坡100多座白色“风车”构成我国沿海最大的风电场。南澳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超过70%。加上独特的海光山色,众多名胜古迹,成为粤东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的支柱之一。南澳的文化遗产比较丰富。1993年后宅镇东北部发现了象山遗址,初步确定为距今8000年前的人类文化遗存。历史上南澳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成为沿海民间海上互市的理想场所,也是海上武装走私集团的根据地。白明代至民国初南澳一直是海防要地,并分属闽粤管辖。明万历四年(1576年)设南澳副总兵,在调澳建城设镇,把隆澳及深澳城的-部分划归潮州府,深澳的另一部分及云澳、青澳归漳州府管辖。分治局面直至1914年全岛才划归广东才结束。1912年置南澳县时县城仍在深澳,直到1927年才迁隆澳(后宅)。

南澎列岛
位于南澳岛东南20余公里的一群弹丸小岛,地处惊涛骇浪之中,有浪花岛之称。列岛主要由东澎(顶澎)、中澎、南澎、芹澎(北大礁)四岛组成,又称四澎,加上一些小岛和礁石,排列成一串北东向的岛链。总面积0.96平方公里,主岛南澎0.38平方公里,海拔62.6米。南澎地处南海前哨,是广东省的东极。它突出于东亚繁忙的国际海运航道附近,其东南12海里我国的领海之外,每天过柱的各式轮船平均达300多艘次。由于浪急滩多,历史上许多船舶葬身于附近海域。据《中国沿海灯塔志》载,清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十-日美国炮舰“阿须乐”号在芹澎触礁,死亡14人,余者包括美国驻厦门领事等130余人获救;1921年3月4日鸿茂轮在芹澎遇险,“船主溺毙,据云千余华人,也葬鱼腹……”。酿成中国近代十大海难之一。为航行安全,早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国伦敦万国公司在南澎岛建灯塔,其设施相当完善。抗日战争后灯塔的主要设施被盗。1952年在解放南澎岛的战斗中主塔被炸毁,而100多年前灯塔的部分附属建筑物至今仍保存,是潮汕少有的历史性建筑。南澎新灯塔重建于1986年。列岛上有淡水,中澎岛上的“国姓井”相传系当年郑成功驻军中澎时所挖掘。列岛附近是南澳的传统渔场,每年夏秋季南澳渔民以列岛为基地,夜间划着竹排,点上汽灯,捕捞鱿鱼。所产鱿鱼干称“宅鱿”。南澎附近海域多地震,历史上影响潮汕的大地震,如1918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三)给潮汕造成较严重破坏的大地震就发生于附近海域,近期仍小害不断。

达濠岛
北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南为濠江与河浦区为邻。面积80.9平方公里,为潮汕第二大岛。全岛以花岗岩低丘为主,香炉山最高,海拔212米。岛上没有河流,淡水不足。濠江不是江,它的水是咸水,它是汕头湾的一条潮汐通道。历史上达濠经济是“农、渔、盐三分天下”。由于海湾大桥、礐石大桥建成,达濠与老市区连成一体。过海水管、深汕高速公路、广澳深水港等基础设施为达濠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达濠与河浦区组成汕头市区的南区,形成‘一市两城”的格局。由于南区人口较少,后备建设用地较多,为市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达濠嚎古称‘踏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筑三寨(踏头埔、赤港、青林)以御海盗,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踏头建达濠城,袖珍的古城至今保存完好。

海山岛
位于饶平柘林湾西南,由海山北岛(海北)和海山南岛(海南,又称黄隆岛)组成。北岛面积21.5平方公里,南岛30平方公里,两岛间由竺港大桥连接。由于北岛与井洲之间有三百门海堤,北岛已变成半岛。地貌上以花岗岩低丘、台地为主,最高点在南岛烟楼山,海拔146.5米。历史上海山水源缺乏,农业以旱作为主,经济以渔盐占优势。建国后从汤溪水库引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在南岛黄隆南部海边,有由贝壳和海沙胶结形成的天然石堤,地质学上称海滩岩,构成抵御海浪的屏障。该海滩岩石堤规模大,保存较好,为国内少见。据C14测定,其最早形成时间近6000年,因其学术价值而为国内学者所关注。

第三节气候宜人,江河纵横

一、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潮汕的纬度较低,北回归线从南澳岛、庵埠、莲塘、河婆等地通过,把全区一分为二,亚热带地区的光热资源丰富,气候温暖,而亚洲大陆东岸的夏季风给潮汕带来丰沛降水。水热结合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使潮汕平原土地生产力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丰富的水热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潜力提供广阔前景。

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潮汕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强烈的热带色彩,但不是真正的热带,这一点从我们的周围可以观察到。漫步在汕头市区海滨路,挺拔的椰子树给滨海城市带来一派热带风光,但却没见到像海南岛那样硕果累累的椰子。椰树是典型的热带植物,它虽然能在潮汕生长,但受温度限制,不能开花结果,个别结了果也是空壳一个。
太阳辐射是地表热量的源泉。由于纬度较低,潮汕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拔高度低,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21-22℃,一月份最冷气温仍达13-14℃,七月份最热为27.4-28.4℃。虽然与全球同纬度地区比较潮汕冬季的气温偏低。如古巴哈瓦那(北纬23。09’)与汕头纬度相近,一月份气温超过22℃,比汕头高出8℃,这是由于潮汕受到干冷的冬季风影响的结果。不过,从全国来看潮汕冬季气温仍然是比较高的。按气候学的标准来衡量,潮汕没有真正的冬季。气候上划分四季的标准是:候(五天一候)平均气温≥22℃为夏季,≤10℃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根据这一标准,潮汕夏季长达6个月,其余为春、秋季。这就是潮汕气候上“长夏无冬,秋去春来’’的基本特点。正当北国数九寒天,漫天飞雪之时,潮汕大地一片翠绿,生机盎然。潮汕的冬季少有霜日,大部分地方农作物全年生长,群众利用冬季进行冬种,实现一年多造,耕地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特别是冬种蔬菜,经济效益更加可观。所以潮汕的土地人口承载量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单位土地面积所能养活的人口比全国高出几倍。
潮汕的冬季温暖,夏季却又少有酷暑。我国的气候大陆性很强,冬夏温差很大,特别是内陆平原和盆地,夏天多酷热天气。而潮汕得大海的“恩惠”,夏季海洋像一台巨型的“空调器”,给潮汕送来清爽的凉风,所以7月中至8月初虽然出现超过35℃的高温,但时间短,一般只一两天。可谓冬季温暖,夏少酷热,气候宜人。2000年汕头与杭州、桂林等8座城市列我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其中原因之一是汕头的气候优越。
当然潮汕气温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每年冬天,偶有冷空气或寒潮光顾,造成低温或霜冻天气,其出现的概率大约两年一遇。内地和山区冬天冷害稍为严重些,沿海和平原则影响轻微。1955年1月12日揭阳出现潮汕极端最低气温-2.7℃。据记载,历史上潮汕也有过几场冰雪。如明正德四年(1509年)“冬十二月雨雪厚尺计”;清雍正七年(1729年)“春正月大雪”;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冬十二月二十八日起严寒,雨皆成冰,深山穷谷积雪二、三尺许,至明年始消”。可见潮汕历史上有过奇寒天气,这是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波动的结果。20世纪全球气候处于温暖期,潮汕未出现严寒天气。

降水丰沛
潮汕年平均降水量1350-2200毫米,是全国平均降水的两倍以上,是我国多雨的地区之一。“近山多雨”,山区的雨量更大,大南山、南阳山、大北山区雨量超2200毫米,是广东的多雨中心之一。沿海和平原区雨量较少。潮汕的雨季从3月中旬至9月下旬,长达6个多月。56月是年降水高峰,以端午节前后降雨最集中,常出现大洪水,故称“龙舟水”。7-9月是台风雨季节,台风常带来暴雨,容易产生洪灾,但台风雨对解决秋旱和冬春用水有重要价值。假如过境的台风太少,多有秋旱出现。历史上正面袭击潮汕的台风对工农业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是潮汕最严重的农业自然灾害。百年来破坏力最强的两次强台风是1922年“八·二’’风灾和1969年“7.28”台风。1922年8月2日(农历六月初十)的强台风列20世纪全国三大风灾之一,据《潮州志》载,潮汕各县共死亡3.45万人。由于潮汕的降水多集中于夏半年,冬半年降水少,容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包括春旱和秋旱,以沿海地区较常见,如果冬春连旱,对农业会产生严重影响。据汕头市自1880年以来的百余年降水记录,严重的春旱大约5年一遇。在旧中国,每逢天旱,米价飞涨,人心不定。20世纪潮汕最严重的旱灾发生于1943年春夏,称“饥荒年”。一方面农田因干旱缺水无法耕种,另一方面各河流下游咸潮上涌,引起广泛的咸害,出现饿殍盈途、饥民到处抢食的悲惨局面。此次灾荒潮汕饿死45.53万人,仅潮阳死亡达20万之众。


二、四江一河

韩江
韩江是我国南方一条中小河流,潮汕平原的“缔造者’之一。韩江流域孕育了富于区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拥有潮州、梅州、汀州三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主要的侨乡。韩江是连结闽西、粤东近20个市县、上千万人口的蓝色纽带。历史上作为水上运输动脉,韩江把闽西、粤东、赣南的经济联成一体。今天正当全国许多城市面临‘水荒”之际,滔滔的韩江水成为粤东人民的‘生命线”,保护好这条“母亲河”其意义十分重大。
郦道元的《水经注》把韩江称为员水,唐宋时称恶溪、鳄溪,清代定称韩江。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自汀江的江源至澄海东溪口长470公里,是广东第二大水系。广东境内有流域面积的65%,福建占35%。潮汕范围内流域面积1741平方公里,长69.4公里。以大浦三河坝和潮州竹竿山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河段。上游包括汀江和梅江,占全流域面积的85.5%,下游占3.4%。汀江长323公里,被誉为客家的“母亲河”。历史上客家人从他们的发样地一一福建宁化石壁乡沿汀江向南迁移,并发展成今天人数达几千万的海内外客家民系。汀江发源于武夷山东麓、宁化县西南部治平乡下坪村的木马山,婉蜒向东南穿越长汀、上杭等盆地,斜切闽西的北东向山地,多险滩、峡谷。其中以闽粤边境的棉花滩花岗岩峡谷最著名,这里正在建设大型的水电站。峡谷以南大埔县境内有青溪径流电站。梅江长293公里,发源于莲花山脉西北坡、紫金县东南的七星岽,向北再沿北东向的宽谷流动。五华水寨以上称琴江,以下称梅江。梅州--三河多峡谷,已建成多座电站。汀江及支流梅潭河和梅江在三河附近汇合始称韩江。三河至竹竿山107公里的中游河段,两岸多山,峡谷与盆地相间出现,以高陂、馏隍、归湖等居民点较重要。广东省计划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以调蓄韩江的水量。竹竿山以下进入三角训,河道宽浅,泥沙淤积。凤凰台附近分为北溪、东溪、西溪三分支,西溪在庵埠附近又分出梅溪、新津律河和外砂河入海。1953年以前韩江有17条入海河道,其中北溪就有9条,构成三角洲的河网,经整治保留5个入海口,并建桥闸防止咸潮危害。
韩江的水量丰富,潮安站多年平均径流量251亿立方米(1951-1987年),其水量比潮汕地表水的总量多出一倍以上。加上水质较好,是潮州、澄海、汕头最主要的水源。韩江的水量季节变化较大,水位有暴涨暴落的特点。当上游汀汇和梅江同时发生大洪水时,下游将出现特大洪水。历史上由于堤围较单薄,洪涝灾较严重。自宋代至1949年以前,下游溃堤成灾凡84次,大约每10年一次。下游堤围长350多公里,西岸的南北堤长43公里,是广东仅次于北江大堤的第二大堤围,对捍卫潮汕平原的安全关系重大。随着上中游一系列水库的建成,下游洪水的威胁将基本消除。由于近代流域内森林被砍伐,造成上中游,特别是梅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韩江泥沙较多,含沙量0.3公斤/立方米,每年向下游输沙763万吨,导致下游河道淤积。近期由于全流域造林绿化取得成效,加上水坝拦截,下游的泥沙将逐渐减少。
韩江是粤东、闽西的运输通道,在历史上其作用尤为重要。近代汕头港兴起后,兴梅和闽西的木材及土特产品外运、内输的工业品及粮食等都通过韩江水运。由于运费低廉,梅州的水泥、煤炭、木材等物资也多经水路运抵潮汕,使流域内的资源得到互补。20世纪50年代以前韩江通航的里程估计在1500公里以上,其中梅州市超过1000公里,梅州、茶阳以下可通小汽轮。几十年来由于河床淤浅,航道等级低,水深不足1米,加上上游多处筑坝碍航甚至断航,使航程大大缩短,韩江水运处于萎缩状态。

榕江
榕江为潮汕第二大河。干流南河长175公里,河口在牛田洋。流域面积4408平方公里,其中潮汕范围内为3512平方公里。南河发源于普宁西南的南阳山区、后溪乡南山凹村附近,向北经石塔在硁下进入揭西,转向东流。普宁里湖为上中游的分界:上游两岸多山地和盆地;中游为棉湖平原,两岸多台地,河道宽,多沙洲。三洲(榕城上游15公里)以东为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北河是榕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丰顺县西部莲花山脉东南坡桐子洋村附近,经汤坑、榕城在炮台附近的双溪咀汇入南河。北长62公里,流域面积1629平方公里。榕江上游是多雨中心,所以水量丰富,单位面积的产水量高于韩江。但含沙量较少,所以下游河道较深,潮水可上溯到达南河的三洲,北河的罗山。当天气久旱时咸潮上涌影响浇灌。近期因下游水质受污染较严重,江水已无法饮用,造成水质性缺水。榕江水运便利,是广东省第二条优良的内河水道。1975年建玉湖大桥清基时发现了唐代水运码头遗址(《汕头水利志》1994年),表明1000多年前北河的水运已具规模。又据《潮州志·交通志》载:1949年以前从揭西硁下经河婆至汕头通航里程达147公里,其中棉湖以下可通小汽轮。北河也可通航到汤坑。所以历史上榕江是陆丰、普宁、丰顺、揭阳、潮阳等县的水运动脉,榕城是流域内的水运枢纽,也是一个海港。现在从榕城北河至汕头港58公里可通行几百吨的货轮,千吨级轮船可候潮开进榕城港。近期计划以下游航道进行改造加深,使更大的海轮可以通行,以实现江海直达运输。

练江
练江是沟通普宁、潮阳的水上通道,因河道弯曲、婉蜒如练而得名。干流长71公里,流域面积1353平方公里。练江的河源是普宁大南山西北坡的寒妈径,入海口在海门湾。上游称流沙河,在普宁晖含墟与支流白坑湖水汇合后始称练江。其流程短、落差小,加上河道弯曲、排洪不畅,建国前常泛滥成灾。天旱时咸潮上涌,造成广泛的咸害。2*世纪50年代以后进行了综合整治,在上游及各支流建水库进行蓄水;干流裁弯取直16处,河流长度缩短23.4 公里;山前截洪排洪,有效地控制了水旱灾。海门建桥 闸,消除了咸害。近期由于人口急增和乡镇企业发展迅猛, 练江水受到严重污染,已丧失其灌溉、供水的功能。历史上 练江水运也比较重要,新中国建立前其支流的白坑湖水至 陈店可通木船,陈店以下44公里可通小汽轮。为使练江与榕江、韩江的航运连贯起来,明代在棉城修建棉城运河(后
溪)长7.5公里,连系练江和牛田洋。这样船只不必绕过外海,便可安全快捷到达揭阳、海阳等地,效益巨大。

龙江
位于潮汕西南部,流经普宁、陆河、惠来三市县。其河源与榕江近在咫尺,即普宁南阳山区南水凹村附近。上游 称龙潭河;流经陆河县境在葵潭西部进入惠来。从葵潭向东4公里的磁窑附近有来自南阳山区的三条支流汇入,即南洋仔水、高埔水、崩坎水。磁窑以下始称龙江,河道流向东南。邦山以下进入龙江下游平原,有来自大南山的罗溪水、盐岭水、雷岭水汇入,在神泉港出海。由于下游平原比降小,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加上大南山的山洪,故常发生洪涝灾。1979年完成了下游河道的改道工程,开挖5公里长的新河道出海,实现洪涝分家。改道后龙江的长度由原88公里缩短到82公里,流域面积由1631平方公里变为1187平方公里。

黄冈河
黄冈河是饶平县的母亲河。它发源于该县北部大岽坪 (福州岽),由北而南流贯全县,在凤洲石龟头注入拓林湾。河长87.2公里,流域面积1648平方公里。三饶以北为上游,两岸是宽谷盆地。三饶至赤岭为中游,多低山、丘陵,有浮山,樟溪等盆地。下游为黄冈河平原,黄冈以南进入三角洲,过去分6条河道入海,1958年以后只保留东溪为出海河道。由于流域面积小,流程短,上中游多山,比降大,暴雨时洪水集中,带有山洪危害,暴雨过后则干涸断流,有“竹筒溪”之称。1958年开始在中游建设汤溪水库,控制了流域面积的40%,成为潮汕最大的蓄水工程,是全县灌溉、防洪、供水的总枢纽,对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关栏目:自然信息来源:本网收集整理加入时间:2005/3/19 13:55:00 到新浪微博发表意见!

粤东门户 潮汕家园 - 粤东 潮汕 汕头 揭阳 潮州 汕尾 潮商 门户网站

意见和建议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