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岷江流域水能资源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powerfoo.com/old_news/newcenter/112222085942056863199886.html 在 2017-07-13 13:54:3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欢迎光临四川水力发电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水电新闻 >> 水力资源 >> 四川水力资源 >> 正文
岷江流域水能资源
作者: 来自: 发表时间:11-03-10 浏览:

一、流域概况

       1.自然特点

岷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位于四川省境中部。分东西两源,东源漳腊河发源于松潘县弓杠岭,西源潘州河发源于松潘县郎架岭。二源汇于该县元坝乡川主寺,自北向南过松潘、茂县及汶川至都江堰市,出山区而入平原,河源至都江堰以上称为上游。都江堰引水工程迎江分引,构成水网,而左岸水网又与沱江连通为非封闭型;干流从都江堰市至新津称金马河,其下经彭山、眉山、青神而至乐山市,有大渡河纳青衣江自西汇入,都江堰市至乐山为中游;再过犍为,偏向东南流至宜宾市与金沙江相汇进入长江,乐山以下至汇口称下游。

  岷江干流上游河段长340km,天然落差3009m,流域面积22950km2,中游河段长232km,落差454m,区间流域面积10850km2(不包括青衣江流域面积12897km2、大渡河流域面积77400km2);下游河段长163km,落差97m,区间流域面积11784km2。总计干流全长735km,总落差3560m,流域面积135881km2,其中四川126280km2。岷江各支流流域面积大于500km2的支流3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10条。

岷江上游地带北部属岷山邛崃山高山区,中下游地带属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以都江堰-大邑-洪雅-峨眉-线为界,东西两区境内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状况有显著差别。此线以西,地势高耸,岭谷相间,地形复杂,水能、森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此线以东,系著名的成都平原和丘陵盆地,地势平坦,田连阡陌,物产丰富,人口、城镇集中,工农业发达。

       岷江都江堰以上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和成都平原接壤处,地质构造具有几个构造运动强烈的褶皱带,又是我国南北地震活动带的一部分,区域地质较复杂,出露地层从上至下以寒武~泥盆系砂岩、千枚岩和前震系花岗岩、黄岗闪长岩侵入岩体及泥盆至侏罗系砂页岩和灰岩等为主。本段地震基本烈度一般为Ⅶ至Ⅷ度,但松潘茂汶地震中区烈度>Ⅸ度。都江堰以下属四川地台西部边缘,构造简单,其间只有一些宽平的穹隆和较小的褶皱,地层较平缓,出露岩层多为侏罗系及白垩系砂岩、页岩、粘土岩等,岩性不均一,多软弱夹层,该区域地震烈度较低,仅V至Ⅵ度。

上游属高原气候区,中下游属亚热带气候区,气温与降雨量均随地势由北向南递增。海拔高程2500m以上地区,多年平均气温5~9℃,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00~800mm;海拔高程1500至2500m地带,多年平均气温11至13℃,多年平均年降雨量400~800mm;海拔高程750至1500m地带,多年平均气温15℃以上,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00至1600mm;海拔高程750m以下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00mm以上。

       岷江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850m3/s,年径流量900亿m3,径流主要来自降雨和部份高山融雪。5~10月为丰水期,水量约占全年80%左右,11月~翌年4月为枯水期。由于流域内复杂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各河段径流特征也不一致。上游由于森林、草场覆盖以及湖泊融雪调蓄补给径流,年内和年际变化相对较平稳;中游受成都平原灌溉、供水等影响,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很大;下游纳大渡河、青衣江后水量骤增。

上游地区年雨量不大,上游干流及各支流洪水,无论峰和量的绝对值均不大,对以下干流的影响较小;汶川中滩铺至都江堰位于暴雨区。都江堰、紫坪铺一带大洪水均为这一地区暴雨所形成,如1890年、1964年大洪水。都江堰至彭山大洪水的形成以成都平原区大暴雨为主,其次是平原区周围的来水。若平原区产生大暴雨,而无周围来水,也可发生大洪水;彭山至乐山河段大洪水,以彭山以上来水为主,区间洪水次之,如1917年特大洪水;乐山至宜宾河段大洪水,仍以彭山以上来水和青衣江洪水为主,如1917年特大洪水。岷江干流上、中、下三个代表站径流及最大、最枯流量如表-1。


表-1                    岷江干流三个代表站径流特征值及最大、最枯流量表

岷江泥沙含量相对较少,据高扬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0.58kg/m3,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5210万t,其中大渡河3297万t,占63.2%;青衣江近900万t,占17.3%。岷江推移质主要产于上游,数量较大,且具有粒径大,年内集中,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岷江水系水量丰沛,水力资源丰富(未计入支流大渡河、青衣江),干支流理论蕴藏量达14024.3MW。其中干流为8216.8MW,占整个水系的58.6%;干支流技术可开发量6707.3MW,经济可开发量4382MW。年电量246.42亿kW·h,占该水系技术可开发年电量的65.3%。

      2.社会经济特点

       岷江流域(不包括大渡河、青衣江)内有四川省阿坝州、成都、眉山、雅安、乐山、内江、自贡以及宜宾市共计8地市州32个市县(区)。至1999年底域内总人口1399万人,国民生产总值达10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91亿元,第二产业467亿元,第三产业375亿元。

       岷江上游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包括松潘、黑水、茂县、汶川、理县五县。上游森林资源丰富,木材总蓄积量为1.46亿m3,矿藏资源主要有煤、铁矿等。境内多高山峡谷,耕地、人口较稀少。地方经济以农、牧、林、电业为主。近年来,水电开发在阿坝州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地方财政的支柱产业。沿河交通以公路为主,较为方便。

       岷江中下游自古以来农垦发达,秦蜀守李冰建成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包括19个市、县、区,面积近8000km2,为四川重要的粮油产区,农业基础较好。该区域内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的工矿企业均较发达,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都江堰,其作用和效益在不断增加,现灌溉面积已达1006万亩,也是目前四川最大的自流灌溉区,是成都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来源。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是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市已成为新兴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目前,成都市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向国际大都会迈进。

       岷江在彭山江口以下为盆地丘陵区,是四川省粮食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水陆交通较方便,矿产资源较多,尤以盐、煤、磷、硫磺等最为丰富。主要工业有制盐、毛纺、煤、铁、化工、造纸、建材、机械、电力等。

    流域内城镇林立,经济繁荣,以成都、乐山、都江堰、宜宾等久负盛名。各城镇的交通方便。铁路有成渝、宝成、成昆诸线;公路有国道108、213、317、319、321及川藏、川陕、成渝、川云、成阿等干线及省道、县道、乡道公路;岷江水运起源甚早,江口一乐山中游干流航程115km,可通25t级船舶,枯水期须减载40%-50%,下游乐山至宜宾航程162km,水量充足,可通50-300t级驳船;上游水势湍急,不便通船。

      二、开发意见

      岷江是一条具有发电、灌溉、工业和城镇供水、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河流。由于干流各河段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所处的位置不同,沿河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其开发要求各异,开发任务也有所不同。

      1.上游

       岷江上游人口稀少、工农业不发达,主要用水为草场灌溉和零星耕地用水。但它是成都、成都平原及都江堰灌区的主导水源以及水源保护区。

       上游开发任务是发电、调蓄洪水及调节枯水期工农业、生活用水,以保证成都及成都平原区、都江堰灌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水。在水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的建设,从水土保持做起,抓好林草体系建设和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近期应在修建具有一定调蓄能力、控制性好的紫坪铺水库和沙坝水库保障枯期用水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全社会的节水。

       岷江上游汶川以上河段,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前期工作较少,大小海子以上普查拟定的红桥关、西宁关、龙滩、五里堡、莲花岩五级开发方案,均为中型电站,总装机容量446.3MW,年发电量22.33亿kW.h;大小海子至双河口河段,据审批的1998年7月省水利水电院完成的《岷江上游太平至两河口段水电规划报告》,为小海子(48MW)、天龙湖(180MW)、金龙潭(180MW)三级开发方案,共计装机容量408MW。年发电量23.0亿kW·h;两河口至汶川河段,据成勘院1986年完成的《阿坝州汶、理、茂三县水电开发规划报告》,布置有飞虹桥(120MW)、燕儿岩(66MW)、宗渠、石鼓、南新、羊毛坪、姜射坝(90MW)等梯级,该河段共计装机容量355.9MW,年发电量21.44亿kW.h;汶川至都江堰河段,水量集中,具有堤坝式和引水式开发的地形地质条件,且供电距离近,是干流开发的重点河段,前期工作做得较多,本河段为6级开发。即沙坝(720MW)、福堂坝(44.6MW)、太平驿(260MW)、映秀湾(135MW)、紫坪铺(760MW)、杨柳湖(76.5MW),总装机容量为1956MW,年发电量104.37亿kW.h。其中映秀湾水电站、太平驿水电站、福堂坝水电站已建成发电,紫坪铺水利工程在正建中。

       紫坪铺水库位于都江堰市上游9km,是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并有发电、防洪、环境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水库正常蓄水位877m,坝型为石渣坝,最大坝高156m,总库容11.12亿m3,调节库容8.35亿m3,电站装机760MW,保证出力168MW,多年平均发电量33.64亿kW.h。水库建成后,可使金马河10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10年一遇的洪水,对成都平原防洪起到控制作用,都江堰灌区现有1006万亩灌区的用水可得到改善,并为兴建毗河引水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为都江堰灌溉面积达到1500万亩创造条件,同时对成都市、成都平原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都有较大改善,并可促进都江堰、青城山、卧龙风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

      2.中下游

       中游有成都市、成都平原及都江堰工程,其开发任务是灌溉和防洪。近期继续完善都江堰灌区、通济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金马河段、彭山-眉山段、乐山段的防洪治理以及杨柳湖水库建设。同时加大彭山至青神河段污染治理力度。

        杨柳湖水库,系紫坪铺水库的反调节工程。该工程以工农业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并结合旅游、发电等综合利用。枢纽正常水位747m,采用闸坝结合型式,总库容0.14亿m3,有效库容0.13亿m3,电站装机76.5MW,年发电量3.6亿kW.h。该枢纽建成后,对调节都江堰灌区供水有较好作用。

       乐山以下岷江干流是我省重要航道,应以航运为主,结合航运、沿江城市建设和重点江段的防洪要求,按三级航道进行河道整治,以及五通桥港和乐山港建设。

       3.主要支流

        岷江上游主要支流水资源开发以发电为主,中下游支流仍以发电为主,但局部河段应兼顾灌溉和通航要求。中上游开发条件较好,电站装机规模较大的支流主要有杂谷脑河、草坡河、鱼子溪、马边河等。

       (1)杂谷脑河

    杂谷脑河系岷江上游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4613km2,河长152km,落差2470m。按1996年成勘院推荐的12级开发方案,共利用落差1567.2m,装机容量488.6MW,年发电量31.59亿kW.h。该支流已被原国家电力公司作为“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中型试点河流。除已建的下庄水电站、甘堡水电站(34MW)、理县水电站(33MW)、红叶二级(90MW)外,狮子坪水电站(160MW)及以下的薛城(100MW)、古城(100MW)和桑坪(75MW)5级水电站已相继动工。

       (2)草坡河

        草坡河为岷江上游右岸支流,流域面积524km2,河长38km,河道平均比降57.7‰,落差大而集中,适于混合式开发或引水式开发方案。拟定为五级开发,现已建成草坡电站(45MW)、沙牌电站(36MW)。五级开发完毕后,装机容量可达91.6MW,年发电量5.3亿kW.h。

       (3)渔子溪

        渔子溪是岷江上游右岸支流,流域面积1757km2,河长84km,总落差3315m,平均比降39.5‰。该河上游是著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基地,故渔子溪开发的重点是卧龙以下河段。根据省水利水电院1992年完成的《渔子溪干流规划报告》,拟为六级引水式开发,装机容量共444 MW,年发电量25.91亿kW.h。其中渔子溪一级(160MW),渔子溪二级(160MW)和龙潭电站(24MW)已建成发电。

       (4)马边河

马边河是岷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582km2,河长192km,天然落差1890m,为我省近中期重点开发的中型河流之一。据1990年成勘院完成的《马边河水电规划》,拟定为10级开发,装机容量共377MW,年发电量19.76亿kW.h。目前,已建成坛罐窑(一、二期,12MW+6MW)和黄丹电站(45MW),波罗电站(40MW)外,舟坝电站(90MW)已开工建设。

       (5)越溪河

越溪河是岷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2630km2,为解决自贡市城市生活及工农业用水,规划兴建小井沟水库,总库容1.69亿m3,设计灌面40.42万亩。该水库位于荣县保华乡的小井沟峡谷,控制集雨面积589km2,又是长征渠引水工程南干渠上的一个“串瓜"水库,可控灌长征渠南干渠中、下段全部灌区,耕地189.0万亩,并可向自贡市城市提供1亿m3用水。

 

(资料来源:《四川省水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报告》(2000年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