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社会事业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dean.gov.cn/document/2015-04-29/37531_0.html 在 2018-03-22 12:49:2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德安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中国·德安欢迎您!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欢迎访问德安县人民政府网站!竭诚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 政府网站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德安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德安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5-04-29  浏览次数:

2014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 的战略部署,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建设为龙头,以强工为主线,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经济增长质 量与速度,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一、综合
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高出全市平均增幅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 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4.5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 62.9%和34.1%。人均生产总值50149元,增长10.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8:69.4:23.8,第三产业占比 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6.9亿元,增长10.8%,占GDP的比重为72.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8.7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6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处于调控指标内。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6亿元,增长26.8%;人均财政收入8497 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6.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7.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财政支出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科学技术支出2286万元,增长96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538万元,增长17.4%;医疗卫生支出5759万元,增长60.3%,教育支出20613万元,,增长29.6%。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各项重点支 出得到保障。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45万亩,比上年增长2.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69万亩,比上 年增加0.17万亩,增长1.5%;棉花播种面积10.08万亩,减少0.01万亩,下降0.1%;油料播种面积7.38万亩,增加0.44万亩,增长 6.3%;蔬菜播种面积3.38万亩,增加0.04万亩,增长1.2%。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48563吨,比上年增长1.6%;油料产量8944吨,增长10.5%;棉花产量11595吨,下降3.1%;蔬菜产量38247吨,增长2.6%;水果产量7353吨,增长1.6%。
牧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肉类总产量11332吨,比上年增长3.7%;生猪出栏78755头,增长5.0%;生猪存栏51345头,增长5.0%;水产品产量6308吨,增长4.6%。
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新引进农业项目5个,其中匡庐实业、绿源牧业、鄱阳湖羽毛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民合作社2家,翘嘴鲌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新增“农乡缘”和“贝伦特”2件江西省著名商标,“平兴农业”1个无公害农产品。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500亩,林权流转面积3702亩,林权抵押面积359亩,发放林权 抵押贷款19万元。全县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保险实现全覆盖。高标准完成2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成镇村联动新区2个,中心村4个,安置农业人口7862 人。完成105国道沿线村庄整治工程,487户农房得到改造提升。完成县、乡道路升级改造19公里,硬化自然村公路70公里,省道德白线S304乌石门段 改线工程稳步推进,启动“黄金线”县道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会车道建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1.3亿元,增长35.1%。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172.5亿元,增长27.9%;重工 业产值168.8亿元,增长43.4%。分企业类型看,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产值293.6亿元,增长31.8%;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产值41.7亿元,增 长74.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6亿元,增长2%。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利润18.1亿 元,增长2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4.7亿元,增长19.2%。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80个,过5亿元的企业29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 减。水泥产量64.6万吨,增长0.6%;轮胎产量45.3万条,下降35.7%;纱产量19.4万吨,增长14.8%;服装产量2287.1万件,增长 34.8%。


工业园区稳步推进。园区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0.2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利润总额18.0亿元,增长29.5%;利税30.7亿元,增长 25.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建成面积达11平方公里;年末入园投产工业企业10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安置从业人数2.8万人。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9亿元,施工房屋面积53.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41.37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297人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亿元,同比增长21.8%。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68.9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投资13.2亿元,增长13.2%。
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商品房竣工面积7.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0.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5亿元,增长13.6%。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66628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49650万吨公里,铁路货物周转量16978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407万人,铁路客运量61万人;公路货运量580万吨,铁路货运量17万吨;全县境内公路里程1104.9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3公里。
邮电通讯平稳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15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81万元,增长14.7%;电信业务总量10686万元,与去年持平;移动电话用户12.0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12万户,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31万户。
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0.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5%,实现旅游收入5.74亿元,增长31%。万家岭大捷纪念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万家岭战役遗址开发、高塘万亩生态园、聂桥溶洞等项目正在 抓紧实施。义门陈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吴山太空荷花节、聂桥葵花节和葡萄采摘节等已成为市民旅游新热点。邹桥石门村、聂桥宝山村荣获九江市最美乡村旅游 点称号,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现。
六、金融、保险和贸易
金融、保险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0.2亿元,比 年初增长9.5%。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4.3亿元,比年初下降4.5%;个人存款余额45.7亿元,比年初增长15.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 余额38.5亿元,比年初增长18.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8亿元,比年初下降2.2%;中长期贷款余额18.2亿元,比年初增长18.3%。全年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579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同比加快5.6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74万元,增长12.8%;人寿保险费收入 6105万元,增长15.9%。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4077万元,增长17.0%。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金额2367万元,人寿保险赔付金额给付 1710万元。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3亿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14.6%。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57亿元,同比增长50.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0.7亿 元,增长15.2%;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5.62亿元,增长13.6%。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46亿元,增长15.1%;住宿和 餐饮业零售额1.86亿元,增长10.9%。
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全年新签约外资项目13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4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4%。新签约内资项目28个,引进县外资金金额43.2亿元,增长9.5%。出口总额22045万美元,增长24.5%。
七、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3所;小学10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幼儿园54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53人,在校生7519人,毕业生2256人;小学专任教师630人,在校学生14501人,毕业生167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文化事业平稳推进。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52千册; 博物馆1个;体育场5个;电视台1座,有城镇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有线电视覆盖率100%,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人口覆盖率98%。年末乡镇 综合文化站13个,年末全县共建成农家书屋90个,其中更新改造24个。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不含个 体机构),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2个;床位数689张,其中:医院530张,乡镇卫生院134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所1个;各类卫 生技术人员830人,比上年增加67人。其中:执业医生249人,注册护士362人。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动态平衡。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7.4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4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0万人,占51.7%;女性为8.4人,占48.3%;全县人口出生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5.2‰。
城乡居民生活稳步提升。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6元,比上 年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35元。年末城镇在岗职工20434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1706元,增长19.6%。年末农村居民人 均住房建筑面积49.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7平方米。
民生工程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 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达到3.13万人、3.55万人和1.23万人。为城镇低保对象397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基金1294.8万元,为农村低 保对象480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基金816.8万元。年末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6.37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11.47万人。年末 全社会从业人员8.74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246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5%,处于调控指标以内。全年累计发放 小额贷款5414万元。住房保障方面,“三房两改”成效显著,新建公租房5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761户、农村危旧房改造750户。扶贫移民方面,完成 深山移民搬迁950人,发放补助资金570万元,发放库区移民直补资金625.7万元。年末,全县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0个,提供床位728张,年末收养 人数374人。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快报统计数,农业产业化、人口、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数据取自农工部、公安、计生、人保、民政等部门。
(2)公报中所列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自2011年度起,规模以上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发生改变,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口径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口径由计划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4)如本公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不一致时,以统计年鉴为准。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