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释迦牟尼佛   八相成道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916/15/11985744_314846864.shtml 在 2018-04-12 17:11:1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

2013-09-16  易真颜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佛教术语。指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八个阶段。“成道”是“八相”中最重要的内容,又是释迦牟尼“一代时教”的起点,亦称“八相示现”。据传,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早已成道,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佛本行集经》等详其事,介绍“八相”的内容。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1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摩耶,是与迦毗罗卫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
    摩耶夫人在释迦牟尼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夏天避暑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19岁(一说2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出家后,他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里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释迦牟尼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他的父亲听到他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伴随他。
    释迦牟尼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沙罗会见了他。尔后,他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在释迦看来,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于是他又来到伽阇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结跏趺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1岁。
    释迦牟尼证悟以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为了使他的思想学说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他便开始了长达49年的传教活动。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五人皈依了他,成为最初的佛弟子。这次说教,佛教称为初转法轮。与此同时,又度波罗奈斯长者之子耶舍及其亲友出家。此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罗门迦叶三兄弟以及沙门“六师”之一的怀疑论者散惹夷(删阇耶)的学生舍利弗和目犍连,此后在他的故乡又说服了他的很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睺罗皈依了佛教。
   佛陀在传教过程中建立了佛教的组织──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这个僧团在传教过程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比丘),以后,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入教后,才开始接纳女弟子(比丘尼)。
    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俗人,均可以成为佛弟子。他们在修行中同样可以证得涅盘。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与僧团并行的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
    当世尊于娑罗双树间入涅盘时,大地震动,诸天击鼓,流星雨下,天色一片炽红,此时,远方的迦叶尊者,见此异相,断定必有大事发生。于是入定观察,见佛陀已入涅盘,四众弟子围绕佛陀,情景哀伤;尊者大为震惊因而出定,心思芸芸众生情何以堪。入定再观,便见初信佛陀的阿阇世王,在得知此恶讯时,口呕热血、命将衰亡,尊者于心难忍,决定寻设方法救其性命……。
    于是,速至城中与雨舍大臣共商对策,决定于阿阇世王获知此讯之前,将佛陀的一生绘成八相图画,并为阿阇世王筹备一广阔浴池,置于庭中,以栴檀香油注入,令王坐于池内,以八相成道图诉说佛陀一生,直至涅盘。
    池中的阿阇世王专注的聆听着佛陀的本生故事,从降兜率、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正当国王欢欣地听着佛陀大转法轮的功德时,雨舍大臣小心翼翼地展开最后一幅“佛入涅盘”图,阿阇世王刹时全身毛发竖起,思慕如来之情深切哀恋,鲜红沸血自毛孔渗流而出,此时栴檀池水亦自细孔而入,快速散至全身,王命因此确保。待阿阇世王逐渐苏醒,众臣为之欢喜,而国王更因此笃信佛法,并深感迦叶尊者慈悲护念,恭敬礼拜尊者犹如见佛。
    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久远劫来佛陀往返于娑婆世界,是亘古的大愿与无量的悲心,令其示现历劫之勤苦修行,永无疲厌;认识八相成道,不只是认识佛陀的一生,更是要坚信人人本具之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一步一脚印,在亲身经历中,朝成佛之路迈进,永不退转。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降兜率】
    观因缘,入娑婆,
    菩萨发心降兜率。
    释迦牟尼佛于过去生中,经过累劫精进,菩萨道功行圆满,最后一世生于兜率天上,名为“护明菩萨”。待尽此生,将降于娑婆世界成就佛果,度诸众生。
    在兜率天的护明菩萨,观察娑婆国土有情的根机,心知众生得度的因缘已到。于是乘着六牙白象,放大光明,在诸天侍从拥绕中,威神巍巍,自天而降。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入胎】
    乘白象,披璎珞,
    释迦文佛托母胎。
    黑夜来临,明星闪烁,这天,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后摩耶夫人,发心受持八关斋戒,在睡梦中见六牙白象腾空而下,从右胁下进入身体,顿觉身心舒畅,如饮天上甘露,喜乐安然。
    奇特的梦境,使得净饭王请来占梦婆罗门,预言摩耶夫人将生出三界至尊之子。净饭王闻言欢跃不已,立刻在迦毗罗卫城内大设施会,广修福德。
    因为圣人即将住世,大地显现种种瑞相,一切草木苗稼自然肥美茂盛,象征着圣谛圣法将于人世传衍弘扬。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出胎】
    蓝毗尼,无忧树,
    右胁清净出胎来。
    静谧的蓝毗尼园中,馥郁清香,怀胎将满十月的摩耶夫人于林中缓步悠游。
    园中,有一大树名为无忧,枝叶繁茂,佳荫芬芳,夫人举臂抚牵新枝,太子此时自右胁安详而生。三十二相相好端严,身耀金光,各向四方庠行七步,步步涌现金色宝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大地震动,无量瑞相刹时并现。
    此时天鼓齐鸣,散曼陀罗花,龙王自虚空中注下温凉双泉,灌沐太子金身。诸天法喜,奔走相告“菩萨诞生了!他将成为苦海的舟航!将为世间黑暗带来曙光!”
    净饭王欢喜地为太子取名为“悉达多”,意即“一切功德悉皆成就”,并请来阿私陀仙人为太子占相。
    仙人端详太子许久,不禁涕泪悲泣,难以自持。净饭王惊疑问之,仙人答道:“以太子圆满的相貌,于世间必为转轮圣王,若出家定能成就圣道,广度众生;可惜我已老迈,来不及看到太子成佛,也听不到他说法了。”仙人言毕,悲伤举腾,虚逝空中。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出家】
    辞双亲,割情爱,
    誓成无上等正觉。
    担心爱子出离的净饭王,竭尽所能为太子营造无忧无虑的皇室生活,并为太子迎娶贤妃耶输陀罗,希望能以此诱留太子的心。
    然而,太子在出城游历时,亲见世间老病死苦,最后天人化身的清净比丘,启发了太子过去的愿心,体悟到修行才是解脱之道。于是,在一个全城熟睡的午夜,他毅然舍弃一切,骑着马悄悄地越过城门出家了。
    协助太子出城的仆役车匿,心中万般不舍,忍着泪水问道:“人人都说您将来会成为转轮圣王,您为什么要舍弃太子之位呢?”太子平静的回答:“人间的荣华,抵不过无常的催逼,即使是国王也不得自在啊!”
    车匿又问:“可是,净饭王年岁已高,还有这么多疼爱您的亲眷,您怎么忍心离开他们呢?”
    “我对于亲眷的爱护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我无法令他们不老、不病、不死!生死之苦实在令人忧惧!唯有成道,才能救度他们不再受生死之苦。”
    太子坚定的说道:“车匿!我若不成道,誓不回迦毗罗卫国!我若成道,必定回来教化大众!”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降魔】
    菩提树,金刚座,
    深妙禅定诸魔降。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进入雪山中,日食一麻一麦,苦行六年,终觉此非解脱之道。调养色身后,于菩提树下寂然静坐,誓愿不成正觉终不起座。
    太子坚固的誓愿,震动了魔宫,魔王波旬于睡梦中,惊见宫殿化为颓墙残壁,魔子仓皇逃窜,深感恐惧不安。观察得知,悉达多太子于菩提树下即将成道,紧张的举兵前往太子静坐处,欲坏其志!
    魔王初使美艳魔女,鼓乐弦歌,诱惑太子。太子端坐安然的说:“众人为何来此呢?悦人的形貌实是污秽恶臭的皮囊啊!请回吧!”魔女瞬时化为驼背老妪,羞惭而逃。
    魔王勃然大怒,下令万亿魔军攻击太子,然而,所有的焦热铁丸、毒刀利箭,却在虚空中化作朵朵香莲,翩然飞舞;众魔见状更是惊惶恐怖,四处流窜。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成道】
    睹明星,不思议,
    中道实相大彻开。
    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寂静的菩提树下,悉达多太子摄心端坐,进入甚深禅定。
    第四十九天,于上半夜,证四谛理;中半夜,悟十二因缘;下半夜,目睹明星,彻证中道实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多么奇妙啊!众生本具和如来一样的福德智慧!但囿于分别妄想,流转生死而不知不见!”
    由于菩萨成道,此时大地震动,光照十方,如同暗暝世间,曙光乍现!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转法轮】
    七七载,转法轮,
    广度群机出苦海。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游化十方,为众生广开无量法门,教化一切。佛陀的法语甘露,普被上中下三根;令听闻者皆能转烦恼、成菩提,明心见性。
    畜生道如大鹏金翅鸟、食人为乐的毒龙、鬼道的罗刹鬼子母等,亦皆一改嗜杀、瞋恚的习气,成为佛教护法。
    尊如太子须菩提、阿那律;富如大迦叶、舍利弗;贫如优波离、难陀女;亲如堂弟阿难、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年长如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罗;幼小如七岁的罗目侯罗,都能平等法施,度令出家而证圣果。
    佛陀的平等教化,不仅救护了现世父母、累劫亲眷、六道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所留下的教法,也令未来世的众生种下得度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涅盘】
    双林中,般涅盘,
    法身常住未尝衰。
    一天,世尊唤来阿难,向他说道:“如来已证得四如意足,可以住世一劫。”世尊说了三遍,但阿难始终不解,未恳请佛陀以神力住世。
    魔王波旬得知此事心中大喜,急忙赶至人间。
    “现在佛教四众弟子具足,佛法已得弘扬,请世尊入涅吧!”波旬对世尊说。
    世尊心知化缘已尽,阿难才会忘了请佛住世,于是允诺了波旬的请求。
    三个月后,四众弟子于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间聚集,聆听佛陀最后开示。
    尽管即将入涅,世尊仍慈悲咐嘱大众,如来灭度后,当以戒为师,并安慰大众勿生哀伤,“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闇。”开示完之后,世尊即从三昧安详入于涅盘。
    刹时,花草凋零、树木摧折、日月失光,人天悲泣惶惧。然而,这也是佛陀最后的教导:世间无常。
    有关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在早期佛教经藏四阿含和小乘律藏中,尚无专门的记述。三藏的结集者,主要记录释迦牟尼的言辞。但是经藏和律藏在记录言辞中,详细地记述了每一段经教和制订第一条戒律的原委。这些记述,虽属片断,但也包含了佛陀直接接触的那些人对佛陀的思想和行事的回忆(其可靠性如何,已无法考证)。另外,在经、律中通过佛陀自己之口,记载了他自己早期生活的经历。在早期经藏和律藏中,记载释迦牟尼家世和出家经过的,有《长阿含经》中的《大本经》等;记载初转法轮时情景的,有《杂阿含经》中的《转法轮经》等;记载教化活动的有《摩诃僧祇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阿含经中的诸小经;记载释迦牟尼晚年生活的有《长阿含经》中的《游行经》(异译《佛般泥洹经》、《大般涅盘经》、《般泥洹经》以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等。
    后来,随着佛教向印度次大陆发展,统一的佛教分成很多的派别,同时受到了印度教、耆那教的偶像崇拜以及希腊文化的影响,在部派佛教中出现了对教祖的崇拜,把佛陀描写为神通广大、威力无穷、大智大慧,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手长过膝、面颊如满月、梵音深远、胸表卐字等。这就出现了专门记载释迦牟尼生世行业,被称为“本生”、“本起”、“本行”的一类经典。如《修行本起经》(异译《瑞应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普曜经》等。它们的特点是把原先散见于经藏和律藏中的资料联贯起来,使一事与他事前后衔接,缀成佛陀的传记。但在内容上完全是渲染和神化佛陀,使佛陀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崇仰对象。这些经典最长的也只主要记述了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几年的活动。以后马鸣写了《佛所行赞》,他根据传说和资料,描绘了佛陀一生的经历,成为最早的一部完整佛传。
    中国僧人撰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有梁僧佑的《释迦谱》五卷和唐道宣《释迦氏谱》一卷。此外,在宋志磐的《佛祖统纪》中有编年体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
    有关释迦牟尼生平的史料,除了佛教经典的记载以外,还有文物资料。近代,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考古学家、佛学家根据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诞生、成道、初转法轮、涅审处等陆续发掘出一些古建筑的遗址和文物,并以此证明了佛陀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
    释迦牟尼佛一生之化仪,可以「八相成道」简略说明。八相为:一、降兜率。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说法。八、涅盘。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降兜率】
    释迦牟尼降生前,原为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凡4000年。释迦牟尼观察5种因缘(时间、地点、国家、家庭、父母)已经成熟,便决定降生人间,要以摩耶夫人为母,度化众生。诸佛皆从兜率天降生。释尊亦然,因悲愍一切众生,故于兜率天宫观度化众生之因缘成熟,即从兜率天降生人间。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入胎】(托胎)
    释迦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下降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从净饭王夫人摩河摩耶的左肋入胎。释迦在胎中为诸天说法,此即《起信论》,所开“住胎”之相。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胁;夫人顿觉体安欣乐,如服甘露,即怀娠。由于一切众生欲受生时,皆于父母所,生颠倒心、不净心而入胎,而菩萨则正念不失,正慧识父母,故名正慧入母胎。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出胎】(出生)
    四月八日,释迦自摩耶夫人右肋出胎,诞生于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成为悉达多太子。据说太子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花,并且举目四顾,自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佛浴日,或称浴佛日。摩耶夫人怀孕将满十月,临生时,与诸婇女游岚毗尼园,安详徐步,见园中有一无忧树,柔软低垂,即举右手攀取树枝,此时太子从右胁出生,诸天世间悉皆放大光明。太子生时,即向四方,各行七步,举足出大莲花,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是时大地六种震动,当时之中国,见五色光,贯太微宫,周昭王询问群太子还宫后,命名悉达多。净饭王令相师阿私陀仙人相太子身,阿私陀见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便悲泣云:太子相好分明,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十善化世;若其出家,必成自然之佛,度脱万姓。伤吾年老,不睹佛兴,故甚悲泪。
    悉达太子诞生七日,摩耶夫人命终,生忉利天,遂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育成人,通达书数技艺武事。父王为聘耶输陀罗为正妃;太子于静夜,但修禅观,未与妃有世俗之意。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出家】
    太子看到世间老、病、死等无常之苦,而产生修道之念。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悄离开王宫,决心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黎明,太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须发,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回城向净饭王报告他已出家。太子时年29岁(或说25岁、19岁)。悉达多太子出城游历时,见老、病、死苦,而体悟人生苦空无常之真理;后遇净居天人化成比丘,为其讲述出家意义,太子于是决志舍弃王宫生活,出家修行。父王不允,命人守卫,不令私出;太子遂于深夜,令车匿备马,净居诸天,使守卫者皆睡,太子骑马,踰城出家。太子出家之初,遍学各种外道,悉觉其不究竟。乃入雪山,六年之中,日食一麻一麦,修持勤苦之行,而致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然犹未得道,遂知苦行亦非究竟。故至尼连河侧,受牧牛女乳糜之供,食毕,色力安复。澡浴已,于菩提树下敷草为座,誓言:“不成正觉,终不起座。”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降魔】
    太子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太子来到附近一株大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悉达多太子于菩提树下将成道时,魔王波旬献供三女,欲坏太子净行,太子以神力,变魔女成老母;魔王大怒,遍敕亿万魔军,上震天雷,雨热铁丸,挽弓放箭,刀轮器杖,交横空中,然所有恶器,一近太子,尽化为莲花,不能加害;群魔忧戚,悉皆迸散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成道】
    经过六年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成佛。四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透一切事物缘起无我之理,“所作之办,不更受有(生死之身)”,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太子于菩提树下摄心端坐,勇猛精进,终于第四十九日之上半夜悟四谛理,中半夜悟十二因缘,下半夜目睹明星,证无上正等正觉,复而叹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说法】(转轮)
    释迦牟尼成道后,先赴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以后陆续又度化了1000余人。释迦便率领1250徒众,周游各地,宣讲佛法。释迦推动正法之轮,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称为“转轮”。在45年中,释迦深入民间,说法普度众生。世尊感于众生迷失本觉,沉沦苦海,故于成道后,先至鹿野苑,转四谛,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后更以其大悲、大智、大愿、大行,游历四方,化导群伦,欲令众生悟佛知见、回归本觉、离苦得乐。
终其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度有情,其数无量。
                       释迦牟尼佛钬斺敯讼喑傻
   【涅盘】
    或称入灭。即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中国人讲虚岁实际七十九岁),自知阳寿将尽,便离开说法的王舍城,来到拘尸那迦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头朝北,右手支脸,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之势,面向西,进入大般涅盘(大解脱)之境。入灭前嘱咐弟子阿难:“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灭后以法为师。”又,小乘之说无“住胎相”,有“降魔相”(即成道前力挫诸魔的诱惑),称为“小乘八相”。世尊于入灭前三月,曾提示阿难三次:「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但阿难皆未请佛住世;尔时魔波旬,即来佛所,劝请世尊入于涅盘。世尊心知化缘已尽,便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盘,是时中夜,语诸弟子:「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闇。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世尊如是慈悲咐嘱,而后寂然入灭。
    【结语】
    每一尊佛皆示现「八相成道」之修证历程。而大乘之说法,有住胎,无降魔;小乘之说法,则有降魔,无住胎。此乃大、小乘「八相成道」之别。
    释迦牟尼佛曾于法华会上开示大众:「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从是以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故知,释尊早已成佛,然为度化众生,故于此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
释迦牟尼佛为觉悟真理之圣者,其证悟乃自身之精进修行所成就,非外物所赐予。从释尊示现于人道修行而至成佛,故当确信:「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为佛弟子,若能具足正见、正行,于日常生活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定能成就如释尊之果德,福慧圆满,普化群生。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