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历史沿革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linxiang.gov.cn/24717/24718/content_595944.html 在 2023-06-24 06:54:0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历史沿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临湘 > 临湘概况

历史沿革

编稿时间: 2021-01-22 08:26 来源: 本站原创

古代建置沿革

临湘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地,西汉为长沙国下隽县地,晋属巴陵县地,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马殷置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更名临湘县。

近代建置沿革

清代属王禾上、下里,民国6年(1917)奥汉铁路北段通车,设车站于此,遂逐渐发展为集市。民国19年(1930)县治由陆城搬迁至此。民国24年(1935)设长安镇,1936年改为长安乡,因怀念古都,一直袭用此名。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立市。

现代建置沿革

1984年4月6日,临湘县的部分地区划归岳阳市。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汨罗、平江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1992年9月1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2]96号),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由岳阳市代管。

临湘名称的由来

西汉时,临湘属长沙国下隽地。西晋太康元年(280),析长沙郡。下隽县地置巴陵县,临湘属之,一直至隋唐末。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马殷之子马希范析巴陵县东北部,在陆城设王朝场,以便输纳和集散湘北、鄂南一带的茶叶;宋淳化 5 年(994),升王朝场为王朝县;宋至道 2 年(996),改王朝县为临湘县,隶属岳州,其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临湘之县名缘何叫临湘呢?

简单的说,就是临湘因地滨三湘而得名。明弘治《湖广岳州府志》载:“临湘,因地滨三湘之流,故名”。明隆庆《岳州府志》载:临湘“以滨三湘名”。清康熙《临湘县志沿革》载:“以其地滨大江,三湘合流于此,故名。”清同治《临湘县志》载:“湘水南来,入于江,县之名以此。”上述史料都说明,县境因濒临三湘之流,故称临湘。

“三湘之流”、“三湘合流”,系指湖南的漓湘、潇湘、蒸湘这三水的合称。三水汇合于湘江,湘江注入洞庭湖,在城陵矶三江口与长江汇合。

有人会问,临湘现在的版图只临长江和黄盖湖,并不临三湘和洞庭湖,临三湘之说又缘何而起呢?

在清末光绪 25 年(1899)以前,也就是在岳州设关开埠之前,临湘的版图南部抵至城陵矶刘公庙北侧。如旧志所载:“城陵矶北属临湘县,南属巴陵县”,而湘水又是经洞庭湖在城陵矶的三江口注入长江的。所以说,临湘因滨三湘而得名是名副其实的。同时,还有巴陵、临湘两县的分界碑为佐证。位于今云溪区(原属临湘辖区)坪田村,距贞节牌坊约 30 米的地方,南北各有青碑 1 具,高 2.5 米、宽 0.9 米,南碑书“巴陵县北界”,北碑书“临湘县南界”,系清乾隆 14 年(1749)立,李青书丹。款识记岳州知府和巴陵、临湘两县知事的姓名以及立碑的年月。这两具界碑确定的县界就包括城陵矶所属临湘的部分。只是因为岳州开埠后,才将临湘所属的城陵矶这部分划归巴陵县。这也是临湘滨湘水而得名的又一个极有说服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