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和谐美育   钱伟长的教育观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ieu.org.cn/News/2009-10-31/091031120911409.html 在 2019-02-20 16:09:1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_和谐美育--钱伟长的教育观_中国信息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综合新闻>和谐美育--钱伟长的教育观

和谐美育--钱伟长的教育观


时间:2009-10-31 来源:任帅军 作者:点击量:

分享到:更多

            钱伟长是中国著名的力学专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年逾八旬的钱伟长担任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育思想中的“以人为本”在上海大学得到了充分体现。新上海大学成立以后,许多制度在全国高校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上大的学期制度为每年三个学期,每学期10 周讲课,2周考试,半星期休息,暑期为13周。这种学期制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师精简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也易于将所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

                                               

 钱伟长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
     1.    建设研究性、综合型大学是钱伟长教育思想的第一要义
 发展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新台阶、谋新发展、创新业绩。 钱伟长教育思想内合了科学发展观。钱伟长非常重视文科的发展。费孝通当年就被钱伟长聘为上大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共同推动上大文科的发展。
 
     2.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作为衡量一切进步的最终标准。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修养 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这句教育史上的名言是钱校长最常对学生说的话语。
 
     3. 坚持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成才相统一,坚持学校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相统一,坚持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的要求相统一是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根本要求。
 
   通过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突破“目标——手段——控制” 的途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一个在跨学科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内化过程,这样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体现出大学对国家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钱伟长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家,钱校长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
      1.   拆除“四堵墙”理论,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
  首先,拆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 大学是开放的,为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为适应国家工业结构的需要,必须改造和发展。钱伟长反对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他说:“一个搞科研的教师和不搞科研的教师是有根本的差别的。必须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带给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要培养自学的能力,硕士研究生要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博士研究生要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拆除各学院和各专业之间的墙。钱伟长反对专业分的过早、过专。他认为专业的教育应该放到研究生阶段,本科还是一个打基础的通识教育。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分割线如果消除,不同学科之间不再是“隔行如隔山”,而是取长补短;最后,拆除教与学之间的墙。钱伟长在《八十自述》中写到: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高等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自学能力的人。如果学生毕业了还是不教就不会,那就说明你办教育失败了。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经过研究生培养的年轻老师应该首先开专题课,开与他研究领域相关的课程,逐渐成为副教授以后,可以开专业课,资深的老教授应该去开基础课,“因为这个时候你的知识面也宽了,工作经验也丰富了,讲课的经验也丰富了,你也有能力掌握100多人的大教室里的教学秩序”。
 
       2.   科学教育思想和人文教育思想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又一贡献
      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是科学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科学主义是指,科学是探索真理的唯一模式和途径,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钱伟长提出在大学校园开设专题课以代替专业课,大力提倡学术研讨会以活跃学术思想,增强学术空气。
 
      人文教育思想的内涵是人文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是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人文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和谐的人、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完整的教育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上世纪九十年代,钱伟长亲自出面抓艺术教育和社团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   和谐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世界教育理论经历了18世纪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19世纪英国的博雅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思想。在中国曾经存在着平民教育思潮、 工读主义教育思想、乡村教育派等教育思想流派。钱伟长教育思想是吸收了这些教育思想的合理成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不是把知识交给学生,而是要把获取与处理知识的能力交给学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和辩证的思维逻辑。这样的教育是和谐、有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一个“全面”的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儒学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费孝通先生认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美。美即和谐,可以求真,可以致善,可以臻美,可以通“和”。钱伟长教育思想是一种美育思想。他通过开展多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科目,对传统学科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这种改革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知识的美,和学习知识的乐趣。同时他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通过美丽的校园,让同学们在明媚的环境中轻松 舒适的学习,成长。
 
背景介绍: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维基百科)
 
新闻来源:《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3月教育长廊)
 
相关链接:暂无


信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信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②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