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连山壮族   瑶族习俗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gdls.gov.cn/info/197 在 2018-04-16 01:14:4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连山壮族、瑶族习俗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政府门户网站
连山壮族瑶族习俗
发布时间:2017-01-11 来源:县旅游局 【关闭窗口

连山壮族瑶族习俗

一、壮族婚俗

不见面的“恋爱”

男方或女方的媒人以粮果饼干等为“手信”到对方求亲。女方通过了解对方的情况,初感满意后,则派人告知媒人,并把待嫁女的生辰八字给男方。男家对了“八字”后,如果没有相克,并且在三五天之内没有砸锅、摔破碗、折筷子、人生病、死牲畜等不吉利的兆头发生即可定婚,此一过程称为“初定”。

一段时间后双方都满意,就可举行“大定”。自此,双方的家长可互称亲家,礼尚往来,红白事均按亲家礼仪办理。

初定之后,男女双方是不允许往来的。尽管双方都有见面的愿望,但传统的禁忌,使他和她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只有到了洞房花烛夜才能相见,此一过程称为不见面的“恋爱”。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

迎娶日,男家组成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前面有品字方形的彩门灯,接着是两面长方型的犬牙红旗(彩旗),随后依次是新郎与接亲娘、“八音”或“三音”乐队、“全猪杠”(猪头加猪尾,表示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及担米、酒、鸡、糍粑的男男女女。

一丝不苟的“开眉”

姑娘临嫁前,由男家备办镜子一面,梳子一把,簪一支,大小红丝绳各两条以及猪肉一块、米九升(取长久之意),由预定的接亲娘,或由指定的媒人送到女家。女家则邀请“好命”的,即父母健在,有子女而且身体健康,兄弟姐妹齐全的姑、嫂两三人来会餐。而后,姑嫂合力给新娘梳妆,先是在新娘的前额、眉毛、颈背等部位擦上少许灶心灰,然后用细丝绞掉有关部位的汗毛,再把眉毛修整成弯月状。未婚的姑娘是留刘海的,这一天必须把刘海往上爬后梳,把三七分的姑娘发型梳成发髻,用红丝绳扎起来,插上簪,变成少妇发型,这一过程一丝不苟的,汗毛是否拔净,眉毛是否整齐,发型是否雅观,要直到新娘满意为止。这一过程叫“开眉”,它意味着姑娘从此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开眉”,只由已婚的姑姑以及嫂嫂帮助进行,未婚的女子是不允许在场的。据说,他们一边梳整,一边向新娘进行一些婚前教育和新婚之夜的指导。

黑色嫁衣裳

新娘出嫁日穿黑衣黑裤,出嫁路不管晴雨都撑开黑布伞,黑色嫁衣裳表示正统和喜庆,据说壮族先民纺纱织布,开始只能穿白布衣,后来他们发明了用大靛草加深塘泥过滤染布,才穿上黑布衣,在当时能穿黑布衣已算得上高贵,为了纪念他们的发明,所以在婚礼中穿黑衣,另外壮族同胞认为,喜鹊的羽毛是黑色的,所以黑色表示喜庆,但是,他们在其它节日里却不一定穿黑色衣裳。

“封典印”、“筛新娘”

新娘离娘家出门时,在门槛连踏三下,表示依依不舍,步行到庭门前,接亲娘踏着新娘的脚印,亦步亦趋,这个动作壮族叫“封典印”,“典”念ten。即扫除脚印的意思,意在一心一意嫁出去,不要走回头路(2次婚),走出庭门,新娘由族内长辈(叔或兄)背出村寨门,才和伴娘一起步行到夫家。

新娘出了村是不允许回首观望的,一时回首,被视为不吉之兆,假如新娘无意中回头,接亲娘即用布伞遮掩,为了补救这一不吉祥的举动,接亲到了有清水落石出的地方要打一盅凉水给新娘喝,意在让新娘冷了留恋娘家的心。路过上过溪过河,接亲娘捡两块小卵石放入新娘布袋内,一直带到新床上,意在和睦相处,不受丈夫欺负。

这一天,新郎和接亲娘为前导,新娘及送亲人紧跟,抬、担嫁妆者和乐队尾随。如果两对新郎新娘在出嫁路上相遇,新娘要互换裙带、白纸扇或手绢,借此互相祝颂婚后幸福。

到了夫家门楼,由亲人接收伞后,新娘即掏出纸扇遮脸。早已有准备的大明师(主持婚礼的师公)手抓一把苞谷,朝着新娘迎面猛力撒过去,接着猛喷一口清水,被新娘手中的纸扇挡住,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据说这是对新娘“扬门威”,祈望新娘日后维持好家声。

当接亲娘引新娘进洞房时,到洞房门口要“过筛”。男家早已派人举米筛于门楣之上,米筛上面放一把散开的筷子及一条新郎用过的裤子。当新娘跨入房门槛时,持筛人摇摆米筛上的筷子,发出“沙啦啦”的响声,新娘闻声举目时,这一礼节已告结束。据说此举是劝导新娘“莫学米筛千只眼”,日后勿要见异思迁,要一心安于这个家;还有一层意思是日后勿欺负丈夫。

“坐时”、“汲新水”

新娘拜堂后,由新亲娘个进洞房。洞房里的一张桌子上铺一块红布,上面摆着一托盆米,米上面架一把剪刀,期望新娘日后勤裁剪、勤耕种,家庭丰衣足食。

桌的两旁,接亲娘与新娘相对而坐。接亲娘的双脚踏在新娘的双脚上,直到板凳被坐热,脚下的地皮被踏暖为止(这一仪式约15分钟),表示新娘在这个家已生根,期待开花,结果。这段时间是不允许男家人和其他客人进房的。这一礼节称为“坐时”。

这一礼节结束后,新娘开始更衣,走出洞房,让空人一睹芳容,然后便去汲新水。新娘回夫家第一次汲水,这水就称之为新水。汲新水壮话称为:“压饮磨”。汲新水由姑或嫂一人带路,到了水中或河边,新娘向水源头的方向行一屈膝礼,同时丢几枚硬币入水,意在敬水、买水,从此以后她要长期饮用这里的水了。新娘汲水时,木桶向水源头一次汲满,以示美满吉祥。如果汲水的地方离家很远,道路亦坎坷,则不用水桶,而用水壶(如提壶)提回,打水时的规礼却不能免。

把“新水”挑回后,新娘自己动手煮水泡茶、粥,茶叶和煮粥用的米是在娘家带来的。茶泡好后,新娘在接亲娘或姑、嫂的1人带领下,给新郎父母长辈及来贺喜的客人逐一敬茶。晚餐,家里人和留宿的亲戚都要吃新娘的粥,表示新娘自此与家人同甘共苦,与众亲戚情谊永存,像流水一样长。

别具一格的闹洞房

当天晚上,新娘把从家里带来的熟壳花生、糖果、饼干还有硬钱币等吃的、用的撒在床上,让小孩抢拿。这一礼仪宣布开始,早已等候在洞房门口的男女出孩童蜂拥而入,争先恐后地爬上床去“抢”东西。快“抢”完,新娘又把糖果花生从孩子们的头顶撒下来,使孩子们更乐了。这时候抢夺床上食物的孩子越多就越热闹,新郎家里人则觉得越体面,新娘让孩子们坐在床上吃东西,剩一些让他们带走。此后,新郎的姑或嫂给新郎新娘的嘴里各送一块糖,问新郎新娘甜不甜?新郎新娘要异口同声回答:甜过糖。至此,婚礼才宣告全部结束。

二、瑶族婚俗

串新娘

过山瑶的婚礼十分热闹,新娘与送亲者到新郎的家门时,由男方举行接亲仪式后才进门。即新娘和送亲者在男方的门外,围成一个大圆圈,或排成数行。男方的吹鼓手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在新娘和送亲的队伍中,吹奏着迎亲曲串来串去,共串36串。故称为“串新娘”。

通宵拜老的婚礼

当天晚饭后开始直到天亮,新娘都陪着新郞揖拜老人,被称为通宵拜老的婚礼。婚礼在正厅举行。正厅中间的墙上设有祖先的神龛,神龛的两旁贴红底金色双鼓字,下面设一排长凳(椅)和案台,案台正中,摆一个全猪头,左右各摆一只披红的盘托,两侧插上大小红烛各一对;案前的地上铺上大红花被,整个大厅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气氛。

婚礼开始,新郎和祖父母和父母及全村的长者,到神龛的下面就坐。台上摆上酒肉,长者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时,新郎从左门、新娘从右门分别步入厅堂,即男左女右。他们身着漂亮的瑶族婚礼盛装,在案台前铺好的大红被旁并排站着,面向神龛(祖先牌位)、长者,这时,由司仪起立致祝词,众人和声,即祝愿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等等。不时还伴奏着瑶族八音,气氛热烈。随着一阵欢呼声,众人祝颂完毕,婚礼便进入了高潮。红烛点燃着,长者在台上继续畅饮,新郎和新娘开始行跪拜礼。新郎双手拿着一块折叠好的新毛巾,高举过头,自上而下,向左、中、右三个方面的宾客作躬礼,然后跪在大红花被上下拜,至此就算完成了一拜。拜毕又进行第二次,周而复始,新娘手里持两条鲜艳的毛巾,遮盖及膝,在新郎下拜时,行半屈膝礼作陪。新郎新娘礼拜时,均分别由伴郎和伴娘搀扶着进行。动作极为缓慢,表现十分虔诚,完成一拜,往往需要5分钟左右。第一批受拜者是新郎的祖父母和父母一辈人,要拜36拜;第二批受拜者是新郎叔伯一辈人,要拜24拜;第三批受拜者是新郎兄姐一辈人,要拜12拜。长者在接受新郎新娘礼拜时,只管在台上畅饮闲谈,不必还礼。三批长者轮流受拜完毕,第一批长者又重返原位,再受三十六拜,三批长者如此前后反复,新郎新娘共要拜100多次。拜毕,新郎新娘并列站着,由一位辈分最高、年纪最大的长者,向新婚夫妇致以良好祝愿:祝愿新婚夫妇上山同路,下水同船,齐心协力,共建家园。发扬敬老传统,振作良好家声等等。至此已经天亮了,前后连续要用五六个小时。

认亲

通宵拜老后婚礼并未结束。新婚夫妇马不停蹄地转入“认亲”仪式。正厅内设三席,祖父母、父母、叔伯、兄姐等三辈分的人分别入席饮酒。这时,一对新人由伴郎伴娘陪同,依次到各席认亲,当伴郎逐一介绍长者称谓时,新郎和新娘同时叫一声,并各敬献一杯喜酒。对于其他客人,还要敬酒、敬茶等。待客人散席回家后,新郎与新娘才和家人聚餐团圆。至此,婚礼才全部结束。

南方五省(区)有瑶族的省份联合摄制了一部文献性记录片《中国瑶族》,其中“瑶族婚礼”就是在这里的瑶家拍摄的。

瑶族在婚礼中格外敬重老人,过山瑶过着三年一小迁(过山过岭),五年一大迁(过州过省)的漂泊生活,一切知识没有文字记载,只有靠老一辈人通过各种形式把本族的风俗、戒律、信仰、医药等各方面的知识,以及在劳动中积累的经验传给后代,过山瑶俗话说:“老人不讲古,青年不识谱”、“没有老人就没有后生”。年青人结婚是新生活的开始,所以他们对老人要格外尊敬,并接受老人的教育。

瑶族服饰

分日常服和盛装两类。常服类,男女均穿黑色土布衫裤,女服在衫裤上多加蓝、白、红三色花边,男子上衣前胸排列的鸳鸯扣有20对。为无领对襟长衣,一般长至膝下,腰间绲花腰带。

盛装类,是喜庆节日的礼服,男女的衣衫均在袖口和襟侧镶有花纹图案,女子以另以若干条绣有花纹图案的头巾,缠绕成一个圆锥的高帽,在帽子上还用各色丝绒和银饰品加以装饰,胸前挂有五六块长方形的银牌,腰部系短围裙,戴耳环和手镯,穿色花布鞋。男子头部亦加花帕,肩挎绣花挂袋。

四、壮族服饰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木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

男装与女装

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而女装为无领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装大些,宽大近尺,长至膝盖,镶嵌绲边,边条有宽细,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内贴布反衬在外,起缝三线,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钮均铜纽或布纽。男女裤子式样基本相同,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已婚妇女有绲花边的肚兜,腰裤左边悬挂一个穗形筒,与锁匙连在一起,走动时发出“沙啦吵啦”的响声。男子礼服惯穿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习汉俗改戴礼帽。到了现代,壮族的穿着衣式已基本汉化,但老一辈人,仍普遍以穿蓝、黑两色为主。

头饰

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现在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