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mil.news.sina.com.cn/2007-01-02/1624424116.html 在 2018-03-22 22:28:3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特写:访电视剧《上将许世友》导演安澜(图)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新浪军事

特写:访电视剧上将许世友导演安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 16:24 解放军报
特写:访电视剧《上将许世友》导演安澜(图)

光辉形象跃然心中

--访电视剧上将许世友导演安澜

本报记者 沉石

拍战争题材,是安澜的强项;拍军事将领,也是安澜的强项。在他的镜头里总是散发着浓浓的硝烟,浓浓的军旅情。电视剧《上将许世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在军内外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形成共识:这既是一部人物剧,也是一部历史大戏。该剧展现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真实的许世友。观看该剧,许世友的光辉形象跃然心中。

在《上将许世友》拍摄期间,记者就采访过该剧导演安澜。“捕捉”到安澜很难,他个子不高,穿着迷彩服穿梭在戏里戏外,脸上带着硝烟,一个十足的战士形象,谁也不会注意他就是导演。那天太热,南京的地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拍许世友带领敢死队冲杀的戏,天热得几乎要使人昏倒,可安澜站在高温下,一次次指挥着战争场面的拍摄。“你为什么要这样拼命?”我问。安澜满脸汗珠,累得半躺在摄影机旁大口喘着气:“当年,许世友就是在炎热的夏天冲杀的!”

“那又何苦非要在高温下拍呢?”安澜用手擦去滴下的汗珠,脸上反而沾上了一道道黑印,他认真地说:“拍战争场面不能假,拍将领人物不能假,否则就会失去观众!”

这话给我印象太深。拍摄《上将许世友》之前,他曾经拍摄了《杨得志围点打援》、《曾克林出关》、《王树声征战豫西》、《夜袭》等,硝烟中总能看到那一幕幕真实而感人的战争场面,那是他用真情奉献给观众的精神食粮。

安澜拍戏爱动情,我不止一次听人说过。拍许世友与母亲离别那场戏,安澜在与演员说戏时竟然说着说着就哭了,连在场的演员都感动了。“许世友是个孝子,常给母亲梳头、洗脚。当他离开母亲去当红军时,竟跪在母亲的脚下告别,这是一种母子的分离呀!”我在一旁翻看安澜写的导演阐述,解读其中的一个个段落,从中不难发现安澜的用心所在。“活着尽忠,死了尽孝是许世友的座右铭。尽忠是忠于党,忠于毛主席,尽孝是孝敬母亲,这是大情。”

安澜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导演,在拍摄《上将许世友》之前,他翻阅了大量的军史资料,走访了许世友的战友和部下,甚至深入到许世友生前工作战斗的地方去解读这个传奇人物,使这个人物更具有性格化、戏剧化。在拍摄许世友办公室里的戏,选择的就是当年许世友办公的地方,给观众以真实感。

安澜把每一次拍戏的过程都当作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锤炼与洗礼。作为导演,他力把自己的灵魂与情感融入那个遥远的年代。我在拍摄现场的每个角落观察着这个军旅导演,又试从每个细小的人物中获取对他的认知。在拍摄红军鄂豫皖的几场戏时,安澜真的发脾气了。当他看到搭的场景和周围的环境与真实的环境不符时,他来到大别山一带的山区乡村,找到了一间间原始的民房。“有了历史的陈旧感和纵深感,才能还原那个年代。”安澜的脸上似乎刻着“真实”,他要求剧组的置景、道具、化装等每个环节都必须贴近许世友战斗生活的那个时代。

真实还体现在枪林弹雨上。在现场布置烟火,小到一颗子弹,大到上百吨炸药的爆炸,安澜都会严格把关。要求真实,决不会降低难度。在拍摄攻打济南一场戏时,剧组动用了上千人的群众演员,光烟火就动用了几十人作业。实拍只能一次成功,枪炮轰炸点连成一片,每一炸点安澜都要求做到真实些再真实些。他说:“我们是军人导演拍戏,如果连战争场面都假,那谁还看战争题材的影片!尤其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制造出来的烟火,一定要具有战场的真实感。”

拍完那场战争场面的大戏,夜已经很深了。我在安澜打瞌睡的时候,采访了他。“我是军人导演。”安澜带着一种情感说道,“人民解放军走过将近80年的历史了,共和国的将领们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勋章,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作为军人导演,有责任拍好他们。”

安澜说:“共和国将领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情有爱。他们出生入死的传奇与勇敢,来自于一种信念,那就是精神。我希望通过我拍摄的将领影视作品,唤回那种精神。”

看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上将许世友》,我真正理解了安澜说的话。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呼唤一种精神,爱国的具有军人情怀的崇高精神。(上导演安澜在接受采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