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人物传记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165&index=1242 在 2016-08-18 17:04:0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首页 福建概览 省志 地市县志 旧志 综合年鉴 地情文献 福建史志 闽台缘 网上书店 下载专区 政务公开 关于我们
清流县志
  书名:[清流县志]    检索词:[]
返回封页 上一节 下一节
  详细内容:

一、人物传记

巫罗使(582~664)

巫罗俊,号定生,生于隋开皇二年(582),殁于唐麟德元年(664)。祖籍山西夏县,避乱到山东兖州,后迁福建南剑州。隋大业间(605~617),迁往黄连(清流位于黄连境域)。
隋末,群雄割据,官府对边远地区鞭长莫及。巫率众在黄连西部(今宁化淮土)辖地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复开山伐木于吴,积累资金用于开发黄连,筑城堡、建土寨,防御土寇,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巫成为黄连的首领。
唐贞观三年(629),巫到皇帝行营上疏,奏称黄连地广人多,可授田定税。朝廷嘉纳此举,授于一职,令其翦荒自效。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黄连正式设镇。
巫殁后,和原配夫人柴氏、继配纪氏合葬于镇西天兴观竹筱窝(今宁化县政府驻地)。后唐同光二年(924),宁化县令王云把县治迁到竹筱窝。巫的裔孙巫志荣叩诉闽王,经闽王准许,迁葬永得里嵩溪黄沙渡牛股壅,建有“福潭院”,春秋享祭。

伍 时 可

伍时可,字君用,男,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与兄致达同登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兄弟同科,成为乡梓佳话。时可才华横溢,声名远播,高宗召其进京晋见,谈论时事,言辞恳切,豁达大方,对时事陈明利弊,直言不讳,毫无文饰,洞见肝膈,独具见解。皇上深知其憨厚耿直、忠于朝室,拟予重用。其时,金人背盟失信,虎视宋室,觊觎中原,朝政又为误国奸臣秦桧所操纵,屈膝求和,诸将争权,时可未被任用。绍兴间,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奏呈皇上,乞斩秦侩、王伦、孙近三人,以昭国法,以泄民愤。不半年,胡铨被贬谪新州。与时可交谊笃厚的进士王庭硅憎恨奸臣,因赠诗为胡铨饯别也同遭贬谪,流放辰州。时可中进士,年青气盛,嫉恶如仇,不顾安危,不计得失,言词侃直,敢于奋争,虽亦未能得志,而恬淡终生。人皆钦佩他胆略过人。

雷 三 益

雷三益,男,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宋末元初,身材魁伟,臂力过人,智勇双全,为众所服。
宋末,文天祥引兵出江西、入福建,沿途召集义兵,八闽人民纷至响应。景炎初,文丞相兵败,入汀州府募兵,三益率子雷丙、雷戊、雷庚同时应召入伍抗元。元统治者调集大量武装镇压抗元运动,在激战中,父子四人同时殉难。三益殉难之后,清流人民前仆后继,继续开展抗元斗争。为纪念三益,特建专祠春秋祀奉。

火星女将军

火星女将军,清流人(生卒年不详)。其丈夫参加抗元斗争战死后,以妇人之身,奋起组织起义军反抗元朝统治者,直至战死沙场。
宋末,八闽人民响应文丞相、张少保号召,为保家卫国、捐躯折颈,不可胜数。至元十四至卅一年(1277~1294),是元奇渥温王朝统治的全盛时期,面对元朝的残暴统治,福建爆发多次抗元斗争。清流许多无法忍受民族压迫的儿女参加了推翻元王朝的起义。火星女将军带领60余起义军,从清流徒步进逼将乐。遭将乐军民总督吴林清及白水、长安寨官军分头合击,女将军孤立无援,仍竭力奋战,直至战死沙场。起义军崩溃。

伍宗尧(?~1360)

伍宗尧,汉族,清流县城关人。
隋唐间,宗尧始祖由武林入闽,徙居麻仓(今清流城关)。家世娴熟武略,宗尧自幼习文练武,及长,娴熟兵法。元至正十七年(1357),清流县农民起义军领袖曹福山、马文甫率众起义,人民云从响应。陈友谅建国号曰汉,于至正二十年遣大将邓克明统率三路军队入闽,进逼清流,直抵近郊。乡人力请宗尧为首领护城卫乡。宗尧大义凛然,亲率士卒陈设方略,与邓军决战。邓军围清流月余,久攻不克,便派人进城劝降。宗尧面对劝降的使者慷慨陈词:“全城百姓严阵待敌,不胜则死,有何降之理?”其子希稷、希明、希周、希孔奋然振臂:“父亲宁死于忠,不肖之子难道不能死于孝?”拒绝劝降。翌日,宗尧及其4子率守城兵士与邓军决战。清流孤城,无后援之兵,无资助之粮,仅凭素无训练之众,宗尧父子5人一腔忠愤身先士卒,终死于难。家仆进安、堂弟宗胜、宗旺等前仆后继,率众复仇,再与邓军死战。未几,邓军仓皇逃窜,县城赖以保全,人民得以安康。
县人怀念宗尧父子一门忠烈,自捐钱物在城东龙津桥尾兴建忠烈祠,奉祀宗尧父子,享受春秋二祭。监察御史周起元作有《重修伍氏忠烈词记》。

陈友定(?~1368)

陈友定,一名有定,字永卿,一字安国,生于元泰定到至顺年间(1324~1332),汉族,世居福建福清,曾祖父时移居清流县明溪镇大焦乡。
友定10岁便在一间盐店当童工,喜欢结交朋友,常舞枪弄棍,学得一身好武艺。为人深沉有智谋,讲义气。后投为明溪驿卒。当时,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元朝政权摇摇欲坠。至正十二年(1352),宁化曹柳顺起义军派80余人到明溪索取钱粮,其时,友定已升为兵牌,他置酒招待,设计杀死全部兵卒,曹柳顺亲率一千多兵马进击明溪,为友定所败。汀州院判蔡公安到清流募兵,发现他有胆有识,又有军事才能,擢升他为黄土寨巡检,命他带领招募的卒伍跟随佥都元帅吴按滩不花去征剿邵武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又递升为清流县尉、县尹。至正十八年升任延平路总管。
至正十九年,陈友谅割据江西建都称帝,立国号为汉。旋即派部将邓克明统兵攻占邵武、汀州及延平各郡县,进围清流。友定自安平寨驻地连夜间道驰回袭击邓营,邓军大败。友定乘胜追击到宁化、连城等县,旋改授汀州路总管。
至正二十一年,陈友谅又派将领攻击汀州,围困建瓯,友定率将领击溃邓兵,解建瓯之围,一鼓作气连克建瓯、崇安、浦城、邵武等县。自此,很受元朝统治者青睐,兵势日盛,跋扈专横。
至正二十五年二月,友定自恃兵强势盛,进击江苏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占据的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县),被张部将胡琛击败。陈友定遂夺取浦城。4月,又进攻松溪,并请吴王发告信(今江西上饶)、抚州(今临川)、建昌(今永修)三路军进攻,以取八闽。吴王分兵由铅山(江西省)、杉关(黎川县东北)、松溪三路进击。五六两月,吴军进克浦城、崇安、建阳,又挥兵进逼建宁。攻城之际,建宁守将胡琛、阮德兵败被擒。友定以礼相待,胡琛却乘机充当说客,劝陈归明。友定大怒,尽管朱元璋派遣特使携带马匹、帛绢、金银等来赎胡琛,友定还是杀了胡琛和特使。
至正二十六年四月,福建行省调友定南下兴化、泉州地区,平定补恩巴奚人的叛乱。五月攻下泉州。八月,擢升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随后,发兵攻击以镇压农民起义军起家的漳州路总管罗良。于是,友定尽有福建八郡之地,成为独揽全闽军政大权的最高统治者。自此,乃招纳文学名士留置幕府,涉猎文史,曾赋诗:“纵横薄海内,不惨别离颜。几载飘零意,秋风一剑寒”。他效忠元王朝,尽管当时通往元朝大都(今北京)的陆路被农民起义军切断,他还是千方百计派遣海军护航,将福建几十万斤粮食由海道运往大都,维持元朝统治,因而备受元主的褒奖。
至正二十七年,友定为防备朱元璋的再度入闽,修缮连城冠豸寨,凿开清流九龙滩,使通舟楫。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建国号曰明,改元洪武。洪武元年(1368)五月,朱元璋以中书于章胡美为征南将军,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辉为副将军率师由赣入闽,又以湖广参政戴德随征。胡美早年是陈友谅丞相,曾数次率兵入闽,深知闽地形势险峻。当年十一月三十日,胡美率兵飞渡杉关,一举夺取光泽。友定即命赖正孙、副将谢英辅,院判邓益以两万兵丁扼守福州。他亲率精锐扼守延平,相为犄角,抗击明军。从十二月初至中旬,明军先后攻克邵武、建阳等地。明将汤和等抵达福州之后驻师南台河口,派人入城招降。元平章陈春怒杀使者,率兵出战,兵败。于是,筑城固守。汤和军围城攻击,由于元参政叛变,并为内应,福州被攻克,南平遂成孤城。胡美、汤和率师相继聚于延平,胡美派使者致书劝降,友定大怒,为稳定军心,他孤注一掷,宴请文武百官,当场杀死特使,将特使的血掺进酒内与百官同饮以示保元抗明的决心。由于他未能体恤将士,激起众怨,危难之际,又怀疑院判刘守仁有异心,夺其兵权。守城士卒相继开小差。一天,军火库失火,炮声齐发,火光冲天,明军以为城内有内应,加紧攻城。十二月二十五日,眼看大势已去,友定与枢密副使谢英辅、参政文殊海牙诀别:“如今,大势已去,你们须努力保卫国家,我只能为元朝而死!”说罢,退入省堂,服药自尽。谢英辅与元将达鲁噶齐巴哈玛勒自缢,参政文殊哈雅等人开城迎降。
陈友定棺椁抬出东门之时,正值倾盆大雨,由于药量不够,被雨水一淋,却清醒过来。于是,被械送京都处死。

叶 元 玉

叶元玉,号古崖,汉族,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
其时,屯垦戍边,为文臣武将所忌讳。官场竞相参拜权贵,以为晋升阶梯,很少有人愿意服役边关。元玉“慨然有怀古固疆之志,以道义治理边事”。出任潮州知府时,不以权势压人,不为淫威胁迫,为人忠贞正直,痛恨陈规陋俗,以国事为重。叶的同年吴少卿向其求取“澳田”开耕,澳田是倭寇船只依栖之地,开耕澳田会引来倭寇劫杀,素来为潮州之大患。元玉坚执不从,并以肺腑之言附书奉劝。少卿得书大怒,诬陷元玉,明王朝听信谗言,元玉被罢职。
元玉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无论当官还是为民,都勤奋笔耕。他常与好友李梦阳相唱和。元玉的诗虽也有一些酬应之作,但绝大部分都是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因此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明进士李于坚称《古崖集》为“有用之学”,对元玉备加推崇,“闿隽圆捷之才,综练侠达之势,颖出壁立之风,棱尝一脔可知全鼎也。”
《古崖集》是其代表作,如《咏烈士祠》诗:“巍巍祠宇天应报,郁郁阴魂气始伸。却愧无功窃祠者,乾坤何处可容身?”表达了诗人的刚正之志。又如《登来熏楼》诗:“地利虽云险,人心未可猜,若非得良牧,剑阁也罹灾。”指出无论朝廷、地方都必须有一个好长官,反映了他和吴少卿决裂之后的感慨。
元玉虽蒙不白之冤,但是思想豁达,对未来充满信心。如《东华翠嶂》“流水竟朝东海去,长安不受片云遮。风流自笑非安石,也有登山兴未涯”。罢官之后,元玉默默耕耘诗坛,终于以诗名世。

邓 向 荣

邓向荣,汉族,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字元植。自幼天资聪敏,随父移居汀州就学,以汀州府庠生、廪生登明嘉靖丁未科进士。著有《正学准则》、《太极通书》、《惜阴考》、《箴铭》,诗文分为元、亨、利、贞等四册。
登科之后,向荣即授户部主事,监督淮河运输。当时,谄媚奉承之风盛行,向荣深恶痛绝,以冰操之心勉励自己,不陷泥沼。在他任内诸种徇私舞弊绝迹,很受好评。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酋长俺答“蹂躏边境,后犯京师”,由古北口入掠密云,直逼京都。此时,向荣正在西直门转运军粮,他自捐箩袋万余条勇敢奋战,车骑杂进,转饷不停,直至贼退。
向荣清廉耿直,敢于奋争、进谏,为权贵所不容,致被贬谪六安同知,后转知嘉定州。仅数月,父亲病危,即弃官回乡侍候父亲,从此不再出仕。
向荣回归故里,即以著诗文为乐,不问政事,言行举止和乡人合拍,他家“三代科第,四世簪缨”,人称是积善余庆。

伍 可 受

伍可受,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以恩选入太学,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初任云南容县知县,处事精明果断,治理县属,如经营家室。岑溪少数民族首领吕子和率众欲劫持县令反叛,可受单骑飞驰中军,指檄入营,兵不血刃,平定叛乱。时人称他此行“犹胜十万兵”。容县各地人民赋税不均,乡民每持异议,他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躬亲问事,重新丈量,划定赋税定额,减少数以万计不合理税额,人民称颂。后升礼部给事。任职期间,刚方正达,秉公执法,不惧权势,仅数月便裁减一批庸庸碌碌的恩勋国戚。后任开封推官,旋任户部主事,继升云南佥事。每届任期,都以振兴政纲为己任,注意除奸剔弊,声威卓著。经王文肃、李文节推荐为山东参议,曾两次觐见皇上,皇上特准给假回乡探亲。
可受对文学造诣尤深,著有《传艺堂稿》、《焚余草》、《谪居草》、《奕吟》传世。他的诗凝炼、深沉,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过玉华洞》诗云:“廿年游宦梦魂疑,今日□岩遇故知。自觉枕流非矫节,暂闲琐阔媿匡时。疏狂曾借上方剑,懒慢徐敲太傅棋。只此奇峰攀莫及,蓬莱犹复引人嬉。”父母患病之日,可受殷勤侍候,不离病榻,双亲死后致祭尽哀,乡人称为纯孝。其时,乡村差役繁重,乡民痛苦不堪,可受竭力陈情于朝,乡人感激,以乡贤请列郡祀。左都御史邹元标亦嘉其性格鲠介,为其镌刻碑文。

罗 显

罗显,字乐天,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嘉靖、万历间,官至太医院判。
罗显悉心研究祖国医学,尤精于内科顽症,热诚为乡里百姓治病,每遇贫穷之家,则施药济治,不收分文,其高尚的医德为乡里称道。中年被召入京为御医,医名大噪,著有《红杏编医案》。

裴应章(1536~1609)

裴应章,字元暗,号淡泉,明嘉靖十五年(1536)生于清流城关。少时秉资奇颖,中秀才后,在温郊王家磜上阳山自学。隆庆二年(1568)方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应章任太仆寺少卿时奉旨出使辽国。目睹辽国政治清明、上下谦让、百姓安定、部队训练有素,似有觊觎中原之势。回朝后,即呈奏《防辽表》,提出屯甲励兵、修明政治、爱护百姓、防备辽国入侵的主张,深获当朝嘉纳。任太常寺少卿时,湖北省郧阳巡抚图谋作乱,朝廷以应章为提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驰赴郧阳平叛。他先发檄文,阐明“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道理,叛属相率归降,叛部首领只好自缚至数百里外以迎应章。应章将首恶绳之以法,胁从者不予追究,令人怀德而畏威,郧阳安定如初。回京复命,以平乱功升任户部侍郎。万历三十四年(1606)任吏部尚书,与宰相张居正同朝。他力持正义,敢于陈谏政见,不惧权势。其时,实行三年一次巡察边疆的制度,这本是安边之策,但巡察大臣却借机敲榨勒索,多行不义,对将士的黜陟赏罚不以公论,皆由私情,致使民怨沸腾、军士饮恨。应章深察其弊端,建议废止例行定制,神宗准奏。他从不滥用庸才,也不以权势营私,他推荐的官吏、将帅均是有知之士。他四个儿子拟在原籍营造“尚书府”,旧房右侧余姓之屋有碍建筑。四儿汝丁上书禀父,意欲其函饬清流知县强行拆迁。应章劝戒儿女不可轻举妄为,并赋诗叮嘱。至今遗存的“尚书府”右侧仍是余姓祖屋。为加强居京福建人士的联系,他主持在北京创建汀州会馆,至今会馆仍存。
直至年届古稀,他才功成身退。神宗为他设御宴,同僚为他饯行。荣归故里后,他徜徉于田园山水,吟诗自娱。南极山、金莲寺、大丰山、明溪的滴水岩都留下他的游踪。他的著作有《编蒲》、《□余》、《谏草》、《庄子摘语》、《左传篡》等。如《游大丰山顺真宫》诗:“漠漠云封洞,巍巍地接天。芝香田有玉,火伏鼎无烟。宝树生奇萼,琼浆漱雨泉,山高名自胜,况复有神仙”。《游南极山》诗:“老兴少年同,寻芳二月中。桃花红落雨,杨柳绿摇风。泉连琴书润,云深榻几笼。论心贪夜话,不觉晓鸣钟”。在南门城外,他兴建一座望耕楼,常登楼观看农民劳动,与父老谈论稼穑,其乐无穷。晚年,仍怀济困恤贫之心,宁化县吴某向他家借银数百两无力偿还,应章即毁其债券,放弃债权。还将余房数十间分给族属,使他们有栖息之所。他为官清正,爱民重士,深为后世景仰。万历三十七年元月初四日在故里病逝。神宗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恭靖”,派遣官员为他营葬、祭奠。明御史乔承诏为其立“冢宰坊”、“奕世尚书坊”。地方官为其设祠,春秋祭祀。

李 弃(1597~1678)

李弃,字白也,号仇池,明万历丁酉(159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毕生杜门著书,著有《评订史鉴》,古诗35首,五、七言律诗及绝句百首,以布衣终老。
他从小天资聪敏,饱读诗书。明崇祯壬申在何宗师科游泮。学业既成,欲为朝廷施展雄才,其时清兵入关,明王朝很快彻底崩溃。他愤慨悲怆,万念俱灭。
清朝统一中国后,李弃决心“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踩清朝地”。自此屈守孤楼,从不下地,杜门著书,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李弃的诗尽抒胸臆,挥笔而就,诗成即付火炬,仅存百首,辗转忧伤,愤慨难平。对明王朝的忠贞和对清朝的愤慨成了李弃诗的强烈反差,这个主题贯串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如《自吊》诗:“老大伤悲没了期,两难放下与担持。行尸走肉由他骂,借石监厨火门知。酸辣失仁暝易醒,兰纯阴尾毒鸟歼。胡涂混沌忘生气,妄拟南纂裘我时”。
李弃的诗多方面地描绘五光十色的惨痛生活,刻画内心世界的无限愤懑。如《春吟》:“春风吹我衣,不能开我眉。何曾如草木,动辄得芳菲。有梦皆秋气,无声不子规。踏青驱柱杖,席地误治泥”。因春伤怀,感秋落泪,勾勒刻划,有情有韵。他没有享受过太平盛世的安宁,充满心头的是一腔忧愤,如《自咏》诗:“行年历九九,大不堪回首,一忆一悲伤,事事落人后。……纵偷生百岁,精灵俱已朽。怪哉皮相子,称我为寿高。”触物伤怀,不能自持。
李弃还在诗作中,寄托对亡友的哀思。清康熙十一年(1672)十一月初十夜,他良久难眠,挥笔赋诗悼念亡友廖以贞、裴尔成、巫小鲁。如《吊裴尔成》诗:“几年同笔砚咿唔,醴酒频供我湎濡,醉里妄言始妄听,醒时庄语识庄图。丝从渐染分黄黑,眼眩苍暝混雁凫。世人结交云雨幻,三人臭味若生无”。三位同年莫逆之交,相继离开人世,自己却苟且偷安,又值国家破碎,只有这友情令人怀念万千,但也只能“地下修文付板套,个部持论岂浑数。”
清康熙十七年四月九日,李弃病逝于家乡,终年82岁。去世之后,进士文林郎、江西同考试官伍文运称:“李公品行文章,见称有道、声誉藉藉。”黎士泓称:“年少藉诸生,负俊才,未取富贵功名,谢巾衫,卧穷山,著书立说,不复与人来往”。

伍 堣

伍堣,字君晓,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五年(1642)特奏进士,曾任刑部陕西清吏主事,后被罢。四年后,又出守海南,任雷州知府。著述甚多,有《春秋旭旨》等专集行世。
伍在刑部任期,风度凛然,清明廉洁,欲为朝廷出力。其时,刑曹有议大辟一案,当事者受贿鬻狱,重罪轻判。伍堣秉公执法,并向皇上陈述奸谣舞弊之状,因而触怒同僚,同僚对其栽诬陷害。皇帝听信谗言,伍堣终被罢官,谪居田里,整整四年。
因国事日非,他又出任广东雷州知府。姜桂之性,老而弥辣,任职期内,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不取民一针一线,唯欲雷人一杯水而已。雷州人民直至他离任之后的许多年,还感恩戴德,述说他的功绩。
伍堣博学能文,是个颇有才华的诗人。景色秀丽、水清树绿的清流,在他心里留下美好的印象。明王朝的丑恶现实,又给他抹上淡淡的惆怅,欲报国而不能,已清廉而遭陷,抑郁纳闷、惆怅之情表现在他的诗作中,如《上东华咏蝉》:“蝉若与山深,深山不可寻。鸣虽应以候,听亦岂无心。日暮林中送,人间枕上吟。岂惟避暑至,对此自沉沉。”诗人以蝉自比,表达了一个封建官吏的抑郁和对前途的茫然无望。罢官回乡之后,他一禀父祖家范,家无长物,唯有诗文留与子孙,奖进后学。

李 于 坚

李于坚,字不磷,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其父李灼官居浙江提学副使。于坚天资聪敏,幼时日诵数千言,至长大成人仍能背诵。他涉猎经史百家,学识广博,偕同并州倪鸿宝巡行各地时,所到名胜之处都留题勒石。后于坚升为南京吏部郎,出理湖广政事,兴利除弊,革新时政。旋而,出任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加参政,体恤寒士,教授学生,深孚众望。
清顺治五年(1648)五月,清流饥荒,斗米500钱,无处购买,富庶人家,积谷盈仓,却不愿出售。他慷慨解囊,将家里余米尽行献出,每日煮粥以济饥民,城邑父老感激涕零,但远乡老幼无法进城充食。不久余米食尽,无力接济,他常仰屋叹息。其子李言劝慰父亲,将仅有的500石余米减价为斗米百文,按户计口购买,在他带动下,各富庶大户也以此价将储米出售给饥民,直至十月新粮登场。其他县郡乡民屡有饿死,而清流乡民无饿殍之灾,实出于坚父子之德。乡人感恩为其立祠勒石纪念。王协附诗以祀:“救荒谁谓策无奇,屡见先生大有为。不事赵苏增与减,岂徒富范法兼师。苕华免艰三星留,杼轴因留二月丝。值此旸时勤一扇、熏风拂拂动南枝。”
于坚性格潇洒,喜欢奖掖后进。一生刻苦攻读,晨昏不怠,以著书立说为一大乐事,著有《西河草》、《吴草》、《楚草》、《燕草》、《遁园草》、《酒花诗》各一卷。其时,名公巨卿以及山人词客,争以得其一卷为平生之快事。他的诗精工隽逸,独具一格,有很大影响。如《忆磊园山居》:“岸回纤路合,枫夹大江寒。梳土通云气,删苗入药栏。蕉衣长受墨,笋箨菏为冠。静了花间事,看舟渡石盘。”对年青时期的读书处极尽怀念之情。

陈允升(1732~1813)

陈允升,字旭卿,号椒墅,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清流县梦溪里东坑村人(今余朋乡),乾隆丁未科贡生。
允升生平沉潜经史,喜读书诗,文才广博。幼时,从学余日乾师。及长,潜心研读经史,曾被聘到永安丛桂书院主讲《易经》,从学者有永安、归化、清流学子30余人。80高龄仍练习小楷书法,晚年家境窘迫,但仍教书训子,处之泰然。所著《易史一隅》,“引史证经,士林贵之”,由其子陈方炜校刊付印。
允升活动于乾隆盛世,崇尚程颐《周易程氏传》、朱熹《周易本义》之说,并参以李德夫《周易通俗易简录》,撰成《易史一隅》,泛引史事以证《易》,与李光、杨万里的研《易》手法遥相契合。
《易史一隅》简捷明了地采用援史证《易》的方法解释卦爻。在六十四卦的每卦每爻之下,有的引用一则、两则史例,有的接连引用三则、四则历史故实以层层反复印证该卦该爻的象征旨趣,使读者形象、生动地领悟到《周易》哲理的弘深蕴蓄。在引史证《易》的过程中,穿插作者对《周易》一字一词、一卦一爻的透彻分析与独到见解,如对“丈人”一词的解释,既释明“丈人”之义,又结合辨析《象传》所云该卦“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民从之”诸象。对《师》卦的基本义理作了深入阐发。清道光间林蔚春称此书“卓识鸿议、兼三长(即术、学、识)而罗万象,非粹于品而深于学者弗能及也”。
允升毕生未涉仕途,隐居深山,攻读经史,清嘉庆十八年(181.3)在故里病逝。

李彩高(1790~1834)

李彩高,字五云、凤楼、醉墨子、西岩渔,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流县四堡里长校村人(今长校乡),16岁应童试,授郡庠生,是清代优秀诗人之一。著有《五云诗集》二卷,《醉墨子文稿》一卷,汇集于沙县的《蕉石山房诗集》,长校留有他《校水雄关》匾额的题字,无论在当时、后世都颇有影响。
少时他随同在赖坊经营银器的父亲就读于赖坊南山书馆,酷爱诗文,娴熟书法。故乡的山川草木为他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山峦、田野、古寺、溪流、晨昏、夕照都是他所悉心赞美,如《校溪书院》诗:“雨花散处柘堤幽,村外青山寺外楼。极目平畴烟漠漠,环门流水日悠悠……”象画图一般展现了这个幽静的读书之处。彩高的诗文雅朴恬淡,富有浪漫色彩,汇情感与景色于一体,集严谨与洒脱于笔端,胜似一幅幅风景画。他的诗作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热爱乡土的真挚之情。如《菊花》诗:“秋风秋雨冷霏霏,独对黄昏蝶影稀……”“莫怨平生知己少,陶潜去后有诗翁”。彩高的诗抒发了人生的哲理、揭露了清王朝的丑恶现实,更多的是对故乡山水的渲染,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但在往来赠答、题咏抒怀之作中,有浓厚的宿命论思想。
他或写诗、或务农,常与好友马超球、江梅宗等人叙古论今,抒发胸臆,品茗赋诗。彩高生活在劳苦大众中,形与心都散发着泥土芬芳,因此,诗作的字里行间充满清新的生活气息。
道光十四年(1834)诗人在穷困中渡过了淡泊的一生。

郑 铿

郑铿,字双玉,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乾隆年间,擅长山水人物画。
郑铿自幼挚爱绘画。他的作品对人物的塑造集中凝炼,用传神之笔,画龙点睛地融人物的性格感情于一体。他深入生活,面对现实,把目光投向沸腾的生活,寄情于画作之中。在实践中,他刻苦学习,注重意境、技艺的提高。乾隆六十年(1795)冬,他的一帧长幅画“剑门风雨”,满纸雾气弥漫,栈道或断或续于山崖树梢间,道中骡马络绎、肩负行李者多人,或牵马戴笠披蓑步行的,或戴斗笠穿草鞋、张伞、赤足彳亍而行的,山顶一雄壮关隘,人马由此入关,态若生辉。《福建通志》称此画“洵名笔也”。

李紫微(1870~1941)

李紫微,号奎壁,清同治九年(1870)十一月出生在有“银艺之乡”美誉的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
从幼学习制作金银首饰。金银首饰既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又是珍藏品。制作金银首饰不但要精通技艺,还要有美术鉴赏能力和工艺美术基础。紫微刻苦学习,勤奋琢磨,精益求精。他不泥古、不守旧,着意创新,他制作的八仙图、鞭子镯、竹节镯、金链、银链、庆子等金银饰品,深获众乡民的喜爱和好评。他制作的“庆子”造型美观,是儿童佩戴胸前的吉祥物,双面雕龙刻凤,图案清晰,立体感强,是珍贵的艺术品。紫微精工制作的“八仙过海”、“观音坐莲”等银饰工艺,人物飘飘欲动,栩栩如生,恍如神仙下凡;而那些花卉鸟兽,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别具风姿,成为闽、粤、赣一带颇负盛名的“红炉献瑞,黑炭生花”的名银匠。他制作的金银首饰不仅畅销闽西北,还远销东南亚各地。当时,为获得他的技艺,不少人用轿子抬他去为女儿出嫁时打“嫁妆”,以示对他技艺的崇敬。紫微毕生从事金银饰业,把精湛的技艺奉献给山村人民,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仍然在探求金银饰工艺的创新之路。

沈德勋(1873~1933)

沈德勋,别名毳毳,清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于清流县罗村里琴源村。早年组织自治军,在军阀混战中被击败,从此固守家园,为人治病。
沈德勋继袭祖父大量遗产,盘剥村民,又兼营纸业,毕生过着豪奢的生活,是很有影响的绅士。
民国7年(1918),援闽粤军派营长蓝玉田兼任清流知事,粮款均缺,无法供应军需。蓝到任即向全县摊派大洋每里一千元。随后又亲率警卫数十名到赖坊召集各里乡长开会。宣布派款数额时,与会人员惶然无策,寂然无声,沈德勋从容起立,表示“这一千元派额,不用各村分户摊派,由本人认领”。与会者喷啧称叹,蓝玉田亦表敬佩。次日,沈让家人挑着千元大洋,向知事缴纳。嗣后,蓝玉田与其同至琴源,盘桓数日,推心置腹,商讨投身国民革命之事,遂成莫逆之交。玉田回县后,曾向上司竭力推荐提携录用,均未获准。蓝在任仅半年,便率师回汀。
玉田尽管离任,但仍不忘德勋的情谊。民国8年11月间,又推荐德勋到广东梅县在许崇智部任营长。许对沈德勋颇为信任。民国10年,受许指示潜回琴源招兵买马,组织自治军,亲任司令,密谋攻打清流县城。并派人到广东雇请造枪工人,制造步枪,扩大实力。知事区戊圻与驻军刘连长密商对策,决定借连长奉调明溪之机,提前三天开拔,刘抵嵩溪时又暗中将兵力调回县城,埋伏朝阳门郊外。民国11年11月4日,沈德勋率千余士众,配齐数十支步枪,70多支鸟枪、土炮,兼以长矛、大刀、棍棒,于5日凌晨向清流朝阳门逼进。县知事召集城区壮丁严守四门,待沈军先头部队进抵离城三里许的埋伏圈后,伏兵突出,沈军仓皇逃窜,由嵩溪、田口方向逃回琴源。这一仗被打死30余人,损失土枪、土炮20多枝,14人被俘又全部被枪决。这个沉重打击大伤沈德勋的元气,他逃回琴源,深沟高垒,又以重金到永安西洋雇请土匪占付胜部的100余人枪,防御刘军。
军阀王永泉欲报沈德勋的攻城之仇,民国12年6月派出团长刘春台率一个营进击琴源。沈部埋伏于刘部必经的山隘险阻。24日,刘春台兵分两路进攻琴源。一路由刘率主力两个连经廖坊直上琴源岭;一路由林胜标连经南山转入丰山的扇风凹居高临下向琴源右翼包抄。刘部先行进入沈军的伏击圈,激战两小时,刘军被击毙数十人,仍未能越雷池半步,刘本人亦中弹负伤,其子阵亡。正欲退却,林胜标连赶来增援,沈军首尾受敌,全线崩溃,向盘兰溪逃遁。刘部攻进琴源,先将全村洗劫-空,继则,放火烧毁全村住房,将琴源变成-片废墟。
民国13年,福建陆军第三师派徐德胜营进驻清流,仅月余,徐营奉调回汀州,蓝玉田乘虚袭击县城,但得而复失,德勋暗派所部作向导,引其从上杭边境退入广东。
县知事邹含英数次派人到琴源劝德勋出山,投靠东路讨伐军曹万顺部。德勋以曹出身军阀,为形势所迫,投机革命,恐其反复无常;而且沈部均遭军阀所击,日后难免寻隙报复,拒绝投曹。从此,不涉政治,隐居山村。
民国22年7月,东方军解放清流。该部在赖坊宿营时,德勋的八子沈崇辉毅然率领10余人到赖坊参加红军,为红军作向导,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焚毁土豪房舍等活动。民国23年,沈崇辉跟随红军北上抗日。还乡团回乡后,决心复仇。9月问,沈六十寿辰,大宴宾客。次日,防御松懈,土豪赖连辉策动团总上官悦汝率保卫团兵士,黑夜潜入德勋家,在卧室将其夫妻双双杀害。

黄菊华(1875~1945)

黄菊华,字海生,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清流县群英乡(今灵地乡)人,清廪生。菊华为人刚正不阿,设义仓,筑桥亭,创办学校,造福乡梓不遗余力,且为乡邻房族排难解纷;又精通医术,解除民间疾苦,声名素著。
菊华出生于书香之家,天性聪敏,19岁入学,25岁授廪生。走上社会之后,目睹乡村文化落后,经济萧条,因而决心创办教育。民国4年(1915)首创灵地“广益小学”(灵地小学前身),自任校长。教学内容一改“诗云子曰”之类,代之以民国政府审订的教科书。学校办得很有生气。
菊华思想开明,不同流俗,民国14年其母61岁寿诞时,不摆寿筵,不请宾客,将为母祝寿之资兴建一座凉亭于村旁古道,供来往行人避雨憩息,亭正中亲笔书写一副楹联:“何须三吹三打庆祝,只要一言一语流芳。”广为传颂。
在乡村,菊华秉公断事,为乡邻房族排难解纷。大坪黄姓房族之间争吵不息,矛盾激化,双方集结人枪,磨刀霍霍,准备厮杀。主事房长询问菊华,他听了事情原委之后,笑了笑,说:“打是可以的,你们都准备好了吗?”房长笑答:“准备好了,我们正要动手”。“好”。菊华果断答应。尔后,问,“打死人谁偿命,是你,还是谁?还有,被打死的人的赔偿费谁出?”房长愕然,答不出。菊华继而严肃认真地说:“既然这两件事都没准备好,还打什么!”从而平息了一场即将流血的干戈。
菊华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抗日战争期间,十分关注战场战况。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消息传来,他竟日眉飞色舞,四处对村人演说:“倭奴欺我中华,今日惨败,快哉!快哉!”当即命其孙儿描绘报刊刊出的台儿庄及平型关作战形势图,张贴墙上,为村民解说宣传,鼓舞群众情绪。
晚年,菊华闲憩于星光池之迎光轩。民国34年在家乡病逝。

邹含英(1876~1927)

邹含英。字玉山。清流县城关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于清流城关迎春坊(今进步街)。同盟会会员。清末以增贡入全闽法政学校,结业回乡后,创办自治研究所,旋任县视学,不遗余力振兴清流教育。他对农、工、商业及地方兴革之事也悉心计划,次第实行。清宣统三年(1911),毗邻的归化与上杭、武平、永定发生纠葛,含英出面调解,几经斡旋,事遂平息,得到各界人士的称道。归化知事赠以“热心担义务,将来同仰万家春”之联,邓洛亭亦赠“化险为夷”之匾。民国2年(1913),福建省成立咨议局,在长汀复选时,他被选为咨议局省议会议员,自后多次赴省,参与本省政治活动。护法军由粤入闽时,曾任第一军军部咨议。20年代军阀混战,本县属北洋军阀汀杭镇守使陆军第三师防地。民国11年,由师长王献臣委任邹为清流县知县,仅数月,又出任福建陆军第三师步兵旅十二团团长。
民国14年,他独资创办志成肥皂厂,由于邹绍文主持,聘请技师2人,雇用技工1人,学徒10余人。用容积约10立方米的锅炉,木柴煮料、拌和,原料除本县出产的乌桕油、牛油等外,大部分向福州购进,以手工操作。每月约可生产洗衣肥皂一二百箱,兼产小量鱼油烛,质量尚好,畅销邻近各县,远至江西南丰一带。后因战乱交通阻隔,无法收集原料而倒闭。
民国15年,与驻汀陆军第三师接头,出面招抚本县股匪数百人为基础,成立骑兵团,出任团长。是年秋,北伐军入闽,含英与三师第二旅旅长曹万顺有旧谊,万顺荐委含英回本县任县长,含英召集旧部编练以随军北进。驻归化部队被人蛊惑将哗变,含英闻讯前往抚平,军队遂定。民国16年因内部斗争激烈,为属下副官刺杀。

裴 春(1878~1943)

裴春,字雨樵,清流城关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他精心钻研国画,仿芥子园作法绘成画谱,分山水、人物、鸟兽、鱼虫、草木、花卉、楼阁、写生8册。毕生清贫,醉心于艺术。
雨樵自幼聪敏,童年就读私塾期间,便酷爱绘画,显露出艺术才华。他把课堂、桌椅绘成图画,供同学玩赏,甚而把老师也当作写生对象,逗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年岁稍长便决意外出,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先到桂林、广州游览写生;旋而,筹措资金,拜师访友、写生绘画,每遇佳山丽水,兴之所至,挥笔作画,积成卷册,如此数年,渐有所成。
青年时代,雨樵离开家乡随同友人侨居新加坡,整整五年潜心钻研国画。每到一处便寻访名胜,将异国风光,写生绘画,列入画册。每次外出,只携带几支画笔,一把二胡,安闲自在,怡然自乐。他画的人物、山水、鸟兽、鱼虫、草木、花卉等大多是意笔。并受聘于当地中学任国画教师。他的绘画作品曾获新加坡画展会一等奖。后转经印尼,在爪哇侨居十年,娶爪哇妇女为妻,生下一子。之后,又侨居马来西亚、菲律宾,始终过着写生绘画的旅游生活。
久居海外,恋家心切,清宣统二年(1910),他只身回国。其时,发妻已近四旬,长子伟勋亦已小学毕业。回乡后,开业照相、绘画,营业相当活跃。他又拉得一手好二胡,他的画室总是顾客盈门,笑声震耳。雨樵便组织一批青少年成立音乐会,每天夜里汇聚在家,清唱京剧,活跃山城文化生活。此时,爪哇爱妻亦汇寄款项,催促他回去。他迷恋山乡秀色,未能成行。然而,好景不长,一次,国民党杨化昭、王家泉部队过境,驻扎他家,临走时,将其家洗劫一空。他痛不欲生,于是改行经商,在城内衙前街开设美东南百货商店,由长子管理。商店初创,往长汀进货,途中又遭匪患,货物损失殆尽,商店被迫停业。民国14年(1925),长子伟勋不幸夭折。雨樵肝肠寸断,生活煎迫,便偕次子伟忠迁居宁化县城。期年,又迁建瓯,仍以卖画为业,在城内开设字画店。
晚年,他登临武夷山。之后,精心绘成一幅《武夷山全图》的小中堂,百景俱备,细腻工整,结构谨严,十分逼真。由于疾病经身,画谱未能付印。民国32年在忧患中病逝建瓯,由生前好友资助殡葬。妻儿子女复返清流之后,建瓯好友每至清明则为其上坟祭扫。

王 瓒(1881~1960)

王瓒,字献珍,号翠云。清流城关人,清光绪七年(1881)生,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
王瓒从福建省立全闽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县创办清流县立丰山高等小学,他废除体罚,把注入式教学改为启发式教学,开辟操场,注意体育活动。首届学生毕业后,学生人数倍增。遂在书院旁新建教室、膳厅、宿舍等,充实学校设备。以后该校几经易名为县立第一小学、县立中心小学、城关小学,王瓒仍在该校执教。共教毕业班级30多期,毕业学生2000余人,有的学生考入连城、宁化、长汀、福州等地的中学或师范,或由中学而升入北大、厦大、音专、暨南、同济等大学,为清流造就一批人才。
军阀混战时期,受军队骚扰,学校被过境军队占为驻所,设备屡遭破坏。除大部队过境无法上课外,其余小部队占住时,王瓒均亲自向其长官交涉,要求军队他迁驻所,让学生能照常上课。
民国12年(1923)暑期,应漳州道尹开运动会的号召,王瓒选拔10余名学生亲自率领到漳州参加运动会,获田径赛第二名,为清流运动员首次外出参赛夺得荣誉。
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常被县长挪用,甚至半年不发工资。为不误儿童学业,他一面向县长交涉支付积欠,一面自行张罗借贷,克服困难,照常上课,用热心教育的实际行动,迫使县长清发积欠,使得师生更加团结。
民国31年,王瓒获省优良教师的奖励。同年,本县创办简易师范,他负责筹备,后改任简师教员。由于工作积极,民国34年间,由省教育厅派任为简易师范学校校长,该校共毕业两期学生,为清流培养一批师资。
民国36年,简师改办为清流县立初级中学,以暨南大学毕业的邹圣基为校长,王瓒仍任教员。邹在小学就读时,王瓒是他的老师,今日师生同校办学,更加同心同德,致力家乡的教育事业。
1950年春,清流解放,王瓒受聘任初中教员直至1952年。1960年病逝。

邹春才(1886~1935)

邹春才,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当过长工和担夫。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曾被清流的苦力工人推选为“担领”。民国18年(1929)春,春才利用从清流至长汀往返挑运货物的机会,担任地下交通员,传递材料和信件。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清流城市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工人运动等工作。民国21年8月,在清流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清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春才致力于清流的工人运动,在工人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他注重对工人的培养教育,先后从工人中培养了一批干部,还发动150多人参加红军。民国23年,春才组织城区工人,成立工人模范排,担负起城区的保卫工作,并将整排人员输送到红军队伍,得到上级的表扬。民国23年10月,清流县城失守,春才在战斗中被捕。民国24年1月12日,被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杀害于清流北门桥头。

曾富良 曾其应 谢玉珠

曾富良、曾其应父子和儿媳谢玉珠,一家三人,同是林畲乡人,都在建立苏维埃政权时参加赤卫队、红军。民国23年,红军北上抗日后,曾富良、谢玉珠惨遭国民党军队杀害。曾其应在与敌作战中牺牲。
曾富良(1889~1934),其应之父,受革命思想熏陶,民国22年3月参加林畲赤卫队,当交通员,负责传递情报,沟通信息,和红军取得联系,配合红军打击民团、大刀会。红军北上抗日后,奉命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3年9月,在执行任务途中,被国民党军队抓捕,杀害于林畲新坊路下车。
曾其应,又名曾龙铭,曾帮人作长工、短工,租种地主土地度日。民国20年五月初,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到林畲成立乡苏维埃政府时参加游击队。其应在乡苏政府领导下,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斗争,为保卫红色政权,民国21年10月参加红军转战闽赣。民国23年11月,在江西瑞金县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
谢玉珠(1913~1934)女,曾其应之妻,为人正直。在公公和丈夫激励下,1933年3月参加林畲赤卫队,当交通员,常以拾猪菜、砍柴为掩护,传递情报。红军北上抗日后,依然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3年9月,在执行任务中被国民党军抓获,几经严刑拷打,终不屈服,被杀害于温郊温家山野猪垄。

伍先球(1890~1935)

伍先球,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三口靠租种地主土地生活。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清流城市支部委员。民国20年7月担任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民国21年1月,经组织选调参加在江西瑞金举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干训班学习两个月。民国21年8月,担任清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发动群众开展对土豪劣绅斗争以及筹粮筹款等工作中,先球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才能和指挥领导能力,先后在城北、嵩口、嵩溪等地拔掉多个“土围子”,开辟新区,巩固红色政权。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先球兼任清流县军事指挥部总指挥,由于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成绩显著,得到中共闽赣省委、省军区的表扬。民国23年,先球被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抓获押往宁化县城拘禁。在监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罗 昕(1893~1941)

罗昕,字晓楼,清流县城关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幼时天资聪敏。及长,为人机警敏捷,有胆识,有策略,为乡人所称赞。
罗毕业于广东讲武堂,为推翻清王朝,毅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任民军大本营挺进大队上校大队长。在战斗中沉着指挥,勇敢作战,屡立战功。不久,加入同盟会,任东路讨伐军第一师少将参谋长。民国11年(1922),参与驱逐李厚基出福建的战斗。北伐战争时,任第一军政治训练部主任,中央军校政治部编辑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总干事,军政部金陵军械总库副库长,中央组织部总干事。他长期在军界任职,戎马倥偬,跟随孙中山进行讨伐战争。民国29年8月出任交通部汽车牌照管理处副处长,在任期内积劳成疾,于民国30年病逝于四川省重庆市。

林锦斌(1896~1934)

林锦斌,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于清流县城内一个铁匠家庭,从小与父亲一起依靠打剪刀、钻子养家糊口。锦斌不满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国民党军阀统治。民国19年春,开始接受新思想,懂得了革命道理,走上为工农谋解放的道路。民国20年夏季以后,接受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培养,成为党联系工人群众的积极分子。民国21年7月,调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财政部工作。在打土豪、筹集革命经费等工作中,立场坚定,秉公办事,出色完成任务,得到群众的拥护。民国2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被选派担任清流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民国22年8月,为加强肃反工作,省委任命林锦斌为县苏维埃裁判部部长。民国23年10月20日,在抗击国民党军进犯清流城的战斗中被俘,后被国民党军五十二师杀害于宁化。

江瑞声 (1899~1947)

江瑞声,字韵锵,别号和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生在四堡里江坊村。毕业于连城县旧制中学后,逐渐介入其父江乐天的政治军事活动。
民国9年(1920)赴粤,在其父的粤军第二军预备队第四营任军需长兼代营长。粤军失败后,该部由陆军二十四混成旅收编。民国11年出任二十四混成旅游击营军需长。
翌年,瑞声前往永安其父处,任陆军第一旅司令部副官,在该部被卢兴邦击溃后潜逃回乡,任长(长汀)清(清流)联防局总主任,收集其父旧部,与陆军十二师接头,改编为该师第一游击大队,瑞声以司令部副官名义兼任大队长,驻防安砂。当时,安砂一带土匪猖獗,打家劫舍,弄得鸡犬不宁。瑞声杀了一批土匪,匪患渐息,社会秩序渐趋安宁。
民国15年,国民革命军入闽,瑞声任十七军第一游击司令部第三营营长,后改为第一支队长兼前敌指挥官。率所部攻打永安。转战宁化、将乐、逮宁等县。后来,这一地区被卢兴邦部占领。瑞声遂以长汀、宁化、清流、宁化、连城为据点维持治安。民国16年,改任福建国民军第九路第五支队第一统领,仍驻汀属各县。后并入马鸿兴团任团副。工农红军首次入闽,消灭郭凤鸣部后,马鸿兴部改编为福建省保安第三团,瑞声出任该团中校团副。民国23年,该团在闽北与红军作战中被歼灭。瑞声窜到福州,任省保安处中校副员。民国26年回家,自此,结束军事生涯。当年秋,任江坊小学校长。成立堡里乡公所时,又任堡里乡乡长。旋而,积极购买私枪,加强实力。收罗土匪,壮大声势,全力向外发展,问鼎清流政治。对乡村公益事业,亦予以治理,每遇乡邻雀角均赴调停,消除各方怨怼,对乡村陈腐的婚丧礼仪予以革新。亲自筹划将荒芜的马芜岭辟为新村,开设商店,建立圩场,汇聚商贾,开展商品交易。
民国33年,清流成立县临时参议会,瑞声被选为县参议员,副议长。翌年10月,国民党清流县党部召开第二次全县代表大会,又当选为第二届执行委员,并由省圈定为书记长。民国35年,清流县成立县参议会,仍当选为副议长。同年,国民党清流县党部召开第三次全县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三届执行委员,蝉联书记长。
其时,国民党筹备召开国民大会,清流县选举国大代表时,江得票较多,当选为国大代表。民国36年赴南京参加国民大会。当年病逝。

江宗汉(1900~1988)

江宗汉,清流城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毕生从事打制剪钻,为清流剪钻行业颇负盛名的手工艺人。
宗汉十四岁投师学艺。艺成之后,在城关生产街开设剪钻店,先后带过7名艺徒。主要打制剪刀、裁刀、钢钻以及建房用的铁件。他打制的剪刀,两爿均不凹心,与杭州剪刀截然不同,以其质优价廉、锋利耐用、造型美观的特点蜚声福建手工艺苑。民国17年(1928)打制的一把布剪,使用至90代,仍然锋利无比,恍若新剪,有宝刀不老之称。其产品畅销原汀州八县和江西、浙江等地,很受山区人民的喜爱。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任清流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合作社主任,组织食盐、物资供应民食军需。成立工人模范排时,又亲率学徒曾杨彬参加红军并任模范排班长,积极参与军事活动,协同部队到楼下等地打击刀团匪。红军北上后,依然回乡经营剪钻业,直至解放。
1955年,出任清流县剪钻合作社主任,其后,他打制的剪钻产品多次参加全省评比。1963年,继承清流剪钻始祖的先进技艺,加以大胆革新,精工细作。在福建省举行的第一次五金产品评比会上,他精心制作的“大一”牌裁缝剪被评为名牌产品。以后,剪钻业日趋萧条。但宗汉仍固守红炉,精打剪钻,直至1981年退休。1988年在家病逝。

曾德高(1901~1934)

曾德高,清流城关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于城关坪背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父母,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当过长工,干过挑夫,做过道士。
民国15初冬,他获悉国民革命军北伐消息后,奔赴长汀投身国民革命军。后感到前途渺茫,又解甲归田。
民国18年春,中国工农红军进入闽西后,德高在长汀加入红军,先后编入闽西独立团、独立师。从此,努力学习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懂得只有推翻封建统治,从地主豪绅手里夺回土地,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民国19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战斗中,他多次立功。多次受党的派遣到清流从事革命活动,联络发展党组织。
民国20年春,德高担任闽西独立师参谋,进驻宁化一带。这期间,他率部挺进清流、宁化乡村,发展红色区域,打击刀匪团兵,有力支持主力红军的反围剿斗争。同年7月6日,红军解放清流县城,成立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德高被委任为清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红色政权初创之际,地方反动势力妄图孤立红军,迫害群众。德高针锋相对,率领县苏干部四出宣传、组织、发动群众,挫败地方反动武装势力的阴谋。他动员妻子及邻居马金德参加工作,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深入嵩口、嵩溪、大横溪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发展游击武装,击败民团刀匪,先后从斗争中培养伍先球、邹春才、林锦斌等一批本地优秀干部。建立城郊区苏维埃政府,嵩溪、嵩口等苏维埃政权。
民国22年夏,嵩溪一带的刀团匪活动猖狂,每逢圩天公然上圩掠夺民财,然后躲进五通庙吃赌逍遥。德高摸清敌人活动规律之后,于农历七月初八日趁他们在五通庙得意忘形地吃喝逍遥时,突然袭击,将近百名刀团匪围堵在五通庙,当场击毙7名,活捉10余人,缴获步枪10多支和大刀长矛等武器上百件。
一次,他到嵩口溪背工作,被敌人发现,身负重伤后坚持爬到老百姓家。老百姓知道他是工作干部,待之如兄弟,热心为他包扎伤口,喂饭喂药,乘黑夜送他回清流。
民国23年春,为配合主力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清流组建了模范营,德高任营长。9月间,模范营出击叶坊刀团匪,刚进入叶坊村,被埋伏在外围山谷的200余名刀团匪包围。德高沉着指挥,勇敢作战,冲锋在前,终因寡不敌众,模范营严重伤亡,德高身负重伤被捕。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德高投降。先封官许愿以重金引诱,继而严刑拷打,施以肉体摧残,德高坚贞不屈,始终严守党的秘密。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耳朵硬塞到他嘴里,仍然未能使他屈服。最后在宁化横锁乡被国民党匪兵杀害。

李明光(1902~1984)

李明光,字碧池,一名兆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生于清流县仁里乡李村(今李家乡)。
明光幼时天赋敏慧。及长,就读于县立锄经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取福建漳龙公路局训练班受训,后即投入政界,目睹官场腐败、政局动荡、民生疾苦,他无心政事,不久辗转回乡,潜心学医。
明光对经典医术悉心探讨,对脉诊体会尤深,曾撰《脉议》一书,称:脉理精微,茫茫难定。初学之士实难简化,应以“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者统辖。古人按三部六脉分属脏腑,隔一指位便另一脏腑,实难置信。对此,他倡议医学院校对传统脉学加以整理,从实践出发,实行改革,从事简化,著立范本,使从医之人更易适从。对于临症,他善用经方,师古而不泥古,有着显著医疗效果。如芍药汤原为治痢经方,在临床实践中,他却运用于治疗蛲虫病,获得成功。
明光重医德、薄财钱,乡村贫苦百姓治疗疾病,视其经济承受能力,对许多人只收药费,有时甚至连药费也不收。他常年行医乡里,解除民间疾苦,直至1959年,方转入古坑保健院当医生。1984年10月病逝。遗著有手录《临症拾遗》和《内科、妇科验方集》等。

黄维熙(1903~1952)

黄维熙,字宗焕,清流县群英乡(今灵地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黄早年毕业于姚坊高等小学。及长,爱琢磨各种工艺,凡摸过看过的东西都能仿制。为施展一技之长,他到厦门购买百余件工具,在家里自办工艺作坊。他会打铁、打锡、钉秤,能制造各种农具,还能修造枪支、钟表、留声机、缝纫机,做衣服,而且都是精工细制,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为榨油坊打制的“油横”,20余个叠在一起,恍似一个,精密得里面放盏油灯,却不见一丝火光。他打制的利器锋利无比,老百姓说:“他打的刀,脚毛也可以剃去”。1950年,他打制一把菜刀送给卢素贫县长,很受称赞。50年代初,清流城关需兴建土木结构的县人民会议厅,有两层楼高。为安全起见,架在两边墙上的横梁要再用粗铁条吊住,以减轻墙头压力。他接受打铁条任务后,一天能打40斤生铁。会议厅两扇大门门斗的两个铁环安装后,门总是关不拢,经他改进之后,大门关得紧实,工人无不折服。
维熙善于用脑,他制造的农具和刀斧都能针对不同的用途和特点设计。如李家寮村人制作“圆木”,使用的斧头必须锋利,能劈硬的树节,他就选用纯钢铸造,可以把铜板砍成两半而不损丝毫;灵地村农民惯用“四齿耙”农具作田埂、整畦,多数铁匠打不好,使用时泥土不易脱落,十分费劲,他悉心琢磨把四个耙齿打成“目鱼骨”形状,用起来十分轻快。
1952年,维熙在家乡病逝之后,人们对他的工艺仍赞不绝口。

刘德元(1910~1933)

刘德元,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于清流县城内一个雇农家庭。民国19年秋开始参加由中共地下工作者领导的革命活动。民国2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青年工作。是年7月,在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财政部工作。8月,担任财政部长。其间,德元以办事认真、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群众的信任。他亲自带领游击队和县苏维埃工作人员打击了自己几个当土豪的亲戚,按政策没收他们的财产。土豪劣绅对他恨之入骨,组成团伙袭击县城,将德元的家洗劫一空,并烧毁他的房屋。民国21年2月,德元调清流县城郊区担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民国22年3月,调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团工作。民国22年8月,省委派他往新设立的泉上县苏维埃政府工作。在一次由清流到泉上的途中,被清流城北反动民团叶庭辉部杀害。

黄乃升(1910~1951)

黄乃升,字智明,清流县群英乡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建之后,乃升顺应历史潮流,毅然脱离国民党,宣布起义,使清流和平解放。
乃升出生于地主家庭,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五。16岁毕业于连城旧制中学,从此,涉入仕途。
民国15年(1926),出任驻长汀陆军第三师赖增辉营连长,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驻防汀州。之后,任灵地乡团总、县保卫总团团长等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集合自卫队、一心会成员在城郊、田源等地多次围剿袭击工农红军,导致红军的伤亡。
民国19年冬,匪首温保正四处劫掠,使嵩溪、林畲以及明溪县属各乡群众惶惶不可终日,县保安队多次进剿,未能奏效。后乃升设计将其擒获,送县正法,为民除一大害。
民国32年,国民党清流县党部召开第一次全县党员代表大会,乃升被选为监察委员,其后几次改选,均连选连任。
民国33年,与赖鸿基一道代表清流县出席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被委为省咨议,从此,参与本省政治活动。
民国38年夏,江雄生率部进逼清流城,胁持县长陈人杰,成立清流县自卫总团,自任副总团长,旋又受编为福建省保安第七团任团长,集全县军政大权于一手。乃升便退隐回乡,伺机而动。当年9月中旬,国民党第五清剿区指挥官易启基率部从明溪前往长汀起义,途经清流,县长陈人杰、自卫团副团长江雄生紧闭城门阻其通过,易部强行进城,活捉陈人杰,收缴官印,赶走江雄生,委任黄乃升为县长。10月15日,易部在长汀通电起义,并选派警卫员易洪兰专程给乃升送信,动员其起义。在严峻现实面前,中共地下党员王振邦加紧政治攻势,组织进步群众姜尚志等人在清流城区张贴标语,宣传解放军的严明纪律。目睹蒋家王朝的彻底崩溃,10月24日,乃升召集各界人士紧急会议,决定成立《清流县人民自动解放临时委员会》,由黄乃升等17人组成,乃升为主任委员。会上宣读易启基来信,并通过起义电文。随即,公推陈荣光、王略前往宁化向4野144师432团汇报成立“委员会”情况。听取汇报之后,该团团长刘桐山、参谋长杨华复函,称:“清流县和平解放是全县人民之幸福……。”为迎接解放军进驻清流,委员会开展一系列活动。10月28日,黄乃升以委员会主任身份致电福建省人民政府张鼎丞主席,送去委员会会议纪录,要求派人接管清流工作。
为维护城区治安,保卫敌伪档案、财产,10月30日,黄乃升召集委员会会议,决定于12月1日调集群英乡、复兴乡400余名壮丁到清流守城,并于1950年2月12日,成立人民武装工作队,乃升任队长,由432团支持长短枪21支。1950年2月23日,委员会向人民解放军接管人员交出、壳枪33支、快机12支、手枪4支、步枪317支、机枪1挺、冲锋枪1支以及县府参议会全部档案、财产和司法处、银行的文件、财产,为和平解放清流作出贡献。1951年,镇压反革命期间被误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池 彪

池彪,浙江瑞安县人(生卒年不详),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民国27年(1938)任清流县县长,民国29年离任。任职两年,办事有胆识,民国36年《清流县志》称其为“良吏”。
任职期问,池彪年30余岁,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温文尔雅。针对民生疾苦,他果断地从安定社会秩序入手,发展教育事业,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推进地方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清流交通闭塞,教育落后,人才匮乏,县财政极端窘困,池彪从不挪用教育经费,确保教职人员的工资,粮食按时发放,从不拖欠,从而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人员的积极性。
清流农村许多农民受高利贷盘剥,尽管终岁劳动,依然无法维持最低生活,甚而负债累累,困窘万状。池彪派员下乡,指导农民组织成立“无限责任农村信用社”,由合作社与银行订立借款合同,办理贷款手续,月息8厘,每个社员可借生产资金30元,在第一次贷款内扣除2元作股金存入银行,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30年代的清流,土匪蜂起,甚至有些乡、保人员也是明官暗匪,为害百姓。池彪对此深恶痛绝,决心严肃整顿。嵩口区公所区员江某,欺凌百姓,肆无忌惮,民国27年11月的一个嵩口圩日,崆峡岭发生土匪抢劫案件,县政府令其率队追捕。江到出事地点,朝天空放几枪,尔后汇报匪已逃窜。事后查明,那股土匪就是江的部属。一次,江某带领乡丁到田口征兵催粮,适逢田口圩日,在店铺,江见一位颇有姿色的妇女,兽性大发,在光天化日之下,以搜查兵员为名,派乡丁封锁店铺,将其强奸。被害人告发到县,江有钱有势,有恃无恐。池彪调查属实后,在一次区政会议上将其扣押,亲自审问,江供认不讳。江的家属先贿以财,后托绅士求情。池彪秉公执法,将江处决。
池彪向来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城北下窠村村尾的欧阳华夫妇被地霸勾结联保主任杀害,经过两任县长未能破案。池彪到任后,排除障碍,秉公重审,责令当地联保主任欧阳鸿限期查明。欧阳鸿佯装老成持重,一口咬定系宁化湖村土匪所为,无法破获。根据群众检举和多方验证,池彪知道欧阳鸿是此案主谋,凶手为欧阳贤华。池彪遂用调虎离山计,将欧阳鸿调往三元县“福建省政干团”受训,星夜派人包围下窠联保办事处,收缴全部私存枪支,将凶手欧阳贤华逮捕归案,其余匪徒均一网打尽。同时,去电将欧阳鸿押解回县法办,严加惩处。多年的悬案一旦破获,沉冤终于得雪。
在腐败的国民党官场,池彪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勤于政事,有远见卓识,是民国以来清流20余任县长中,第一个获得“良吏”殊荣的县官。

林耀斌(1912~1985.9)

林耀斌,原名福仪,民国元年(1912)出生于清流县永得里林坊村,民国1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排长、连长、西路军补充团营长、水东独立团团长、冀鲁豫一分区司令部参谋长、河南新乡军分区副司令员、南阳军分区司令员。
耀斌家境贫困,10余岁到纸厂做工。民国19年5月在长汀参加红军,编入第四军第二纵队四支队十二大队当传令兵。随军在赣南、闽西各县开展游击战。同年6月,该军改编为第一军团,耀斌被委任排长。6月下旬,参加攻克樟树岭战斗。8月,挥师湖南,直扑义嘉市,战斗极为惨烈,几次负伤,坚持不下火线。围攻长沙战斗中,高举大旗,猛冲在前。敌人负隅顽抗、飞弹如雨,红旗被炮弹穿个大洞,耀斌仍然奋勇当先,把红旗插上敌营。战斗结束后擢升为连长。9月,参加攻打江西吉安,又立战功。
民国19年10月,蒋介石结束了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混战之后,调集十万兵力“围剿”工农红军。在反“围剿”激战中,耀斌先后参加过攻打赣州、漳州、水口、乐安、宜黄、广昌、桐梓等主要战斗。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错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连续受挫,中央决定突围长征、北上抗日。耀斌紧随红九军团披坚执锐,冲破重重封锁、包围、堵截,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期间,耀斌任冀鲁豫边区西路军补充团营长。民国29年,边区处在最困难时期;日本侵略军不断进行”扫荡”、“清剿”和“蚕食”,经济被严重封锁与破坏。为扭转困难局面,边区党委先后派员到各区加强领导,开展不同形式的斗争,耀斌出任水东独立团团长。当时,部队分散活动,费用全靠自筹,和上级联系十分困难,耀斌依然率领队伍紧密配合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本侵略军十数次的疯狂进攻,扭转形势,使水东成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年代,耀斌率部先后参加解放汤阴、聊博、运城、肥城等地战斗,多次负伤,屡立战功。解放后,长期在地方部队工作,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平易近人、待人诚恳、生活俭朴,深得人们的赞扬。离职休养后,仍然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认真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发挥余热,做力所能及的工作。1985年9月30日在郑州病逝。河南军区党委高度评价耀斌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干部。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黄新民(1913~1983)

黄新民,清流县北团里灵地乡人,民国2年(1913)生。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防化研究所副所长、防化研究院技术部副部长、国务院科技干部局领导小组成员兼引进人才办公室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主编和三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新民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乡村一位颇有名望的秀才。新民小学毕业后,考入长汀第七中学。由于带头反对校长贪污公款,被开除学籍。后考取上海清心中学,获得全校唯一的学宿膳费全免的奖学金。19岁时,考取清华大学,分别取得化学系和数学系两门奖学金。并积极参加“一二·九”、“一二·一六”等爱国运动,参加党指导下的进步学生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时,新民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出于对抗战的激情,他在国民党某化学兵队教化学课。但目睹国民党军队的腐败,不久即愤然离去。后几经辗转来到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为生活所迫,还先后兼任中学教师、家庭教师、化学品公司工程师和医院、药厂药剂师。他忧国情切,多方探求民族的出路,参加了吴晗、闻一多等学者名流的民盟活动,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从而领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他决心出国留学,民国33年,考取英国剑桥大学,取得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和美国“庚子赔款”奖学金。在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陶得勋爵和曼博士两位导师的关怀指导下,第三年获博士学位,第四年担任博士研究员,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方面取得科研成果。
民国37年,他代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世界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国际讲坛,他热情歌颂解放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愤怒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不久,又以国际学联代表的身份,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1949年7月,根据党的指示和安排,他组织30余名留欧学生返回祖国。
解放初,百废待兴,急需各方面人才,组织决定他任教育部留学生处领导职务,从事号召、组织留学生和在国外的高级知识分子回国的工作。他以个人名义或经他推荐的著名人士,向欧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科学工作者发出两千多封邀请信,欢迎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在两年多的工作中,共接待安排近两千名回国留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在一次宴会上,周总理了解到他是留英博士,能愉快服从党和国家需要,积极进行留学生工作时,亲切地对他说:“牺牲一个博士的专业,换回千百个专家,不是很合算吗?”周总理的亲切鼓励,使新民备受教育和鼓舞。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侵朝美军在朝鲜公然使用化学武器。当时,前线急需防护器材,而我军的防护科研还是空白。1952年8月,他毅然离开国家机关,放弃领导职务,辞去三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从地方到军队,来到防化学校,就任职务、待遇都比地方低的训练部化学系主任,主持防护研究室工作。他一家6口住在实验室,带领全室人员奋力苦战,用不长的时间,研制出我军早期型号的一批侦毒器等防毒器材。
为开创军事科研防护事业,他把人才培养、智力投资作为重点来抓,常说:“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于人才的培养”。他从主持防护研究室到建立防化研究院,一直担任科研管理的领导工作,从计划、组织、设置专业到实验、翻译国外专业书籍,都是亲自操持,并发起和率领10余名新手到东北等地参观与防护专业性质接近的厂矿企业、科研单位,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整理汇编成册。1957年,又积极争取选派一批科技人员出国留学。之后,在4个城市的6所大学一度开设专业班,直接为我军培养防护科技干部。从1952年到60年代初,他先后开办几个专业学习班和外语集训队,既是组织者,又是一部分课程的讲课人。他着眼于现代化战争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防毒等若干专业,之后,又增设核防护专业。他主持设置的专业,既符合防护科研规律,也符合实战需要。
1956年,他参加主持制定的我军防护科研规划,列入周总理倡议制定的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由他出面与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所及高教部门的有关大学、地方的有关科研单位建立起协作关系,形成全国防护科研大协作的局面。
“文化大革命”中,他曾一度受迫害,但没有消极悲观。1972年,从“五七”劳动学校归来,和老上级一见面就谈及恢复和发展防护科研问题。不久,又给总部首长写信陈述自己对防护科研的意见。恢复工作后,他发现防护科技人员中,对外军可能使用哪些化学武器的看法不统一,就建议上级机关出面牵头,举行一次学术座谈会,明确外军毒剂的种类及其发展方向,为我军防护科研的任务和重点提供切实依据。
1979年,新民被借调到国家科委,参加国务院引进人才办公室工作,继而参加中国环境科学院筹建工作,被任命为副院长。不久,他去美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看到与防护科研有关的录音磁带,使用发给自己的有限外币把它买来送给防化研究院。为充实防护科研力量,还协助该院调进专业对口的研究生。
调到环境科学研究院后,他主持全院的业务、行政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但癌症迫使他住进医院。他住院期间仍然批阅文件、解答问题、指示正作,并为军事防护科研事业提出有步骤发展的建议。在生命弥留之际,他郑重嘱咐家属把遗体献给医学科研单位。
新民勇于探求科学知识,乐于服从党的安排,忠于军事防护科研事业,为党的科研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江雄生(1916~1951)

江雄生,别名瑞强,又名雄声,民国5年(1916)出生于清流县四堡里江坊村。解放前,他搜刮民财,压迫群众。解放后,潜逃上山,组织“闽浙赣反共救国军”,继续与人民政府为敌。
其父江乐天是福建军阀郭锦堂部参谋长,曾任永安县长。民国17年江雄生毕业于江坊小学,翌年进入清流师资养成所肄业。民国25年,由其兄江瑞声保送到福建省警官训练所第一期受训。结业后,派往龙溪县警察局任督察员,由于与驻军军官争风吃醋,发生殴斗,几至丧命,被迫潜逃,后被降职改任宁化县警察局巡官,曹坊代理警察所所长,直至民国29年始返家乡。
回乡后,江雄生依凭兄长江瑞声的势力,出任堡里乡乡长。从此,广交官僚、军阀,收罗枪支弹药,成为堡里乡一霸。民国31年,暗中支持马永寿、马勋硕,联络江俊彬匪徒洗劫长汀四堡乡公所,打死该乡正副乡长,劫走各种枪支20余支,这些枪支,大部分落在他手中。事后,杀人灭口,先施计杀死江俊彬兄弟,翌年又派人刺杀马永寿和马勋硕。
为搜罗枪支,江不择手段,首先是一律收缴境内私人枪支,不缴交的被逼得家破人亡。其次是,没收境内各氏族三代以上的祖宗尝产,作购枪经费。还强迫各保出钱买枪,经过多方积攒,实力大增。顶峰时期,拥有人枪四百,独霸堡里天下。从此,肆无忌惮,横行乡里。国民党政府觉察之后,欲斩其羽翼。民国34年,曾将其免职,改任乡民代表主席。然而,江雄生处心积虑,制造事端,连续赶走两任乡长。至民国37年,将侄儿江焕奇推出任乡长,继续将堡里乡变为他的独家天下。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同年10月间,清流成立自卫总团,江雄生任副总团长,后受编为福建省保安第七团出任团长,实际操持全县军政大权,滥用总团名义,四处搜罗土匪,将长汀四堡邹良洪等数十人,长短枪六七十支拉到清流整编,从而拥有三百六七十人。还继续纠集邻县匪帮,组织所谓“闽、浙、赣反共救国军”,由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唐宗委其为副司令。
长汀解放后,江雄生在连城、长汀边境骚扰。1949年9月18日,长汀县长游荣长调集解放军百余人,直捣江坊,拟将其一举歼灾。江部获悉,狼狈逃窜。从此,率匪众潜入深山,盘踞永安安砂两个月,解放军派兵进剿后,又潜回清流、连城边境。1949年10月,国民党清流县县长黄乃升为首,组织其国民党政府全体军政人员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江却突然改变主意,不参加此一光明举动。
1950年春,清流解放后,各地匪徒纷纷下山向人民解放军缴械投诚,唯江雄生负隅顽抗。同年4月中旬,江获悉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261团主力他调,仅留少数部队驻防,便联合长汀的卢亲义、曹檀远阳连城的罗小儒、 肖腾光、邹良洪等股匪,集结人枪380余, 由连城石罗角倾巢出犯,袭击堡里乡人民政府,当时驻乡县大队和乡队民兵只30余人,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由于机智勇敢,沉着应战,经过半天激战,击毙匪中队长江仰青等5名匪徒。
江雄生不甘心失败,当年8月上旬,派亲信匪徒30余人黑夜潜回江坊,杀害积极参与剿匪的江瑞友等3人;8月26日,又在长校将军庙袭击从江坊往长校采买柴菜的8名解放军战士,再次制造流血事件。
随着人民政权的日益巩固,剿匪力量的加强,群众觉悟的提高,军民密切配合,江雄生众叛亲离,经过几次战斗,江的得力干将江振东等一一被抓获,最后只余下他和两名亲随龟缩在江坊点石寨岩洞,由于全部道途被封锁,粮食断绝,无法苟活。一名贴身卫兵在人民政府政策的感召下,终于放下屠刀,选择自新之路,于1951年三月初一日趁另一个卫兵下山取米未回之际,将江雄生击毙,然后,携带枪械向长校区政府投诚。江雄生罪恶的一生就此结束。

王振邦(1920~1984)

王振邦,清流城关人,民国9年(1920)生。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任福建农学院农经研究室主任,农经系副主任、副教授,毕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在教学、科研中作出积极贡献。
民国35年,振邦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随即进入福建省建设厅经济研究室当研究生。翌年,发表《论当前中国经济的的危机》论文,着力探讨振兴中国经济的途径。民国37年,又在《星闽日报》发表《关于美苏工业生产速率问题》等文。从此,开始农业经济研究生涯。
振邦亲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目睹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造成农村经济凋蔽,从而感到振兴中国经济的重任在肩。后与福建地下党密切接触,在实践中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以实际行动在艰难的环境中经受党组织的考验,于民国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地下斗争,曾任福建省委建瓯福建公学中队辅导员,继而转战闽西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民国38年4月下旬,受党组织派遣,振邦由福州潜回清流,通过同窗、朋友的关系秘密联络一部分群众和不满国民党统治的县政府职员,在金莲寺成立“十人读书会”,热情宣传解放军的“约法八章”,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为清流的和平解放准备条件。
1950年8月17日福州解放,振邦随军进入福州,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秘书处秘书。
1950年冬,美国侵朝战争的战火蔓延到鸭绿江边时,他毅然投笔从戎,奔向朝鲜前线担任英语翻译,直至1953年战争结束回国。
回国后,振邦又潜心农业经济的研究,一面坚持教学,一面着手翻译苏联、美国有关经济研究的文章,同时针对中国的现实撰写论文。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蒙受不白之冤,横遭批斗,但他对党的信念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深入实地调查,以敏锐的目光和观察力撰写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初步探讨》、《发展茶叶与福建先富起来》等文,在学术界获得很高评价。
振邦是农学院农经系创始人之一,为招揽人才,他不辞劳苦四处游说招聘人才,一些有识之士被他的诚心感动,热情赴聘,使农经系由小到大迅速发展。在教学工作方面,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善于开拓新的思路,而且关心爱护学生,言传身教,深获师生的好评。振邦生活俭仆、作风踏实,从不谋一己之私利,从不炫耀自己,总是以身作则,对子女和家属严格要求。1984年在福州病逝。

卢素贫(1921.4~1974.3)

卢素贫,又名卢树屏,民国10年(1921)4月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卢庄村,民国30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后清流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
在艰难的抗日战争年代,面对日本侵略军的大举扫荡,素贫毅然投身革命,在家乡阜宁县、区、乡工作任顾集区委书记期间,积极组织本地群众备战、坚持敌后斗争,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直至夺取抗战胜利。解放战争中,任平寨区委书记期间,素贫继续在阜宁乡村发动群众惩奸反霸、英勇作战、粉碎敌人不断的进攻,配合人民解放军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由于支持边区斗争,民国36年被中共阜宁县委评为“人民特等功臣”。1949年在中共阜宁县委参军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91师政治部,先后经历渡江、解放上海、杭州、厦门等战役。
1950年2月,清流解放,中共福建省委任命素贫为清流县人民政府县长。自此,中共清流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仅年余时间肃清境内土匪,继而,完成全县土地改革,使贫苦农民获得土地,铲除封建根基。
素贫十分注意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严格要求自己和所属干部。一次,财政科一位干部到下窠村田坪工作,由于方法粗暴打骂群众,造成不良影响。素贫对这位干部进行严肃批评,亲自到该村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公开检讨,赢得群众的信誉。1953年,银行一干部在群众家吃饭未付伙食费,素贫召开干部大会予以严厉批评,并限令他补交。
素贫生活俭朴,团结同志,与群众打成一片。保持党的艰苦朴素作风,从部队转业时,组织给他一笔钱,但除用掉极少路费外,余下的钱如数交存地方组织。袜子穿得破了又破都不肯买。在城隍庙拍卖没收的地主财产时,许多同志看他衣衫单薄,穿得很破旧,叫他买件呢大衣。他摇摇头说:“不能买,我不能带这个头!”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素贫积劳成疾,经常吐血,为照顾他,组织分配他一匹马,总是让给别人骑,自己却步行。不仅如此,素贫还严格执法,对各类重大案件都是亲自审理。1951年秋,赖坊一地主不慎引起山林火灾,损失严重,乡政府要求判处烧山犯死刑。素贫亲自派人调查落实,重新审理,给予改判。公安局某局长是他同乡,上级拨下3000元给公安局修缮看守所,某局长却将此款用于兴建办公楼,素贫不顾老乡情谊,对其严肃批评,给予记大过处分。
1954年11月,素贫调往铁道部西南设计分局第二总队任政委,负责鹰厦铁路修建。一次,在南平西芹要到河对岸勘测,却找不到船,只好用圆木绑紧作木筏用以渡人。由于水流急,落差大,木筏被河水冲垮,乘筏的数名工人全部落水,素贫正往该处检查工作,目睹险情,衣服也不脱,立即跳入河中救起工人,自己却被碰伤。不顾危险救护工人的举动受到西南分局的表彰。随着鹰厦、宝成、贵昆、成昆铁路的建成,素贫先后出任设计院总队政委,机关党委书记,计划处长,铁道学院常委副书记,铁路局计统、人事处长等职。“文化大革命”初期,虽遭受冲击,但他始终坚定对党的信念,忍辱负重,保护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恢复工作后,全身心投入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为铁道事业贡献毕生精力。同时对子女和家属严格要求,从不谋一己之私利,获得好评。1974年3月3日,因公出差途中遇车祸身受重伤,临危之际,仍让医生先抢救别人,自己终因失血过多贻误时机,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邹圣基(1921~1986)

邹圣基,民国10年(1921)出生在清流城关一个工商业家庭。青少年时代就学于福州明南小学、福建学院附中、长汀中学。
民国37年秋,圣基从暨南大学毕业之后,从上海回清流,出任清流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其时,解放军挥戈南下,清流国民党政权崩溃在即,教育经费极端困难,他仍主持学校,组织教职员工克服困难,坚持上课。民国38年4月间,中共地下党员王振邦受党的派遣从福州返回清流,在城关组织进步青年成立“十人读书会”,张贴标语,宣传共产党政策,圣基是主要成员之一,积极参与策划促成国民党县长黄乃升起义,并参加起义委员会的各项活动,为清流解放作出了贡献。
清流解放后,圣基任清流中学总务主任。1951年调宁化县禾口中学任教,1953年起至1986年在宁化一中任教,为福建省数学协会会员。
圣基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能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1957年,出任高中毕业班几何教学,该届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居全省第四名。之后,长期担任高中毕业班数学教学,一如既往地认真备课,课本习题都是自己先全部演算后,才向学生布置。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讲解深透,常运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浅显事例,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指导学生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并经常进行课外辅导。他关心爱护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圣基擅长几何教学,对几何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1982年发表于《福建教学通讯》的论文《立几教学的难点与解决办法的尝试》,博得同行的赞誉。“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圣基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平反后,又投入数学教学,坚持教学和探索教学改革之路。勤勤恳恳,吃苦耐劳,肩负毕业班教学重担,为教书育人,贡献毕生精力。1986年经批准离休,同年12月病逝。

江永吉(1925~1950)

江永吉,民国14年(1925)出生在四堡里江坊村(今长校乡)。1950年元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长校区中队战士。
永吉家庭生活穷困,幼时,随父迁居梦溪务农、作工,维持生活。解放前夕,迁回江坊居住。
1950年春,清流解放后,江雄生股匪潜逃上山,不断骚扰、袭击新生的人民政权,曾纠集股匪攻打解放军驻地马芜岭;在长校将军庙杀害解放军战士。面对这严峻形势,解放军261团配合当地群众对匪徒发起强大的政治攻势。各地匪徒纷纷下山向人民解放军缴械投诚。1950年12年8日,区长李学贤率领江永吉等4名区中队战士到土匪江天水家,劝令其家属动员江天水下山自首。其时,天水正潜逃回家,藏匿卧室,狗急跳墙,霍地从屋内冲出,手持驳壳枪对准永吉射击,永吉当场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

陈远恩(1925~1975)

陈远恩,别名宁化佬,民国14年(1925)出生于清流县梦溪乡水东村,后搬迁到东华乡暖水村。1952年起,先后任沙芜乡水东村行政组长、互助组长、水东乡信用社会计、水东大队长、沙芜公社党委委员。1964年出席华东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同年被华东地区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65年赴京参加国庆16周年观礼。
远恩出生在贫农家庭,从懂事起,便帮人作短工度日。解放后,带头参加合作化。50年代担任原沙芜乡水东大队长期间,水东大队成为全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评为福建省和华东地区农业先进单位。
水东村原来的自然条件差,1500亩土地有一半受旱灾威胁,亩产只一二百斤。1964年6月15日暴雨成灾,仅两个小时洪水淹没了水东,冲倒房屋56间,630多亩早稻荡然无存,138户人家仅剩15个锅灶。在洪水未退的当天夜里,大队党支部便召开会议,作出筹划,安定民心。翌日凌晨,远恩和党支部书记陈茂生带领群众下山抢救秧苗,同时动员另一部分群众回村清理房舍、街道,经过两天奋战,全部群众终于回到被毁坏的家园。当县里拨来救济粮时,党支部召开全体社员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洪水淹村的那天夜里,远恩竭尽全力抢救集体和别人的财产,自己家里东西全淹了,群众评给他100斤救济粮,但他一斤不要,把粮食和物资全让给群众。
为把河水引上良田,大队决定在沙溪河安装水轮泵,远恩身先士卒在气温零下3度的冬天,仍照常出工,腿部被石头划掉一层皮也不让人知道,依然拣最重的石头抬,挑最沉的担子。在一个雨雪交加的深夜,河水猛涨,抽水机、柴油机被洪水淹没,他率领10余个社员,不顾河水的冰凉透骨,跳进机坑,抬出机器。制造水轮泵弯曲尾水管时,没有技术人员指导,他便对着图纸认真试制,直至第四次才试制成功。仅几年时间,全村兴建2座水库、5个水轮泵,使870亩旱地变成水田。他还带领社员开沟排水、改良土壤、改良品种,使粮食生产连年增产,至1972年平均亩产达906斤。
1973年,因建设安砂电站需淹没水东村,远恩毫不犹豫地首先率领11户55名社员离开世代居住的水东村,来到城关公社的杨家店。为解决生产资金的不足,他发动社员将节省下来的搬家费用、房屋折价款投入大队购置农药、化肥。当年,便夺得丰收,粮食总产比1972年翻一番,亩产由原来的200斤提高到670斤,平均每人生产粮食2000余斤,人均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200余斤。
1975年,生产队油菜籽丰收,由于他患病住院,没有上交给国家。听到消息,他抱病回村,教育社员,完成国家派购任务。
他平时严于律己,每次从外地开会回村,背包一放就下地劳动。出差外地总是带着饭包,不进菜馆。他经常教育社员要将富日子当穷日子过,细水长流,勤俭持家。他为清流人民树立了好榜样。
远恩病逝后,清流县革命委员会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学习陈远恩先进事迹的通知,在城乡掀起一个学习陈远恩精神的热潮。

王连三(1926~1986)

王连三,清流县城关人,民国15年(1926)生。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协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自幼酷爱音乐,民国30年考入福建国立音专,先攻理论和作曲,后在德国籍大提琴教授曼哲克的指导下,用三年时间修完五年课程,成为大提琴主修班优秀毕业生之一。40年代任国立福建音专助教、台湾师范大学讲师、台湾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奏、香港电影制片厂音乐师、香港电台大提琴独奏家,常在台、港、江、浙、闽等地巡回演出,博得好评。1950年,在新中国召唤下,他放弃优厚待遇,以赤子之心,毅然回到大陆,先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演奏员并作曲和教学。1954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以满腔热情投入祖国音乐事业。30多年来,他潜心大提琴的教学和作曲,培养了大批乐队演奏员和教师,编写大量教材和乐曲,是我国大提琴民族化最热诚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大提琴教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连三数十年如一日,为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大提琴曲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他的著作《大提琴教学曲集》、《中国大提琴教材》、《随想练习曲》、《少年协奏曲》、《组歌》等22种在上海文艺出版社、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50年代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盛大的文艺晚会上,他担任大提琴独奏,与蒋凤之、郭兰英等艺术家同台演出,交相辉映。起初,目睹一些剧团演奏的都是外国名曲,他深感不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终于创作了有鲜明福建地方色彩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采茶谣》,这是我国第一首以大提琴主奏、管弦乐队助奏的乐曲。这首乐曲于1952年在北京剧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日本丹羽正明先生在《读卖新闻》上评论;中国王连三先生的《采茶谣》的题材是以福建采茶歌为素材,在民谣的旋律反复出现之后,急速地出现华采乐段风味的部分而结束的,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使用亚洲的素材而以欧洲风格的曲式创作的这一倾向,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此曲随即传播到美国、德国、瑞士、日本、比利时等许多国家,并被列为我国音乐院校的必习曲谱。后来,他又根据港台生活中的见闻,创作了《风雨童年》组曲,写出了终日奔波于街头的“卖报童”、“擦皮鞋的孩子”以及因工伤失明而被赶出工厂的“盲女”和觉醒中的“童工行列”等十分感人的形象。他的15首大提琴练习曲在民族化表演技巧上作出了新的探索。在六七十年代,他下工厂、农村、部队,经过较长时间体验生活,写出了反映祖国建设的乐曲《创业颂》、《风景就数祖国好》。周总理逝世时,他满含悲痛写下了《永远的怀念》。
十年动乱中,尽管他身心遭受到严重摧残,几乎扼杀了他的艺术生命,但是他对共产党的信念毫不动摇,终于在1984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5年,他身患绝症,仍然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坚持教学和改革,被评为优秀党员。即使在病榻上,他也没有停止过工作,为全国大提琴比赛抱病写下了《往事》和《相逢在北京》最后两首乐曲获1985年全国应征作品奖。他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学院的改革和大提琴民族化问题。
连三的作品在首都和全国许多城市都举行过专场演出,1981年5月18日,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王连三大提琴作品音乐会》,这样一个全部演奏中国大提琴作品的音乐会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举行,引起首都音乐界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他病逝之后两个月,1986年6月26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大提琴学会还联合举办《著名大提琴艺术家王连三大提琴作品音乐会》的专场演出。王连三创作的可贵之处是对民族风格的探求和使专业演奏技巧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不仅描绘一定的音乐形象,而且往往不借助其它乐器的协奏而单独发挥一件乐器的精湛技巧,在舞台上取得特殊的演奏效果。他在融汇中西手法、探寻大提琴创作、演奏的民族特色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960年,日本老一辈大提琴家井上赖丰在日本首次演出《采茶谣》,受到热烈欢迎,日本评论界认为此曲“极好地运用了大提琴的技巧”,“演奏者把乐曲中仿中国笛声的乐段演奏得很美”,采用东方的素材使人们感到极大的喜悦。

张 江(1953~1971)

张江,1953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共青团员,1969年12月13日入伍,为福州军区司令部将乐通讯营六连驻清流战士。
张江来到连队驻地,即投入训练和开荒生产,积肥、插秧总是干在前头。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衣服破了又缝,袜子烂了又补。入伍一年零三个月,曾四次在危急关头保护人民群众,抢救国家财产。
1971年3月25日午后,清流城关5103厂后山发生森林火灾,张江和城关军民一道上山救火。在熊熊烈火面前,他英勇无畏,冲进火海,用树枝猛扑猛打。在一片灌木丛中,烈火挟着树枝和杂草燃烧,张江冲过去用双脚猛踩猛扫,战友陈仕良发现他的裤管和解放鞋着火,叫他赶快扑灭,他边回答边战斗。第一山坡的火扑灭了,后边山上还在燃烧,张江赶紧跑去支援。当他冲向第三个火区时,一阵狂风卷着大火在右侧的山谷中燃烧。烈焰顺着风势迅速向山头猛扑,几丈高的大树被火舌一燎到顶熊熊燃烧。张江毫不畏惧地飞奔过去,在70多度的陡坡上,在30多米距离中,接连用5根打火棍奋勇扑灭烈火,全身烧成三度伤,被送进医院,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壮烈牺牲。福州军区政治部于同年5月3日向全区发出《关于开展向张江同志学习的决定》,并追认其为烈士。

李传健(1960~1984)

李传健,1960年出生在三明市岩前公社增坊乡。1979年12月应征入伍,旋任清流县武警大队消防中队副班长。
入伍后,传健从难从严要求自己。为尽快掌握训练要领,他反复练习,直至动作娴熟利索。他当战士,重活脏活抢在先;当副班长,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当炊事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当驾驶员,忠于职守,随叫随到。他负责保养的消防器材和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他和青年、团员一道组织学雷锋服务队,经常利用假日、节日走向社会,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三年多时间,为群众修理自行车38辆,理发500多人次。
1984年6月1日,清流城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城区一片汪洋,传健和战友一道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6月7日下午5时,正在城关冲洗街道淤泥的传健,突然听到西门桥头传来“有人落水-一快救人”的呼喊声。他和战友飞奔出事地点,只见龙津河浊浪翻滚,有一个黑点在急流中上下浮沉。他和战友刘大平、马六金3人纵身跳入河中,水深浪急,他们竭尽全力,终于把落水青午曾庆林救上岸,而传健却无力游回岸边,被凶猛的急流吞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一等功。

打印】 【关闭】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热线 福建新闻网 百   度 搜   狐 新浪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地方志 山东省情网 吉林省情网 安徽省情网 陕西省地情网 湖北方志网 黑龙江省情信息网
四川省地方志信息网 闽粤赣互动发展区视窗            >>更多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Copyright © 2006 http://www.fjsq.gov.cn/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信息中心制作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梅峰路10号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21190号
Mail:fjdfzadmin@163.com
TEL:0591-87898263
流量统计:2008年10月1日至今共有 125344180 人次访问过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