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09-08/25/content_215806.htm 在 2021-02-05 21:21:4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候选人事迹
2009年8月25日 星期查看旧版(2007年10月15号以前)

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候选人事迹
(按姓氏笔画排序)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091.二月河

原名凌解放,男,汉族,山西省昔阳县人,中共党员,1946年出生。现任南阳市文联副主席,为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国家一级作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二月河从1984年起着手撰写《康熙大帝》,历4年完成全书4卷共160余万字。1989年《康熙大帝》获河南省优秀图书奖,1993年获河南省第一届优秀文艺成果奖。1990年至1992年,他创作了《雍正皇帝》3卷共140余万字,已印行3次计10万余册。1995年,《雍正皇帝》获湖北省优秀图书奖,1996年获河南省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奖。根据本书改编的60集电视剧1998年拍摄完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1995年10月的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初评读书班上,《雍正皇帝》在参评的120部作品中,以历史小说第一名入围20部候选作品。1994年至1996年,他又以惊人的速度,超常的劳动,向读者推出了“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前3卷:《风华初露》、《夕照空山》、《长河落日》共130余万字。②9

092.万  隆

男,汉族,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中共党员, 1940年9月出生。现任双汇集团董事长。

1984年,万隆当选为漯河市肉联厂(双汇集团前身)厂长,当年即盈利,结束了26年的亏损历史。25年来,他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产品加工业,注重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肉类工业,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把一个既无技术、又无品牌、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总资产70多亿元,员工4.5万人,年产生鲜肉及肉制品200多万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现代化大型食品集团,引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2008年,企业年销售达到350亿元,成为中国肉类加工企业和河南省首批超一百亿、二百亿、三百亿的企业集团。目前,双汇集团的生猪屠宰量位居世界第四,双汇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他是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食品工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肉类产业十大功勋企业家,并获中国食品工业杰出贡献奖。②9

093.马金凤

女,汉族,山东省曹县人,中共党员,1922年11月生。现任洛阳市文化局艺术顾问。

马金凤从艺近80年来,始终对事业兢兢业业,对艺术精益求精。凭着对戏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热爱的精神,她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马”派艺术,在全国戏曲界久负盛名,被誉为“洛阳牡丹”。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在全国家喻户晓,久演不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先后被搬上银幕。多年来她不但自己在艺术表演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带领洛阳市豫剧一团广大干部职工创出了辉煌的业绩。在洛阳豫剧一团任团长期间,她曾率团到全国20多个省市演出,12次进京,5次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杨尚昆、杨得志等先后观看演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关怀鼓励。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党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的优秀专家、文化部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②9

094.马文芳

男,汉族,195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通许县人。系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爱心诊所”医生。

42年来,马文芳始终坚持义务为本村儿童预防接种。为本村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坚持每年两次免费体检,每年为群众节约费用10000余元。每逢双月十五日,他坚持为大岗李乡敬老院30多位老人义务看病体检身体。孤寡老人娄本山因大面积烧伤在该诊所治疗47天,全部免费,仅药费就达4200多元。他拿出了2万余元资助本村7名失学的小学生,并资助3名河南医科大学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他将全国劳模奖金10000元,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奖金5000元,省防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奖励的4200元,开封市总工会奖励的2000元全部捐给了村党支部,用于救助困难户和发展村公益事业。2007年他投资2万元建起了“为民文化室”,为群众购买各类书籍5000余册,并从2007年开始为全县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看病。他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全国模范乡村医生、全国百佳乡村医生、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6年2月6日在中南海受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②9

095.王一硕

男,汉族,河南省长垣县人,中共党员,1980年4月出生。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副主任。

在国家首批助学贷款帮助下,王一硕于2003年7月毕业。8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陕西麟游县科技局,成为团中央批准的首批大学生服务西部志愿者。服务期间,他带领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2万多亩,帮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随后又帮助多家医药企业通过了国家GMP、GAP、GSP药品规范认证。服务期满回郑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边上学边打工,于2005年12月提前10个多月还清了26770 元国家助学贷款,成为河南省在校大学生还款第一人。作为奥运火炬手、奥运志愿者参与奥运,服务奥运,他被邀请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他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获得河南青年五四奖章。②9

096.王永民

男,汉族,河南省南召县人,中共党员, 1943年12月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王码电脑公司、北京王码网公司总裁。

1978-1983年,他研究并发明 “五笔字型”(王码),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了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汉字输入电脑每分钟100字大关,并获美、英、中三国专利。“五笔字型”在全世界影响广泛、应用普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94年后陆续发明“98王码”、“阅读声译器”、“名片管理器”等五项开创性专利技术。他于1998年2月发明了我国第一个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能同时处理中、日、韩三国汉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98规范王码”,同时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汉字键盘输入的“全面解决方案”及其系列软件,成为我国汉字输入技术发展应用的里程碑。他1984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1988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②9

097.王玉荣 (1961~2009)

女,汉族,吉林省双阳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郑州市公安局正县级侦查员。

1996年12月18日,郑州市国棉五厂幼儿园发生劫持人质事件,28名幼儿和2名教师生命危在旦夕。时任郑州市公安局火车站分局机动队女民警的王玉荣深入虎穴。她假扮幼儿园老师,借照看孩子们为由,机智地同歹徒交涉,并成功地进入了中心现场将歹徒果断击毙,28名孩子安全获救。2001年12月她被检查出已患乳腺癌晚期,但病魔没能摧毁这名英雄民警的意志。她在与癌魔坚强抗争的过程中,和战友们一起侦破各类治安、刑事案件1314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167人,为国家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达百万元。

1996年12月她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1997年3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1997年4月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1998年3月获全国十大杰出女性称号。②9

098.王立群

男,汉族,山东省新泰市人,1945年3月出生。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研究会副会长。

王立群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爱生如子,兢兢业业,治学严谨。1982年,他从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他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历代〈选〉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出版专著5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2006年以来,他在中央电视台开始主讲《史记》系列节目,赢得广泛好评,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经典的传播与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一个河南学者的精神风貌,为宣传河南,树立河南良好的外部形象作出了贡献。汶川地震发生后,王立群把自己的稿费6万多元捐给灾区。他时常对学生说:“学者的职责总是要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服务,学术总是要为陶冶人的情操作出贡献。” 2006年,他荣获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称号。②9

099.王百姓

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党员,1951年11月出生。现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调研员、三级警监、高级工程师。

王百姓参加公安工作20多年来,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他先后参加过无数次爆炸案件的现场勘查和侦破;他多次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亲手排除战争时期遗留的各类炸弹15000多枚,排除爆破装置和哑炮1100多个。在无数次与爆炸打交道的人生经历中,他用生命创造着一个大智大勇的神话,被人们称作“和死神打交道的人”。他创立的有关爆破理论和爆破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侦破案件及处理事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他参加了三峡围堰“天下第一爆”、“爆破治黄”等重点工程爆破的业务指导工作。

王百姓4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他曾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省管优秀专家、全国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2007年6月,他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荣誉称号。②9

100.王宏斌

男,汉族,河南省临颍县人,中共党员,1951年2月出生。现任临颍县南街村党委书记、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改革开放以来,王宏斌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艰苦创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使昔日落后的南街村变成了美丽的“乡村都市”。在他的带领下,南街村先后办起了面粉厂、方便面厂、调味品公司、胶印公司等26个企业,其中合资企业5家。南街村产品不仅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加拿大、美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销售收入从1984年的70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13.5亿元,人均收入从1984年的不足200元,提高到2008年的6900元。他在全村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使南街村村民免费享受水、电、气、面粉、购物券、住房、医疗、上学等14项公共福利。他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村里成立了艺术团、戏校、女子军乐队、盘鼓队、秧歌队和职工娱乐活动中心,使职工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他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中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劳动模范。南街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②9

101.王怀让 (1942~2009)

男,汉族,河南济源人,中共党员,享誉全国的著名诗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河南日报社编委委员、文艺处长、高级编辑。原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王怀让同志在河南日报从事采编工作30余年,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撰写的言论、消息和通讯多次获得省好新闻一等奖。1991年他主持创办河南日报周末扩大版,以先进的办报理念和报道风格在中原开了先河,赢得业界内外的高度赞扬。作为诗人,他驰名全国文坛,以丰硕的创作成果,为建树河南文化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诗作先后被收入小学、中学、大学的教材课本。他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光荣的名字:河南人》、《中国人:不跪的人》等诗名远播。在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王怀让作品研讨会上,众多专家一致赞誉王怀让同志为“人民诗人”。他毕生保持诗人的昂扬激情,出版诗歌专辑40余部,一些作品还翻译成英文发行海外。他的作品四度蝉联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2004年他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②9

102.王新安 (1945~1975)

男,汉族,河南省新蔡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新蔡县练村镇甘湾村民兵营长。

1968年4月,王新安从部队退伍回家,四次谢绝招工推荐,一心扑在家乡为乡亲办实事。为了让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他把自家的堂屋腾出一半当作教室,让识字的爱人杨翠兰教孩子,办起了甘湾村第一所村小学。他看到村里的乡亲不同程度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自学针灸,帮助患病的乡亲解除痛苦。1975年8月初,洪河上游暴雨成灾,河水猛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急时刻,他带领 100多名民兵,奔赴最危险的王湾东风闸地段抢修河堤,连续奋战三昼夜。11日晨,闸门底部被洪水冲破,他4次潜入一丈多深的急流中探险堵漏。土包屡被冲走,他置生死于度外,用身体压住土包,堵住漏洞,为保住水闸英勇牺牲,用生命换来了7个生产大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他抗洪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开,当地群众自发地为他召开隆重的追悼会,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亲自赶到王新安的坟前向他深深地鞠躬哀悼。1976年7月2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王新安同志英雄民兵营长光荣称号。②9

103.邓亚萍

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党员。1973年出生。现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国乒乓球女队原队员,国际级运动健将。

1989年,邓亚萍进入国家乒乓球队。在国家队期间,她以顽强的毅力,刻苦训练,总是超额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每次训练下来,汗水都湿透她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浸湿一片地板。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从颈部到脚踝,她身体很多部位都有伤病。这些伤痛,她在训练和比赛中都忍着,痛得厉害就打一针封闭。有时脚底磨出了血泡,流出脓血,她仍坚持练、接着打。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她在乒乓赛场上取得了卓越不凡的成绩。1989年至1997年间,她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4项奥运会冠军,其中获第25、26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和双打“双料”冠军。她刻苦学习公关,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作为中国申奥形象大使和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她为北京奥运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她是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运动和环境委员会委员。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②9

104.邓志芳

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10月出生。洛阳白马集团纺织布机挡车工。

1978年,18岁的邓志芳进入白马集团,在被称为“棉纺织厂第一累”的布机挡车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边车靠近门窗或主道,噪音大,跑路多,湿热难忍;断线、停机、让路的麻烦多,是最难挡的。可邓志芳在布机车间一直主动挡边车。精益求精、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使她在操作规程以外摸索出20多个窍门,创下14万米无疵布纪录,在厂里的技术评比中,她4年创下80个第一。10年时间,她多织布61295米,为企业多创产值超20万元。她还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带动大家一起争上游。作为一名老先进,她工作走在别人前面,质量、产量高标屡树;作为一位残疾人的妻子,她服侍丈夫无微不至,夫妻相濡以沫,家庭和睦如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议案内容涉及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等,其中不少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并被采纳。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工人十大杰出代表、全国优秀人大代表称号。②9

105.冯友兰 (1895~1990)

男,汉族,河南唐河县人,1895年12月出生,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又写出《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他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从1939年到1946年,7年他连续出版了6本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②9

106.史来贺 (1930~2003)

男,汉族,河南省新乡刘庄村人,中共党员。生前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

1952年12月,年仅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从任村支书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他先后带领群众兴办畜牧场、机械厂、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制药厂等企业,使刘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2007年全村上缴国家税金19100多万元,出口创汇11422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662元。他曾多次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9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几十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共产党人的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②9

107.田良贵 (1943~2008)

男,汉族,河南省兰考县人,中共党员。原兰考县民政局局长。

为了使全县贫困户都尽快脱贫,田良贵每年都有100多天奔波在农村,像当年焦裕禄查风口,探流沙那样逐村逐户地进行调查摸底。全县1200户贫困户哪家缸里的面多,哪户袋子里的棉少他都知道;全县400多位伤残军人,谁的伤重,谁的伤轻他也清楚。他就是这样十五年如一日,和全局同志一起共帮助全县8000多户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他身体不好,每到夏季哮喘病发作的很厉害。1996年8月,黄河以每秒7600立方米的流量通过兰考,兰考县5个乡镇的50多个行政村顿时成了一片汪洋。当时他哮喘病发作,正打吊针,得知灾情,拔掉针头就和同志们一起赶到救灾现场。他头顶烈日,趟着洪水,一步一喘指挥转移灾民,安排给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送食物,终因病势过重昏倒在大堤上。在他的带领下,兰考县民政局从1998年以来连续4次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他曾当选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②9

108.田洪林

男,汉族,河南省兰考县人,中共党员。1954年6月12日出生,原兰考县交通局职工。

2004年3月和10月,他曾两次从兰考焦裕禄陵园出发,只身单骑赴西北和东北,历时4个多月,行程3万多公里,把焦裕禄精神送到了青藏高原、西部重镇喀什,以及北国边陲漠河等。就在200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40周年的当天,他又把“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的旗帜插在了昆仑山口。2006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他历时74天的时间,只身一人骑着摩托车,完成了“重走红军长征路,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行程,横跨十二个省区近16000多公里,亲身体验了当年红军指战员饱尝的酸甜苦辣和经历的喜怒哀乐;他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踏访了当年红军攻占过的60余座城池,拜访了近千名各界人士,并到上百个单位宣传焦裕禄事迹。为此,他被誉为自费外出宣传焦裕禄精神和弘扬长征精神相结合的第一人。②9

109.田淑敏

女,汉族,辽宁省昌图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4月出生。豫西机床厂退休女工。

1990年,田淑敏因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孩子的教育,其独生子齐伟不幸跌进了盗窃犯罪深渊,被判处死刑。失去爱子的她,没有抱怨社会,从豫西机床厂退休后在原店镇办起“老田饺子馆”。因讲究诚信、服务热情,饺子馆生意红火,被县里评为“诚信单位”。此后她主动认领在押的祁永跃、卫二中、员泽民、王天浩、陈兴荣5名犯罪青年为“干儿子”,与他们书信往来,帮他们认罪服法,使他们积极改造,立功减刑。由于表现良好,她的5个“干儿子”都提前出狱。她用开饭店挣得的3万余元,资助他们买汽车,办分店,娶妻成家,过上稳定幸福生活。她多次到三门峡监狱及劳教所作报告,教育犯罪青年,引导他们积极改造、重新做人。她积极帮教社会上家庭管不了的孩子,几年来挽救了几十个失足青少年。她与三门峡消防队建立军民友好关系,每年都去慰问子弟兵。她先后荣获优秀人大代表、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先进个人、全国工商系统光彩之星等荣誉称号。②9

110.申凤梅(1927~1995)

女,汉族,河南省临颍县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原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申凤梅自幼家境贫寒,11岁学戏,14岁登台演出。在她57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在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及现代戏等近200个剧目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的角色,塑造了各色各类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她在《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7部“三国”戏中塑造的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深得广大观众好评。在许多观众心目中,申凤梅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就是申凤梅。1958年中央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她主演的《收姜维》,并亲切接见了全团演职员。周恩来总理风趣地夸赞她说:“你把诸葛亮演活了,河南的诸葛亮很会做思想工作。”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艺术造诣高深,曾受到中央三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曾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省分会副主席、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名誉团长等职。她还亲自筹资30万元拍摄了7部13集越调电视系列艺术片《诸葛亮》,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②9

111.白  洁

女,汉族,河南省灵宝市人,中共党员,1974年4月出生。现任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在19年的从检生涯中,白洁用坚忍不拔的勇气和与疾病抗争的毅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侦查监督科工作的7年间,审查批捕案件1099件1976人,追捕漏犯63人,被誉为“办案状元”。她业务精通,所办案件质量高、效果好,在省市检察院7次案件质量评比中,抽查她的60多本卷宗全为优秀。她以检察官的干练执著,与形形色色的罪犯对视,斗智斗勇,令一个个对手心理崩溃;与一念之差的失足者对话,她让对方明晰惩处标准,心服口服;排除案情猜疑,她为无辜者澄清事实,不让无罪的人受到有罪追究。19年来,她为民执法、人性化办案,既严惩了罪犯,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一方平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她是中共十七大党代表,被河南省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 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她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②9

112.乔文娟

女,汉族,原籍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54年12月出生。河南柴油机集团退休职工,《中国拥军网》网站站长。

30多年来,乔文娟矢志拥军,从“拥军姐姐”、“拥军嫂子”到“兵妈妈”,从“家庭兵站”到“心理咨询热线”、“拥军网站”,乔文娟把一腔挚爱献给部队建设,满腔热忱地为部队战士排忧解难。她先后认下了186个“兵儿子”,被11个驻军连队聘为“编外指导员”。战士们亲切地称她为“兵妈妈”。为了照顾好这些“特殊的兵儿子”,她主动辞去河南柴油机集团公司经营部经理的职务,提前办了“内退”手续,用赤诚的关爱,把几名处在死神魔爪中的战士给拉了回来。她先后到部队作报告100余场,与1000多名战士当面或电话谈心,与3000多名战士进行书信交谈,帮助50多名大龄青年军人找到对象,给企事业单位推荐了上千名退伍战士,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官兵的高度称赞。她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河南省道德模范,荣获省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②9

113.任长霞(1964~2004)

女,汉族,河南省睢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任长霞做预审工作13年,在郑州公安系统、市政法战线及省预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均夺取过第一名,协助破获了大案要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1998年被任命为郑州市公安局技侦支队队长后,她多次深入虎穴,化装侦察,亲自抓获了中原第一盗窃高档轿车案主犯,先后打掉了7个涉黑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0多人,被誉为“警界女神警”。2001年,她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坚持定期接待老百姓,倾听群众呼声,查处信访积案,3年中共接待群众信访3000多人次,使400多户上访老户罢访息诉。她维护群众利益,要求公安工作从老百姓关注的事情做起,她走遍了登封市农村的千家万户,走到哪里就把公安干警的义务和责任履行到哪里,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她带领全局民警共破获各种刑事案件2870多起,有力地维护了登封市社会治安。2004年4月14日晚8时40分,她在侦破“1·30”案件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0岁。她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②9

114.刘九学(1905~1964)

男,河南省博爱县人,中共党员。生前曾任焦作矿区工会兼职副主席。

刘九学一心扑在煤矿安全生产上。他担任采煤组长期间,采取班前安排生产,班后进行检查,发现险情和事故苗头及时排除等措施, 实现连续19个月无伤亡事故。他担任采煤队长后,更加注重安全教育,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操作方法,先后革新和创造性地推广了苏联长壁式分层采煤法、竹笆假顶自动陷落采煤法、多绳头回柱法等百余种先进技术,使该队的产量提高36.4%,效率提高了20.32%,创造了12年持续安全生产的纪录。刘九学采煤队的先进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1950年在全国煤炭系统开展了“刘九学安全生产活动”。由于刘九学采煤队安全生产贡献大,国家为他们盖房400余间,让全队工人都住上新房,并命名为“劳模街”。他曾先后应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国庆节招待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0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当选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②9

115.刘佑全(1952~1999)

男,汉族,河南省夏邑县人,中共党员,1952年8月出生,博士学位。生前系夏邑县科技副县长。

刘佑全主动放弃国外和国内繁华大都市优厚的待遇和优越、安逸的工作生活条件,自愿到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家乡工作。1992年,他到河南化工厂(后来的开普集团)工作,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带领10多名助手到北京租用设施进行课题攻关,在较短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12项科研项目的攻关。他作为第一撰稿人完成的论文《手性在原子上的二茂锆配合物的合成》,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他主持研究的胡萝卜素综合加工--天然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素汁饮料生产新工艺,被列入“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计划”;他作为第一发明人研制的“烷基糖苷合成新工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他指导完成了国家计委下达的银杏叶提取黄酮甙科技先导项目。他到夏邑工作后,不顾自己身患严重的肝病,加夜班为企业研制设计了6个新产品。他先后为夏邑县签订合作项目76个,争取到位资金1.15亿元。他被授予全国化工科技先进工作者、化工跨世纪优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②9

116.刘志华

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县人,中共党员,1942年2月出生。现任河南省京华实业公司董事长。

30多年来,她带领京华村全体村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使昔日只有四头瘦牛、三间破草房、一辆破马车,外债8000元的生产小队发生了巨变,创造出了文明富饶的“乡村都市”。而今,京华村的村办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团公司--河南省京华实业公司,拥有10多个经济实体,固定资产8.5亿元,人均固定资产188万元,人均年收入达21000元。她带领乡亲们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京华独特的企业文化,探求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劳模、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等荣誉称号。2002年8月她被国际名人交流中心评为“世界知名人士”。②9

117.刘国梁

男,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人,1976年1月出生。现任八一体育工作大队乒乓球队国家级教练、国家乒乓球男队主教练。

刘国梁先后夺得2次奥运会冠军、3次单打世界冠军、5次男双世界冠军、6次男团世界冠军,成为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大赛冠军“大满贯”获得者。他荣立一等功8次、二等功9次,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军)十佳运动员,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五一劳动奖章、体育最高荣誉奖章,2005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跨世纪人才奖,出席2007年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②9 

118.刘  嘉

男,汉族,河南省平顶山市人,中共党员,1912年出生,农民。 

身居茅屋造福乡邻。上个世纪80年代,已是70多岁高龄的刘嘉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把价值100余万元的企业无偿捐献给村集体,自己仍住在茅庵里。村里多次提出帮他建房,都被他婉言回绝,他说:“人生在世,能有多长时间?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不枉到世上走一遭。”就这样,他在茅庵里一住就是40多年。每年春节前,他都要挨户串门,看看乡亲们有钱过年没有,能不能买得起肉,吃得上馍。村计生专干王凤莲至今仍然感动于他的热心:“90多岁的老人,早就是该被人伺候的人了,还想着别人过年的事儿,平时舍不得花钱,帮困难户倒这么大方!”在对后辈的教育问题上,有着长远的眼光。1988年,他将一个价值8万元的造纸车间捐献给村小学,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还对300名学生免收学费。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后,他用获得的3000元奖金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曾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全国第七届健康老人称号和省老有所为精英奖。②9

119.孙占元(1925~1952)

男,汉族,河南省林州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7连2排原排长。

孙占元1946年2月入伍。他参加了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1951年3月,他志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排长职务。1952年10月14日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全排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的敌人,在右腿被打断、左腿负重伤的情况下,忍着剧痛,坚持指挥仅剩的几名战士,连续炸毁敌人三个机枪火力点。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击退敌人两次反扑,歼敌80余人。当敌人再次袭来时,他滚向敌群,拉响最后一枚手雷,炸死敌军8人而牺牲,年仅27岁。同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孙占元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林县人民政府将孙占元出生地三共水村改为占元村。1994年3月29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孙占元烈士永垂不朽”。②9

120.安金槐(1921~2001)

男,汉族,河南省登封市人,中共党员。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所长。

安金槐1950年到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工作。他先后主持发掘了郑州商城、郑韩故城、淅川下王岗、洛阳含嘉仓、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密县打虎亭汉墓等大型古遗址古墓葬;主持参加了密县和登封古瓷窑址、丹江库区等地方的考古调查;最早发现了河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他主编和参与主编专著10余部,发表考古报告、简报、论文130余篇,总字数在500万字以上。他被聘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商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等。他是全国政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考古学科组成员、河南省科技史学会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名誉会长、河南省考古专家组组长。

安金槐所著的《登封王城岗与阳城》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论著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密县打虎亭汉墓》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基金优秀成果鼓励奖。他是1999年度河南十大新闻人物。②9

121.朱和平(1954~2006)

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市政局垃圾清运公司退休工人。

她参加工作以来,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工作在环卫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她胸怀赤诚为民之心,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方奔走呼吁,改善了一线环卫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并促成河南省环卫工人节的设立。她刻苦钻研车辆驾驶、维修技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郑州市机关事业单位首批获得高级工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她驾驶的车辆车况总是保持良好状态,连年被车管部门评为免检车辆,安全行车100多万公里,多次被市车管部门评为安全驾驶员。参加工作30年来,她克服病痛和家庭的多种困难,没有请过一天病事假,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每天驾驶车辆10多个小时,驱车200多公里,每年运送垃圾10000多吨,为清洁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曾当选中共十六大、河南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建设部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城市美容师、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②13

122.汤明新

男,汉族,信阳人,中共党员,1952年1月出生。现任信阳市平桥区实验小学德育校长。

因儿时的一次意外,汤明新右腿终身残疾。他身残志坚,从事德育教育34年来,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年环保小卫士、科技小能手和书香少年,有20多名优秀学生先后登上北京的领奖台。多年来,他一直把“手拉手”活动作为城乡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德育主题。在他的努力下,2004年全国第一个“留守子女俱乐部”在信阳市平桥区成立。2009年又在多个乡镇成立了留守子女“鸿雁传书”协会……他用无限的师爱为孩子们带去欢乐与自信,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知心爷爷”。他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写出了几百万字的手稿,形成一套系统性很强、具有极高参考价值的德育教材。他组织的少先队活动有100多项在国家、省、市获奖。他承担的“国家德育实验课题”、“德育活动与小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科研课题,获国家十五重大科研成果奖和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协会“十五”科研成果奖。他本人先后被评为全国维权先进个人、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省师德标兵、省未成年人教育先进个人和省优秀共产党员。②13

123.许为钢

男,汉族,重庆人,1958年10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

许为钢始终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瞄准学科前沿组织学术攻关,在小麦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他主持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的收获面积自2003年连续5年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至2009年累计收获面积达1.8亿亩,增产37.5亿公斤,新增产值55.8亿元,并作为食用小麦在我国首次实现出口创汇。郑麦9023成为我国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及小麦生产优质化跨越性发展的代表性品种。他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多项,主编《中国专用小麦育种与栽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他现任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科技入户工程河南省专家组组长、七届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他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等荣誉称号。②13

124.吴  如

男,河南省方城县人,1952年生,中共党员。原平顶山煤业集团一矿采煤一队副队长。    

1981年,吴如被招工到平顶山矿务局一矿。他敬业爱岗,刻苦学习,工作以来,每年出勤在350天以上,28年来从没有出现过任何工伤事故。他所在的采煤队连续17年实现安全生产。他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却撰写出了1.3万多字的《煤矿安全生产四字歌》、3万多字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两本书和15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他辛勤劳动,在一种感恩和奉献心理支撑下,坚持20多年天天升井不空手,回收价值110多万元的废旧物资,所得20多万元回收奖,分文不要。同时,他19年义务清理浮煤达2.2万吨,价值数百万元。他助人为乐,扶贫济困。自己掏腰包给工友买电扇,为各班订阅报刊和业务书籍,资助贫困学生。在港澳回归时缴纳党费2500元,为支援西部建设缴纳党费1000元等。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②13

125.吴金印

男,汉族,河南省卫辉市人,中共党员,1942年9月生。现任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

40多年来,他主动放弃组织上调他到上级机关工作的机会,深深扎根基层,与群众同甘共苦,带领群众治穷致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在卫辉狮豹头工作期间,带领群众打通6个山洞、筑起85道大坝,建起25座水库和蓄水池,架起8座公路大桥,营造良田2400亩,植树20多万棵,使一穷二白的山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太行山区老百姓把他誉为人民的公仆。1987年,他调任唐庄乡党委书记,带领群众建起了万亩林果园、万亩蔬菜田,兴办了无氧铜杆厂、电厂、水泥厂等企业,使唐庄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8年唐庄镇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6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81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0元。1996年,中组部、中宣部和河南省委先后下发通知,号召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开展学习吴金印活动,称他为“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②13    

126.吴养洁

男,汉族,山东省济南人,中共党员, 1928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

1958年,吴养洁在莫斯科大学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立即投入到郑州大学化学系的教学和建设中。他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有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提供了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众多新的证明,阐明了其作用规律,丰富了近代化学键理论。在国内外期刊、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经SCI等检索,已被国外重要刊物引用400多次。他主持完成的“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冠醚合成新方法”获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及发明专利;《环金属化反应分子内配位》获200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治学严谨,为人诚笃,科研成果丰硕,学术造诣深厚,从郑州大学早期建校,到近10年来建设有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在全国科技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②13    

127.吴  玲 (1954~2004)

女,中共党员,生前系郑州市第22中学数学教师。     

吴玲1993年调入郑州市第22中学,长期担任年级长兼班主任。从教近30年来,她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放弃了到条件好的重点学校任教的机会,从不为追求升学率而放弃或松懈对“差生”的帮助和关爱。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多次拿出积蓄资助贫困学生,自己家里却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从不因个人困难向学校和组织伸手。她因治病需花费大量的医药费,学校知道后提出解决方案,教职工和学生们自愿要求捐款,都被她一一谢绝。直到去世,她和家人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住院期间,她还一边治疗一边备课,写信提醒学生抓紧学习。在化疗期间,她执意要求到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图书馆阅览室积存多年的图书整理归类,把期刊装订成册,拖着虚弱的身体每天坚持打扫卫生,大年三十还到学校分发报纸。她曾荣获郑州市优秀教师、二七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作出批示:“中学教师吴玲事迹感人,应该广泛宣传”。②13

128.吴新芬

女,汉族,河南省禹州市人,中共党员,1975年2月出生。现任禹州市教育局党办副主任。

1995年,吴新芬通过书信与西藏军区边防军人王俊景交上了朋友。1997年10月,王俊景在为驻地群众抢修高压线路时被高压电击中,失去双臂,左腿膝关节不能活动,高位致残。吴新芬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医院照料。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口一口地给王俊景喂饭,一遍一遍地为王俊景受伤的左腿按摩,一步一步地搀扶着王俊景练习行走。在她的精心护理下,经历了4次病危,7次植皮,1次截肢并被医生判定将在病床上度过终生的王俊景终于站了起来,并能慢慢移动。现在,王俊景不仅能开门、写字,还能用嘴咬住特制的小棒编发手机短信、操作电脑等。2002年8月,她和王俊景在部队举行了简单的婚礼。8年多时间里,她没有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再困难,也从不向别人张口伸手,不给部队添麻烦。12年的光阴,她用朴实而真挚的情感、真实而平凡的事迹感动、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先后获得首届河南省道德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②13    

129.张全收

男,汉族,河南上蔡县人,中共党员,1969年8月生。现任河南省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3年,张全收南下深圳打工,于1999年创办了深圳全顺玩具厂,2000年注册成立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他在劳务输出上创造了一种在输入地进行公司化管理的全新模式,被经济学家称为“张全收模式”。他致富后不忘乡里,多年来,先后出资20多万元,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吸纳300多名农村青年就业。2004年10月捐款70多万元,在家乡建起了一所“全收希望小学”,每年还拿出10万元建立“张全收基金会”,用于救助失学儿童及在校贫困生。他还捐款20万元,建成了“朱里全收敬老院”。2008年11月26日,创业有成的他当选为家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为新农村建设致富带头人。他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改革开放30年十大农民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②13    

130.张尚昀

男,汉族,河南省襄城县人,中共党员,1981年出生。现任职于郑州市国税局管城区分局。

张尚昀自幼家境贫寒,2000年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导致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接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母亲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母亲病重不能自理,他脚蹬三轮车,千里走单骑,两送母亲往返于东北与河南,求医问药。他在6个学期中5次拿到奖学金,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面对母亲被病魔击倒、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丧失,九旬外祖母还需他赡养的严酷现实,他没有气馁,没有低头,而是以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历经坎坷,孝心不改,历经磨难,穷且益坚。他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笑对人生、直面苦难的人生态度,锲而不舍、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孝义之歌,在中原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评为全国十佳孝贤。②13

131.张环礼 (1960~1993)

男,汉族,河南省宁陵县人,中共党员,生前曾在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部服役。

1989年4月,张环礼被县抽纱厂招为临时工。1993年3月26日下午,焦作市博爱县的运煤车队行至宁陵县西沙河大桥上时,一辆货车因故翻入了3米多深的河水中,车主和司机危在旦夕。此时,正在宁陵县抽纱厂上班的张环礼听见围观群众的呼救声,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向200米外的大沙河疾跑,边跑边把外衣甩掉。跑到河边的他没来得及过多的思考,顾不得脱掉身上的毛衣,就奋不顾身纵身跳进刺骨的河水中,抢救正在挣扎的落水司机。他将司机闪四海从河中心托到河岸上后,转身看见另一个下水相助的青年刚入深水就冻得直往下沉,立即游过去又把那个人推到岸上。此刻他的毛衣、毛裤全部浸透,游动十分吃力,划水的动作明显慢下来。岸上的人连声呼喊让他上岸。可为了救车主闪宝贝,他毅然向河心游去。当他费尽力气游到河中心,潜入水下后,终因冷水刺骨,体力不济,就再也没有浮出水面。张环礼牺牲后,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共青团中央授予他见义勇为青年英雄。②13    

132.张荣锁

男,汉族,河南省辉县市人,中共党员,1956年出生。现任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

他从部队退伍后,在外经商多年,以200多万元资产成为“全镇首富”。1993年,他主动向镇党委请缨,要求回到回龙村当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他先是把电送到了家家户户,然后又开始治理荒坡,着力改变太行山区的穷山恶水。从1997年冬天到2001年1月,他率领400多名村民住岩洞、睡地穴苦干3年多,劈开了9座山头,在万仞绝壁的腹内修成了一条长8公里的盘山水泥公路,结束了崖上人家世世代代靠“老爷梯”爬上爬下的辛酸生活。为了筹资修路,他拿出多年经商办企业挣的72万元,又以26万元卖掉了自己的汽车以及他在镇上的住宅和石材厂,全部无偿奉献。他被群众誉为“太行赤子”、“当代愚公”。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评为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颁奖。②13    

133.张 海

男,汉族,河南省偃师市人,中共党员,1941年9月出生。现任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张海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书成就最著。隶书以简、隶融合和鲜明的书写性在当代书坛自成一家,行草书曾获全国最高奖。2004年、2009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济南等地成功举办个人书展。其作品曾赴西德、芬兰、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展出,并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书法展。作品被收录于《中国新文艺大系》、《现代书法选》、《古今书法选》、日本《临书大系》等百余种作品集,国内博物馆、碑林多有收藏、刻石。《书法》、《中国书法》、日本《书道艺术》等有专文介绍。出版有《张海书法》、《张海书法作品集》、《张海书法精选》、《张海书增广汉隶辨异歌》、《佳作解析--张海行草书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选》等,书论《关于代表作的思考》在当今书坛产生广泛影响。当选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获河南省书展一等奖、首届龙门奖金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②13    

134.张爱民

女,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2月出生。退休前任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叶信建设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张爱民1978年调入交通系统,先后从事交通科研、公路监理、项目管理等工作,无论干什么,都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她所主持的课题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表彰。从1991年起,她先后参与郑开、郑洛、郑许、安新、漯驻、漯周、三灵、商开高速公路建设,参建高速公路里程达1000多公里,始终处在工地一线。常年的工地劳累,风餐露宿,使张爱民患上了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2003年又发展成重度骨性关节炎,上下楼梯都很困难,但由于当时工程施工正紧,她拖着病腿一直坚持工作。2004年12月工程因大雪停工后,她才到医院就诊,发现膝关节已经完全变形,不得已植入了人造关节。手术恢复后她又重新走上了工地。1999年10月张爱民荣获河南省百名巾帼科技带头人和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2月被全国妇联、中宣部和全国总工会等27家单位评选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原人物。②13    

135.张铁岗

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中共党员,1946年9月出生。原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张铁岗是我国第一个从煤炭战线走出的工程院院士。他长期工作在煤矿生产、科研第一线,致力于煤矿工程与安全的技术攻关,并取得重大成果。他主持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平煤矿区实施取得显著效果,已在全国16个局推广。他著的《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一书对我国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完善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获国家著作奖。他的《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煤矿安全工程设计》等著作已被全国多家设计单位、高等院校采纳。他受国家、省及地方政府邀请参加煤矿事故抢险指挥30余次,共救出568人,其中从死亡线上救活159人。他历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曾获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技创新十佳优秀人才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②13

136.张菊新

女,汉族,河南省武陟县人,中共党员,1955年6月出生。现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妇儿临床医学部主任、妇产科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

张菊新从医30多年来,诊治过十多万名患者,做了上万台手术,接生1万多名婴儿,没有一例医疗纠纷。世界上仅有的10例宫外孕成活婴儿,其中两例由她救治成功。她一年要做400多台手术,2006年终因劳累过度,在手术台上突发心肌梗塞,抢救过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询问患者的安危。她抱病工作,两度晕倒在工作岗位,数次拔掉手上的输液器前去抢救患者。她的手机24小时为患者开通;她自费打车远赴200公里外的基层医院抢救危重产妇;她无数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和路费;她拒收红包,实在退不掉就交到患者住院费里。她主持建立了河南省产科急危重症救治网络中心、妇科肿瘤网络中心和河南省第一个孕产妇学校。她曾荣获全国医师奖、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当选全国医德标兵、2008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②13    

137.李 飞

男,汉族,河南省商水县人,中共党员,1981年9月出生。现任武警河南总队鹤壁市支队直属中队排长。

2001年入伍以来,他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践行忠诚卫士的神圣誓言。2002年9月6日,他外出时发现几个歹徒持械追打一名男青年,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将为首的歹徒制服,解救了男青年。2006年2月16日,周口市西华县沙颍河上一艘木船突然崩裂,船上12名乘客全部落水。正在探亲的他听到呼救声迅速奔向出事地点,纵身跳入10多米深、结着薄冰的河水中奋力救人。他拼命救起2名落水妇女后已经精疲力竭,下肢麻木,但当他看到仍有一名妇女在水中挣扎时,毫不犹豫地第三次游向河心,用尽全身力气,将这名妇女救上岸。事后,他不留姓名,悄然离开现场。他经常助人为乐,无私帮助别人,当得知一名战友的父亲病重急需治疗时,他慷慨解囊,将全部积蓄交给了战友。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一等功1次;被武警总部授予第九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②13    

138.李全芳

男,汉族,河南省范县人,中共党员,1947年9月出生。原濮阳市公用事业局调研员、“老李服务热线”创始人。

自1998年“老李服务热线”开通以来,李全芳十年如一日,带领热线队,忠实履行“家有难题、请找老李”的庄严承诺,义务为市民排忧解难。对市民在使用水、气、暖方面遇到的困难,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叫必到、有难必帮”。他关心民生、服务民众,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队伍。10年来,热线共为市民提供免费维修服务达73127户(次),电话处置率达100%,用户满意率达98%以上。10年来,无论酷暑严冬,无论节假日,只要是用户求助,他总是亲自赶到现场为市民提供服务。他以真诚无私的工作态度和“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信任和爱戴,架起了一条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线”。他是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先后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等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劳动奖章。②13    

139.李志平

女,郑州市人,中共党员,1961年2月出生。郑州市百货大楼退休职工,现任郑州市管城区家庭志愿者义工协会秘书长、金阳光志愿者服务队总队长。 

她26年如一日,把工作之余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2004年,她创办了全国首家文明市民爱心热线,为数以万计的求助者排忧解难。她先后帮助3000余名下岗职工找到工作,走进社区、学校、军营、少管所等地作巡回报告近百场,开展近百次大型爱心救助活动,资助失学儿童千余名,成为300多名孤残孩子的爱心妈妈。她带领心理专家3次赶赴抗震救灾前线,捐款数万元,为灾区搭建第一个帐篷课堂。在她的爱心感召下,已有近万名志愿者加入到她的爱心团队,用青春奉献社会。她还担任了2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她先后荣获全国慈善爱心大使、感动中原十佳母亲、河南十大爱心人物、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拥军模范、河南省助残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被选为2008年奥运火炬手。②13    

140.李连成

男,汉族,河南省濮阳县人,中共党员,1951年3月出生。现任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委书记。

18年前,在致富路上摸爬滚打7年,成为全村首富的李连成,面对全村人期待的目光,义无反顾地担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18年来,他带头吃苦、带头吃亏、带头创业,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把昔日一个不足700人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实现年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600元连年递增到2008年的14200元。如今,西辛庄村家家住的是小洋楼,户户烧的是天然气,村民用水、用电、看病吃药不花钱,孩子上学全免费。该村已形成了豫东北规模最大的电光源产业集群,2008年聚集区企业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65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8000人。他实干苦干、身先士卒的一贯作风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他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他领导的西辛庄村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工商旅游示范村。②13    

141.李其宏

女,汉族,河南泌阳县人,中共党员,1968年5月出生。现任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李其宏从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21年来,审结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78件,916名未成年人中无一人重新犯罪。其中有369名被判缓刑、免刑后升入大中专院校学习,有405名成为专业技术能手。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她坚信,“只有不幸失足的少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她建立了预防青少年犯罪不良行为矫治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家长法制学校。她探索出的少年审判工作新模式,在全国法院系统推广使用。2008年她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工作曾把自己的孩子一度丢失;为了拯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她在两次大手术未痊愈的情况下,仍超负荷工作;为了失学的孩子,她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资助60多名失学儿童完成学业。她荣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优秀公民、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全国模范法官等120多项荣誉称号,并两次荣立个人一等功。②13    

142.李学生 (1969~2005)

男,汉族,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中共党员。温州市金有利鞋厂工人。

2005年2月20日下午5点左右,4岁女孩彭媛媛和8岁男孩小瞿正在金温铁路温州市黄龙段马坑隧道口铁轨上玩耍,急促的火车汽笛声使两个小孩惊慌失措,呆立不动。悲剧即将发生的瞬间,过路的李学生箭一样冲上铁路,抓住小瞿甩到路旁,接着又返身冲到另一侧去营救较远的媛媛。就在李学生刚抓到小媛媛的瞬间,带着巨大惯性的火车撞飞了他俩。小媛媛当场罹难,小男孩保住了性命,李学生壮烈牺牲,年仅37岁。李学生幼年时母亲患病去世,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在家务农。他自小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好名声在故里人人皆知,家乡人无论谁找到他,他都会热情帮助,不辞劳苦、跑前跑后。在温州金有利鞋厂打工期间,他为人正派,乐善好施,无论是公还是私,他总会挺身而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广大职工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是他恪守的人生准则。他走到哪里都会把温暖带给身边的人。200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全国总工会追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团中央追授他为全国杰出务工青年。②13

143.李官奇

男,汉族,河南省滑县人,中共党员,1946年3月出生。现任滑县华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

他根据蚕吃桑叶在体内积累蛋白质,成熟后吐丝结茧的原理,自选课题研究大豆蛋白质纺丝技术攻关。在无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他先后购置30多万元的参考书籍攻读,从1990年~2001年,他自筹资金3000余万元,经过800多次大小试验,设计和制造了小、中试设备和工业化试生产设备,研究出了唯一由中国人研究成功的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于2001年11月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这是我国第一项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非职务发明。2002年该技术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他成为世界人造植物蛋白纤维第一人。2003年9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办的世界人造纤维年会上,大豆蛋白纤维被认定为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正式载入世界人造纤维史册,实现了中国在人造纤维领域零的突破。②13    

144.李剑英 (1964~2006)

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空军航空兵某团一级飞行员。

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着7个自然村,居住着3500口人。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飞机将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3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受到高出地面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他用生命谱写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英雄赞歌。他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6年12月6日,空军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并追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②13   

145.李  准 (1928~2000)

男,蒙古族,河南省洛阳市人,生前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李准1948年到洛阳市干部文化学校任语文教师,同时开始写作。1953年,他的第一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因为尖锐地触及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课题,引起强烈反响。后又陆续发表《白杨树》、《孟广泰老头》、《雨》、《陈桥渡口》等短篇和中篇小说,描绘了上世纪50年代前期处于剧烈变革中的农村社会风貌。1954年,他开始从事专业创作,写出了《农忙五月天》、《野姑娘》等。1960年其代表作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发表,小说由作家本人改编成电影《李双双》上映后,李双双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1969年他再次到河南西华县屈庄落户,在那里生活4年,创作出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于1985年获茅盾文学奖。在创作小说的同时,他写过20部电影剧本,除《李双双》外,还有《老兵新传》和根据他人小说改编的《牧马人》及《高山下的花环》等,这些作品多次获奖,在中国当代影坛占据重要位置。在现代中国文坛上,他是同时在小说和电影两条战线上作战并取得比较突出成就的作家。②13    

146.李  隆

男,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中共党员,1977年7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现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

入伍以来,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特别是在2008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他为成功营救被困104个小时的作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芬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在战士们的记忆中,每次执行任务,特别是面临生死危险的时刻,李隆总是冲在最前面。于是,他就有了一个绰号:敢死队长。2004年1月13日下午,漯河郾城县境内一载有49吨氯气的槽车倾翻水沟,大量剧毒气体泄漏,数万生命受到威胁。李隆奔赴现场后,连续奋战8小时,将泄漏处一一堵上。而他却因中毒,四肢、手脚都没了血色,休养了好长时间后才度过生命危险期。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曾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是2008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②13    

147.杜凤瑞 (1933~1958)

男,汉族,河南省方城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航空兵第十四师四十团一大队飞行员。

1948年春,杜凤瑞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当通讯员、司号员和飞行员。他作战机智勇敢,参军不到3个月,在南阳白河的一次战斗中,就立下三等功;接着在云南的一次剿匪战斗中,因作战勇敢,又荣立二等功。1958年10月10日,他驾机和长机一起,在福建龙田上空与国民党空军激战。一架国民党飞机偷袭长机,情况十分危急。他一面呼叫长机摆脱袭击,一面单机冲入国民党空军机群,长机脱险,他的坐机却陷入重围。但他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击落国民党飞机一架,吸引了对方火力。他的坐机受重创仍坚持战斗,又击落一架国民党飞机。在跳伞时,遭国民党飞机扫射壮烈牺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号召空军学习杜凤瑞的英雄事迹。1959年空军司令部、政治部决定给他追记一等功;国防部命名他生前的飞行大队为杜凤瑞大队;方城县人大常委会于1984年11月24日决定,将县城主街道命名为“杜凤瑞路”,表达全县人民对杜凤瑞永久的怀念。②13

148.杨水才 (1924~1966)

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许昌县水稻杨村党支部副书记。

杨水才194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多次立功,获“人民功臣”称号。1951年复员返乡后,他组织10户农民成立本村第一个互助组,并把自己的40万元(旧制)复员费交给组里购买生产资料。1956年他当选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自从参加工作起,他数十年如一日,不图名、不图利,积极忘我地为党工作。“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是他的信念。杨水才生活俭朴,办事勤俭。他的棉衣翻拆好几次,一顶帽子戴八九年。他身患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曾多次昏倒在试验田里,但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同志们劝他住院治疗,他坚决不肯。1966年12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他病逝于试验田的小屋里,年仅42岁。196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记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的光辉事迹”的文章,同月31日又以“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高度赞扬杨水才同志。杨水才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革命精神,更是成了广为流传的名言。②13    

149.杨兰春 (1920~2009)

男,汉族,河北省武安市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四届副主席。

杨兰春是20世纪我国戏曲艺术界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之一,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奠基人,豫剧现代戏的开拓者。他创作、导演的豫剧《朝阳沟》是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道路中出现的经典作品。他既能创作又能导演,50余年的艺术实践既继承传统又融进新的导演艺术,支持唱腔改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闯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他编、导的豫剧还有《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唐知县审诰命》、《刘胡兰》、《花打朝》、《好队长》等等。同时,他还培养扶植了一批著名演员、编剧、导演等。他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参加八路军,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他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期间,与田川等合作改编的歌剧《小二黑结婚》,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节目。他毕业后曾历任河南省歌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曾出席全国群英会。他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②13

150.杨安国

男,汉族,河南省济源市人,中共党员,1954年8月出生。现任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30多年来,豫光金铅集团在杨安国的带领下,逐步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56亿元,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兼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铅锌领域大型骨干企业,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领域试点企业。20世纪90年代初,他率先提出绿色冶炼的理念,带领技术人员先后研制开发出非定态SO2转化技术、全湿法金银生产技术等4项国际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有力推动了中国铅冶炼工业的技术进步。2008年,集团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10.5亿元,实现利润1.5亿元,利税5.8亿元。2009年集团公司铅锌产量居全国第二、铅产量居全国第一、白银产量居全国第一。他始终坚持不断做大做强豫光,2000年以来,先后建设了10万吨再生铅综合利用工程、金银扩建和综合回收等工程。他先后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煤炭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创建节约型企业先进个人等荣誉。②13

151.杨  皂(1906~1988)

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安阳县人。

安阳县铜冶镇属半山半丘陵地区,周围岗峦起伏,沟壑纵横,以前交通十分不便,杨皂立志为群众修桥筑路办好事。1940年,他在村西和尚沟修了一座小石桥。1954年10月,他带领3名学艺的徒弟,在村东断截沟修建了一座8米高、4米宽、20米长的石拱桥。1967年10月,他带领几个徒弟,用一年时间在汾红江建成两座高12米、宽20米、长100米的石拱填土大桥。1981年,在中共安阳县委和县政府的支持下,杨皂用两年时间修筑了“龙洞沟桥”。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义务修桥铺路,前后共修建大小工程16处之多,被群众称为“八大工程”和“八小工程”,总共打石料5000多立方米,挖土3.7万多立方米,义务投工4900多个,相当于10年多的劳动日,贴款1800多元,贴粮2400多斤。1974年11月,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当代愚公”称号。②8    

152.杨  贵    

男,汉族,河南省卫辉市人,中共党员, 1928年5月出生。曾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

林县位于河南靠近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地方,是个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面积2046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荒山。1954年4月,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他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款项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他和县委一班人知难而进,率领林县人民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的土石如果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红旗渠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②8

153.邱小二    

女,汉族,河南省博爱县人,共青团员,1995年出生。现为博爱县苏家作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

7岁,当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的时候,邱小二却用稚嫩的双肩背起邻家妹妹赵梦雅,义务背她上下学、上厕所。这一背,就是7年。赵梦雅和邱小二都是博爱县苏家作乡南石涧村人,同是1995年出生。赵梦雅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曾有几个男女同学尝试帮助梦雅上学,但都没有坚持多久。邱小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天,邱小二对梦雅的父母说:“让我来背梦雅上学吧。”为了保证梦雅能按时到校上课,邱小二每天都得提前半个小时走出家门,等梦雅吃过饭,再替她收拾好书包,然后背着她去上学。一诺千金,邱小二雷打不动地坚持了7年!其间,尽管自己家里姐姐辍学、爷爷奶奶患病,但是,邱小二帮助梦雅的决心从未动摇过。7年过去了,昔日的孩童已长成了少年,但她“背人上学”的善举还在继续。2008年6月,邱小二作为年龄最小的团中央十六大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国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邱小二先后获得了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②8        

154.邱新会    

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县人,1973年4月出生。现任郾城区聋儿康复中心主任。

邱新会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但他身残志坚。1998年,他克服种种困难,创办了漯河市郾城聋儿语训中心,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口语教学方式。他先后教会1000多名聋哑儿童开口说话,其中,聋儿杨川成为2008年河南省拉丁舞大赛少儿组冠军,聋儿李晨燕表演的诗歌朗诵节目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汶川大地震后,他多次带领孩子进行义演,并把演出收入全部捐献给四川灾区。目前,该聋儿康复中心已发展成拥有面积1000平方米,在校聋儿、弱智儿童100名的聋儿康复训练学校,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机构。他的事迹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中国新闻》等栏目播出,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他荣获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十大优秀青年。郾城聋儿语训中心被评为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②8    

155.陈正雷 

男,汉族,河南温县人,1949年7月出生,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现任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执行主席。  

陈正雷幼小孤苦,屡遭磨难的童年练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善良的人品。他立志把传承弘扬太极拳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当作毕生的追求。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他从民间拳师成为一代太极大师。1973年到1989年,他分别代表河南省、国家参加各类大赛,并获得金牌数十枚。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培养出全国及世界冠军数十名。他先后主编出版了《陈氏太极拳械汇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等著作,被译成英日德意法韩等多国文字。2003年他创办陈家沟太极拳馆,在全国及世界各地创办分馆20多家,辅导站点100多个,学员及受益者达千万之众。他以“亲善大使”的形象在30多个国家展示教授太极拳,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曾获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②8    

156.孟贵臣  

男,汉族,河南省范县人,中共党员,1957年10月出生。范县人事局局长。

孟贵臣心系百姓,痴情助学。他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人才志愿者协会,募集善款177万元;他在全国创办第一个民办性质的范县人才志愿者协会,先后吸收会员200余名;他救助贫寒学子496人,救助资金达100万元,使150余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45名孤儿顺利进入学校学习,被誉为新时代的“武训”。他和家人省吃俭用救助过的贫困生达29人,被寒门学子亲切地称为“穷孩子的爸爸”。他跑遍全县12个乡镇的580多个村,建立1000余名贫困生档案,探索长效救助机制,实施接力助学模式。他建立协会网站,策划组织“2008濮阳市庆奥运助学子献爱心名家书画精品义务拍卖会”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汶川地震后,他救助北川中学5名孤儿。他开办了一个慈善性质的情商教育实验班,帮助40名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步入高中。他先后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温暖2008河南十大爱心人物等称号,并获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等荣誉。②8    

157.巫兰英    

女,汉族,河南省滑县人,中共党员,1955年10月出生。现任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副教授。

巫兰英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亚洲、世界级飞碟射击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是中国射击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她曾先后五次荣获世界飞碟射击锦标赛团体冠军,1次个人世界冠军,3次蝉联亚洲个人冠军,16次夺得全国个人冠军。其中2次获全国飞碟射击比赛个人冠军,5次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11次打破全国纪录,曾两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荣获国际运动健将称号。2001年,巫兰英任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在她的带领下,经过全院教职工的艰苦奋斗,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学院“二次创业”的胜利。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青年突击手荣誉称号,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7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最高荣誉奖章,被省政府通令嘉奖,并记大功、特等功多次。②8    

158.林东风    

男,汉族,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人,中共党员,1959年12月出生。现任源汇区干河陈乡干河陈村党支部书记、河南开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林东风原为漯河市粮油食品工业公司职工,1995年主动放弃“铁饭碗”回老家工作。他任源汇区干河陈乡干河陈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城镇化建设。他把近3平方公里的干河陈村打造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他先后开发建成住宅小区14个,使该村90%以上的村民住进新楼。他主持建立了村民生活保障制度,凡年龄50岁以上的村民,每月发放4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高考被录取的学生,按院校层次分别给予1000元至10000元奖励。他为村民统一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民生活保障覆盖面达到100%。他带领全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村集体控股的开源集团发展成为拥有7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2008年完成销售收入3.6亿元,实现收益2382万元,缴纳税金1591万元。他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十大农民标兵。干河陈村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村。②8    

159.武文斌 (1982~2008)

男,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中共党员。

2002年12月,武文斌入伍到济南军区铁军师“叶挺独立团”,2005年9月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工程与导航士官一队,2007年7月被分配到铁军师炮兵指挥连实习。2008年5月13日,他随部队开赴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执行任务中,他始终以“铁军”精神激励自己,默默践行“多干一点,再多干一点”的诺言,连续奋战32天。6月18日凌晨2时40分,他因长时间过度劳累突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6岁。集团军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批准武文斌同志为革命烈士。中央军委表彰他为抗震救灾英雄战士。2008年底,他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②8    

160.姚雪垠 (1910~1999)

原名姚冠三,男,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中共党员,当代作家。原湖北省作协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1935年起,姚雪垠陆续在北平《晨报》、天津《大公报》发表短篇小说。1939年,他写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开始在胡绳主编的重庆《读书月报》上连载。1943年初至重庆,他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5年初至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同年夏季返成都创作了取材于自身经历的长篇小说《长夜》。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私立大夏大学副教务长、代理文学院长。其间出版有报告文学集《四月交响曲》,短篇小说集《M站》、《差半车麦秸》,中篇小说《牛全德和红萝卜》、《重逢》,长篇小说《戎马恋》、《新苗》、《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论文集《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传记文学《记卢镕轩》等。他研究明代历史,发表了《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1957年创作代表作5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1963年出版了第1卷,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1976年出版的第2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②8    

161.洪战辉    

男,汉族,河南省西华县人,中共党员,1982年出生。现为中南大学商学院学生。

洪战辉从13岁起就支撑着一个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妹妹待哺的困难家庭。他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由男孩成长为困难打不倒的男子汉。为了挣钱养家,他在兼顾学业和谋生之时,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种地,周末还赶回家浇灌8亩麦地。为了照顾好捡来的妹妹,从高中到大学,从河南到湖南,他将妹妹一直带在身边读书。为了给父亲治病,他背着父亲四处求医。洪战辉用坚韧和自强支撑着不幸的家庭,用真爱和责任演绎着特殊的亲情,12年的顽强坚持,终于使父亲病情好转,妹妹健康成长,全家人重新团聚。2006年以来,已成为公众人物的洪战辉,又将爱心洒向社会。为资助贫困学生,他在学校和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学责任基金。为推动青少年思想教育,他出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生命教育爱心大使”,多次到湖南、河南等地贫困山区看望困难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被团中央等部门授予全国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全国自立自强大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②8    

162.胡大白  

女,汉族,中共党员,1943年5月生,江苏省铜山人。现任黄河科技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1981年,时任郑州大学讲师的胡大白受学校派遣到外地授课,不幸烫伤,落下终身残疾。但她身残志坚,于1984年创办黄河科技学院。1994年,黄河科技学院第一个被批准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2000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她注重理论探索,创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本民办教育理论研究学术刊物《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并任主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撰写学术著作120万字,主编民办教育理论著作650万字。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学院免费接收灾区学生100多人,先后有600多名残疾学生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自1998年起,学院坚持11年免费培训下岗女工3000多人。20多年来,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8万多名。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②8    

163.赵春娥 (1935~1982)

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洛阳老集煤场工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煤场工人,赵春娥爱岗敬业,惜煤如金,几十年如一日在车站看守煤堆,注意点滴节约,每天猫着腰用手将漏在石缝里的煤抠出来,十个手指经常磨得鲜血淋淋,硬是一个人拣回150吨煤。为了方便群众,赵春娥把煤场供应户中的五保户和军烈属老人一一作了登记,为他们送煤上门。由于她长期干脏活累活,积劳成疾,但面对病魔,她坚定地说:“我宁肯倒在煤堆上,决不躺在病床上!我喜欢煤场,也离不开煤场,死后将我的骨灰撒在煤场上,让我看煤。”她助人为乐,在同事眼中是出了名的活“雷锋”。患癌症期间,她仍坚持为五保户、军烈属老人送煤送粮、打扫卫生、操劳家务,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女儿”。中共中央曾发出文件《向赵春娥同志学习,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职工队伍》。1982年,赵春娥因病去世。1983年赵春娥被国务院追认为全国劳动模范。②8    

164.赵趁妮    

女,汉族,河南省禹州市人,中共党员,1926年出生。郭连乡张涧村农民。

1978年,赵趁妮刚把儿子送走参军不久,就遭遇婆婆、丈夫等4位亲人相继病故的重大不幸。为了让儿子安心服役,她强忍悲痛,封封家书报平安,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儿子在她的鼓励教育下光荣入党,并多次立功受奖。3年后,当儿子探亲得知家庭变故后,赵趁妮一再叮嘱他归队后不要把家中的不幸和困难向首长汇报,以免首长分心,影响部队建设。她劝说女儿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参军报国,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她幼年裹过小脚,上了年纪后行动很是不便,但每年“八一”、春节等节日,她都要在亲人搀扶下,到部队看望慰问官兵。1998年,她冒着高温赴长江抗洪一线慰问部队官兵,并送去30多箱苹果。赵趁妮几十年如一日,用农民的朴实与真诚,四处奔波,为官兵送去温暖和爱,在爱国拥军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她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爱国拥军模范。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②8    

165.郝杰兵    

男,汉族,辽宁省丹东市人,中共党员,1955年5月出生。现任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中华慈善总会永久理事。

1998年,郝杰兵主动请缨到焦作市民政系统所属的盲人按摩医院担任院长。当时医院濒临倒闭,人心不稳,困难重重。他竭尽全力,将濒于关停的焦作盲人按摩医院发展成为河南省首家康复医院,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慈善医院,使其成为全国开展慈善医疗的样板医院。他先后帮助20余个省、市成立慈善医院,推动了国内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他开展的“微笑列车”、“重生行动”等十几项慈善医疗服务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慈善医疗救助3万余人次。还面向全国开展贫困家庭唇腭裂患儿免费矫治手术8600多例,减免医疗费3000多万元,手术量居全国之首。在全省他率先创建老年康复中心,收治病残老人19000多人次,减免医疗费1000余万元。他曾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特殊贡献奖、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2009年他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称号。②8

166.徐洪刚  

男,云南省彝良县人,中共党员,1971年3月出生。现任济南军区铁军师“秋收起义红二团”副政治委员。

1993年8月17日,他在探家归队途中,乘坐的长途公共汽车行至四川省筠连县境内时,车上4名歹徒向一女乘客勒索钱物,肆意侮辱。他见危相助,挺身而出,同歹徒英勇搏斗,胸部、腹部、臂部被歹徒连捅14刀,肠子流出体外50多厘米。他忍着剧痛,用背心兜着肠子,从车上跳下,追赶歹徒,昏倒在地。后经当地群众和医院全力抢救,转危为安。他住院期间,6000多名群众自发地前去慰问。他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在全军和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军指战员和全国广大青少年向徐洪刚同志学习。他被授予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②8    

167.崔兰田 (1926~2004)

女,汉族,中共党员,山东省曹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生前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

幼年时期的崔兰田,家境贫寒,四五岁时便跟随父母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后辗转流落河南郑州。因生计无着落,11岁开始学艺,她刻苦练功,入班仅3个月便能登台演出。她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形成颇具独特韵味的崔派演唱艺术,成为“崔派艺术”的创始人,与陈素珍、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并称“豫剧五大名旦”,是中国豫剧功勋杯奖获得者。在她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4次率团晋京演出。在京的戏剧界名导演、名演员、作家、评论家给予她“崔兰田的演唱艺术对于形成中国声乐学派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豫剧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等高度评价。②8

168.常香玉 (1923~2004)

女,汉族,河南省巩义市人,中共党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生前曾任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戏曲学校校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常香玉自幼学艺,13岁即以演出新改编剧《西厢》而闻名。她在艺术上勤奋好学,勇于革新,曾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她的演唱热情奔放,刚柔并济,挥洒自如,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造诣;她的表演刚健清新、细腻洒脱、优美大方,形成了独特的“常派”风格。她的代表剧目有《拷红》、《白蛇传》、《花木兰》、《战洪州》、《大祭桩》和现代戏《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她积极传承民族艺术,主动提携新人。1948年,她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后改为香玉剧社,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她率领剧社在西北、中南等地区义演,以演出全部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被誉为“爱国艺人”。她是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逝世后国务院追授她“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②8

169.黄久生

男,汉族、河南省潢川县人,中共党员,1965年2月出生,现任中共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从小是个苦孩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此他很小就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从1996年起,逢年过节,潢川县的680多户鳏寡孤独家庭都会收到黄久生捐赠的米面、现金等,被人们称为“680多户鳏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2003年到2007年,他为家乡公益事业建设捐资上百万元。他带领农民工实施的工程,有两项夺得了国家最高建筑奖--鲁班奖,还创出了30余项省市优良工程。他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回报社会的崇高风尚,先后荣获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有突出贡献新闻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敬老之星、全国敬老之星、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劳动模范、和谐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②8

170.黄炳新

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中共党员,1948年出生。现任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高级顾问。

黄炳新1964年入伍,1985年升为试飞团团长。担任团长期间,他不仅先后承担了我国全部型号新型飞机的试验、鉴定飞行任务,还成功组织和参加了重大型号的试验飞行。他在飞机试飞中判断准确,胆大心细,多次化险为夷。在30年的试飞生涯中,他承担过19种机型的科研试飞,其中包括6种新机型飞机的鉴定试飞,共安全飞行3695架次,1738小时,没有发生过一起飞行事故,创造了中国乃至国际航空史上的奇迹。他主动承担91项复杂风险科目试飞,飞出了歼8Ⅱ飞机的最大速度和升限,19次正确处置空中重大险情,抢救了上亿元国家财产和珍贵的科研试飞资料,被誉为“与魔鬼打交道的英雄”。他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1988年4月27日他被中央军委授予试飞英雄荣誉称号,获一级英模勋章;1991年他成为我国首批功勋飞行员。②8

171.焦裕禄 (1922~1964)

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中共党员。1946年参加工作,生前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后,面对危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三大灾害--内涝、风沙、盐碱,带领全县人民全身心投入封沙、治水、改地斗争。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忍着肝病的折磨,靠着自行车和铁脚板跋涉2500余公里,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把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制定了治理“三害”的科学规划。有时候肝区疼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拿不住笔,他仍然坚守岗位、冲在一线。他总是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他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植树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1964年5月,焦裕禄因肝癌不幸病逝,年仅42岁。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196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②8

172.程相文

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党员,1936年11月出生。现任鹤壁市浚县农科所所长。

程相文1964年开始玉米育种事业。40多年来,他成功选育玉米新品种30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10个,其中浚单18、浚单20被列为国家玉米重点示范推广新品种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他2005年承担的国家粮丰科技工程--小麦玉米一年两熟15亩超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首创夏玉米亩产超吨粮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超吨半粮的超高产记录;2007年15亩小麦平均亩产668.88公斤,玉米平均亩产1064.78公斤,再次刷新记录;2008年承担的国家粮丰科技工程河南课题豫北灌区浚县万亩核心区玉米平均亩产831.4公斤,首创国内万亩核心区连片种植和全国夏玉米同面积最高产量记录。他把应得的数百万元奖金全部用在了育种事业上。他荣获省部级等科技成果奖44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②8

173.谢延信

原名刘延信,男,汉族,河南省滑县人,1952年10月出生。河南煤化工集团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普通职工。

1974年,他新婚一年的妻子生下女儿后因产后风不幸去世。从此,他主动承担起照料前妻父母和呆傻妻弟的责任。30多年来,谢延信不辞辛劳地照顾岳父母一家,一诺千金、不离不弃。为使老人放心,他毅然改姓为谢。1979年,岳父突患脑中风,全身瘫痪。一老、一瘫、一傻、一幼,生活重担全部压在谢延信的身上。为照顾岳父一家,他狠下心把5岁的女儿送回滑县老家,自己在焦作伺候老人。他以不放弃照顾前妻一家人为前提,多次拒绝组建新的家庭,直到丧妻10年后才与志同道合的谢粉香组成新的家庭。2003年,他因脑出血落下了反应迟钝、行动不便的后遗症,便让妻子来焦作共同照顾前妻一家。他荣获河南省敬老楷模特别奖、中华孝老敬老之星、感动中国的矿工--十大杰出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②8

174.雷军伟

男,汉族,河南省濮阳人,中共党员,1974年3月出生。濮阳供电公司“送光明”青年志愿服务总队队长。

秉承着“把光明送到心灵深处、用真情构建和谐”的信念,多年来,雷军伟带领10支“送光明”服务小分队队员,入社区、进学校、到企业、下田头,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开展用电便民服务。他主动延伸服务,帮助一位蜗居斗室37年的残疾人唤回了生的希望;把一对80多岁的老志愿军夫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是25名农村留守儿童的贴心人;两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的引路人。他组织349名队员长年帮扶孤寡老人、残疾人463人,牺牲节假日近千天,义务处理客户用电故障上万件,捐款10.2万元,直接经济投入50多万元,被当地群众誉为“活雷锋”。他是共青团十六大代表、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十大爱心助残人士、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职工,他先后获得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的服务队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②8

175.靳月英

女,汉族,河南省淇县人,中共党员,1923年6月出生。现为淇县黄洞乡鱼泉村村民。

半个多世纪来,作为一名老党员、老烈属,靳月英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懈追求,甘于奉献。战争年代,她积极拥军支前,为我军送军粮、做军鞋,做侦察员、交通员,养护伤员。新中国成立后,她积极拥军建设家乡,帮贫济困,捐资助教,绿化造林。多年来,她视军人为亲人,先后送给部队的慰问品达1万多份,用自己的行动承传着军民鱼水情。村里的五保户、贫困户都得到过她的悉心照料,有20多名失学儿童在她的资助下重返校园,汶川大地震后她捐出1000元钱寄到灾区;她开辟了8座山头2000余亩荒山,栽下30多万棵树木,使昔日的荒山花果飘香。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拥军模范、绿化造林先进个人等各项荣誉称号100多次。如今,年近90高龄的她,仍在继续着她的事业。她常说:“党员没有退休日,活一天要干满两晌。” ②8

176.熊维政

男,汉族,河南新县人,中共党员,1956年8月出生。现任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熊维政带领羚锐公司奋斗十数载,把一家依靠扶贫贷款起家的小厂打造成为年产膏药30亿贴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橡胶膏剂药企中的首家上市公司。目前羚锐公司资产逾10亿元,年创利税逾亿元,被业界誉为“中国橡胶膏剂药业第一品牌”。作为一位来自老区的医药行业人大代表,他牢记使命,肩负重任,时刻为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行业的繁荣奉献着辛勤和汗水。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医药十大杰出企业家、河南省医药科技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十大科技扶贫功臣、河南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家推动学术发展贡献奖、河南省工业创新特等奖等多个奖项。②8

177.裴春亮

男,汉族,河南省辉县人,中共党员,1970年3月出生。现任辉县市裴寨村村委会主任。

裴春亮从修理电器起家,办过商店,开过饭店、照相馆,经过10多年的拼搏,成为集饭店经营、机械铸造、矿业开采于一体的农民企业家,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2005年,裴寨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乡亲们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裴春亮身上。上任后,他不负众望,个人先后投资400余万元为村里建学校、装路灯、修道路、打水井。2006年初,他个人投资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2008年底,一个包括敬老院、幼儿园、体育场、超市在内的功能齐全、整洁美观的裴寨新村建成,全村135户群众喜迁新居。为了“不让村民住着新房子,过着穷日子”,2006年4月,他以多方引资、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筹资4亿元,兴建一座环保节能水泥厂。水泥厂的投产,不但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每家每户都成了企业的股东,实现了多年的致富梦。他曾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华慈善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道德提名奖、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②8

178.穆 青 (1921~2003)

男,回族,河南省周口市人,中共党员。新华社原社长、党组书记。

穆青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写出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他的新闻通讯报道浓缩了伟大时代,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叙写了时代潮流。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了穆青和冯健、周原合作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新闻观,要求用文字和摄影“两条腿走路”,改变以往重文字、轻摄影的现象。他积极主张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拓展通讯社的职能,主持创办了《半月谈》、《瞭望》、《经济参考报》、《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丰富了新华社的报道领域。他的主要新闻作品有《十个共产党员》、《新闻工作散论》、《穆青散文选》、《彩色的世界》、《雁翎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历史的审判》、《铁人王进喜》、《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他出版的摄影集有《九寨沟》、《穆青黄山摄影集》、《穆青摄影选》等。②8

179.薛喜梅

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党员,1951年10月出生。1968年8月她到河南省郏县插队,曾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大李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农业经济信息研究所所长。

薛喜梅到郏县广阔天地乡插队落户期间,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点一滴地向当地农民学习,与他们打成一片。她长期照顾村里的一位年逾古稀的孤寡老人。老人身体不好,经常患病,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她搬去与老人同住。她作为设计者和工程师,对广阔天地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道荒沟重新描画。寒冷的冬季,本是农闲时光,她带着知青们和乡亲们打井、修渠,平整土地,植树造林。经过几年奋战,郏县广阔天地乡的7000多亩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机电灌溉双配套,成了全县人人称羡的“小粮囤”。她刚进村时,社里粮食亩年不到500斤,到后来粮食亩产量超千斤,乡亲们结束了“红薯半年粮”的苦日子,开始了常年吃细粮的富裕生活。她是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②8

180.魏青刚

男,汉族,河南省固始县人,中共党员。1975年出生。现为河南省郑州市龙之装饰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魏青刚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水性。15岁时,在水库里救出一名落水儿童;26岁时,又救过一名12岁女孩。2005年,他在青岛打工。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岛市崂山海岸边观看“麦莎”台风带来的海潮。一个巨浪袭来,意外发生了,岸边一位女青年被卷入海中。见此情景,正在岸边的魏青刚毫不犹豫,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女青年游去。他抱着落水女青年挣扎着向岸边靠拢。可是一排巨浪打来,女青年再次被卷入大海。经过与巨浪的搏斗,魏青刚已是疲惫不堪,不得已只好上岸。当赶来的警察商量解救方案时,他又自告奋勇:“我下去过一次,对情况熟悉,让我再下去吧!”他再次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但没有找到落水女子,只好返回岸上。后来,发现落水女子在怒海深处时隐时现时,他第三次跳入大海,经过40分钟的艰苦努力,落水女青年终于被救上岸,他没留下姓名就悄然离开。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②8

下一篇  
全国数字报联盟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市场报
健康时报
京华时报
国际金融报
江南时报
中国经济周刊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京郊日报
北京晨报
北京娱乐信报
北京商报
竞报
首都建设报
中国交通报
北京现代商报
健康报
中国质量报
中国电子报
华夏时报
中国体育报
篮球报
中国足球报
体育新报
经济日报
中国工商报
中国教育报
山西日报
山西晚报
山西农民报
三晋都市报
山西经济报
山西法制报
山西市场导报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