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民国先觉   谭嗣同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hn.xinhuanet.com/news/2001-5-29/2001529105220.htm 在 2017-04-03 14:12:0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新华网湖南频道-题目:“民国先觉”谭嗣同
湖南频道首页
新 华 搜 索
关键字
新华网免费邮箱
用 户
密 码

民国先觉谭嗣同

新华网湖南频道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别署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通眉生,湖南浏阳人。近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杰出的爱国志士。

谭嗣同为清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五岁时得重病,昏死三日,竟又奇迹般复活,故名“复生”。年幼丧母,不见容于继母。从小离家,在北京宣武门外随两个哥哥读书,备尝艰辛而养成“倔强自力”之性格。十四岁时,方得回故乡浏阳县。现县城城关北门之“大夫第”,即谭嗣同故居。这是座高雅的官宦门庭。其中别致的“石菊影庐”即嗣同书舍。书舍因浏阳特产菊花石雕得名。谭酷爱家乡菊花石,曾赞其“温而德,野而文”,借其清白无瑕、坚不可摧的品性,以喻自己纯洁坚贞之情操。书舍布置颇具性格:书案置有斗大的山石菊,由菊花石雕镂而成。墙上挂一口乌龙青霜剑,一幅王右军《晴雪》帖立轴,一支精工刻镂的玉屏洞箫。当年嗣同就是在这书舍里,从笃好经世之学的著名学者欧阳忠鹄为师,饱览诗书。并曾从当时名扬幽燕的“义侠”王五习武,故不唯博古通今,酷爱琴棋书画,且好任侠,善剑术,性格豪放开朗,怀抱济国报世之志。

自十九岁起的十年间,他壮游西北、东南诸省,行程8万余里,深悉民间疾苦,痛感社会之积弊,忧国忧民之情灼热似火。于是自号“壮飞”,立志趁年青力壮之际,干一番事业报效祖国。这时期,他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倍加钦佩,一直珍藏文天祥生前弹过的“蕉雨琴”,并为文天祥用过的“日月星辰砚”作歌以励志。

甲午中日战后,时年三十的谭嗣同在家乡满怀忧愤:“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感事诗》)现实使他痛感国家民族危亡日迫,“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于是决然抛弃旧学,探求新学,投身康有为、梁启超之变法活动。他一方面撰写《仁学》,抨击封建伦理,阐述变法理论,一方面在湖南从事培养实学人才、兴办实业等维新活动。1897年,他在浏阳城创办“算学馆”、“群萌学会”,吸收各界进步人士入学入会。同年又协助湖南地方当局在长沙开设时务学堂,蔡锷去日留学前即在此读书。次年初,又与同他并称为“浏阳双杰”的刎颈之交唐才常等在长沙组织南学会,创办湖南最早的日报《湘报》,宣传新学,推动新政。从而使长沙一时成为变法的中心,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1898年7月到京师,被破格提拔为四品卿衔机章京,负责代光绪皇帝批阅奏折和草拟诏书,在变法中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变法失败,康、梁逃亡海外,谭却决定留下:“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留下后欲与大刀王五营救被囚禁之光绪,未遂。乃赠自身佩剑于王五,望其继承遗志,自己则抱必死之念:“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被捕后,有气壮山河之《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肚胆两昆仑。”并在狱中给梁启超写绝笔书:“嗣同不恨先众人而死,而恨后嗣同死者虚生也。啮血书此,告我中国臣民,同兴义举,翦除国贼,保全圣上。嗣同生不能报国,死亦为厉鬼为海内义师之助。”是年9月28日,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史称“六君子事件”谭就义时泰然自若,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殉难后,康有为闻讯扼腕痛惜,撰挽联曰:“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谭的遗体被志士们冒死抢出,辗转运回浏阳,悄然安葬在牛石乡翟水村石山下。许多年后修整时重又竖立起:“清故中宪大夫谭公复生府君之墓”的石碑和华表。华表上有谭同乡宋渐元所撰对联:“亘古不变,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墓两旁分立有石虎、石马,衬以苍松翠柏,十分庄严肃穆。辛亥革命后,县城西门新建“谭烈士专祠”,当时财政总长梁启超亲笔题书“民国先觉”横匾。现谭墓、谭祠均列为重点文物,供后人瞻仰。(频道责编/刘小娟)

返回』『关闭窗口

谭嗣同墓(2001-5-29 10:40:02)
谒魏源故居(2001-5-29 10:24:43)
新民学会旧址(2001-5-29 9:43:42)
蔡锷墓(2001-5-29 9:42:03)
岳麓书院(2001-5-29 9:40:02)
焦达峰墓风景介绍 (2001-5-29 9:17:10)
黄兴故居(2001-5-29 9:05:47)
徐特立故居(2001-5-29 9:02:4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86-731-4406229 技术支持:(0731)4406367
制作单位:新华网湖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