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红色文化   旅游景点   红军在平昌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bzpc.scwmw.gov.cn/hspc/201410/t20141016_295496.htm 在 2016-04-12 00:40:0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平昌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平昌文明网 > 红色平昌
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红军在平昌》
发表时间:2014-10-28 | 来源:平昌县文化馆

平昌佛头山文化产业园红色文化景区

佛头山文化产业园红色文化区位于景区东南侧,规划面积约20 公顷 ,概算投资2.8亿元。景观结构为“一轴两翼”,一轴即以刘伯坚纪念园区为中轴,两翼分别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纪念区和红色旅游观光区。该区域建设是以刘伯坚纪念馆为主要载体,红色文化为核心,历史文化为补充,形成“红色旅游+历史文化”双核驱动格局,打造川东北一流的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景点有伯坚广场(伯坚文化墙)、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红星广场、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光辉足迹广场、游客中心、风雨长廊、红色文化长廊(军民鱼水情雕塑)、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川陕苏区平昌县革命文物陈列馆。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和刘伯坚烈士纪念碑于1983年3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1986年10月落成。刘伯坚烈士纪念碑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伯坚烈士纪念馆2005年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个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2011年3月被巴中市纪委、监察局评为巴中市廉政教育基地、平昌县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4月被四川省政法委员会评为四川省政法系统“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红色文化长廊,总长700余米,由硝烟漫战场、忠魂炳千秋、红歌颂英雄三大板块构成。通过浮雕、文字、小品建筑等形式展示了川陕苏区时期平昌的英雄人物故事、战场故事和红军歌谣,再现了平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创建、捍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

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占地面积100余亩,是以红军石刻标语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景区,共收录展示来自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2大苏区16个省79个县共1200余幅的红军石刻标语。标语园区根据功能分为六大片区,即红旗广场、川陕苏区平昌县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标语长廊、绿化景观区、红军街、游客接待区域,根据标语形式分为石刻类、墨书类、漫画类三大主题展示区域,标语展示根据标语内容分为政治发动、经济社会、军事斗争、文化教育四大主题。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既是平昌县城人民融文化性、娱乐性、休闲性、消费性于一体的特色主题公园,又是集红军标语和红军文物陈列两大内容为主体的红色文化观光游览景点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军民鱼水情雕塑,是以根据地人民“送子参军、送郎参军”为题材的典型画面,再现了川陕苏区时期平昌人民踊跃参加红军,支援前线的动人情景。雕塑高5米,基座长3米、宽2米,寓意为在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平昌人民有3万多英雄儿女直接为战斗服务,在全县境内进行了大小战斗200余次,有5千余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彰显了英勇的平昌儿女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立下的不朽功绩。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

建筑面积600㎡,由主纪念堂、接待室、放影室、展厅四部分组成。主纪念堂坐有刘伯坚烈士铜像、镶嵌有“带镣行”诗歌和刘伯坚座右铭“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展厅“风云际会伟人初、点石成金西北军、宁都起义惊天下、镣歌浩气贯长虹”四部分充分展示了刘伯坚的生平事迹。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称他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高23.55米,以一朵拔地而起、气冲霄云的汉白玉兰花来展现刘伯坚烈士的高贵情操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该纪念碑1986年10月落成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乘专机参加了落成典礼,邓小平同志题写“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名,黄镇撰写碑文,李鹏、陆定一、聂荣臻、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

红色文化长廊

总长700余米,由硝烟漫战场、忠魂炳千秋、红歌颂英雄三大板块构成。通过浮雕、文字、小品建筑等形式展示了川陕苏区时期平昌的英雄人物故事、战场故事和红军歌谣,再现了平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创建、捍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

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

占地面积100余亩,是以红军石刻标语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景区,共收录展示来自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2大苏区16个省79个县共1200余幅的红军石刻标语。标语园区根据功能分为六大片区,即红旗广场、川陕苏区平昌县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标语长廊、绿化景观区、红军街、游客接待区域,根据标语形式分为石刻类、墨书类、漫画类三大主题展示区域,标语展示根据标语内容分为政治发动、经济社会、军事斗争、文化教育四大主题。

刘伯坚烈士故居

刘伯坚烈士故居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烈士祖籍是河南玉章,在后汉时期,汉高祖的十六代玄孙刘表三国鼎立时战败,便败迁于江西青华山万州郡吉安市。淸乾隆初年(湖广填川),刘芳远(未婚)同弟刘芳言(妻金氏)挑盐两担,来到四川巴中(巴州),平昌(通昌)龙岗乡(马槽垭)定居。初到时在龙岗乡高阳3社刘家祠堂侧红花寺暂住后见其现居住地是交通要道,便在此一颗大黄桶树下(树粗约9米)搭一草棚经营茶水、稀饭,烧馍供过往行人客商休息小住。慢慢的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便开始修房开店,做绸缎及客栈生意。故居现房屋建于1933年(原房屋因火灾烈士房屋及整个街道全部被烧毁),烈士后裔在原址仿照原房造型结构新建一楼一底,穿斗式木结构板房300多平方米。居住着伯坚烈士孙及侄孙4家29口人。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895年1月9日,刘伯坚烈士生于平昌县龙岗乡。烈士由龙岗乡走上革命道路,龙岗也因烈士而蜚声中华大地。烈士故居由于年久失修,烈士早年用过的桌、椅、床等大量遗物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蛀蚀、损坏,且无序堆码和继续使用。在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深情关怀下,于2005年10月启动了“刘伯坚烈士故居修缮工程”,同时,布展了烈士生前使用过的部分文物及烈士事迹图片,同年12月19日竣工免费对外开放。现已成为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川陕苏区首府红色之旅的精品景点。

北山寺红四方面军北山寺军以上干部会议旧址

红四方面军北山寺军以上干部会议旧址,清初兵燹被毁,康熙元年(1662)修复,立二教寺,道光17年(1837)雷自然和尚从渠县云游到此挂塔为僧,卖产、化缘扩寺,历时9年形成建筑群。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发动宣达战役之前,其总部在北山寺召开了各军领导干部会议,研究部署作战方针和计划,亦为革命旧址。该建筑座南向北,由山门、前殿、正殿、后殿、厢房、禅房组成复式三进四合院。整体建筑占地面宽50米、进深40米,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94平方米。青石天井,泥土屋地面,穿斗台梁混合结构,板壁花窗,青色板瓦屋面,殿为歇山顶,厢房、禅房为悬山顶。山门前有11级踏道,山门面阔3间14米,进深1间2.4米,通高5.13米,檐高4.85米,廊宽0.96米。山门左侧为禅房,一楼一底,面阔5间15米,进深2间5.3米。第一天井长11.8米,宽5.9米。上11级踏道进前殿,前殿面阔3间13米,进深1间5.9米,通高5.39米,檐高3.26米,廊宽0.8米。左右厢房一楼一底,面阔3间7.5米,进深1间3.3米,通高5.14米,檐高4.95米。第二天井长10.6米,宽6.2米。上5级踏道进正殿,正殿面阔3间12.8米,进深1间6.2米,通高5.39米,檐高3.4米。左右厢房各面阔3间9.5米,进深1间3.5米,通高4.8米,檐高4.2米。第三天井长7.9米,宽6.8米,中部有方形水池并设拱桥。后殿面阔3间9.8米,进深1间3.5米,通高5米,檐高3.6米,廊宽0.8米。左右厢房各面阔3间12.1米,进深1间2.4米,通高4.38米,檐高3.75米。该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具有重要的古建研究价值。

得胜镇红四方面军工农医院旧址

得胜镇红四方面军工农医院旧址,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此设立医院,救治了大批伤员,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现存建筑1栋,此建筑座西北朝东南,为川北民居风格,穿斗结构,青瓦屋面,硬山式,一楼一底,建筑面积585平方米。面阔三间13米,进深五间22.5米,通高5.5米,檐高4.3米。该旧址是研究红四方面军战史,卫生史的珍贵实物。

莲花嘴红四方面军第五分医院旧址

莲花嘴红四方面军第五分医院旧址,1933年至1934年,红四方面军在此设立第五分医院,救治了大批红军伤员,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现存建筑1栋,水井1口,排水渠2条,消防池1口。此建筑座西南向东北,四合院布局,整体占地面宽26.8米,进深29米,面积777.2平方米。楼层一楼一底,建筑面积594.6平方米。泥土屋地面,穿斗结构,板壁花窗,板瓦屋面,悬山顶。山门面阔3间7.2米,进深1间2.9米。经山门9级踏道通长12.9米,宽12.6米青石地面天井,天井上3级踏道进正堂回廊。正堂面阔3间16.1.1米,进深1间6.4米,通高5.8米,檐高3.83米。左右厢房各面阔5间21.1米,进深1间5.4米,通高5.5米,檐高3.5米。四周有内回廊,廊宽分别为正堂2.3米,厢房1.6米,山门1.14米。该旧址是研究红四方面军战史、卫生史、川陕苏区史的珍贵实物。

温家嘴红四方面军十一师粮站旧址

温家嘴红四方面军十一师粮站旧址,始建于清代。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十一师在此设立粮站,保障后勤供给,该建筑原为四合院布局,正房、山门已毁,右厢房改建,现存左厢房,院坝。此建筑坐西南向东北,整个占地面宽30米,进深34.1米,面积1023平方米。左厢房面阔三间13.8米,进深二间8.8米,通高5.6米,檐高3.4米,廊宽1.98米,硬山式,穿斗结构,青瓦屋面。中间为青石天井,天井长12.6米,宽14米。山门前有踏道九级。此建筑是研究川陕苏区的珍贵实物。

吴家嘴红四方面军八十八师师部旧址

吴家嘴红四方面军八十八师师部旧址,始建于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八十八师在此该立师部指挥所。此建筑座东北朝西南,四合院布局,整个占地面宽32.8米,长28.1米,面积921.68平方米。楼层一楼一底,建筑面积795.84平方米.泥土地面,穿斗结构,青瓦屋面,悬山顶。山门面阔三间13米,进深一间5.1米,通高5.1米,檐高3.3米。经山门通长11米,宽11.2米青石地面天井,天井上五级踏道进正堂回廊。正堂面阔三间12.7米,进深一间5.8米,通高5.83米,檐高3.53米。左右厢房各面阔三间16米,进深二间6.52米,通高5米,檐高3米。四周有内回廊,廊宽分别为正堂1.78米,厢房1.78米,山门1.54米。该旧址是研究红四方面军战史的珍贵实物。

中共川北工委高洞子活动室

中共川北工委高洞子活动室遗址,坐南朝北,座落在宽30米,高35米,距地面20米的天然石崖中,洞口呈长方形,高3米,宽5米,洞深6米,洞内地面积18平方米。该洞为1949年7月,中共川北工委负责人魏文彬、巴中县委书记艾文、平昌县委书记林树仁在此培训地下党区委骨干人员的基地。该遗址具有重要革命历史纪念意义。(文艺股)

责任编辑:黄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