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历史沿革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edu.cn/html/hydx/yange.htm 在 2021-09-25 13:34:4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中国海洋大学建校80周年 -- 历史沿革
栏目导航: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办学理念 | 名师风采 | 文化名人 | 德育巡礼 | 教育成果 | 校园风光 | 返回首页
青岛,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久负盛名的滨海旅游城市,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在汇泉湾海滨风景区的小鱼山、八关山脚下,坐落着一所具有80年历史的高等学府--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为私立青岛大学,创建于1924年8月。当时,直系要员高恩洪任青岛胶澳商埠督办。在士绅刘子山、孙广钦等倡议和支持下,高恩洪选用德国侵占青岛时所建俾斯麦兵营(现鱼山校区北半部分)为校址,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这是国人在齐鲁大地上创办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学校实行董事会制,高恩洪出任校长,聘任国内学界名流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为名誉董事。学校开宗名义:"以教授高深学术、培养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要为宗旨。"所设各科学制均为四年,修业期满实验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限于条件,先设工、商两科,首届在15个省市招收学生各40人,其中就有罗荣桓等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

1925年5月,直奉战争再起,直系败北,校长高恩洪被逼去职,学校校务受到严重影响。校董会推举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勉强维持。奉系得势后,任青岛胶澳商埠督办的温树德强借空闲校舍供军方使用,又加经费短缺,致使教师、学生开始流失。1925年只招收了铁路管理科学生20人,之后学校情势每况愈下,1926至1927年未再招生。北伐军进抵山东后,奉系军阀败逃,学校经费逐渐断绝,不得已于1928年5月停办,学生均按结业处理。

北伐战争结束后,北方局面较为稳定。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由何思源、杨振声、赵太侔、杜光埙等11人组成筹备委员会,着手在济南筹建国立山东大学,但因"五三"惨案后日本拒不从济南撤兵,筹备工作无法进行。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指令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在青岛筹建国立青岛大学,校址就选在原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著名作家杨振声为校长,正式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大设文、理两个学院,分设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教育学系、物理学系、数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杨振声校长效法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实行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打破门户之见,利用青岛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之优势,以自己的声望和学识,广聘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如闻一多、梁实秋、宋春舫、杜光埙、黄敬思、汤藤汉、曾省(省之)、黄际遇、王恒守、宋君复等知名教授都应聘执教,国立青大声誉日隆,蜚声学界。杨振声主张从严治校,一切校务皆应有章可循,实行严格的淘汰制,以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对于学科发展,杨振声见解独到而富远见,主张文理渗透,并提出要渐次增设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等与海洋有关的学科,为后来学校海洋、水产等特色学科独步国内、青岛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海洋科技与教育城起了重要作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生组织请愿团赴南京请愿,要求国民政府出兵抗日,杨振声校长以"惩之学生爱国锐气受挫,顺之则校纪国法无系"为由,请求辞职,教育部挽留无效,准予辞职。1932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大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命赵太侔为校长。赵太侔为原国立青大教务长,赞同杨振声的办学方针,接任后增聘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任教,师资阵容更为齐整。同时撙节行政费用,添置图书资料、实验仪器,先后建成科学馆、工学馆、体育馆、水力实验室及实习工厂等,学校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这一时期,外部环境稳定,校内人才荟萃,师生教学勤奋,学风良好,学生培养质量很高。参加全国的各种知识竞赛,国立山大几乎都走在各大学前列:如1934年,由中山文化科学馆举办、全国15所大学参加的生物学考试竞赛中,国立山大推荐的4人全部获奖,其中一人获特等奖、两人获甲等奖;1935年,在物理学考试和征文竞赛中,5人参加获甲等奖两项、乙等奖两项;1936年,国立山大学生撰写的论文《山东酒曲之研究》获中华全国教育基金会特等科学奖;1937年参加《大公报》组织的全国数学竞赛,获一等奖。上述获奖论文、征文均在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国外有关刊物也摘要报道,获学界高度评价。鉴于国立山大的办学业绩,国民政府教育部特发表彰训令,学校遂驰誉全国。

1936年,学校的省助经费受到地方实力派克扣,校长赵太侔愤而辞职,由林济青代理校长职务。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国立山大奉命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又迁往四川万县,在青岛只留下校产保管委员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散处各地的校友和教育界知名人士联名通电,要求恢复国立山大建制。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1946年春,国立山大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任校长。复校后的国立山大,系科设置作了较大调整,新增设了农学(含水产)、医学、地学等学科;办学规模再次扩大,设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计有15个系,其中新成立了水产、地质矿产、农艺、园艺、电机工程等5个系;并开国内高校之先河,创立了海洋研究所、水产研究所。知名学者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燮林、杨肈燫、刘遵宪、何作霖、童第周、曾呈奎、朱树屏、王普、郭贻诚、沈福彭等应聘执教。解放战争时期,学校进步师生先后组织了三次反对美国士兵暴行和"六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及反"特刑庭"斗争,凸显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国立山大获得新生。王哲、罗竹风等率军管小组进校,对学校进行接管、整顿。8月,校长赵太侔去职,由理学院院长丁西林(丁燮林)任校务委员会主任,代行校长职务。不久,华岗接任校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3月,在济南的华东大学奉命迁至青岛,与国立山大合并,定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此时,增加了政治、艺术两个直属系,使学校形成了5个学院、18个系、两个研究所的格局。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的部分师生北迁青岛,与学校的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1953年,根据高教部指示,天津市河北水产专科学校停办,部分师生和仪器设备并入水产系。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后,以留在青岛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物理系和化学系的部分教研组,以及数学、外语等直属教研组部分人员等为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59年3月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由此,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新的高等学府,从山东大学的本体上分离出来,开始了独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在海院酝酿成立及筹建过程中,学校将原物理海洋专业改为海洋水文专业,后又将其中的气象组扩建为海洋气象专业,系名定为海洋水文气象系。另外,还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质地貌系。1962年教育部撤销山东地质学院建制,其人员和设备并入海院,与海洋地质地貌系合并成立了海洋地质系,进一步充实了学校的海洋学科。

60年代初,尽管受到政治运动的干扰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仍十分重视海洋科教事业,斥巨资为学校建造了我国第一艘2500吨级的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学校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高教60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充实师资力量,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至1965年,学校已发展为5个系,10个专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800多人,外国留学生30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海洋、水产科技人才,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海洋、水产科技成果。

"文革"期间,学校被迫停止招生5年,学校各项事业均遭受严重损失。1965年山东海洋学院划给国家海洋局建制,自1979年重归教育部直属。1971年山东省对高校布局和专业进行调整,水产系并入烟台水产学校,1978年初又归建到山东海洋学院,调出、归建,搬走搬回,使水产系部分人员流失、仪器设备受损,遭受重创。

1977年国家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学校9个专业招收本科生377人,占在校生数的二分之一。经过拨乱反正,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大批受到左倾路线迫害、被错误批判的骨干教师和干部得以平反、恢复工作,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重新焕发出久违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80年代初,学校各项事业在恢复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对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着眼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在重点保证海洋学科发展的同时,大力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先后增设了电子学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及应用、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企业管理、英语等十几个本科专业和以海洋药物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学科或学科方向。至1988年,学校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由1983年的7:3调整为3:7,实现了学科、专业结构的历史性转折,成为名副其实的多科性院校,初步奠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基础。1981年,学校获准成为全国首批招收硕士和博士生的高校,新中国第一位海洋学科、水产学科的博士生均从这里诞生。80年代末,以文圣常、管华诗、冯士筰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专家,在长时间积累的基础上,执著追求,顽强拼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世界发明奖、"七五"科技攻关奖等若干奖项,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巩固了特色学科在国内的地位。与此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校风学风建设,重拾从严治校传统,管理严格,严谨治学;高度重视教学计划对学生培养的导向性,适时修订和调整教学计划,注重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加强基础和实践教学,学生的基础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增强,整体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赢得了"学在海大"的美誉。

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后,学校的改革更加深入,发展更加迅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体制改革。1994年实现了国家教委与山东省共建体制,获得重点支持,学校首批进入"211工程"序列,并高质量、高效率圆满完成一期建设任务,成为"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一个成功典范,国家'211工程'建设的特色范例"。浮山校区经过近十年的建设,规划基本完成,功能逐步完善,90年代末,以外国语学院的整建制迁入为标志,两处办学的格局形成。在高等教育大调整、大改革的形势下,学校确定了"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再做大"的事业发展策略,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教师总量增长了约40%,平均每年增长5%,在校学生数量增长了120%,平均每年增长15%,师生平均增长之比为1:3。同时,拓展专业面,专业由1993的25个,拓展到2000年的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25个,覆盖了八大学科门类,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拓展专业、注重素质、增强能力、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原则,先后三次修订教学计划,采取主辅修、双专业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尤其重视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的教学。参加全国四级英语统考,年平均通过率达到90%以上;1996年首次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统考,海大学生优秀率和通过率均居第一;1994年、2004年英语专业八级全国统考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91%和96%,比全国综合性大学平均通过率高出30多个百分点。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海大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外语水平高、适应能力强,"学在海大"声名远播。

学科建设坚持"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发展思路,通过"211工程"的重点建设,物理海洋、水产养殖、海洋药物、海洋化学及海洋遥感等特色学科进一步加强,巩固并提高了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海洋法学、海洋管理、海洋经济、海洋工程等交叉学科长足发展;经济学、管理学、文学也相继增设了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由1个增加到5个,博士点由7个增加到10个,海洋科学成为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由10个增加的28个,并取得了工程硕士授权资格,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90年代末期与初期相比,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了5倍,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由1:17增加到1:6;水产养殖、海洋药物、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和海洋遥感获准进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格局已经形成。

学校的科技工作始终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瞄准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承担了大量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国家的自然科学和省部级、大企业的科研课题和技术开发项目,其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科研经费平均每年以高于10%的幅度增长,师均科研经费一直处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科研项目的数量与等级、发表论文的数量与层次、出版教材和专著的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显示了科研领域国家队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决策层一以贯之的工作重点。在着力增加师资总量的同时,采取"百人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等措施,实现了新老教师队伍交替的平稳过渡,大大改善了教师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比例由1993年的29%提高到2000年的68%,具有博士学位的由1993年的4%提高到2000年的18%,其中海洋、水产等优势学科中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28.4%,居全国大学前列。文圣常、管华诗、冯士筰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计划"一二层次。

学校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派出留学、讲学、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的人数逐年增加;接受外国留学生数越来越多;合作办学形式不断拓展,主办或主持国际学术会议的次数和层次不断提升,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

进入新世纪,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形势逼人。"办什么样的大学、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成为摆在海大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学校决策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率先举起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旗帜,全力促成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海大,学校由此跻身国家"985工程",为在新世纪初叶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以此为契机,以近80年建设与发展的骄人成就为基础,2002年10月学校获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历史新征程。

与此同时,学校大力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在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大锅饭"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初步形成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顺利完成了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教育改革稳步推进,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深化,形成了与学校行政主体分离、市场驱动、自主经营、有偿服务、有序竞争的后勤服务新机制。

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借助于"211工程"、"985工程"一期重点支持,迈上了新台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翻了一番还多,学科和专业教育面进一步扩大,应用学科的比例已占到70%,有些领域已呈现出了高峰态势;海洋、水产等优势学科领域国家所设的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重点学科,海大已全部覆盖,有些博士点、硕士点还是全国唯一的。研究生增幅显著,至目前,在校生(含工程硕士)有4500人,与本科生的比例已接近1:2,重点学科两者之比达到1:1,已基本符合研究型大学学生结构的要求。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跃升,目前,学校在海洋、水产领域承担的973项目数已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一,海洋"863计划"项目数位居全国海洋科教机构第一位;2003年,科研经费已逾1.2亿元;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据《中国青年报》2004年8月报道,中国海洋大学投入产出比列全国高校第15位、效益列第16位、整体综合创新能力排在第22位。

学校始终视人才为兴校之本,实行"岗位靠竞争、聘任看水平、收入凭贡献"的用人制度,遵循"以环境揽人,以情感留人、以事业树人"的工作思路,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实施"筑峰工程"、"绿卡工程"和"繁荣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强校战略。目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39%,在全国重点大学中名列前茅;重点学科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60%,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86%。形成了以7位院士、6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0余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跨世纪人才和"千百万人才计划"一二层次入选者等高水平人才为核心、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引进大师和大师级学术带头人,领衔起步较晚、力量相对薄弱的哲学社会学科或社会急需的应用学科,是新时期学科发展的重大举措,有效地促进了这些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比如,为重振校史上人文学科的辉煌,学校聘请当代著名文学大师王蒙先生出任文学院院长,又聘请严家炎、袁行霈、童庆炳等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加盟,建立并实行了名家课程体系和"驻校作家"制度,实现了文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此外,材料、环境、法学等学科都由于高水平人才的引进而实现了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学校集思广益,进一步凝炼了办学理念,形成了海大精神、"四求"学风、"三严"教风和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

经过几代人8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水产)学、经济学、文学、医(药)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设有海洋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数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系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20个学院(系)。现有69个本科专业、10个高职专业,在校本专科生10339人(其中本科生9418人);7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7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海洋、水产、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领域具有专业工程硕士授予权;拥有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海洋化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海洋生物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有物理海洋、海洋遥感、水产养殖、海洋药物等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两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一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2004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将迎来80华诞。岁月如歌,足音铿锵。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海大园涌现了一代代科学大家和文学大师,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贡献了大量的科技成果,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今日之海大,可谓科技昌明、人文日新、氛围优良。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组成,更是中国海洋大学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坚信,新世纪的海大人将秉承传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到2010年,基本完成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任务,初步奠定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到建校百年或再长一段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特色显著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 魏世江

相关链接:[www.ouc.edu.cn][news.o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