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变化分析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sic.gov.cn/news/455/7360.htm 在 2023-01-30 15:50:1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变化分析
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变化分析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陈彬   时间:2016-12-26

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既包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能源原材料成本、税费成本、社保成本等直接生产成本,也包括物流成本和汇率成本等流通成本,还包括整体营商环境和政府廉洁程度等外部交易成本。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五大任务之一是要“降成本”,并从六个方面指明了努力方向。因此,这里将主要分析这些要素成本的变化情况。

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出现了快速上升。首先,受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适龄劳动人口(16-59岁)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010年达到峰值,近年来劳动人口的绝对量开始下降,因而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结束,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企业用工成本快速上升。其次,《劳动合同法》在保障劳动者合法利益的同时,明显加大了企业对员工社保支出。第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休闲娱乐等闲暇需求加大,减少了劳动时间,进而会加大劳动力供应紧张。第四,随着部分女士回归家庭,中国就业参与率呈下降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2004年的15920元上升至2014年的56360元,年均上涨13.5%。国际比较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不仅显著快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而且快于南非、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08-2014年,中国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名义增长率达到11.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左右。而同期美国工资实际增长率仅为1.9%、欧元区为0.5%、日本为-0.8%;南非和巴西的实际工资增长率分别为3.2%5.7%。由此可见,劳动力成本的过快上涨严重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资金成本偏高

国际比较表明,2014年中国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6%,远高于美国(3.25%)和日本(1.22%)等发达经济体,但是大大低于巴西(32.01%)、俄罗斯(11.14%)、印度(10.25%)、南非(9.13%)等发展中经济体。

上述数值反映的是中国名义贷款利率与各国利率的差别,如果考虑2014年中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为-1.9%,中国企业贷款实际利率为7.5%,而同期其他国家的实际贷款利率普遍低于贷款基准利率,因而中国实际贷款利率明显高于除巴西之外的其他主要经济体。此外,中国企业贷款的中介费用较高,所承担的评估费、保险费、顾问费等费用普遍高于其他国家平均水平。因此,资金成本偏高是导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企业税费负担较重

按照国际标准的宏观税负计算方法,2014年中国宏观税负高达37.2%,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30%-35%之间),这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极不相称。同时,与发达国家实行“高税负、高福利”政策相反,中国是在较低福利水平上实行较高税负。并且中国宏观税负高,主要体现为企业部门税负高,不利于企业投资和创新。根据资金流量表计算,2012年企业税负相当于其含税可支配收入的47.4%

因此,中国未来降低企业和居民税负的空间较大,这主要体现在通过盘活巨额的政府储蓄来降低企业部门过高的税负和社保缴纳负担,通过普遍性减费和普惠性减税来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未来国企改革、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提升为全民所享,可以为降低企业税费提供广阔空间。另外,以营改增等为主的税制改革也会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根据国税总局的数据,截至20156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09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94万户,占18.47%,小规模纳税人415万户,占81.53%。上半年,“营改增”共减税1102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直接减税600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502亿元。从2012年实施“营改增”以来,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按照改革计划,2016年要完成生活服务业、建筑业和不动产、金融保险业等行业“营改增”,涉及近1000万户纳税人。

四、企业社保负担较重

统计数字显示,2003-2014年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由3495.15亿元快速增长至40438.81亿元,11年间增长了10.6倍。大多数年份的增长率都在15%以上。中国社保体系主要由“五险一金”组成,最新数据显示,五项社会保险缴费合计达到企业工资总额的39.25%。其中,养老保险总费率28%(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医疗保险8%(单位缴费6%、个人缴费2%)、失业保险费率2%(单位、个人比例各省自定),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缴费个人不缴,工伤保险平均费率为0.75%左右,生育保险的平均费率为不超过0.5%。可以看出,目前用人单位负担的五项社会保险费率合计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9%左右,有些地区费率合计超过30%,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的缴费负担仍然较重,导致企业人工成本较高。

社会保险费率偏高确实导致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一些企业甚至转移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国家。通过对比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社保缴款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后可以发现,相对于美国和欧元区而言,中国的社保缴款占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它们实行的是“高福利”政策,自然社保缴款水平更高。而与东亚近邻日本相比,中国的社保缴款占比偏高,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此外,在金砖国家中,中国与巴西、俄罗斯相比社保缴款占比较低,但与印度和南非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相比占比较高。

五、企业用地成本快速提高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商品房市场井喷式增长,房价与地价相互拉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用地成本明显提高。从全国主要城市土地出让监测价格来看,2008年以来出现加速上升态势,尽管2012年以来有所放缓,但是土地出让价格仍然呈现出上升趋势。综合地价由2012年第三季度的3093/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3606/平方米。工业用地价格由2012年第三季度的662/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753/平方米。

我国各类商品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我国商品房年均销售价格由2000年的2112/平米上涨至2014年的6324/平米,年均上涨8.1%,累计上涨了200%。其中,住宅、商业营用房、办公楼售价分别年均上涨8.3%8.2%6.7%,分别累计上涨205%201%149%。商业营用房和办公楼价格的上涨,直接会增加企业经营的成本。

国际比较表明,2000-2014年,中国商品房年均售价累计上涨200%,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涨幅。美国房价在金融危机期间出现大幅下跌,商品房价格指数在2011年见底,2012年开始反弹,目前已接近金融危机前的高点,较2000年累计上涨约51%。而日本房屋价格指数基本稳定,近年来几乎没有上涨;近十年来欧元区房价指数累计仅上涨6%左右。相对而言,南非和印度的房价指数上涨也较快,2000-2014年南非独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上涨了369%2009-2014年印度全国房价指数累计上涨了163%

六、能源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

尽管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大宗初级产品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下跌,但是,受交易税费、定价机制、流通费用、原料来源等因素影响,总体上中国能源原材料成本高于美国、俄罗斯、巴西等主要能源市场。能源价格相对较高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带来抑制作用。

中国煤炭价格仍高于主要国际市场。2014年,中国、日本动力煤、美国阿帕拉契、西北欧煤炭现货价格指数分别为145.697.769.075.4,分别较2008年下跌16.5%20.5%41.9%49.0%。从动力煤现货价格来看,中国煤炭价格仍然高于主要国际市场。2015年底,中国秦皇岛、澳大利亚BJ、欧洲ARA港和南非理查德RB动力煤现货价分别为每吨370元、339元、296元和318元,中国煤炭价格分别高出9.1%25.1%16.5%

中国工业电价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3OECD成员国工业平均电价为每千千瓦时121.212美元。而2013年中国工商业平均电价折合136.27美元/千千瓦时,可见中国工商业电价高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更是美国平均电价的两倍。但是,中国工商业平均电价明显低于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此外,经合组织成员国居民平均电价要高于工业电价,而中国则恰恰相反,2014年工业平均电价约为居民平均电价的1.52倍。

中国石油价格属于世界中等水平。201510月份,北京汽油价格约为5.92/升,高出同期美国(3.8/升)和加拿大(5.1/升)汽油价格54%16%。主要是因为中国汽油价格中约有30%多的各种税费(消费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和教育附加费等),而美国和加拿大的燃油税较低。但是,中国汽油价格明显低于实行高燃油税的日本和西欧各国。同期日本汽油价格为7.1/升,高出中国汽油价格20%左右;西欧国家汽油价格每升在8.3-10.6元之间,超出中国汽油价格40%-80%

中国天然气价格比价大幅抬高。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机制仍不完善,对市场信号反应不灵敏。近年来随着油价和煤价持续大幅暴跌,长期偏低的气价在改革之后反而因比价偏高,成为抑制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因素。国际比较来看,2014年日本液化天然气(LNG)进口价格为16.33美元/百万Btu,是德国LNG进口价格的1.8倍,更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天然气市场价格的2.03.84.2倍。日本LNG进口价格基本代表东亚地区的进口气价水平,与中国LNG进口价格基本接近。这表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在内进口气价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七、物流成本较高

近年来,中国物流成本出现不断降低的态势,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2009年的17.6%降低至2014年的16.6%,但是仍然远远高于2014年美国(8.3%)和日本(8.5%)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比世界平均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11.7%)要高。因此,中国制造业的物流成本较高是造成制造业总体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物流成本的构成来看,2014年中国运输、保管(仓储)和管理费用分别占到物流总费用的52.9%34.9%12.2%。从1991-2014年,运输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最快,从1991年的13.3%下降至2014年的8.8%;管理费用占GDP比重下降最慢,13年间仅下降1.2个百分点。虽然相比于1991年,中国各项物流费用都有所降低,但与同期的美国相比,运输费用占GDP比重高3.5个百分点,保管(仓储)费用占GDP比重高3.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GDP比重高1.7个百分点。由此也可看出,各项物流成本都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八、人民币大幅升值

虽然近期由于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但自2005721日实施汇改以来,截至2016121日,人民币对美元总体表现出升值态势,1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由8.2765升至6.5585,累计升值26.2%。同期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港币分别升值40.0%30.5%26.8%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许多国家和经济体为了自身经济复苏和推动出口纷纷将其本币贬值。20087月至今,日元对美元汇率贬值11%左右,印度卢比对美元贬值56.7%。受初级产品价格暴跌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冲击,俄罗斯卢布、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汇率贬值分别达到257.1%112.4%151.6%。主要货币的竞相贬值,使得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超过市场汇率。因此,人民币大幅升值给国内制造业企业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下降,出口需求减少,甚至影响到部分外贸企业的生存。

九、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较高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中国的营商环境居第84位,比2015年的排名上升6位。相比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整体的营商环境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而相比于巴西和印度等国,中国的营商环境相对较好。从分项指标来看,虽然中国整体营商环境排名上升了6位,但是除了办理施工许可和纳税两项指标外,所有营商环境指标排名都下降了,特别是开办企业和获得信贷指标下降较为明显,2016年排名分别比2015年下降9位和8位。目前对中国企业来说,来自各种不合理审批、许可和中介服务收费等方面的负担仍然较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Scan me!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