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724/16641164.html 在 2020-02-22 23:16:1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后宫甄嬛传》收视走高 陈建斌:雍正就是我这样--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

后宫甄嬛传收视走高 陈建斌:雍正就是我这样

冯遐

2011年12月19日07:43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陈建斌和孙俪在剧中分饰雍正和甄嬛。
陈建斌


后宫甄嬛传》(以下简称《甄嬛传》)正在BTV-4播出且过半。截至目前,单集最高收视已过9.5个点,成为BTV-4本年度收视冠军几成囊中之物。

对于后宫“万红丛中一点绿”的雍正一角,主演陈建斌最初遭遇的质疑声很大。原因之一是,“陈四爷”乍一看并不符合原著中风华正茂的那位“皇上”;再者也和最近爆红的“吴四爷”(吴奇隆在《步步惊心》(观剧)中饰雍正)有关。但融入剧情后,发现陈建斌演的是劳心劳力的雍正。面对负面声浪陈建斌幽默化解,“我知道大家说我显老,但是吴奇隆是41岁,我也是41岁,我俩真的一样大。”

谈质疑

我和吴奇隆都是41岁

见到陈建斌本人,较剧中年轻、紧实。采访的话题于是便直接从上述饱受质疑的点切入。“拍《三国》时增肥20多斤,我所有的裤子穿不了,皮带扣不上,后来的两年多一直在减,但是增肥容易减肥太难了。去年拍《甄嬛传》时是刚减掉10斤时的状态,确实胖点儿。”陈建斌幽默地感慨说,“现在要重新回到年轻英俊时的我是很不容易的。”

剧中,“偏胖、显老、不够帅”的“陈四爷”与原著粉丝的美好想象有差距,微博上“瑶瑶0416”的观点颇具代表性:我觉得陈建斌演的皇帝和原著中很不符合。还有很多网友拿其与“吴四爷”作比,弄得陈建斌不得不强调自己和吴奇隆同为41岁,自己是看着吴奇隆的戏长大的。“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吴奇隆是上世纪80年代末,我上高中时,央视播的片子叫《潮》,介绍小虎队、姜育恒等台湾地区的歌手。再后来,吴奇隆就开始拍戏了,我当然可以说是看着他们的戏长大的。”

比较归比较,但陈建斌说,其实对外貌体型等方面的质疑并不会对他构成困扰。“你说我胖,这对我来说不是障碍,在我脑子里没这概念。我的概念,胖瘦不重要,健康最重要,合适最重要。还有,正因为是郑晓龙导演的,他才会选择我;如果不是他导,我可能不会拍。我没看过小说,我拿到的只有剧本,我是按照剧本去演的。他们(粉丝)由着自己的想象,不管历史上怎么回事儿;到我这儿了,我得先按照我的标准来,至于他们的要求,对不起了,我就不能满足他们了,只能让他们留着美好的想象了。”其实在他看来,作为演员,体态样貌是否符合角色最重要。言谈间,陈建斌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存储的雍正画像的照片,“你看,是不是就是我在剧中的样子?”的确,“陈四爷”的体态、造型一如图片所示。

谈接戏

终于能当回“完整”皇帝

《三国》90多集,曹操只有200多场戏;《甄嬛传》76集,雍正的戏份有500多场。尽管如此,陈建斌说当初接戏,戏多肯定不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能让他体验一回“完整”的皇帝。

“我拍《三国》时,只有前朝戏、没讲后宫,只是涉及到了曹操和儿子的戏份。我建议过加后宫的戏,还有展现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以外,再加些表现他文学家的戏份,但碍于篇幅有限都没展现,我就不太满足。曹操不只有铁血和杀伐的一面,他也是人呀。皇帝除了‘上班’,必须有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虽然曹操和雍正是两个人,但对我来说,《甄嬛传》里的雍正可以把一个帝王的另外一面展现了,这样帝王的生活就相对完整了。”

此外,剧本中的悲悯情怀而不仅仅是尔虞我诈,也是吸引陈建斌的地方。“人一旦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其他人就不可能跟他有平等的关系。雍正跟嫔妃之间因此也无法是真正的知心爱人,但他也是普通人,他渴望体验去掉权力后男女之间最纯粹的情感,就是这种对普通人不难得到的对他来说反而不可得。这就注定了他的内心一定是孤独的。甄嬛也是如此,最终成为皇太后,得到了最高权力。从世俗来看,她获得了想要的东西,她成功了,但她内心得到幸福和满足了吗?显然没有,因为在奋斗的路上,她最终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她。”

对于全剧的延伸意义,导演郑晓龙多次强调对封建制度的批判,而陈建斌的观点则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现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这样,你想获得财富吗?你想登上福布斯排行榜吗?你挣扎,你奋斗,你最终被你所想取得的东西异化,变成另外一个人。”

谈演技

为找感觉故意“耍大牌”

《甄嬛传》中,陈建斌不用去打打杀杀、驰骋战场。前朝,批批奏章、断断国事;后宫,看看舞蹈、听听小曲……在观众看来,陈建斌的戏份轻松惬意,实则是“功夫在诗外”,为了能传达出雍正的“孤独”、“疲累”、“无奈”,陈建斌必须先找到跟角色的契合点,为此很是头疼过一阵子。

“我们看体育比赛、看杂技表演,你看着很轻松,但你没看到他背后付出了特别多的艰辛。演之前我得先说服自己是雍正,怎么说服呢?我与他的差别比我和曹操的差别还大。曹操,小人物的奋斗史,大多数人都能体会的经历;雍正,用现在的话说是‘富二代’、‘富三代’,这种出身我根本体会不到。我就看他的资料,知道他年轻时有个绰号,叫‘冷面王’,这个人很严肃,很内敛、不苟言笑;还有他脾气很急躁,有时候会按捺不住。他的父亲给他写了四个字:戒急用忍。很巧合,接《甄嬛传》之前,我给自己也找到了一样的条幅。因为我也是个急脾气,年龄大了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我看到这个一下子找到了共同的东西。”陈建斌说这些背后的故事观众是看不到的,但对他来说很重要,他要借助它说服自己就是角色。

不仅是在拍摄之前必须找到和角色的契合点,在拍摄期间,陈建斌也是活在角色的世界里。拍《三国》时,收工后一般都是直接回宾馆,从不和“大臣们”出去吃呀、玩呀,陈建斌认为曹操不会跟大臣们同乐。“怎么找到戏中的感觉,就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戏是要靠细的积累,比如增肥、造型都是所谓的‘细’。”

《甄嬛传》戏中,雍正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伴君如伴虎,每个嫔妃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而在戏外,陈建斌和女演员们也不大交流,一来是名气的不对等,二则是陈建斌“体验派”的做事方法会让他尽量不出戏。因此当导演喊停,女演员们和陈建斌就会各自散去。“我跟其他演员怎么建立这种关系(皇帝和妃子),不是说导演一说开始,我们这个关系就有了,我得想各种招。可能有些演员很有天赋,但我是比较笨的演员,使用这种方法也让他们获得这种感觉。”对于会不会被扣上“耍大牌”、“难相处”的帽子,陈建斌并不介意,“他们怎么议论我不重要。”

晨报记者 冯遐

■记者手记

是演员,不是艺人

采访中,陈建斌回答每一个问题时,都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他会把相关的前因后果很有条理地逐一摆出,透过浅层的现象表达他更深层的思考。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说自己是演员,不是艺人,不负责娱乐大众。因此,他塑造的不是艺人型雍正,而是演员型雍正,即这个雍正不需要帅、不需要瘦,而是要与历史上的雍正尽量贴合,外在和内在皆是如此。

“演员”这个概念从陈建斌在中戏上学时就渐渐内化到了骨子里,老师们传授的都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体系,整日挂在嘴边的就是“要爱艺术中的角色,而不是爱你自己”。陈建斌对于表演的认识、人生观、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在上学期间早已形成,现在是根深蒂固,所以他完全不会介意那些粉丝和网友对他外形的质疑。

不过记者认为,在艺人和演员混同的圈子里工作,又想当圈外人,怎么听都是个悖论,且极易落下“装”的口实。但陈建斌强调就是不想在圈里,他说这个圈子不会让他有以此为荣的感觉,有时甚至还觉得很丢人。如果不是孟京辉当年让他去演《浮士德》,他至今可能还在中戏教书。他因此更愿意被称作读书人,“读了几本书,不求甚解,越读越糊涂,还自得其乐。”

既然如此,为何不放下一切重回自己钟爱的“象牙塔”里教书呢?令他厌恶和为耻的圈子同时带来的名和利是否又难以放下呢?面对这样的质疑,陈建斌说,人很难完全的超脱,或许十年后会回到学校。
(责任编辑:宋心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传媒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