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钱穆   一生为故国招魂   的史学大师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renwu/2010-07/27/content_20581222_3.htm 在 2020-05-09 02:10:3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
首页>>文化中国>>人物馆>>传奇故事 字号:
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7-27 11:51 责任编辑: 苏向东

 

结缘岭南,香港创办书院

1949年,大变革的前夜,钱穆忧心时局,南下广州,在街头遇到了老朋友张晓峰,张告诉他准备去香港办一所学校,已经约好了谢幼伟、崔书琴。这次偶遇,钱穆恐怕根本没有想到,竟是他抛妻弃子、永离故土的开端。历史也没有想到,从此,一代史学大师从此与岭南结缘,得以在平静的学术环境下构建自己学术研究体系,几乎凭一己之力延续了中华文化最纯粹一脉。

在香港,自认是流亡知识分子的钱穆,除在徐复观主持的《民主评论》发表文章外,又与谢幼伟、唐君毅、崔书琴等学者,借用华南中学在九龙伟晴街的课室三间,筹办“亚洲文商夜学院”。亚洲文商学院在夜间上课,系夜校性质,由钱穆任院长,崔书琴任教务长,教师有唐君毅、张丕介、罗梦珊、程兆熊等。1950年秋,上海商人王岳峰斥资在九龙深水埔桂林街61- 65号购得新楼三楹,供作新校舍。占地虽不大,也无图书馆,但亚洲文商从此由夜校改为日校,并更名为“新亚书院”,钱穆出任院长。

钱穆坦言,“我创办新亚的动机,是因为当初从大陆出来,见到许多流亡青年,到处彷徨,走投无路,而我觉得自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怎忍眼看他们失学。同时,也觉得自己只有这一条适当的路可以走。虽然没有一点把握,但始终认定这是一件应当做的事”。1949年10月10日晚上,亚洲文商学院在香港九龙佐顿道伟晴街华南中学的三楼上举行了开学典礼。

亲眼目睹新亚书院创办全过程的徐复观在《忧患之文化--寿钱宾四先生》中称:“新亚书院之创立,盖有类于乞食团,托钵僧”,创办者“日则讲授奔走,夜则借宿于某一中学课室。俟其夜课毕,则拼桌椅以寝;晨光初动,又仓皇将桌椅复原位,以应其早课之需。”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余英时也回忆说:“有一年的暑假,香港奇热,他(钱穆)又犯了严重的胃溃疡,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一间空教室的地上养病。我去看他,心里真感到为他难受。我问他,有什么事要我帮你做吗?他说:我想读王阳明的文集。我便去商务印书馆给他买了一部来。我回来的时候,他仍然是一个人躺在教室的地上,似乎新亚书院全是空的”。

事实上,钱穆心中“新亚”一词即“新亚洲”之意,即“重新赋予亚洲以新生命”,钱穆希望把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建成一个传播中国文化、亚洲文化的中心。

钱穆主讲的中国通史课,是学校最大的号召力量。新亚书院迁入桂林街后,来访的学人增多,限于学校的规模和经费无法一一聘请。在钱穆的倡议下,创办文化讲座,利用晚间无课的时间,每周洽请校外学者做公开的学术讲演。新亚文化讲座每周末晚上7至9时在桂林街校舍的四楼大教室举行,可容纳百人左右。每至周末,无论是寒暑风雨,校外来听者常常满座,留宿校内的新亚书院学生只好环立于旁,挤立墙角而听。新亚文化学术讲座从1950年11月开始,到1955年初举办了139次,共讲122个专题,内容遍及新旧文学、中西哲学、史学、经学学等,其中钱穆主讲有中国史学之精神、老庄与易庸、黑格尔辩证法与中国禅学、孔孟与程朱等21讲,成为讲座的核心力量。

钱穆初到香港时,虽然是国内望重一时的著名学者,但是在香港这块殖民地上,他却是没有很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新亚书院建校之初,并没有得到香港政府以及国外教育机构的基金支持,与香港唯一一所大学--香港大学相比,不啻天壤之别。新亚书院的创办人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人,怀着为中国文化延续命脉的精神,为创办学校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经过数年来的辛勤耕耘,他们的办学理想终于引起香港各界及国际上的关注和瞩目,获得了各方面的同情和支持。

自从1954年5月正式与中国雅礼协会合作以来,新亚书院每年得协款2.5万美元,自此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到1959年秋时,新亚书院已拥有8系1所,456名学生,成为当时香港一所享有盛誉的大学。

为表彰钱穆的学术成就和献身教育的精神,1955年6月27日,香港总督兼香港大学监督葛量洪在香港大学1955年毕业典礼上,授予钱穆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这是香港大学自创办以来,第三次颁授这样的学位,其中一次是胡适1935年获此殊荣。在颁授典礼上,葛量洪说:“钱先生系一著名的华人学者,他这次接受本大学的法学博士名誉学位,为本大学增光不少。”

台湾辞世,魂归太湖水滨

1990年8月30日晨,风雨之日,钱穆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去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钱穆魂兮归来,归葬太湖水滨。而他留在岭南的足迹,也被历史一路仔细搜集,成为后人阅读钱穆时一个绕不过去的章节。

余英时在钱穆逝世后为先师写下了这样的挽联:

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上联写钱穆平生治学宗旨及入台后的书斋岁月,下联写钱穆前半生之选择及心怀故土乡魂的深情。作为钱穆嫡传弟子的余英时,与钱穆保持近半个世纪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一副挽联,大概是对于钱穆一生最深情也有分量的概括。

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余英时悼钱穆挽联

钱穆大事年表

1894年生于今江苏省无锡市。

1910年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适逢武昌起义,学校停办,遂辍学。

1930年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后任教燕京大学为任教大学之始 。

1931年任教北京大学历史系,并兼课清华、燕京、北师大。

1935年出版《先秦诸子系年》。

1937年随政局南迁,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39年《国史大纲》脱稿。

1949年赴港任亚洲文商学院院长。

1950年成立新亚书院,应邀赴台讲演。

1961年新亚书院理学院成立。

1967年十月迁居台北。

1968年迁入素书楼,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4年撰《八十忆双亲》。

1990年 6月迁出素书楼8月30日逝于杭州南路寓所。

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文章来源: 晶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