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苏曼殊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zhsc.net/Item/992.aspx 在 2016-10-01 23:22:3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近代】苏曼殊-中华诗词网

【近代】苏曼殊


    作者:杨天石 来源:本站输入 阅读: 更新:2005年04月24日      字号: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为其法号。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出生于日本横滨。父亲为旅日华商,母亲是日本人。这种特殊的身世使他早年即因家庭矛盾出家为僧。但是,民族的危难又使他不能忘情现实。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日本东京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青年会。次年加入拒俄义勇队。同年归国,任教于苏州吴中公学。不久,到上海参加《国民日日报》工作。光绪三十年,南游暹罗、锡兰,学习梵文。三十三年(1907),在日本与幸德秋水等组织亚洲和亲会,公开揭出"反抗帝国主义"的主旨。同年,和鲁迅等人筹办文学杂志《新生》,未成。宣统元年(1909),再度南游,任教于爪哇中华学堂。辛亥革命后归国,参加上海《太平洋报》工作。1913年,发表《反袁宣言》,历数袁世凯窃国的罪恶。他的情绪起伏不定,时僧时俗,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放浪不羁,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
    苏曼殊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为南社社员。他现存诗约百首,大多为七绝。《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写对清朝统治者的愤恨,《过平户延平诞生处》抒发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慕,《吴门依易生韵》"碧城烟树小彤楼"、《为玉鸾女弟绘扇》、《东居杂诗》"流萤明灭夜悠悠"等写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但是,这类具有政治内容的作品并不多。苏曼殊的诗主要写个人身世,尤多写爱情和女子,如《本事诗》、《无题》、《东居杂诗》等。它们以□丽绵眇的风格,表现幽怨凄惋的感情,艺术上受李商隐和龚自珍的影响较多。苏曼殊还有一部分风景诗,色调明朗,节奏欢快,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如《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种田。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又如《过莆田》、《晨起口占》等。
    苏曼殊善画。他的诗不用典,不发议论,懂得用形象说话,常常能以寥寥的几笔勾勒出如画的意境。因此,前人对他的诗艺术评价颇高,说是"旷观海内,清艳明隽之才,若曼殊者,殊未有匹焉"(王德钟《燕子龛遗诗序》)。但是,也有人批评他"高逸有余,雄厚不足"(胡怀琛《说海感旧录》)。
    从1912年起,苏曼殊陆续发表了6种文言小说。《断鸿零雁记》(1912)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写作的长篇,其中某些情节有着苏曼殊本人生活的影子。男主人公三郎,家道衰微。其未婚妻雪梅被继母迫嫁富室,三郎愤而为僧。后来,三郎东赴日本寻找生母,与姨姐静子相遇。三郎之母属意静子,三郎对静子也不无恋恋之情,但终因皈依佛法,割断情丝,潜逃回国。其时,雪梅已绝食而死。
    《绛纱记》(1915)以四对青年的爱情故事为中心,展开对社会生活的描写。小说写了华侨资本家的倾轧、破产,批判资产阶级以金钱财富为轴心的婚姻关系的卑鄙。它又通过一场"洋场骗术"的描写,揭露了西方资
    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在中国的恶劣影响。
    《焚剑记》(1915)在表现主人公爱情生活的同时,反映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动乱面貌:兵乱匪劫,人民颠沛流离,军中以人肉为粮。小说的两个女主人公,一个为姨母迫嫁,逃亡出外,又为人逼嫁,再度逃亡,终于流离而死;另一个在未婚夫死后,被逼抱着"木主"成婚,终身守寡。苏曼殊通过这一情节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沉痛控诉。
    《碎簪记》(1916)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代表者的形象。小说主人公反对子女婚姻自主,认为"自由恋爱是蛮夷之风,不可学也"。在他的干涉下,三个男女青年都殉情而死。本篇在作者小说中最富于抗议精神,发表于《新青年》。陈独秀称赞它具有"反对黑暗野蛮时代"的战斗意义。
    《非梦记》(1917)写贫富不同的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男主人公被婶母逼迫抛弃贫寒的画师女儿,另娶一"家累千金"的门当户对者,结果是女主人公投水而死,男主人公当了和尚。
    苏曼殊的这些小说,从争取婚姻自由方面接触到反封建主题。小说的男女主人公们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矢志不二,但都为礼法、门第、家族、金钱等社会势力阻挠,不能如愿,构成悲剧。这一冲突有其时代意义,但是,在小说中,作者却将它转化为主人公的反抗和屈服、入世和出世、追求幸福和宗教解脱之间的个人心理矛盾,而又让后者占了上风。这样,他的作品就充满了浓厚的感伤主义和人世无常的情调,有时甚至为佛教教义作宣传。
    苏曼殊的译作有雨果的《惨世界》(即《悲惨世界》)及《拜伦诗选》等。
    《惨世界》发表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出版的《国民日日报》,最初名《惨社会》,署名苏子谷译。发表至第11回,因报馆被封中辍。次年改由镜今书局出版单行本,署名苏曼殊、陈由己合译。陈由己即陈独秀。《惨世界》由苏曼殊主译,陈独秀润色加工,并续译12至14回。
    苏曼殊的翻译并不忠实于原著,不仅有所删削,而且自第 7回起,更离开原书,杜撰情节,添加了一个名叫男德的青年,通过他,译者表述了自己的革命见解。如说:"那支那国孔子的奴隶教训,只有那班支那贱种奉作金科玉律,难道我们法兰西贵重的国民,也要听他那些狗屁吗?"书中还写到工人金华贱因冻饿无奈,从面包铺拿走了一块面包,被定为"夜入人家窃盗的罪名",男德为此不平,他认为,世界上的物件应为世界人公用,只有那些不能做工,靠欺诈别人发财的人才是蟊贼。显然,这是20世纪初年从日本传入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书中,译者还添加个别人物和情节,表现了对清朝贵族及其走狗的强烈痛恨。
    《拜伦诗选》出版于宣统元年(1909)。其中,用中国古体诗的形式译有《赞大海》、《哀希腊》、《去国行》等篇,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译作之一。
    著作有《苏曼殊全集》。

    ————————————————————————————————

    关于苏曼殊·裴效维

    近代作家苏曼殊(1884—1918年),解放前曾经蜚声海内,誉满文坛,甚至出现过“曼殊热”(鲁迅语)的盛况,可见其受人欢迎。可是解放以后,苏曼殊及其作品却被扫进了“封资修”的垃圾堆。其结果,不但使一般的青年读者对苏曼殊一无所知,而且连某些专业的文学工作者也对他所知甚少。比如近几年发表的几篇有关苏曼殊的文章以及其他专著中有关苏曼殊的部分,大都把苏曼殊的名字、血统、身世、经历等搞错了,有的甚至把他的籍贯搬到了广西。为了恢复苏曼殊的本来面目,有必要作些简略的介绍。

    苏曼殊,原名戬,字子谷,后更名元瑛,改字子谷,曼殊是他出家以后自取的法号。此外,他受当时文坛风气的影响,还使用过四十多个其他别号,如燕子山僧、南国行人等。

    苏曼殊的原籍为广东香山县(即今中山县)。其祖父苏瑞文以经营进出口业发家。其父苏杰生在日本横滨经商,任某英商洋行买办。苏曼殊即诞生在日本横滨。但他的生母并非苏杰生的合法妻妾,而是一个名叫若子的日本女子。所以,苏曼殊是一个混血儿和私生子。在封建观念严重、华夷之别严格的当时,苏曼殊的这种“不光彩”的出身,注定了他必然要受歧视的命运。所以他一出世,母子二人便被赶出了苏家之门,母亲只好带他回到了外祖父家。到了苏曼殊三、四岁的时候,由于苏家生女多而生男少,苏曼殊才被领回广东老家。从此,母子分离,终生不复一见。远离生母的苏曼殊,颇受家庭虐待。比如他在十三岁时曾经害过一场大病,家长们不仅不给他延医治病,反而把他放在柴房里等死。

    苏曼殊九岁那年,苏杰生经商失败,家庭破产。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以致苏曼殊从十三岁起,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先在上海姑母家寄食两年,学习中文和英文。接着又在十五岁那年(1898年),得其表兄林紫垣的资助,到日本留学。先后在横滨华侨所办大同学校学习四年,东京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学习一年,成城学校学习数月。在这近六年的留学期间,苏曼殊的生活是很清苦的。据他的同学和好友冯自由回忆,苏曼殊在东京上学时,因林紫垣只月助十元,苏曼殊住的是最低劣的“下宿屋”,吃的是掺了石灰的米饭,为了节省火油费,晚上竟不点灯。

    苏曼殊于1903年回国后,先任苏州吴中公学教习,后为上海《国民日日报》撰稿。因该报停刊而失业,便到香港投靠兴中会负责人之一的陈少白,不料因误会而遭冷遇。苏曼殊一气之下,便跑到广东惠州某破庙削发为僧。但为时只有数月,尚未取得正式和尚的资格,即乘师父外出之机,偷了已故师兄博经的度牒,溜之大吉。从此以“博经”自命,并自称“曼殊和尚”,开始了四海为家的流浪生活。他以上海为中心,频繁来往于大江南北、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有时以教书为生,有时靠卖文过活,有时寄食于寺庙,有时乞贷于友朋,有时“赀绝穷饿不得餐,则拥衾终日卧”(柳亚子语),有时甚至把金牙敲下来换烟抽。终于在“五四”运动的前一年穷病而死,享年仅三十五岁。

    苏曼殊是辛亥革命运动时期最先觉悟的知识分子之一。早在1902年,他就参加了以反清为宗旨的留日学生的第一个革命团体青年会。1903年,他又参加了拒俄义勇队。后来拒俄义勇队改组为带有反清色彩的军国民教育会,他也参加了。苏曼殊与孙中山先生也有密切关系。据何香凝回忆,1903年,何香凝在日本东京的住宅是孙中山的联络点和开会场所,苏曼殊就是常来参加会议的一个。孙中山还让苏曼殊等二十多个留日学生组成义勇队,每天早晨练习射击,以备参加武装起义。苏曼殊积极参加革命活动,遭到了资助他上学的林紫垣的极力反对,并以断绝资助相威胁。但苏曼殊宁可丢掉饭碗和中辍学业,也不肯放弃革命,结果被林紫垣强迫回国。回国后,他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春,他愤于保皇派猖獗,决心暗杀其头目康有为,因陈少白极力劝阻,才未实行。同年秋,他在湖南长沙实业学堂任教,正值华兴会计划武装起义,他也参预其事。起义因事先泄露而流产后,他又参加了黄兴召集部分华兴会成员在上海举行的秘密会议,会议决定了今后实行暗杀和武装起义的方针。由此可见,早年的苏曼殊,不但具有一般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而且完全赞成并积极参加了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的实际斗争。

    但是,苏曼殊主要不是一个革命的活动家,而是一个革命的文学家;他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对旧世界进行“武器的批判”,而在于运用“批判的武器”,为辛亥革命开辟道路。

    苏曼殊参加了辛亥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如陈独秀、章士钊所办的《国民日日报》、同盟会的《民报》、刘师培夫妇所办的《天义报》等,都曾得到苏曼殊的赞助。他为秋瑾的遗诗写过序,为冯自由的《三次革命军》题过辞。1907年鲁迅在日本准备创刊《新生》文艺杂志时,苏曼殊也是赞助者之一。1909年南社成立后,苏曼殊也很快加入,并成为该社的著名作家。

    苏曼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诗、文、小说、绘画无不精通。尤其以诗的影响最大,故有“诗僧”之称。他写过《无题诗三百首》,可惜已经失传。今存者一百零一首,绝大部分是七言绝句。苏曼殊的小说也很闻名。他一生共写小说七种,其中《人鬼记》已散佚,流传下来的有《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未完)、《绎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六种。另有《惨世界》一种,名为翻译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出自苏曼殊的创作,所以也应算作苏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又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翻译家之一。他精通日文、梵文、英文、法文,除节译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外,还译过《拜伦诗选》和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他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编撰过《梵文典》、《初步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埃及古教考》、《汉英辞典》、《英汉辞典》、《粤英辞典》等多种专著,不幸均已失传。据有人统计,苏曼殊在短短的十五年时间里,著述共达三十种以上,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了。

    苏曼殊作品所表现的基本思想,是同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息息相通的,是为反帝反封建服务的。譬如,当1903年全国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拒俄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大论战的时候,苏曼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作者用战国时鲁仲连力主抗秦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他又发表了杂文《呜呼广东人》,对那些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洋奴买办之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同年发表的《惨世界》,则不但批判了清政府统治下的“悲惨世界”和数千年来的封建观念,而且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并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专制统治,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公道的新世界”。因而曾经受到了青年鲁迅的称赞。辛亥革命前夕,他又发表了《岭海幽光录》、《拜伦诗选》、《娑罗海滨遁迹记》等作品,或者用清兵入关之初屠杀汉人以及汉人奋起反抗的历史事实,“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鲁迅语);或者用外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事实,来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精神,总之都是为辛亥革命服务的。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苏曼殊虽然消沉,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水晶帘卷一灯昏,寂对河山叩国魂”;“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尽管这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但那家国之痛的感情却是异常深沉的。当荷兰殖民主义者对我爪哇华侨进行血腥屠杀之际,苏曼殊为了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和祖国的尊严,发表了《南洋话》。当孙中山先生发动“二次革命”时,苏曼殊又发表了《讨袁宣言》,揭露袁贼“擅屠操刀,杀人如草”、“辱国失地,蒙边夷亡;四维不张,奸回充斥”的罪行,并断然表示:“衲等虽托身世外,然宗国兴亡,岂无责耶?今直告尔:甘为元凶,不恤兵连祸亟,涂炭生灵,即衲等虽以言善习静为怀,亦将起而褫尔之魄!”他在本时期所写的六篇小说,则不但从爱情婚姻的角度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而且暴露了袁世凯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可见苏曼殊基本上保持了革命的晚节。

    苏曼殊也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这是他的作品得以风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诗风格别致,自成一家。抒情则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状物则形象逼真,历历如见;写人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例如:“柳阴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确实不失为诗中有画、情景交融、清新秀丽的好诗。无怪乎连郭沫若也说“苏曼殊的诗很清新”。他的小说则既保留了中国小说情节曲折、故事完整、描写简洁等优点,又吸收了西洋小说注重描写自然环境、人物心理、人物外貌等长处,从而提高了小说的文学性。

    当然,苏曼殊的阶级出身及其所处的时代,不可能不给他的思想带来严重的缺陷。首先,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既有反帝的爱国主义,又存在盲目排满的狭隘民族主义;既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又保留了封建思想的落后残余;既有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情,又有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既同情人民的苦难,又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如此等等。其次,他的思想表现了明显退步的趋势,积极的一面越来越薄弱,而消极的一面却越来越严重。可见对苏曼殊既不能一概抹煞,也不能一概肯定,而应该批判地继承。

    总之,苏曼殊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应该属于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文学史里应该有他的一席之地。

     

     

    奇僧苏曼殊

     

    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

    他是清末民初萃集革命与创作于一身的奇僧。
    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及文学、佛学的各种撰述和翻译工作的苏曼殊也是近代人们公认的一位天才。他是高僧,是诗人、文学家、画家,通晓英、法、中、日、梵文的翻译家的同时,也是一名革命者。然而,他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新旧思想的矛盾斗争影响了他,加上他特殊的家庭境遇和飘零的身世,及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四处漂泊。病痛的折磨,际遇的悲惨,内心的伤痛,三者萃于一身,终于使这位天才,在三十五岁就过早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苏曼殊是极端个性化的,放浪形骸,癫狂无度。他曾生吃鲍鱼直到腹痛生病,没钱买糖就将自己的金牙敲下易糖而食。而且别号又多达几十……
    他留学日本时,孙中山先生曾派廖仲恺给曼殊送去二百元银洋,曼殊得之欣喜若狂,立即大发请贴。当孙先生和廖仲凯接到请贴时,孙先生笑着说:“这就是曼殊,我们去赴宴,让他高兴高兴……”
    他以僧人的身份混迹于世俗社会,并对此津津乐道。林语堂曾说:“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鲜明之外,简直有几分怪异、叛逆、忧郁。种种奇特之处是曼殊阅世的手段。
    曼殊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其父经商日本,为日本横滨英商万隆茶行的买办,自与其首妾河合仙的胞妹若子私通后,于1884年9月28日生下曼殊。未及三月,若子返回家乡后不知所踪。曼殊改由河合仙抚养,致使得在很长的时期里,曼殊错认养母河合仙为生身之母。以致后来常常为自己血统和身世慨叹。
    曼殊六岁返回广东老家,但家人把他目为异类,称作杂种。幼小的曼殊备受歧视和折磨,丝毫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疼爱,受尽刻薄和欺凌,甚至病危时不予治疗而抬入柴房待死……
    面对着这一张张凶狠的嘴脸,他常常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残忍的行为,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摧残。曼殊的童年是孤独的,悲惨的,一开始人生就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挑战。
    曼殊才华横溢,过目不忘,少年时就崭露头角,语惊四座。七岁时其父将他送往上海,随著名西班牙老师罗弼氏·庄湘学习英语。他本就具有超人的智能和惊人的记忆力,再加上他学习刻苦认真,超过了比他先入学的同学。后因其父生意不佳,苏曼殊辍学回广东老家,遭受族人们的百般虐待,他忍无可忍,偷跑到惠州慧龙寺出家,这年曼殊才十七岁(一说是十二岁)。后于广州六榕寺受沙弥戒时被苏家发现找回。他又回到那个令他痛苦不堪的家。
    后来又因犯戒(偷食鸽)而被逐出山门……

    名伎苏小小是邻居

    他从来居无定所、贫穷、疾病缠身,又积极参加资产阶级革命、逃儒归佛之反复、创作诗歌、小说,翻译;从一个革命者、一个和尚、一个佛教徒、一个恋母的儿子、一个情人、一个飘泊者、一个嫖客……他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比他的创作更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是他身世曲折而离奇,一生在众多的角色之间跳来跳去尤其引人注目。他的为人,他的才华,处处受到欢迎和爱戴。如果说刘三(季平)和柳亚子常常在经济上周济曼殊,孙中山先生无疑也是周济曼殊的一个。在他的一生中,给他带来许多温暖的,也不乏其人,他的生母、养母、祖母、孙中山、章太炎……
    1918年5月2日下午4时病逝,享年35岁,后事由汪精卫等料理。1924年6月9日,孙中山出资千金,葬他在西湖孤山之阴,与秋瑾之墓隔水相望,据说离他的坟墓不远处,还长眠着一代名伎苏小小。

    以情求“道”

    在他离开人世时,还不知他的生身母亲是谁?这就是曼殊一生的底蕴。饱受宗族歧视,缺少亲情的少年曼殊少小出家,及其“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流浪生涯,对于人间温暖,正如久旱逢甘霖。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个时期,内腐和外侵,致使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遭受前所未有的沉痛灾难!
    曼殊在日本著名学府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班学习期间,他结识了陈独秀,受到爱国主义思潮的影响,参加了排满反帝的革命团体,革命思想渐渐形成。
    袁世凯窃国后,他仍坚持以文章激发革命,发表了著名的《讨袁宣言》,历数袁世凯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惊世骇俗。
    曼殊大师是一个爱国的高僧,他的很多文字里浸透着对新世界的渴盼之情,和对清廷的无限愤恨,却是硬生生地被黑暗社会所淹没,于是希望破灭,痛极而笑,愤然落笔: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他需要宁静。然而他终究无法承受宁静世界的孤寂……于是反复着脱俗、入世。他是无能为力的,他对于这个世界又是失望的。 直到逝去,他看似浑噩的心神依旧在苦笑,人们无法理解他的行为。
    一个曾经客居异邦的僧人,在樱花坠落的日子里,楼头吹箫,思怀故国,忆念旧游。然却无家可归,有国难投,只可托钵行乞,漫无目的跋涉于水远山长之间,这一个感人的艺术形象,不可只能说是革命和尚来解读曼殊大师。

    名流交际

    苏曼殊有文采,有仪表,还有耿直的个性令他结交了不少朋友,朋友都是当时革命界、文艺界的著名人物。如陈独秀、章太淡、宋教仁、周树人、李叔同、蒋介石、用如果把苏曼殊的友人,一个一个名字排在我们脑海筋里,这差不多成了一幅民国以来文人名士的缩影图。

    三度出家

    曼殊曾三度出家,不但披着袈娑云游四方,甚至漫游暹罗,锡兰、越南等国,从中体察当地僧侣生活及佛教活动情况,并接受第三次戒剃,受戒于左臂上。
    他后又编撰了著名的《梵文典》八卷,填补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页空白。他也仰慕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壮举,多次表示要作白马投荒第二人,所以他曾西入印度潜修梵文。

    遗世而独立

    曼殊是遗世而独立的人。加上他早年即悟禅悦,稍长又万里担经,漂流异域,病骨支离,所以他的诗一方面油壁香车、红叶女郎、艳气四射,一面又悟尽情禅、倾心空门、无限感慨。他一则执着,一则逃逸,二者相纠相绕,缠附愈紧。这对于艺术,往往能创造出上品来,盖因蚌病成珠,忧伤的、感触万端的心灵往往酿出艺术的美酒。据有关分析资料指出,至少有70%以上的艺术家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神经质的表像或心理倾向,大抵都并不具有完整的人格。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不能确切知道艺术本身到底是一种常态的产物(日神文化)还是一种病态的反映(酒神文化)。但即便神经质,即便病态,真正的艺术家带给我们的美与力,也绝非其后滚滚而来的复制品所可以刻意仿效的。

    情缘未了

    情缘未了,使他成了出家人中的在家人,在家人中的出家人。曼殊出入酒肆花楼,其意不在花,也不在酒,事实上,曼殊和百助枫子这对情人未能终成眷属,不能用幸与不幸来表述,曼殊毕竟因为自愿出家对曼殊的修持之苦,他本是多情种,一领袈裟锁火焰。

    翻译家·画家

    在翻译方面,苏曼殊作出了突出了贡献。他的译作,多属经再创造的着译结合之作,他的译出以诗为佳。语言凝炼,节奏感强,陈义悱恻,事辞可称。他曾编着《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法显佛国记》、《惠心使西域记地名今译及旅程图》、《汉英三昧集》《汉英辞典》、《粤英辞典》、《泰西群芳谱》等书。译作有《拜伦诗选》、《悲惨世界》(传说陈氏与曼殊一起翻译嚣俄(Hugo,今译雨果)的《悲惨世界》、《婆罗海滨遁迹记》。还译有歌德的《〈沙恭达罗〉颂》,与梵土女诗人陀露哆的《乐苑》等作品。曼殊大师是向我国介绍拜伦、雪莱诗作的第一人。
    曼殊不仅诗文卓著,而且在绘画方面亦颇有造诣。他的画风清淡典雅,不落俗套,自成一格。但他从不轻易为人作画。
    他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十七八岁为教科书绘插图,兼教美术。二十岁以后,因他痛感身世不幸,心情郁闷,常将绘好的画撕碎,又不轻易为人作画,故传世作品很少。从现存的一百多幅画,多是萧疏淡雅,韵味浓郁,运笔精妙,图意新颖的佳作。日本西村澄人评其画曰:“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诚为空谷之音也。

    小说创作

    他一生共写了六部小说,合称六记。《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碎簪记》、《焚剑记》、《非梦记》、《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这些小说大都以爱情为题材,又都用三角方式处理,常常带有浓重的伤感色彩。他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大都处于悲欢离合、生死离别之中,在他们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痛苦之后,方感人世多变,诸行无常,看破红尘,或不知所踪。体现出人生苦空无常,这也是人们对他关注的焦点。他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
    曼殊小说都以爱情为主题,爱在这里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爱就够了,我们还要什幺?爱的深处就是忧伤,乃至毁灭。《断鸿零雁记》尽管是用文言文写的,但却是一篇洋溢着浓郁诗情和现代意识小说,是旧小说向新小说过渡的重要桥梁,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
    曼殊小说讲给我们落叶哀蝉似的凄婉爱情故事,然而我关心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背后的曼殊。苏曼殊以出家人身份混迹俗世,小说好写美人,飘渺无方。
    曼殊破坏不了世界,只有来破坏自己了。曼殊虽然出入于歌宴酒肆,但他独恬事外,这在他的小说中也可以看出来,小说中的爱情从来不涉及肉欲,说这是出家人的宗教式的爱情观也好,“以情求道”的言情也罢,个中透露的是一个赤子之心的曼殊。

    总 结

    总结在前的评述,苏曼殊不仅是一般人心目中的浪漫诗僧,他对现代中国文坛的贡献很大,他生长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因此养成了他在后期中那种厌世的态度,放荡的行为,戕害自身的嗜好;这些他生活中的污点,终于戕害了他的身体健康,使他英年早逝。
    解读他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任何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均或多或少透露着强加式的牵强。在缓缓滑过脑际难以计数的词汇中,我努力说服着自己,极勉强地选择了「形为心役、以情求道」一词来为苏曼殊三十五年的坎坷人生来作出终结性的评语。

    点击图标,表达阅读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