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9/20010706/505580.html 在 2020-03-08 10:17:3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献礼”影片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人民网 >> 时政 >> 综合报道 2001年7月06日13:58


献礼影片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翟伟  邬焕庆)作为向党的80华诞献礼影片的扛鼎之作,《毛泽东在1925》、《毛泽东与斯诺》、《走出西柏坡》等影片近日在全国公映后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观众反映,观看这些红色影片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丰富的情感沉淀,对现实人生有极大的启迪和感悟。

    据电影界专家介绍,今年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以小见大”是一个突出的创作思路。影片大多放弃了直接描绘壮阔的革命斗争场面,而是从与普通人生存空间、情感世界更为接近的地方落笔,描写伟人的亲情、爱情、友谊,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专家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仅意味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应该包括人物丰满的内心世界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的左海东向记者谈起了刚刚观看《毛泽东在1925》后的感受。他感慨万分地说,从刚进影院时的平静到迈出时的心潮起伏,影片中讲述的燃情岁月让人心里一片火红,“从视觉到情感,我感到了巨大的冲击波。”

    领袖人物巨片《毛泽东在1925》,讲述了毛泽东1925年回家乡韶山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发动农民运动,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故事。影片充满了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再现了睿智幽默、充满豪情的青年毛泽东的形象和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英雄主义气概。

    影片在创作艺术上围绕着“火”字铺展,让观众耳目一新。通过镜头的调配,风华正茂的毛泽东、杨开慧和他们的几个农民兄弟都充满了如火一样扑面而来的昂扬和热烈;此外,影片充分调动各种各样的灯火、塘火、篝火、烟火、火把……整个片子的影调是火红的。北京一位离休老干部在看完这部影片后,认为把这段充满血与火、流血与牺牲的革命历史通过电影展现出来,现实教育意义极大。

    不少观众还认为,最近热映的这批红色献礼影片从题材的选择以及拍摄技巧、艺术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使人们既能获得精神满足,又能在视觉上感到艺术的享受。许多观众对献礼影片在艺术表现力方面的突破大加赞扬。他们说,从实际的观赏效果来看,《毛泽东在1925》等献礼影片丝毫不比所谓的国外“大片”逊色。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献礼影片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启示,像《毛泽东在1925》、《毛泽东与斯诺》这样的既有思想内涵又有艺术魅力的电影,才是人民需要的“大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师韩东晖说,看惯了反映个人英雄主义的外国所谓“大片”,再看反映属于我们民族宝贵财富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电影,所获得的精神满足实在是不一样,更能从艺术中汲取精神的营养和力量。

    据介绍,《毛泽东与斯诺》不仅在国内市场叫座,而且目前正着手进军海外市场;《毛泽东在1925》、《月圆今宵》、《蓝色爱情》等也将青年观众定位为基本观片群体。电影界人士相信,根植在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土壤上,中国电影界必将能创作更多的为人民真正喜爱的“大片”。


新华社 2001年7月06日


 
相关专题
 中国共产党80年
 
推荐给朋友:
 
镜像:美国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关于我们 帮助信息 本站导航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