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翦天聪   回忆我的父亲翦伯赞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ssn.cn/xr/xr_xrf/xr_mjfc/jbz_18805/201403/t20140305_1019869.shtml 在 2021-06-10 04:16:5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翦天聪:回忆我的父亲翦伯赞-中国社会科学网
翦天聪:回忆我的父亲翦伯赞
2014年03月05日 15:49 来源:中国民族》 2001年 09期 作者:翦天聪 字号

内容摘要: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他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为国家,为民族所做的一切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们后辈后难以忘怀。

关键词:翦天聪;翦伯赞

作者简介: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他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为国家,为民族所做的一切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们后辈后难以忘怀。

在北平的日子时,我们一家七口生活在一起,虽然清贫,倒也很快乐。父亲对祖父的尊敬和对我们的疼爱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我于1921年7月生于湖南省桃源县农村老家,未满周岁母亲就去世了。因父亲在外求学,我们兄姐三人从小随祖父生活。在我5岁那年的冬天,我们兄姐遵父嘱随继母前往北平,同当时已在北京的父亲共同生活。

后来我断断续续知道了一些父亲的事。当年父亲从美国求学回国后,到北京谋求职业。此时恰逢“大沽口事件”,他参加了李大钊教授领导的“三·一八”爱国学生运动,在随大队游行到段祺瑞政府门前时,遭到枪击,险些遇害。后来,他经同学董维键博士的介绍,参加了邓演达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担任该部特派员。1927年,他受政治部委派,经大同到山西太原和绥远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去动员山西督军阎锡山和绥远都统商震起义,响应北伐。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阎锡山电令商震逮捕我父。晋军名将商震是位有正义感的将领,随即通知我父,让他迅速离开绥远。我父遂经大同逃往上海,幸免于难。1961年秋,应乌兰夫同志之邀,我父与范文澜、吕振羽等同志去内蒙古访问。途经大同时,回忆当年,我父颇有感触,写下了《大同感怀》的诗句:“重到边城访旧踪,云岗石佛华严钟。难忘三十年前事,风雪漫天过大同。……”

到北京后,我们住在宣武门内头发胡同一号后院,我就在西单小学启蒙读书。叔叔仲襄在北京有轨电车公司当技术员,姑姑象骏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一家七口人住在一起,生活虽然简朴清贫,倒也很快乐。父亲虽然终日奔波,但总是抽空问问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还逗我们玩。他喜欢栽花,在住宅的小院里,种满了牡丹、蔷薇、芍药和牵牛花,加上前人栽种的桂花树,为我们穷苦的家庭,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和喜气。1929年秋,祖父到北京来看望我们,父亲非常高兴,对老人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还带着全家人陪老人游览了故宫和三贝子花园(今动物园)。在北京的日子,虽然父亲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但他对祖父的关爱和尊敬,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对我们的疼爱也让我终生难忘。回想我的学习过程,都是在父亲的关心下完成的。父亲的安危,密切关系到我们兄弟的生活和学习1930年夏,“蒋冯大战”爆发,时局不稳,我家决定迁回湖南故乡。因铁路不通车,只好绕道天津,乘海轮转上海,再逆江而上回故乡。我转学湖南常德中学附小,继续学习。祖父在常德中学教数学,已有30余年教龄。他管教学生严厉,治学态度严谨,对待自己严格,深受当地教育界尊重,后来他受到当时教育部的表彰和奖励。在祖父的影响下,我学习很刻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对数理特别感兴趣。1933年,父亲受国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长覃振之聘,担任该院秘书工作。我遂再去南京,转学于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1934年春,父亲随覃振出国考察司法,随行人员还有李敬安、宋乐六(宋教仁之子)等人。由于沿途均乘坐海轮,所以历时半年多。他们考察了亚、非、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了古埃及、罗马的文化、法律和。回国后,父亲撰写了三四万字的报导,在上海《世界文化》杂志上发表。这次考察,使他对中国的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真研究中国古代史,从甲骨文、金文和考古发掘中搜集资料,准备写一部《史前史论》,后因故未果。1935年董维键在上海被捕,同年中共江西苏维埃区领导人之一李六如,与国民党作战时被俘,处境很危险。父亲请覃振设法营救,均相继获释。1937年5月,父亲在南京经吕振羽和谭丕模的介绍,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先后转入长沙竞泽中学和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读书。父亲则在徐特立同志支持下,与吕振羽、谭丕模在长沙组织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宣传抗日,积极参加抗日救援工作。1939年春,长沙大火前,接受党的指示,父亲与谭丕模、张天翼等同志一起前往湘西溆浦民国大学任教,团结进步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及托派分子进行激烈的斗争。当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许多学生被捕失踪,父亲等同志也遭监视。1940年2月13日,在风雪交加之夜,他按照党的指示,前往重庆。后来追忆往事,写下了以下诗句:“钧党风声夜半传,山村寂静正新年。难忘小市疏灯夜,急雪寒江独觅船。”

我的哥哥天民(中共党员)也不得不逃往桂林,投奔广西大学李达教授。姐姐心倩不久也逃离湘西。父亲嘱我以同等学历参加统考,务必报考云南的高校,幸被录取在云南中山大学电机系。一年后该校因学潮,迁回广东。父亲再次要求我留在昆明学习,我遂转学西南联大机械系学习。回想我的学习过程,都是在父亲的关心下完成的,父亲在革命事业中的安危,密切关系到我们兄弟的生活和学习。

我的父亲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新疆祖籍的怀念,对少数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崇敬,根据史料、族谱中详细记载的祖先南迁史实,于1945年撰写了《我的氏姓、我的故乡》一文我是维吾尔族人,祖先哈勒八士是西域高昌畏吾儿哈勒将军后裔,公元14世纪中叶,元亡明兴时,明太祖朱无璋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仍起用部分元朝官员,因哈勒八士擅长武功,屡立战功,遂将义女吐叶公主赐给八士为妻,并赐姓“翦”。但同时,他也很担心哈勒八士重新投向蒙古族统治者,为断绝他与蒙古人的历史关系,贯彻其以夷制夷的怀柔政策,遂于1373年(洪武五年)将他调往南方,封他为荆襄都督,晋封为镇南定国将军,加太子太保衔,镇守湖广辰常一带。翦氏至第七代因故失其官爵,子孙或农或商或仕,定居于湖南桃源,至今已有26代、600多年历史、近万余后裔。

我的十六世祖翦山胜是岳麓书院的学生,是我族第一个有汉文修养的人。他撰写的《回部世系源流》一文,是介绍湖南维吾尔族的一份极有价值的文献。二十世祖翦万效,即我的祖父,重视并热爱普及教育,他的子孙几乎都受过高等教育,是教育界的先驱,使我族人逐渐从单纯务农转向其他知识领域的行业,对湖南维吾尔族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的父亲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新疆祖籍的怀念,对少数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崇敬,根据史料、族谱中详细记载的祖先南迁史实,于1945年撰写了《我的氏姓、我的故乡》一文充分地表达了这种感情,同时也驳斥了当时蒋介石所写的小册子《中国的命运》一文中所言我国四万五千万同胞都是炎黄子孙、无视少数民族的观点。父亲很重视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和香妃的故事,她们为了加强民族间的团结,保证和平友好的边疆,沟通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值得人民歌颂的。他还准备研究下嫁到回纥的乌孙王昆莫的乌孙公主的历史,并有回新疆祖籍访问的愿望。1954年,在湖南桃源县成立了维回少数民族自治区,受到家乡人民的拥护。湖南维吾尔族人没有忘记自己的家族史,对人民政府落实民族政策带来的喜悦和幸福,表示衷心的感谢。1956年父亲回到故乡,受到族人热烈的欢迎,使他感受到族人的真诚和无比的幸福。

1978年,在党的关怀下,父亲平反昭雪了。我也先后参加了人大、政协和伊斯兰教协会的工作。其间,我先后随访问团参观了国内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新疆、宁夏、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对少数民族人民要求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有了一定的理解。对故乡吐鲁番、南疆的喀什噶尔的访问,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父亲生前非常向往那里,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可惜未能实现,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项亮)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