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都是4S店的错   揭秘修车乱收费真相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auto.people.com.cn/n/2015/0324/c1005-26739050.html 在 2023-08-15 13:33:3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都是4S店的错?揭秘修车乱收费真相--汽车--人民网
人民网>>汽车
人民网>>汽车>>正文

都是4S店的错?揭秘修车乱收费真相

2015年03月24日08:08  来源:汽车之家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都是4S店的错?揭秘修车乱收费真相

引言:315晚会曝光了“坑爹”的修车内幕,车主对4S店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但问题真的出在4S店身上吗?

“4S店太贵,去修理厂又不放心”,这是许多车主在汽车维修保养时的真实心理写照。多数人为图省心,最终还是把车开进了4S店。面对动辄上千的账单,也只能故作潇洒刷卡,并安慰自己 “买车几十万都花了,这点小钱算不了什么。”

但是,许多时候你多花的钱并没有换来更高的品质,反而被人当傻子一样玩耍了。这怎能让人不心生气愤。央视曝光的仅仅只是4S店“小病大修”,更严重的“以次充好”、“没病大修”等诸多黑幕使得4S店成为了“坑人”的代名词。

愤怒之余,我们更应该找到问题根源和可行的解决办法。车聚君关注这一领域数年,略有心得,愿与各位聚友分享交流一二。

为什么我们只能去4S店?

许多车主选择4S店进行维修保养,表面上是一种信赖,但背后却是一种无奈。原因很简单,没得选。

尽管路边的修理店不少,但维修技术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配件品质鱼龙混杂。对于多为首次买车的车主而言,谁愿意冒这个险?加上车企还有一个杀手锏:如果你在维修中使用了非厂家原配件,那么我的4S店可以拒绝保修。消费者只能乖乖就范。

只有4S店能掌握最新的诊断维修技术、设备与信息,只有4S店才买得到原厂配件,只有在4S店修车才能安心享受厂商质保......这就是所谓的汽车行业纵向垄断,说直白点就是一切都是汽车厂商说了算,4S店与消费者话语权甚弱。

在央视曝光4S店的“恶行”后,首先要问责的是这些店的职业操守,但一些言论将脏水泼向整个汽车经销行业是有些过头了。

汽车行业这一套管理办法并非我国首创,而是发源于欧洲。早在30年前,欧洲就诞生了一部称为BER(Block Exception Regulation)的法规,直译过来就是“限制竞争免责法规”。正是在这部法规的护航下,车企和经销商签署的合同可以突破《欧盟竞争法》中关于反竞争方面的限制。

也就是说,汽车经销行业可以不受普通竞争法约束--如车企可以限制一个地区经销商的数量,限制它出售其他品牌汽车,限制它转售,对它的售后维修与服务设立标准要求等等。当然作为回报,经销商也能从车企那获得营销支持,以及汽车维修技术、设备和信息。但总的来说,还是车企话语权大得多。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部法规有效保证了欧洲车企的快速发展,也为汽车销售与服务设立了标准与规范。但随着新车消费需求趋向饱和,卖方市场逐步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在选择由谁来为爱车服务时希望有更多选择的自由权利。

同时,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汽车电子化与电气化使得车载诊断设备变得十分重要,这对于不能获取设备的独立售后市场是巨大打击,这一被称为“选票迟”的行业拥有广大从业人员,若不放开限制很可能导致许多人失业。

2002年,欧盟颁布新版BER法规应运而生,当年实施。新规下,汽车修理和销售不再捆绑在一起,车企不能要求经销商一定要有修理店,同时车企应向独立的汽车修理店公开技术信息、工具、设备以及培训,并不能要求经销商与修理店必须从自己这里购买配件。这部令消费者拍手称快的新规,也给汽车销售与维修服务市场,以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市场创造了更多竞争和机会。

央视开火,纵向垄断或将打破

说到这,大家或许明白了。今天的中国车市颇似10多年前的欧洲,新车销售规模趋向饱和,车企新增投资对整体GDP拉动空间有限,政府开始推动经济向消费驱动型转变,车主希望维修保养时有更多选择,民间资本对汽车后市场蠢蠢欲动……

中国版BER(《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所以央视开火了。反过来说,央视开火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所以新的“办法”在可见的未来马上就要出台了!根据车聚君掌握的信息,最快可能就在今年年中。

细心的人士还会观察到,我国交通部在去年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发布了一个重要配套文件--《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亦可视为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新版出台的前奏,其中就规定“汽车生产者应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径、合理的信息价格,向所有维修经营者和消费者无差别、无歧视、无延迟地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

若新的“办法”真能习得2002版欧洲BER的精神,那对于车主、独立维修点和配件经销商真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而对经销商而言,一旦垄断被打破,势必会在服务上下工夫,最终受惠者仍是车主。

新规实施后,零部件供应商不再受车企约束,可以向独立售后市场出售产品。对于独立维修店而言,它们有权获得厂家的维修技术和设备,甚至可以获得多个品牌的授权维修合同。对于配件经销商而言,它们可以采购原厂零部件,或从独立备件批发商手中购买同原厂配件质量相当的备件。这样就保证了充足的零部件供应,而且会促进不同供应商之间的质量竞争。

不过,也有不少人士对放开限制后的售后市场表示担忧。“放开是可以拉低价格,但是如何确保车主能享受到低价优质的服务,还是未知数。”一位豪华车经销商向车聚网表示。他认为行业竞争促进新生产业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要有更完善的法规政策去保障,比如如何有效打击假冒伪劣。

另一位汽车后市场投资人士则认为未来新秩序的建立挑战巨大,称“现状是车主没有基本认识和动手能力,汽车行业投资者与其他领域的投资人一样,喜欢赚快钱”。

“要治理当前经销商收费乱象,可以参考医改的方法,医药分离,引入预检制度”一位来自跨国企业市场部的人士提出了他的建议,“其次,绑定核心人员,就是经销商的技术总监。当涉及价值高昂的维修项目时,技术总监一定得审核且对结果负责。最后,维修技术的薪酬管理办法可以改改了”。

车聚君认为,政府应积极创建更加公平的环境与游戏规则,并做好规则的监督者,之后的事就是把市场的归还市场。无论如何,新“办法”出台终归是迈出了第一步,最终那种售后服务模式会占据主流,市场会做出选择。

(责编:曹淼、王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