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福寿螺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nbjiangbei.gov.cn/art/2007/12/24/art_7064_119381.html 在 2017-12-09 20:05:0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福寿螺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
 > 生态·宜居 > 温馨关怀 > 三农 > 新农业科技 > 种植技术
福寿螺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发布日期: 2007-12-24  15:14 来源: 江北区农林水利局 阅读: 字体:
辅助线工具 色调调节: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被释放到野外,进而繁殖危害。

       一、形态特征
       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二、生活习性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

       福寿螺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适宜水温为18℃~30℃。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交配后3~5天开始产卵,夜间雌螺爬到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卵圆形,粉红色,卵径2毫米左右。卵粒相互粘连成块状,每次产卵一块,200~1000粒,一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量3~5万粒。

       三、危害与防治

       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是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

       福寿螺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达20%以上。除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还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等疾病。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会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水稻田福寿螺主要防治措施:

       一是生物防治。福寿螺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鸭子的极好饲料,农民可以采取在稻田内养鸭的方法进行防治。

       二是采用药物防治。可以采用6%密达颗粒剂500克/亩、或5%梅塔颗粒剂等杀螺药,与细沙搅拌均匀后再进行撒施,并保持寸水5-7天。

       三是人工防治。即采用人工捡拾方法,将捡拾到的福寿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要注意及时清除稻田边的各种杂草,将分布在田边由福寿螺产下的粉红色卵块进行集中踩杀。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
【我要评论】【我要纠错】【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数据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