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08-03/28/content_36871.htm 在 2016-09-04 22:15:5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中国民族报电子版
第07版: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骥伏枥思万里 期颐之年成圆满
音乐铸就的友谊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2008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铸就的友谊
--声乐大家喻宜萱与张治中将军一家人交往拾忆
□ 马智
喻宜萱(右)与张素我(中)的友谊延续半个多世纪 马智 供图

半个多世纪前,一首优美动听的中国民歌--《康定情歌》唱响全国,并传向世界,它的演唱者就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因为音乐的原因,喻宜萱与张治中将军相识、交往,并留下饶有意趣的佳话。

小时候“喊山”时,声音最响亮

喻宜萱(1909年至2008年)出生在江西萍乡的一户书香门第,其祖父喻兆藩是前清翰林,曾在宁波做官;父亲喻相平是清朝末届举人,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只身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回国之后曾在南昌市任职。受家庭的熏陶,喻家的晚辈,无论男孩女孩,从小都须读书习字,喻宜萱儿时的很多时光就是在私塾中伴随着四书五经的吟诵声度过的。 

在喻家三姊妹中,喻宜萱排行第二。童年时的她,活泼、敏捷,顽皮得像个男孩子,时常会挑头儿违反祖父“女孩子不准随意出院门”的家规,带着妹妹在祖父的眼皮底下溜到院外的山坡上。在山野,喻宜萱和妹妹及同村的女孩一起钻草丛、爬树、采野果,快乐得像被放飞的鸟儿一样。最有意思的是大家面向山谷亮开嗓门高喊,重重叠叠的回声绵延在幽深的山谷间,让女孩子们觉得奇妙而有趣。“喊山”时,继承了祖父洪亮嗓音的喻宜萱,声音总是最响亮的。 

由于战乱,1927年秋,喻宜萱的父亲带着妻子和3个女儿举家迁居上海。这时的喻宜萱已经18岁,到了考学的年龄。喻宜萱想学土木工程专业,将来做个工程师。父亲感觉女儿的想法太出格了,没有同意,最终说服女儿选择学习音乐。1933年,喻宜萱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南京,在中央大学音乐系做助教。两年之后,26岁的喻宜萱怀着坚定的求知信念赴美深造,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主修音乐专业课和与声乐主科密切相关的语言课,并选修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与此同时,她还在另一所大学选修合唱指挥课。康奈尔大学当时有五六十名中国留学生,有时也举行各种联谊聚会。让喻宜萱深有感触的是,每次聚会时外国学生歌声不断,而几十个中国学生却几乎连一首共同会唱的歌曲都没有;参加夏令营活动,中美学生混乘的车上,美国学生一路高歌,中国同窗却哑然无声。联想到国内为数不多开设音乐课的学校教学质量很差,更有相当数量的学校不曾开设过音乐课,她暗中立下志愿,学成回国后要致力于音乐普及事业。1939年,带着所撰写的关于如何普及中国基层县的音乐教育的论文,喻宜萱回到了抗战中的祖国。

在抗战期间,先后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抗战时迁至成都)、湖北省教育学院任教的喻宜萱,一直想以全国巡演的方式更有效地普及音乐教育。1946年,她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由此也使她与《康定情歌》结下终生情缘。

张治中为演唱会修建“万人剧场”

喻宜萱从未想到,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会与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结下深厚的友谊,这位让喻宜萱敬重一生的人就是张治中将军。喻宜萱与张治中初识于1943年。是年,张治中在重庆开办夏令营,并担任营主任。夏令营需要一位音乐总教官,从美国学成归国、时任湖北省教育学院教授兼音乐系主任的喻宜萱被认为是十分合适的人选。张治中打电报给当时的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希望能促成此事。此时喻宜萱刚刚做了母亲,儿子才7个月,但盛情难却,她便带着儿子去了夏令营。

第一次见到张治中,喻宜萱感到有些意外,想象中带兵打仗的大将军一定是个威风凛凛的武夫,举手投足都会带着一种霸气,可面前的这位国民党将军却文质彬彬,像个儒雅的文人。重庆夏令营的相识,使喻宜萱对张治中产生了良好的印象。

喻宜萱再次见到张治中已是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国、共、美三方组成军调处执行部。是年,军调处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三人小组从延安赴庐山,途经武汉时湖北省政府宴请三人小组,并在宴会后举行了小型演唱会,喻宜萱也应邀参加。此次喻宜萱不仅和张将军重逢,也结识了风度翩翩的中共领袖人物周恩来。

1946年6月,张治中出任西北行营主任和新疆省主席,他邀请喻宜萱去新疆工作,喻宜萱婉拒,张治中便退而邀请喻宜萱去西北演出,这次喻宜萱欣然应允。1948年夏,喻宜萱首先抵达兰州,被安排住在张治中的长女张素我家。张治中亲自为喻宜萱独唱音乐会节目单题写了封面,还在女儿房前的小花园举行了一个招待会,请来当地的新闻记者和文化名流为演唱会做宣传。原定日程是在兰州举行两场独唱音乐会,孰料,音乐会上演后受到热烈欢迎,喻宜萱又去兰州大学加演了一场免费音乐会。然而,当地市民中有更多的人希望能看到演出。为此,西北文化建设协会为喻宜萱安排了一场露天免费音乐会。音乐会选择在兰州市郊五泉山东龙口一处三面环山的深谷中举行,位于山谷入口处一个优美别致的凉亭八卦亭作为舞台,张治中特地调动士兵在山口四周的山坡上修筑出一层层梯形座席。演出定在晚上,很多市民带着晚饭(干粮)来占座位,临近演出时,形似古罗马露天剧场的演出场地已汇集了两三万观众,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座无虚席,连山坡的树上也被观众占据。

凉亭里摆放着钢琴,两排座椅是贵宾席。当晚八点整,张治中夫妇伴同喻宜萱及钢琴伴奏毛宗杰来到演出现场。喻宜萱身着黑丝绒晚礼服,典雅大方,别具风采。看到前来听演唱会的几乎全是普通市民,出于对观众欣赏习惯的考虑,喻宜萱临时调换了演唱曲目,决定当晚全部演唱中国歌曲。那天晚上,喻宜萱演唱了包括《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叫我如何不想他》等20余首中国民歌和创作歌曲。虽然没有扩音器,但喻宜萱声音非凡的穿透力加上山谷天然的拢音条件,使演出效果非常好,连坐在坡顶的听众都能听得十分清楚。喻宜萱每唱完一首歌,掌声、欢呼声就在整个山坡上浪潮般地滚动……

关于这次盛大的露天演出,张治中在其回忆录中也有如下记述:“……我一向对文艺活动感兴趣,如戏剧、音乐、歌咏等……我特从西安邀请常香玉剧团到兰州、迪化演出,大受市民的欢迎。又邀请国内著名女高音喻宜萱夫人先后到兰州、迪化举行多次独唱会。她还特在五泉山谷内举行大规模的独唱会,参加者达两三万人之多,盛况空前。”

兰州演出结束后,喻宜萱又到了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举行了3场演出。精彩的演唱会同样取得了轰动效应。事后很久喻宜萱才知道,她的那次新疆之行,不仅为发展边远地区的文化事业、活跃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更为当时张治中千方百计力图实施的避战和平方略的成功增加了重要的法码。当时新疆的政治、军事情况复杂多变、战争一触即发,喻宜萱新疆之行的3场演出活动,冲淡、最终淹没了战争的阴影。喻宜萱以其声乐艺术的魅力与和平使者的亲和力,成功地将和平、友谊的信息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传播开去,迪化人心惶惶的情况迅速改变了。

塞外演出之后,喻宜萱声名远播,包括《康定情歌》在内的一些中国民歌也在全国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

介寿堂演出,张将军解围

喻宜萱的演唱生涯中,1948年在南京介寿堂的独唱音乐会同样使她记忆犹新,十分巧合的是,那次演出也有一个和张治中有关的小插曲。她回忆道:“那天,我演唱的最后一首歌曲是由赵元任先生谱曲的明代民谣《老天爷》,歌词内容是:‘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来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尽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

时值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节节败退,国民党统治摇摇欲坠。歌中的最后一句“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被认为有某种影射的意思,这首歌在其他城市已被禁唱。演出那天,许多进步的青年学生前来观看演出,这歌的歌词正符合他们的心愿,他们使劲跺脚、高声叫喊。听众的情绪感染了喻宜萱,她激情满怀,放声高歌,音量大,力度强,当唱到结尾处“……你塌了吧!”一句时,整个礼堂的玻璃都被震得“哗哗”作响,会场在歌声中沸腾了。演出结束后,几位政府官员来到后台。谈话中,他们用似乎漫不经心的口吻问喻宜萱《老天爷》这歌是什么意思,幸好当时张治中也在场,他立即直截了当地替喻宜萱答道:“这是骂政府的。”一句话使得那些人哑口无言。

新中国成立后,张将军作为特殊的政治人物一直活跃在北京,喻宜萱也有不少机会可以见到他,喻宜萱与张治中一家都居住在北京,他们的交往和友谊一直延续下来。1969年,张治中辞世后,喻宜萱与张将军的家人仍有密切的交往,张治中的长女张素我与喻宜萱亲如姐妹,张素我一直称喻宜萱为姐姐,喻宜萱待张素我也像亲妹妹一般,两人经常相互问候。

音乐是喻宜萱一生追求的事业,她热爱音乐,感谢音乐;音乐又是她与张治中将军一家相识的契机,喻宜萱一直珍惜这一机遇,并一生都敬重张治中将军。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