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2014年白云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gygov.gov.cn/art/2014/2/18/art_10785_552507.html 在 2017-11-11 11:10:4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2014年白云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区县工作报告
2014年白云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4-02-18 来源:白云区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7日在白云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黄昌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紧扣“主基调”、实施“主战略”,按照“四个突破”、处理好“三个关系”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区”的总目标,努力在工作上求实、在发展上提速、在位次上前移,圆满完成了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以加快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综合实力大步赶超跨越。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05亿元,增长18.2%,增速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0.85亿元,增长2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52亿元,增长22.2%,增速居全市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24亿元,增长25.8%。组织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00余个。财政总收入完成19.6亿元,增长23.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73亿元,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22亿元,增长15.6%,增速居全市第1位。特别令人骄傲的是,白云区同步小康创建领跑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6.4%,居全省第1位,并顺利通过省小康创建实地验收工作组的验收,率先成为“全省首批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区”,白云人的“小康梦”终于得以实现。白云区同其他30个区(市、县)一道,进入全省第四轮经济强县建设,并被省建设经济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同步小康创建先进经济强县”。在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居全省第4位,较2012年提升8位。白云的发展进入全面升级的新阶段,白云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紧紧围绕延长产业链和打造产业集群谋项目、推项目,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3.0:54.2:42.8。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白云再生资源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为全省首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燕京啤酒、合润铝业、拜特制药、贵州岱高、大众橡胶、金龙铜铝、中铝板带等31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娃哈哈四期、广汇天然气、赛诺管业、永青仪电等21个工业项目建成达产。娃哈哈五期、景浩电子瞄准器、新天力铝箔、顺风风机等2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培育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1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总数达66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总数达135家,继续保持全市第1位。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三产占GDP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蓬莱仙界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成功举办贵阳避暑季之蓬莱仙界旅游季暨白云“六月六”布依歌会系列活动。旅游总收入实现27.6亿元,增长32.6%。大川·白金城、俊发城、米兰春天、优品新城等30个房开项目开工建设198万平方米,增长4.5倍;销售83.2万平方米,增长77.8%;销售额33.17亿元,增长70.8%。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8.36亿元,增长34.3%,其中,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贵阳西部化工(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开业。数字内容产业园引进贵阳知行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华丰泰数字模型设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实现产值11.2亿元。现代农业特色凸显。积极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继续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目前,园区已初具规模,在全省、全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实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34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其中,国家级1家。创建阿所村大寨、蓬莱村平山寨等4个“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点。

——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主动出击、借力发展,改革开放红利逐步释放。引进各类投资1千万元以上项目400个,其中,3千万元以上257个、1亿元以上53个、5亿元以上24个、10亿元以上7个。省外到位资金185.78亿元,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增长33.8%,利用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成立中国银行白云支行、贵阳白云德信村镇银行、白云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全区金融机构总数达20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28.4亿元、223.25亿元。在大山洞社区成立全省首家社区银行。为引导辖区企业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率先在全省开展“区长质量奖评奖活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获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5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2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创新型企业3家。知识产权专利申请265项、专利授权134项。新办私营企业949户、个体工商户1344户,分别增长15%、19%。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50.9%,增长36.2%。

——坚持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抓手,重点先行、合力攻坚,城市形象发生可喜变化。以牛场乡示范小城镇、铝及铝加工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蓬莱仙界·休闲农业旅游区、黑石头片区、白金片区、中信健康生态城等7个项目列入省级“5个100工程”为载体,带动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这7个项目完成投资91.5亿元,为全区总投资的30.3%,已成为支撑白云加快发展的大平台。大胆打破传统思维,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引进企业投资30多亿元新建贵州环保生态产业园主干道、投资600万元新建和完善道路站台及标识。建成区档案馆、区司法和人社服务中心、区委党校综合楼、区检察院“两房”、白云人才公寓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完成66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推动16宗零星地块改造。完成65栋城区房屋、227户村庄房屋立面整治。完成云峰大道、白云中路、行政中心及周边道路6.25公里“白改黑”工程。启动青山大道、南湖西路、马掌坡路、农业产业大道等14条、64公里路网建设,开工和启动白云第二污水处理厂、曹关湿地公园、新客运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立“标准化、程序化、精细化、人本化”的城市“四化”管理标准,形成分类、统一的管理模式,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依法强拆、依法打击、落实包保“三大行动”,拆除违法建筑900户、46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围绕“协商合理、补偿可行、公平为民”的原则,建立“讲、访、帮、促”、“四包责任”等征收机制,实施征收项目20个、2525户、108.1万平方米。特别是提前10天完成贵阳综合保税区一期房屋604栋、1187户、35.29万平方米,事业单位7家、企业31家、8.66万平方米,土地1831亩,坟586座的征收工作,创造了“立说立行、争分夺秒”的综保区速度,凝练了“勇于担当、敢打必胜”的白云攻坚克难精神,得到市委、市政府和被征收群众的高度肯定。

——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抓住关键、推动项目,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深入开展“控违、治水、护林、净气、保土”五大领域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创模”攻坚。在全市各区(市、县)中第一个实现PM2.5、臭氧、一氧化碳监测。全年空气优良率87%,较2012年提高0.34个百分点。新增公共绿地11.3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43.3%,森林覆盖率43.67%。实施城乡“绿量”提升工程,完成8.9公里城区主干道绿化景观提升,绿化4.2万平方米。完成36公里、2073亩二环、三环通道绿化建设。完成5.43万平方米社区屋顶绿化、479个阳台透绿工程。创建11个生态文明院落。建成白金生态公园、金山山体公园,启动团山公园、曹关湿地公园建设。建成沙文镇截污管网工程,启动10.2公里麦架河干流及支流截污工程建设,辖区地表水水质达标率85%。实施9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下降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9%,利用固体废弃物提升15%。

——坚持以改善民生福祉为根本,加大投入、综合施策,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617元、11429元。区级财政投入6.53亿元用于教育、农业、医疗卫生、社保就业、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民生实事,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0%。11项市级、36项区级“实事工程”基本完成。在社区,开展以“创建文明社区、创建绿色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建强社区党组织,提升社区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一强一提升”活动,着力推进“阳光家园、生态家园、和谐家园、红色家园”建设,并统筹投入各类资金8545万元,实施环境整治、照明工程、文体设施、安保工程、道路改造、自主创业等7大类、125个项目,切实解决了社区群众身边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农村,大力实施环境整治、产业提升、社会建设、文明新风、强基固本“五大工程”和“生态家园、富裕家园、文明家园、和谐家园、模范家园”建设,并统筹投入各类资金1.6亿元,实施产业发展、水利工程、环境整治、文体设施、就业等12类项目、371个,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14.94万平方米麦架、沙文、艳山红公租房建设基本完成,启动“大川·白金城”等4个、42.5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建设,全区2737户家庭享受住房保障。改造农村危房120户、城市危旧房100户。改造5000户农村安全饮水,解决27个点、18516人饮水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就业18058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5057人,增长37.3%,居全省第1位;农村劳动力转移3001人。全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3.1%,控制在4%以内。新增创业实体1371户,带动就业3389人。继续实施“3个20万”创业政策,扶持微型企业340户,带动就业1300余人。大力推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认定身份6281人,其中,5400人已缴费享受被征地农民社保待遇。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扩大职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区中考成绩文化平均分为390.14分,总平均分为436.56分,居全市第1名。高考一本上线559人,较2012年增加141人;二本及以上上线1579人,较2012年增加564人。获全市教学质量管理一等奖。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政策生育率实现“双降一升”,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持续创新卫生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全省率先开展“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传染病监测防治、食品药品监管,有效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积极整合“12319”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案件处理率连续7个月居全市第1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暨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0%、33.3%,死亡人数为控制指标的80%。加强群众工作,初信、初访维稳办结率达95%以上,信访问题回复率达100%。民宗、档案、粮食、爱卫、体育、侨务、对台、人防、残疾人、气象、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老龄、关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武警、消防、预备役部队官兵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保证,强化作风、提高效率,政府执行力落实力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71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81件,办复率和代表满意率均为100%。《区长信箱》受理网民来信206件,办复率100%。清理行政审批许可、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209项,新增56项。开展概算、预算、结算评审项目708个,节约资金4.7亿元,审减率23%。实施项目招投标104件。组织政府采购57次,节约资金119.99万元,节约率7.67%。组织清理、整改“批而未征”土地5宗,“征而未供”土地12宗。组织开展“强作风、增效能、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公职人员“占编不在岗”专项检查等,全区政府系统工作效能持续提升。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建立“非税收入银行直收”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29条实施细则”,坚决反对“四风”,倡导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振奋人心。一年来,各项工作亮点纷呈。白云工业再展雄风,在全省第三次工业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中燕京啤酒、中铝板带等5个项目接受观摩,为全市总数的一半。“白云‘跳出能矿产业抓工业’”的园区经验,得到省委书记赵克志的高度评价。在“2012年度全省17家千亿级培育类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白云经济开发区居全省第1位。在“全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增比进位考核评价”中,铝及铝加工基地居全省第2位。在2013年贵阳市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年终绩效考核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居全市第1位。在“全市23个示范小城镇建设评比考核”中,牛场乡示范小城镇居全市第2位。在“十·一”黄金周,蓬莱仙界旅游景区被省政府作为首批推出的15个新建重点旅游景区之一,正式推向市场。在全省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动员会、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场观摩会、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全市商务招商引资暨会展业发展工作会上,白云区分别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陈刚书记、刘文新市长等省、市主要领导亲临白云指导工作,90余名省、市厅级以上领导深入白云调研工作。一年来,人民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对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成果的满意度达88.9分,居全省第8位,较2012年提高8.25分,提升50位。群众安全感突破90%,达94.64%,居全省第36位,较2012年提高7.25个百分点,提升46位。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调查的满意度,居全省第21位,较2012年提升36位。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认可度达80%以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对我们一年工作的最高褒奖。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区企业和各界人士,向驻区武警、消防、预备役部队官兵,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配套能力不强,现代服务业种类少、档次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新开工项目产能释放不足,经济效益亟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不高,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社会治安与群众的期望有差距,维稳压力较大;改善民生任务较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自身的统筹力、协调力、执行力、落实力、担当力与当“急先锋”、做“顶梁柱”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理政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破解发展难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等。我们将高度重视,不掩饰、不回避,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精神,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政府工作目标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是朝着“建设贵阳市第四城区、中国西部强区,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目标阔步迈进的第一年,是三区统筹融合发展在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的第一年,也是白云区域“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整体亮相”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区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保证,紧扣“一个目标”,突出“两大路径”,依靠“三大动力”,实施“三大战略”,强化“四大支撑”,坚持“三区”统筹,发展“两高一实”,突出“七个精彩亮相”、“三大战役”、“两个时限”、“一个好成绩”,全力打造白金城、建设新白云,朝着“建设贵阳市第四城区、中国西部强区,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阔步迈进,开创白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发挥好“急先锋”、“顶梁柱”作用。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8%。财政总收入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额增长20%。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旅游总收入增长5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市调控目标范围内。

2014年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是:第一件,继续实施“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工程;实施10个零散居民楼修建围墙封闭管理工程;加强维护和管理,新建和修缮路灯300盏,整治城市社区“黑灯巷”;完成艳山红社区迎宾居委会辖区下水管网改造工程。第二件,继续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建成7个示范点;完成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安全饮水改造800户。第三件,实施城区节点绿化提升工程,完成4个节点绿化提升改造;建成团山山体公园;完成麦架河商专段排洪截污及景观建设。第四件,实施便民出行行动计划,完成同心路、云峰大道等人行道改造提升。第五件,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白云区第十小学改扩建;完成白云七中运动场建设。第六件,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启动5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完成25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第七件,实施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提升计划,建设5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1个乡镇级农体工程;完成奥玛步行街、龚西居委会、艳山红社区动感地带广场、铝兴社区金东居委会幸福广场等4个小广场改造;建设大山洞社区服务中心健身步道。第八件,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完成白云区公共卫生监测检验实验室能力建设。第九件,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实现城乡统筹就业1.7万人。第十件,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完成产业大道建设;完成白云北路路面改造;完成麦架镇新村村沈官组道路修补。

    三、2014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着力发展动力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区富民的关键抉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全力推动白云经济社会实现更大的跨越发展。在三区统筹方面,不断完善机制,发挥好“大后方”作用,全力支持高新区、综保区建设。以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三区统筹融合发展为契机,按三区产业发展定位和整体布局,落实三区“一个规划五个文件”顶层设计。在农村发展方面,着力引导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引导农民等方面的作用,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继续加大农村土地确权、流转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农民房屋产权登记工作,发挥其贷款抵押、企业入股等权能,鼓励农民以土地、人工、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进一步提高农民盘活资产、融通资本的能力。在民营经济方面,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引导民间担保机构、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发展,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行联合重组,参与社会建设。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60亿元,增长20%。在区平台实体化改革方面,有效整合资源,增强实力,大力推进平台公司的实体化进程。在招商引资方面,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充实招商专班、招商队伍,安商专班、安商队伍,积极营造安商、亲商、敬商、爱商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峰会”等载体,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外向型经济“五大产业”,积极赴北京、天津、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主题招商活动,推动招商引资持续强势增速。力争省外到位资金突破200亿元,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7200万美元,增长20%以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继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乡改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继续理顺和规范部门职能,健全部门协调机制,解决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推诿扯皮、各自为政、政令不畅等问题。进一步改进乡(镇)目标考核,加大服务发展、推进项目、征拆安置、拆违控违、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社会治理等考核权重,降低部分经济指标考核权重。在公共服务方面,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教育事业,探索学前教育购买服务机制,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继续探索中小学集中办学、师资配置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和完善学区化管理改革新机制。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在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第二,着力核心竞争力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发展。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注重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园、生态环保产业园等园区,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培育领军型的科技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持续提高园区科技含量。不断强化地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三方产学研深度合作,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新建1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创新型企业。实施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力争认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个以上省级名牌、4个以上市级名牌。二是注重创新人才聚集。以“黔归人才计划”、“筑巢引凤计划”为载体,突出做好“引才、育才、留才”三个方面工作,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良的机制,着力引进一批“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创新、创造、创业为动力,推动科学发展。力争引进10人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技术人才,培育和引进5人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在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学科,建成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2个省级创新团队。引进1个具有国内外高新技术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三是注重创新项目引进。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主动争取承接“中关村”产业、科技、人才优势,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层次高、创新驱动强的龙头项目。用好、用活“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进“电商换市”,鼓励企业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作为突破口,打造网购市场的“白云板块”,创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商业新模式,将科技“势能”有效转化为发展的“动能”。全力抓好贵州京城检测、富丽华迪生物等“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签约项目的落地转化,加大新项目的对接协调引进。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申报30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0项,5项授权发明专利。力争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3项。

第三,着力产业发展升级,加快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按照“两核三区十五园”的思路,加快调整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全力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一是推动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工业经济突破发展。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区GDP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重点发展铝精深加工、工程机械控制系统、高低压电器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航空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饮料食品制造等为主的现代制造业,更加注重循环利用、深度利用,紧紧依靠技术改造,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下足功夫。确保工业投资突破155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建成投产20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力争5个项目进入全市、全省项目观摩会。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以上、争取市级以上各类工业扶持资金3000万元以上,支持重点企业发展。二是推动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升级发展。加快发展以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旅游、休闲、养老、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品位和百姓生活品质,向“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加快转型,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力争培育5家限额以上现代服务企业,现代服务业产值占三产比重突破50%。着力打造旅游业升级版,抢抓贵阳承办第九届贵州旅发大会机遇,加快蓬莱仙界旅游景区、长坡岭森林公园、中信健康生态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创建2个国家4A级景区,引进10家以上餐饮服务企业。着力打造商贸物流业升级版,加快传统服务业提升步伐,促进老城区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和升级,形成新的商圈。重点推动中京国际贵阳北部CBD、奥特莱斯广场、大润发超市、贵阳北部综合物流园、合力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引导规范、提升澳玛-南湖东路、金园路、建设南路等商业街的业态,打造风格突出、功能完善的特色街。着力打造金融业升级版,继续拓展、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加快培育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产品,努力在金融资产、科技资本、产业资本有机结合上下功夫。支持区工投公司、区城投公司、区蓬莱公司、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加快建设。全力推进区工投公司发行10个亿企业债券工作。引进2家以上金融机构,在白云建立分支机构。新成立5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抢抓“新三板”扩容机遇,力争在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上实现“零突破”。力争筹集项目资金增长20%以上,贷款增长20%以上。三是推动以都市农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特色发展。坚持高点定位,充分利用都市近郊优势、苗木花卉基础、农民种植习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休闲产业,努力把牛场乡打造成贵阳市民的休闲花园、贵州的“田尾”、打造成世界级苗木花卉基地。突出产业融合,坚持农文旅相结合,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念,注重向二、三产业延伸,以农业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实现农业与旅游业、服务业的高效链接与高度融合,进一步做长产业链,做足价值链。突出项目建设,在绿色休闲、观光度假、健康养生上做足文章,加快建设一批苗木园、花卉园、食用菌园、小农场、体验区、直销店、生态馆,一批星级酒店,一批乡村高级会馆,一批星级农家乐,一批休闲度假基地。努力使每一个园区,每一个农庄成为“生产园、科研园、加工园、文化园、生态园、旅游园”。新引进20家以上农业企业,打造10个以上“六园”。突出产业发展,以打造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全市重要的保供蔬菜基地为目标,全力推动食用菌、香葱、夏秋反季节蔬菜和秋冬蔬菜等现代生态特色蔬菜产业加快发展。确保完成蔬菜总产量11.1万吨,其中,食用菌生产5千万袋、香葱产量3.1万吨。扶持6家龙头企业、5个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户蔬菜种植大户。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产业大道、殷家山隧道及延伸段建设,推进农村道路、村庄整治、绿化美化、人畜饮水、节水灌溉、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水平,打造一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第四,着力发展增量升级,快速做大白云经济总量。加大项目建设,实施投资拉动,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这块“蛋糕”。一是紧盯项目建设。强化园区办、开发办功能,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力争新建、续建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突破350个。实施重点工程项目51个,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27个。力争新储备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增长20%以上,力争增长35%。通过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二是注重平台打造。加大生态环保产业园等6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力争每个园区分别引进投资3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尽快研究出台支持白云再生资源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全力推动联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环保产品和装备等10个以上重点项目落地转化。继续推动7个省级“5个100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突破150亿元以上。三是狠抓运行调度。发挥好招商专班、安商专班的主导作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盯紧,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落实,集中力量解决规划、用地、环评、立项、征收等“卡脖子”问题,主动为项目落地转化创造良好条件,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全力推动各个项目“快签约、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快达产”。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对涉及产业项目、路网、实事等项目的征收,一律按照乡(镇)、园区属地原则实行责任包保制,务必将征收任务、完成时限细化分解、落实到位。对辖区违法建筑的监管,一律按照乡(镇)、园区属地原则实行责任包保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及时发现、制止、查处、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确保不形成增量。积极争取省、市更大的支持,强力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力争把重大项目纳入省、市用地统筹。通过进一步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化解项目用地供需矛盾。

第五,着力城镇建管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整体亮相”,以国际化标准规范白云的城市建设管理升级,以规划为引领,以政策为导向,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一是加快城市开发。按照“两城六片十八镇”的规划,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组团开发。在三区创新轴“创新城”、“科学城”、“金融城”、“人才城”四城基础上,再规划建设“文化城”,引进10家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实现“五城”联动、互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完善功能、提升上档”的原则,全力支持、推动参与氧化铝厂的搬迁,启动中铝贵州企业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安置点建设,启动9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确保完成改造25万平方米。二是强化路网建设。启动云保路、青龙大道(白云段)建设,改造白金大道、云峰路、白云北路,完成白龙大道、同城大道、观云大道、青山路、盐沙大道(沙文段)、产业大道、南湖西路、马掌坡路、麦沙西路建设。高效做好辖区内轻轨2号线、沪昆线、贵开线、成贵线、渝黔线、北联络线、西南环线、贵广动车所、市域货运专线等在建路网的服务工作。三是完善服务功能。建成大山洞石夹口、中坝片区等一批垃圾转运公共配套设施。合理增加客运车辆,优化设置公共交通服务站点。推进贵阳市北部新城水厂、白云殡仪服务中心、白云健身中心、白云医院、公安技术业务用房、商专白云校区一期、白云客运公交综合服务站、贵医白云分院住院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启动老干活动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继续推动公共服务向村寨延伸,完善村寨的水、电、路、气、网络、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村民就地城镇化,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四是提升管理水平。按照规范化、精细化标准,搞好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抓好城市品位的升级,提高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重点整治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脏车进城、占道经营、基础设施残缺不全、工地管理不规范、“黑车”营运、交通拥堵、停车难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国际化水平。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依法打击盗采、非法开采、越层越界开采等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继续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始终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进一步健全控违拆违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长”,完成20万平方米“拆违”任务。

第六,着力生态保护升级,打造更加美好宜居家园。以“创模”为抓手,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活在白云辖区的居民群众始终喝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一是倡导生态环保技术运用。积极推行工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排放减量化、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工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形式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努力把生态技术、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每个环节。加快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升级改造,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59%;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40%以上,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提升10%。启动5个以上循环经济项目。二是深入实施三大生态计划。深入实施“蓝天守护计划”。以铁的手腕,加强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的管控。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加大工业废气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餐饮油烟治理,努力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力争空气优良率持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深入实施“碧水治理计划”。加快麦架河截污工程、白云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程、牛场小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宋家冲河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白云污水处理厂二期达60%负荷率,进一步改善地表水质量。切实做好对境内三江河、都溪河、小河等3条入库(湖)河流、29项指标的监测工作;切实做好对麦架河、沈官河、大路河、大泥窝河等4条河流、24项指标的监测工作。深入实施“绿地保卫计划”。在二环四路、环城高速公路、贵遵高速等白云沿线完成1千亩通道绿化建设。完成37.5万平方米增绿任务和年度植被恢复造林项目。建立2-3个立体绿化示范点。实施育才路、中环路、南湖路等主干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3.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4%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5平方米以上。三是着力推动生态项目建设。启动长坡岭森林公园等2-3个休闲旅游项目开发和七彩湖城市公园、麦架河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曹关湿地公园建设,继续提升大人山公园、南湖公园、塔山公园、金山公园景观景点。创建2个市级“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四是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严格执行分级审批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新开工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新投产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90%以上,新改扩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严格落实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继续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严惩、重罚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始终严守“生态底线”。

第七,着力社会治理升级,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工作水平,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认可度。一是切实抓好“两严一降”。贯彻落实“十个一”要求,突出抓好“两严一降”,严密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完善长效机制,确保群众安全感在全省排位提升到前30位以内、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20%以上、发案率下降20%以上。特别是要开展“整治赌博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摘掉“贵阳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帽子。二是不断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功能,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服务管理权限持续向基层下放或委托。继续实施“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活动,确保白沙关社区、红云社区、艳山红社区,力争都新社区,被评为市级“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切实加强社区网格和居委会建设,确保网格“一警两员三队”到位,居委会职能发挥到位,切实夯实社会治理和服务网底。新建2家以上社区银行。实施政务服务延伸,推行市、区、社区三级联网服务。实施“和谐社区”、“和谐村寨”创建工作,建成5个示范点。三是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一票否决”制度,加大监管执法,强化跟踪检查,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切实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降”。四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导控,切实解决有损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五是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进一步健全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和应急准备,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第八,着力民生改善升级,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民生投入区级财政支出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社区、农村投入不低于去年的水平,大力实施“五大民生升级工程”,尽心竭力解决“收入低、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行车难、住房难、环境乱、治安差、公共空间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十困”问题,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居民,让我们的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更幸福。一是实施“就业创业升级工程”。千方百计扩大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城乡就业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支持和鼓励全民创业,不断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实施“3个20万”创业政策,扶持微型企业200户。二是实施“社会保障升级工程”。大力推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白金片区公租房、3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构建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体系,满足困难家庭住房基本需求。更加关注重病、残疾、丧失劳动力、孤儿、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弱势群体,确保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三是实施“教育事业升级工程”。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南湖中学建设,建成一中、五中、七中、二小等学校塑胶运动场。完成白云十小改扩建工程,启动白云二中综合教学楼改扩建工程。推广“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等办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积极推进与省内外知名学校的合作,兴办品牌学校、国际学校。加强民办学校管理,打造2-3所优质民办学校。四是实施“卫生计生升级工程”。加快区级医疗资源整合,增强基层公共医疗的服务能力。充实医技人员队伍,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成白云公共卫生服务大楼综合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白云医院建设。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有序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巩固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国家级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1个、“省级先进村(居)”1个,确保实现“两降一升”目标。五是实施“文化体育升级工程”。积极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精心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扩大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提高体育健身设施覆盖面,推进全民体育事业均衡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干部群众身体素质。

认真做好双拥优抚工作,支持驻区武警、消防、预备役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继续推动供销、粮食、民宗、爱卫、残联、档案、人防、气象、防灾、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高举升级旗帜,坚持三区统筹,牢固树立省会意识、机遇意识、担当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升级意识、先锋意识、统筹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三实三同”为统领,以问题为导向,突出转作风、抓反腐、办实事、树形象,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表率力。

一是切实提升政府执行力。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基层困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坚持讲实话、干实事,善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真正把功夫用在注重实效、狠抓落实上,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用在推进发展、造福百姓上。坚持跟踪问效、督查问责,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绩效管理、督查推进、效能监察、行政问责,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进一步改进会风、文风、作风,严格对“不落实”、“不兑现”问责,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着力整治“庸懒慢浮贪”,严肃查处“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以我们的“勤奋指数”,提升城市的“发展指数”,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是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坚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科学依法民主决策机制,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发展实际、时代要求、群众愿望。更加自觉地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不断改进政府工作。认真执行区政府工作规则和各项制度,深化扩大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让行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带头学法、用法、守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三是切实提升政府表率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29条实施细则”,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的物力、财力用在促发展、惠民生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白云发展的鼓点令人鼓舞,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倍加珍惜三区统筹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态势,倍加珍惜心齐劲足的大好局面,高举升级旗帜,坚持三区统筹,切实肩负起在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的责任,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为打造白云发展升级版,实现“建设贵阳市第四城区、中国西部强区,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相关信息  
·观山湖区地税局“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定新招 [14-02-27]
·观山湖区地税局全力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准备工作 [14-02-27]
·金麦社区加大经普工作力度 确保“两率” [14-02-27]
·金麦社区多措并举 大力开展新年度就业工作 [14-02-27]
·花溪区强化五措施狠抓安全生产工作 [14-02-27]
 
最近更新  
热点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