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zgxxb.com.cn/qygc/201511020011.shtml 在 2018-02-08 14:22:20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版面导航:| 新闻资讯 | 统计导刊 | 数说民生 | 经世导刊 | 行业看台 | 汽车时代 | 周末副刊 | 数苑观象 | 地方经济 | 新月刊 |
| 区域观察 | 经济观察 | 城市经纬 | 企业统计 | 艺苑大观 | 观点集粹 | 县域经济 | 调查月刊 | 特色产业 |
  重点栏目:| 今日评论 | 潘璠视点 |
连接长三角 辐射中西部_中国信息报
当前位置:[区域观察]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更多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02日 09:12:08

连接长三角 辐射中西部

--南京都市圈建设发展纪实(上)
■  李敏/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宋朝王安石的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南京、镇江、扬州三市紧密相连的地理位置。以其为核心的南京都市圈,历来都是富庶江南、人文荟萃的代表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融入了江苏淮安市、安徽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和宣城市,共同组成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的核心地区,成为泛长三角转型与合作发展示范区,谱写着南京都市圈新的历史篇章。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五
      “南京都市圈”是江苏省近年来提出着重建设的该省三大都市圈之一,其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驱车往来只需1个多小时,故又被称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被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起来的城市群落。其实质是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一个经济区域带,在这个区域带里,大家共同发展,共同做强做大,即以一个城市为龙头来带动一大批城市及周围农村发展。
      “南京都市圈”源于国家计委一份关于中国大都市圈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提出:南京可以联合安徽几个城市和扬州、镇江、共同构造一个长江中下游大都市圈。报告认为,以南京为中心的都市圈地区具有相对完整的大工业体系,这里距上海有一定距离,又与安徽的经济往来密切,从人口、地理位置和经济总量等方面都具备形成大都市的条件。
    南京都市圈基础产业实力雄厚、金融体系完整、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科教和文化中心,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自2006年我国首次发布都市圈评价指数至今,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排名一直位居全国前五。
    2014年,南京都市圈8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最高的增幅10.5%,最低增幅为7.4%,均高于全国9%的增幅水平。8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63 亿元,占苏皖两省总和的27.3 %。其中,江苏4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26 亿元,占江苏省的23.3%。安徽4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63亿元,占安徽省的27.4 %。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看,其中10万元以上的城市有南京、镇江、马鞍山;在6万-9万元之间的城市有扬州、芜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3万-5万元之间的是淮安、滁州、宣城。
    南京都市圈城市充分利用江苏沿海经济带的港口资源以及长三角较为发达的产业资本,抢抓发展机遇,逐渐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工业聚集带。南京的四大支柱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八大新兴产业增势喜人;镇江的化工、机械、金属制品等“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扬州的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汽车、船舶“四大”主导产业贡献最大;号称“中国的新盐都”的淮安有华东地区最大的特种钢管生产基地,食品产业也迅猛发展;马鞍山的马钢集团、星马汽车、山鹰造纸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滁州家用电器制造形成特色;芜湖的奇瑞整车改扩建、芜湖海螺水泥三期、美的家电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分具体城市来看,今年上半年,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33.6亿元,列全省第二,增长9.2%,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2个和0.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5.8亿元,同比增长12%,超出全省1.5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和西安。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50个城市中排名第13位,比去年前进一位。服务业增加值257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6.8%,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力量。2014年,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754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7507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5∶41.7∶55.8。
    今年上半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3.88亿元,增长10.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93.1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1021.37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819.35亿元,增长11.5%。2014年,扬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5∶51∶42.5。今年9月29日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纪念日,更加显示出这个古老城市的文化厚度。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实现生产总值1754.1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33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933.64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766.12亿元,增长10%。2014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3.8∶51.1∶45.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651元,增长11%,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6718美元。
    今年上半年,淮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08亿元,同比增长10.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为39.9%,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2万人,困难人员就业25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6%。物价低位运行。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一直低于2%。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同比上涨1.7%。
    今年上半年,芜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8.13亿元,同比增长10.5%,总量列全省第二,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24亿元,增长3.2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52.31亿元,增长10.6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0.59亿元,增长10.8%。
    今年上半年,马鞍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6.3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7.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6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59.5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414.16亿元,增长7.9%。
重点发展一带一轴三通道
    从区域上来看,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辐射到南京的力度已经很小,上海是龙头,南京不应该就是龙尾,把安徽部分城市融入长三角,必须得有南京这颗承东启西的棋子,南京应该是长三角向中西部辐射的引擎。为此,南京都市圈制定了科学详细的发展规划,具体是要形成一个核心、两个圈层的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一带一轴三通道。
      一个核心:包括南京主城和以主城为核心、半径约30公里范围的城镇和潜在的城镇发展地区,即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发展区。该区域是南京城市功能重组和集聚新兴城市功能的重点区域。
      两个圈层:包括核心圈层和紧密圈层。核心圈层: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广泛的区域。规划范围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镇)和区域,包括南京、镇江、马鞍山、宣城、滁州5市
      紧密圈层:与核心城市联系密切,接受核心城市的辐射,圈层地带节点城市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联系的功能地域。规划范围为核心圈层外围、距核心城市中心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镇)和区域,包括扬州、芜湖、淮安3市。
    一带一轴三通道:沿江城市带:包括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等5个设区市以及仪征、江都、当涂、和县等县(市)。城镇发展轴:北从金湖、盱眙开始,经天长、南京、溧水至高淳。三条通道:南京至句容并延伸到苏锡常都市圈环太湖地区、宜(兴)溧(阳)金(坛)丘陵山区通道,南京至滁州、明光、凤阳通道,南京至全椒、合肥通道。
    规划出台,交通先行,为了促进南京城市圈的凝聚力,江苏、安徽两地都加强了交通建设,建设了以南京为中心的、辐射周边的交通网络,实现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江苏方面,在公路建设上,南京主城形成“经六纬九”的道路骨架以及“井字加外环”的快速通道系统,实现市域内半小时上高速,都市圈内一小时抵达,各省辖市一天往返。铁路方面,则建设京沪南京段,建成宁启、宁杭高铁、宁西铁路南京到合肥段、宁芜线改造及南京铁路客站、南京铁路南站等。
    安徽方面,下到省内各城市,都表现出了靠近长三角、靠近南京都市圈发展的强烈愿望。安徽省发改委一官员说,安徽这两年从长三角及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中的确得利不少:马、芜、铜地区拥有414万人口,仅占安徽全省的0.7%,却创造了14%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万元。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副中心,同样需要周边城市的繁荣来支撑,都市圈本来就是一荣俱荣的概念。
    2013年,《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研究报告》出炉。这份规划编制的由14条铁路组成的城际铁路网涉及安徽11个城市,覆盖面积达9.84万平方公里,使得安徽多个城市与南京都市圈无缝对接。据介绍,这些城市之间大多已经有铁路线、公路线相互连通,部分在建的高速铁路,比如宁安城际铁路,更是贯穿了皖江城市带中的几座城市。规划中,在2013-2020年的近期目标内,是促进皖江城市带进入南京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可以说,皖江城际铁路的规划,使得马鞍山、滁州、芜湖与南京无缝对接,进一步紧密了都市圈城市之间的联系。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均教授认为,交通发展是促进南京都市圈城市一体化的重要推手,它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将强化南京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地位及服务功能,使周边的卫星城市(即南京周边的都市圈城市)更加依赖南京,因而南京的服务产业如零售与批发、科技服务、咨询教育等将快速壮大,但是,由于级差地租等因素,制造业可能会出现从南京向卫星城市逐渐转移。上海与江苏、浙江两个省份的关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江浙的地价又低于上海,因此上海的制造业渐渐从上海转移到了江浙两省。目前南京已经有不少企业搬迁至都市圈的周边城市,这将会很好地促进区域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城市圈横跨两省八市
      南京都市圈是一个跨省城市群,地跨苏皖两省。南京都市圈在吸收部分江苏城市外,又纳入部分安徽城市,是因为安徽东部城市在地缘、人文、方言以及经济联系上和南京有很大的关联度。在江苏,与南京都市圈相对应的是苏锡常都市圈,苏锡常是江苏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因在语言上通行上海话(吴侬软语),苏锡常都市圈与上海的关联度很大。
    专家认为,南京都市圈“承东启西、承南接北”,地处中国重要的沿海和沿江发展轴线的交汇点,是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转换地带、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的交融区域,具有战略性的枢纽地位;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是江苏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南京都市圈地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对促进苏中地区快速崛起并融入苏南板块、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等全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南京都市圈历史上是吴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南北文化的交融区域,同时也是近代文明兴起之地,集历史、近代、现代特色文化于一身,融吴楚文脉、南北文化、中西文明于一体,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南京都市圈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北翼,基础产业实力雄厚,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基础产业、制造业、科教文化基地之一。
    根据2012年,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合作编制的都市圈规划,其目标定位于:推动都市圈的经济、市场发展一体化,培育平等、互利的发展环境;针对市场、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制定相应策略,扩大区域合作,创造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都市圈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长江为纽带、沿江城市为依托,联合培育都市圈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中心,构建国际性的沿江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以历史文化、山水城林为特色的城市带,并使南京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承担该规划编制的中科院地理所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雯说,《规划》将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定位为承接放大长三角辐射的门户枢纽、长江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我国转型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的示范区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为此,《规划》根据都市圈的自然地理格局、空间开发基础及适宜性,确定“一核一带两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指由宁镇扬组成的同城化都市核心区,是区域综合服务功能集聚中心;“一带”指沿江综合发展带,是产业城镇集聚带和区域发展引擎;“两区”指江南产业转型提升区和江北产业转移承接区。
《规划》还对都市圈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及要求。其中构建联系南京与核心交通圈层各节点城市之间的八大内部通道,形成周边城市至南京中心城区半小时购物、1小时通勤交通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也加快了都市圈内大型公共设施互补共享工程的建设,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都有望在未来实现全方位对接。按照规划,南京都市圈的发展战略为:辐射中西部的国际性重要门户、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泛长三角转型与合作发展示范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近期要实现全面小康;远期要建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空间集约、生态优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现代化都市圈。
打破行政区划因地制宜发展
    2013年,南京公布《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南京市规划》,其中提出的设立“镇级市”,建立“跨界六城”的概念颇为引人注目。一位南京城市规划专家认为,下放权力,给经济强镇放权,让其享受县级市的管理权限,提升发展自由度,是南京酝酿“镇级市”的主要目的。进一步建造6大跨界新城镇,则是南京建设南京都市圈的谋划,是南京在此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必走的一步。
    都市圈的同城效应,首先会在边界地区体现。南京此次提出,要建设一批“跨界”的临港新城、临空新城和产业新城,规划中的6个新市镇都来自不同区域的乡镇与街道“跨界”组合,如已经组建的“禄口、柘塘和博旺新城”乡镇,原属南京市江宁区、露水区与安徽马鞍山市。扩权融合后,进一步释放了这些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郁鸿胜说,“镇级市”规划的提出,是此次南京规划中跨度最大的一笔。“镇级市”规划,打破了行政区划疆界,在管理和规划上进行制度创新,能够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科学配置要素资源等目标。“镇级市”规划的出台,也使南京不再仅是一座城市,而向一个拥有大、中、小城市组合而成的城市群体系发展。
    他指出,“镇级市”的出现并非南京首创,而是在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发展下迈进的一步。从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现状看,城市中的一些重点乡镇人口早已超过三四十万人,具备了设立市的要素,但现有配套管理机构、人员、资源却仍以乡镇配置,两方掣肘严重,提升管理等级日需迫切。这一点,也是一众国内中心城市在转型发展布局中的共同课题。在未来发展中,可以将特大城市的新城打造成大城市(次中心城市),将有条件的新市镇打造成中等城市或小城市。长三角区域发展,多年来一直有着撤县建区、强县扩权等多种发展方式。详尽调查,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初,南京市出台《健全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南京轨道交通规划中宁滁城际、宁马城际、宁和城际都将跨出江苏,连接安徽,由多条城际线路构成的放射状网络将紧密联系起南京都市圈。其中,今年南京将协同都市圈城市开展宁和城际轨道一期建设,宁句、宁扬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今年将进行前期方案研究。
    南京还将提升都市圈交通服务同城化水平,包括加快同城化客运公交和换乘枢纽建设,推进都市圈客运班线开行、交通信息发布、候机候车服务等同城化,镇江、滁州、马鞍山等市收费站也有望合设,优化调整相关客运班线。今后南京都市圈市民在各城市间“串门”将会非常方便。
    在公共服务方面,都市圈各市市民也将享受同城化待遇。在教育领域,将加强教育信息共享,推广都市圈中小学校长、教师挂职交流,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和青少年定期交流互访活动。宁镇扬旅游年卡、图书馆借书卡有望在今年实现一卡通,都市圈医保跨省即时结算有了具体推进时间表。今年年底前,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预约挂号等信息互联互通,探索都市圈居民医保跨省即时结算。
    为了同一片蓝天,各城市还将合力构建都市圈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以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为突破口,建立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与发布常态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江水源地保护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通报制度,开展饮用水源地、备用水源地和重点水域保护建设与治理,加强都市圈跨界污染联防联治、联合执法。
    去年底,8市的质监局便共同成立“南京都市圈质量技术监督专业委员会”,意在协同合作,共同提升都市圈质量技术监督保障能力,促进南京都市圈成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切实服务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据南京市质监局领导介绍,8市有很多资源可以共享,通过建立这种合作机制,可以进一步推动双方的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比如南京由全国唯一的软件质量检测中心,而安徽有国家建材中心等,成立都市圈质监专委会,不仅是国内城市合作发展的一次大胆探索,而且为两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地保障。
 
[近期推荐]
· 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召开...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
· 消费升级 激发中国经济新...
· 绿色发展意正浓
· 房住不炒 渐趋理性
 
[联系我们]
中国信息报记者名录

新闻热线:(010)63376728
广告热线:(010)63376800
发行热线:(010)63376723
举报电话:(010)63376713

中国产业报协会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
举报投诉邮箱:xwddwyh@126.com

报社简介 | 广告刊例 | 投稿信箱 | 记者名录 |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 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 |
通讯地址:北京月坛南街57号国家统计局中国信息报社 邮政编码:100826
网址:http://www.zgxxb.com.cn 中国信息报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438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