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探秘 山西   万荣 秋风楼   后土 秋风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sx.xinhuanet.com/ztjn/2014-05/20/c_1110669167.htm 在 2017-04-30 22:22:41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走进万荣后土祠 感受深深土地情 - 新华网山西频道
  您当前位置:
新华网山西频道 > 正文
走进万荣后土祠 感受深深土地情
WWW.SX.XINHUANET.COM 2014年05月20日 16:41:47 来源: 新华网山西频道 分享到:新华微博

    万荣后土

    正午,晋南大地艳阳高照,从万荣县城向西南行进40公里,我们一行来到了中国最早的祠庙--万荣后土祠。

    古老华夏文明在这里起步

    沿着弯曲的108级台阶拾级而上,视野逐渐宽阔,黄土高崖正中耸立一座高大雄伟的山门,站在高崖向西眺望,一片宽阔的水域映入眼间,“河水清且涟漪”,黄河、汾河两条母亲河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一个高十余丈、宽二里余,长四五里的高崖,史称“脽上”。这里就是传说中轩辕黄帝扫地设坛,祭祀后土圣母的地方,古老的华夏文明在这里蹒跚起步。

    后土是大地母亲,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神,“皇天后土”中所说的“后土”指的就是后土圣母。后土祠始建于汉文帝元年,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祠院坐北向南,现存山门、戏台、献殿、后土大殿、秋风楼等建筑。据史载:4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在汾阴扫地设坛,祭祀后土地母。尧舜二帝,夏商周三王在此辟坛构事。2000多年前,汉文帝建庙,汉武帝创建后土祠,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先命人对祠作了修葺,庙貌倍益增丽,次年亦来亲祭,还为后土祠亲撰了萧墙碑,现仍完好地保存于庙内,是山西省名碑之一,为后土祠镇祠之宝。经过历朝历代的创建、重建、增建、扩建,汾阴后土祠逐渐成为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明清时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迁徙于北京天坛。

    祭祀体现深深土地情

    进入山门,穿过头顶的木板,这原是一座依门而建的过路活动戏台--过亭台,导游讲,每逢高会,台上唱戏,台下走人,让人顿语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过亭台与与北面并列的道家台、佛家台三个戏台呈品字型,这就是后土祠独步天下的名胜“品字台” 经过石柱旗杆,在戏台与正殿前的开阔处,有两棵距今130多年的奇观龙凤柏,西边一棵粗壮茂盛,一根主杆直上苍穹,斜枝猛伸、似龙爪腾飞;东边一棵碧绿灵秀、分成三杈,如凤凰开屏。后土祠正殿中,后土圣母塑像端庄慈善、神态祥和,坐在正殿中间,身着锦衣绣袍,仪表雍容华贵奕。两边的娘娘,一位怀抱婴儿、一位手拿草药,这是替娘娘送子到人间、保佑世人平安的幸福使者。红漆木柱上的对联:“后配六合之天,至圣至尊,圣德自应崇代代;土为万物之母,资生资育,世人所以称娘娘。”这副对联,蕴含着人们把后土视为女神的诠释。望着后土圣母塑像,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古人祭祀后土圣母的宏大场景。土为万物之母,拥有土地就可拥有一切,先民对后土圣母的祭祀体现出对大地深深情谊,目的就是教育人们像对待母亲一样爱护土地,保护土地。

    古老农耕文明焕发生机

    数千年来,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临祠祭祖,虔诚叩拜,感念祖德浩荡,吟诗作赋,留下了大批妙文华章。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瑟,鸿雁南归,汉武帝泛舟黄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因汉武帝《秋风辞》而建造的秋风楼,是后土祠最为高大壮观的建筑,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壮观劲秀,为河东现存古建筑中之精品。站在高台上,四处眺望,一片片碧绿的麦田,一株株茂密的果树,一阶阶美丽的梯田,一幢幢绿树间的农舍,这正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生存之源,这是从刀耕火种的古老农耕文明到现代化农业的变迁。

    万荣县委宣传部长李鹏凯说,万荣县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走上了快车道,目前全县已有十余个有机农业品牌,农民收入连年增高,全县正在加快建设“有机农业基地县”,万荣要让中华远古农耕文明在这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李新苗)

[关闭] [纠错] [信箱]  
[责任编辑: 山西站点管理员 ]
订阅新华社手机新闻
分享到: 新华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066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