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张謇   实业救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zhangjianchina.com/view.asp?keyno=3720 在 2021-06-09 03:02:2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张謇:实业救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謇纪念馆
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实业救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2018-7-3    作者:汤梓仟    点击:1612

熊映梧

“实业救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謇(1853~1926年),是和郑观应同时代的人物,都是积极主张发展工商业,以富民强国。如果说郑观应强调“商战”的话,那末,张謇则是中国的“重工主义”者。

张謇长期过着应试、当幕僚的生活,年过40才考中状元(1894年)。次年甲午战争爆发,这位状元公毅然弃政从事士大夫鄙视的工商业,真是惊世骇俗之举。他鲜明地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他从筹办南通大生纱厂始,陆续兴办了数十个企业。张謇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实业家。其“实业救国”包含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第一,张謇认为经济才是根本,“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则在实业。若鹜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这是针对当时流行的“海陆军救国”、“教育救国”等主张的批评。他强调“因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能”;“救贫之法惟实业,致富之法亦惟实业。”

第二,张謇是一位坚决的重工主义者。他说:“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义兼本末。较中国汉以后儒者重农抑商之说为完善。”他认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他很重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认为“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于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

第三,张謇鼓吹“棉铁主义”,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政策。他根据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关贸易册》指出:“进口货之多,估较价格,棉纺织物曾达二万万两以外,次则钢铁,他货物无能及者。是以謇于南洋劝业会时,即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又说:“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已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的确,三万万两白银的年进出口贸易逆差,是当时国力难以承受的。“棉铁主义”的产业政策既可以解决对外贸易逆差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切合时宜的工业化路线。正如张謇分析的:“实业不能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举全世界所有实业之名,一时并举,则须究今日如何致穷,他日如何致富之业。”西方第一次工业化是从轻工业(以纺织工业为主)开始的;后来苏联反其道而行之,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张謇高明之处在于没有照抄照搬洋人的办法,而是实行符合国情及19世纪末世界潮流的轻重工业并举的“棉铁政策”。

第四,张謇善于利用多年从政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力争官方支持,发展民间资本。例如,张謇同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的特殊关系,对于他投身实业、创办大生纱厂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张謇1904年曾被清政府任命为商部头等顾问官,1912年出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但是,他跟洋务派的官僚截然不同,他一贯主张发展民间资本,并且以他为首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民族资本集团--大生资本集团。此外,以大生为核心还办了大小企业34个,涉及冶铁、机器、日用品、食品、银行、交通、服务行等,原始资本约为600万两白银。在苏北沿海各地,他还办了20个盐垦公司,估计资本为1600余万元。据日本人驹井德三在1922年调查估计,大生集团的资本总额约为3300多万元。张謇,真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实业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5396404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