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孙传芳的一生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tjwh.gov.cn/shwh/lywh/mrgj/sun-chuan-fang/zp-3.htm 在 2018-05-22 11:07:2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天津文化信息网-名人故居
孙传芳的一生

我与孙传芳为少年时代同学,后又与孙及卢香亭、周荫人结为金兰之交。我和他虽然不是始终相随,然保定时在一起,湖北时在一起,江浙时又在一起,长期在孙的身边为之出谋划策;段祺瑞执政期间,为了拉拢孙,特意任命我为农商部总长,也足以说明我与孙传芳关系之深。现就我之所知所闻,略述其一生活动。
一、投身陆军,东渡留学
孙传芳,宁馨远,山东省事安县人。生于一八八五年(清光绪十一年)。家境贫寒,早岁夜父,其母受婶母虐待,不能相安共处,被迫携同子女四人去济南谋生。孙有姊三人,长姊嫁商河县程姓,次姊适历城县逯牲。又随其母去商河,就食于程家,时传芳方十岁。一八九九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孙又随其母及三姊避居济南。适有山东巡抚袁世凯部下武卫右军执法营务处王英楷,其妻患疯癫,经人说合娶孙之三姊为二房,井供养孙传芳母子生活。时孙年己十五,附读于王家。一九O一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调保定,王英楷亦携眷妓孙氏母子迁往保定居住。
一九O二年夏,袁世凯创练常备军,设陆军练官营于保定东关外,以冯国璋任练官营总办。是年八月,孙经王英楷荐入练官营当学兵,我亦同时人营,均编入步兵科第三班。孙天资聪敏,且知用功,所有军事课程,一读便通,故而学科与操法之考试,往往名列前茅,一九O二年在陆军练官背毕业,孙和我又经冯国璋准予免考保送入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是年冬末,孙母与世长辞。一九O四年夏,北京练兵处考选陆军学生派往日本留学,速成武备学堂选送四十人去京应试,其中就包括孙传芳和我,以及周荫人、卢香亭等人。经考试录取,并于同年八月由留学监督赵理泰率领各省留日生百余人,由天津转上海乘“大智丸”赴日。
抵日后,先入东京牛?区振武学校。一九O六年毕业后,派入日本陆军第十师步兵联队充候补生。一九O七年十一月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为第六期生,步兵中尉冈村宁次任中国留学生的区队长。一九O八年十二月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又回原步兵联队见习三个月,于一九O九年三月回国。
回国后,孙先返济南结婚,娶妻张氏。然后来天津到直隶督练公所报到。同年八月,留日士官生在北京接受陆军部考试,由陆军部尚书铁良任主考官,左侍郎毓朗、右侍郎王英楷任副考官,陆宝忠为监场御史。发榜后,孙被授予步兵科举人,并授步兵协军校。同时参加考试的留日士官生还还有阎锡山、李烈钧、唐继尧、张凤翙、刘存厚、赵恒?、尹昌衡等人。
二、初露头角,青云直上
孙传芳经陆军部复试后,返天津督练公所候差,旋派充北洋陆军第二镇第三协第五标教炼官。当时第二镇的统制为马龙标,驻保定,第三协的协统为王占元,驻永平,第五标的标统为王金镜。孙为人健谈,善于应对联络,不仅在本协本标内与人相处融洽,即对于他镇他协亦常有来往,因此颇受协统王占元的赏识。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成立,第二镇改为第二师,孙传芳调任第二师辎重第二营营长。一九一二年,孙曾随王占元在河南省固始一带参加追剿白朗农民起义军的战役。一九一三年北洋军阀势力始向长江流域伸延,袁世凯派段祺瑞任湖北督军,令王占元率第二师进驻湖北,兼任湖北军务帮办。王提升孙为该师步兵第六团团长。此时孙与师参谋长何佩瑢成为王占元之左右手。一九一五年王占元署理湖北都督,当以何佩瑢为督署参谋长,因何常驻北京联络,王乃派孙传芳代行其职。一九一六年,王占元任湖北督军,调任孙为第三旅旅长,不久,升为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长;一九一七年,又升任湖北暂编第一师师长。在王占元的提携下,孙得展才干,颇受王的信任,倚若智囊,时常充当湖北代表对外接洽公务,有时甚至代表瞥军检阅师旅军队,在湖北大有一手遮天之势。
一九二O年夏,湘军袭鄂,王占元命孙率兵迎战,湘军败退,旋孙接任第二师。同年七月,直皖战争起,皖军战败,王占元秉承直系首领曹锟意旨,将皖系之长江上游总司令吴光新扣押武昌,以孙传芳代替,并由孙改编皖系残余部队。
一九二一年,湘鄂战争又起,湖南赵恒?,夏斗寅发兵攻袭鄂南,王占元任命孙传芳为新嘉蒲通警备司令,率第二师应战,总司令部设赵李桥车站。孙派孟昭月及张允明两旅在得胜山、铁山咀、官山口一带与湘军对抗,大战十昼夜,受挫,退而集结于武穴(广济)休整。湖北督军王占元虽系北洋旧人,但曹锟、吴佩孚见王庸懦无能,克扣自私、早有更换之意,此次抵御湘军作战不利,加以当时财政窘困,饷不以时发,在武穴、宜昌、沙市、武昌等地先后激起兵变多起,于是便决计迫王下台。在湘鄂战争初起时,曹、吴即发兵援鄂,由吴佩孚亲任援鄂总司令,派萧耀南率二十五师开赴武汉三镇,第八混成旅长靳云鹗为前敌总司令,率部进驻茶庵岭。曹、吴名为援鄂,实为驱王,曾有“援鄂不援王”之语。“援鄂大军开往前线,靳云鹗部向湘军猛攻,吴佩孚又亲自率兵乘兵轮直捣岳阳,湘军被水陆夹击,败退长沙,被迫与吴佩孚议和。
湘鄂战毕,曹锟召开会议,我代表王占元前往参加。曹对我表示:“请王二哥下台休息休息吧!他可以到保定来帮忙。”我归而告王,王遂提出辞职,当即照准,由第二十五师师长萧耀南继任湖北督军。时吴佩孚为两湖巡阅史,抵武汉后对孙传芳进行拉拢,说; “馨远,王老头走了,咱们一块干吧!你带着二师及其余队伍开往宜昌去。”遂任命孙为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兼第二师师长,驻宜昌。吴又补发孙欠饷三十万元。从此,孙传芳便为吴佩孚所倚重。
三、 由鄂援闽, 由闽入浙
一九二二年四月直奉战争爆发,奉军战败,直系势力日盛。曹、吴既置齐燮元于江苏,又置萧耀南于湖北,惟福建、浙江仍在皖系手中,势在必取,于是有援闽之议。
直皖战争后,福建督军李厚墓试图依附直系,后徐树铮从北京逃来福州,策动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长王永泉驱李,以帮办代行职务。一九二二年秋,曹锟召孙传芳至京,命其发兵援闽,由江西蔡成勋为之后援,并偕同驻赣第十二师周荫人一同前往。孙受命后,赴洛阳见吴佩孚,吴面允由湖北萧耀南接济开拨军饷,由汉阳兵工厂补充枪支弹药。为此孙又来武昌,从财政厅领到军饷三十万元,从汉阳兵工厂(当时我主持兵工厂)领到约值七万元的弹药。一九二三年初,一切布置就绪,孙即由宜昌赴南昌,约定周荫人并邀请督署参谋长刘宗纪一道入闽。复由九江秘密赴南京,与江苏督军齐燮元达成在适当时机夹攻浙江卢永祥的协议。
福建帮办王永泉,河北省青县人,亦系留日士官生出身,当时在直系大军压境下,何去何从,举棋不定。孙致电王说明周荫人援闽,希双方合作,王当即复电欢迎。周荫人率部由南昌经抚州(临川),由杉关入闽,经邵武,沿闽江而下,直抵福州,与王永泉同学相唔,畅叙旧谊。孙传芳亦督第二师两个旅并配备炮兵工程,相继入闽,留张俊峰旅驻扎邵武,由孟昭月旅直驱福州。孙、周二师在王永泉,王永彝昆弟未抵抗之下,顺利地进驻了福建。
一九二三年三月,孙被任命为福建军务督理。孙以刘宗纪为参谋长,王永泉仍留任帮办,周荫人任延平护军使。孙与王虽是日本士官学校同学,但彼此政治背景不同,关系并不融洽,加以福建军政实权仍多掌握在王之手中,因此孙决计驱王。十月,周荫人袭击王永泉,王军驻扎在福州甚少,无力抵抗,逃泉州其弟王永彝处,又奔厦门,后声明下野,逃往上海。王被驱后,臧致平、杨化昭及王永彝等在闽南兴兵反孙,意欲联合粤、浙,奉系各方面力量,联合发起倒直战争。一九二四年春,孙抽调兵力,交由周荫人,卢香亭率领,并联合福建地方势力高义,谢定国,张毅等民军,向闽南臧、杨发动进攻。双方在同安一带展开一场鏖战,臧,杨败退,经由漳州,龙岩,最后由汀州入江西,长途跋涉逃入浙江,投奔卢永祥。闽南民军纷纷通款于孙,周,闽事大定。
臧致平,杨化昭率残部退入浙江境内,为卢永祥收编,对江苏齐燮元有所威胁,成为齐进攻浙江的借口。一九二四年九月,江浙战争起,双方陈兵于淞沪之间。孙传芳与齐燮元原来就有合力夹击浙卢之密谋,在此江浙战端初启之际,孙即令其驻洛代表王金钰向吴佩孚请缨,入浙援苏,吴允其所请。孙传芳以闽浙联军总司令名义,出兵援齐。是时,奉天张作霖提兵西向入关,援助卢永祥,通电讨直。
孙传芳挥师北上,直指闽浙界上之仙霞岭。孙派卢香亭及谢鸿勋两个旅向仙霞岭挺进,命孟昭月旅为后继。浙江方面,精锐部队几乎全部调布前线,杭州由陈仪、张国威之地方旅团及夏超警队驻守,衢州、江山等后方仅留臧致平、杨化昭部及地方部队警戒,及闻孙军由闽入浙,临时急派陈仪旅及张国威炮兵团增援仙霞岭。卢永祥系山东人,本来在浙江的地位就不十分巩固,沈钧儒等浙江人士曾一再提出地方自治,江浙战争起,更促进浙人倒卢之举。卢派陈仪,张国威抗孙,但陈始终未去前方,张则白旗高挂,开门迎敌,借以驱卢。孙进入浙境后,即任命张国威为炮兵总司兵,并令其为响导,直取杭州。卢香亭及谢鸿勋率部长驱直入,在江山扫除臧致平,杨化昭部后,经衢州,严州,循富春江而下,顺利地抵于桐庐,同时孟昭月亦攻破温州等地。卢永祥见大势已去,退守嘉兴。孙传芳又在杭州守备司令夏超的欢迎下,和平进入杭州。然后,孙军乘胜追击,与齐燮元部夹击卢部于淞沪。卢永祥大败,只得通电下野。孙、齐连翩莅沪,执手言欢。卢残部约五个师的兵力,悉为孙收编。
一九二四年九月,曹锟政府任命孙传芳为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并授恪威上将军勋位。(倒卢有功的夏超,被任命为浙江省长,兼浙江警务处长、杭州警察厅长。夏久蓄独霸浙江之野心,对孙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曾暗购军火,俟机驱孙出浙。此事有人密报于孙,孙佯作不知,暗中加以防备。当一九二六年孙率部去江西与北伐军作战时,夏超发难反孙,立即被留守杭州的宋梅村团击溃,夏化装潜逃,于途中被拿获,经请示孙后,当夜就地枪决。)
四、联奉反奉,称雄东南
一九二四年九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曹锟,吴佩孚兵溃失势,曹锟被冯玉祥囚于中南海延庆楼。十一月,段祺瑞上台执政,但北京政府实际上处于冯玉祥,张作霖共同控制之下。第二次直奉战争本来因张作霖援助浙江卢永祥引起,奉系得势后,即派张宗昌率师挟卢南下,向江苏齐燮元夺回地盘,因而孙传芳复有唇亡齿寒之危。孙本系曹、吴所培植并以驱浙卢而发展起来的,现曹、吴既倒,孙应如何适应新形势以谋自处?孙看风使舵,决定首先应取得奉张之谅解,借以缓眉燃之急。于是,孙派浙江盐运使王金钰与奉系取得联系,王与奉系将领杨宇霆系土官生同期同学,通过杨的关系往见张作霖。张此时亦有意拢络孙,逐派邢士廉向孙修好,停止向浙进军。张宗昌率部攻克上海后,约孙会晤,结为金兰。齐燮元被迫下台,卢永祥出任江苏督办,与孙签订了江浙互不侵犯的和平公约,双方取得暂时妥协。
一九二五年春,孙传芳派我去北京奔走于段祺瑞门下,以取得段对他的谅解与支持。段也有意拉拢孙,在孙得第三个男孩时,曾遣龚维疆(与孙在日本同学)来杭致贺,并以翠根小玉牛相赠。孙表示段为其师辈,自当竭诚拥戴。为了讨好粤方北伐军,复令我赴沪面见章太炎,晋贽二千元,又访国民党要人张继,试图与南方联络,用缓后顾之忧。孙一方面积极打通各方关系,一方面整顿内部实力,等待机会,再图扩张。
孙主浙以后,在浙尚有皖系王宾镇守使及陈乐山第四师的部队,孙派卢香亭,谢鸿勋、张俊峰出兵清除。段祺瑞对此亦无可奈何。其后,又对部队加以整饬扩充,兵力益强。
一九二五年秋,奉军陈师长江,以邢士廉师驻上海,丁喜春驻南京,其后,复派刘翼飞及赵鸣皋两旅开赴上海;与此同时,张作霖又迫使段祺瑞任命杨宇霆为江苏军务督办,姜登选为安徽军务督办,津浦沿线各省区全部为奉系所占有。孙传芳对宁沪财富之区,本已垂涎三尺,现奉系势力日益向东南扩张,直接威胁浙江,孙不得不谋求对策。孙看出奉军孤军深入,人地生疏,将领之间矛盾重重,同时当地士绅如张謇、张一麐等人也反对奉军据苏。因此,孙决心与奉张一决雌雄。
早在一九二五年三月,孙即派我前往福州,授意周荫人筹措军费,接济浙江。四月,我又衔命去张家口会见冯玉祥,说明孙传芳准备进攻奉张之决心,并转达孙愿与冯结为金兰之好。五月,我去开封会见河南军务督办岳维峻,商定如何共同夹击奉军。其后,又前往岳阳,代表孙传芳敦请吴佩孚出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并携款五万元赠吴。在返回杭州途中,又分别会见了江西军务督办方本仁和赣北镇守使邓如琢,劝说他们拥戴吴佩孚,合力讨奉。同年八月,孙又派我去南京,劝说江苏军务帮办陈调元共同驱奉,定下里应外合之密谋。
同年十月,孙出敌不意,骤然响起反奉号角,由江浙边境分三路出击:以李宝璋师直扑上海,以卢香亭师渡太湖袭占丹阳,以谢鸿勋师经宜兴攻取南京。杨宇霆趾高气扬,对孙与陈调元之密谋毫无准备,以至措手不及,急令奉军撤退。安徽姜登选身边无军队,也只好仓惶离蚌。奉系各师溃兵麕集下关一带,舟少人多,争先抢渡,乱作一团。这时,陈调元一面将其部队布置城内下关准备截击,并联系海军驻江鱼雷艇司令甘英-致行动,一面设宴为撤退的丁喜春饯行。席未终,下关争渡之师众已被包围缴械。陈又电饬在乌衣车站之安树珊部截击渡江奉军,因电令迟到,杨宇霆已过乌衣北去,后继渡江奉军多被截留,枪械财物,均被没收。孙传芳钱塘进军,一举夺得松江,上海,长驱直入,直抵石头城下,沿途溃军尽为孙所俘获。此殆为奉张南下派杨、姜分督苏皖而不到一个月所付出的代价。
孙传芳督师抵南京,不暇入城,随即渡江逐北。是时张宗昌任山东督办,屯兵济南,孙军北上后,与张南下之部队交锋于津浦线上。一年前孙、张还结金兰之好,曾几何时,今又兵戎相见。十一月初,孙军谢鸿勋师与张宗昌的前敌总指挥、第五师师长施从滨部遭遇,施部一击而破,谢师遂占领蚌埠,施在固镇以南被俘,解至蚌埠,孙决定立即处决。当时我对孙说:“我们打内战,对待俘虏不宜杀戮,不如押送南京监禁。”孙不听,命李宝璋在车站南边的旷野执行斩决。孙逞一时之愤杀施,从而种下以后的恶因。
孙军继续乘胜北进,直达徐州以北山东边境。孙既席卷苏皖,急欲造成一个新局面,筹划建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体系,壮大声势。孙在徐州大摆庆功宴会,意态骄盈,不可一世。
十一月二十三日,孙传芳由徐州凯旋南京。二十五日,正式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以周荫人为福建总司令,卢香亭为浙江总司令,陈调元为安徽总司令,邓如琢为江西总司令。孙传芳又派我为联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刘宗纪为参谋长,陈阁为秘书长兼浦口商埠督办,张世铭为副官长,万鸿图为政务处长,孙基昌为军务处长,程登科为军需处长,陈锡璋为军法处长,金振中为军医处长,赵正平为宣传处长。各省省长的安排为:江苏省长陈陶遗,浙江省长夏超,安徽省长王普,福建省长萨镇水,江西省长李定奎。
孙传芳为拢络地方耆绅,聘请江浙知名人土为顾问,有张謇、吴土鉴,俞志韶、章炳麟、李根源、刘之杰、张联棻、蒋方震,贾恩绂,王金钰,赵恒惕,王懋赏、丁文江、傅晓庵等人。又聘日本军人冈村宁次为高等军事顾问,月支薪八百元,优礼有加。
孙传芳原来的基本队伍为二师及一师,及入闽又增置两混成旅,入浙又扩编四个师与一混成旅,此次组织联军,除皖陈、赣邓所属部队外,闽、浙、苏三省共建立十余师之众,足以控制闽,江,淮、赣诸水流域。财政最为命脉,赖有善于理财的蔡朴任总部军需总监,筹划军饷政费,应付裕如。江、浙、皖赋税素丰,上海商业兴盛,皆属富庶之区。溯自一九二三年以来,三年之内,孙传芳由鄂援闽,由闽入浙,今又进据五省,一帆风顺,飞黄腾达。孙进而又想夺取中央政权,企图推倒段祺瑞,捧出江苏巨绅张謇(民初曾任北京政府农商总长)任北京政府临时总统,以便于操纵。为此,孙曾以出巡为名,亲往南通拜访张謇。
孙传芳统辖东南五省,成为直系军阀最有实力的首领,趾高气扬,睥睨一切,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时期。
五、江西惨败,退据江苏
一九二六年夏,国民革命军开始从广东誓师北伐。
在一年多以前,奉张大军南下时,孙传芳曾派我往见冯玉祥商议携手反奉,同时联系直系将领拥戴吴佩孚出山。一九二五年十月,吴佩孚在武汉就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起初,讨贼指的是讨伐张作霖,后来竟与奉张言归于好,偷梁换柱,一变而为联合张作霖讨伐冯玉祥了。孙对此甚为不满。一九二六年四月,吴、张共同进攻国民军,南北夹击,冯玉祥被迫退出北京,扼守南口。冯电孙乞援,孙竟利尽交疏,作壁上观,冯对此非常不满。
正当吴佩孚在长辛店指挥军队攻击南口时,国民革命军北伐直抵岳阳。吴以武汉为大本营之所在,仓皇南返抵御。在北伐军锐不可当进军下,吴军连遭惨败,退师死守武昌,以待援兵。吴佩孚连电孙传芳请援,并派翟殿林到南京见孙,促孙出兵。孙则希望北伐军与吴佩孚两败俱伤,坐收渔利。吴待援兵急如星火,孙则按兵不动。直到吴佩孚从两湖败退河南,北伐军于九月初进窥江西后,孙才出兵迎战,并亲赴九江督师。
当时双方之军事部署大体如下:国民革命军入江西以取南昌、九江为目标,兵力的部署一路由广东韶关趋赣南,一路由湘西进赣中,又一路由湘北,鄂南袭赣西北。孙传芳的应战,以夺取武汉、长沙为目标,兵力的部署:谢鸿勋第四师挡赣西北,卢香亭第二师、郑俊彦第十师及杨赓和独立旅、彭德铨混成旅沿南浔铁路前进。孙亲率陈调元第六师,周凤歧第三师及武铭卫队旅屯兵九江、武穴。
两军对阵,战幕揭开。在西北一路,国民革命军攻占修水、铜鼓等县,谢鸿勋中流弹重伤,死于医院,因而兵败。在中路,国民革命军李宗仁、白崇禧等部从赣南、赣西合力夹击,孙军溃退,南昌失守。卢香亭进兵南浔铁路,命郑俊彦师、杨赓和旅星夜过赣江出击,将南昌收复,又南进至丰城,即与国民革命军对峙。在北路,孙传芳驻九江督战,总部设在江新号轮船上,旋因江永轮被间谍纵火焚毁,孙存戒心,遂白天在江新轮办公,夜宿决川号军舰上。陈调元屯兵武穴,并不进军武汉,因陈已秘密派其总参议范熙绩与北伐军唐生智暗通款曲,表示保持中立。当时的局面是,谢鸿勋战死,左翼断折,陈调元中立,右翼瘫痪,唯有卢香亭、郑俊彦部尚可一战。在双方互相袭扰鏖战进退达四十五天之后,孙军后方增援部队走火,于是谣诼纷起,草木皆兵,各部蜂拥撤退,不可遏止,纷向九江逃奔。孙急乘决川号赴武穴,意在促陈调元进攻武汉,以解九江之危,但陈成竹在胸,按兵不动。孙又返航九江,停泊于对岸小池口,时北伐军已破城而入,又驶至湖口,见卢香亭部战败,乱成一团,溃不成军。至此,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孙立命决川号舰长陈至宾鼓足马力东折,狼狈逃回南京。时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
卢香亭随孙东征战败而归,请辞浙江总司令,照准,派孟昭月继任。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何应钦部由广东攻入闽南,周荫人战败,被迫退出福建,暂屯浙江。孙传芳返回南京后,宣称放弃赣、闽,保守江、浙,皖三省,但实际上,安徽陈调元已经依附北伐军,浙江孟昭月腹背受敌,危在旦夕,暂时可以控制的惟江苏一省而已。
六、兵败失利,再次联奉
孙传芳战败归来,检点兵马,重新整编为十五个师。准备再战。孙感到国民革命军声势浩大,步步紧逼,如欲挽回颓势,必须谋求北洋各系之大联合,于是乃有段、吴、孙三角联合之议。一九二六年冬,孙曾邀请段祺瑞,吴佩孚派代表在南京集会,商讨共同抵御国民革命军。参加会议的有:靳云鹏,吴光新代表段,熊炳琦代表吴,以及孙传芳、刘宗纪和我参加。会上靳云鹏吹捧段祺瑞,大骂吴佩孚,熊炳琦大为不满,反唇相讥,吵得不欢而散。
孙传芳在段,吴、孙三角联合的幻想破灭以后,不得已掉转头来,乞怜于奉系。同年十二月,孙派我去济南见张宗昌,取得张对孙的谅解;又前往天津见张作霖,申明合作之意,张表示不咎既往,双方联合抵抗国民革命军。
一九二七年一月,孙传芳秘密前往天津,亲自向张作霖表示捐嫌修好,共同对敌。孙抵津后,立即派我往见张作霖,约定会面时间,张当即派张宗昌、张学良同我迎孙传芳。我们陪同孙来到蔡家花园,孙见张后先行一礼,说声“对不起大帅”,张接着表示“过去的事不要提了”,二人遂化敌为友。经共同商议,决定成立安国军,由张作霖任总司令,孙传芳,张宗昌任副司令。张作霖面允派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南下支援,并允为孙接济军械,孙乃如愿以偿,返回南京。
一九二七年二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杭州,在四个月前孙传芳在九江作战时,浙江省长夏超谋变,为孙处决,改派陈仪继任省长。陈系浙江绍兴人,与蒋介石有同乡之谊,孙曾利用这一点指使陈暗中与蒋建立联系,任命陈为浙江省长,似有借陈居中缓冲之意。讵料陈仪一向主张“浙人治浙”,对孙早巳离心离德,何应钦率部进入浙江后,陈开门迎降,归附北伐军。这时,安徽陈调元倾向国民革命军事孙亦微有所闻,为了牢笼陈,孙特送陈二十万元,但无济于事,陈终于归附国民革命军。
三月,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开到南京,孙传芳将宁沪防务移交,苏督一职,亦让与褚玉璞继任,又由毕庶澄驻守上海,自率总部人员退驻扬州。在直鲁联军立足未稳之际,国民革命军即展开浙,皖钳形攻势,于三月下旬先后占领上海、南京,褚,毕皆大败,仓皇北逃。孙军亦被迫渡江北撤。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后,蒋介石又派张群通过我劝孙反正,参加北伐,孙不从。国民革命军渡江北进,于五月攻占蚌埠、徐州。此时,冯玉祥出潼关抵洛阳,与蒋介石合流北伐,直驱直隶,山东。
六月,张作霖在北京召开军事会议,孙传芳参加。孙怂恿张成立安国军政府,出任大元帅。其后,孙奉张作霖命反攻徐州,任郑俊彦为前敌总司令,李宝璋为副总司令,分率第十师、第二师沿津浦路南下。此时,蒋介石已叛变革命,排共清党,暴露其反革命真面目,因而其所率之北伐军人心涣散,士无斗志。李宝璋第二师鼓勇前冲,一战而夺回徐州。北伐军守徐州者为第十军,军长王天培,退出徐州后据云罗山顽抗,当时孙传芳、蒋介石均亲临前线督战。相峙未久,郑俊彦率部增援,王天培部溃败,蒋介石南逃。蒋恼羞成怒,杀王天培以泄愤。李宝璋率部乘胜追击,兵不复血刃而攻克蚌埠。孙传芳进驻蚌埠,进兵又据浦口,两军隔江对阵。张宗昌闻捷报,特赍三十万元劳军。蒋介石受挫后,一度辞职赴沪。
孙传芳于旗开得胜之时,自恃将多兵众,贪功心切,又见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矛盾重重,蒋、桂分裂,认为有隙可乘,于是一意孤行,决计渡江。其渡江作战之部署,集中于浦口至大河口一线,背水借一,分三路挺进。八月底,首由第一路郑俊彦指挥第十师由浦口强渡,被国民党军舰开炮击退,孙下令再渡。第二路为主力,由刘士林指挥其第十四师、马保珩第十一师、上官云相第四师,段承泽第九师、崔锦桂第八师,陆殿臣第十三师在大河口一带强渡,段承泽师首渡占领龙潭车站,其他各师相继过江,但在国民党海军及南岸守军之狙击下,舟覆人溺,伤亡惨重。在龙潭立足未稳,又被白崇禧,何应钦两部包围。第三路马玉仁指挥张仁奎旅由扬州渡江,袭取镇江,亦失败。在国民党军猛攻下,渡江大军死伤枕藉,溃不成军,自指挥官以次,争先渡江北逃,死的、伤的、被俘的、落水的,兵败如山倒,此役损失四万余人,元气大伤。国民党军乘胜过江北进,夺回蚌埠、徐州。
孙传芳受此重创,仍不死心。张作霖亦不惜出钱输械,为其打气。孙又招兵买马,力谋补充。张作霖针对国民党军阵势,置奉军主力于京汉铁路对抗冯玉祥,置张宗昌直鲁联军于津浦铁路、置孙传芳所部于鲁西共同对抗蒋介石。一九二八年春,孙奉命任鲁西前线总指挥,设总司令部于济宁。将所部组成三军:孙以总司令自兼第一军长,以马葆珩为前敌总指挥,郑俊彦为第二军长,兼济宁守备司令,李宝璋为第三军长,兼守备副司令。孙亲率联军由济宁向金乡、鱼台一带挺进,先后经过两次战役:一次在金乡、鱼台北侧,与蒋介石军之贺耀祖、夏斗寅、张克瑶等部相迂,激战两日一夜,贺部等被击溃,孙军占领金乡、鱼台、丰县等地;另一次在济宁及其附近,对手为冯玉祥军之孙良诚、方振武、吉鸿昌、石友三等部,双方激战达七,八日之久,互有进退,伤亡皆多,陷入胶着状态。正在这时,津浦铁路战线张宗昌失利,溃退济南,孙后路空虚,不敢恋战,立即收兵撤回济南,形势急转直下。从此,孙传芳即一蹶不振。
七、彻底失败,死于非命
孙传芳撤回济南之后,将懈兵乏,已无振作南下之望。一九二八年四月,蒋介石联合阎锡山、冯玉祥,共同举兵北进,发动总攻。孙传芳及张宗昌率残部过黄河北逃。至此,败局已定,而孙传芳心犹不死,赴京面见张作霖,请允其率兵出关,奋战到底。孙军从济南北撤后,驻扎在大城、任邱、河间、宝坻一带,孙下令开拔东去,将领士兵均不愿出关,议论纷纷,军心涣散。六月四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孙军退缩在冀东滦州一带,后由阎锡山派人收编,孙逃往沈阳,投奔张学良,寄人篱下,以待时机。
国民党军北伐告成后,派人去沈阳劝说张学良归附。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张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在此以前,张学良曾多次与孙传芳交换政见,孙意在东北应成一割据形势,以日本为靠山,伺机再度进关,与蒋介石争夺天下。奉系将领杨宇霆亦主张反蒋,于是孙曲意与杨捐嫌修好,引为同调,二人过从甚密,意在全力劝导张学良就范。杨自张作霖死后,以前辈自居,目中无张学良,张急欲除之。一九二九年一月十日,张命高纪毅杀杨宇霆,常荫槐于督署老虎厅内。孙传芳怕祸及自身,翌晨即潜赴大连引避。
孙在大连时,仍迭次建议张学良投靠日本,固守东北,以图东山再起,至一九三O年四月,阎、冯倒蒋,爆发了中原大战,孙又劝张与阎,冯取一致行动。张不仅不从,反而出兵助蒋。至此,孙依奉再起之迷梦彻底破灭。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孙全家迁天津英租界居住。孙在津,唯惧蒋介石对己不利,故皈佛诵经,表现消极,借以掩入耳目。有皖人张克瑶者,昔为施从滨指挥之山东第五师一旅长,北伐后加入兰衣社,组成暗杀小组。施从滨曾被孙传芳处决,其女施剑翘为暗杀小组成员,政敌私仇,交织一起,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午后,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于佛教居士林。当时施散发事先印就之传单,声言为父报仇。施之所以敢于从容杀人,料到事后必被赦免其罪,不言而喻,她是有强有力的背景的。
孙之一生野心勃勃,迷信武力。他在某次挑战电文中说:“秋高马肥,正好作战消遣。”真是好战魔王口气,然终死于非命。孙终年五十一岁,葬于北京卧佛寺附近生前所置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