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自然环境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fl.gov.cn/Cn/Flgk/index.asp?lmdm=001001009 在 2019-12-06 00:05:3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 自然环境
12月05日夜间到06日白天:晴天间多云 7℃~16℃ 12月06日夜间到07日白天:晴天间多云 6℃~17℃ 12月07日夜间到08日白天:多云间阴天 8℃~14℃
    2019年12月6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涪陵概况
  区情概览
  建置沿革
  自然环境
  辖区人口
  行政区划
  综合经济
  城市发展
  社会事业
 
 
 
 
 
自然环境
 
  涪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介于北纬29°21′至30°01 ′,东经106°56′至107°43′之间,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最东点为焦石镇白鸡堡,最西点为增福乡大茶园,最南点为同乐乡金家店,最北点为丛林乡红墙院,全境东西宽74.5公里 ,南北长70.8公里。


在行政区划位置上,位于重庆市中部,东邻丰都县,南接武隆县、南川市,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垫江县。涪陵城区位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历来是川东南水上交通枢纽和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区境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顺长江西上120公里即达重庆市,东下通联华中、华东各省;逆乌江而上可达鄂湘边界及黔东各地。

地质

一、地层

属古老的杨子淮地台区,地壳较稳定。出露有古生界志留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志留系至第四系间地层,缺失志留系上统和泥盆、石炭、白垩、第三系。出露地层总厚4800至6750米。

二、地质构造

区境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形成于燕山运动的第二、三期。在喜马拉雅运动(即新构造运动)时期,地层再次受到挤压,呈间歇性上升,形成现有的地质构造形态,即川黔南北构造带向北延伸楔入川东褶皱带之中,于区境形成明显的复合构造。属川东褶皱带的地质构造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包括明月峡背斜、狮子滩--沙河褶曲组、拔山寺向斜、箐口场--黄草峡背斜、珍溪向斜、大池千井背斜、丰都--忠县向斜、方斗山背斜等。其构造线方向多在北东15°至45°之间,呈雁行排列,背斜紧束,向斜宽缓,即呈隔档式褶皱。断裂一般分布于靠背斜轴部,主要有黄草峡、太平寨等逆断层。属川黔南北构造带的地质构造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北纬29°50′以南)地区,含两个方向的褶皱,一是南北向褶皱,包括石溪向斜、四合场背斜、堡子场向斜、梓里场--勾家场背斜、土地垭向斜、大耳山背斜等,构造形态多为短轴状,两翼倾角差异较大,一般西翼陡而东翼缓。二是北东向褶皱,包括太和场背斜、凤凰寨向斜、弹子山背斜、金子山向斜、桐麻湾背斜及老场--悦来褶曲组等,多为短轴状构造,轴向多为北东25°至40°,一般北西翼陡,南东翼缓。断层分布情况大致与南北向褶皱相同,断层多沿背斜轴部分布,主要有 口石逆断层、焦石坝逆断层等。

地貌

区境处于四川盆地东部的“盆东平行岭谷区”与“巫山大娄山中山区”过渡地带,一般海拔为200-800米,最低处龙驹乡三块石海拔138米,最高处武陵山主峰磨槽湾海拔2033米。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部地势较低,多为河谷丘陵、低山,东南部较高,多为丘陵山地。由于岩性和地质构造上的差异,区境呈现两类迥然不同的地貌景观。西北部碎屑岩广泛分布,属盆东平行岭谷范围,以构造剥蚀地貌为主,河谷为宽谷;东南部大片出露炭酸盐地层,属南北经向构造体系,以岩溶地貌为主,河谷多为窄谷。区境地貌类型多样,交错分布,很难准确区分,但根据地质构造、地形趋势和地貌类型的组合特征,仍可将区境地貌分为沿江丘陵低山区、坪上低山带坝区和后山区3个一级区,以及沿江丘陵、沿江低山、后山低山槽谷带坝、后山低中山4个二级区。

沿江丘陵低山区

沿江丘陵低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共1098.6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9.8%。地貌组合为:丘陵占56.8%,低山27.2%,台地12.1%,山原、平坝占3.9%。沿江丘陵、沿江低山是该区的两个二级区,沿江丘陵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沿江低山区主要分布在区境西北部低山地带。

坪上低山带坝区

主要分布在区境南部,共786.0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6.7%。地貌组合为:低山占50%,丘陵28.9%,平坝、台地、山原占21.1%。

后山区

主要分布在区境东南部,共985.32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3.5%。该区一般海拔400-1200米,地面高差大,多达200-700米。地貌组合为:低山占67.2%,低中山占15.8%,山原6.6%,丘陵6.4%,平坝、台地4.0%。后山低山槽谷带坝区和后山低中山区是后山区的两个二级区。后山低山槽谷带坝区主要分布在区境的中部和西北部海拔较低的地区,一般海拔300-700米;后山低中山区主要分布在区境东南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

气 候

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其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热量 充足,降水丰沛,季风影响突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升高,气温 递降,降水递增,立体气候明显。四季特点:春早,常有" 倒春 寒"和局部的风雹灾害;夏长,炎热,旱涝交错,伏旱频繁; 秋 短,凉爽而多绵雨;冬迟,无严寒,雨雪少,常有冬干。

一、气温与日照

1、气温

(一)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最高月(7、8月)平均气温28.6摄氏度,1959年7、 8月平均气温达31.5摄氏度。最低月(1月)7.1摄氏度,1977年1月 平均气温仅4.7摄氏度。气温平均月较差21.5摄氏度, 月际间最 大值为26.8摄氏度。

(二)最高气温 区境最高气温,历年各月平均22.1摄氏度。 极端最高气温42.2摄氏度,分别出现在1953年8月19日、1972年8 月26日。气温一般在一天的14时左右最高,日出前和夜间最低, 日变化曲线呈一峰一谷型。5月下旬至9月下旬,日最高气温大于 等于30摄氏度的日数为81.4天,大于等于35摄氏度日数为35.1天, 大于等于40摄氏度日数为1.7天,均比重庆多。 区境夏天长而炎 热,在同纬度其他地区少见。11月至次年2月日较差低,在6摄氏 度以下;7、8月日较差高,在9至10摄氏度之间;其余各月平均7. 2摄氏度。平均日较差最大的8月份达10.1摄氏度。区境6至9月均 有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记录。1952至1985年间极端最高温度达40 摄氏度以上的有15年;42摄氏度以上的有3年,分别出现在1953、 1961、1972年。据历年3至10 月高温出现的日数统计:大于等于 30摄氏度者,平均每年为89天,最多年达到105天(1959年), 最 少有64天(1965年);大于等于35摄氏度者,年平均35天,最多62 天(1959年),最少15天(1954年);大于等于40摄氏度者,年平均 2天,最多10天(1959、1961年);有17年无大于等于40 摄氏度的 高温记录。

(三)最低气温 区境气温常年从9月份开始显著下降, 至月 底的日平均气温已低于20摄氏度,11月初低于15摄氏度,12月初 低于10摄氏度。历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全年以1 月为最冷, 平均气温5.2摄氏度。极端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9摄氏度,出现在 1977年1月。极端最低气温-2.7摄氏度,出现在1962年1月3日。 1952年至1985年极端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的有40天, 年平 均1.2天,一般出现在12月至2月之间,以1月最多,平均0.7天; 出现日期最早的为1954年12月9日,最晚终止期为1964年2月27日。 45%的年份有零度以下低温。

2、四季与气温的变化

(一)四季划分 以候平均气温高低来划分四季,即小于10摄 氏度为冬,大于等于22摄氏度为夏,10至22摄氏度为春秋。区境 的四季划分如下:

涪陵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有春旱、夏长、秋短、冬迟 和四季分明的特点。

(二)积温和生长期 据涪陵气象台1952至1985年观测资料载, 涪陵区日平均气温全年都在0摄氏度以上,不存在终日冰冻现象。 历年0摄氏度以上平均年积温为6642. 8 摄氏度, 最多年积温达 6878.9摄氏度(1959年),最少年积温为6370.3摄氏度(1982年), 最多与最少年之间相差508.6摄氏度。80 %以上的年份积温可保 证在6500摄氏度以上。区境海拔1000米以下广大地区( 占总幅员 面积的97.5%),日平均气温0摄氏度以上出现的日数年均365天, 尽管个别天数日平均气温小于0摄氏度,但未稳定持续在5天或以 上,即使是最冷的1月份,耐寒作物仍然生长。海拔1000 米以上 的少数中山区,全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的天数少一些, 如 大木林场(海拔1400米)只有354天,石门坎(海拔1700米)只有318 天。

区境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摄氏度,出现的平均初日3月2日 起至12月3日止,历时276天;最长者320天(1973年),最短者235 天(1976年)。最早初日为2月3日(1973年),最晚的初日3月25日 (1962年)。历年平均积温5913.5摄氏度,最多年积温6469.4摄氏 度(1973年),最少年5292.9摄氏度(1976年),两者相差1176.5摄 氏度。

大于等于10摄氏度为大春作物开始生长的界限温度。各地出 现早迟有一定差异。沿江河谷、沿江丘陵、平坝低山、后山低山、 后山中山地区分别出现在3月中旬、3月中旬至3月下旬末、3月下 旬末至4月初、4月上中旬和4月中旬至5月初,沿江丘陵等地区较 沿江河谷地区推迟1个星期、半月、20天至30余天和1月至1 个半 月以上。

大于等于20摄氏度为大春作物扬花授粉的下限温度。区境沿 江河谷丘陵、平坝低山、后山低山、后山中山地区分别出现在4 月下旬和9月下旬、5月上中旬和9月中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7 月下旬至8月。

大于等于23摄氏度为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下限温度。沿江河谷 丘陵、平坝低山和后山地区的初、终日出现时间分别为5 月下旬 和9月上旬、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7月中旬初和8月初。

区境大春作物安全生长期(大于等于10摄氏度)的持续天数: 沿江河谷区170至183天,积温3921摄氏度至4275摄氏度(1952 年 观测资料和1980年观测资料,下同);沿江丘陵区175 天, 积温 4055摄氏度,基本可满足大春作物两季生长发育的要求。平坝低 山区130至147天,积温2829摄氏度至3301摄氏度,满足大春一季 生长发育有余。后山低山区小于等于120天, 基本满足大春一季 生长需要。

(三)气温的地理分布 区境属丘陵山地地貌,年平均气温的 垂直分布差异均较川西平原和川中丘陵区突出。地处中山地区的 大木林场(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1.3摄氏度,而地处沿江河谷 地区的河岸乡(海拔160米)年平均气温达19.8摄氏度,两者相差8. 5摄氏度。按年平均气温的地域分布情况, 全区大致可分为四种 类型:(1)沿江河谷区,即长江、乌江沿岸的狭长地带, 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以上。(2)沿江丘陵区, 即沿江河谷以上的浅丘和 深丘地带,年均17至18摄氏度。(3)坪坝低山区,即蔺市坪、 龙 潭坝、马武、焦石坝、罗云等一带,年均15至17摄氏度。(4) 后 山低中山地区,年均11至15摄氏度,其中低山和中山有区别,海 拔500至1000米的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3.9摄氏度。海拔在 1000 米以上铜矿山、武陵山等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仅9.4 摄氏度。 简而言之,沿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沿江丘陵,沿江丘陵高于平坝, 平坝高于低山,而低山高于中山,垂直分布规律明显。

据区境气温观测资料,海拔1000米以内,每升高100米, 年 平均气温递减约0.4摄氏度;海拔1000米以上,递减约0.8摄氏度。 其原因是:1000米以上地势高,空气易于流通,白天增温慢,夜 间又不易散热,因而温度递减较小。不同季节的气温递减率也不 同。一般冬季递减率小,夏季递减率大。

区境各地年平均气温年际间变化不大,历年变化幅度在正负 1.0至1.6摄氏度之间。如地处沿江河谷的涪陵气象台在近30年的 气温记录中,最高(1959年、1963年)与最低(1968年、1976年)的 年平均气温只相差1.2摄氏度; 地处平坝低山的龙潭坝最高年平 均气温17.4摄氏度(1978年),最低年15.8摄氏度(1980年),也只 相差1.6摄氏度。

3、地温

区境地面温度测量始于1954年1月,地中5至20厘米深度的温 度从1956年10月开始观测。1967年至1979年间地温观测记录中断, 1980年恢复观测。

(一)地面温度 区境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9.8摄氏度,较离地 面1.5米高处气温高1.7摄氏度。其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1 月为 全年最低,地面平均温度为7.6摄氏度,较气温高0. 5摄氏度;8 月份地面温度最高,平均温度达31.9摄氏度,较气温高3.3 摄氏 度。年平均地面温度以1961、1963年最高,均达20.7摄氏度;以 1982年最低,为18.9摄氏度。年际间相差1.8摄氏度, 较气温年 较差差异大。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72.4摄氏度,出现在 1961年6 月28日,比气温极端最高温度高30.2摄氏度。区境6、7月都曾出 现过70摄氏度以上的地面高温。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4.4摄氏度, 出现在1964年2月27日,比气温极端最低日温度低1.7摄氏度。

(二)地中温度 区境5厘米深度年平均地温为19.6 摄氏度, 比地面温度低0.2摄氏度。最高年为20.4摄氏度(1959年), 最低 年为18.7摄氏度(1982年)。全年中以8月最高,为31.1摄氏度;1 月最低,为8.1摄氏度。

区境10厘米深度平均地温为19.5摄氏度。最高20.3 摄氏度 (1959年、1963年),最低18.7摄氏度(1982年)。全年中以8 月最 高,为30.8摄氏度;1月最低,为8.4摄氏度。

5--10厘米深处年平均地温为19.6摄氏度至19.4摄氏度, 比 地面温度低0.2至0.4摄氏度。夏季地中温度由地面太阳辐射传递, 因此,每增加5厘米,地温约降低0.5摄氏度。冬季地面平均温度 较气温高,地中温度随土壤深度而增加,一般深度每增加5厘米, 地温升高0.3至0.4摄氏度,因此,冬季上层土壤热量来自地下。

4、太阳辐射与日照

(一)太阳辐射 区境1974年 3 月开始有此项观测记录。 至 1985年测得的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80506.8卡/平方厘米.年。 其 中,直接辐射量31975卡/平方厘米.年,仅占40%; 散射辐射为 48531.4卡/平方厘米.年,占60%。散射辐射比直接辐射多16556 卡/平方厘米.年。太阳总辐射以1978年最多,达90289.2卡/平方 厘米.年;1982年最少,为71627卡/ 平方厘米 . 年, 年较差约 18700卡/平方厘米.年。

一年中太阳辐射最多的是8月,为12.57千卡/平方厘米; 12 月份最低,为2.50千卡/平方厘米,两者相差10.07千卡/ 平方厘米.年。

太阳辐射的四季分配是:春季,太阳高度角渐增高,辐射渐 增强,辐射量为21.96千卡/平方厘米,占27%。夏季,太阳高度 角最高,辐射量最大,为33.53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的42 %。秋季,高度角渐降低,辐射减弱,辐射量为16.40千卡/平方 厘米,占20%。冬季,区境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辐射量为8.62 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的11%。区境大春生长季(4至10月) 太阳辐射总量为63.3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79%。小春生长 季(10至4月),辐射总量为30.3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38%。 大春季节的辐射总量是小春季节的2.1倍。

(二)日照 涪陵区是全国日照低值中心之一。全年云雾多, 日照少,1954年至1985年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48.1小时,只占 可照时数的28%。最多年日照时数为159.2小时(1956年), 占可 照时数的35%;最少年914.7小时(1982年),占21%。 最多与最 少年较差634.5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湖北省少500至 1000小时,比拉萨少1700多小时。

日照时数在一年中每月的分布,常年月平均日照时数以8 月 最多,为221.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5%;7月次之,为212.6 小 时。1959年7、8月日照600小时,平均每天约有10小时。常年7月 中旬到9月上旬(正是区境大春作物开花结实的时期) 日照总数为 450小时,平均每天7.26个小时。日照以12月最少,1月次之,分 别为31.7、35.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10%和11%。月平均日照时 数最多的是1959年7月,为322.1小时。最少的是1973 年 1 月和 1974年12月,不足2小时,即平均每天只见3分钟太阳。最大值年 的最多月与最少月日照时数差为189.4小时。

四季中,冬季日照时数112.3小时,占年日照的9 %; 春季 313.7小时,占25%;夏季563.3小时,占45%;秋季258.7小时, 占21%。

(三)晴天与阴天 天空云量少于两成者为晴天。 1952 年至 1985年涪陵城多年平均年晴天数为25.3天。最多40天(1970年), 最少14天(1983年)。一年内晴天最多的是8月,平均5.2天,最多 达13天(1970年8月);11至2月晴天最少,平均0.8天。33 年中各 月都出现过全月无晴天的现象。

天空总云量多于八成者为阴天。1952年至1985年年平均阴天 日数为206.9天。最多256天(1953年),最少168天(1963年)。 平 均阴天数多的月份是12月,有20.5天,最高达29天(1974年12月); 8月最少,只10.4天,1972年的8月仅3天。5、6月和10、11 月, 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阴天日数在18至20天之间。

二、降水与湿度

1、大气降水

(一)降水量的时间分布 据涪陵测候所民国26至35年的观测 记录,涪陵城年平均降水量为919.7毫米。 据涪陵气象台的观测 记录,涪陵城1952年到1985年平均年降水量1072.2毫米。其中最 多年份为1363.4毫米(1973年),最少年仅800.5毫米(1955年) , 年较差560余毫米。年降水变率小于成都,即年际降水悬殊不大。 85%以上年份降水量超过900毫米。全年降水量有3个高峰:5 月 下旬57.8毫米,6月下旬70.6毫米,9月中旬53.0毫米。

四季降雨量分配,夏秋两季最多,占全年的66%;冬春次之, 占34%。

夏季,因区境位于长江流域梅雨带西端,有东南季风送来的 丰富水汽,故降水最多。常年平均雨量422.4毫米, 占年总量的 39%;降雨日数38天,占全年降雨日数的25%。夏季降雨量最多 的是1956年,6、7、8三个月共644.8毫米;最少的是1976年,仅 245.3毫米。

秋季,冷暖气团经常交接于区境上空,呈相对静止状态,故 多阴雨天气。常年降雨量为284.7毫米,占全年的27%; 降雨日 数42天,占全年的28%。降雨量最多的是1972年,为447.5毫米; 最少的是1981年,仅192.6毫米。

冬季,受水汽稀少的极地气团影响,雨雪很少,常年降雨旱 56.7毫米,约占全年的5%;降水日数26天,占全年的17%。 雨 量最多的是1982年12月至1983年2月,为101.9 毫米; 最少的是 1978年12月至1979年2月,仅28.0毫米。

春季,气温渐回升,但冷空气团仍经常南下,造成寒潮、低 温阴雨或"倒春寒"天气,常年降雨量308.4毫米,占全年的29%, 其中一半以上降于5月。常年春季有大到暴雨2.7天,其中5月占1. 6天。除1955、1957年春季无大雨外, 其余各年春季均有大雨以 上的天气过程,1972、1975年多达6天。常年春季降雨日数43天, 占全年的29%。降水量最多的是1977年,共494.6毫米; 最少的 是1969年,仅188.8毫米。

降水量的月际变化。1月降水量最少,不足15毫米,1966年1 月仅有1毫米的降水记录。冬季结束后雨量逐月上升,3月降雨量 为46.0毫米。3至4月开始出现大雨天气。大雨最早始于3月2 日 (1953年),平均始于4月26日,较成都约早一月。大雨早, 有利 春播。5月常有雷雨和绵雨天气,月平均雨量约160毫米,最多为 293.6毫米(1972年)。6 月份进入全年的降雨高峰, 月平均雨量 174.9毫米,最多达322.8毫米(1964年)。7、8月雷阵雨和暴雨比 较频繁,雨较集中而分布不均,降雨量分别为134.3、113.2毫米。 有的年份雨量特少,伴有伏旱。1976年8月雨量仅0.2毫米,为区 境最少雨量记录。9、10月雨量分别达122.6、107.9毫米, 为全 年多雨期之一。大雨平均终止于10月6日,比成都晚一月,1970、 1971年11月上旬仍出现大雨天气过程。大雨终止晚,对秋季蓄水 有利。12月份进入冬季,雨量显著减少,为23.5毫米,但比1、2 月份的降水量稍多。

降雨日数。常年150.2天,最多179天(1954年);最少125天 (1960年),年际间相差54天。从月份分布看,以5月最多, 平均 18天;6月、10月次之,平均16天;1、2月最少,仅8天。1964年 10月及1977年4月降雨日数均达24天,而1969年2月和1981年2月、 1976年8月仅降雨2天,相差十分悬殊。

常年大到暴雨日数10.2天,其中暴雨2天。1973 年有大到暴 雨20天。1954年7月21日和1958年5月9日分别出现了113.1毫米、 100毫米的大暴雨记录。

(二)降雨量的地域分布 区境各地常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至 1400毫米左右。根据年降雨量的多少,可分为3种类型:(1)沿江 河谷丘陵区,年雨量一般为1000至1100毫米,最多年1360毫米, 最少年800毫米;全年雨日140至150天左右。( 2) 坪上低山区, 1100至1200毫米,年雨日170至190天左右。(3) 后山低中山区, 1200至1400毫米,年雨日170至190天。以上3 类区域的年雨量随 地势的升高而增多,这与热量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刚好相反。

2、空气湿度

(一)相对湿度 1952年至198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相对 湿度最大值是1982年,为83%;1959年最低,为74%,年际间相 差9%。全年相对湿度以11月份最高,为85%;8月最低,为71%, 月际间相差14%。相对湿度以秋冬为最高,夏最低。其月变化曲 线呈"双峰"型,最高峰在11月,第二峰在6月;最低谷在8月,第 二谷在3月。相对湿度日出前后最大,14时至16时最小, 与气温 日变化曲线相反。

(二)蒸发量 1952年至1985年蒸发量年平均1106.6毫米,最 大值1459.5毫米(1959年),最小值908.5毫米(1965年)。

各月蒸发量的大小主要受光照、气温、风力、降水、湿度等 因素影响。冬季阳光照射少,气温低,风力弱,相对湿度大,故 蒸发量小。冬季平均蒸发量以12月最小,为24.4毫米,极端最小 量只16.0毫米(1957年12月)。1至3月蒸发量为137.4毫米, 比同 期降水约多60毫米,故区境常有冬干间春旱。5至6月是降水高峰 季节,降水量超过蒸发量近90毫米,所以洼地易成渍涝。盛夏阳 光强,气温高,风力大,相对湿度小,故蒸发量大,平均以8 月 最多,达196.0毫米,极端最大量达319.6毫米(1959年)。7至8月 蒸发量超过同期降水量140毫米,故易出现严重伏旱。4、9、 12 月蒸发量与降水量约相当。

三、气压与风

1、气压

涪陵区大部分地区海拔200至800米,与同纬度海平面气压相比,低32.7毫巴。1954年至1985年涪陵城平均气压982.1 毫巴, 最高年为983.0毫巴(1983年),最低年为981.3毫巴(1961年),最 高与最低年较差1.7毫巴。各月气压以12月最高,达991.2毫巴; 7月最低,为970.3毫巴,最高与最低月较差20.9毫巴。1至7月气 压逐渐降低,8至12月气压逐渐升高。各年月平均气压最高996.9 毫巴(1955年1月),最低968.2毫巴(1954年7月), 月际间最大相 差28.7毫巴。气压的日变化曲线呈两峰两谷型,以12小时为一周 期,最高值出现在10时、23时前后,且以前者为最高;最低值出 现在6时、16时左右,且以后者为最低。据1980年至1985 年间的 观测记录:极端最低气压发生在1981年8月23日16时,为960.2毫 巴,而当年最高达1007.6毫巴(12月19日10时40分),相差47.4毫 巴。

2、风

(一)风向 区境多静风,频率高达57%。全年主导风向为东 北风,频率7%;次为北风,频率6%。月际变化,静风以10至12月为最多,频率65%;7月静风最少,频率49%;其余各月在50 -62%之间。各月主导风向及频率如表。

次多风向,除7至8月有东南风、9月有西风外, 其余各月以 偏北风为主。

(二)风速 1953年至1985年年平均风速为1.0米/秒(一级)。 年平均风速为1.5米/秒(1956年),最小风速0.6米/秒(1970年)。 各月平均风速以3月最大,为1.3米/秒。1959年7月风速达2.3米/ 秒,为最大月平均风速记录。11、12月最小,仅0.7米/秒。1971 年和1975年1月、1972年12月、1980年11月及12 月月平均风速只 有0.3米/秒,为最小月平均风速记录。1981年6月28 日测得瞬间 极大风速为28.4米/秒(十级)。4至9月均可出现大于等于21.0米/ 秒的大风(九级以上),1至3月、10月可出现17-19米 /秒的大风( 八级),11、12月有时也可能出现七级大风。

四、特殊天气

1、有霜期和无霜期

据1951年至1985年间气象资料载,区境平均每年有霜日为7.6天,其中1962年至1963年、1975年至1976年冬各有20天,1980 年至1981年冬无霜。霜期平均开始开1月1日,止于2月9日,最早 始于11月18日(1976年),最晚止于3月3日(1968、1972年)。96% 集中在12至2月,平均有霜期为41.3天,最长87天(1976、1979年) 。

区境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均高,因此初霜晚,终霜早,有 霜期短,无霜期长。涪陵城区1951年至1985年历年平均无霜期为 317.4天,最长353天(1981年),最短282天(1966年), 年际间相 差71天。80%以上年份无霜期在298天以上。 区境内海拔每升高 100米,无霜期递减7天。沿江河谷无霜期为315天, 沿江丘陵区 307天,平坝低山区282天,后山低山区226天。 后山中山区的部 分地区全年约有三分之一时间地壤处于冻结状态而不宜耕作。

2、雪

1952年至1985年涪陵城区冬季平均降雪日数为0.6天,最多3 天(1954至1955、1971至1972、1976至1977年)。约三分之二的年 份无降雪。积雪更少,仅1969年1月、1972年2月及4月初、 1977 年1月29日各有1至3天积雪天气。最大雪深4厘米,出现在1977年 2月29日。

3、雾

1953至1985年间年平均雾日数为37.8天,占全年天数的10.4 %,比雾城重庆少10天。雾最多年94天(1985年),最少年17 天 (1963年),雾日的年际变化较大,1953至1960年雾日天数共 236 天,平均每年29.5天;60年代(缺1967年)268天,平均每年 30.0 天;70年代366天,平均每年36.6天;1980年至1985年339天,平 均每年67.8天。全年雾日以10月至1月为多,占57%;盛夏最少, 占8%;春秋两季各占14%、31%。

4、雷暴

1953年至1985年共出现雷暴日1510天,平均每年45.8天。最 多年63天(1963年),最少25天(1965年)。各月雷暴日以7、8月最 多,各11天;12、1月最少,平均0.2天。全年均可出现雷暴。平 均初日3月2日,最早1月13日(1958年);平均终日10月22日, 最 晚12月14日(1961年)。

5、寒潮

秋、冬、春季一次降温过程的气温下降,春、秋大于等于8 摄氏度和冬季大于等于6摄氏度牟天气即强寒潮。 春季强寒潮易 造成烂种烂秧,秋季使晚秋作物受冻害,冬季对人畜和苕种越冬 有较大影响。1952年秋至1985年春的33个年度中,除 1980 年至 1981年、1983年至1984年两个年度外,余均出现强寒潮天气,频 率94%。1968年至1969年多达8次。春季寒潮最多,频率79 %, 强度也最大。1972年4月上是的寒潮使沿江所栽早稻多被冻死。


附:物候

水面鱼嘴多,戴笠又披蓑。
二月青蛙叫,秧田整二道。
蚯蚓滚沙,大雨要下。
鸡早晴,鸭早雨。
燕子飞得矮,大雨要下来。
蛤蟆叫,大雨到。
蚂蚁搬家,大水要发。
糖膏花开,点(种)四季豆。(坪上地区)
新桐子叶能包住一粒包谷籽时点包谷。(坪上地区)
新黄荆叶能包住一粒谷时发(人工催芽)谷种。
猫洗脸,雨不远。
李花开泛点包谷。(沿江地区)
铁绊根草发霉将有绵雨。
(慈竹生笋)儿抱母冷冬大,母抱儿冷冬小。
鸡晒翅,天要晴。
嫩竹勾腰收成好。
乌梢蛇午时乱梭雨不远。



【1998-2000年气候概况及年度特点】

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光照不足,四季分明,灾害性天气频繁,光、热、水资源同步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1105mm,年平均日照时数1188小时。

1998年气候异常,年平均气温为18.9℃,较历年偏高近1℃;年降水量偏多,为1602mm,较历年偏多近5成;年有照时数933小时,较历年偏少2成多;暴雨开始早,结束晚;汛期(5-9月),大到暴雨频繁,自然灾害严重。1999年气候基本正常,年平均气温为18.2℃,与历年平均值基本接近;年降水量为1313mm,较常年偏多2成,暴雨开始早,大雨结束较历年晚;年有照时数为953小时,较历年偏少近2成。2000年气候较为复杂,年平均气温为18.0℃,接近历年平均值;年降水量969mm,较历年偏少近2成;年有照时数1059小时,较历年偏少1成;冬干、夏旱、伏旱、秋旱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害性天气较去年偏重。

【1998-2000年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1998年2月28日至4月4日连续36天降水量为16.7mm,出现春旱;1999年12月17日至2000年2月13日,出现59天的冬干天气。

大风、冰雹:1998年共发生风雹灾害4次,最为严重的是4月6日出现的大风,风力达8级,冰雹直径为2-5厘米,持续时间达30分钟;1999年7月28日气象局观测站测得大风风力20米/秒,并伴有阵性降水,局部山区出现冰雹;2000年6月17日和23日,部分乡镇分别出现局地大风、冰雹灾害性天气,受灾严重。

暴雨、洪涝:1998年共出现6次暴雨天气,分别出现在5月7日和10日,7月21日,8月2日和27日,10月13日;1999年共出现3次暴雨天气,分别出现在4月20日和6月16日和26日;2000年第一场暴雨出现在7月2日,日降水量为113.1mm,为近10年之冠,第二场暴雨出现在9月5日。

寒潮:1998年3月18-21日,出现寒潮天气,过程降温12.7℃;1999年4月23-27日,寒潮过程降温10.5℃;2000年4月1-4日,寒潮过程降温为8.0℃。

水文

涪陵区水域面积209.27平方公里(不含水工建筑占地),占总幅员面积的7.1%。其中河流178.8、水库13.07、坑塘16.33、沟渠1.07平方公里,分别占水域面积的比重(%)为85.44、6.25、7.80、0.51。据调查测算,全区当地水资源总量24.9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量,不含长江和乌江过境水流量4023.7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84.57万立方米。水境的分布和水体的循环运动,是涪陵市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并与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一、水系

涪陵区境的溪河,总归长江水系。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北部,略成“W”形;乌江由南向北于涪陵城东汇入长江,略成“S”形。两江支流众多。按河道汇流关系分:直接汇入长江的一级支流有35条(含乌江),直接汇入乌江的一级支流有10条。按溪河流域面积大小分,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12条,大于50平方公里的有19条。

区境河流大多为雨源补给型,径流因季风降水而比较丰富,多夏洪秋汛,暴涨暴落,水位变幅大。区境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4048.61亿立方米(含长江和乌江)。径流量在时间分配上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4至10月的丰水期,占全年径流量的85%。丰水期戏流常出现双峰分布L第一期4至7月,占年径流的57.6%,高峰在5至6月;第二期9至11月,占25.7%,峰值在9月左右。8月常发生高温伏旱,是丰水期径流低谷。故有不少溪河会在冬春枯水期和8月左右的旱期断流。年径流丰枯变化,据多年观测,丰年、枯年常交替出现,连续枯年少于丰年。1960至1961、1975至1976年连续出现过枯水年。

区境溪河泥沙今是中等,多年平均输沙模数(悬移值)300-470吨/平方公里.年。水质情况:浑浊度随季节变化,丰水期较高,枯水期透明和接近透明。虽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总的程度较轻,水体自净力较强,所以目前水质基本良好。

区境溪河自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据市水电部门对44条溪流的调查和计算:流域面积8217.2平方公里,累计流程678.8公里,自然落差18231.7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4.8万千瓦,可建单机容量50千瓦电站124处,可供开发量达74590千瓦。而至1985年末全市才建水电站54处(含未竣工2处),装机97台,装机总容量17936.7千瓦,仅占可供开发量的24.0%,其中单机容量50千瓦以上的电站才37处78台。

区境河流的开发利用,可远溯至春秋战国以前,在航行(主要是长江和乌江)、农田灌溉、渔业和城镇工矿、居民用水等方面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合理利用、趋利避害上还有更深入广阔的开发前景。

1、长江水系

长江经长寿县东黄草峡瓦罐窑流入区境,自西向东,于龙驹场东的朱家嘴流入丰都县境,流长86公里。中水位时水位落差1.5米,中水期水面面积73.6平方公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2.5%。接纳一级支流35条(含乌江),二级支流53条,三级24条,合计112条。其中较大的支流在南岸有梨捍溪、乌江,北岸有碧溪、渠溪等。多年平均流量:涪陵龙王嘴1.13万立方米/秒(民国27至28年),接纳乌江后增大至1.35万立方米/秒(1950至1956年,清溪场水文站观测数)。流经涪陵区境的长江河段,古称大江、蜀江、岷江,当地人习称大河。

长江干流横贯市境中部,按其河谷地貌特征,可分为3段。

(一)长江于长寿县永丰场附近进入黄草峡。黄草峡因黄草山而得名,古称黄葛峡,峡长约3公里,由三迭系嘉陵江灰岩和侏罗系砂页岩构成。可谷狭窄,呈“V”字形,璧岸陡峭,两岸山峰高出江面200余米,峡谷方向南15度东,与黄草山背斜轴线几成直角。最宽处在中段,枯水期,峡的首(北)段宽350米,中段宽约500米,南端仅130米,是重庆至涪陵段最窄的地方。峡口北岸为黄鱼岭,南岸老岭,紧束江流,形成对口急流滩,为川江高洪水期著名急流滩险之一。当流量达2至3万立方米/秒时,小马力般只上行困难,须“扎水”(即停驶)。

黄草峡口至蔺市段长14公里,河谷下切于侏罗系砂页岩内,两岸地形起伏不大,形成对称宽谷,最宽处在军田坝与白沙坝之间,洪水期江面达1.5至2公里,枯水时仅150米。河床上石质河漫滩、暗礁及靠江岸原卵石河漫滩分布甚广,较大的有反水碛、军田坝、磨盘滩、飞老鼠、茶壶碛、腰卡子、红眼碛等,枯水时露出水面,洪水时成为险滩。江中还有不少岛屿,最大的是青岩子相对的金川碛(俗称上中坝),呈短纺锤形,枯水时长1700、宽700米,高出江面18米;长草面积5万平方米,高洪水期基本淹没。峡口至蔺市段河谷谷坡高出江面80米以上的比较平缓,坡度一般15至20度,80米以下者则达40度左右,两岸冲沟发育。

在黄草峡至青岩子段航行,无论枯、洪水期,都有不便,因枯水阻于峡,叭中水位时最佳。

(二)江水过蔺市东南折向东北流。蔺市至涪陵段长24公里,除龟龙峡有三迭系灰岩出露外,余皆出露侏罗系地层,并为浅丘丐伏地带。此河段以北拱上下最宽,谷坡最平缓。剪刀峡、龟龙峡段最窄。此河段还有两个特点:一是阶地发育,以蔺市附近最为典型;出露江北砾岩。二是河漫滩多沿北岸分布,如关刀碛、鹤风滩、石板滩、杆子碛、锯子梁等。靠南岸的有下中坝,该坝枯水时长2800、宽800米,高出江面10米,坝上水草丰茂,下端土质肥活。亦有靠河床中部分布的大石梁,著名的有两处:一是北拱附近的剪刀梁,长1600米,枯水时与北岸相连,靠南面较高,平均宽100米,最高高出江面近20米(本世纪60年代以前情况,近20余年来开采砂岩条石已凿低数米),剪刀梁南侧是800余米长的剪刀峡,最窄处河漕仅宽140余米。二是涪陵城北靠江心南岸的白鹤梁,长1200米,宽12至36米,枯水时高出江面4至5米;石梁中段有诏代石鱼和宋代以来的许多枯水石刻题记。

江水过李渡镇折向东南流,横穿勾家场背斜,夹岸山峰耸峭,海拔400米以上,形成600米长的龟龙峡。峡因南岸有龟龙关而得名。它在《水经注》中被称为鸡鸣峡。

(三)江水过涪陵复折向东北流。涪陵至龙驹以下朱家嘴段长45公里,河流基本沿向斜发育,为典型的向斜河谷。两岸出露侏罗系地层,丘陵起伏,冲沟稠密。干流宽谷与窄谷相间,平面形态呈藕节状;宽谷地段河谷宽敞,谷坡坦缓,阶地发育,河床多分汊。因向斜轴部岩层一般近于水平,常有构造阶地出现。此河段还有3个特点:一是河道弯曲,呈“S”形,典型的是大石鼓至南沱的15公里河段流了一个“几”字形。这是长江在涪陵区境的第四折。二是江中滩险,如群猪滩、银杯子滩、白浅(白纤)等,均是川江著名险滩。三是碛坝面积大。著名的有“几”字形河段中的坪西坝,枯水时长3400、宽1000余米;洪水期呈“戈”形,长2400、宽30至500米。坝上为沙洲,土质肥沃,有耕地700余亩,居民200余户、1000余人;盛产桂圆、榨菜、花生和烟叶,质量甚佳。该坝在清同治九年(1870)洪水时几乎被全部淹没。还有珍渓镇附近的兔耳坝(又名丝瓜碛),长10公里,宽180至600余米,高出江面5至10米,系川江中最大的卵石碛坝。枯水时,坝上有长500、宽200余米的小湖泊,不发人称珍溪函,盛产肉质细嫩的圆口铜鱼,此湖唯洪水期方与大江相连。

江水至龙驹场以上,北岸石壁陡立,南岸山崖斜卧,江面变窄,故被称为半边峡。江水过龙驹场,于朱家嘴附近南受罗支溪(古名卜风溪),长江涪陵区段止。区境长江水位涨落主要受上游及乌江的影响。单是乌江涨水(其水位高于长江时)可使涪陵城长江水位陡升0.7至1.5米,影响可达乌江以上7公里。涪陵城长江水面枯水时宽500米,主河漕水深10米左右。洪水期宽900至1000米。清同治九年(1870)年涪陵城最高洪水位176.46米(吴淞基准面,下同),洪水流量11万立方米/秒以上。实测最低水位137.31米(1949年4月9日)。多年平均水位150.06米,最高年水位差27.08米(1948年)。洪水期最大流速5.21米/秒,枯水期流速1.04米/秒。市境长江冬多晨雾,有时影响行船准点开航。

长江涪陵段主要支流有:

梨香(黎乡、梨乡)溪 位于区境西部,在蔺市镇西部汇入长江。正源龙潭河发源于南川县乾丰乡境,全长79.1公里,流域面积850.6公里。其中两汇场至河河口段,习称梨香溪,长13.5公里,其河段平均坡降0.44‰。龙潭河至青羊乡八一桥纳同乐河,至两汇乡境汇油江河后入梨香溪,流域面积453平方公里;区境流长65.6公里,天然落差746米,平均坡降11.37‰。龙潭河穿流于蔺市盆的石溪、堡子场向斜和四合场背斜中,出露地层主要淡侏罗系砂岩、泥页岩,形成坪状低山和桌状山顶;河流切割较深,沿岸形成陡崖和凹崖坡体,河床中乱石林立干流在八一桥以上称上游,长39.9公里,落差280余米。八一桥处多年平均流时4.9立方米/秒。八一桥至正草沟为中游,长17.4公里,河谷深切,相对高差50至500米,平均坡降23.8‰,水力资源丰富。正草沟至两汇场为下游,长8.3公里,河床较平缓,落差50米,平均坡降6.06‰。两汇河口多年平均流量7.3立方米/秒,目前已建八一桥和青烟洞四级电站。龙潭河山洪来势迅猛,上游洪峰流量可达428立方米/秒,目前已建成八一桥水库以拦蓄调节水量。

油江河 发源于南川县土溪乡,自南向北流入区境增福乡,在两汇场与龙潭河汇流,入梨香溪。全长61.3公里,流域面积366.2平方公里,落差568米,河口外年平均流量5.57立方米/秒。南川县境为上游。增神速轾全善桥为中游,长18.7公里,落差204.5米。此面切割侏罗系地层较深,形成单斜状窄谷低中山地貌;河谷右岸山陡,竹林茂密;左岸坡稍缓,多为梯田。全善桥以下为下游,落差170余米,已建成增福、弋阳桥、红沙岩等4个小水电站。

同乐河 发源于同乐乡宝顶山木麓,于八一桥汇入龙潭河,干流长21.05公里,流域面积90.2平方公里。已于涪南公路48公里处建新桥水库1座,作为开发龙潭河梯级电站的调节水库,库容1475万立方米,回水可至青羊场雄黄洞。

清溪沟 正源鱼溪河,发源于惠民乡境,由南向北在双龙塘与发源于堡子乡的余家沟汇合,水流至蔺市镇安澜桥汇于长江。主流全长15.8公里,落差515米,平均坡降32.6‰,流域面积102.4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立方米/秒。白龙桥以上为上游,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植被较好,径流稳定,河道平缓。白龙洞桥以下至蔺市镇红旗电站为中游,长4.9公里,落差384米,平均坡降78.4‰,为区境平均坡降最大的河段,已建成惠民等水电站两座。

止桥河 又名小溪,正源发源于大柏乡黄草山东麓,经金银、马鞍、义和、李渡等乡镇在石板滩汇入长江。全长28.3公里,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总落差314米,平均坡降11.1‰,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6立方米/秒。流域呈扇面状,马鞍乡黄桷洞以上水系发育,流域暴雨强度大,加上历史上的过量垦殖,水土流失严重,易受洪灾。上游已建水磨滩水库,下游建有双溪、上桥两座小水电站。

渠溪河 发源于忠县白石乡,自东向西经丰都县后于大胜乡境观音庙注入长江,系区境唯一向西流的一条河流。干流全长93公里,总落差334.8米,平均坡降3.06‰,流域面积923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4.78立方米/秒。渠溪河在市境流长19.8公里,集雨面积95.7平方公里,落差34米;水量丰富,河道平缓,可航行和养鱼。

碧溪河 发源于丰都县保和乡,由北向南在仁义乡进入市境,于百汇场注入长江。全长45.8公里,落差362米,平均坡降7.90‰,流域面积150.5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19立方米/秒。区境内流长10.2公里,集雨面积33.98平方公里,落差173米;其大部分河段的河床平缓,水面较宽,流域呈扇面状,水系呈树枝状;已建成朱家冲、洪湖两座水库和高滩、百汇两座电站。

2、乌江水系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西部乌蒙山东麓,流经川黔两省47个县(市),在涪陵区江入长江。全长1037公里,总落差2123.5米,平均比降2.05‰,总流域面积87920平方公里。乌江在流经贵州省沿河县以后称下游,长344.6公里。其下游河段古称延江、别江、涪陵江、马江、白沙水、黔江、涪陵水、龚滩河,涪陵人习称小河。

乌江自川黔交界的黑獭堡流入四川省境,至涪陵段总长235公里,落差144米,平均比降0.61‰。乌江下游穿行于四处盆地东南部山地丘陵地带,山地峡谷与丘陵宽谷交替出现。峡中河谷深窄弯曲,难多水急(流速4-7米/秒),素有“乌江天险”之称。宽谷河道稍平直,水流较缓,涪陵人称这种宽谷河段为“滟”。四处酉阳县龚滩镇至涪陵乌河段有九滟十三峡,大小险滩195处,其中涪陵市境有一滟一峡,险滩17处。

乌江自武隆县北的边滩峡尾白沙沱流入涪陵区境,由南向北,在涪陵城东汇入长江。境内流长35公里,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33‰,枯水期平均深1.3米以上,可通行100吨级轮船。市境乌江河段据其地貌特征可分为3段。

(一)白沙沱至三门子,即白涛滟,全长18公里。江流穿行于白涛向斜侏罗系珍珠冲组地层中,河床一般宽200至300米;东岸谷坡较陡,西岸平缓,且阶地、冲沟比较发育。但枯水期江中水流分散,河漕较浅,一般深2米左右。此段浅滩多。本世纪60年代靠东岸筑档水坦,使水流归漕,航行称便。

(二)三门子至白岩口,即三门峡,又名鹦鹉峡,全长10公里。港湾横切老背斜南端的天台山(切割最低处海拔151米),形成夹岸深谷,壁岸坡度70至90度,壁上古纤道犹存。水面一般宽60至100米,窄处40至80米,水深达20至40米。

(三)白岩口至涪陵城,全长7公里。江流进入涪陵向斜,切割侏罗系地层,于涪陵城东麻柳嘴汇入长江。此段河道稍宽,但谷岸仍较陡,沿江山崖滑坡崩塌,江中礁石与乱石甚多,有牛屎碛、鸡子、白浪、老群等险滩。乌江口枯水期有高出江面5至6米,长500、宽110米的卵石河漫滩,古名锦绣洲,20世纪50年代以前与长600、宽180米的萝卜市碛坝相连,其后开凿灌口人工航道而分为两部分。乌江每年4至9月流量最大,洪峰比长江提早一至两个月;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最小,水位最低,枯水期涪陵大东门段流速1.4米/秒。一般乌江下游大后16小时涪陵水位升高2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为黄河河口流量的92%。年径流量538.6亿立方米。河口最枯水面海拔136.6米(黄海高程)。

乌江涪陵段的主要支流有:

小溪 发源于太和乡境,由南向北经蒲江、马武等乡至梓里平安村境穿过二迭系长兴灰岩溶蚀产生的洞穴,形成670米长的的暗河淮流,于天生桥复钻出地面,在小溪口注入乌江。

全长33.3公里,流域面积151.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61立方米/秒。总落差734米,平均坡降22.0‰。流域呈方形,河网呈树枝状,分布不对称,左岸水系发育,控制面积大。最高分水岭海拔1100米。干河坝以上为上游,至清水桥为中游,以下为下游。中上游切割侏罗系地层,水系发育,流域呈单斜窄谷低中山地貌,下游出露三迭系灰岩,呈垄脊槽谷低山地貌;河谷狭窄,落差集中,清水桥至庞家坝段长8公里,落差304米,平均坡降38‰。小溪上游已建成卫东、红旗、沙肚子等5座水库,罗马洞、小溪等4座小水电站。

后溪 发源于卷洞乡,由东南向西南经山窝等乡,在永胜乡境注入乌江。全长16.5公里,落差313米,平均坡降18.97‰,流域面积124.4平方公里。河网不甚发育,且不对称。右岸水系较发育,流域呈扇面状。流域区出露三迭系灰岩,岩溶地貌发育,天坑、溶洞较多;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替频繁,大气降水多为潜流式运动。地下水资源丰富,已建成水源大堰等水利设施。

麻溪河 发源于大木乡,由东向西经悦来、复兴等乡后注入乌江。干流全长35.9公里,总落差774米,平均坡降21.56‰,流域面积306.7平方公里。悦来乡以上为上游,长9.1公里,落差503米。上游为岩溶峡谷中山窝等乡,中游为溶丘谷地低山,下游为垄岗谷地地貌。沿流溶洞、天坑、暗河较多。冬季因降水减少,常出现干枯河段。流域区有市林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较好。水土流失面积62平方公里,占20.2%。已建成右岸的建设大堰,左岸的鱼碑大堰,以及焦石、悦来等3座小水电站。

二、地下水

据1982年调查,涪陵区的地下水资源总量:枯水期(频率75%)为1.4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4.51亿立方米。岩性地质构造及地貌形态决定了地下水的水质、赋存状态和运动形式,因此形成各种类型的地下水。

1、类型

区境地下水按其成因和赋存形式可分为4类:

(一)松散堆积物孔隙水 松散堆积物即第四系未固结成岩石的沙砾和粘土,其内部孔隙特多。主要分布于长江、乌江两岸,面积1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幅员面积的0.54%。其地下水赋存于阶地、河漫滩砂砾石中,但因河漫位置较低,常被江水淹没,利用意义不大。

(二)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蔺市、龙潭盆地和珍溪向斜部分,出露地层为侏罗系蓬莱镇组与遂宁组,面积802.7平方公里,占全区的27.3%。地下水枯季径流量1095.71万立方米,占全区枯季地下水径流总量的7.7%;多年平均径流量3444.81万立方米,占全区地下水的7.6%。

(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1.一般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分布在各背翼部,含水层为三迭系须家河组,呈条带状、环状展布。面积158.5平方公里,占5.4%。其富水级别属中等。枯季径流量1091.88万立方米,占全区的7.7%;平均径流量3368.89万立方米,占全区的7.5%。2.红层承压水。分布于蔺市、龙潭盆地与珍溪向斜周围广大地区,含水层为侏罗系珍珠冲组至上沙溪庙组的红翁地层,面积1078.6平方公里,占36.7%。富水情况贫乏至中等。枯季径流时439.69万立方米,占全区的3.1%;平均径流量1205.94万立方米,占全市的207%。

(四)碳酸盐岩类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永义、丛林、靖黔、梓里等乡及白涛、焦石两区,其展布形状犹如一个收笔很细的大写的“C”字。面积818平方公里,占27.8%。除大型的槽谷洼地内有少量的第四系覆盖外,其余均为裸露型。这一带岩溶(喀斯特)地貌发育,岩溶水丰富,系市境最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岩溶水特别丰富的往往是在背斜翼部质纯的厚层碳酸盐岩层地带,如菁口场背斜、勾家场背斜、弹子山背斜翼部和大耳山背斜西翼等地。这一地带地下水主要以溶洞水的形式出现。全市溶洞水枯季径流量11622.72万立方米,占全市的81.5%;多年平均径流量37050万立方米,占全市的82.2%。

2、水质

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由储水介质的性质和交替循环条件决定。区境浅层地下水水质大体可分3个类型:

(一)重碳酸盐型水 广泛分布于各宽缓向斜及褶皱紧凑的背斜部位,面积2361.6平方公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80.3%。各种阴离子中,重碳酸根离子的含量一般超过80%毫克当量。阳离子以钙为主,镁次之,并有钾、钠离子出现。岩溶水地区钙离子含量偏高,矿化度大部分为0.1-0.5克/升。总硬度在4.2至16.8德国度。PH值多为6.5至8.0。

(二)重碳酸硫酸盐型水 主要分布在背斜两翼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与侏罗系中下统的新田沟组等含水碉组,面积547.6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18.6%。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增高,与储水介质中含黄铁矿、石膏等有关。矿化度一般小于0.3-0.5克/升。硬度小于4.2德国度者占2/3,在4.2至16.8德国度者占1/3。PH值多在5.0至6.0之间。

(三)重碳酸氯化物型水 分布在聚宝乡,面积32.8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1.1%。矿化度小于0.5克/升。硬度小于16.8德国度。PH值5.0至8.0之间。

3、暗河及大泉

区境已查明的暗河有8条,均分布在三迭系嘉陵江组灰岩中,为顺层发育;总长度27.2公里,平均每条长3.4公里,最枯总流量707.02升/秒,平均每条88.38升/秒。岩溶大泉21个,正常流量为659.81升/秒,平均每个31.42升/秒。暗河及大泉总流量1366.83升/秒,占全区岩溶地下水流量的11.6%。

三、水文特征

民国27年4月,涪陵城西荔枝园和城南菜场沱各设有水文站1处。同年12月,菜场沱站迁羊角碛。次年,荔枝园站亦结束。1950年,在涪陵城下游11公里的清溪场设水文站。1950至1985年,区境先后设立省、地、市(县)属气象站(哨)、水文观测站、雨量站18个系统的气象、水文资料。

1、降水、蒸发

区境枯水位水文记录最早始于唐代。民国27年设有水文观测站,但未风到当时的观测实录资料。1950年清溪水文站建立,始有系统资料记载。

(一)降水据1950至1981年实测资料,区境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涪陵气象站为1080.2毫米,清溪站1161.4毫米,青羊站为1184.0毫米。全区总平均1132.5毫米。降水量年际变率10-12%,各月相对变率大多在20%以上,最高50%以上,其中1、2月和7、8月在40%以上。

(二)蒸发1950至1981年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137.8毫米。一年之中,12月至2月蒸发量较小;约25至37毫米;7至8月最大,200至205毫米。陆面蒸发量,多年平均605.6毫米,全年干旱指数(蒸发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0.59,各月中,最大值0.89(9月份),最小值0.43(12月份)。

2、地表径流

(一)径流深 据原涪陵地区径流等值图计算,涪陵区多年平均径流深517.5毫米,径流模数17.44公升/秒.平方公里,年径流系数0.457。市境各地径流深度差异较大,最大值700毫米,最小值450毫米。径流年内各月分配很不均匀,与降水一致,但年际间变化不大。

(二)径流总量 按多年平均降水量132.5毫米、年蒸发量605毫米、径流深517.5毫米、年径流系数0.457(保证率75%)、径流模数17.44公升/秒.平方公里的条件计算,涪陵区年径流总量14.77亿立方米,总蒸发量为14.99亿立方米。各代表年径流总量,当P=50%时为14.22亿立方米,P=75%时为11.91亿立方米,P=95%时为7.72亿立方米。

3、水资源

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地表水包括当地水和客水,全区当地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4.77亿立方米;客水,即渠溪河碧溪河、渥江河区境外集雨面积1089平方公里所形成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5.636亿立方米。地表水加上地下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507亿立方米,全区水资源总量为24.913亿立方米(不含长江和乌江过境水)。目前全区水资源利用率6%,其中中部丘陵区稍高约10%,边缘山区约3%,地下补给区只有41%。

4、水位记录

1、白鹤梁枯水记录 白鹤梁位于涪陵城北长江中,梁上现存唐代以来1200多年间石刻方案文字166段,是涪陵著名的名胜古迹。题刻中有1008段能反映长江中上游历史枯水位情况,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略)

2、枯水题刻(略)

3、涪陵长江水位记录(略)


山脉

区境主要山脉有:铜矿山脉、武陵山脉、大梁子山脉、黄草山--五宝山脉和勾家场--梓里场山脉。

铜矿山脉 距涪陵城东23公里,与丰都县交界处。山脉南北走向,穿越罗云、焦石、卷洞3个乡镇的东部。山脊呈“一山一槽二岭”形态。出露最老岩层为二迭系灰岩,山顶峰丛发育。主要山峰有:大顶山(海拔1372米)、鸡石尖(1319米)、耷耳山(1224米)等。

武陵山脉 距城东南33公里,与丰都、武隆县交界处。山脉主脉走向北东,至武隆县木根乡以西转北西向,为海拔2000米左右的背斜中山,主要由二迭系、三迭系灰岩组成。最高部分在大木、龙塘两乡与武隆县交界处。山脊呈锥状伸展,山顶岩溶地貌发育,峰丛、洼地密布。主要山峰有:磨槽湾(2033米)、歇马台(2016米)、大山堡(1977米)、猫儿山(1944米)等。主要洼地有:落东坝、龙塘坝等(海拔1000米左右)。

大梁子山脉 距城西南29公里,与武隆县交界处。山脉走向北东(南端)转南北向,两侧横谷发育,主要为侏罗系自流井组岩构成。为龙潭河、小溪水系与大溪河水系分水岭。主要山峰有:大梁子(1347米)、上峰岩(1268米)、甘家山(1035米)、雷劈山(903米)等。

黄草山--五宝山脉 在区西北与长寿县、巴南区分界处。山脉北东--南西走向,在黄草峡为长江切割,伸至石和乡境转南北向。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主要山峰有:大尖山(1100米)、黄荆坳(1050米)、拦马山(1000米)、尖峰顶(981米)、太平寨(942米)、木鱼山(907米)、五宝山(881米)等。

勾家场--梓里场山脉 在区境中部。山脉为南北走向,在龟龙关(古鸡鸣峡)为长江切割。主要出露地层为三迭系中下统灰岩。呈“一山一槽二岭”和“一山二槽三岭”组合形态。山顶岩溶残丘、峰丛、洼地密布。主要山峰有:兰花岗(1166米)、文家山(1006米)、望丰都(974米)、旗插山(742米)等。

 
 
标题 内容
Copyright © 2015 www.fl.gov.cn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1020013 ICP备案:渝ICP备12004611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