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412/t20141225_182382.html 在 2021-08-08 21:20:5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杜玉波:总结经验 认清形势 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杜玉波:总结经验 认清形势 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在2014年省部共建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4-12-25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杜玉波

2004年,教育部党组作出开展省部共建工作的战略决策,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资源,推动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辐射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这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经历十年的实践,共建高校已由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余所地方高校,发展到覆盖我国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48所地方高校。在省部共建工作开展十周年之际,48所共建高校的同志们聚首上海,共同回眸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十年发展经验,展望未来发展之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进一步办好共建高校,进一步带动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反映了共建高校共同的发展经验与诉求,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会后要认真总结和梳理。下面,我与大家一起交流四点思考和认识。

一、认真总结省部共建十年经验,不断增强省部共建工作实效

十年来,省部共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力提升了共建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共建高校的办学水平。从人才培养方面看,纵览服务于中西部各行各业的人才,中西部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占有很大比例。共建高校担负了中西部地方高校30%以上的研究生培养任务。从学科建设看,中西部地方高校三分之一以上的一级学科博士点、65%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6%的国家重点学科,集中在共建高校。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应用性学科,跻身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从科技创新看,共建高校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占中西部地方高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共建高校占有中西部地方高校两院院士总数的56%。从社会服务看,共建高校普遍建立起大学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为多方位解决区域发展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人口、环境等复杂问题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特别值得提到,省部共建工作的开展,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2012年启动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列入综合实力提升计划的14所中西部高校,均为最早布局的省部共建高校。

二是探索建立了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机制。为推动省部共建工作取得实效,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多措并举,积极探索为共建高校发展提供新机遇、新平台。从教育部来讲,积极吸收共建高校领导参加海外培训,参加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等重要会议,为共建高校与直属高校对话搭建高层次平台。积极争取“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对共建高校的支持,主动为共建高校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咨询意见,加大对共建高校研究生教育、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组织直属高校加大对共建高校的对口支援力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带动、干部学习锻炼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合作。省部共建也带动了地方政府强化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多数地方认真落实共建协议的有关要求,在政策、投入、引进人才等方面加大了对共建高校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重点建设项目上优先向共建高校倾斜,加快了共建高校的发展步伐。

三是初步形成了推动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共识。经过十年的探索,共建高校通过相互借鉴和学习,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更为清晰,立足学校长远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更为自觉,形成了许多新的发展共识,并且这些共识在地方高校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家在这两天的会议上作了很多很好的总结,我认为主要有: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而不是完全被动等待优惠政策的推动。只有把质量的提升作为核心任务,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才能进入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良性循环。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而不是一味盲目攀高或求全求大。只有立足实际、扎根区域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才能真正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更加注重创新发展,而不是拘囿于原有利益格局和固定模式套路。只有敢于和善于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束缚、释放活力,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可以说,共建高校在十年历练中形成的这些理念和经验,不仅对地方高等教育而且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启示。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从整体上看,地方高等教育特别是中西部高等教育依然相对薄弱,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教育部与地方政府落实和推动共建工作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共建高校的改革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省部共建工作。作为办学基础相对较好、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高校,共建高校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努力把握新要求、新导向、新机遇,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好骨干示范作用。

二、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省部共建高校要成为地方高等教育的“领头羊”,首先要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成绩、成为表率。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依靠创新驱动为未来发展谋求新的出路、开辟新的空间。实现创新驱动,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我理解,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省部共建高校要清醒认识到,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是当前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怎么履行好这个重大使命?

一是要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共建高校是在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同指导、支持下发展的,要站得高、看得远,进一步增强参与国家战略实施的主动性,积极争取在服务国家和行业发展中求得自身发展。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比如,“2011计划”提出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这个计划实施下来,将不会有“2011高校”这个概念,只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实体。“2011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多数地方高校仍然存在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到位、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区域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成果的转化、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创建。因此,共建高校应该率先垂范,深入思考制约学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困境,找准协同创新的突破口,把学校的优势和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来。我国首批认定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四所地方大学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脱颖而出,第二批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也有地方高校参与,这都为地方大学开展协同创新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促进共建高校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协同创新,应该是省部共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协同创新,共建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的问题要来源于国家重大需求,来源于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源于行业企业的重大任务;要把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作为着力点,深化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式、资源配置办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要扎实做好培育组建,充分挖掘现有学科优势,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投入,形成集聚创新力量;要把学校自身发展需求与国家需求统一起来,把对外开展创新合作与对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一起来,把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目前,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正在研究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国家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方向是不变的,这是国家战略。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一批领军高校,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家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支持将更加体现改革驱动,突出绩效评价,引入竞争机制,绩效指标的设计上更加体现办学质量和内涵发展,综合考虑高校招收农村贫困生比例、学生就业率、对国家的重大贡献、筹集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资金使用管理等因素。

二是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也就是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用人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造成这种情况,一部分原因在于不少学校缺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特征不清晰,办学封闭化倾向严重,缺乏与行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省部共建高校一定要合理定位,明确服务面向,克服同质化倾向,坚持有选择地发展。学科专业结构上,一定要坚持突出办学特色,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在新设置学科专业时,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等,做好增量的优化。对现有学科专业格局,要做好存量调整,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聚焦重点和优势,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克服专业设置的“功利性”和“多而散”。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上,研究生教育要从严从紧、保持稳定,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本科教育要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对接区域需求,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现在不少地方的新建本科院校都在谈“转型”,我看,无论是对新建院校还是对共建高校,都有一个“转型”的问题,“转型”实质上是在办学定位和办学内涵上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转,也就是要按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转、在专业设置上调、在师资配置上变、在教学管理机制上改,最终目的还是要推动这些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把握内涵式发展的新导向,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内涵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什么是内涵发展?我认为,简单说就是实实在在的有质量的发展,而不是对学校实力提升没有长远意义的任何虚夸的、有水分的变化。我就不主张过分在意大学排名,一些排名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任何一种指标体系都难以科学地衡量这么多学校,所以很难说反映学校真实的办学水平。对共建高校来说,提升内涵最重要的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扎扎实实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人才培养质量。我认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质量,而不是看它的规模、数量。衡量一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就是看社会评价,也就是你有多少优秀毕业生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因此学校要注重以社会评价为导向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把社会需求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上。或者说,一个大学办的好不好,比什么?关键是衡量大学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比度”,即: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我还有一个观点:衡量一所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就是看学生评价。对校长最高的评价是师生的肯定,对教师最高的评价是学生的肯定。一所大学的校长和老师心中要有学生,这所大学才有希望。学校要处处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书记校长们把关注点多放在师生身上,把心思多用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点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深入思考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端正个人的品德修养,更要树立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要深入思考如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实践能力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要深入思考如何建立起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二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共建高校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上多动脑筋、想办法。要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高校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长效机制。要着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更多地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要着力推动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建立有利于推进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自主选学、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管用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要改进对教师的科研评价办法,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引导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同时,还要从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主动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校内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

四、把握深化综合改革的新机遇,努力突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高等学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突出特点我们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更加注重从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从增量改革推进到存量改革,从表层改革深化到深层改革,总之,重点在“综合”,关键在“深化”。共建高校要做地方高校中深化综合改革的“排头兵”,当前比较紧迫的任务有两项:

一是加强章程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闭幕不久的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依法治校,对高校来说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章程。办事要有章法,高校要有章程。章程是大学的“宪法”,是“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依法办学、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的集中体现,也是规范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笼子”。有人不愿意给自己带这个“笼子”,觉得碍手碍脚。也有人说章程没用,章程有用没用,关键看你用不用,用就有用。共建高校要以章程建设为契机,理顺学校内部各种关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特别要解决好三个问题:首先,要把现行领导体制运转好。最近中央印发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这个体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高教法也有明确规定。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好这一体制的优势。我认为,在体制运行过程中,党委重在谋划和决策,发挥好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校长重在管理和指挥,发挥好在学校行政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要特别注意把握好“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党政合作”这三个关键点。构建高校党的制度体系,在学校层面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院系层面要落实并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基层党支部层面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着力构建上下贯通、相互衔接、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其次,要把学术组织作用发挥好。办好一所大学,必须要有比较成熟的学术组织和一批潜心做学问的教授,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学术的事,多听教授的”、“上课的事,多听老师和学生的”。教育部制定的《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提出,高校要以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高校要把这条要求落到实处。再次,要把民主管理与监督把握好。高校知识分子密集,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愿望和能力都比较强,要给他们平台、让他们说话。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渠道。从定位上讲,教职工代表大会不是决策机构,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越过位,过犹不及。除了学校内部的监督,学校外部的监督和社会参与也很重要。高校要面向社会办学,建立健全与社会的沟通机制。而理事会、董事会是连接高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明确了高校理事会、董事会的组成原则、职责权限等。要通过理事会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立健全社会咨询机制、支持机制和监督机制,促进高校适应社会需要、吸纳社会资源、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开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试点。当前,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改的多是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触及到深层次的矛盾,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委,研究制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已率先启动,其他地方和直属高校的综合改革工作也陆续展开。共建高校在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起着引领示范作用,要以锐意改革的胆魄和勇气、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担当起深化综合改革的重任。大家要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做好本校综合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既要有战略眼光,低头看五年,抬头看十年,走起来想着五十年,立足全局谋划长远;又要有务实举措,每项综合改革任务都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分工,不同改革举措之间要做到相互配套与衔接,保证各项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大家要利用好省部共建这个平台,及时交流讨论改革进展和难题,共同积累内部可持续、外部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省部共建工作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共建高校的队伍扩大了,共建工作的内涵丰富了,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利用好省部共建平台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看清大势,谋划大事,改革创新,扎实奋进,努力开拓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路径。同时,教育部也将继续支持省部共建工作,更加重视共建协议的落实,更加重视与省级政府的协调,并结合这次研讨会上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具体谋划在新时期推进省部共建工作的目标、方向、举措,以把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开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任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