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与历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4年,原名成都气象学校图书室,1978年更名为成都气象学院图书馆,2000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2015年5月正式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由航空港校区和龙泉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现有馆舍面积3.8万m2,读者座位数4200多个。图书馆设五部一室:文献资源部、流通一部、流通二部、学科服务部、系统部、办公室。

图书馆现有纸质文献178万余册,生均78册,常年订购的中外文纸本期刊800余种。拥有SCI、EV、IEL、ACM、CNKI等中外文二次文献检索、全文数据库等共47个数字文献资源库,其中有85.38万余册电子图书。同时,还自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等特色资源库。馆藏建设以支撑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为根本目标,已基本形成以工、理、管、经、文等学科文献资源为主,并兼顾其它学科的馆藏体系,其中大气科学类文献资料的特色更加突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大气科学类文献信息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近年来不断加强自动化建设,使用了较为先进的软硬件平台。2012年6月完成了存储及服务器虚拟化项目,实现了服务器虚拟化应用及大容量数据的存储。2013年9月完成了RFID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实现了图书的定位、查询、自助还借等功能。图书馆还构建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配备了大量的信息节点,实现了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同时,使用公网的教职工用户在校外也可以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直接访问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图书馆内设有13个书刊阅览区,实行全开架服务,每周开馆时间为98(7天*14小时)小时,目前,图书馆已实现“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大空间、大开放、大融合式的管理格局。

以学校规划为导向,围绕学校建设开放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信息工程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主动寻求服务。近年来,图书馆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供文献阅览、外借、联机检索、电子阅览、影音视听、代查代检、科技查新、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专题咨询、文献检索课教学等服务。

图书馆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阅览区都设有一个文化主题,分别张贴有名人名言、书法、摄影作品及工艺品,同学们在图书馆既学习专业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图书馆开展的“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读者之星”评选活动等已成为一道亮点,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吸引了读者多到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为学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起到了更有效的作用,达到了服务育人、书籍育人、文化育人的目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图书馆已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研究的理想场所。

本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战略思想,图书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理念,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全方位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不断加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文献信息中心的转变,打造一个外有气势、内有气质、馆藏特色鲜明、管理手段先进、服务效果好的高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