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研评会召开 探索国产电视剧新领域

特赦1959研评会召开 探索国产电视剧新领域
2019年08月20日 15:37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8月19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特赦1959》研评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主持《特赦1959》研讨会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主持《特赦1959》研讨会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在研讨会上发言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在研讨会上发言

新浪娱乐讯 8月19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特赦1959》研评会在北京举行。该剧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蒋介石集团高级战犯为背景,讲述了共产党人成功改造国民党战犯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博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以及解放全人类的伟大抱负。该剧作为2019年中宣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和总局百部规划项目,同时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荐播出参考剧目,于2019年7月29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并在腾讯视频和央视网同步播出,播出后口碑热度持续增高。

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主持,中宣部文艺局电视处副处长姜超;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胡劲军等领导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文艺评论家汪守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伟国;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评论家郦国义;《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周由强;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陈芳等专家以及本剧总导演董亚春[微博];上象娱乐集团制作总监邓国旗等主创代表一同出席。

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呈现中国大国之宽广胸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该剧是总局重点跟踪支持推荐播出的庆祝新中国七十周年电视剧,也是列入2018-2022年百部规划的重点剧目,这部剧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进一步丰富了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的题材内容,拓宽了创作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第二,这部剧从独特和鲜为人知的视角反映了新中国70年第一个十年的建设成就。把改造战犯使其从敌对抗拒到逐步被感化悔过认罪,开启全新人生的剧情,与国家从百废待兴、困难重重到一步步建设,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面貌的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叙述有机的结合,更深刻的反映出新中国建设发展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这样一些特殊人群的影响。把中国人民站起来表现得更震撼,更有说服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剧是当之无愧的为新中国七十周年献礼的作品。第三,改造国民党战犯的历史故事,揭示出背后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国民党,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充分地展现了新中国第一个十年,为此后七十年建设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剧体现出很高的政治站位,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艺术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可以说这部电视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可喜的成果。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该剧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剧集用温暖的细节搭建了完整的改造。充分展现共产党真的是从思想上改造他们,打开大门迎接他们,加入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尤其是抗美援朝的胜利,真的是让他们口服心服。整个中国高奏凯歌,披荆斩棘,实现伟大主义革命理想,大时代大背景大格局大胸怀大理想,在关照新中国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外,人们内心的波澜壮阔也与观众同频共振,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我觉得这是一部创作的胜利,也是客观表达的胜利。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该剧叙事逻辑准确。通过共产党的人道精神,共产党崇高的信仰,通过战犯亲眼看到的解放军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的英勇精神,抗美援朝以弱致强的不断传来的胜利捷报,还有功德林学习到的毛泽东战略思想等等,用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嘴说出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为什么战无不胜,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的道理。这样的效果会胜过我们自己说的上百倍。这不是战场上的较量,更是对战犯改造的深度的较量,更展现了国共之间的深度较量。在剧里面,这种一层一层的推进,我们都看的非常清晰。所以我觉得这也是这部剧最大的收获,一个精彩之处。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评论家郦国义认为该剧是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新的标杆。不但塑造了共产党的尊重人道主义,同时显出了只有共产党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那种宽广的胸怀。该剧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今天的现实题材创作必须真情。第二,该剧通过对战犯的真实的描写,反衬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反衬了我们这个政权所具有的所向皆靡的力量,这背后就是信仰和文化的自信和正义。第三,该剧深刻的高度时刻关照着现实。这些失败的战犯,他对自己的历史的思考反思的认识,也提供了历史的很多反面的经验教训。

电视剧发展史上,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和谐统一的新高度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该剧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源自于三点:第一,独特性。该剧在塑造战犯的群像上,没有美化战犯,或者脸谱化漫画战犯,用审美的艺术的方式转翻越了难点,就是让难点转化为了亮点,使人物形象放射出了一种美学的灵光。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改造战犯的精神高度、思想深度所产生的巨大的征服力。第二,文化内涵。该剧没有讲很多文化上的道理。但通篇贯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对于那些战犯所曾经持有的落后文化乃至反动文化的改造过程。第三,艺术加工。它把虚构的人物同真实的历史人物结合得很好,结合到这个程度是值得肯定的,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该剧是以独特的视角,选用了独特的题材,表达了一种其他电视剧难以取代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因而,它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上,会留下它自己应有的位置。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作品。它既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次突破和求新,同时它也是我们整个电视剧发展史上,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和谐统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文艺评论家汪守德认为《特赦1959》是一个冷题材的热播。该剧的热播主要因为三点:第一,编剧的胜利。编剧较为巧妙的利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真实人物,又有虚构角色,利用虚构一些人物就弥补了真实人物存在的不足,在这方面是比较巧妙的。第二,导演的胜利。这部剧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高度的将艺术性建立在高度的真实性的基础上,所以它是一部好片子。在这点导演特别值得称赞。第三是制作组的胜利。主要人物塑造到位,老戏骨演员表演拿捏恰到好处。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这部剧在艺术及审美的探索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写人道,写人心,继而深入到写人性。探索他们人性上的挣扎、纠结,自我的反省,自我的剖析,自我的审看。该剧遵循历史的真实性,所以人物有真人真姓的,加上虚构人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赏性,提供了很多的艺术虚构和艺术想象的空间,但是有些事情有点过犹不及了。比如剧中情感戏过多、有些情节处理过于简单化、历史的底色过于亮丽、对监狱里的生活有点过于的轻松的几方面,如果加以调整该剧会更有质感。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周由强认为该剧站在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为敌人的俘虏完成了思想的战役,把个人、家、国、天下四维一体的价值观进行了大胆的表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观点做了特别好的注脚。该剧的视角吸引、构思精巧、格局宏大、构思精良。该剧的有点主要有:一、在较量中反映了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之强大,之转变的艰难。二、转变中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三、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四、在立体呈现上实现了对大众的战争观的普及和引领。五、在瓶颈中完成了戏剧冲突的精巧设置,这些戏剧冲突既有生活性,也有戏剧性,正反双方的思想交锋是最多。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鸿认为该剧是视角独特的新中国献礼片。独特性在于他要在精神上、思想上争取敌人。该剧完成了一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新的开拓。这个现实主义题材的新开拓解决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虚构性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之间的重新的结合。每个人的设立上给了他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使作品有了真实性的可能,这个转变过程给了他非常好的一个真实性。把真实的历史细节和虚构的情节结合到一起,从以情动人到以理服人。同时也指出该剧对人物囚禁以后的压力感表现的不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智锋对于该剧有三点看法:第一,全新的视角,以前很少涉猎的独特的视角和题材,第一次的全景式的展现了战犯改造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第二,塑造了一批令人信服和感人至深的荧屏形象,而且是群像。在《特赦1959》的形象塑造坚决的摒弃脸谱化,用比较中和的方式去塑造,呈现他的历史本真。第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的题材的选择上,要有更具胆识。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陈芳认为该剧三大特点是:一是题材的稀缺。党中央制定的战犯的改造政策是既往不咎,不杀不侮,标明了我们新生的国家政权的政治高度和人性高度。二独特的叙事视角,透过小人物去展现大的历史背景,通过他们整个改造的过程,悔过自心,从思想上、从心理上放弃顽固的反动立场,从内心上真正接受共产党,承认共产党的领导,复杂情感的交织展现的过程,该剧都表现得非常细腻感人,也非常的动人。三是制作精良。编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依据,作为基础,注重捕捉和挖掘这些零散,散乱事件之间的关联,努力在每一个小事件中寻找设置冲突点和矛盾纠葛的地方,让每一个事件的讲述都能生动跌宕有趣。有两点遗憾,第一是高平记者的形象、功能没有能够贯穿始终,第二是梁冬芳这个人物的设定的压力不够,以及失踪返回这段的交代太简单。

研评创作成功经验,拓展现实题材新领域

上海上象娱乐集团制作总监邓国旗发言表示该剧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经典大剧,紧抓特赦这一核心主题,题材的唯一性和稀缺性填补了此类影视剧的历史空白。编剧和导演很好的解决了剧情结构和人物的戏剧架构,做到了剧情节奏可看性。扎实的剧本很好的解决了剧情节奏和人物戏剧冲加上实力派戏骨的倾情演出,成就了该剧收视率持续全网第一的好成绩。

联合出品方代表幸福蓝海公司电视剧项目部项目总监助力吴晔表示江苏广电幸福蓝海一贯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始终坚持重大节点不缺位,坚持以极致化的态度打造精品力作。《特赦1959》这部电视剧既有历史坚定性,又有戏剧冲突性。在教育意义的同时不乏生动的故事。作为剧中的一号人物,功德林的所长王英光承载了我党优秀干部的众多特点,他政治正确、立场坚定,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他对战犯不卑不亢、耐心引导。同时关爱家人、善待朋友,生活中亲切又活泼,通过导演的指导,通过演员张铎[微博]的演绎,较好的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得到很多年轻观众认可的党员干部形象。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这部剧给我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的借鉴,提供的成功的经验。该剧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历史内容。揭示的这一深刻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认清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非常有现实意义。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看起来是我们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实际上这是一个先进政党不断在思想上成熟的过程,不断坚定在路线方针政策上,在对信仰的坚定性上,完全的武装起来的这个党,武装起我们的每一个革命战士,所以它才能够有这样战胜任何敌人的力量。第三,真实细腻生动的表现了战犯们的整个改造过程这种思想改造过程认罪、服输过程,悔过自新过程。不足之处就是结尾仓促了一点,马上要特赦了,谁能放谁不能放,其实有很大篇幅可写。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伟国表示该剧的成功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剧中正确的准确的表现了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所制定的对待战犯的一系列的政策。1959年国庆前夕建议特赦一批战犯的过程有真实、准确、严肃的描写出来。电视剧《特赦1959》给我们树立了一枚敬畏历史,尊重历史的创作旗帜,从根本上区别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电视剧。第二,该剧是一部莎士比亚化的优秀作品,也是一部人民的革命的尽可能完美艺术形式相统一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第三,电视剧《特赦1959》的纪实美学已经发展成对外部形态的纪实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纪实描写的双重纪实的阶段。第四,演员选择准确。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从另外的角度解读了该剧。他认为题材的独特性和政治的正确性一直是我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独家优势,但独家优势是否转化称了创作生产和传播的优势,很多情况下结论在推论的时候是勉强的,薄弱的,是在我们理解的主流范围内所形成的。通过网络观察,该剧是在当下关注流量的同时,实现了能量突围和能量并举的一个重要的探索的作品。

(责编:vhaha)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