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九曲回肠话荆江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hangjiang/20040607/101271.shtml 在 2023-08-09 13:34:0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CCTV.com-国家地理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首页 再说长江 线索征集 主题活动 长江百科  
 
九曲回肠话荆江
央视国际

    一、江入大荒流

    大江自三峡的瓶口--南津关奔涌而出后,再也没有高峡深谷的阻挡。"万里长江横渡,极 目楚天舒"。长江终于结束了它4500余千米奔腾激越的上游行程,进入平野无垠水天一线的 中下游平原。 南津关以下的长江,虽然比三峡远为宽阔,但两岸山势未尽,分布着属白垩系、第三系的 红色碎屑岩丘陵,谷深100~150米,江边有多级基座阶地分布,河床宽数百米,河漫滩狭窄 ,河道微弯,弯曲处有边滩、心滩出露,河道变化较稳定,属单一微弯型河道。

    江水直到荆门山后,情形才发生变化,所以古人常把荆门山视为三峡的东口。

    遥遥去巫峡,

    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

    荆门烟雾开

    ……

     这是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出川沿长江东下,舟过荆门时以《渡荆门望楚》为题所写的一首 诗。这里的"荆门",并不是指今荆门市,而是指荆门山。 位于宜都县西北、屹立于长江右岸的荆门山,上有十二碚,下有虎牙滩,南与五龙山的群 峰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对峙。这十二碚即十二座虽不甚高而景色秀丽的山峰。"荆门杰峙 虎牙攒,江流到此急一束"。峡门上合下开,犹如束紧的袋子口,夹岸峭壁千寻,峥嵘突兀 ,状如虎齿,形成一扇壮丽的门阙,故得"荆门"。荆门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quot;上收 蜀道三千之雄,下锁荆襄一方之局",历史上称它为"全楚西塞第一关"。

     流过荆门山后,大江江面宽阔,田野平旷,四周景色与三峡区迥异。"渡远荆门外,来从 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的这首名篇,真实地描写了长江中游山原交替的 地理形胜。从荆门山开始,长江才正式进入一望无涯的中下游平原。

     从枝城市东侧的枝城镇长江大桥到湖南省岳阳市北扼洞庭湖水系入江口的城陵矶段,江流 流经古荆州地区,习称荆江。荆江在两湖平原中部迂回东流,北为江汉平原,南为洞庭湖平 原,有荆江"三口"与洞庭湖相通。荆江段以江面宽阔,河道曲折,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 积,沙洲众多,河床淤高,两岸全凭大堤防护为特点。

     荆江原长404千米,今长331千米,宽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河道呈西北、东南向,习惯上 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长164千米,河道弯曲并呈周期性展宽,河弯 曲折率〖ZW(〗河道的弯曲程度,通常用河道的长度与弯颈间直线距离的比值--曲折率来 表示。曲折率大,河湾大;曲折率小,河道顺直。为1.7左右,为顺直微曲性河道。 水道分歧,汊江发育,心滩和江心洲较多,在荆江18处江心洲中,上荆江即占16处,因而水 流分散,具有分汊型河床特色,滨江的枝江县名即源于此。 下荆江江流蜿蜓曲折,河道长度为240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江流在这里绕了16 个大弯),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属典型的蜿蜒型河道。

     下荆江自由河曲极为发育,横向摆幅达20~40千米,河弯曲折率平均为3,在我国的蜿蜓 性河道中居首位,而其中的孙良洲河弯道河道的长度为10余千米,直线距离不到500米,曲 折率高达25。人们根据河弯的平面形状,把类似孙良洲这样的河弯称为"河环"。

     蜿蜒型河道在水流的作用下,河弯的凹岸不断崩坍,河弯变得更加弯曲。"一弯弯,弯弯 变",河道向下游蠕动,河长逐渐增长;河弯继续自由发展就形成几乎对穿的河环,河环狭 窄处一旦被洪水冲穿,便发生自然裁弯,河长就迅即缩短。如此周而复始,交替出现,河床 就很难稳定下来。据统计,下荆江近100年来,曾发生过十余起自然裁弯,最近一次为1972 年发生的石首县沙滩子自然裁弯。自然裁弯发生后,江水从河曲颈部通过,成为新河,老河 道上下口门淤塞,形成牛轭湖。下荆江两岸分布了许多牛轭湖,如尺八口、月亮湖、大公湖 、西湖、沙滩子等,正是荆江古河道的残迹。

     下荆江自由河曲之所以特别发育,有其特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首先,下荆江河谷上部为 粘土层,受其限制,河床断面较窄,而河谷下部为细沙层,沙层顶板又超出枯水位,故易发 生强烈的崩岸,这一河床边界条件对形成半径较小的稳定河曲十分有利;其次,汛期洪水和 泥沙从长江分流入洞庭湖主要经上荆江三口,因此,下荆江年内和年际流量变幅较小,又受 洞庭湖出湖流量的回水顶托的影响,使下荆江比降十分平缓、稳定,水流切滩作用减小,有 利于曲流的发展;第三,沿江堤防堵塞了分流穴口,限制了河曲带的宽度,增大了流量,也 促进了河弯发育。

     太过弯曲的河道,不仅徒然增长了航程,而且由于弯道内流速减小,容易淤积成沙洲浅滩 ,阻碍航行;同时,也降低了洪水下泄的能力,容易造成洪水壅塞,引起堤防溃口。因此,进行人工截弯,顺直河道,实为必要。1967、1969年水利工作者两次成功地在下荆江进行了 中洲子和上车湾人工裁弯工程和一处天然裁弯,在稳定河势、防洪和航朔矫妫加忻飨缘?效益。20年来,长期摇摆不定的中洲子、上车弯河段,已渐渐稳定下来,下荆江的行洪能力 ,也由于弯道的减少而提高,一般可增加4000米3/秒的泄洪量,大大减轻了洪水对荆江大 堤的威胁,下荆江的河道也因之缩短了80千米。

    二、"伏洪长城"

    大江走完了上游穿峡越险、闯关夺隘的艰难历程,在葛州坝前稍事休息,就泄进"星垂平 野阔,月涌大江流"的中下游地区。浩荡江流既给亿万人民带来饮水之恩,灌溉之利,舟楫 之便;却也喜怒无常地不时给黎民百姓造成洪水灾害。

    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洪水一出三峡,荆江首当其冲。为抵御洪水,保护农田、 村庄,千百年来,荆江两岸人民坚韧不拔地修筑了蜿蜓于荆江两岸的"伏洪长城"--防洪 大堤和堤边的防浪林带。

     荆江堤防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似乎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墨子·兼爱中》记载:昔者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 干越与南夷之民。

    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说?quot;此云'注五湖',盖专据江汉言之"。出土于长沙子弹库的 楚帛书记载,说大禹治水"以司堵壤"。这"堵壤"大约就是筑堤以防洪水泛滥。而上文云 "专据江汉言之",系指今湖北江汉地区。 春秋时代,楚相孙叔敖在江汉地区兴修堤防陂池水利工程。在我国堤防修筑的历史上,孙 叔敖的工作是较早的,故有"堤防之设,始于楚相。"之说。

     关于荆江堤防,今天所能查到的确切记载,最早是东晋桓温令陈遵所造的金堤。

    《水经注·江水》它是缘于江陵城西的灵溪附近,向东延伸经城南而到达城东南, 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到了唐代,荆州一带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荆州作为对外 交通运输的枢纽,成为接纳移民的重点区之一,经济更进一步得到推动。经济的繁荣,加快 了堤防的建设。大历十年(775年)进士、中唐诗人王建,在《江陵即事》诗中云:

     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头压大堤。

    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

    《全唐诗》卷297。

     此诗的具体年代无考,大约在公元800年前后,说明在此时沙市堤防已形成。 现代荆江北岸的荆江大堤,主要奠基于宋代。北宋人刘分攵在《彭城集》卷38中,有《著作佐郎周君墓志铭》,叙及皇佑五年(1053年) ,稍后的监利堤防情形。墓主周喻于皇佑五年进士及第,不久任荆南监利县令。他在任时, 监利修筑有堤防数百里,老百姓依赖堤防为生,每年周喻要调集数十万人进行岁修,监利人 手不够,还要到邻县征召。显然,当时的江堤规模已很可观。

     几乎与周喻同时的刘挚,治平元年(1064年)前后任荆州观察推官、荆州知府。在他的《忠 肃集》卷17中间接涉及了当时的堤防情况。

     《将至监利先寄王令》:"屈指中秋六晓昏,大堤丛竹见霜筠"此当指由江陵往监利途 中情形。

     又有《马上和王监利见寄》:"昨忆西归春未穷,重来堤竹已成丛。川足水稻齐插,霖 雨涨江河欲通。"此诗重要之处在于指明了刘挚当时是骑马沿堤而行。这可以证明当时的堤 防已经比较完整,沿堤分流水口不多。否则,骑马甚为不便。程鹏举:《古代荆江 北岸堤防考辨》,《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 大致可以说,北宋中期时,荆江北岸已经形成了基本完整、地位重要的堤防。

     南宋初期,由于荆州、襄阳一带处于宋(朝)、金对峙区,数十年的战乱,使得这一带残破 不堪,人口流亡,堤防更是无人顾及,年久失修的堤防汕刷残缺,防洪作用显著降低甚至基 本丧失。直到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刘琦任荆南知府和后期孟珙大兴屯田后,荆江北岸沙 市以下堤防才得到恢复与发展,堤防因众多穴口的堵塞更加连贯,南岸也出现较大规模的筑 堤,仅公安一县,孟珙即创筑了赵公、斗湖等堤。 随着元代、明初江汉平原垸田大规模的发展,荆江穴口大量消亡。嘉靖(1522~1566年)以 前,荆江两岸尚有采穴、油河、调弦、郝穴及新冲等众多穴口存在,仅公安县沿江就有十数 口。到了嘉靖十八年(1530年)堵塞监利新冲口,二十一年(1542年)堵江陵郝穴,在此前后, 采穴、油河、调弦相继淤垫。万历年间,今公安县沿岸连亘数百里的江堤堵塞了10多个分流 口。至此,北岸穴口几乎消亡,荆江大堤连成一线;南岸则剩下虎渡河口和调弦渡口向洞庭 湖分流。清咸丰十年(1860年)石首乌林江段溃决,形成藕池分流,同治十二年(1873年)松滋 黄家铺、庞家湾溃决,冲成松滋河,"荆江四口"向洞庭湖分流格局形成。 荆江大堤虽已形成,并粲"四口"分流,但两岸并不能因此而太平。由于泥沙的淤垫, 荆江河床不断抬高,甚至连枯水季节也高于北岸地面,大水时,在荆州的楼房上眺望江面的 船舶,仿佛从屋顶上驶过一般,成为有名的"悬河"。垸田的发展,穴口的堵塞,大量湖泊 的湮废,使荆江分洪、畜洪能力大为降低,当洪水超过荆江渲泄能力后,荆江大堤不可避免 地发生溃决。据历史文献记载统计,从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至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的352年里,荆江大堤共溃决24次,平均15年一次。由于溃口洪水居高临下,江汉平原坦荡 辽阔,淹没范围大,损失自然严重。一次水灾,三年难以恢复。所以荆江地区流行着这样的 民谣:"不惧荆州干戈起,只怕荆堤一梦终。"

     由于大堤并非一次筑成,而是千百年来不断加高培厚的,以至土质复杂,粘结性能差,又 多蚁穴獾洞,而且堤基多为砂卵石层,上面的粘形土层很薄,堤身、堤脚都容易溃口,产生 翻沙鼓水险情。

     荆江大堤的这种险状直到解放后,经过几次大规模修筑,才大为改善。1949年汛期,荆江 出现了44.49米的洪水位,沿堤险情丛生。刚刚解放荆州的解放军战士与当地民众一道投入 堵口抢险和复堤的战斗。1952年在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同时,又对大堤进行了加固。1954年 七八月间,长江发生了百年以来罕见的洪水,荆江大堤岌岌可危,长江干支流其他堤防多处 发生漫溢和溃口。这年汛后又按1954年最高水位超高1米的标准,对大堤进行大规模的整修 。此后还不断通过老堤翻筑,清除洞穴,护岸固基,加高培厚等措施,提高堤防防洪能力。 如今的荆江大堤,普遍加高2米左右,堤身也相应加宽加固,堤面形成从8~30米的宽阔的堤 顶公路,堤内堤外,杨、柳、松、杉绿荫覆盖,景色秀逸宜人。从1955年汛期以来,荆江虽 出现了有水位记录的100多年来的罕见洪水,但荆江大堤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安然 无恙。尤其是1998年的夏天,长江爆发百年来难遇的特大洪水,但在党中央的关怀与指挥下 ,百万大军严防死守,确保了荆江干堤的安全。这道坚不可摧的"水上长城",使沿江的历 史名城和千里沃野成功地得到了保护。

    三、分洪·蓄洪

    分洪与蓄洪,可以说是防洪的两个方面。分洪,就是在洪水期间,将河槽不能容纳而可能溃 溢成灾的洪水,分往其他河流、湖泊或洼地内,以降低河道水位,防止堤防溃口。一般来说 ,分洪要根据历年水情,修建分洪闸、分洪道和分(蓄)洪区围堤等工程;在没有分洪工程的 河段上,一旦需要分洪,也可以采取扒口分洪的措施。凡是接纳洪水的地方,无论是河流、 湖泊和洼地,广义言之,都可称为分洪区或蓄洪区。不同的是当河流和湖泊作为分洪区时, 一般不专设堤防,而利用洼地蓄洪时,为了把洪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必须修筑围堤。

     分洪虽然可以防止堤防溃口,毕竟要腾出一块地方让洪水淹没,只是使之有所控制,做到 有计划的淹没,尽量减少淹没损失而已。这实际上?quot;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分洪治水的思想 。

     清代经过康熙、雍正时期的恢复,两湖平原的围湖造田到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高潮,其围 垦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前各代。随之而来的是湖泊湮废、水灾的增多,荆江大堤多次溃决,于 是,对荆江洪水出路的讨论,日趋热烈。由于江汉平原的政治地位及经济地位都在洞庭平原 之上,减轻洪水对江汉平原的威胁,便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从中央到地方(主要是湖 北)比较接受利用现有荆江向南分流的格局,牺牲江南局部地区的利益,保障江北经济区安 全的主张,这就是有名的"舍南保北"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王柏心。在《导江三 议》中,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南岸的公安、石首一带开辟分洪区,泄入洞庭湖,以牺牲南岸 少量的垸田来确保北岸垸田中心区域的安全。待北岸水利整治好以后,再将长湖、白露湖、 洪湖辟为调蓄区。为了使穴口更多地分流,充分发挥洞庭湖这个天然水库的调蓄功能,持此 说者又提出了疏浚虎渡、调弦河道的具体措施。清后期,"舍南保北"占据了上风,最后荆 南四口分流格局的形成,就是明证。

     荆南穴口分流的实施,必然使湖南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洞庭平原水灾趋重,于是堵塞四 口的呼声鹊起。主张通过堵口增大荆江流量,借水冲沙,扩大泄洪能力。他们认为舍南并未 保住北,江汉平原的水患不但没有缓解,而且越来越重了。洞庭湖却因泥沙大量涌入而迅速 萎缩,调蓄功能下降。这一方案囿于地域之见,没有正确认识分洪的客观必要性,故缺乏可 行性。

     新中国诞生后不久,历史上争论不休的荆江分洪问题,便迅速列入国家的议事日程。长江 水利委员会1950年即对荆江分洪工程方案进行研究,1951年便进行荆江地区的查勘测量,提 出修建荆江分洪工程的建议。此项建议于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 荆江分洪工程位于荆江南岸太平口虎渡河以东、藕池口安乡河以北、荆江南堤西南,面积 921平方千米,其中湖泊洼地约占一半,地面高程绝大部分在36米左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当时分属公安、江陵、石首三县市。 分洪工程主要包括分洪区北端的太平口进洪闸--通称北闸,共54孔,长1054米,南端的 黄山头节制闸--通称南闸,共32孔,长336米;荆江大堤、南线大堤工程,以及泄洪排渍 闸和周长210多千米的分洪区围堤等。 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从设计到施工,一切均无先例可循,工程技 术人员也几乎全部来自解放前的水利机关,技术水平与解放前无异。但是,工程进展的速度 空前,从4月初开工到6月下旬竣工,只用了短短的75天时间,便完成了主体工程(南、北闸 、荆江大堤、南线大堤)。这种施工速度,不仅在我国水利工程中是唯一的,国外也极少见 。

     由工人、农民和解放军组成的30万施工队伍,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程中。当时的水 利施工,机械化程度很低,许多施工项目是以人力为主,有的甚至全靠人力。荆江分洪有一 项工程叫黄天湖拦洪堤,施工条件最为艰苦。黄天湖在分洪区最南端,黄山与虎渡河之间, 方圆数里。计划中的南线大堤要跨过450米宽的黄天湖,湖中的淤泥最深处达到4米,加上正 值"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春寒日子,清淤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正是由于这个艰难,才使这场 腰斩黄天湖的淤泥大战多少年后还在被人们传颂。承担清淤任务的是两个师的战士。当围湖 成功,围子内的湖水抽干后,1万多名官兵跳进阳春三月还很冰凉的淤泥里。稀泥的表层散 满着死了的鱼虾和腐烂的水藻,上万双脚一踏进湖里,就搅起了阵阵催人呕吐的腥臭。而淤 泥里,则隐藏着无数的死菱角、螺蛳和蚌壳碎片,好些战士一跳进淤泥里,脚或腿就被剌破 了,乌黑的淤泥上沁出了一缕缕殷红的血水。1万多人就在过膝及腰的泥潭中,苦战数天, 用篾箕、脸盆、水桶、饭盆、包袱、裤子……,把满湖淤泥清得干干净净。施工时还有许许 多多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位于荆江大堤沙市段、太平口、黄山的三座荆江分洪纪念碑亭, 都刻有近千名劳动模范的名单。

     荆江分洪第二次工程--分洪区围堤加固工程,于1952年11月开工,1953年元月结束,又 经历了一个70天的时间。参加这次工程的有来自荆州专区和宜昌专区十几个县市的18万民工 。

     建成后的分洪区可蓄水54亿米3,北闸最大分洪量可以达到8000米3/秒,一旦洪水超 过荆江的宣泄能力,就可以开闸分洪,保障荆江大堤安全渡汛。

     好像老天爷故意对荆江分洪工程进行一次考验似的,在工程建成仅两年后的1954年,长江 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大水!荆江大堤处于万分危急的状态!7月22日凌晨,沙市二郎矶水位已升 至44.38米!中南区防汛总指挥部终于发出了分洪的号令。29日和8月1日,北闸又先后开启2 次。分洪区连续三次开闸分洪,蓄纳和吞吐的洪水超过了60亿米3,荆江大堤终于转危为 安。 荆江分洪工程开始前,分洪区的人口,除6万人远移江北外,18万人就近移入21个划定的 安全区内。但自从1954年分洪后,分洪区虽然年年都准备再次分洪,但直到今天,40多年过 去了,再也没有第二次分洪。于是,分洪区内产生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口号:"分洪保安全, 不分洪保丰收"。在这4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汇集于各个安全区的人们,又开始渐渐地返归 他们那块富饶的热土了。于是那些一度消失的村村镇镇,又渐渐在旷野上凸现出来。现在分 洪区里有良田50余万亩,40多万人,是公安县最大的粮棉基地。为了使分洪区居民在分洪 时能迅速撤离,平常年份能安居乐业,国家拨出专款,帮助修建了大量的安全台、安全房、 移民路和排灌工程。

     长江中游除荆江分洪工程外,还有汉水下游的杜家台分洪工程,另外在洞庭湖、洪湖、武 汉地区湖群、鄱阳湖、华阳河等普通江湖泊区,建立了一批蓄洪垦殖区,总面积超过1万平 方千米,可蓄洪500亿立方米。(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编辑:东子  来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