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陈绍宽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minge.gov.cn/minge/txt/2008-09/27/content_2496832.htm 在 2017-10-24 08:42:3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陈绍宽
陈绍宽
时间: 2008-09-27 | 文章来源: 民革中央
字号:

 

陈绍宽(1889-1969),字厚甫,1950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副主席。

陈绍宽是中国海军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中国海军初建时,他执掌中国海军长达17年,在海军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具有现代海军统帅的远见卓识,向中国海军官兵和广大民众反复宣传海洋主权同中国命运的密切关系,大声疾呼要加强中国海军力量,夺回中国海权;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中国海军,与力量强于自己数十倍的日本海军进行浴血奋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誓死不愿作亡国奴的英勇气概;解放战争时期,他深明大义,不愿中国同胞骨肉相残,在关键时刻毅然脱离了国民党阵营,走进了革命队伍。

投身海军 赴欧考察

陈绍宽,1889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县胪雷乡(今属福州市郊区)一个贫寒之家。他的父亲原先是一名箍匠,后服务于晚清海军,由水手升至中士管轮。

童年时代的陈绍宽,为生活所迫,在家务农放牛。10岁入私塾,15岁考入福州教会办的格致书院,因而后来陈绍宽英语颇好。两年后,陈入南洋水师学堂,攻读航海技术。在校期间,他埋头苦读,奋发为雄,深得教习器重,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

1908年,陈绍宽从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被派往“通济”练习舰,次年实习结束时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后来历任二副兼教官、大副、副长等职。1914年他被调任海军总司令部少校副官。

1915年12月5日,陈其美等革命党人意图夺取“肇和”军舰,时为少校副官的陈绍宽指挥“海琛”、“应瑞”两舰截击,不仅使革命党人夺舰之企图功败垂成,也使他自己在北洋政府的海军之中受到重视,不久他便被破格提升为“肇和”练习舰代理舰长。

1916年2月,陈绍宽奉派到美国学习飞机和潜水艇的操作技术,1916年10月归国。是年12月,参谋本部选派刘家佺等6人赴欧洲各交战国观察战事,海军总长程璧光也趁此时派陈绍宽随同出国观战,顺便留英深造,获大总统黎元洪同意。

自1917年年初起,陈绍宽开始了约三年的旅外考察生涯。他于1917年1月11日抵达日本,并自14日起由东京出发,前往日本海军各重要机关参观,27日离日赴美。2月5日抵檀香山,再转往美国本土。1917年5月,陈绍宽奉命前往英国观战,考察英国海军。在英期间,陈绍宽拜访过英国外务部及海军部,参观了英国各处军港、军舰、厂校营栈,及飞机工厂。他还到过英国海军潜艇队,考察潜艇根据地的设备,并随潜艇出海操演巡弋,后来他又从英国转赴法国和意大利考察两国的海军战备。

1917年,北洋政府决定参加协约国,对德、奥宣战,身在英国的陈绍宽立即加入英国海军潜艇队参战。在英德遮兰海战中,陈绍宽奋不顾身,坚守岗位,服从调遣,颇有建树,荣立战功,得到英国海军当局的嘉奖和英国女王颁发的“特别劳绩勋章”一枚。1918年陈绍宽在北京政府驻英使馆任中校海军武官兼海军留欧学生监督。

1919年2月,作为海军代表,陈绍宽参加了中国代表团海军专门委员会,出席巴黎和会。6月,他又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万国海路会议。在国外,他目睹了英、美、法、日等列强假和平、真分赃的卑劣行径,切身感到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世界政治现实,加上接触了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达尔文《天演论》的进化论观点,激发了他献身海军、富国强兵的志向。

欧洲考察给陈绍宽震动最大的是航空母舰的威力。正是在这次考察中的所见,激发了他想在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伟大愿望。当年他奉命到欧洲观战时,英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航空母舰,只是将几艘大型舰艇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这些经过改建后的舰艇成为当时一战新的看点。在达达尼尔海战中,英军一架水上飞机奉命离开母舰出击,将一艘5000吨的土耳其军舰炸沉,令参战各国刮目相看,也令陈绍宽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在一战临近结束之际,英国将其中的一艘母舰进一步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1918年7月,从这艘母舰上起飞的7架舰载机,轰炸了德国的空军基地,显示了航母的巨大作战能力。

在欧洲观战的陈绍宽将海战发生的这一巨大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再加上他曾3次参加欧洲海战,因此感触颇深。从那时起,他决心要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母舰。但是,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不允许陈绍宽实现他的“航母梦”,首先是国内战争频频,经济完全不允许,其次是当权者对航空母舰也根本不感兴趣。

在3年多的考察时间内,陈绍宽至少写出了9种考察报告,分别为:

1.《报告调查日本海军及各重要机关详细情形》(1917年3月);2.《英国航空战备》(1917年8月);3.《英国海军作战计划》(1917年8月);4.《参观各处情形报告》(1917年8月);5.《航空报告》(1918年1月);6.《潜水艇报告》(1918年11月);7.《报告英国最近之海军政策》(1919年);

8.《英国海军舰艇船坞报告书》(1919年);9.《报告英美日各国扩张军舰并条陈我国海军规划》(1919年12月)。担任驻英武官期间,他撰写了《战时琐闻》,以每半个月战事之记载方式,呈报国内。从这些报告的内容和附带的建议中可以看出,陈绍宽敏锐地察觉到,飞、潜两项技术在未来海军中应受特别重视,他是当时中国极少数先识列强海军最新发展的军官。虽然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陈绍宽所提出的建议不能实施,但是他至少从三个方面影响了中国的海军事业:一是中国海军生赴英学习;二是中国对航空母舰的兴趣;三是中国对潜艇的关注。

临阵倒戈 立功北伐

1919年10月,陈绍宽从欧洲归国,被调到“通济”练习舰任舰长。该舰是旧中国海军中的一条大船。在第一次开船时,他格外细心观察领航员的举动,默记在心中,第二次就自行领航,不用领航员了。这样,一则可节省一笔开支,二则在军事上掌握了主动权。海军不用领航员,是他开风气之先。

赴任后,为振兴海军,培养海军人才,陈绍宽尽心尽力,既是诲人不倦的教师,也是解惑指迷的益友。深夜,他带领练习生测天象看星星,第二天又按时起床做事。他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传授在海外所学的枪炮、轮机操作技术和实战经验,还经常特意在大风大浪的恶劣环境中练习驶风、爬桅杆等基本功。更可贵的是,他放下舰长的架子,不耻下问,虚心地向舰上富有经验的老船工、老水手求教,以丰富自己的航海技术知识。

陈绍宽教人亦育人。他看到有些练习生追逐名利,千方百计借调上岸,去做政府的小官,结果走上邪路,便告诫留在船上的练习生:“要明是非,坚定立场。海军现在是处境艰难,但我们走的是正道,大家要坚定地走下去。那些野心勃勃的人,欲壑难填,自然就不得善终。”他本人是廉洁的,其教诲就更具说服力,不少练习生,数十年后回忆起这些事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人曾回忆说:“自从1911年陈绍宽参加海军到1926年国民党建都南京的15年间,陈绍宽从舰员、副官、舰长到短暂时间的舰队司令到主管海军部,一贯认真负责,言传身教,对青年灌输爱国家、爱民族、爱海军、爱科学、重实践、重法制的教育,树立不用私人、不贪公款的优良作风,扫除旧海军中腐朽肮脏的空气等等方面,都做出了值得称道的贡献。”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陈绍宽因为帮助直系有功而升任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23年升任海军中校,1925年调任“应瑞”号练习舰舰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陈绍宽时任北洋海军第二舰队少将司令,驻“楚有”旗舰,泊在南京下关,游弋于长江中下游。当时苏、浙、皖三省处在军阀孙传芳的控制下,因此,陈绍宽的态度对北伐之举举足轻重。关键时刻,陈绍宽明辨是非,与孙传芳虚与委蛇,静观事态发展,志在投向革命。

1927年3月,北伐军逼近长江边。陈绍宽认为“时机已到,非干不可”,率领舰队开赴安庆一带活动,经过商讨大家一致同意,准备临阵倒戈,参加北伐,归附国民革命军。

此后,陈绍宽率舰队南下,担任吴淞口至江阴水域的防务,昼夜梭巡。在龙潭一役中,他率舰倒戈,浴血奋战,俘虏孙传芳部5万余人,缴获枪支4万余支,取得龙潭大捷。为此,陈绍宽获得国民政府嘉奖,获“中流砥柱”大勋旗一面。国府要员蒋作宾专程前往慰问。在答词中,陈绍宽慷慨陈言:“自古破竹之势,从无中止于半途,去草之图,要在能绝其根本”,希冀乘胜北伐,收复东北,统一中国,统一海军。并表露志向道:“绍宽愿击中流之楫,追随北指之鞭,穷犁扫于沈辽,宁见神州统一。收艨艟于溟渤,所期海宇澄清。”后来,他人不解甲,又参加了新的战役,战绩显著。

锐意改革 振兴海军

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设立海军署,陈绍宽任署长,晋升为海军中将,负责海军工作。他鉴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海军内部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状况,毅然决定拟订海军“铨叙法则”,统一任人标准,强调任人唯贤,量才录用,改变海军中的人治现象。他遴选精干人员组成班子,参阅中外有关文献,结合海军实际,谨慎缜密地研究,提出海军官阶、执掌、赏罚等铨叙法规的草案,送立法院核准后,即公布施行,使反对者无暇从中作梗。这是陈绍宽在旧中国海军建设中的创举。由于旧海军派系林立,东北系、电雷系、粤系,对铨叙法皆有反感,有不同程度的抵制。他便首先在自己管辖的闽系海军中执行。

1929年6月,海军署改称海军部,陈绍宽任政务次长;1930年任代理部长,1932年晋升为海军上将,出任海军部长。

面对世界政治风云,陈绍宽痛感我国海军实力状况落后其他列强数十年,曾一再痛心疾首表示:“海军建设一定要跟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根本问题,否则,不能在世界上站住脚,只有等着挨打。”由此,他立志改革,兴建海军,主张:首先是育人,其次是造船。他认为,振兴海军的百年大计,人才第一。鉴于我国海军向来以英国为师,他便和英驻华大使议定,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培养海军人才:一面选送优秀生到英国海军中去学习;一面请英国教练做顾问在国内教学,此外,他还不定期在基地举办短期训练班,请顾问授课,着重讲授新式武器和实战所需的课程,以尽快掌握世界海军的新动向。他还注重实践,经常调集舰艇操练实战的各个项目,培养官兵的作战技能。

自晚清到北洋政府,海军舰艇的吨位仅有3万余吨。陈绍宽深深知道,海军的物质基础是船,无此,万事皆空。他多次拟订购舰计划,但是每次审批下来的款项,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一艘大船也买不成。

陈绍宽看到买船之路步履维艰,便计划在国内自造舰船。他的着眼点停留在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厂隶属海军部,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造船厂,但由英国人毛根全权控制,垄断了船舰的修造业务。为了从英国人手中夺回自己的造船厂,陈绍宽采取釜底抽薪的计谋,选派回国的留学生进厂任职,取毛根势力而代之,费时10年,终于将毛根“送走”,使中国人独自承担了船舰的修理业务。

在精心经营江南造船厂的同时,陈绍宽又将第一次北伐西征时截留的关税款50万银元,用作建造新舰。此外,他还多方筹款,建造了兵舰和炮舰10余艘。在陈绍宽的努力下,以闽系为主干的国民党中央海军的实力得到增强,海军拥有新造和改造的大小舰艇30艘,吨位达5万多吨。

陈绍宽献身海军,振兴海军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贵的成效。不仅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忠贞之士,而且培养出了一批精通业务、掌握现代船舰科学,能够圆满完成出国接收新船只设备重任的技术人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