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历代鸡鸣寺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jimingsi.net/jmsz.asp 在 2019-10-12 21:34:2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海口龙华区服务叫妹子(三陪)啪美女找那有微信全套联系方式
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海口龙华区

两岸青年共修抗战史、同走抗战路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9-10-12 21:29:51

海口龙华区_鸡店*【V信:201721218】*选妹加*薇芯*〖V信:201721218〗包夜上门服务【V信:201721218】找小妹外出联系电话〖V信:201721218〗酒店宾馆找全套包夜服务美女多少钱一晚【V信:201721218】车站附近找服务【V信:201721218】约妹子一条龙找真正服务【V信:201721218】桑拿水疗会所!全天安排*包您满意!1951年的今天中国空军一战成名首次行动就击伤F84

http://image.tupian114.com/20120508/20045100.jpg?55752

新华社昆明10月12日电 题: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决战精准脱贫的“生态画卷”

新华社记者王敬中 王长山 魏玉坤 姚兵 杨静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域。高山峡谷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奔腾不息,风景如画。

但这里也属于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精准脱贫的决战打响后,一系列攻坚举措瞄准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当地各族人民正逐步摘掉穷帽子,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脱贫新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生态为本--转岗护林迎新生

“生态”转身是普达措国家公园居民都杰七林的“脱贫经”。

58岁的藏族男子都杰七林家住迪庆州普达措国家公园。他种青稞,放牦牛,家里的藏房、田园和周围的雪山、草场、森林、湖泊一道成为国家公园景色的一部分。

“以前,靠砍树、放牧收入很少。”谈及过去,都杰七林不堪回首:一家7口人种地、养牛,年收入最多时也不过5000元。粗放的生活方式,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森林里的野生动物不断减少,至上世纪90年代末,麂子、獐子等动物几乎销声匿迹。

几年前,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后,实行社区反哺政策,这让都杰七林有了三个身份:香格里拉市建塘镇洛茸村村民、护林员、“园民”。“一年仅领到的生态、草场、旅游等各类反哺超过5万元,要是没有保护好生态,这钱就没有了。”都杰七林说。

迪庆和怒江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由于地处“三江并流”区域,这里水电、矿产资源富集,保护和开发间的矛盾凸显。

贫困面广、程度深,环保压力大,脱贫形势严峻,怎么办?迪庆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和雪涛说,我们按照“生态立州”战略,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践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走上了一条生态环保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

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脱贫实践--

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村民龙德城是村里森林资源管护小队长,既要管理村里的护林员,还要带队巡山。

“每月巡山不少于两次,有时一次要走五六天。”龙德城说,村里80个护林员巡护面积80多万亩,每月每人有800元的补助,每个村小组护林员组长有1400元补助。

“精准吸纳建档立卡户参与生态管护,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任治忠说,巡山护林助增收,又方便照顾家中老小,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

“生态护林员+”模式,有效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截至目前,迪庆已聘用生态护林员近1.7万人,实现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怒江通过聘用生态护林员,带动了5.14万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不断做大“生态蛋糕”。

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自觉--

在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的滇金丝猴国家公园,62岁的护林员兼护猴员余小德上午九点左右就背着10余斤松萝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送早餐”。

“如果继续砍下去,树迟早要被砍光。”年轻时砍过树、打过猎的余小德说,后来巡山护猴。10多年来,他跟生活在自己村子附近的70只左右滇金丝猴成了好朋友。“猴子一听到我的声音、哨声,就会叫着从林子里出来。”

余小德和同伴经过细致观察,根据不同特征,将5个猴群命名为“九哥”“米粒”“白脸”等。他说,“猴子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证明我们没白辛苦。”生态好了,日子也越来越好。

来自美国的自然资源管理专家毕蔚林说,30多年前自己刚来中国时,生活在保护区周边的村民靠砍树、打猎为生,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突出,如今中国已探索了一系列社区共管的经验,老百姓在保护环境中生活得越来越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坚持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迪庆州常务副州长徐鹏声说,用绿色发展的方式解决居住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周边贫困群众脱贫问题,就是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之路。

易地搬迁--精准施策挪穷窝

“只要能过得下去,谁愿搬离故土呢?”50岁藏族汉子阿堆如今生活在迪庆州府所在地的平坝上,开了超市,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想起近300公里外峡谷里的“老家”,他仍唏嘘不已。

山高谷深、植被稀少、气候恶劣……阿堆原来住在迪庆州德钦县羊拉乡规吾村,说到老家的“村愁”,他掰着指头数不过来。

羊拉,藏语意为“牦牛的角尖”,全乡平均海拔4270米,位于滇川藏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人在路上走,鹰在脚下飞”是这里的写照,其中规吾村条件极为艰苦,产业培育难度大。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说起过去,阿堆打开话匣:种地、养牛羊、捡野生菌,可以填饱肚子,但收入少,交通、医疗、教育也十分不便。雨季,常发生滑坡和塌方,通往外界的公路中断,一些重病患者因耽误治疗在半路上就去世了。

离开故土,怎么生活?绝境谋生,何其艰难!这道生存选题曾困扰着一代代规吾人。

改变发生在去年11月。在各级政府努力下,规吾村185户1000余人搬到位于香格里拉市州直公租房小区。阿堆一家就此告别“老家”,住进了楼房。羊拉乡党委书记立青农布说,搬迁后,村民将继续享受原居住地草改、林改等惠农政策,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不变。

搬出来,惠民政策不减;有营生,稳得住、能致富。

98%以上的土地为高山峡谷;基础设施滞后,30%的自然村未通公路;群众大多居住在山高坡陡、峡谷缝隙、地质灾害隐患点、生态敏感区……在紧邻迪庆的怒江大峡谷,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更深刻体会到了“搬出来的幸福”。

全村167户中125户是贫困户;2008年前要靠溜索过江,一些村民打工赚了钱,买了拖拉机和小汽车,只能停在江东,无法过江开到家门口……怒江州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党总支书记和建才对过去的穷日子记忆犹新。

去年底,托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竣工后,贫困户“拎包入住”。为了让搬迁群众有稳定收入,政府部门在组织劳务输出的同时,还建了草果编、棒球缝制、竹编等扶贫车间,解决不能外出务工村民的收入问题。

28岁的花六妹是村里棒球缝制车间的质检员,她正领着大家加班加点缝制“棒球”。

“干等着不是办法,拼命干才有希望。”花六妹说,以前很难的时候,觉得过好日子的希望很小,大家精气神都不行。

“棒球”这个很多村民以前没听过的东西,如今在村里棒球缝制车间就能生产,1.5万粒棒球已从车间打包,销往东部地区。花六妹说,运动员们能用上自己和村民们缝制的棒球,感到很自豪。

怒江州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是斩断怒江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十三五”期间,怒江将有10万人搬入新房,村民变市民,开启新生活。目前,各安置点相关配套齐全,大部分村民已搬迁入住。

易地落新家,两头换新颜。

“一些百姓曾经生活在澜沧江沿岸的干热河谷地带,山上基本不长树,耕地为60度以上陡坡,生态脆弱。”徐鹏声说,易地搬迁要解决脱贫问题,更要保护生态。

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的有关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超过64万名群众搬离过去的土坯房、竹笆房,搬入安置房里,千年的安居梦想得以实现;告别生态脆弱区,各族人民正在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产业增收--绿色发展绘幸福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融雪山、峡谷、森林、草甸、湖泊等于一体,犹如世外桃源;怒江,峡谷幽深、江水咆哮,被视为神秘美丽的“东方大峡谷”……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当地旅游扶贫成效初显。

香格里拉市尼西乡藏族村落巴拉村有着千年历史,这里的大峡谷如同画廊。2008年前,这个没通公路的村子被锁在大山深处,村民生活贫穷落后。

“10多年前,巴拉村是靠绝壁上一条不到一米宽的人马驿道与外界联通,步行到香格里拉城区要5天。”52岁的村民悟金七林说,乡亲们靠天吃饭,一年种的青稞、玉米、土豆等只够吃两三个月。

为改变贫穷面貌,当地藏族农民企业家斯那定珠倾其所有,10余年来坚持不懈,最终在绝壁悬崖上凿出了一条宽6.5米、长61公里的柏油公路。路通后,破败不堪、土木结构的藏式老屋被修葺一新,摇身变为景区。300多名周边村民在这里就业,户均收入达10万元左右。

在怒江,这方美丽的山水也绽放出了脱贫之花。为了突破大峡谷自然灾害频繁、可耕地面积少等地理局限,怒江州致力于念好“山字经”,唱活“林草戏”,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一些紧靠旅游的“生态行当”涌现。

见到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村民蜜波四时,他正接待摄影师并引导他们到自家“鸟塘”拍摄,繁忙之余,他满脸笑容地介绍起自己的新身份--“塘主”。

三河村山高林密,野生鸟类种类丰富。去年底,当地科技局选派人员到三河村发展观鸟经济,评估环境容量后,设置15个观鸟点--“鸟塘”,蜜波四等10多名村民成为“塘主”,负责为鸟类提供流动的饮水水源和食物,并为摄影爱好者搬运器械、送饭等。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鸟塘”已为蜜波四带来了5000多元收入,超过他种地耕田的收益。他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越来越多,自己努力工作,相信未来收入会更高。

除了“塘主”赚钱,村里种植的茶叶受到游客追捧,茶农们也鼓起了腰包。“我们家70%的茶叶都被游客买了。”种茶30多年的村民和大林说,现在茶价很好,最贵的一斤茶卖到2000元。

“‘塘主’、茶农等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受益,生态价值突显的背后是生态保护的成效。”怒江州林草局项目办负责人和春庭说。

吃上“生态饭”,念好“扶贫经”。目前,迪庆、怒江初步形成了以大峡谷风光、多民族风情等为代表的旅游景观,构建起了核心景区带动周边群众、乡村旅游带动沿线群众增收的发展格局。

生态为本,深度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脱贫新路--

3年来,迪庆脱贫销号6万多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57%;

4年来,怒江12万多人摆脱贫困;

两州超4.5万牧民告别传统产业,端起了“生态碗”,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

但这里仍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迪庆、怒江还有15万多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其中部分地区人与自然矛盾甚为突出。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可谓“最后的贫困堡垒”。

驰而不息,一幅决战精准脱贫的“生态画卷”正在云岭大地铺展--

重点攻坚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工作;从组织领导、帮扶力量、政策举措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保障,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饮用水安全硬仗;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坚持发展生态旅游业和高原特色农业、精准吸纳建档立卡户参与生态管护……

“决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说,明年全省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将全部实现整族脱贫。


相关新闻
  • 《外围股市》美股期货全面升0.4%-0.6%道指期货回升百点
  • “996工作制”是谁的如意算盘?
  • 调查丨你认为当前的干部状态如何?投票
  • 《逐梦演艺圈》喜提金扫帚奖毕志飞微笑登台
  • 181名部级领导干部在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 [路演]珠江钢琴:目前公司的“钢琴云学堂”已经正式上线
  • 松绑换平静?埃及斡旋下加沙地带局势趋缓和
  • 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完成进驻受理来信来电来访
  • 十大博客看后市:3200点之上需要做一件事
  • 今年前两月海南省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 春节期间揭阳刑事治安警情下降11.56%

  • 分类新闻查询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南京鸡鸣寺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寺院简史 > 鸡鸣寺志
    历代鸡鸣寺
    鸡鸣寺 位于鸡鸣寺路1号,鸡笼山东麓,始于东吴。
    三国时,为吴国后苑。吴赤乌年间(238——240),建栖玄寺,因鸡笼山北有栖玄塘而得名。吴末,孙皓时毁。
    西晋永康年间( 300——301),有僧人在鸡鸣山上倚山造室,建佛寺五所,因规模不大,名声小。
     东晋,建都建康(南京),辟为廷尉署。
    南朝刘宋时,相传有黑龙现于玄武湖,山改名龙山。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征庐山慧远高足雷次宗在鸡笼山开馆授徒,竟陵王萧子良于鸡笼山开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刘宋大明二年(458),建平王刘宏将鸡鸣山府第舍宅为寺,名栖元寺。齐时,改名建元寺。相传齐武帝萧赜游钟山,至始闻鸡鸣声,故山改称鸡鸣埭。梁普通年间,迁廷尉署于六门外,在原廷慰署地建同泰寺。梁普通八年(527),寺建成,当年舍身于同泰寺,并改年号为大通元年。寺在宫后,北掖门外路西,寺南与台城隔,抵广莫门内路西,宫开一后门,与寺之南门相对,名大通门,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名,帝晨夕入寺,多出入此门。寺中造大佛阁七层、宝塔九层、大殿6所、小殿10余所,东西各有般若台三层,筑山构垅,亘在西北,柏殿在其中,东南有璇玑殿,殿外积石种树为山,有盖天仪,激水随滴而转。大同元年(535),铸十方银像。大同二年(536),铸十方金铜像(一说大同三年)。整个寺院宏大庄严、金璧辉煌,常住僧众1000人,盛极一时,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梁武帝4次入同泰寺舍身奉赎,经常集名僧于同泰寺讲经,开无遮大会。梁中大同元年(546)四月,九层宝塔遭雷击焚,延及整个寺院,只剩瑞仪和柏堂两个大殿。梁武帝发心重建,宝塔高十二层,未成功即遇侯景起兵反梁。侯景进入建康后,梁武帝被饿死台城,同泰寺毁于战火。陈武帝永定年(557——559),同泰寺略有修复。陈时,有慧頵禅师任同泰寺住持。陈太建元年(569),宣帝陈琐征天台宗二祖慧思禅师至栖玄寺讲学,10年后去南岳。
    南唐改名净居寺, 后改圆寂寺。五代十国时期,吴杨溥顺义二年(922),取同泰寺遗址的一半地方建台城千佛阁,又称台城院,台城寺,寺前置三品石4块,西有白莲阁,阁下右方有小石池,面方一丈余。
    宋代,又分其一半地基建法宝寺。南宋淳佑七年(1247),创制精锐军,同泰寺旧基皆为寨屋(军营)。景阳井台基及迎春、结绮、望仙三阁故址与胭脂井都在寨内。虽为营寨,但保留南唐旧寺屋宇,供奉普济禅师宝公像。宋末,遭战火受损。
           元代,鸡笼山上有普济禅师庙,山下为处决犯人的刑场,刑场附近有一座万人坑。
           明初,朱元璋自着意整理佛教后,南京寺院大多迁往城外清静处,唯鸡鸣山上的普济禅师庙仍屹立于城中,且赐日本贡品白玉佛观音像供奉于寺中,住持别峰。洪武六年(1373),在鸡鸣山南(今北京东路一带)建10庙,即明初开国功臣庙、帝王庙、卞壸庙、刘越王庙、曹武惠王庙、福寿庙、城隍庙、真武庙 、蒋王庙和关羽庙。洪武十八年(1387)二月,敕建鸡鸣寺,造浮图五级。崇山侯李新奉命督工,在普济禅师庙故址重建寺院,尽拆故宇旧舍,加以拓展扩建,并迁灵谷宝公法师函瘗移于此山,造五级砖塔,名“普济塔”。函瘗藏入金棺内,金棺长约5寸。塔前设有祭堂,每年按时祭祀。其殿堂、门庑,超过原来规模。朱元璋命宿衲阐教德瑄法师为开山第—住持,赐《金字华严经》一部、沉香观音像一尊,亦装入金棺银椁内,作为镇寺之宝,赐门额曰“秘密关”、“观由所”、“出尘径”,题“鸡鸣寺”额。
           山下有施食台,石表高揭,为宋文宪公书。相传地为古战场,元时刑人于此,常有鬼魅祟入。为治这些余魂滞魄,朱元璋敕使人到西番迎请有道僧惺吉坚藏等七人来鸡鸣寺结坛施食,以度幽灵,并在山下的万人坑旁,建西番殿一座,以黄金装饰,供惺吉坚藏等七位西番高僧居住,越数年后返回。
           当时鸡呜寺香火鼎盛,据传皇后马娘娘也常来鸡鸣寺烧香,因而特地为她疏通了—条进香河。
           明永乐年初,朱棣为迎西藏僧哈立麻大宝法王,在山下建施食台,每年遣官谕祭,延请僧人在此超度亡灵,结坛施食,后人称 “施食台”,又名“志公台”。
           明宣德年间建凭虚阁。成化年间,寺院又有扩建,建有山门、天王殿、千佛阁、正佛殿、左观音殿、右轮藏殿、五方殿、左伽蓝殿、右祖师殿、施食台、凭虚阁等,共有殿堂楼阁、亭台房宇30余座,全寺占地100余亩,公产田4000余亩,常住僧侣100余人,为金陵五个次大刹之一。
           弘治元年(1488)春,寺僧德旻募缘重修鸡鸣寺,南京兵部尚书张公蓥等捐巨款乐助。弘治六年(1493)夏,大功告成,并立《重修鸡鸣禅寺记》碑。大悲、大雄、轮藏、天王诸殿,浮图、千佛阁、法堂、廊庑、庖湢、山门等建筑都修葺一新。
           嘉靖九年(1530),万鹿园与心斋、东廓、南野、玉溪会讲于鸡鸣寺。
           万历年后期,重加修缮,立山门亭,修葺廊墙,并改建禅院于塔下,继任住持僧德瑛法师勒碑记载。
           明崇祯年间,住持一心和乘悟广募资金为鸡鸣寺置僧田数千亩。
           明末,“鸡笼云树”、“凭虚远眺”(也称凭虚听雨)及附近的“珍珠浪涌”在明清时被列为金陵40景、48景之一,另有“台城观鱼”、“北极登高”等景。
           清康熙年间,寺遭毁坏,官府曾对鸡鸣寺作过两次大修,并改建山门。康熙二年(1663),塔毁,俱重修,并易山门。康熙四十六年(1707),圣祖玄烨第六次南巡到南京时,由曹寅陪同参观了鸡笼山观象台和鸡呜寺,康熙题写了“鸡鸣古迹”四个大字,并刻石立碑。曹寅又集资修葺大殿和宝塔。康熙五十年(1711)正月二十六日,作《重葺鸡呜寺浮图碑记》。
           乾隆十五年(1751),地方官为迎接皇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凭虚阁,作为驻跸行宫。乾隆也为这座古寺题写了“鸡鸣寺”匾额和楹联。
           咸丰年间,寺毁于战火。
           同治六年(1867),寺僧西池等募捐集资,修建观音楼,鸡鸣寺从此又称为“观音阁”,或“观音楼”。楼内供奉观世音菩萨像,面朝北,佛龛上楹联写道:“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有房屋10余间,中间是小院,前面是正殿,规模与明时相比,已小多了。
           光绪六年(1880),重建观音楼和凭虚阁。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两江总督张之洞与杨锐游览鸡鸣寺,纵论诸子百家,指点时蔽。
           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在观音楼之右,为纪念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倡议将后经堂改建为“豁蒙楼”。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宁布政使黄建莞奉张之洞命在鸡鸣寺造豁蒙楼,并捐资。光绪三十年(1904)建成,张之洞亲书匾额。该楼原有张之洞的画像,悬挂梁启超书联“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后来,又有黄建莞的撰联:“遥对清凉山,近联北极阁,更看台城遗址,塔影横江,妙景入樽前,一幅画图传胜迹;昔题凭墅处,今日豁蒙楼,却喜玄武名湖,荷花满沼,更风来座右,数声钟磬答莲歌。”
           民国3年(1914),寺僧石寿、石霞又于豁蒙楼旁(古凭虚阁遗址)增建 “景阳楼”,立“古胭脂井”碑。
           民国4年(1915),住持守慧赠日本友人馆喜雄诗一首,并书。
           民国15年(1926),住持守志。
           民国18年(1929),陈伯韬、王伯沆、胡翔冬、黄季刚、汪辟疆、胡小石、王晓湘7名教授在豁蒙楼“秃笔联句”。
           民国22年(1933)10月30日,西藏第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1876——1933)在拉萨圆寂。国民政府眷念其保障西陲之功,追赠为“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封号,一切褒崇典礼极为隆重。
           民国23年(1934)2月14日,蒙藏委员会及国民政府内政部奉命函请南京各有关部门上千人举行追悼大会,在考试院宁远楼诵藏经祈祷,在鸡鸣寺诵汉经追悼。同年重九,一些著名文人登豁蒙楼赋诗,出版《甲戍玄武湖修禊豁蒙楼登高诗钞合集》一书。
           民国25年5月,山之西北部为政府征用做防空司令部,设置电台,筑北极阁地下指挥所。
           民国26年(1937)12月,南京保卫战,被守卫部队征用作全城通信中心。同年,鸡鸣寺僧人收留抗日军官纽先民。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时,鸡鸣寺、北极阁成了日军杀害中国军民的屠场,鸡鸣寺空无一人。
           民国27年(1938)3月,僧人回寺,恢复宗教活动,住持二空。是年8月,鸡鸣寺僧人原住持守慧掩护纽先民安全离开南京,经上海奔赴抗日前线。
           民国29年(1940)农历一月,汪伪政府主管宗教的褚民谊看到鸡鸣寺的楼宇败坏,将要倒塌,雇工修葺,粉刷油漆,镀金出新,恢复旧观。鸡鸣寺原住持僧守慧法师为此立石碑记载,以告后人。
           民国33年(1944),依山麓建半山永胜茶篷,7月立《鸡鸣寺半山永胜茶篷记》碑。日本投降前后,住持二悟。
           民国35年(1946)9月8日,已成为陆军总部的将军钮先铭随何应钦飞抵南京,接受日军投降,他下飞机后首先来到鸡鸣寺,重温故旧,并要求鸡鸣寺为他作法事酬神,以偿宿愿。
           民国38年(1949),仅有寺僧1人。寺有韦驮殿、大殿、观音殿、景阳楼、豁蒙楼、僧寮、志公殿等房屋32间,另有胭脂井、甘露井等古迹。全寺占地100亩。
     
    当代鸡鸣寺
          
           1949423,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鸡鸣寺仅有房屋32间,田产137亩(其中,太平门外有熟地92.6亩,次田19.5亩,水田24.9亩),僧1人(即住持乘修,时年23岁),帮工4人。山之西北部房屋义务贡献给政府做防空司令部及电台用;东南部、山顶及部份寺房为政府公务员办公、居住和学员宿舍使用;仅大雄宝殿、茶楼(景阳楼)和僧寮1间归僧人管理。当年重九,有汪辟疆、沈剑如、李蔬畦、陈颂洛、陈器伯、章行严等文人登鸡鸣寺豁蒙楼赋诗。
           1950年,人民政府拨款维修鸡鸣寺。僧人们参加时事政策学习,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1952年,印度代表潘迪特夫人来宁参观鸡鸣寺,反映鸡鸣寺神、佛像混杂,不象个道场。
           1953年10月,赵朴初来宁,由金陵刻经处的吕徵先生陪同参观鸡鸣寺,赵朴初向南京市佛教学习委员会反映印度代表潘迪特夫人对鸡鸣寺的意见。
           1954年元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重视赵朴初和吕徵先生关于整治鸡鸣寺佛、神像混杂的意见,立即组织整顿、清理。土地改革中,寺庙田产和房产归国家所有,但32间房屋全归僧人管理使用。
           1958年10月,寺院调整时,改为尼众道场 ,住持宗诚,常住尼众25人。韦驮殿前的照壁上挂有“古同泰寺”牌,竖写。
           1960年后,“古同泰寺”牌出现在江宁湖熟镇赤山,山上为大茅棚,山下为小茅棚,另一寺挂“古同泰寺”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鸡鸣寺受冲击,尼众遣散,房屋由南京无线电元件11厂使用,室内安装电灯和自来水。“文革”中,湖塾赤山“古同泰寺”牌毁。
           1970年,空军在鸡鸣寺旁建营房,用作空军家属居住。
           1973725,因工人下班前未将电烙铁电源插头拔掉,酿成重大火灾,除大殿和施食台外,其余殿宇全部烧毁。
           1978年上半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指令无线电元件11厂迁出。同年9月底全部搬迁完毕。
           1979年,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修建老山门,步行台阶30级,山门朝东,门楼上竖写“古鸡鸣寺”4字,黄墙上写“南无阿弥陀佛”6个字。原有比丘尼11人回寺,恢复宗教活动,住持宗诚。
           1980年后,国务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及南京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人民币50万元供鸡鸣寺修葺,市长王昭全亲自过问这笔拨款。
           1981124,平整土地,修理道路,开始庙宇修复工作。
           1982年,国务院、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40万元人民币用于鸡鸣寺维修大殿、志公殿等。
           1983年,成立修复鸡鸣寺领导小组,组长史正鉴(南京市宗教事务局局长),副组长为住持宗诚法师,成员有王洁泉、马惠存、仁权法师。6月27日,由市委以宁计基字[1983]228号文批准建设观音楼、豁蒙楼、景阳楼、大雄宝殿四项工程。7月13日,市规划局以83字第574号文发给建筑执照,由宜兴联合建筑工程公司泰华建筑工程队施工。7月14日,修葺大雄宝殿和志公殿,按原样修复,青砖小瓦。同年,修缮胭脂井。
           1984年,由东南大学建筑系杜顺宝教授设计,潘谷西教授任设计顾问,重建大雄宝殿、韦驮殿、观音楼、豁蒙楼和景阳楼。按张耀华市长指示,为使大雄宝殿建筑风格与市政府、北极阁等周围古建筑协调,由原青砖小瓦改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同年6月,泰国赠送给鸡鸣寺高3.3米、重5吨的释伽牟尼佛铜像和观世音菩萨铜像各一尊,在观音殿内,增塑了32尊观音应身像和观音海岛。
           1985年,原修复鸡鸣寺领导小组改为鸡鸣寺基建办公室,同年5月,对外开放,先后接待美国万佛城4位比丘尼,恢复百味斋素菜馆。农历二月十九日,宗诚法师为第一批弟子共6人剃度,同年秋送她们到江西省云居山受具足戒。8月29日,修葺志公台。
           198641,泰国僧王佛教代表团团长、泰国僧王代表帕巴,赠送铜佛像发起人拜迪耶功长老等20余人,江苏省佛教协会和南京市佛教协会负责人茗山、雪烦、圆湛、真慈、宗诚及南京市僧尼、居士200余人参加泰国佛像安奉仪式。宗诚法师为第二批弟子披剃,并送她们到栖霞山受戒。同年,恢复腊八节和观音法会及念经、打佛七等佛事活动。7月5日,新建老山门和大悲殿。
           1987年,派弟子常闻、祖尊、愿觉、心法4年轻尼僧到四川尼众佛学院学习。同年,第三批弟子6人披剃,新建天王殿、达磨祖师殿和照壁。
           1988年,选送一批弟子到闽南佛学院学习。1月22日,建围墙、门票房。10月26日,七级八面药师佛塔破土动工。
           1989年4月,台湾星云法师一行150人方问鸡鸣寺。第四批弟子剃度。
           1990年3月,新建的七层八面药师佛塔竣工,赵朴初题“药师佛塔”四字,南京市委书记张耀华题“国泰民安”四字。7月28日,新建念佛堂、寮房、厨房、斋堂。
            1991年后,江苏省财政厅每年拨给鸡鸣寺10万元助其修葺。7月5日,建客房、寮房、藏经楼。
           1992年,修建念佛堂。
           1993年,宗诚法师为徒孙慧明披剃。重修甘露井。
           199443,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鸡鸣寺。49,建毗卢宝殿,茗山法师书写对联:“毗卢尊师久住无量劫圆通三际;清净法身化生百千亿普度十方。”
           1995512,重建钟鼓楼、东西厢房、弥勒殿、后山门。1018,宗诚法师到鼓楼区弱智小学看望学生。同年,发现明弘治癸丑年(1493)住持德瑛立《重修鸡鸣寺禅寺记》碑。
           1996年,宗诚法师圆寂。莲华法师到韩国参加中、日、韩学术研讨会。9月27日,景阳楼重建。9月29日,新建百味斋。
           1997年1月,建慈航桥,茗山法师题写匾额。同年,在毗卢宝殿西侧建般若廊,长20米。辟宗诚法师纪念堂。
           1998年10月,莲华、心法访问台湾。
           1999年,施食台辟为藏经楼,供信众阅览。2月,台湾金门护国寺赠清《龙藏》一部。
           2000年9月,莲华赴上海参加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学术研讨会。同年,鸡鸣寺出资人民币200万元,迁走空军10户家属住房。
           2001年3月,莲华升座任鸡鸣寺住持。5月,莲华法师一行访问美国。
           2002年,莲华兼任溧水观音禅寺住持。9月,莲华法师赴北京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鸡鸣寺景区,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十大亮化精品工程”称号。同年,造新山门和达摩祖师殿。
           2003116,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尼众部在鸡鸣寺开办(全省第一所尼众佛学院)。中级,学制2年。同年,莲华法师兼任盐城大丰刘庄净土安老院院长。
           2004年10月,开办儿童读经班。 1112至18日,首次举行水陆法会。11月17日,首次放五大士焰口。11月20日至12月21日,首次举行二部僧传戒法会,有新戒弟子271名,分别来自全国13个省市。12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视察鸡鸣寺。同年,新建胭脂井百味斋。
           2005317,开办佛学沙龙。9月,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尼众部改名“江苏尼众佛学院”,开设本科班和研究生班。本科班,学制4年;研究生班,学制3年。
           200669,纪念宗诚法师老尼圆寂10周年。同时,“鸡鸣寺书画院”成立,台湾慧瑾法师来访,新建胭脂井竣工。6月18日,开办“菩提轩心理咨询中心”。
           200764,李铁映、陈焕友、罗志军等国家、省和南京市的领导视察鸡鸣寺;617,在鸡鸣寺豁蒙楼举办盛大端午诗会及联句活动,省和南京市诗歌界人士出席诗会,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应邀来会,并朗诵新作。9月,南京市邮政局、南京市旅游局联合出版了一套含鸡鸣寺在内的“金陵新48景邮票”和一套“明信片”,在全国发行;9月15日,莲华法师率书画院成员赴日本南京友好城市名古屋,举办书法、刻字艺术交流;11月15日,在鸡鸣寺同泰书画院举办香港达道法师书画展。
           2008年元月13、14日,尼众佛学院学僧授沙弥尼戒。4月6日至11日,鸡鸣寺尼众佛学院5位学僧赴北京参加讲经交流会,4位获奖,1位得优秀奖。4月27日,市佛协在鸡鸣寺举办讲经会,同时举办“江苏指墨画展”。5月16日,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5万元、被子200条(折人民币9000元)、并为灾区人民诵经祈福。6月6日,举办第二次端午诗会。7月18日,在鸡鸣寺举办江浦狮子岭兜率寺圆霖老和尚追思书画展。9月13日,“江苏作家书画联谊会”在鸡鸣寺成立。 1018,中国部长将军书画院老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裴周玉和赵荣璧一行访问古鸡鸣寺。1219,基督教“金陵协和神学院”本四班学生访问鸡鸣寺尼众佛学院,23日鸡鸣寺尼众佛学院本四班学僧访问金陵协和神学院。
           200911,胭脂井百味斋竣工。116至611,南京浦口定山四友王桂林、顾培九、阎志祥、白英卓在鸡鸣寺书画院举办书画邀请展。222,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新疆妙善榜书艺术馆馆长、香港中华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蔡玉生来寺参访,并赠送墨宝。321至4月3日,住持莲华和慧吉法师到无锡、台北,参加世界佛教论坛,佛学院学生参加论坛相关演出活动。5月1日,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和尚参访鸡鸣寺,并为信众和佛学院学僧开示。晚上,鸡鸣寺举办首届传灯法会,为国庆60周年传灯祈福。5月2日(阴历四月初八日), 举办第二届浴佛法会。5月13日,由南京市文联主席张玉宝带领韩国书画家,到鸡鸣寺书画院进行艺术交流。5月26日,举办盛世第三届端午诗会。6月28日,举行江苏尼众佛学院第一届本科班毕业典礼暨鸡鸣寺书画院成立三周年庆典,毕业学僧18人。8月17日至9月25日,举办江苏作家联谊会第二届书画展。9月29日——2010413,在鸡鸣寺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翰墨丹青传佛像’书画展。10月5日至6日,省内诸法师在鸡鸣寺弘法厅演讲佛法。10月7日至9日,参加全国汉传佛教讲经比赛,鸡鸣寺佛学院果也法师获摄受奖。10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视察鸡鸣寺。11月22日至28日,举行水陆法会,大初法师主法。11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荣书局董事、总经理石汉基先生及母亲一行给鸡鸣寺赠送贝叶经,鸡鸣寺回赠陈晓红画的立轴工笔水墨观音像一幅。12月13日至19日,邀请香港净华法师启建“梁皇忏”法会。
           2010年3月16日至22日(阴历二月初一至初七),打观音七。4月5日清明,举办度亡法会。4月26日至30日,莲华法师在镇江金山寺参加全省方丈佛教文化专业知识进修学习班学习。4月15日——55,在鸡鸣寺古书画院举办李绍斌先生书画展。56——511,在鸡鸣寺古书画院举办圆霖老和尚书画精品回顾展。511——527,在鸡鸣古书画院举办苏子龙、赵绍龙的双龙书画展。520(阴历四月初八),上午举办第三届浴佛法会,晚上第二次传灯法会。610,在鸡鸣寺古书画院举办香港达道老和尚书画精品展。612,莲华法师率全寺僧尼、尼众佛学院学僧和护法居士200人到南京博物院迎请大报恩寺阿育王塔出土的释伽牟尼佛舍利及顶骨到栖霞寺供奉。6月20日,南京市政协领导缪合林视察鸡鸣寺。6月22日,市政协领导由玄武区政协领导陪同,来鸡鸣寺调研书画院、菩提轩、幼儿读经班举办四年来的经验成果。7月2日,香港旭日集团老总率众人来鸡鸣寺朝山。7月4日,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94岁释传净长老来鸡鸣寺参访。
       主要文物古迹有《清龙藏》、施食台、胭脂井、明代铜质药师佛像,另有泰国释迦牟尼大铜佛、泰国观世音菩萨铜像、缅甸彩玉卧佛、赵朴初居士捐赠弥勒菩萨铜像一尊、二根高3米余的木化石、一尊剖面香樟佛说法雕像、一尊黄杨木观世音菩萨雕像及许多珍贵雕塑、碑刻、名人字、画等。
     
     

    地址:南京市鸡鸣寺路1号 邮编:210008
    苏ICP备11075702号
      版权所有:鸡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