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发展报告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xjnu.edu.cn/s/20/t/25/a5/2c/info42284.htm 在 2016-10-27 15:18:4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发展报告
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2-11-05 浏览次数:

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发展报告

新疆师范大学

(20126月)

 

一、学校概况

新疆师范大学创办于1978年.其前身是乌鲁木齐市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在学校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疆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政治家、教育家办教育,努力成为支撑新疆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力量。始终不渝地追求科学、文明、进步与真理,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形成了“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开发建设新疆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20个学院,48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4人,副教授30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19人,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66%。兼职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自治区“四个一批”专家3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

学校设有36个研究机构,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0个,自治区文科基地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5个。校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文科基地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立项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立项16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社版)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喀什东路16号和观园路温泉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3181亩。普通本专科生15449人,研究生1816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6258人,留学生1493人。学校有24个党总支,3个直属党支部,116个党支部。党员共计3055人,其中教职工党员1384人,学生党员1671人。

学校拥有专业基础型、研究型实验室16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17216平方米,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2588万元。拥有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共计102间,图书馆面积1.17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36.4万册,专业期刊1160种,精选电子图书5.6万种,已开通多种网上数据库检索,数字资源总量超过4TB,各类资源已涵盖我校各学科门类。

 

二、发展思路

目标定位:未来五年,新疆师范大学将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知识创新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重组的发展趋势,紧紧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立足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极大地提高大学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提升主动服务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的能力及水平,将新疆师范大学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中亚一流、若干领域全国领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高水平师范大学。

战略思路: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理念,坚持“师范性、区域性、综合性”的办学特点,不断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坚持“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新的发展平台,引领新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国际化”三大发展方略,瞄准国家一流大学,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走有新疆师范大学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将新疆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孕育自治区各行业精英的摇篮,生长具有国家重要影响力学科的基地,对接国家及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的重镇,引领自治区高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先锋,使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以鲜明的特色和自治区一流的教育质量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稳定为基础,以办学空间和办学层次的突破为契机,围绕一个目标(人才培养),突出两个关键(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强化三个重点(科学研究、对内对外开放、教师教育),推进四项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校区建设),力争五个突破(双语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中亚研究与对外文化传播、新能源新材料研究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现代文化与丝路文化研究、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六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水平、学科建设水平、国际化水平、民生改善水平)。

 

三、工作进展

一、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材建设为载体,以创建优势、特色、品牌专业为目标,稳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2011年获评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新增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新增本科专业2个,新增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5个并获得建设经费1300万元;完成了9种维吾尔语特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另有4套教材也已立项。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为契机,逐步推进民汉教学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首次将民族学生毕业标准提至HSK八级;加强实验室建设力度,建成同声传译实验室和4个理科实验室;建立2个数字化录播教室,实现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1年,有306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77%,少数民族毕业生八级过级率由2010年的65%提高到82%;派出17个师范类专业1653名学生赴和田等地实习支教,成为参加新疆实习支教工作的所有区内外高校中派出实习支教学生最多、支教区域最广、受援中小学最多的高等院校;修订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与教育管理方式,建立7个留学生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和5个留学生文化体验基地,努力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出台了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每年分别投入10万元和15万元进行科技创新与学术实践活动,并取得可喜成绩: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2人,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三等奖3个,“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项,中国移动百万青年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一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自治区二、三等奖各一项。

二、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以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加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力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进一步完善以二级学科为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管理、使用和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出台《新疆师范大学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聘任办法;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第二轮全员聘任工作基本完成;建立和完善校内分配办法,积极稳妥地做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教职工收入水平继续居自治区各高校前列;新引进高学历人才88人,新聘任高级职称教师32人;新考取博士31人、硕士18人,现有在读博士103人,在读硕士3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66%;不断完善岗位管理制度体系和教学科研特聘岗位选聘办法,有160名教师进入学校教学科研特聘岗,在岗人数达到266人,特聘岗津贴支出390万元,较2006年的56.58万元增长6.89倍。

三、通过新增博士单位中期评估,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努力提升办学层次,新增博士单位立项建设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中期检查评估;学科发展水平和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增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使学校现有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由5个增加到1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由46个增加到113个;为切实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快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创新团队,学校在认真研究学位点规模结构变化基础上,积极调整学科布局,设置并评选出18个学院的145个学科重点岗位负责人;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聘任条件和考核条件逐步规范提高,现有硕士生导师420人,导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为切实增强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实践技能,联合区内多家单位共建的5个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成功获自治区立项。与日本千叶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

四、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科学研究实现新的突破

——平台建设取得新成就。学校获得9个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年建设期经费将超过1000万元;新疆《玛纳斯》研究中心落户我校,获得经费资助560万元;学校对首批校级文科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评估验收,新一轮校级三大平台申报和评选工作顺利完成,三年建设期将投入1665万元建设5个文科基地、5个重点实验室、10个重点学科,学校“五大战略重点”也将全面启动。

——课题立项再创佳绩。获得国家、教育部、自治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68项,资助经费2613万元,2010年增加114.6%;校级课题立项78项,资助经费103.2万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数连续七年名列全疆第一;获得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为全疆唯一承担该级别项目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创新项目各1项,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自然科学立项数、经费数较往年有重大增长;国家2011年度教科文卫引智项目计划中,我校喜获全区4项中的2项,立项数列全疆第一。获得自治区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6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科研成果大幅增长。发表学术论文639篇(其中,被SCI收录28篇,权威核心22篇,一般核心189篇),比2010年增加127篇,增幅24.8%;出版专著、译著、编著、教材等32部;获得自治区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6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学校再次投入98.5万元对2011年度各类纵向立项项目、专著、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奖励;《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社版)再次蝉联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并首次入选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新疆唯一入选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五、科学谋划“走出去”战略,拓宽对内对外交流平台

——全面部署“走出去”战略。为契合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学校制定出台《新疆师范大学关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和《新疆师范大学关于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若干意见》;服务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与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42项;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并启动了对口支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的工作。

——不断加强对内对外交流。先后邀请来自美国等10多个国家的85名专家学者来我校访问讲学,派出105人次赴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开展校际交流;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师范大学联席会议,43所全国和地方师范院校的60名校长书记参加会议;主(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1场次,学术讲座71场次,努力拓宽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渠道。

——孔子学院建设成果显著。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视察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并给予高度评价,我校与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在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上获得“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获得“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华文教育基地”正式落户我校,成立了新疆唯一的留学预备教育实验基地。

——稳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现有在校留学生770人,其中自费生456人,逐步改变了以往以奖学金生为主的依赖性结构;各类国际汉语教师储备、选拔及外派工作运行良好,现有在外志愿者33人,国家公派教师42人。

——中亚研究工作初显成效。资料库、专家库及中心网站初建成型,共收集各类中亚图书资料647册、中亚主要媒体报纸199份,收录区内外专家个人档案41份;20项中亚研究项目课题获得学校立项,资助金额60万元;获得国家和自治区中亚研究项目12项,资助经费240万元。

六、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服务双语教育战略需要

——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对接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战略需求,成立双语师资培训中心;以双语教育为抓手,强化教师教育优势,设立教学改革和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研究课题54项,资助经费50万元,并在库车等县建立5个自治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推进大继续教育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成立了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功申报疆内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300万元专项资助,使我校不仅成为国家和自治区双语教师的教育培训中心,而且将成为涵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国家级培训中心;成功申报11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巩固成人学历教育规模,成人学历教育招生人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疆第一。

——双语教育成果显著。强化培训全过程管理,着力提高“两年制”双语教师和“一年制”临时学前双语教师培训质量;积极参加“国培计划”邀标答辩,共完成培训任务1773人,成为自治区教育系统中承训规模最大、培训人数和学科最多的高校;研发新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挖掘优质资源,加强培训团队建设,全力提高继续教育培养质量。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造自治区品牌培训中心、考试中心和阅卷中心,完成自治区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2.2万人次,教师资格认定1万余人,承担社会考试18.7万人次,评阅各类考卷47.8万份,学校被评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十周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加强附中教学质量建设,稳步实施课程改革,高考成绩稳步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七、切实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

——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修订《新疆师范大学教职工年度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新疆师范大学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加强和改进教职工考核评价制度;投入20万元资助40项管理服务岗位课题,重点解决管理服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两级教代会逐步规范,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氛围日渐浓厚,两级教代会质量逐年提高。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学院、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做好预算执行过程和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提高了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出台了政府采购招标管理办法、修缮工程管理监督办法,进一步规范物质类、工程类招标、采购、合同签订、验收等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完成各类招标项目117项,涉及金额1.6亿元;圆满完成历时9年的新疆日元贷款项目,顺利通过日元贷款项目检查组检查;认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修缮工程预决算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对温泉校区建设实施全过程跟踪,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深入开展“一反两讲”专题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分别制定不同的专题教育方案,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班、讲座等方式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和渗透到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各个方面,筑牢师生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拓展教育平台、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我校作为唯一的教育单位在全疆经验交流会上做交流发言,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六家媒体对我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情况进行综述报道;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培训,大力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获得“自治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切实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就业指导工作。坚持思政工作例会制度,强化零报告制度、社区值班制度和班会制度,准确全面把握学生动态;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管理、考核和奖惩,增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定期对各级各类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和教育,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出台系列文件,推进学校勤工助学的改革及助贷补工作,发放各类奖助资金3,076万元,受助学生1.78万人次,各类奖助金覆盖面达95%以上;出台《新疆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若干意见》及其配套办法,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开展就业指导培训,《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列入2011级新生必修课;加强就业工作管理体系建设,“职业生涯”测评系统正式使用,实现对学生就业方向的专业指导。

——努力打造大学文化建设高地。为提高师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加强现代文化引领作用,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和层次,学校精心打造“昆仑名师讲坛”,于丹等10位国内知名学者和各领域专家来我校讲学,聆听讲座师生7000余人次,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文化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昆仑”系列学术文化品牌——“昆仑国际学术前沿”讲坛在我校也已正式启动,并产生了积极反响,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还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补充和完善由各个领域专家组成的宣讲团,围绕“大学文化”、“新疆精神”等进行宣讲,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认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42件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13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17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获科技创新项目资助,资助经费9万余元;学校荣获首届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话剧《我们》在自治区高校巡演,受到各族师生的一致好评;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新疆区比赛中,获自治区一等奖9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8项;积极做好首届亚欧博览会服务工作,学校被评为自治区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在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中,获得1项第一,并获得2012年世界大学生健美操比赛资格;全国大学生街舞比赛中,获1项第一;在自治区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我校代表队第13次蝉联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第一。

九、加强公共保障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人文景观建设,对家属区4幢住宅楼进行水电改造、维修;投入2099.5万元新增固定资产2850台件;投入80多万元修建汉餐洗消间和米饭生产线加工间,投入170多万元购进米饭生产线;在三坪农场种植17万棵各类树苗,现各类树木储备达40万棵。

——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扩展校园网互联网出口带宽,保障校园网接入互联网的速度和稳定性;完成了学校门户网站的改版升级和校园网实名认证工作,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络的可管可控;完成教务系统改造升级和学工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前期数据导入及测试;学校荣获“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称号和“高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奖”。

——加强图书文献资源专业化建设。投入257万元购买图书、期刊和电子资源,极大丰富教学科研文献资源;启动教师教育、双语教育、中亚研究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项目,《新疆双语教育特色数据库建设》获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心立项建设;完成390篇学位论文自建数据库建设。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后勤管理规范化、服务便捷化、发展有序化建设,后勤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后勤职工工资实现全额返还,学校获得“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加强综合治理。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为载体,加大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工作;以校园各类案件的治安防范和查破为主线,努力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和治安秩序;着力提高校园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力度,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加强社区综合安全检查,不断推进民汉合住宿舍管理,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学校被评为“自治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全疆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十、稳步推进温泉校区建设,报批规划建设全面铺开

集中全校力量,科学谋划,攻坚克难,解决好规划报批中的关键性难题,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等关键文书,完成绿化用地调整为教育建设用地、教育建设用地调整为住宅用地工作及温泉校区草原、旱地等用地补偿工作;图书馆、教学楼等5项工程获得自治区发改委立项批复;2011419日,学校举行温泉校区奠基暨开工仪式,翻开了我校历史上新的篇章;2011929日,举行温泉校区图书馆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温泉校区第一个重大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图书馆建设工程已进入主体建筑阶段;优化和完善一期单体设计方案工作正在进行,20124月开始全面施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已争取到国家拨款2亿元,自治区化贷及奖励资金1.7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加上即将收取的教职工集资建房资金5亿元,总计14.7亿元;温泉校区一期建设资金已基本到位,计划20139月新校区一期工程将交付使用。

十一、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改革发展成果师生共享

2011年是学校“民生建设年”,校党委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度改善民生一揽子计划》,投入4297.95万元在“事业发展平台拓展、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改善、物质待遇改善和文化生活丰富”四个方面实施40项民生改善措施;为确保民生改善工程的落实,学校出台了《学校各部门落实改善民生一揽子计划任务分解表》,对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和任务安排,并及时向广大教职工通报有关民生改善的一系列措施及进度;经周密部署和严格督促,2011年度学校改善民生一揽子计划的40项任务全部完成,一批师生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实事、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得以解决,学校的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实现惠及于民。

十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回头看”活动,对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举行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表彰了1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49名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党委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3名同志和1个党总支分别荣获自治区级和自治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注重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教育内容的创新,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1期,培训学员3860人;发展学生党员983人,现有在校学生党员达到1668人,占在校学生的13.63 %

——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选准用好干部为目标,持续选好配强领导班子。2011年通过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方式,选拔正处级干部7人、副处级干部10人,其中有博士4人、硕士13人,全部为副教授以上职称。加大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先后为处级干部开办专题讲座11场。坚持与各部门领导班子、处级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加强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教育监督工作。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处级干部培训、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等形式,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先后修订或制订出台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意见》等18项规章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突出监督重点,加强新校区建设、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投标以及招生、考试等方面的监督。

 

四、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较快,但毕竟我校建校时间短,缺乏必要的历史积淀,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勇气、思维和实践。当前,我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一是内涵建设任重而道远,人才培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匮乏,高质量、标志性研究成果不多,办学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学校各类平台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但适应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能力尚欠缺,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2012年学校的工作设计与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学校将全面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强化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四大功能,推进实施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国际化三大方略,进一步团结全校各族师生员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确保学校“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为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中亚一流,在若干领域全国领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标志,以服务社会为重要职责,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以学科建设为战略举措,以师资队伍为基本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对外开放为有效途径,以大学文化为深厚土壤,遵循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办学治校;按照“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坚守大学本质,引领教育发展,创造学术精品,服务社会进步。

一、围绕一个目标:人才培养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稳定本专科和成人学历教育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扩大继续教育规模,构建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高水平的办学新体系。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技术和手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

3.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材建设为载体,以创建优势、特色、品牌专业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深化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加快民汉教学一体化进程,规范双语实验班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

5.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加强实验教学、教育(专业)见习和实习、实习支教等教学环节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6.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加强专业学位建设,积极推进研究生公共课程和核心学位课程建设及培养环节的制度建设。

7.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专业结构和国别结构,加强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8. 积极探索与国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模式,构建更为开放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突出两个关键: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

(一)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为重要抓手,以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为战略重点,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创新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机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人才项目的资助,吸引和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努力做到引人和引智并举。

2.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好“西部少数民族教师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各类专项对口支援计划,加大博士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

3. 搭建较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培训和交流平台,拓宽骨干人才赴国外培训和交流渠道,为国际化发展方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证。

4.完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建立岗位绩效管理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加强质量监督,强化过程管理,全面实行以“岗位”为核心的考核评价制度。

5.多渠道筹措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对各类人才培养经费实行项目化管理,逐步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管理体系。

(二)学科建设

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为中心,加强新增硕士学位点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扎实推进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以学科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产出为重点,以激励机制为导向,强化学科内涵建设,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和评估,建成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建立健全学科评价体系,对各学科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落实好重点岗位负责人制度,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科学化。

3.加强新一轮各级各类学科平台建设,健全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目标考核到位,顺利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4.以学科布局和学科定位为依据,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引领,逐步打造一批有优势特色、有创新能力、能协同发展的学科创新团队。

5.做好新增硕士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授权点建设工作,发挥好学位点负责人和导师的育人功能,加大旗帜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培育培养力度,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三、强化三个重点:科学研究、对内对外开放、教师教育

(一)科学研究

系统谋划科学研究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整合学术资源,实施错位竞争,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1.继续加强文科基地、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和平台建设,构筑科技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宽松环境,逐步形成科研机构独立运行、自我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打造学术期刊品牌。

2.整合学术团队,加大对重点研究领域的关注度,力求在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及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横向项目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3.积极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深度挖掘资源优势,着力凸显区域特色、牢牢把握学术前沿,产出一批影响力大、创新性强的标志性学术成果。

4.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的合作,积极组织科技产品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地推进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二)对内对外开放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政府、企业、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水平。

1.打破学院学科壁垒,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力度,培育跨领域学科团队,开展集成攻关项目研究,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

2.抓住国家大力援疆的机遇,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的资源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加快学校的发展。

3.瞄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科布局调整和转型,加大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应用科学研究,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

4.发挥我校区位优势和研究资源优势,不断扩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交流和合作的新渠道,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推进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

5.加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建设,积极推进华文基地、留学生教学示范基地、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中亚留学生文化实践基地、中亚留学生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6.加强中亚研究中心建设,组建一支具有一定科研实力的学术队伍,不断充实中亚研究信息资料库,积极稳妥地推进中亚研究工作。

(三)教师教育工作

加强教师教育和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双语教育为抓手,强化教师教育优势,提升为自治区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 以创新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为先导,以提高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构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于一体、“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相辅相承的区域性“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创新模式。

2.深化师范专业的培养模式研究,注重养成教育和文化熏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好免费师范生教育配套政策措施。

3.加强多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化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的一体化改革,加快南疆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建设好附属中学。

4.加强继续教育各部门的紧密合作,构建大继续教育平台,形成继续教育管理的整体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树立继续教育品牌和特色。

5.进一步做好“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完善培训项目方案研制,打造精品培训团队,强化过程管理与监控,确保培训质量,建设一流的教师培训基地。

6.以建设“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契机,不断拓宽培训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打造新的发展平台。

四、推进四项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校区建设

(一)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1.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聘后人员管理,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2.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健全和完善校领导和党政部门与师生的沟通联系机制,提高校院两级教代会质量,做好校务公开工作。

3.明确校、院(系)两级管理职责与权限,逐步理顺关系,降低管理重心,增加院系的自主权,调动院系的积极性。

4.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积极筹措办学资金,保证温泉校区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使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努力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积极营造“文、博、雅、序、活”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弘扬主旋律,强化阵地意识,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的各环节。

2.继续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做好第一、第二阶段的工作总结,安排部署第三阶段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

3.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开展师德先进个人、道德标兵、模范等的评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崇尚美德、学习美德、践行美德的良好校园风尚。

4.开展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文体艺术和社团活动,努力构建品位高雅、环境优美、适宜育人的和谐校园,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

5.继续办好“昆仑名师讲坛”,进一步彰显文化品牌效应,在积极影响我校师生的同时,能够进一步走向社会,扩大影响力。

 (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为目的,切实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保障能力,着力构建安全、共享、高速、实用的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

1.认真做好校园规划,进一步明确现有三个校区的使用功能和发展方向,把学校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环境优美的精品校园。

2.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教务管理、研究生管理、本科生管理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重点部署学校一体化网站群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促进教学科研信息与资源的广泛共享。

3.加大图书馆文献建设力度,丰富纸本文献和专业数据库,推进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提升学校图书服务信息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4.加强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建设,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

3. 推进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后勤系统管理规范化、服务便捷化、发展有序化,建立完善、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创建节约型校园。

(四)新校区建设

以“打造百年工程,建设一流校园”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顺利实施温泉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工作。

1. 完成温泉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加快建设用地补偿等手续办理,顺利推进一期建设项目的各类审核与报批工作。

2. 按照施工安全规范和质量标准,力争完成图书馆、教学楼、教工住宅等主体工程建设,以及其他配套工程的施工和建设任务。

3.加强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和监控,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手续办理、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和投资控制。

4.全力推进教职工集资建房项目进程,顺利完成选房、分房、贷款工作。

5.做好温泉校区的校园环境建设和春秋季植树管理工作,有效利用三坪植物园苗木储备土地,为温泉校区环境景观建设提供苗木保障。

五、力争五个突破:双语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中亚研究与对外文化传播、新能源新材料研究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现代文化与丝路文化研究、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技术应用

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科学谋划,精心部署,确保各战略重点工作计划有序推进,力争在五大战略重点领域有一定突破。

1.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按照自治区发展战略需求,寻求五大战略重点实现突破的政策依据和发展空间。

2.科学谋划,系统部署,结合相关学科、学院的实际,制定各战略重点的年度工作计划,责任到人、到团队、到部门、到学院,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

3.依托五大战略重点,进一步整合队伍,凝练方向,建设文理工科共同参与的学科发展平台,促进学科融合与交叉,发挥已有优势学科作用,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逐步形成品牌和特色。

六、加强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坚持把加强学校各级党组织建设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任务,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办学治校水平。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贯彻《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建设条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认真组织好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

3.以提高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加强处级领导干部建设,强化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坚持干部谈话制度,不断完善处级干部年度及届中考核办法。

4.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内部审计在廉政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完善和建立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1.结合主题教育活动,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为抓手,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新疆“三史”教育,深入开展诚信、感恩教育。

2.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培养、选拔和管理。

3.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思考、专题研究、系统部署,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

4.充分发挥实习支教、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上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5.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建设。

(三)切实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学校安全稳定防控能力和基础条件建设,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1.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领导机制、组织体系,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校园安防系统的应用和管理。

2.加强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强化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进一步完善安全稳定日常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处置校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四)着力做好民生改善工作

努力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为教职工搭建事业发展平台、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学生就业,让学校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1.解决好教职工住房问题,把温泉校区集资建房工作抓实、抓好,加强公有住房、办公用房的管理,改善教师教学办公条件。

2.继续加大与教学科研、师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维修改造投入和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校园和家属区绿化美化及维修工作。

3.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召开学校就业工作会议,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

各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做好统战、老干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的发展进入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校的发展既面临严峻的挑战,更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全体教职员工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勇担使命,乘势而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加有效地发挥在自治区基础教育中的支柱作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作用,为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