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huadu.gov.cn/hdzx/bmdt/200904/t20090402_21052.html 在 2016-11-16 13:21:5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广州市花都区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部门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花都资讯 > 部门动态

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02日 阅读数:

灰塑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我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

    灰塑的材料以石灰为主,有耐酸、耐碱、耐温等特点,适合广州炎热、潮湿的气候,被广泛应用于岭南建筑的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之上。它不仅色彩斑斓、立体感强,而且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题材涉及神话故事、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器皿法宝、几何纹图案等,蕴藏了吉祥如意的意境,反映了岭南地区浓郁的民间信仰,具有文化、艺术、民俗等多种价值。

    灰塑必须在常温下、建筑物上直接制作,而不需烧制。学艺时间一般需要10年左右才能出师,即独立施工。

    灰塑的工艺流程:构图--制作骨架--批底--塑型--纸灰定型--上色灰--着色--成品。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铁山村邵成村年富力强,自小随父习艺,灰塑技艺娴熟,成为了灰塑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灰塑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是广州市花都区传统的民间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诞日,诞期活动从农历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盘古神坛为固定的活动场所。

    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现盘古王山)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书“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传说这块石碑原立于梯面盘古庙内,梯面瑶人逃亡时遗落在此。邱毛松将拾到石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并修建了盘古神坛,引人前来庆贺。此后,盘古王诞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和粤北一带、内容丰富、场面热闹的传统民间活动。附近各乡都组织舞狮队到盘古神坛前汇演,还有唱大戏、闹花灯、抢花炮等民俗活动。

    解放后至文革时期,盘古王诞的节庆活动逐渐被淡化以至完全停止,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恢复。近年每逢诞期,盘古神坛内外香山烛海,炮竹连天。酬神许愿的群众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场面非常热闹。各村的舞狮队扛着彩旗、抬着烧猪、舞着狮子、敲锣打鼓地上山拜祭,祈求盘古王庇佑全村丁财两旺,人畜平安,万事如意。

    盘古王诞不仅反映了古老的瑶族盘瓠崇拜和社祭文化,同时还承载着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重要价值。

    2007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盘古王诞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文学,富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属于民歌体裁的一种。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常用“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以双关、重叠等手法见长。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戏曲小品等。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意境含蓄,被寓为《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流传。自唐代开始,客家山歌在民间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花都的客家山歌流行于花山、花东、北兴、梯面、芙蓉、狮岭等客家人聚居的乡镇,群众历来有劳动中哼唱山歌、休闲时对唱山歌的习惯。目前我区群众自发组织的客家山歌队约有十三支,其中较知名的有百花山歌队和枫叶山歌队。他们经常在花城墟、狮岭墟、北兴墟、旗岭墟、新华花果山公园、新世纪广场等地进行演唱,深受市民的欢迎和喜爱。花山镇百花山歌队组织者、山歌手刘小文曾荣获“广州市农村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自编自费出版客家山歌集《山歌十八韵》(共三集),免费派发给山歌爱好者。新华镇枫叶山歌队在花果山公园组织成立了数百人的客家山歌学习班,免费教群众学唱山歌,积极宣传和推广客家山歌传统文化。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客家山歌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彩珐琅制作技艺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属硅酸盐类物质。按制造方法和工艺特点,大致分为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大类。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起线珐琅的主要品种,约在13世纪中叶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画珐琅俗称“洋瓷”,又叫“烧瓷”、“烧青”,亦称“广州珐琅”,大约在17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由于制作珐琅的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制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所以珐琅一般在宫廷内制作和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珐琅生产工业,使珐琅制品和工艺技术在民间广泛流传。

    1979年至1981年间,花县珐琅厂进行技术革新,组织杨志锋、赖明、杨志金、黄鉴恒、黄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珐琅厂学习“景泰蓝”的掐丝技艺。1983年,杨志锋等人在“广州珐琅”工艺的基础上将“景泰蓝”工艺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命名为“中彩珐琅”。该工艺不仅继承了“景泰蓝”金碧辉煌的花纹图案,又能衬托出“广州珐琅”的淡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幅彩画和书法,使产品的观赏价值大为提高。“中彩珐琅”制品有花瓶、点心盒、盘、罐、碟、碗、座钟、电话机、座灯、钮扣等,曾先后参加国家轻工部及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得荣誉及奖项。

    七、八十年代广州花县的珐琅行业曾一度兴旺,成为出口创汇重要行业。珐琅工艺品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礼品的角色,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中彩珐琅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花都元宵灯会

    元宵节游灯,是流传于岭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也是人们新年祈福的一种形式。游灯的起源可谓历史悠久,最远可推至汉代。随着历史的发展,游灯活动不断延续和丰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规模最大。

    旧时,花县的元宵节游灯活动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数乡村都举行游灯活动,场面非常热闹。游行结束后,人们开始进行投灯,祈求光宗耀祖,虔诚孝顺,新年顺利,五谷丰登等新年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游灯习俗停止。20世纪90年代初,花都部分乡村(如炭步镇水口、石湖、塱头、华岭等村)逐渐恢复游灯习俗。1996年,炭步镇水口村重修康公庙后,由旅港乡人任广荣发起成立“花灯会”,恢复游灯和投灯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二届。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晚上,水口村元宵节游灯和投灯活动在康公庙前进行,共有三个程序:一、上届灯主交纳投灯款后,与亲戚朋友、村中长者(称“千岁宴”,即一桌12人岁数相加超千岁)在庙前聚餐。二、饭后进行投灯活动。先由“赞灯先生”赞唱灯笼,随后群众根据自己的愿望需求报价竞投,价高者得,灯价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三、凌晨12点前投灯活动结束,随即进行游灯活动。村中醒狮队和群众宾客聚集康公庙前,从庙内抬出康宝裔元帅、文昌帝、北帝、关帝、大王爷等5尊菩萨依次排列。游灯时大锣开道,菩萨随后,醒狮队与今届投灯获得者、手提火把和灯笼的群众组成连绵不断的游灯队伍,在村内、村外固定的范围内游行。

    水口村元宵节游灯是花都地区规模较大,较有影响力的民俗活动,具有历史、文化、民俗等研究价值。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花都元宵灯会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狮

    南狮,亦称“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以港澳、东南亚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狮舞。据史料记载,狮舞是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南狮起源于广东南海,随后流传佛山、遂溪、广州等地。南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南狮助兴,而且南狮习俗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南狮是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传统的南狮动作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抓痒、惊跃、酣睡、出洞、发威、过山等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当中“采青”最为常见。现代竞技舞狮源起于80年代,主要在桩阵上运用各种步形步法,通过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来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

    南狮是花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而且具有强烈的喜庆色彩和气氛渲染能力,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由于舞狮的跳、蹲、马步、箭步、弓步等均为武术动作,因此舞狮必须同时练习武术,掌握一定的武术步法。民国时期,花都很多乡村都设有武馆,聘请武师教授子弟习武和舞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和南狮表演更加普及,逢年过节和开张庆典,各村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近年,花都区政府致力开展醒狮竞技运动,每年举办“花都醒狮大赛”,有力地推动了醒狮运动在花都的蓬勃发展。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南狮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粤剧

    粤剧是融会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如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广东音乐、小调、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是一种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语言改为广州方言。

    花县(今花都)人喜爱粤剧。20世纪20年代开始,粤剧在花县盛行,每逢举行迎神赛会或学校筹款,多演出粤剧助庆。在县内各乡、村、圩都习惯搭戏棚请粤剧名班演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名演员白玉堂、黄种美、黄君武,三四十年代的苏州女、白云龙、袁准,50年代的刘美卿、粤乐演奏家骆津等都是花县人。前辈艺海扬名,给人羡慕、敬仰、仿效,在花县地区颇有影响,带动了花县粤剧的发展。

    1956年,佛山专区分配“群众粤剧团”来花县,本县始有专业粤剧团,1959年正式成立“花县粤剧团”。文革开始后,剧团瘫痪。1967年宣布花县粤剧团解散,1973年,由花县文艺工作团改编成花县粤剧团,县粤剧团重新成立,上演的剧目《洪秀全》曾被省电视台录像播出。1981年11月至1986年,县粤剧团多次解散和重建。1987年采取承包形式,粤剧团重新挂牌,直至现在,花都粤剧团主要活跃在五邑地区,有时回花都演出。

    1950年,大东乡首先成立业余粤剧团,编写《解放区的天》,巡回演出,轰动乡邻。随后,李溪、罗洞、毕村、朗头等五十多条村相继成立业余粤剧团。人民公社成立后,业余粤剧团解散。上世纪80年代末,“私伙局”开始在花都流行,花都区文化部门近年每年举办一届粤剧、粤曲大赛,为爱好者提供演出、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一届文艺创作比赛,发掘粤剧、粤曲编剧、撰曲人才,扶持粤剧、粤曲的发展和繁荣。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粤剧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瑞玲盆景

    瑞岭盆景主要源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该镇丰群、田心、竹洞、上连珠、下连珠等村,以及炭步、狮岭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镇瑞岭村地处广州市花都区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种植盆景花卉等特色农业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瑞岭村位于三坑水库和矮岭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气候十分适宜盆景种植。

    盆景艺术在我国有近四千年的悠久历史。岭南盆景又称广东盆景,产生于明清,是我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我区赤坭镇瑞岭村以生产经营树桩盆景和盆栽盆景为主,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岭村栽培的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罗汉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诣。九里香盆景是瑞岭盆景的代表作,制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极高的造诣,独树一格。

    岭南盆景的特征是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盆景流派。截干使干、枝逐级收尖,过渡自然,产生曲折、变化。蓄枝就是积蓄新培的枝条。瑞岭九里香盆景造型上多采用蓄枝截干的方法,继承了岭南派苍劲、自然、飘逸、豪放的艺术特点。采用地栽培育--修剪造型--上盆出售的生产途径,进行规模化生产,做到批量规格统一、质量较高、艺术性强。

    盆景栽培技术主要有控制温度、光照、空气和风、土壤、水分、施肥、修剪、换盆、常见病虫害防治等几大要素。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瑞岭盆景既继承了岭南派盆景的苍劲、自然、飘逸、豪放的艺术特色,又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瑞岭盆景的独特之处可用“古、灵、精、怪”四个字概括。“古”指其表达的题材是古老树木的艺术形态;“灵”指作品生机勃勃,充满灵气;“精”指盆景制作的技法精细,盆景作品精致;“怪”指作品造型奇特、千姿百态。盆景除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外,还有美化环境,调剂生活,陶冶性情等作用。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瑞岭盆景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发表您的看法
最新评论
查看本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