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鸡与民俗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gb.cri.cn/3601/2004/11/05/109@350034.htm 在 2018-01-03 14:31:0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华夏文化-鸡与民俗
视觉欣赏摄影广场春秋演义人间书话书行天下东西边上一叶人生视野人物走笔展演厅文化播报华夏论坛华夏特刊音画馆艺术传播风俗地理人文历史往期回顾首页
编辑:  翟璐
鸡与民俗
 

作者/文舟

汉族民间有立春日佩戴“迎春公鸡”的习俗,流行于山西北部以及山东一些地区。迎春公鸡又称春鸡,是立春前年青妇女们用碎布缝制的佩饰物,挂在孩子身上。春鸡用纸底花布裹棉花,形同菱角,一角尖端缀花椒仁作鸡眼,另一角缝几根花布条作鸡尾,春鸡钉在孩子的左衣袖上,有新春吉祥之意。一般在正月十六到庙会上将布鸡扔掉。未种牛痘的孩子所佩鸡要衔一串黄豆,几岁串几粒,称作“鸡吃痘”。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青年男女往往用草去追打他们的意中人。这样,“踢鸡”又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旧称夏历正月初一为鸡日,流行于湖北、湖南、浙江等地。是日,人们看天气阴晴占当年养鸡业是否兴旺,晴主育,阴主灾。此日戒杀鸡,忌打骂鸡,喂鸡也较平时精心,以求其繁衍兴旺。

汉族民间时兴在端午节佩鸡心袋,亦称“端午袋”,流行于浙江金华地区。五月初五,人们用红布制成小袋子,形似鸡心,内装茶叶、米和雄黄粉,挂在小儿胸前,以驱邪祈福。“鸡心”和“记性”谐音,民间以端午节小孩挂了鸡心袋,读书记性好,将来有出息。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杀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河南一些地区在夏历十月一日要杀鸡吓鬼。传说是阎王爷放鬼,至来年清明节收鬼。民间以为鬼怕鸡血,鸡血避邪,故于十月一日杀鸡吓鬼,以为可使小鬼不敢入阳宅,俗语称:“十月一日,杀小鸡儿。”

旧时陕西扶风一带流行带布鸡的岁时风俗。每年正月二十日以后,民间作母亲的常用花布缝制小布鸡,给孩子戴在胳膊上,以为如此能使孩子一年不生病。

旧时河北、山东等地婚姻习俗中,以长命鸡为象征吉祥如意的聘物。临近新娶,男方备红公鸡一只,女方备肥母鸡一只,母鸡表示新娘为“吉人”。出嫁时,女方所备的鸡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随花轿出发,并要在公鸡未啼鸣之前赶到男家,俗信公鸡还在睡觉,母鸡未睡,寓以气势压倒公鸡,及今后不受男人欺侮之意。男家将公鸡交给抱鸡人,把这两只鸡一起拴在桌腿上,并不时打公鸡,直到公鸡有气无力。民间以为这是妻子以后制服丈夫的象征。这两只鸡不得宰杀,故称长命鸡。

东南沿海一带流行“公鸡拜”的婚俗,这是用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的一种仪式。在海边或海岛上的渔民,男女两家择定婚期后,在成婚当天,如新郎出海捕鱼遇上风暴,不能如期赶上吉日良辰,男家便用公鸡行拜堂礼。由小姑或伴郎手提公鸡,按捺鸡头和新娘交拜。拜堂毕,在公鸡颈上悬一条红布,并将鸡关进洞房,以饭食喂养。待新郎出海归来后,才将公鸡放出,故当地民间有“阿姑代拜堂,公鸡陪洞房”之谚。

东乡族有吃鸡娃的婚俗,流行于今甘肃地区。结婚日,新郎和迎亲队伍来到女家,女家必以烤全羊和鸡娃盛情款待。“鸡娃”即鸡,吃鸡娃时有一定的规矩,将鸡分成十三部分,鸡尾最尊贵,只有最年长、最尊贵的客人才有资格享用。

台湾人有一种特别的婚俗,叫引路鸡。女家事先选购一只健壮、即将下蛋的母鸡和一只刚会啼叫的公鸡。到姑娘出嫁这一天,父母要扯两条九尺长的红绳,一头绑住母鸡的脚,一头捆住公鸡的脚,然后抱进一个大的新饭篮中,由女傧相带到新郎家。进门后则改称“公婆鸡”或“夫妻鸡”,用意是预祝新婚夫妇和睦相处,恩爱到老。还有一种寓意是,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象征今后为人之妇须效法鸡德,而那九尺红绳则隐喻“长久(九)”之意,当新娘入洞房后,媒人或姑嫂赶紧上前松绑,将“公婆鸡”放到婚床底下,如果“鸡公”先出来,人们呼喊:“头胎生男孩”。如果鸡母先出来,则呼喊;“先生阿姐再招弟”。

浙江一带流行“宰鸡”的婚姻风俗。新郎前去女家迎娶,女家在地上铺-块白布,让新郎在上面宰鸡,但不准将鸡血溅在布上,否则罚酒,滴几滴血则罚几杯酒。杀鸡时,女家故意相撞新郎,有经验的新郎则可应付自如。

长江三角洲一带流行“合啼鸡”的婚姻风俗。新郎迎娶时,以-只用红绸系挂的大公鸡作礼,女家不能将此鸡留在家中,新娘前往新郎家完婚时,需将此鸡带回男家。

山东一些地区有“抱鸡”的婚俗。娶亲时,女家选请一小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与“吉”谐音,图吉祥如意的兆头。

湖南等地流行“送离娘鸡”的婚姻风俗。迎亲前一日,男方备鸡肉送至女家,称“送离娘鸡”。迎亲日,花轿至女家后,新娘梳妆毕,全家围坐,桌下必烧生柴,谐生财之音。新娘夹鸡肉敬奉母亲,称“吃离娘肉”,以示告别。

江浙一带流行“推光鸡”的生育风俗。在新生儿出生第三天杀鸡,去毛,不去内脏,煮熟后任意抽一把筷子,用稻草束住,搁在鸡上,献至天神像前祭,祈求天神保佑新生儿。

青海河湟地区流行“过鸡架”的育儿风俗。小儿夜溺不止时,母亲便在鸡回窝上架后,抱儿在鸡架下来回穿行,口中念念有词:“公鸡公大哥,母鸡母二嫂,你的娃娃白天吃,夜间屙。我的娃娃白天吃,白天屙。今夜架下过,夜里再不屙”。以为如此小儿便不再夜溺。 同地区还流行“鸡换”的育儿风俗。初生婴儿如出现休克,当地民间认为需要一命换一命,方能复苏。乃将公鸡一只头朝外置产房门坎上,用刀砍掉鸡头,将鸡血涂婴儿口上,连呼父名待消除休克后,以“鸡换”二字作婴儿乳名。

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流行“鸡米礼”的礼仪风俗。鸡米礼又分鸡米单礼和鸡米双礼两种。鸡米单礼为一坛米酒,一只大公鸡;鸡米双礼为一坛米酒,一坛谷种,两只大公鸡。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出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广西隆林苗家村寨有“鸡心认亲”的交际风俗。客人来到,主人杀鸡设宴款待,锅中的肉和汤都吃完后,唯鸡心独存,便认为是亲兄弟,第二天设宴庆贺兄弟团圆。如果鸡心被吃,主人再杀一鸡,挟起鸡心逐个劝吃,如果谁吃了鸡心,饭后主人便婉言谢客,吃了鸡心的人再也不能参加团圆的盛宴。

贵州、广西等地有鸡头敬客的交际风俗。传说古时有对夫妻互相敬爱,妻子坐月,丈夫把好肉给妻子吃,自己吃鸡头鸡脚。后来丈夫病了,妻子只留鸡头鸡脚自己吃,把好肉给丈夫。儿子问妈妈为什么只吃鸡头脚,妈妈说鸡的头脚好吃。后来这对夫妻去世,儿子问父老如何悼念,乡亲们说把父母生前最爱吃的东西用来祭祀,他便用鸡头鸡脚祭。以后有客人来,他都先敬客人鸡头鸡脚。从此,鸡头敬客的风俗便流传下来。

佤族民间传统食品有“鸡肉拦饭”,流行于云南。做法是:等米快烂时,把鸡肉与调料一并放入锅中,用温水焖至半干,再放葱花即成。通常在过年、过节、祭祀、婚嫁、待客时食用。

“斗鸡”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流行于汉族及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因各地的风俗不同,举行的时间和形式各异。如河南开封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举行,会场大约半亩地,围以四尺高的土墙,参加斗鸡的鸡主各抱斗鸡一只,等侯参战。斗鸡者各占一坑,每坑输赢钱数不等,而举办者抽份百分之二十。又如广西罗城,仫佬族斗鸡在秋后或春节期间举行。斗鸡场设在空地,人们用两只水桶,一只倒水,一只接水,借以计时。斗鸡的顺序按鸡的斤两排列,从小到大。比赛开始,两鸡相斗,一只先退,另一只不追逐,为违例,停止倒水,停止两次则取消比赛资格。如两鸡相斗,一只先退,另一只继续追斗,直到两桶水流完,仍不还击者,为“败笼”。把败笼拿下,留下胜者继续相斗,每斗完-局计一次水,最后得水最多者为胜。

民间流行许多用鸡占卜的方式,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各异。汉族的鸡卜将鸡宰杀后煮熟,取鸡两眼骨,上有孔裂,似人形则吉,不似则凶。彝族鸡卜又称鸡卦,流行于四川凉山及云南、贵州、广西等彝族地区,用于问疾病、生产等。卜时,取股骨左右两肋,用细麻束紧,吊在墙上视其窍孔方向断吉凶。另有用鸡头卜天气阴晴和祸福,顶骨明爽为晴,阴暗无光为阴雨兆;顶骨多黑斑为病丧之兆,有红斑点为凶死流血之兆。海南黎族亦有“鸡骨卜”。杀鸡后从鸡身上抽取两根股骨分左右插在一根丫形小树枝上,然后往股骨穴中插入小签,以小竹签的指向来定吉凶。

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还流行“打鸡卜”的占卜方式。由卜主告知人名、事由,随即将鸡一只用锤击毙,掷出门外,头向外方者吉,向内者凶,坐或立者为最凶之象。

来源:国际在线(华夏文化独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秋演义
v 唐朝的“黑人”从哪儿来? 2004-11-03 10:24:30
v 话说古今敬酒词 2004-10-27 08:47:53
v 真有王母娘娘吗? 2004-10-20 09:15:08
v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2004-10-12 10:14:40
v 沙和尚与骷髅崇拜之源 2004-10-10 09:42:3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40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891032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10-68892232 68892233 监督邮件:jchsh@cri.com.cn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