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第三节   普通教育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首页 --专业志->--上海宗教志->--第五编基督教->--第三章教育和出版->--

第三节 普通教育

2007/3/23 15:38:57

一、圣约翰大学

上海基督教教会大学中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学校。19世纪中叶,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施约瑟主教创立。

清光绪四年(1878年)圣公会利用上海虹口一带的地产租金作为抵押,用6500两银子买进曹家渡附近苏州河以南的84亩土地,建造1所校舍,4所住宅。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三日(1879年4月14日)校舍奠基,同年七月十五日(9月1日)开学,名圣约翰书院。圣公会原先所办的神道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均归并其内。第一批学生39人,他们免费获得衣、食、住、书籍和生活用品。第二年学生人数增至71人,书院分设“正馆”和“备馆”,授以国文、神学两种课,并成立附属高中部,增设医科,学制为4年。光绪十六年圣约翰书院成立文理学院,光绪十八年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学制3年。光绪二十二年将同仁医院附属的医校转来,成立医学院。至此,圣约翰书院设文、理、医学、神学诸科,粗具正规大学雏型。

光绪九年施约瑟因病辞职,由小文惠廉继任书院主任。光绪十二年卜舫济继任书院主任。经卜舫济努力,光绪二十八年书院升格为圣约翰大学(简称约大)。

[1888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全体教师(中排左二为施约瑟,右二为卜舫济)]

光绪三十二年,学校以圣约翰大学之名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立案。从此,该校授予的学位为美国各大学所认可,毕业生可优先甚至免试入美国相关院校深造。

随着学校的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需要扩充校舍。从光绪二十年到民国10年(1921年),在美国募集到15.2万元美金,在中国亦捐集到9.6万元美金,陆续建成教室、宿舍、格致堂、思颜堂、罗氏图书馆、思孟堂、体音室、交谊厅以及实验室等。圣约翰大学南面是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出入不便,由同学会集款购得苏州河北岸约70亩地,宣统三年(1911年)又以银14万两购置兆丰公园土地70余亩,于是校址南面直达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大学校园占地约300亩,校舍建筑14所,住宅16所,校产共100万美元。

民国3年,约大医学校与广州的宾夕法尼亚医学校合并,为圣约翰大学的医科。民国8年约大建校40周年时,约大已拥有文科、理科、道学科、医科、大学院及中国文学哲学科6个学科,另外还有中学为预科。民国7年开始设商业经济部,两年后,又扩建了新闻、政治历史两系,民国12年增设土木工程学院。

民国14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约大学生参加游行示威,悬半旗纪念死难同胞,校长卜舫济把学生集会时升在旗杆上的中国国旗降下,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学生及员工联合签名相率离校,另行组成光华大学,大、中学生从700余人顿减至400余人。民国16年中国革命高潮时,除神、医两院外学校宣布停办,部分教职员在校外赁屋上课,名丁卯补习班,推沈嗣良为主任,丁卯补习班办理1年,程度甚好,翌年学生转学回约大时,约大承认其学历。

民国17年学校设校董会,将部分行政权交于中国人。同年9月7日重新开学,并举行50周年纪念会,并发行特刊,曹家渡商人自动为该校在怀施堂前建立50周年纪念坊。民国17年估计,圣约翰大学的校产有78.7万余两银子,其中有30万两是在中国募集的。中国方面的投资要占到半数以上,其中学生缴纳的学费收入约10万美元,占15%左右,其余由美国圣公会筹措。学校在付给外籍教授薪金上占有相当大一笔支出。每个学生每年平均缴纳200元学杂费,所以考入圣约翰大学的都是富家子弟。圣约翰大学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免费或一定的补助,每年约30个名额,其中神学院的减免名额占较大比重。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约大由于地处沪西,教学难以正常进行,乃与之江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等校合办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约大医学院及神学院不在内),并与金陵大学及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取得协作,校址选在大陆商场楼上(后称慈淑大楼)。民国28年,学校陆续迁回梵皇渡路原址。民国30年,沈嗣良继卜舫济后成为该校首任中国籍代理校长。圣约翰大学成立以来一直拒绝向政府有关部门立案,民国36年,新校董会向国民政府提出立案申请,是年10月17日获批准,颜惠庆任校董会主席,涂羽卿任校长。

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各院、系分别并入相关高等学校,原址现为华东政法大学。

1994年3月18日,原圣约翰大学校址(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二、沪江大学

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1906年1月)创建,原名上海浸会大学,由美国浸礼会(北浸会)和美国浸信会(南浸会)合办。

光绪二十六年,美国浸礼会和美国浸信会差会于上海协商,拟合办一所大学。光绪二十七年,经传教士柏高德和另一传教士万应远代表各自差会合作筹备,在杨树浦军工路购得165亩土地,建造第一所校舍,名思晏堂。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浸会道学院成立,万应远为院长。宣统元年一月二十日(1909年2月10日),浸会大学开办,首任校长为柏高德。民国元年,大学与道学院合并,柏辞职,魏馥兰继任校长。此后校务发展很快。民国4年,浸会大学改名为沪江大学。校园面积由160余亩增加到300多亩,建有大小校舍30座,各类球场19个,游泳池1个,以及图书馆、健身房等,成为一所规模巨大、设备齐全的高等学府。

沪江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在基督庇护下组成的高等教育机构,以训练青年男女,步上人生大道,特别供给为中国基督教运动效劳之中国浸会领袖人才。同时,也要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较大的贡献。

学校的编制为:大学部、中学部、小学部、城中区商学院、沪东公社及乡村服务处。大学部初设教育、宗教、社会、自然科学4科,继又增设商业管理、医学选修科。后按国民政府规定,成立文、理、商、教育4学院,后将教育学院并入文学院。

大学开办之初,教科书全用中文本,后来逐渐改易,最终除国文科外,都采用英文教本。沪江大学于民国10年开始招收女生,在国内14所教会大学中率先实行了男女同学制,当时招收女大学生4名。

沪江大学初办时宗教课程一向列为必修科。民国16年国民政府规定,学校不得将宗教课程列为必修,校方便将宗教课程改为选修,又将神学院重新划出,以便专门进行宗教教育。但校内宗教气氛仍很浓厚,全校有基督徒占全校师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商学院志在培养工商业的人才,由于沪江大学校部离市区较远,便于接近市中心的圆明园路设立了沪江商学院的分院,夜间开课,便利在职青年业余就读。开办以后入学者踊跃,遂将军工路本部商学院迁来合并,并改名为沪江大学城中区商学院。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杨树浦地处战区,沪江大学仓促迁入市区,假城中区商学院继续上课。民国30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大学宣告停办,由沪江同学会暂时维持,改为沪江书院。与此同时,将大学部分西迁重庆复校,旋与前后迁渝的东吴、之江两教会大学合组法商工学院,凌宪扬为商学院院长。民国34年秋抗日战争胜利,次年4月沪江大学在沪复校。

民国17年,沪江大学选出刘湛恩为第一任中国籍校长。民国27年刘因拒绝与日伪合作,被特务暗杀,以身殉国,时年42岁,其后由樊正康继任校长。民国35年复校后,凌宪扬任校长。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分别并入相关院校。原址现为上海大学的一部分。

1994年3月18日,原沪江大学校址(现为上海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沪江大学]

[沪江大学礼堂]

三、东吴法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

又称东吴法科,是上海第一所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高等学府,与监理会所办的苏州东吴大学关系密切,民国4年9月成立。初创时校址用昆山路东吴第2附中的教室,创办人为传教士兰金,任教务长,学生多数白天上班,晚间上课,教师都是兼任的。入学资格规定必须具有大学二年程度,民国13年开始办二年制预科,凡高中毕业皆可免试入预科。东吴法科本科毕业可领律师证书,如继续学业二年可获硕士学位。民国8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改东吴法科为东吴法学院。民国23年增至近400人,有日校夜校,兰金去职,改名东吴大学法学院,还成立了法科研究所。但因与东吴大学相处异地,故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后,法学院先迁至南阳路。民国27年借用慕尔堂,学生近300人,同年增设会计系。民国30年12月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停办,次年留上海的一部分教师借中华职业教育社,化名“董法记”(“东吴法科寄读”谐音)招生,后迁重庆路,再迁南阳路,曾正式定名中国比较法学院,由费青等维持,设法律、会计两系,学生共计300余人。

民国31年,东吴法学院一部分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迁内地,在重庆联合沪江大学商学院、之江大学工学院组成法商工学院,盛振为任法学院院长,学生增至400余人。后法科研究所亦复课,吴经熊任研究所主任,有新、旧研究生10余人。抗战胜利后,重庆的东吴法学院迁回上海,与中国比较法学院会合,仍在昆山路原址,民国37年增设国际法学组、行政法学组等,一时学生增至近800人。

民国16年后,东吴法科课程完全用英美的案例模式教学法,讲授全用英语,学校规定本科读5年,比其他大学多读1年英文。毕业生大多从事办理中西案件的法官。培养成名的法学家有倪征墺、吴经熊等。外籍教授中有英租界的外籍按察司、美国在沪律师公会会长等,中国籍教授有外交部长、立法院委员、最高法院院长、检察长等兼任。

法学院的经费几乎全靠学费收入,差会每年津贴5000美元。法学院办有《法学杂志》和英文版《法学》季刊。

法学院的最高领导机构是董事部,由监理会的传教士、毕业校友和其他著名人士组成,兰金回国后一直未设院长。民国16年由中国人吴经熊任法学院院长,民国27年盛振为任院长。1949年成立院务委员会,由东吴大学校长杨永清兼任主任委员。1950年杨兆龙任院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法学院会计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法律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

四、上海三育大学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中国开办的最高学府。光绪二十六年,学校创始于河南省周家口,初名道医官话学校。宣统三年,该校迁至上海,校址设在宁国路安息日会中华总会处,定名三育大学。民国元年迁南京,翌年迁回上海。民国14年,再迁至江苏省句容县桥头镇,为了教会学校立案问题,改名为中华三育研究社,简称中三社。

三育系灵、智、体并重,智、仁、勇兼备的意思。安息日会在华各联合会、各省区会在开创之时,就都办有中、小学程度的三育学校。三育大学开办后,各地三育学校为其提供生源。当时学生来自中国17个省份,国外高丽、新加坡等亦有学生来此就读,学生总数前后约有近千人。学校实为初级大学,设传道、医预、事务、师范几个学科。学生离校后服务于中国各省安息日会者,约占该会各省传道人员的五分之三。抗战期间,中三社曾迁至香港、重庆等地,以后又搬回江苏省句容县原址。1949年后停办。

五、裨文女中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夫人来华,为了培养基督徒学生,提高妇女的文化水平,于是年春创设女塾,招收20名学生。同年八月(9月)宿舍竣工后开始招收寄宿生。少数学生来自较贫穷的家庭,多数出自中产家庭。同治十年(1871年),裨治文夫人去世,美国妇女联合布道会(即女公会)接办了她在老西门的产业,改称裨文女校。

学校重视对学生宗教方面的教学和训练。民国元年以后,学生数量增加,逐步达到高级中学水平。抗日战争时,学校租得戈登路(今江宁路)495号大厦为临时校舍。

1951年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私立沪南女子中小学,1952年学校由上海市教育局接办,改名上海市第九女中。

六、清心中学

咸丰十年(1860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创办清心书院。课程设国文、英语、算术。学校注重半工半读,大量培训铅印技术人才,毕业后推荐到美华书馆工作,毕业生中有人独资创办文瑞书馆、竞新书馆等。

光绪八年范约翰回国,由薛思培接任校长。学校分设普通、师范、实业、商业四科,称清心学校,校舍添筑思鲍堂。民国15年秋,薛思培年迈告退,校董会聘请张石麟担任校长。民国18年1月经上海市国民政府教育局核准立案,改校名为清心中学。民国15~26年,学校陆续添建了游泳池和科学馆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暂借惠中中学上课,民国28年又迁入南京路女子银行二楼进修补习学校继续上课。由于交通方便,学生人数增加。当时有校董13人,教职员30多人,学生500多人。民国34年抗战胜利,学校迁回陆家浜路原址。1952年,学校由上海市教育局接管,改名为市南中学。

七、清心女中

咸丰十一年,范约翰夫人开办清心书院女学部,专门吸收贫苦女孩入学,目的在于传教。由于不收学费,还供给衣食,因此学生逐渐增加。

清心书院女学部原在陆家浜之北。民国10年,在陆家浜之南购得坟地一大片,兴建女校校舍,民国12年落成,校名也正式称清心女子中学。民国16年,由中国人张蓉珍任校长。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学校由南市迁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常德路口协进女中开学。半年后,租得南京西路591弄5号为临时校址。抗战胜利后,于民国35年2月起,清心女中陆续迁回南市原址上课。

1952年,学校由上海市教育局接管,改名上海市第八女中。

八、圣玛利亚女中

光绪七年,美国圣公会上海教区主教施约瑟在梵皇渡圣约翰书院内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名圣玛利亚书院,学生均来自在此前的文纪女校,后多数来自圣公会各小学。

民国3年,学校在长宁路西处(今长宁路1187号)购进地基60余亩用于建校。民国12年,新校舍全部落成。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随圣约翰大学租赁大陆商场,下午上课。民国28年夏迁回圣约翰大学的斐蔚堂上课。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校舍被日伪接办,设备破坏不堪。抗战胜利后重修校舍,民国35年9月迁回原址。

学校创办初期,以纺织、缝纫、园艺、烹调等女红为主要教学内容,只是在上午略读些浅易的圣经与国文。后来学校分高中、初中、预科3部。民国35年前后教职员约85人,学生290人。

1952年7月圣玛利亚女中与中西女中合并,成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原址现为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九、中西书院

美国监理会在上海创建的第一所中级学校。光绪七年冬,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八仙桥东首购地建造中西学堂第一分院,翌年又在虹口昆山路购地建造第二分院,两处分院同时开学。林乐知见报名人数日益增多,意欲扩充其规模,遂筹划在虹口第二分院之旁,添购新地,创办中西书院。光绪十年,中西书院落成开学,两分院并入其中。

中西书院的学生在校学习8年。先在原分院(预备班)学习2年,课程是中文及英文,然后升书院学习4年,课程是代数、几何、物理等;如愿意再学,又准在院继续学习2年,在原有基础上,分专业学习航海测量、万国公法、天文、翻译、作文等课程。历年毕业生中,大部分至各海关、电报、邮政、铁路等机构办事,亦有进电报、水师等学堂继续学习者。

光绪二十一年秋,潘慎文任中西书院院长。光绪三十一年冬,校董会聘葛赉恩继任院长。宣统三年,葛赉恩任东吴大学校长,中西书院与东吴大学合并,原址改为东吴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十、中西女中

光绪十七年创建,由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倡议、海淑德主持的。校舍耗资25000元美元,建于西藏中路汉口路口。为纪念美国监理会会督墨梯,英文名为墨梯女校,中文名为中西女塾。刚开学时仅有5名学生,后来得社会欢迎,学生逐渐增加,光绪二十六年另建1幢3层楼新屋和1所礼堂。民国5年购得忆定盘路(今江苏路)金姓花园1座,计89亩土地,经不断营造,遂成有名的中西女中。

中西女塾的教学是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采用西方教学方法,灌输西方文化,设宗教课,校内有称为“海涵堂”的礼拜堂。学校注重学琴及家事训练。课程共12年,初等4年,预科4年,高等4年。学费很贵,教员薪金及学校一切开支靠学费收入。

民国19年前,女传教士海淑德、连吉生等6人先后任校长。同年杨锡珍为第一个中国籍校长,即向国民政府市教育局立案,正名为中西女子中学。学生最多时连同附小有1200多人。历届毕业生有半数升大学或留学,有的服务教育界、医界及银行、海关等,校友遍布全国。

民国32年校舍被侵华日军占领,作为日陆军医院,学校借海格路(今华山路)美国女子中学上课,抗战胜利后迁回原址。1952年7月,该校由上海市教育局接办,将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合并为市三女中。

1994年3月18日,原中西女中校址(现为市三女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中西女中]

十一、麦伦中学

光绪二十三年,英国伦敦传教会在上海山东路麦家圈创设一所学校,名华英书院。光绪三十年,为纪念该会最早来沪的传教士麦都思,改校名为麦伦书院,校址迁兆丰路(现高阳路),由该会牧师包克私担任第一任校长。

建校初期,该校仅设英文、国文两科。学制为8年,设正馆4年,备馆4年。民国11年开始,取消正、备馆名称,改设高中3级、初中3级,另于初中之下设预科1级,同当时普通中学的学制相符,课程也逐渐增设数学、理化、史地、天文等,以宗教和英文为主要科目。民国16年,英国伦敦会决定由中国人夏晋麟担任校长。民国17年秋,向国民政府市教育局呈请立案,改名麦伦中学。学制和课程均照教育部颁标准执行,取消了宗教课,学生可以自由参加星期日的礼拜和宗教研究班。该校采用学分制,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修毕规定学分后准予毕业。

民国20年,夏晋麟离职,校董会聘请沈体兰为校长后,在组织、设备、经济、人才、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使学校成为上海知名的中学。民国25年在校学生264人,寄宿生117人。最有成效的是“推广事业”,就是利用教学条件,举办民众夜校和义务学校。义务学校以16岁以下的失学工人子弟为对象,学费全免;民众夜校以16岁以上的成人为对象,3年毕业,相当于小学毕业程度。另有补习学校是为民众学校的毕业生要求继续深造而举办的,实行实践课程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民国26年,共有9届420余人毕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迁到慕尔堂,第二学期改借小沙渡路(今西康路)34号培成女中进行半日制教学。从这一年起,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合校。

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麦伦中学改为补习社,部分师生去内地并参加江西赣县的基督教联合中学,前后共3年余。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麦伦中学先在虹口办初中班,作为过渡,民国36年夏迁回原址,恢复全日上课。1953年麦伦中学由上海市教育局接办,更名为继光中学。

十二、青年会中学

光绪二十七年由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办的英文夜校,是青年会中学前身。光绪二十九年迁至北京东路垦业银行大楼,增加国文,改半日制为全日制。光绪三十三年迁四川路(今四川中路599号)青年会会所。民国3年,由美国人马特出资在青年会会所西面营建5层教学大厦,并设圣经课。教师大多来自圣约翰大学毕业生,邹韬奋、洪深等在校执教多年。民国17年,日校经国民政府立案正式命名为青年会中学,毕业生可以免试入华东各教会大学。民国19年韦悫任校长后,得教育界知名人士陈鹤琴资助,充实图书仪器设备,增开职业选修科,实行德、智、体、群四育并重,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校训。学校的教学质量及童子军、军乐队、球队闻名上海。

1951年底学校脱离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并与文昌中学合并。1953年改为上海市浦光中学。

十三、晏摩氏女中

光绪二十年,美国浸信会女传教士伯乐缇于老北门浸会堂内创办桂秀女塾,当时仅1间小屋,5名学生。宣统二年西门夫人(晏马太之女)出资建造校舍,为纪念其父母,学校改名为晏摩氏女校。民国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学校迁到北宝兴路浸会庄内。

该校的宗旨是培养完美的人才,注意宗教训练。学生课余之暇为乡村失学儿童开办义校,每周六下午开设乡民礼拜,另设主日学学习诗歌。在晏摩氏女中就读的学生大都是名门闺秀,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升入有关的教会大学,一部分参加社会工作。

民国26年,晏摩氏与同属浸信会的明强中学及苏州的晏成中学、慧灵女中4校联合,名浸会联合中学,校址设于外滩(今中山东一路)7号。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回原址。

1953年学校由上海市教育局接办,与沪江大学附中合并改为上海市北郊中学。

十四、伯特利护士产科学校

民国9年,石美玉姐妹俩偕同后来成为中华护士学会会长的伍哲英,从江西九江带领一批医务人员同来上海,在伯特利医院中建立伯特利护士产科学校,民国23年该校在中华护士学会立案。

护产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常年有200余人。护产校学制3年,新生进校后要经过半年的试读期。民国9~26年共培养毕业生约600人,均获得中华护士会及卫生署证书。

民国26年因战争影响,伯特利护产校停办。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随着伯特利医院的恢复,于民国37年恢复护士学校,校长仍为伍哲英。1951年,伯特利护士学校及上海伯特利医院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

 

1889~1951年其他教会中学一览表

原校名

创办教派或团体

创办日期

校址

变迁

现校名

惠中中学

安息日浸礼会

清光绪十五年

(1889年)

徐家汇路23号

 

五爱中学

守真中学

宣道会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四川北路1578号

 

川公路第一小学

明强中学

浸会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溧阳路武进路

后迁至闸北北宝兴路底,抗战胜利后停办

 

圣约翰青年中学

圣约翰大学

清宣统三年

(1911年)

圣约翰大学内

初级中学

 

崇德女中

广东旅沪浸信会

民国3年

(1914年)

北四川路新乡路

民国30年(1941年)迁至陕西北路

 

东吴大学第二附中

监理会

民国4年

(1915年)

昆山路

原为中西书院,后归并东吴大学,民国22年(1933年)与东吴三中合并,迁浙江湖州

浙江吴兴中学

沪东中学

浸会

民国6年

(1917年)

杨树浦路1509号

 

 

伯特利中学

伯特利教会

民国10年

(1921年)

制造局路565号

民国26年(1937年)停办,1939年复校于香港,后迁至万航渡路297号

沪西中学

进德女子中学

浸信会第一浸会堂

民国12年

(1923年)

福建南路147号

民国29年(1940年)在茂名北路办分校

 

岭南中学

岭南大学

民国12年

(1923年)

江湾高境庙

原为岭南大学附中

交大附中

圣约翰大学附中

圣公会

民国13年

(1924年)

圣约翰大学内

高级中学

 

怀恩中学

浸会怀恩堂

民国16年

(1927年)

四川北路1702弄32号

 

四川中学

圣德中学

圣公会

民国31年

(1942年)

复兴中路423号

 

 

灵粮中学

灵粮世界布道会

民国35年

(1946年)

乌鲁木齐北路30弄8号

后迁至万航渡路187号后并入沪西中学

 

三育中学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民国14年

(1925年)

宁国路(今黄兴路)55弄50号

后迁至江苏省句容县桥头镇,改名中华三育研究所

1951年停办

 

1850~1952年教会小学一览表

原校名

创办教派

创办日期

校址

变迁

现校名

裨文小学

公理会裨治文夫人

清道光三十年

(1850年)

西林后路102号

 

西林后路小学

清心小学

长老会

清咸丰十年

(1860年)

南门陆家浜

民国27年(1938年)迁至南京西路591弄5号

南京西路第一小学

晏摩氏女中附小

浸信会

清光绪十三年

(1887年)

民晏路15号

 

民晏路小学

惠中小学

安息日浸礼会

清光绪十三年

(1887年)

徐家汇路23号

民国26年(1937年)迁至胶州路734号

胶州路小学

修德小学(北)

长老会鸿德堂

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

多伦路59号

抗战时期迁至北京西路728号即今北京西路第三小学

多伦路第一小学

修德义务小学

长老会

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

丽园路433号

 

丽园路第一小学

守真第一小学

宣道会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四川北路1578号

 

川公路第一小学

崇德小学

浸信会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大通路167号

 

大通路二小

崇德小学(北)

旅沪广东浸信会堂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新乡路66号

后曾迁至陕西北路535弄30号

新乡路小学

进德小学(北)

浸信会第一浸会堂

清宣统三年

(1911年)

福建南路147号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

景林小学

监理会景林堂

清宣统三年

(1911年)

昆山路133号

 

昆山路小学

天恩小学

圣公会天恩堂

清宣统三年

(1911年)

松雪街78号

 

松雪街幼儿园

信德小学

圣公会

民国3年

(1914年)

淞兴路299号

 

淞兴路第二小学

郇光小学

广东旅沪中华基督教会

民国6年

(1917年)

北四川路1802号

 

四川北路第一小学

中西第二小学

监理会

民国6年

(1917年)

永嘉路420号

 

永嘉路第二小学

沪东小学

浸会

民国6年

(1917年)

杨树浦路1509号

 

杨树浦路第二小学

民德小学

浸会

民国8年

(1919年)

福建南路149号

 

福建南路第一小学

三育小学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民国8年

(1919年)

黄兴路55弄50号

 

宁国路小学

伯特利小学

伯特利教会

民国10年

(1921年)

制造局路565号

 

制造局路第二小学

中西第一小学

监理会

民国11年

(1922年)

江苏路213号

 

江苏路第五小学

进德小学(南)

浸会

民国12年

(1923年)

茂名北路65号

原系浸信会第一浸会堂办的进德学校

茂名北路小学

峻德小学

伦敦会

民国13年

(1924年)

山东中路137号

 

山东中路小学

怀恩小学

浸会怀恩堂

民国13年

(1924年)

东宝兴路271号

民国26年(1937年)迁北京西路605弄55号

北京西路第二小学

圣德小学

圣公会

民国16年

(1927年)

复兴中路423号

 

复兴中路幼儿园

培德小学

圣公会

民国20年

(1931年)

梵皇渡路宏兴路17号

后迁至曹阳路145弄122号

曹阳路第一小学

修德小学(南)

长老会鸿德堂

民国26年

(1937年)

北京西路728号

 

北京西路第三小学

慕尔堂第一小学

监理会慕尔堂

民国27年

(1938年)

西藏中路328号

1952年改为西藏中路小学

黄浦区职工中专

竟成小学

圣公会复活堂

民国28年

(1939年)

东长治路431弄11号

 

东长治路第一小学

福光小学

伦敦会

民国30年

(1941年)

三牌楼路北张家弄113号

 

三牌路小学

慕尔堂第二小学

监理会慕尔堂

民国31年

(1942年)

合肥路11号

 

合肥路第一小学

沪江大学附小

浸会

民国34年

(1945年)

沪江大学内

 

军工路第一小学

灵粮小学

灵粮世界布道会

民国35年

(1946年)

溧阳路1040号

 

溧阳路第一小学

当前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