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孟诜敦仁仰弥高箕山节操敬弥坚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20-07/09/content_429488.htm 在 2021-03-18 05:37:3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孟诜敦仁仰弥高箕山节操敬弥坚--大河网

孟诜敦仁仰弥高箕山节操敬弥坚

在线投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孟诜文化广场孟诜像

    孟家老宅孟诜槐

    孟诜墓

    □尚自昌文图

    平顶山十大历史名人孟诜,唐代汝州进士,著名学者、饮食家。他是孙思邈的真传弟子,又是与孙思邈齐名的唐代四大名医。其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的原理相一致,对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中做出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另一部治疗疑难杂症的医药专著《必效方》,提出了用麻布配药水对黄疸性肝炎诊治进行测检的方法,被赞为最早的pH试纸。

    A一生如镜

    孟诜是著名思想家孟轲的第三十一世孙,是汉代山东安丘孟姓迁到河南的一支。据传说孟诜的爷爷是个远近闻名的医生,父亲孟曜为明经进士任学官。孟诜生于大唐开国之初武德四年,遗传了儒家“亚圣”的基因,“少敏悟,博闻多奇,举世无与比。”孟诜受爷爷影响,对医药很感兴趣,想成为悬壶济世的良医,有“炼丹少年”的赞语。爷爷想让孙子把自己的医技发扬光大,父亲想让儿子考进士光宗耀祖。不想孟诜满足了先辈的不同心愿。

    孟诜成年后被推举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擢进士第”,脱去粗衣换上官服,到福建长乐县任县尉,掌治安捕盗之事的副县级干部。孟诜入仕后仕途还算顺利,因政绩突出,不断升迁。武则天垂拱初年,升至凤阁舍人。凤阁是武则天时将中书省改成的新名字,凤阁舍人为中书省官员,是皇帝近臣,掌管进奏,参议表章,起草诏书,劳有功将帅,察天下冤狱等事。

    凤阁侍郎是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也称宰相。时任侍郎的刘祎之是江苏常州人,少与孟利贞等人以文知名。上元中,被召入禁中,与元万顷等参决时政,时称“北门学士”。他任凤阁侍郎时,为正三品官职,皇帝的诏敕多出其手。刘祎之器重孟诜的才华,孟诜敬重刘祎之人品,因此二人关系十分要好。

    一次刘祎之患病,孟诜前去看望。中午刘祎之留孟诜吃饭,特意用皇帝赐的金碗盛乳酪招待。见多识广的孟诜看到金碗非常吃惊地说:“此药金,非石中所出者。”刘祎之说:“这是皇上的赐物,不会是假金吧?”孟诜说:“药金是用仙方配制出来的,也不是假金。”刘祎之说:“你怎么知道?”孟诜说:“你用火烧它,能出现五色气。”刘祎之让人用火烧之,果然有五色气。刘祎之明白真金是不怕火烧的,对孟诜的见识更加佩服。其实孟诜的吃惊是因为药金是有毒的,用药金做的碗不适合人用。武则天知道这件事后,心里很不高兴,就以孟诜业余时常搞旁门异术为由,远调江南降为台州司马。

    唐时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是专门安置贬官的一个闲职,这可能是孟诜为官最不顺的时期。但很快又连续升迁,回京任春官侍郎,负责礼部事务。太子相王李旦仰慕盂的才学召为侍读。武则天长安年中(701-704),调任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加银印青绶称银青光禄大夫,唐为三品文阶官,只用于封赠。

    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乘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中宗李显复位。年已84岁的孟诜知道朝廷又要有一场斗争,便要求告老还乡,中宗准了他的要求。他回到汝州老家,在伊阳山中养老,他把所学向乡邻宣传推广。《册府元龟》总录部·养生:孟诜为同州刺史,中宗神龙初致仕,归伊阳之山第,年虽晚暮,志力如壮,尝谓所亲曰: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

    景云元年(710)唐睿宗李旦即位后,首先想起了自己的老师,下诏让孟诜进京,欲加以重用。孟诜以年事已高为由上书坚辞不就,李旦考虑到老师的年龄,同意了他的要求。景云二年,李旦下诏赐孟诜锦帛一百缎,又诏令有关部门每年春秋两季,为孟诜特别提供羊酒糜粥。

    开元元年(713)河南尹毕构专程看望了孟诜,认为孟有古代圣人的风度,下令将其居所改名为子平里。毕构是河南偃师人,历任中书舍人,左御史大夫,陕州(今河南陕县)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充剑南道按察使。唐玄宗即位后,拜河南尹,迁户部尚书。毕构的做法足见其对孟诜的敬重。

    公元713年,孟诜逝世,享年93岁。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孟诜活到93岁,跨越两个世纪,是很难得的,可谓是世纪寿星。

    B大儒风范

    孟诜是位帝师。太子相王李旦仰慕孟的才学召为侍读。李旦继位,仍想重用时年90岁的孟诜,皇帝用人恐怕考虑的不仅仅是师生之情。

    孟诜曾任凤阁舍人,掌管进奏,参议表章,起草诏书,必是行文缜密文采横溢之人,可惜只能看到的是孟诜撰写的《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其佛学价值胡吉祥先生《孟诜与泾川大云寺》给予了高度评价,杨晓宇先生从文学角度称“其气扬时空,情动物象,语感神人,意境悠长。用‘文才熠熠’四个字去评价,当不为过”。

    孟诜任春官侍郎,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所属有肆师、大司乐、大祝、大史等官。他虽是佐官,却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在武则天的大周,喜欢创新的女天子,许多儒家礼仪乱了规矩,想必武氏也感到不合时宜。于是孟诜先后撰写了多本规范礼仪方面的书籍来规范大家的行为。

    《旧唐书·方伎》:(孟诜)撰《家礼》《祭礼》各一卷,《丧服要》二卷。《宋史·艺文志》:孟诜《锦带书》八卷。

    《家礼》为士大夫之家的各种礼仪的规范。《祭礼》是对祭祀或祭奠的仪式、所用礼品音乐等的规范。《丧服要》《新唐书·艺文志》称孟诜《丧服正要》,是对不同人所着丧服的规范。《锦带书》是对不同场合音乐、舞蹈等的规范。

    《旧唐书》将孟诜列入“方伎”,重点介绍他的技能。

    元代茅山道士《玄品录》将孟诜列为“道术”

    毫无疑问,孟诜是位学者。

    C国之大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系统整理了医学理论、临床经验,出现了一大批杏林高手,出版了许多医学专著。《旧唐书·方伎》收录数学、天文、医学等大家22人(不含附),其中医学家4人,分别是《经心录》作者宋侠,《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随身备急方》作者张文仲和孟诜。

    孟诜是孙思邈惟一的成名的徒弟。

    孟诜从小爱好医学,为官后四处奔波,对南北方草药药性和南北人不同草药的适应有了更多的实践和实证。在长安任职后与孙思邈有了接触的机会,并拜孙为师。《旧唐史.方伎·孙思邈传》载:上元元年(674),(孙思邈)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孙收了4位徒弟,“得孙思邈真谛者,唯有孟诜一人。”--李志军先生《孟诜和他的师兄弟》如是总结。

    《必效方》和《补养方》两部专著是孟诜对中华医学的贡献,让其扬其名的是《补养方》。

    《必效方》有10卷和3卷之说。《旧唐书·方伎》《中医大辞典》等称为3卷。《旧唐书·经籍》《新唐书·艺文》《通史·艺文略》作10卷。《必效方》也佚,浙江人范行准(1906-1998)辑佚成书,于2007年出版,共分6卷和附不分卷部分。2018年9月,汝州中医师、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室主任张全兴先生,对其进行了增补出版。

    《必效方》记载,用白帛各书记日期,浸在黄疸病人每夜小便中,然后晾干并进行对比,若帛染黄色越来越淡,则说明黄疸渐轻,否则为加重,使观察黄疸病治疗效果的方法有了客观指标。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检验方法,有人说这是最早的pH试纸。

    《补养方》是孟诜致仕后,为了在平民中推广治病和养生知识,将前人的医学专著中食治部分的药方抽出,并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编著了《补养方》3卷,先在家乡传抄使用。孟诜去世后僧医张鼎于开元年间,将《补养方》补订改名为《食疗本草》。孟氏原书收载本草138种,张氏补入89条,合为227条,记载了许多唐初本草书中未载的食用药物。书中按物类为序排列,并分析食性,论述功用,记载禁忌,鉴别异同,附载单方。所列食治药物,多系人们常用的食物、酱菜、果品、肉类等,反映了以食养脏、脏器疗法的思想。此书内容丰富,切合实用,是我国唐代较为全面的食治专著。

    D隐士精神

    箕山之节、箕山之风、箕山之操、箕山之志这四个意思大同小异的四字成语,均与汝州北部的箕山关联,颂赞的是隐士精神。

    巢父、许由二位高士先后避尧帝的禅让,从嵩山小道到汝州箕山脚下的洗耳河边隐居,留下了“许由洗耳”“尧王访贤”两个传说和“洗耳恭听”“牵犊上饮”两则成语,体现出文人高风亮节的隐士精神。之后汉严子陵隐居汝河南的严子河边的山洞里采药熬制造福乡邻。

    《新唐书》作者欧阳修等,更看重孟诜晚年辞官归乡,固辞不就的品格,把他放到《隐逸传》中,在23个隐逸人士中位居第六。在这里他又与他的老师孙思邈并列在一起。

    与孟诜同列《隐逸传》中的还有高宗时期的陕西咸阳人田游岩,太学生,有职罢归与母及妻共栖山水间。高宗召赴京师,行及汝州,辞疾入箕山,居许由祠旁,自号“由东邻”,频召不出。不知孟诜和他在朝是否相识,隐居后是否相遇。

    隐居汝北箕山的还有洛阳诗人祖咏、江南诗人沈千运,可惜他们没有收入《隐逸传》,但他们在汝州留有诸多诗篇。

    孟诜晚年身体硬朗,天子来诏重用,却婉言谢绝,为他的家乡赢得了“子平里”的嘉名。

    孟诜的隐居地是陵头镇的鹿台山,海拔751米,山顶有可能是陨石砸出的天心寨,为一方名胜。

    诸多名士为汝州赢得了中国隐士文化发祥地和传承地的隽誉。

    隐士精神,就是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有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质,享受平静淡然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这难道不是隐士精神的一种表现吗?

    E民生情怀

    民生情怀必有仁者之心。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道家说孟诜有道术,因为他幼好方术。儒家说孟诜是大儒,因为血管里流着亚圣的血。佛家说他是个佛家弟子,《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说明他了解佛家文化。其是儒释道三家共点之一就是仁者之心。

    如果他没有仁心,他就不会在侍郎家指出皇帝奖赏的金碗是药金的内情,他也不会被贬出京城任远郡的一个司马。

    《食疗本草》之“韭”六:“若值时馑之年,可与米同功。种植一亩可供十口食。”韭菜旱涝不怕,多年生,割了很快长出新芽,真的是备荒的好东西。这个不是方,却列至“韭”条之下,没有民生情怀何以想得到。

    孟诜的孙子孟简,唐著名诗人,水利专家。贞元七年前后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累官至吏部员外郎,超拜谏议大夫、知匦事。元和四年出为常州刺史,到任后,开古孟渎,灌溉沃壤四千余顷。《旧唐书·孟简传》:“峻拔尚义,早岁交友先殁者,视其孤,每厚于周恤,议者以为有前辈之风”。可谓孟诜之仁延及后人。

    在汝州有许多关于孟诜的传说:主要有《不爱进士爱良医》《辞官归乡研食方》《巧用艾草防瘟疫》《指导种韭度饥荒》《教人咋成长寿星》等,这些传说故事以民生情怀温暖人心。这些传说以《孟诜的传说》为名,2014年列入汝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推荐参加2020年河南省非遗项目评选。

    明年是孟诜诞辰1400周年。向仁者致敬。(作者系汝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有《风穴寺探秘》《汝瓷的前世今生》《汝文化简论》等书)

    孟诜颂

    □杨光照

    汝州自古多英俊,食疗鼻祖传孟诜。少小聪慧官清正,擢升凤阁充舍人。相王钦佩为近侍,仙汤养生葆青春。直言不讳药金碗,谈笑自若司马门。致仕归来不服老,巡医问诊惠乡亲。婉拒睿宗报恩诏,荣耀富贵视浮云。栖居鹿台天心寨,李白慕名曾登临。跋山涉水无挂碍,修身养性有淳真。一世辛勤著本草,万国流传直到今。食疗药补分高下,嘉言善行益子孙。毕构命名子平里,桑梓美誉远近闻。吾侪有幸生斯地,四季忝伴先生魂。我为一曲孟诜颂,汝海嵩岳荡和音!(作者系汝州文化学者,出版有《碧雪斋诗文稿》等书)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