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导演张一白:“青春片教父”+“营销狗

[摘要]1960年代出生的张一白,摸准了年轻人的心,也摸准了他们的爱情。在《匆匆那年》中,张一白顶着一头蓬松的黄色头发(戏中造型),咪咪着眼,略有迟疑,然后喊出一句:“你们是最强的!”

专访导演张一白:“青春片教父”+“营销狗”

对于被称为“营销狗”,张一白似乎并不介意

腾讯娱乐专稿(文/喻德术 图/小钢)

在中国,有一个导演被奉为“青春片教父”,他的《开往春天的地铁》、《将爱情进行到底》(包括电视剧和电影版)等一系列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观。

但他也是一条“营销狗”,每逢有新片上映,他就带着影片主创四处吆喝,和普通观众、明星粉丝、媒体记者眉来眼去,称兄道弟,打成一片。

这个人叫张一白,由其执导的《匆匆那年》正在国内热映,只用一天半时间就冲破了亿元大关,总票房有望5亿起步,把同期上映的史诗巨制《太平轮》(上)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导演里最好的宣传,宣传里最好的导演。”张一白如此评价自己。这既不是自嘲,也不是谦虚,而是一个事实:中国的大导演中,确实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放下架子,把自己变成一条“营销狗”。

当然,在每次变成“营销狗”之前,张一白都会对自己的影片付出艰苦的努力,“青春片教父”的美誉,可不是随随便便弄来的。

谈《匆匆那年》

本来没想自己拍,但被剧本感动到老泪众横

《匆匆那年》改变自80后女作家九夜茴的同名小说。大约2009年的时候,有一家影视公司买了这个小说的版权,想把它拍成影视剧,并找到徐静蕾(微博)(微信号:jingleixu)聊这个事情。刚好老徐当时在做《杜拉拉升职记》,没空,就把它推荐了给了老朋友张一白,让他看看这个小说。

“后来买了这个小说的公司也来找我去拍,但我已经不记得是要拍电视剧还是电影,反正后来没谈成。”张一白说:“那个时候就是觉得这个校园爱情吧,可能不大好弄,有一些困惑。”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徐静蕾在接下来几年导了《杜拉拉升职记》和《亲密敌人》两部影片,张一白也执导了《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版和《越来越好之村晚》,其中前者卖了两个多亿,再次创造了中小成本影片的票房奇迹,他本人也开始被更多人奉为“青春片教父”,同时他也是民营影视巨头小马奔腾公司的高级副总裁。

这段时间内,《匆匆那年》的项目虽然搁浅了,但张一白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与九夜茴成了朋友,并让小马奔腾公司买了《匆匆那年》的版权--原来的版权到期了。2013年初公司盘点项目,发现《匆匆那年》与小马奔腾的版权合同也快到期了,张一白于是决定启动这个项目:他本人做监制,找了两个年轻编剧一块儿弄剧本,导演则由他来物色。

可是,这个导演很不好找,聊了好几拨人都没人感兴趣,因为2013年《中国合伙人》和《致青春》两部带有怀旧色彩的影片都在国内票房大卖--累计超过12亿,大家觉得再拍这个题材就太跟风了。到了8月份,两个编剧把《匆匆那年》几千字的故事大纲交到张一白手里,有几处看得他“砰然行动”,于是给出指令“继续写。”过了不久,15000多字的分场大纲出来。张一白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下午:“我该怎么说,真的是看得老泪纵横。”

有了这个分场大纲,张一白继续找人聊,但发现大家的顾虑更多,因为当时带有怀旧色彩的《同桌的你》已经开拍--当然没料到后来它会卖到4个多亿。无奈之下,张一白心想去他ma的,你们都不想拍我自己来拍:“说实话,干我们这行的,三天两头都在看剧本,能看得我老泪纵横的并不多。我们做电影的好像总在算计,这个故事加那个演员会怎么样怎么样,算来算去却忘了这个东西它是不是真的能够打动你。”

专访导演张一白:“青春片教父”+“营销狗”

对于所谓大咖,张一白表示“我用完才是”

谈选角秘诀

不是爱用大咖,是我用了之后他们才变成大咖

张一白的电影,明星阵容都很强大。比如2006年的《好奇害死猫》,由胡军(微博)刘嘉玲(微博)廖凡(微博)等人主演。2007年的《夜·上海》,由赵薇本木雅弘等人主演。2011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主演阵容里有李亚鹏(微博)、徐静蕾和王学兵(微博)等人。2013年的《越来越好之村晚》,郭富城(微博)王宝强(微博)吴君如、徐静蕾、佟大为(微博)王珞丹(微博)(微信号:Iamwangluodan )梁家辉等齐聚一堂,群星云集。

谈及为什么爱用大明星,张一白笑了,他说自己并不是爱用大明星,而是因为“用得早”:“他们现在都是大明星,但以前不是。”

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1998年拍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时,李亚鹏、徐静蕾和王学兵等人还是新人,就是凭借该片一炮而红。2002年拍摄《开往春天的地铁》时,高圆圆也是新人,影片是她的第二部电影,现在高圆圆已经变成全民女神了。2006年拍摄《好奇害死猫》时,廖凡离柏林影帝也还远着呢。2007年拍摄《夜·上海》时,赵薇虽然人气很高,但在电影界还是个“文艺小咖”,后来的《赤壁》《锦衣卫》、《花木兰》(赵薇版 动画版)、《画皮》(电影版 电视版) 《画皮2》、《致青春》、《亲爱的》一系列作品才让她成为电影大咖。

“所以我买的都是潜力股。”说着说着,张一白有几分得意起来:“那时候他们都不算多大的咖,至少价格没那么高。”而凭借当年打下的友情基础,张一白现在要拍片时自然是一呼百应,找几个明星来捧场根本不算难事。

到了《匆匆那年》,女主角原本不是倪妮(饰方茴),网上呼声最高的也不是她,是有朋友向张一白推荐,让他去见一见,张一白说:“我去见她干嘛?”因为原本在他的印象中,倪妮是《金陵十三钗》的女主角,肯定特别成熟,演学生不大合适。但推荐的人强调说“她是88年的”,张一白这才回过神来:“啊,88年的?那见见吧。”见面的时候,倪妮没有化妆,学生模样,张一白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这不就是一个小姑娘嘛!”随后,倪妮和他聊感情、聊初恋,表现得非常坦然。“这个角色很快就定下来,就是她了。”

男主角方面,张一白本来一门心思想找一个北京腔的,九夜茴把彭于晏 (微博)(饰陈寻)推荐给了他,张一白觉得台湾腔不好,但九夜茴说“可是他阳光啊、帅气啊”,张一白心动了,开始关注彭于晏的电影,然后两个人在广州见了一面,一拍即合。郑恺(微博)在剧中饰演男二号赵烨,在原著小说中,这个角色的身材是最高,但张一白认为“身高不是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陈寻、方茴和赵烨,最重要的不是高矮,而是气质,我觉得郑恺演得非常好,奉献除了他从影以来最牛的表演。”

可以预估的是,《匆匆那年》票房大卖之后,彭于晏、倪妮、郑恺、张子萱和陈赫(微博)(微信号:chenhe1109)等人的热度很有可能会直线上升,张一白这次又买到 “潜力股”了。

谈天后王菲

主要还是合适,她也不是随便接作品的对吧?

因为与谢霆锋旧情复合,王菲最近成了全中国的娱乐媒体都想拍到的人,但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让所有媒体记者一筹莫展。

就在这种情况下,王菲还两次出席了《匆匆那年》的宣传活动,不少人惊呼:“她和张一白到底什么关系?”

“作为影片的主题曲演唱者,她出席宣传活动有什么不对吗?”谈到这个话题,张一白开始顽皮起来:“我跟她又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主题曲也是她唱的,当然还有陈奕迅。再说她又不只给我一个人唱,《触不可及》的主题曲也是她唱的。”

这么说貌似也有一定道理。实际上,张一白和王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张一白用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一手捧红了李亚鹏,李亚鹏和王菲曾经是什么关系就不用解释了吧。2011年,张一白拍《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版时,李亚鹏是男主角,王菲当时还是“家属”呢,唱一下主题曲不足为怪。其次,张一白的老婆薇薇沈安是王菲“六年一班”(王菲私下搞的一个吃喝玩乐组织,自任班长)的成员之一,也就是说两人是死党,而薇薇沈安又是《匆匆那年》的制片人,说来说去都是自己人的事儿。

当然,在张一白看来,这还不是王菲演唱《匆匆那年》主题曲的真正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这首歌适合她。影片中,《匆匆那年》是陈寻写给方茴的歌,彭于晏曾多次在片中演唱,方茴始终没有听到:“所以结尾处我们不能再让彭于晏唱,一定要找一个女生来唱。”张一白说,由于此前曾有过愉快合作,所以《匆匆那年》的第一选择就是王菲。

今年二月,著名作词人林夕就已经把《匆匆那年》的主题曲写好了,后来又几易其稿;五六月份,王菲才开始录,后来她又主动要求再录一次,这让张一白很是感动:“可能在她的职业生涯中,重新录的次数也不算太多吧。这说明她对这首歌很重视,把它当成自己特别爱惜的作品,所以精益求精。”

至于下一部戏会不会还找王菲演唱主题曲,张一白笑言这个就难说了:“主要还是看合不合适,万一需要男的唱呢?那我就找陈奕迅去。再说也得看王菲自己喜不喜欢,她也不是什么作品都接的对吧?”

专访导演张一白:“青春片教父”+“营销狗”

张一白并不在意“青春片教父”的名号

谈作品风格

青春片教父?风流倜傥的导演可能拍不好爱情片

张一白经常穿着衬衫或者圆领T恤,让他浑圆的肚腩显露无遗;裤子如果比较长,他也懒得剪,而是直接卷起来,让它耷拉在休闲鞋上;络腮胡有时候长,有时候短,但永远密密麻麻;头发开始变白并日益减少,而且经常像遭电击了一般,桀骜不驯地戳在头上……

这个形象,很难让人把他与“青春片教父”五个字联系起来。“导演,你怎么不修边幅?”面对这个话题,张一白有点急了:“谁说我不修边幅?我很修好不好!”然后他开始大谈自己穿的衣服风格:“我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穿法,大学时为了显示自己有艺术范儿,喜欢那种黑色或灰色的;现在年龄大了,挑色彩就比较艳丽……”谈及为什么很少穿西服,他开始不正经起来:“因为我穿西服太帅了,为了我家庭的稳定和幸福,就不出去那么照耀啦。”

但不管外形帅不帅,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青春片教父”。不说别的,凭借《开往春天的地铁》、《将爱情进行到底》系列和《匆匆那年》,以及担任监制的《杜拉拉升职记》、《一生一世》等片,他算是摸准了年轻人的心,也摸透了他们的爱情。

作为1960年代出生的人,张一白目前已经五十出头。一把年纪了,为什么还能摸透年轻人的爱情?张一白笑言这可能是现实生活中他的爱情过于平淡,没有那么多戏剧性:“所以才会对初恋、对爱情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我觉得风流倜傥的导演基本拍不好爱情片,人家不用想象,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像我们这种不能轻而易举实现的,当你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你可能会想一大堆,这样那样,一口气想5个故事,最后一个就变成了电影;然后你跟这个人也就擦肩而过了,没有关系了……”

这似乎是一番充满哲学意味的话,多少有点感伤。至于“青春片教父”这个称号,张一白说他并不怎么在意,只要观众喜欢就好。其实年少时,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当导演,甚至不知道“导演”是个什么职业。高中时由于成绩太差,他没考上大学,而是去念了一个中专;工作四年后觉得人生实在太过无聊,决定再次高考。由于数学和英语成绩实在太差,他只好选择艺术院校--对这两科没有要求。读艺术院校又没姿色、又没能力、也不会画画,幸好看过几本书,于是只好选了戏剧文学,没想到还真考上了,学校是中央戏剧学院。

上学时,由于是单亲家庭,经济拮据,他只好出去找一些活儿干补贴家用,所以接触到一些广告,毕业后水到渠成地进入影视行业,然后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往春天的地铁》等作品让他功成名就,一不小心就成了“青春片教父”。

谈“营销狗

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不可能交给别人来养

在中国电影界,有很多导演是不屑于谈票房和宣传营销的,因为他们觉得作为导演,其主要职责是把影片拍好,在艺术上严格把关;至于票房和宣传营销,那是发行公司和发行人员的事,导演和演员最多给予配合,但不会把它当成多大的事来办。

张一白对此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导演面对一个作品,你可以选择不做,一旦做了它就像你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不能说我把他生出来就完了,怎么成长那是别人的事。”

张一白说,他的每一部作品,他不但要在艺术上严格把关,在宣传营销上他也要主导:“这不是说我有多么喜欢做宣传,而是一定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当一个片子卖得不好,我们经常会听说‘哎,这个宣传做得不好’;可是你把片子交给别人的时候,其实命运就已经掌握在别人手上了。作品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把孩子交给别人,你就是在跟命运赌博;所托非人,那你输了就是活该。”

也正因为有这种想法,张一白每有新片上映之前,他都会发动影片主创四处吆喝,和明星粉丝、普通观众和媒体记者打成一片。最近几年有了微博和微信,自媒体大量出现,张一白就更加闲不住了:《匆匆那年》公映前一个来月,他不但带着该片主创全国巡回宣传,还每天必在微信朋友圈发一堆宣传文案,频繁与营销界人士和媒体记者互动,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发微信或者给人点赞,彻彻底底变成了一只“营销狗”。

《匆匆那年》中,张一白还亲自出演了一个某位大家都熟知的篮球教练。中场休息结束后,有队员大声问:“导演,下半场我们该怎么打?”张一白胖乎乎的脸在银幕上出现,他顶着一头蓬松的黄色头发(戏中造型),咪咪着眼,略有迟疑,然后喊出一句:“你们是最强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娱乐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娱乐”,获取更多娱乐资讯。
[责任编辑:jamesleng]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