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黑色的境界   第三人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movie.mtime.com/13154/reviews/1770074.html 在 2017-01-30 18:51:40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黑色的境界--《第三人》 - 《第三人》影评- Mtime时光网
 

您当前的位置:Mtime时光网>第三人>影评>黑色的境界--《第三人

黑色的境界--《第三人

电影中文名

第三人

2009-03-26 22:50

灰土豆

灰土豆

想看

 


(载《看电影·午夜场》2009年1月号)


 

       1949年,导演卡罗尔·里德最经典的作品[第三人]上映,在影片制作之初,制片人大卫·O.塞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希望影片的故事有一个乐观的基调,希望使用能够保证画面质量的摄影棚拍摄。如果里德采用这个意见,那么[第三人]一上映便注定要被遗忘。里德与制片人争论之后,选择了一个令人纠结的故事基调,选择了在维也纳战后被轰炸还未修葺的瓦砾堆中拍摄,选择了诡谲的画面影调。影片在1949年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英国电影学会奖最佳影片。
       50年后的1999年,[第三人]入选英国电影协会将评选的“20世纪最佳英国电影”,名列榜首。

 


■黑色的故事

 

       从类型上说,[第三人]仍是一部黑色电影,但这部电影并未在意黑色电影的一般规律,其中所运用的种种手法,令自身不断摆脱黑色电影规则的羁绊,朝一种更高的境界攀升。影片行进中可不断发现,它继承黑色电影元素、超越黑色电影境界的高明处。
       影片的悬念设置,与希区柯克一脉相继。一开始,始终有悬念在不断放出,美国流行小说家马丁斯到维也纳投奔朋友哈里,却得到哈里车祸死去的消息,哈里朋友对哈里死亡现场的描述,使马丁斯产生怀疑,他从哈里住处的守门人那里得知,死亡现场有一个未露面“第三人”,而哈里的朋友否认这个人的存在。警探卡罗威坚称哈里是个罪大恶极的诈骗犯,而哈里的女友安娜嘴里,哈里却是一个值得迷恋的家伙。这些悬念提出后,影片便开始了哈里死亡底真相的调查与推理。“第三个人”是谁,是电影最大的剧情驱动力。
       而在希区柯克式剧情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导演里德自己的风格所在。
   
□润滑剂

 

       大约因为里德是英国人,尽管这是好莱坞的制作,但仍有些英国式冷幽默于其中起效。比如主角霍利·马丁斯常常弄不清身边这些欧洲人拗口的名字,时常叫错。而哈里的女友安娜,却是总也记不住马丁斯的名字“霍利”,常常一张口就成了哈里,令马丁斯十分尴尬。但这设置却也巧妙地告诉观众安娜是如何对哈里始终念念不忘的。
       最幽默之情节,当数马丁斯应邀参加维也纳文学爱好者们组织的演讲会,组织的老头认为美国文学总该是“反传统的”,于是认为马丁斯这个靠写流行西部小说为生的美国“文学家”一定也很高明的反传统。演讲完毕,邀请马丁斯的老头已经满头是汗,读者提问更叫人啼笑皆非,先是有人问“您怎样理解意识流?”马丁斯目瞪口呆,另一读者又问:“您将詹姆斯·乔伊斯放在什么地位上?”马丁斯干脆不知道这位写出《尤利西斯》的作家是哪方神仙,人们纷纷退场,不欢而散。然而电影的幽默绝非只为幽默,而是与剧情之推进联系得万分紧密,首先,若是没有老头邀请马丁斯演讲,马丁斯便早被遣送回了美国。演讲结束,哈里的同伙波佩斯库欲置马丁斯于死地,并用绝妙的对话将两人的对峙串联起来。波佩斯库来到演讲会场,在人们纷纷退场的时候装作观众向马丁斯提问,“您是否有下一步的创作计划”,自然,这是指马丁斯正在进行的对哈里的调查。随后两人的问答,即是对查明真相的表态。波佩斯库指出马丁斯即将创作的下一部小说中“混淆了事实与虚构”,这样是“非常危险的”,而马丁斯坚持自己如果感兴趣,“创作不会很慢”。
       这些精心的幽默设置,仿佛是情节润滑剂,并非要使剧作构架的机件松活下来,反而是要更紧张而顺畅的运行下去。

 

□结尾

 

       [第三人]的结尾十分高明。最后马丁斯为了正义,杀死自己的挚友哈里,这回哈里真的下葬,人们再次参加他的葬礼,这与影片开头的假葬礼遥相呼应。在影片开头的葬礼上,安娜对人不理不睬,径自走开。在结尾,安娜经过许多事,与马丁斯几乎要坠入爱河,但终究因为马丁杀死了自己深爱的恶棍哈里,仿佛世界对她不再有意义,仍旧在葬礼上失魂落魄,对马丁未作理睬。马丁斯以为安娜丧失了男友,自己也与之有一段暧昧的时光,于是想照顾她。卡罗威探长劝马丁斯理智,还是应该坐飞机回国,马丁斯坚持跳下探长的吉普车,等在路边,看着安娜远远走过来。
       制片人塞兹尼克原先的设计,安娜与马丁斯相见,挽起马丁斯的手,并肩走在长长的墓园小道上。卡罗尔·里德不同意,坚决改成:安娜目中始终无人,目光绝不斜视,就那样走过马丁斯,走远在长长的墓园小道上;画面切回马丁斯,他有些不知所措的划根火柴,点上烟,扔掉火柴。画面里一片怅惘油然而生。
       这结尾,既不是好莱坞的善恶各有结果,皆大欢喜;也不像黑色电影那样恶者在费尽心机之后鸡飞蛋打,令人彻底绝望。[第三人]的结局产生了一种叫人迷惑的效果,马丁斯成为一个成就了正义却有些感伤、有些悲剧色彩的英雄;安娜不要道德的正义,但她痴情的爱,却使她成为惹人怜爱、令人不忍心咒骂的女人;哈里从一个恶之神,到最后凄迷的眼神,使他成了迷人的坏蛋。这结尾仿佛是黑暗的黎明之后迎来一个有雾的清晨,有光,却无法照明路途。那条长长的墓园小道给观众留下的模糊去向,完美地展现出一种开放的电影结尾手法,不论人们怎样回味,终究还是能有新的思考。

 

 


■表现主义的夜晚

 

□光影


       影片的黑影与白光对比之大胆,很容易叫人想起德国表现主义电影鼻祖[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一片光怪陆离。因为电影大多实景拍摄,光源只能照顾最主要的角色,于是夜色浓重与光照处的耀眼常常于画面中顽强割据,互不融合,这种情形令画面内部立即起了碰撞,观众也便时常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对峙。
    这种光影效果,最显著的是哈里“惊艳”的出场。马丁斯酒醉,踯躅街头,忽然发现街对面屋檐下门廊内,隐藏着一个黑影。而画面中只能看见路灯照亮黑影的脚上一双精致的皮鞋,以及皮鞋边的猫。马丁斯以这人要追他,怒喊起来,惹恼路边楼上睡下的居民,一个女人开窗探头骂马丁斯,顺手开了灯,灯光霎时在浓重的夜色中照亮了门廊,奥森·威尔斯俊秀的脸显现在屋檐下,灯光令皮肤雪白,一副笑容挂在脸上。[第三者]这个历史性的角色出场,电影史教材里永远也说不够。
       还有影片后段,军警们合围要追捕哈里,起先,街道空无一人,突然街角的楼侧面出现一个巨大的影子,仿佛有巨兽将探出头来。待人走出街角,却发现是一个卖气球的老头,巨大的身影,便是手中气球的功劳。这是靠光影调教的幽默感。光影表现的高潮,则在于最后的下水道围捕,哈里在迷宫般错综的巨大下水道内左冲右突寻找出口,此时光影的安排,下水道内大部分是黑暗的绝境,但从一个个通往街道的排水口里,放射出无限的光芒,哈里一袭黑衣,就在这暗与光中晃动。
       这电影光影运用,是影片出现一派表现主义的夜晚。即便卡罗尔·里德没有刻意学习[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也仍是对欧洲电影表现主义传统一种不自觉的继承。影片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将,名至实归。


□倾斜


       影片另一处最显著的摄影技巧,是倾斜的画面。在许多画面中,摄影机都是歪斜着拍摄角色的,这是[第三人]摄影极关键的特色。这种倾斜,一是要制造战后的维也纳社会尚未稳定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制造慌乱的、在未知命运前绝无可能做好安排的失落感,并产生一种纪录片式的身临其境感。这使得影片虽然是由许多精心设计的悬念、推理构筑起来,却不给人希区柯克式悬念片传统那种剧情上胸有成竹的稳定感。看希区柯克的电影,是对悬念、对谜底揭开的期待与享受,而[第三人]的倾斜画面,会叫人渐渐忘却推理,关注起人的命运。
       不过有些人并不喜欢这种怪异的非主流摄影。里德的好朋友,拍过一片阳光灿烂的[罗马假日]的著名导演威廉·惠勒看过[第三人],送给里德一只水平仪,并附上一张便条,写道:“卡罗尔,下回你再拍电影,把这玩意放在摄影机上面,好不好?”

 

 

■布谷鸟钟的鸣响

 

□野心的魔力


       影片中间,马丁斯和哈里在游乐场摩天轮上相见,两个老朋友进入一个观景仓,转轮转到高空。空中,马丁斯指责哈里稀释盘尼西林卖给患病的孩子们进行诈骗的勾当,说在他的行为之下,无数受害者痛不欲生。哈里不以为然,笑容极轻蔑,指着地面游乐场中来往的人(那些人在他眼中已经成为一个个小黑点)说道:“受害者?不要这样伤感。你往下看,告诉我,假如下面那些小黑点中间有一个永远不动了,你真的会觉得可惜?假如我为下面每一个不动的小点付你两万英镑,你真的会叫我把钱收起来,或者还是要数一数下面有多少小黑点,看看自己能得到多少钱?老朋友,这可是免税的。”哈里自有一套为自己恶行开脱的理由,在乱世中,只有自己这般“聪明”的混世魔王才值得活下来。哈里将自己放置于一个近神的地位,马丁斯问他,你难道不信上帝了么?哈里立即答道:“哦,我当然还相信上帝。我信上帝,相信上帝的慈悲。但死亡总是更快乐,他们不会想念这地方,可怜的魔鬼。”
       这种居高临下,视生命如草芥的视点,引出著名的“布谷鸟钟”论调(The cuckoo clock speech)。两人从摩天轮下来,将告别时,哈里说:“你知道人们说什么--在意大利,博尔吉亚家族统治的30年中,意大利人饱经战乱、恐惧、谋杀和血洗,但此间诞生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而在瑞士,人人分享兄弟之爱,拥有500年的和平与民主--但他们为世界贡献了什么?布谷鸟钟。”
       哈里说的“博尔吉亚家族”被称为意大利最早的黑手党,家族中亚历山大六世、凯撒、卢克蕾西亚兄妹三人被合称为“邪恶三位一体”,他们野心勃勃,以暴力、阴谋、极权统治意大利以及周边国家,常常被拿来与尼禄、卡里古拉等暴君相提并论。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曾大肆赞赏过凯撒·博尔吉亚,认为他勇敢、坚强、才华横溢。这句耸人听闻的台词,剧本里原先没有,是饰演哈里的奥森·威尔斯自己写出来并插入电影中的。假若没有这个狂野的论调,哈里这个角色几乎将没有颜色。
       这种可怕的论调,最终在影片最后与一所孤儿院的惨景“交相辉映”,孤儿院内全是因为哈里的药导致残疾的。导演没有正面表现孩子,而是很高明地只拍摄了几个孩子们的玩具熊的镜头--没有死的孩子,玩具熊立在床边;死去的孩子,玩具熊被扔到一边。这番对比,一个是高高在上的野心,一个是底下层的人性之光。此间对比的深意,不言而喻。
 
□选择的魔障


       影片探讨的另一曾主题,更值得普通人深究。对个人来说,大层面的道义高高再上,毕竟不是轻易可以摸到。而私人友谊的忠诚与背叛,终究作为人的个体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切身痛苦。人人需要选择,[第三人]中选择的焦点放在马丁斯和安娜身上,导演用这两个人的选择描述了两种观念。第一个选择,是马丁斯对道德的服从,他的本意是不愿背叛朋友,不想和探长合作抓哈里,安娜告诉他,“我爱哈里,你也爱他。”马丁斯尽管受不了哈里的罪行,但亲手加害,仍是不忍;但当见到孤儿院被哈里害惨了的孩子们,痛苦不堪,终于还是答应服从道义,并在最后亲手杀死了哈里。安娜的选择,则是服从自己的爱,尽管知道哈里的罪行,还是深深迷恋哈里,并且在最后追捕的时候,提醒哈里周围有警察,希望哈里能够得到解救。
       选择的正确与否,导演并没有在电影里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马丁斯的选择似乎完全正确,但将不得不一生背负背叛朋友这个自我审判的罪名,他也无法像一般电影中的英雄那样抱得美人归,美人根本因为他杀死朋友而不愿理他。安娜的选择似乎完全错误,但观众心底对爱情的尊重,使得对安娜的道德审判并不能轻易进行,而她的痴情,反而要获得一丝同情,这种情形,也使安娜这个角色完全超越一般黑色电影中“蛇蝎美人”(Female Fetal)的高度。
       导演那个纠结的结尾实际上告诉我们,不论怎样选择,代价最终是免不了的。选择的魔障,谁也逃不脱。

 

 

影片资料:

[第三人]The Third Man (1949)

导演:卡罗尔·里德Carol Reed
编剧: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亚历山大·柯达Alexander Korda、卡罗尔 里德Carol Reed
主演:约瑟夫·卡顿Joseph Cotten、阿莉达·瓦莉Alida Valli、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

该片热门影评:

《第三个人》:标准的答案

一般认为,《第三个人》是不折不扣的英..

西瓜太郎1423555

黑色的境界--《第三人》

(原载《看电影·午夜场》2009年1月..

灰土豆

《第三个人》 被高估的“黑色电影”?

1 跟我想象中有巨大的差别。最显著的在..

阿树树评分7.3

《第三人》:不止只有悬疑的黑色经典

看这部片子完全是慕名找来看的,更..

长烟落日评分8.1

《第三人》

断断续续几次才看完,前面的剧情实在很..

丨乱丨评分8.7

更多 5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