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sohu.com/20070109/n247505912.shtml 在 2023-06-24 19:32:1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走访尼加拉瓜 探访有趣民风民俗(组图)-搜狐新闻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走访尼加拉瓜 探访有趣民风民俗(组图)

尼加拉瓜市场

新华网专稿: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因左翼领导人奥尔特加在去年大选中获胜而引起世人关注。奥尔特加今年1月10日宣誓就任总统。

笔者曾经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新华社常驻记者在尼加拉瓜工作多年。当时,尼加拉瓜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热带气候恶劣,一年四季酷热难耐。但是,尼加拉瓜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风民俗却留下深刻印象。

火山和湖泊,为尼加拉瓜两大景观。到尼加拉瓜不去看看马萨亚火山和尼加拉瓜湖,就不算到过尼加拉瓜。


一、神秘的马萨亚活火山

面积仅为13万平方公里的尼加拉瓜,全国竟有50多座火山。它们大都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从奇南特加省经莱昂到马萨亚省,一连串有25座火山,联成一条长达270公里的“火山链条”,其中一些活火山浓烟翻滚,直冲云霄。“火山之国”,由此得名。

在“火山之国”,湖泊也多,湖泊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由于尼加拉瓜地处中美州地峡中央,恰处两个大陆板块的接缝处,所以,地震和火山爆发非常频繁,而频繁的火山活动又造就了众多的湖泊。

马萨亚火山是拉美著名的活火山之一。它是尼加拉瓜的象征,也是游客必到之地。火山距首都马那瓜二十多公里,已被辟为“马萨亚国家火山公园”。

公园面积54平方公里。高400多米的马萨亚火山是由“圣地亚哥”活火山口及其附近的宁迪利等6座死火山口组成的。从火山公园大门口沿着用火山石修筑的宽阔而平坦的盘山公路蜿蜒行进七公里,即可到达冒着浓烟的“圣地亚哥”火山口。

火山口长570米,宽450米,深180米,四壁均为大块岩石。火山口底部有一个黑色平台,台中央有一个直径约为三、四十米的井口,灰黑色的浓烟从这井口里涌出,翻滚着直冲云天。一阵风吹来,烟雾扑向游人,浓烈的硫磺味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眼泪禁不住直流。据统计,“圣地亚哥”火山口每天喷放出的烟灰达300多吨。在火山口旁有时可听到令人胆战心惊的隆隆响声。夜晚还能看到通红的火苗喷射出火山口。火山口附近没有植物,因为火山烟雾有毒,植物都被熏死了。但火山的山坡上却树木葱郁,生机勃勃。在山里时而还能看到野兔和山鸡等动物。

“圣地亚哥”火山口烟雾弥漫,四周一片灰白,火山口上空常年悬挂着一团蘑菇云,从首都马那瓜就能远远地看得见。它是目前美洲大陆唯一可看到沸腾熔岩的活火山,金色的熔岩劈啪作响地翻滚,有时从60米高空坠下,不断射出气体,温度高达1050摄氏度。

据记载,“圣地亚哥”活火山是在1852年形成的。一百多年来,它时而活跃,时而熄灭。专家说,约隔20年熄灭一次,过几年又重新活跃起来。马萨亚火山1927年曾发生过一次大爆发,给附近的咖啡园造成严重损失。此后,这座火山又爆发过三次,但均未造成损失。

马萨亚火山公园是尼加拉瓜游览胜地,位于尼加拉瓜西南部尼加拉湖和马那瓜湖之间。在这块方圆50多平方公里的洼地上,散布着一个个高低不一、大小不同、颜色不一样的火山锥。每个火山锥都有一个熄灭已久的火山口。由于长满了植物,它们大都呈翠绿色。有的熄灭较晚的火山口,还堆积着各种火山砾,呈紫红色。

在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之前,马萨亚火山就处于活跃状态。当时的印第安土著人非常迷信,认为是“上帝在发怒”,他们常在火山口边缘举行各种献祭仪式,以使上帝息怒,据说童男、童女常常是祭祀的牺牲品。

1986年11月12日,“圣地亚哥”火山口发生地震,一声巨响,泥石将火山口全部堵死,滚滚浓烟顿时消失,只剩下几缕从石缝中挤出的细烟,它再次熄灭了。后来不久,火山又重新喷发,但烟雾没有以前那么大,不见昔日盛景。

二、淡水湖里的海水鱼

尼加拉瓜湖

尼加拉瓜最漂亮的湖当属尼加拉瓜湖。它位于尼西南部,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湖呈卵形,长177公里,平均宽58公里,面积8262平方公里,湖面广阔,像大海一样。

尼加拉瓜湖与马那瓜湖,原为太平洋海湾,由于火山活动与海洋相隔形成湖泊。海湾中的鱼类逐渐适应水体的淡化而存活下来,因而尼加拉瓜湖成为世界上唯一有海洋鱼类如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的淡水湖。湖中有400多个岛屿,岛上树木繁茂,芒果等热带果树常年葱绿。许多岛上都有居民,有些岛上还有用茅草和树干搭成的小饭馆供游人憩息进餐。

尼加拉瓜的火山美,湖泊也美,阳光灿烂,因而诗人们也称尼加拉瓜是阳光、火山、湖泊之国。

三、首都蜥蜴随处走

尼加拉瓜大蜥蜴

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蜥蜴特别多。广场边,街道旁,房顶上,院落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初到马那瓜时,笔者曾被蜥蜴吓得寝食不安,因为尼加拉瓜的蜥蝎样子特别难看,让人望而生畏。它的头与蟒蛇一模一样,吐着长长的红舌,瞪着一双冷酷的小眼。它身背是灰褐色,疙里疙瘩的,尾巴比身子还长一倍。在马那瓜看到的蜥蜴,大的有1米多长,身围像成人男子的胳臂一样粗,小的也有30厘米长。

第一次看到蜥蜴是在寓所的大门口。一天中午,开车回家,远远就看到一条约40厘米长的大蜥蜴,头上还有一个红绿色的冠子,横在门口的柏油马路上。我连忙把敞开着的车窗关好,以免它窜入车内。我慢慢地开动着车子向门口靠近,它看见有动静,立起四足,飞也似地奔过马路,爬到路边的房顶上去了。

后来知道,大蜥蜴并不主动袭击人。它看到人,有时惊慌逃遁,有时又不怕人。我的寓所坐落在马那瓜市中心,客厅旁边有个露天的小天井,蜥蜴经常从墙外或天井上爬进客厅,有时还会爬到房间门口。为防止蜥蜴进入房间,我总是把房门关得紧紧的。我坐在客厅的摇椅上,经常抬头便看到一两只大蜥蜴在天井口举头张望。我有时跺脚吓唬它,想把它赶走,然而它连理都不理,两只小眼睛一动不动地瞅着我。

蜥蜴的肉呈白色,据说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补品。尼加拉瓜妇女生小孩后都吃蜥蜴肉汤来补养身体。大病初愈、气虚体弱者也喜欢渴蜥蜴汤。蜥蜴肉煮熟后白嫩白嫩的,其味与鸡肉味相似。马那瓜菜市场上有卖蜥蜴肉的,还有一家餐馆专门经营蜥蜴做的菜式。在马那瓜时常可见到一伙一伙穷人家的孩子,手持弹弓捕捉蜥蜴,抓来或吃或卖。

马那瓜是世界上蜥蜴最多的首都,这里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有大蜥蜴的行踪。但因为它不危害人类,人们一般也不去伤害它。

四、千古脚印之谜

刚到尼加拉瓜时,就听说首都马那瓜有一处闻名世界的古迹。它就是六千年前人类在马那瓜城阿卡华林卡留下的脚印,称阿卡华林卡脚印。考古专家们认为,这些脚印是极为难得、极为宝贵的古代人类足迹,是研究美洲古代人类历史的重要物证,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拥有百万人口的马那瓜是一座热带风光旖旎的美丽山城,傍依在面积为一千平方公里的烟波万项的马那瓜湖畔。阿卡华林卡脚印位于马那瓜城西北角人口密集、平房林立、多为工人居住的阿卡华林卡区,紧挨着从马那瓜通往科林多海港的铁路线。这是一座高墙围绕、面积不大的院落。院内一侧是一排平房,那是阿卡华林卡博物馆,陈列着一些有关脚印的资料。院中央是两个相距不远、四米多深的大坑。一个呈长方形,顶端有篷盖,坑底部有一个经过精心修整的供游人驻足观赏、带栅栏的长廊。另一个呈方形,是露天的,未经修整。两个坑底部都印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的脚印和一些动物的啼印。

这个坑长十几米,宽六七米,坑底很平整,像是一块灰白色的水泥板,上面印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脚印。脚印十分清晰,都是朝一个方向去的。有的脚印陷得较浅,五个脚趾的印迹一清二楚。浅凹形的脚底板和略突的脚后跟的印迹也清晰可见,真像是雕刻在石头上似的。根据脚印可以看出,这些古人类脚丫的大小与今人的差不多。有些是大人的脚印,有些则是小孩的脚印。还有的脚印陷得较深,像是脚陷入淤泥拔出后留下的一个个小坑。

有趣的是,在人的脚印当中还夹杂着一些动物的蹄印,也很清晰,有的像是山羊或鹿的印迹,有的则很难分辨。坑的一端,墙壁笔直地裸露着,那是从坑底到地面由十四个不同颜色的地质层构成的。从这个坑出来,走十几米就来到那个方形坑边。这是一个毫无遮拦的露天坑,约有几十米见方。坑底很脏,有许多树叶等杂物,坑四周长满了野草。但仍可在坑底看到许多向同一个方向去的脚印。这两个坑里的脚印竟都是朝向同一个方向,好像是一群人不知甚么原因惊慌失措地朝同一个方向逃命似的。

阿卡华林卡脚印是1874年尼加拉瓜人在阿卡华林卡地区采掘石料时发现的。1880年,尼加拉瓜政府把印有人的脚印的两块石头送交一家人类博物馆考证。当时在这家博物馆工作的美国哈佛大学考古学家和文物收藏家厄尔·弗林特对这两块脚印石进行研究后于1884年首次宣布:阿卡华林卡脚印至少有5万年甚至20万年的历史,是属于冰河期古人类的足迹。他还在《美洲考古》年鉴上发表了不少有关的论文。弗林特的这一宣布震动了世界,引起了一场辩论。欧美考古界纷纷发表学术论文,有的支持弗林特的观点,有的反对。

反对者中有的甚至说,那脚印不是古人踩印在石头上,而是后人雕刻出来的。最著名的反对派是《美洲考古》年鉴总编辑、考古学家斯蒂芬·D·皮特。他于1889年发表文章批驳弗林特说,这脚印绝不是5万年前人类的脚印,它们的历史只有一二千年,因为阿卡华林卡人的脚形十分完美,与当代人类的一样。1891年皮特去世,围绕脚印年代问题的争论也随之平息下来。人们把著名的阿卡华林卡脚印也渐渐遗忘了。

1941年,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偶然发现了一些弗林特写的关于阿卡华林卡脚印的书信和论文,十分感兴趣。于是便派遣考古学家弗朗西斯·B·里查森率领一个考古小组来到尼加拉瓜,在阿卡华林卡地区进行发掘和考察。结果,他们在地下四米深处发现了一个印有十个男人、女人和小孩的许多脚印以及一些动物蹄印的地层。经过整修后,就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这个阿卡华林卡脚印博物馆。

1969年,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学者阿伦·L·布赖恩在阿卡华林卡脚印附近取下了一块岩石进行碳十四化验。1973年,布赖恩宣布了检验结果,证明阿卡华林卡脚印是属5千9百45年前人类留下的足迹,误差为上下145年。

从1968年以来,人们在阿卡华林卡附近多次发现同样的脚印。近年来,在这一带打井时,总能发现类似的脚印。

阿卡华林卡脚印的年代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较明确的结论。但是,这些脚印究竟是怎样留下的?脚印究竟是印在什么物质上?为什么过了几千年还能完好保存至今?这些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物证,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各国考古学家仍在进一步研究,争论不休。

目前,多数考古学家认为,阿卡华林卡脚印是中美洲最古老的人类--古印第安人的遗迹,他们是在三四万年前从亚洲经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六千多年前,马那瓜湖畔气候温和,潮湿多雨,生活在阿卡华林卡的古印第安人在马那瓜湖边以狩猎、捕鱼和拣拾果实为生。湖边草木丰茂,十分泥泞。阿卡华林卡人的脚印留在了湖边的泥浆上。紧接着,二十多公里外的马萨亚火山突然爆发,大量的火山灰漂落到湖边,将脚印覆盖住,起了保护脚印的作用。干燥的火山灰很快吸干了印着脚印的泥浆里的水分,清晰的脚印因而完好保存至今。经地质学家考察,整个马那瓜湖畔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混杂着火山灰的泥浆层。另一种看法认为,经常爆发的马萨亚火山的岩浆和火山灰被雨水冲积于马那瓜湖畔,脚印是印在这种岩浆上的。关于阿卡华林卡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留下脚印的,一般认为他们是在逃避马萨亚火山爆发、奔向湖边时留下的,因为脚印是向一个方向的。

数年前,尼加拉瓜文化部历史遗迹总局考古学家里戈维托·纳瓦罗对此提出一种新看法。他认为,阿卡华林卡脚印不是在躲避灾难逃跑时留下的。因为人的脚印的方向是向西的,而有些动物的蹄印则是向其他方向的。他认为,在一场灾难面前,一切生物求生的欲望是相同的。而如果在南方发生火山爆发,人和动物就都会向北跑。纳瓦罗认为,这些脚印是居住在不同地方的牧民、猎人和拣拾果实者留下的。因为六千年前在中美洲没有陶瓷工业,也下会种庄稼。

五、妙趣横生的玉米节

玉米的故乡是拉丁美洲。它究竟最早产于拉美的哪一个国家,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墨西哥,有人说是秘鲁,也有人说是尼加拉瓜。几千年来,拉美人一直把玉米作为主要食品。就像亚洲人把大米,非洲人把小米、地中海地区人把小麦作为主要食品一样。

据记载,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把玉米传到欧洲前3000年,中美洲人就开始种植玉米了。玉米是现今世界上仅次于小麦生产最多的粮食。

笔者在拉美一些国家工作和生活多年,对拉美人喜欢吃玉米食品深有体会。记得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前市长斯图尔多请笔者吃晚饭,应笔者要求,主人用典型的智利人家常饭招待我们。主人给我们端上来玉米面做的粽子,味道不错。墨西哥人爱吃用玉米夹肉、菜和辣椒馅做的达哥饼。这种饼因其形状,被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一本关于拉美风情的游记书中称为抹布。

尼加拉瓜农民在每年9月26日举行一次玉米节。玉米节期间,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聚集一地,举办全国玉米展览会。每届玉米节,都要从100多种用玉米制做的食品、菜肴和饮料中评选出当年的最佳食品、菜肴和饮料。参赛食品中有面包圈、面包片等各式面包,达哥薄饼、黄油牛奶饼和油煎饼等各式饼类,还有包子、粽子和各式糕点;菜肴中有苛洛呆(清炖漱玉米轴)、腌嫩玉米和凉拌嫩玉米等;饮料中有玉米面可可茶、玉米面粥、奇恰玉米甜酒和玉米酿制的古功萨烈酒。此外,还要选出创全国最高单位产量的玉米生产能手和在农民中最流行的最佳玉米颂歌。

最有趣的是评选玉米皇后。每年都在全国数以万计的年轻貌美的农家姑娘中挑选出24名玉米皇后侯选人参赛。参赛者的服饰必须全部用玉米的各部分制成。她们的上衣和裙子一般都是用白净柔软的玉米棒包皮编织而成,款式与花色酷似布料所仿,极为美丽。花冠是用玉米叶编的。耳环、项链和手镯都是用精心挑选和加工过的玉米粒穿制成的。一眼望去,玉米皇后的造型俨然是一个半剥开的玉米棒。玉米皇后是根据姑娘的面貌、身材和玉米服饰评选出来的。玉米皇后选出后,便乘坐用玉米叶和杆装饰起来的彩车在手风琴的伴奏下缓行在人群中展示其风姿。成千上万的农民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把玉米节推向欢乐的高潮。

尼加拉瓜地处热带,盛产玉米,自古以来就以玉米为主要食粮。中美洲人喜欢叫尼加拉瓜人是比诺雷罗,西班牙语的意思是喜欢吃玉米的人。尼加拉瓜人也自豪地自称比诺雷罗。尽管在100多年前小麦面做的面包已传入尼加拉瓜,但尼加拉瓜人至今仍普遍喜欢玉米食品。首都马那瓜街头到处都有出售玉米食品和饮料的摊点。比诺尔(即玉米面条)和达哥饼已成为尼加拉瓜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尼加拉瓜人十分会吃玉米。不结粒的小嫩玉米轴用来做菜吃,或炒或炖或腌或凉拌,均别具风味。玉米粒磨成粉,加糖或盐做成饮料,冷饮热喝均香甜解渴。玉米面加入各种调料或烤或炸或蒸或烙,可以做成近百种脍炙人口的食品。

尼加拉瓜民间流着许多关于玉米的美丽传说。最有趣的是关于玉米是怎样在尼加拉瓜诞生的神话。故事大意是: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尼加拉瓜有两位可敬的年长的部落首领,他们在7天之内用8种稀罕之物创造了一种新植物,这就是玉米。这8种东西是:一粒黄色的金子作种子的颜色,一滴鹿奶做种子的心脏,一片鹰爪趾甲赋予种子随处可以生长的能力,一滴美洲狮鲜血赋予种子以抵抗力,一根浣熊脊骨赋予种子适应各种气候的能力。一根勇士帽子上的羽毛赋予种子勃勃生机和一片蓝玉赋予种子永远生存的能力。他们把这些东西包在一段蛇皮里使种子有了每年更新的活力,再埋进山洞,等待日出。一日,阳光照进山洞,一颗玉米拔地而起,玉米从此便在尼加拉瓜的大地上诞生了。

六、尼加拉瓜龙虾

龙虾肉鲜味美,是名贵佳肴。拉美地区产龙虾的国家不少,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古巴等国均产龙虾,然而,价格昂贵,半公斤就要花几十美元,消费者多望而却步。唯有尼加拉瓜的龙虾又多又便宜,我在尼工作期间曾一饱口福。

尼加拉瓜东濒大西洋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热带气候,龙虾资源极为丰富。尼加拉瓜大量出口龙虾,每年换汇数以千万美元计。首都马那瓜超级市场上有冰冻龙虾出售。不过,这种冰冻的龙虾不如在海边买的活龙虾味道新鲜,而且价格也便宜。

当地人告诉我,距马那瓜70公里处有一个叫波乔米尔的海滨浴场。浴场附近有一个叫马萨恰巴的小海湾,那里卖龙虾的特别多。渔民每天都下海用网捕龙虾和鱼。

记得是2月一个星期日上午,天气晴朗,我们驱车来到那个广阔的海湾。由于到得太早,夜间下海的捕虾船还未回来。我们光着脚站在海滩上等着。大约10点钟,船尾安装着小马达的小木船箭一般地冲向海滩。入浅水后,船上的马达熄灭了,渔民们把船随潮推上岸。这时,海滩上等着买鱼虾的人们纷纷涌向木船。我跑到一只船边,见船舱里全是巴鱼和小鲨鱼,没有龙虾,便又奔向另一只船。这一船全是活脱脱的大龙虾,我高兴极了。

龙虾的模样可真有点象龙,神气而威风。头上有两条长长的指头般粗的龙须,立着双目,昂着比身体粗壮且大得多的青褐色的头,拖着与头不成比例的节状短身尾,向前爬行着。大龙虾的腿足有小拇指粗,几寸长。

我挑了几只大个的,每只都有一尺多长,一公斤多重,还挑了几只半尺多长的中等个头的活龙虾。在海滩买龙虾一般不称重量,渔民们根据龙虾的大小和个数开价,随行就市,也可以讨价还价。海边的龙虾确实便宜,粗略估计,每半公斤只有一个多美元。

吃龙虾很有讲究,吃法也很多。我喜欢把活龙虾洗净后不搁任何佐料放到笼屉上蒸熟吃。龙虾蒸熟后变成红色,样子美极了。龙虾肉又白又嫩,本身略带咸味,不需加盐,味道似虾似蟹,对虾和螃蟹的味道兼而有之,鲜美可口之极。

龙虾头尤其好吃,肉较身尾嫩,母虾还有籽黄,又香又鲜。尼加拉瓜人吃龙虾是烤着吃,做法与烤牛肉一样。尼加拉瓜朋友曾请我在马那瓜最高级的洲际旅馆吃过一顿烤整龙虾。味道虽不错,但鲜美不如清蒸。(刘瑞常)

(责任编辑:黄芳)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华林 | 尼加拉瓜 | 脚印 | 火山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