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sipac.gov.cn/sipnews/yqzt/20140429yq20zn/mtjj/201410/t20141027_301103.htm 在 2018-03-12 11:00:3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苏州工业园区――专题报道 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二十周年专题网站
 


页面打印】 【内容打印】  【字号      



非凡城市 中国梦想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0周年纪念特刊


湖与城的协奏

    2500年的沧海桑田,孕育出太湖之滨的天堂苏州;20载的光阴流转,铸就了金鸡湖畔的非凡城市苏州工业园区。
    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这三个地理位置相近的天然湖泊分水为带,聚水为宝,延续着苏州几千年的文化情调。20年来,湖光波色见证了园区的诞生和沧桑巨变,串起了非凡城市的发展脉络,又为这座新城注入了发展活力。20年来,园区变迁跨越,纵横开阖,节节拔高,更为蕴育它成长的湖泊增添了无限魅力,丰厚了时代底色。
    金鸡湖,经济湖
    湖是城的善舞长袖 城是湖的华丽转身
    7.4平方公里水面的金鸡湖,20年前本是养殖鱼虾的一洼水面。如果没有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慧眼,它或许还是一如既往成为苏城水乡的代言。历史因机遇而发生转折,李光耀20年前就断言金鸡湖将成为园区的“聚宝盆”,并确定了以金鸡湖为核心的地域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重点区域。一场轰轰烈烈的跨国界合作从此拉开大幕,“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来自全国各地建设者在这里云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于是海关大楼拔地而起,世界五百强企业纷至沓来,邻里中心应时而建,金鸡湖湖畔高楼耸起,这一方水土成了吸引世界目光的热土。
    随着园区20年的跨越发展,如今的金鸡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市内陆湖泊,开放式5A级景区的盛名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接踵而至,一度排名国内热门5A景区搜索首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金鸡湖区域也以全球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心态,敞开胸怀接纳四方,风生水起,一跃而为区域经济高度发达的标杆,被人们称为“经济湖”。在其周边,林立的高楼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以金融、商贸为主要业态的CBD区域吸引了汇丰、渣打、星展等国际知名银行纷纷入驻;东方之门、环球188、久光百货、圆融时代广场等各类商贸综合体鳞次栉比;文化博览中心、李公堤、摩天轮、月光码头等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时尚精彩;湖滨大道、文化水廊、城市广场、湖心岛、游艇码头等环湖景观让湖泊更添现代氛围和人文气息;春到湖畔,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端午节龙舟赛、“春到湖畔”等盛会已成为了苏州人的“盛宴”,世界的狂欢节……一如既往流向娄江的金鸡湖用白帆游艇、绿树景观、城市倒影和七彩霓虹向蓝天白云自信且自豪地述说着因城而变的故事。
    独墅湖,读书湖
    湖是城的深呼吸 城是湖的桃花源
    与金鸡湖隔岸相望的独墅湖更为宽广,14平方公里的开阔广袤水面赋予了其安详宁静的特质。与20年前的金鸡湖相似,独墅湖当时“主业”是渔业养殖;与如今的金鸡湖不同,独墅湖已成为了繁华城市中读书修身的“圣地”。穿湖而过的湖底隧道,使独墅湖融通了古城的文脉,名为“升华”的大型钢结构雕塑成为了独墅湖贯通南北的门户标志,坐拥一泓湖面的以湖命名的科教创新之城更让独墅湖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之湖。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25所中外知名高校的云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和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等精英的集聚,国家大学科技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等科技孵化载体的集群,微软、华为等知名企业的入驻,苏大维格、同程网等近万家科技型企业的涌现……使独墅湖读书教学、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氛围浓郁厚重,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潜力与活力。
    独墅湖畔的“湖畔论坛”,颇有几分金庸笔下“华山论剑”的风范,国内外很多知名的大师、学者都曾登上论坛,展其风采。还有让人称道的是,被喻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生物分子学摇篮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也扎根在了独墅湖畔,已有12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这里发表过演讲,使独墅湖站在了世界生命科学最前沿。湖因人变,人因城聚,蕴育科教创新之城的独墅湖带来的惊喜越发让人期待。
    阳澄湖,养生湖
    城是湖的千年梦 湖是城的明眸善睐
    相较金鸡湖和独墅湖,阳澄湖是大姐大。
    “秋风起、蟹脚痒”,膏脂丰腴的阳澄湖大闸蟹是金秋时节的佳肴,她是美食之湖,中外驰名,让人神往。
    在园区未开发之前,唯亭阳澄东湖少有人知。其实这里拥有阳澄湖近三分之一,园区辖区内的阳澄湖岸线呈半岛状环绕,风景这边独好。秀丽风光更是蕴含丰厚文化底蕴,草鞋山、重元寺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珍贵遗产也坐落其中。
    园区大开发为阳澄湖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大机遇。一座以“半岛”为名的阳澄湖“新生”行动轰轰烈烈展开。便捷快速的高速、高架道路实现了岛里岛外的快速连接,便捷了四面八方品蟹客的交通;环湖自行车道、莲池湖公园、奕欧来购物村、澜庭度假酒店等国内超一流休闲娱乐购物设施,满足高端人群的度假修养需求;气势恢宏的重元寺、草鞋山文化遗址,让半岛更添人文情怀和历史积淀……阳澄湖半岛已告别传统面貌,休闲和养生的定位让其成为了引领阳澄湖周边度假休闲的典范。
    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这城与湖的协奏,奏出了以“借鉴、创新、圆融、共赢”为内核的“园区经验”,孕育了博览风云的胸襟与情怀、引领潮流的视野和魄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金鸡湖、独墅湖和阳澄湖这三座湖泊与园区这座新城的协奏还在继续。东方风来,改革浪潮涌动,创新发展驱动,风景这里更好!(作者 朱启飞 单小辉)

借鉴经验,从规划经济到社会管理

    选择一个雕塑在抽象层面代表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成就,位于湖滨大道的“圆融”雕塑无疑最为合适,它由中新两国领导亲自为其揭幕,更是园区经验的实质象征所在,蕴含合作各方通融圆满之意。选择一家实实在在的公司作为中新合作成果具象展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集团)特殊地位不可替代,它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直接产物,承载了中新合作的光荣使命,参与并记录了园区从一纸蓝图到新城崛起的全过程,其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中新合作大背景的直接推动下,1994年8月13日,中新集团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合资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6月24日,公司更名为中新集团。是中新合作开发园区成立的第一个实体公司,也是园区迈出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最具实际意义的第一步。在随后的20年中,将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国情特别是园区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从而使园区成为既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高效运作又能实现社会文明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域成为了园区人持之以恒的梦想与追求。

    在园区规划展示馆有两张放在一起的规划图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一张是1994年编制园区总体规划时设计师手绘的金鸡湖远景图,一张是2014年园区建成后的实景图。2张相隔20年的图片,却有着高达90%以上的相似度,这让人惊奇、也让人赞叹,惊奇的是规划者的远见,赞叹的是园区规划执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借鉴新加坡经验,园区从规划起步,3000多万的规划投入、“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九通一平的高标准基层设施……这一切在今天已成为全国开发区遵循科学开发规律的范本,将时光追溯到20年前,园区实施这份规划时的胸襟气魄、长远眼光和坚持执着就让人敬佩了。规划是园区借鉴学习新加坡经验的第一步,主要包含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具体涵盖了城市规划管理、基础设施的开发和管理、土地和建筑开发、高效使用生产要素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20年来,通过学习借鉴,园区建立健全城市发展规划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并保证规划严格实施的措施;对道路、水、电、气、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及其统一设计、建设和管理。20年后,蓝图从纸上跃然变成现实,园区人为之付出的努力、艰辛与坚持也是对持之以恒意义最好的诠释,也是对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最好回报。

    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学习新加坡在经济发展管理方面的经验是园区第二层次的学习内容,这也让园区更快更好的与国际环境与国际惯例接轨,为世界各国投资者所赞誉。通过借鉴,园区系统学习了新加坡经济管理、实现合作和有序竞争等方面的经验,具体包括了招商引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资本运作与风险投资管理、劳动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化市场服务、科技经济一体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城镇和社区布局。选择和集聚人才、金融财税管理等内容。最早从新加坡借鉴学习来的一站式服务让园区的“亲商理念”声名远扬,并从中孕育出了苏州三大法宝之一的园区经验;先进制造业的云集让园区成为了制造业的高地,这也得益于新加坡人无私地传授经验;制造业的成功让园区拥有了“底气”,进而转向了科技的学习,让“制造”向“智造”转变时,新加坡再次成为了园区的良师;新城逐步成形,金融成为迫切需求之时,新加坡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再次让园区获益颇多。今年6月,园区获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试点业务,与新加坡开展跨境人民币试点业务,园区多家企业必将从中获益。这项殊荣也表明了国家对园区借鉴学习新加坡经济管理经验的肯定。

    2013年,园区被列为全国首个“中新社会管理合作试点单位”,这是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标志,也表明园区与新加坡的合作已从规划和经济等领域拓展到社会管理层面。学习借鉴新加坡社会管理经验,园区不仅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对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果进行了吸收消化、创新提升;更在社会治理层面,将新加坡政府在建立管理与执法制度、治安管理、社区调解、网络管理、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政府与社会组织和谐互动等方面的举措与政策进行了系统学习和利用。20年来,随着园区发展日臻完善,中西方文化和各类人群的多元融合的景象在园区已是常态,邻里中心、民众联络所、社区民意联系日等以前比较陌生的词汇已融入园区人的生活之中。休闲娱乐邻里中心一应俱全,日常活动联络所里歌声甜、笑声多,百姓民生、要求诉求联系日听得到、做得到。
    值得自豪的是,20年来,园区通过结合实际学习借鉴以新加坡为主的国际先进经验,相继编制了近百项体现园区特色、与中国现行体制相衔接且又与改革方向相符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作为园区中新合作成果的重要标志--中新集团也正在朝着上市的目标稳步迈进。(作者 单小辉)

规划即法,“非凡城市”的独特品牌

    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星港街隧道工程开始动工,其中最重要的项目莫过于星港街隧道。它北起苏慕路南侧,向南下穿现代大道、三星河、苏绣路,上跨轨交1号线,下穿相门塘、苏惠路后接地,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全长约1.56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预计2016年底建成投用。可以说,随着园区经济转型发展和市域东部综合商务城建设的推进,湖西CBD核心区域相继开工建设东方之门、苏州中心等高密度城市综合体,周边市政基础设施愈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为此,园区适时启动星港街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为苏州中心项目整体开发建设、构建园区南北向快速路网、落实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对缓解园区湖西CBD区域道路交通压力,优化星港街路东停车资源,改善公共交通及湖滨公园游览环境,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有着20发展历程的园区来说,开挖隧道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了。2006年5月开工,历时仅1年5个月就建成通车的独墅湖隧桥工程,给了园区人引以为傲的经验积累。该工程是苏州市首条湖底隧道,也是目前国内城市中最长的一条湖底隧道。工程西接东南环立交,东至园区星湖街,全长7.37公里;其中高架桥长3.43公里,隧道长3.46公里,地面接线长0.48公里,地面辅道长2.86公里。工程采用高架形式从苏嘉杭高速公路下方穿过,向东连续跨越通园路、星港街等城市主干道,然后在金鸡湖高尔夫球场西南侧下穿,以隧道形式穿越独墅湖、星湖街后接地,向东通达昆山、上海。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隧道段宽30.2米,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当时的独墅湖隧桥工程不仅搭建起了园区与古城区、苏州与周边之间的交通联系,更成功的打通了苏州、园区、昆山的东西合轴,为园区推进东部新城的快速发展推波助澜。

独墅湖隧桥工程成功打通苏州、园区、昆山的东西合轴。

    从独墅湖隧道到星港街隧道工程,正是园区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引导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1994年,园区开发之初,中新双方互派专家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共同编制完成了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形成了包括技术理念体系、组织运作体系和法规制度体系在内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20年来,园区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以及“适度超前”的开发理念,高起点制定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按照功能整合要求,园区加快推进“一区多园”和“特殊功能区”建设,先后规划建设了国际科技园、综合保税区、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借鉴新加坡“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的做法,高质量完成了中新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开发,把周边各街道纳入区域整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一体发展进程。
     经过20年开发建设,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18亿元,开工建设各类建筑11025万平方米; 建成公共绿化景观33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面积超过12平方米;日供水量能力65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35万吨,实现了全区域污水管网全覆盖;建成设计能力300吨/日的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和科教创新区集中供热供冷中心,初步建成了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形态,形成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独特品牌。商务部考核评价,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环境与节能减排指数在全国十大开发区中居首位。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已经修编完成,更确定了“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江苏东部国际商务中心、苏州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区”的功能定位,制定了园区未来15年在产业转型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在规划即法的园区,势必会按照新的总体规划稳步实施。展望未来,园区将如这份规划一般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东部新城。(作者 凌彦)

中央公园,撬动城市路径的支点

相信在很多老苏州的印象中,中央公园所承载的意义绝不会亚于“大公园”之于古城。这片生意盎然的绿地就有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入户花园”,惊艳了太多八方来客,也见证了一座东部新城的崛起。

    这座园区最早也最著名的公园,有环绕四周的树林水景、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点缀其间的各色雕塑、可以自由嬉戏的亲子乐园……不得不说,这对寸土寸金的园区来说太珍贵了。20年,随着园区的成长,湖西CBD区域的高速发展已使周围高楼林立,中央公园也真正从一座休闲公园成为园区的都市“绿肺”。李松美阿姨是新加花园的居民,也是1997年入住园区的第一代园区人,见证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她对中央公园同样有着特殊的情感:“这里大片的绿地、山石、木椅的组合,每天都有如欣赏一幅美丽画卷。早上我会来这锻炼身体,晚饭后会陪老公来散步,中央公园几乎是我们每天必去的地方。我想这里也是很多园区人朝夕相伴的生活乐园,作为生活在园区的老苏州,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

    其实,在这座“被设计出来”的城市里,同样设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园区在大规模、大面积建设城市公园上从未止步,毫不吝啬,盎然绿意一直都如影随形般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根据规划,园区的公共绿地包括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和滨河沿路休闲绿地3个层次,公园建设及大型绿地是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城市公园,园区还引入了众多植物新品种,以丰富园区的植物生态。目前,园区围绕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以及青剑湖、东沙湖,共建成大小公园30多个,小型公共绿地小品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公园和绿地全部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让园区百姓享用绿色。春天白塘公园樱花飞舞,夏日莲池湖公园吹一身荷香凉风,深秋红枫林“枫”情万种,冬日东沙湖生态公园梅花傲然开放……还有家门口的方洲公园、中塘公园、唯亭公园、青剑湖公园等都让居民随时随地能够感受绿意,园区人的公园生活就是这样触手可及。花园城市是新加坡最响亮的城市名片,而随着中新合作的开展,这张城市名片也自然而然的被带到了苏州,带到了园区。

园区“入户花园”,让居民尽享惬意。

    同样,说起园区城市雕塑的起步,也得回到中央公园。正对于苏州大道的雕塑《合作》有着红与银的强烈对比,“S”形与“菱”形互相交错,紧紧相连的和谐结合。《合作》是园区最具有标志性的雕塑之一,她的落成象征着中央公园的成立,更象征着园区与新加坡的友好合作,求实进取,开拓创新,以迎接光辉灿烂的新世纪。有人说,城市雕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是城市一张张亮丽的名片,这样的赞美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城市雕塑和城市品位之间休戚相关的内在联系。雕塑代表了城市的品位与气质,将城市内在的精神风貌外向释放。雕塑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是都市人的精神营养品。作为城市形象的标志和城市品位的象征,一座座雕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建设水准。
    在园区,每新建一个区域,都会以这个区域的功能特点设计、配置相应的城市雕塑,用雕塑点亮城市风景。从开发建设之初的“窗口”,到进入独墅湖区域的“升华”,园区众多雕塑作品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展示手段点缀着城市的美景。目前,园区的城市雕塑主要分为三大类:具有纪念意义的主题雕塑、与周围环境相互交融的生态雕塑,以及与市民生活贴近的人物雕塑。正是最初这样的分类,才使得雕塑作品能以更为丰富的艺术形态在园区生根发芽,园区文化的包容性也由此得以更好地展现。577座雕塑,让人读到了她独到的美丽,品味出的是这个新城或时尚、或传统,或柔媚,或灵动的多个侧面。
    在园区,无论是畅行于大型生态公园自由呼吸,还是停步于社区公园欣赏城市小景,抑或漫步于景观大道体会强烈的时代气息,处处展现着独特的城市风貌。如今,推窗见绿已是园区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20年时间,园区已成长为一个人人羡慕、人人向往的宜居天堂。(作者 任一)

信息化,打造非凡之城的“聪慧大脑”

    每当夜幕降临,路灯、景观灯点亮城市夜生活,在苏州工业园区,迷人夜色的背后有一位“智慧管家”--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盏路灯、每一棵树木、每一个垃圾箱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借助信息化手段,城市管理更高效、更“聪明”。

    2010年,园区基本建成地理信息资源库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11年,园区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没有经过试点直接授牌的“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2014年,园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升级,在全国首创了城市部件实时更新机制……园区一步一个脚印探索着城市管理的“智慧模式”。
    严格的规划与精准的建设是园区这座美丽花园城市的最有力“法宝”。如果说建设造就的是先天美貌,那么管理就是后天保养。“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就像园区的高级咨询师。”平台相关负责人张蔚进一步解释道,“之所以高级,自然是因为应用了信息化方式。”以一盏路灯为例,登陆平台,数字城管可以找到它的编号和权属,交巡警可以找到它的道路地址,管线管理部门可以准确地定位它的管线,照明公司可以轻松找到它的控制箱关系……

    不仅如此,该平台通过对城市部件的实时更新,实现了从建设到管理的信息无缝对接,施工竣工即部件数据入库、建设结束便是管理开始。城市部件实时更新相较于原本一年或者二年定期采集更新的方式优势数不胜数。实时更新机制得到的是第一手的信息,信息精度与完整度将大大提升,填补了原先可能存在的“空窗期”。“比如树木,它是不断成长着的,两年后再去采集的信息显然与最初栽种时变化很大,对于后期的管理十分不利。”工作人员解释道。
    截至目前,园区的地理信息资源库包含669个图层,园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经为园区规划建设、国土房产、城市管理等17个单位提供了地理信息资源服务,年访问量超千万次,成为这些部门业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支撑。园区地理信息资源的更新积累和共享持续、准确、权威的满足各种应用要求,并充分将体制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将成本降到最小化。

    庞大的信息数据在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汇聚,通过分析将会得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以优化业务流程,“比如某一个垃圾箱经常满溢,那么我们可以建议环卫部门在附近再增设一个;比如某一道路经常拥堵,那么可以分析拥堵的原因,进行改造或者疏导等等。”
    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手数据通过融合、挖掘、分析,还将反作用于园区城市建设。通过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整理分析,马路要建多宽、交通该如何疏导、垃圾箱该如何分布、树木要怎么栽种,都可从凭经验的定性决策向更科学的定量决策转变,根据实际需求、应地制宜。
    园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仅仅是园区信息化建设大潮的一小步。如果说,前20年,“规划先行”、“亲商服务”推动了园区的众多国内领先;那么,未来20年,打造“智慧城市”必将是园区继续保持率先领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电信“城市光网”覆盖260个小区楼盘,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40G;“无线园区”建成wifi热点区域600多个,实现全区主要商务楼宇、公共场所免费接入; 移动4G网络率先在区内开通试点,各运营商网络基站进一步实现共建共享,园区已成为苏州乃至全国通信网络覆盖密度、带宽速度均适度超前的区域之一。与此同时,智能公交、智慧教育、数字城管、智慧社区等平台的建设不断加速,信息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生活。
    园区23个局办部门在电子政务、民生项目、顶层设计、产业升级、信息化培训等众多方面展开工作,各类信息化培训、讲座、沙龙、网站、微博等多种形式活动层出不穷,信息化联盟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在园区,信息化靠的是全民共建,实现的是全民共享。(作者 唐晓雯)

绿色,不变的城市底色

    “这哪里是一个工业园区?这明明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初到苏州工业园区的人都会发出类似的感慨。确实,在园区这个大花园里,绿荫环绕、百花齐放、三湖争艳,有太多的美丽供人观赏; 迁徙而来的候鸟在园中欢腾翩跹,人与自然的和谐灵动让游客放慢脚步,而居住在此的人们则会调侃道:住在园区,要勤洗车啊!不是因为脏,恰恰是因为这儿环境好,鸟太多啦,所以“鸟屎成灾,爱车遭殃”,对于这种“令人快乐的烦恼”,估计也是所有园区人的共鸣吧。

    2014年初,园区用一份《生物多样性调研报告》解释了这种“烦恼”:目前,园区共131种鸟儿展翅高飞;570种栽培植物、199种野生植物散落各处;328种水生生物畅游湖底,清洁的水域“孕育”着丰富的物种……生物种群结构多样,城市次生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以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重要湿地为主的湿地资源保护网络体系。在如此丰富生态系统中,有一点点“鸟粪”自然不足为奇。如果说这些花鸟鱼虫是大花园中的一簇“绿叶”,那么支撑起这片绿叶的枝干则是“环保一票否决”的那条硬杠杠。熟悉园区的人都知道,在园区制定的各类法规性文件中,第一个出台的便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想到园区投资,首先要过环保关,而著名的“环保一票否决”也成为了园区的另一张招商名片。曾经,某外资企业满怀信心来到园区,不料,虽环保标准很高,但因产业业态不符合园区要求,故第一关就被环保部门拒之门外。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在20年开发建设中,园区始终严格执行招商项目节能评估、环保准入制度,累计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400多个项目进行“一票否决”。

    此外,苏州工业园区还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有61个建筑项目通过各级绿色建筑认证;建成省市级绿色社区84个、绿色学校56所,绿色低碳社区比例达76.4%。工业方面,截至2013年底,园区万元GDP 能耗已降至0.272吨标准煤,万元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约0.627吨标准煤,生态环保指标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开发区首位,能源利用状况水平已处于全国前列。此外,园区还设立了2000万元的节能和低碳领域的引导资金,累积引导超过200个各类节能低碳改造项目,年节能量超过10万吨标准煤。而对于那些产能落后,污染较大的企业,园区推出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末位淘汰制,用更完善的环保制度不断净化自身环境。正是这份对环保的坚守,留住了园区今天的鸟语花香,成就了全国园区科学发展的成功典范。

    在成绩的背后,是园区政府和78万常住人口的共同努力。为倡导市民绿色出行,2012年,园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投用,目前已投放自行车4320辆,实现了全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全覆盖,园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站点数量、车辆数量、办卡数量、使用率等各项指数均位居国内前列。同时,为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园区政府还兴建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长-热电厂-集中供热制冷中心”四位一体的循环性基础设施,从城市内部提升净化能力。此外,一批如“环境健康安全(EHS)协会”、“爱莲同舟环保联合会”的民间环保组织也同样活跃在园区环保事业中。如今,从社区里的衣物回收箱到散落各处的“跳蚤市场”,从全市第一条全太阳能路灯街到刚刚投入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车,从学校搭建“环保联盟基地”到企业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在园区早已蔚然成风,政府搭台,全民参与的绿色发展之路已深深扎根园区,不断壮大,枝繁叶茂。
    20岁的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集“科技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一体的生态化发展之路,同时也实现了从传统农村形态到生态宜居新城的巨大跨越; 下一个20年,甚至更远的将来,园区还将坚定信心,让这片绿洲承托起更雄大的梦想,将绿色低碳的花园生活带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作者 蒋佳骅)

产业转型升级,与时俱进的持续工程

当我们回眸园区产业发展时,一个伴随着园区20年成长起来的企业,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它的发展历程正契合了园区每一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它就是三星公司。

    1994年12月,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在园区独资兴办了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拉开了之后20年与园区的不解之缘。三星(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不仅成为了三星电子在亚洲的第一个半导体生产基地,同时也成为了落户园区的第一家外资企业,更是园区首批大规模投资兴建的标志性企业之一。随着园区制造业基地的逐步发展壮大,三星的前进脚步也在加快。1995年,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和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建成了白色家电、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等重要的生产基地。紧接着,当园区将产业发展重点方向转向高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的时候,三星公司也在适时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2003年,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3年10月25日,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单笔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三星液晶8.5代线正式投产。随着此项目的投产,园区已经拥有五家大规模的三星工厂,并且成功打造了高端显示产业“LCD-产业集群”,形成了包括材料、零部件、生产和物流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与此同时,三星还顺应园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背景下,开始向服务业和金融业领域进军,拥有了新罗酒店和保险公司。

    从三星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园区主导的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不谋而合。2012年,园区提出“2+3”计划:对制造业的两个主导产业进行提升,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瞄准未来发展三大新兴产业,一是以下一代互联通信为核心的云计算,二是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三是生物医药。三星、西门子、飞利浦、博世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逐步向高端制造能级提升。统计显示,9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0个项目; 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36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此外,这些企业还在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园区拥有经省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达就到了27家。园区正由“制造”向“创造”大步迈进。

    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一个成熟制造业的知识流程外包高地正在园区崛起。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2.5产业,提供从研发设计到制造业管理及市场销售,集生产和服务于一体专业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定位“微笑曲线”两端,为制造业做加法、收获乘法效益。目前,园区已经建成60万平方米的2.5产业园,聚集了TE、IBM、百特、泛博等100家知名企业及相关功能性中心入驻、3万就业人口规模,成为苏州新型服务业聚集的新平台,为园区区域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园区投入的产业方向也聚集于纳米科技应用、云计算、生物医药等战略性科技新兴产业。在先进制造能级提升的同时,园区的新兴产业呈现出快速成长的喜人态势,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较2012年提高3个和2个百分点,达到61.1%和56.3%,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云计算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40亿元、233亿元、140亿元,增长55.6%、29.4%、38.8%。依托入驻的25所中外院校、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科研院所及各类载体资源,推动“官产学研资介”协同创新,形成了校地、校企、院地、院企多方合作机制,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园区自2007年启动科技领军人才工程以来,已累计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项目606个,9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培育出一批包括同程网、欧姆尼克、吉玛基因等在内的创新型企业,三大新兴产业保持30%以上速度增长,构建了良好的新兴产业生态圈。(作者 凌彦)

国际商务区,抢滩开放型经济的魅力“魔方”

    在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国际商务区沿线,可以看到两幢标志性的建筑:一幢像一个红色的集装箱,另一幢则像正在转动的魔方。这两幢标新立异的建筑先后作为园区国际商务区的办公大楼而成为园区的“东大门”,其功能的转换也折射出综保区发展的清晰轨迹。

    2004年5月,现代物流园大厦,即“集装箱”大楼竣工交付使用,其功能是为彼时的园区出口加工区内的各类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办公、报关、检验检疫等功能和服务。
    2008年1月15日,全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在园区正式封关运作,而“集装箱”大楼也成为了园区综保区的“总部”。

    综保区成立之初,园区的加工制造和加工贸易正处在高点。而综保区封关运作不久后,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贸易开始走向回落,“两头在外”的综保区也面临着转型:如何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于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供综保区向微笑两端提升,园区综保区在“集装箱”大楼东面设计建造了如今已然屹立的“魔方”大楼。经过三年多的建设,“魔方”大楼正式竣工启用,“集装箱”大楼原先的功能搬迁至此,园区也基于综保区转型的需要,于2012年11月正式以综保区为核心板块连同周边非保税区域设立了园区新的功能板块--国际商务区,并落户在新落成的“魔方”大楼里,而原来矗立在“集装箱”楼顶的“SEALL”的字样也改换成了“魔方”楼上的“国际商务区”。

    从“集装箱”大楼到“魔方”大楼,园区国际商务区的转型轨迹清晰可见。表面上看,这是两幢建筑物功能的变换,但其内在却是综保区在功能业务上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据统计,自“魔方”大楼启用以来,国际商务区就开展了包含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贸易多元化功能拓展等多项在全国范围内领先的创新探索。
    如2013年12月18日,江苏省第一单跨境电商货物从园区国际商务区发出,这标志着全省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正式开始运作。“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全新贸易模式,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与货物流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更多实际贸易,产生资金沉淀。”国际商务区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国际商务区通过吸引中粮我买网、易买服科等大型电商企业入区运作,开展进口食品分销和跨国采购业务。

    此外,在金融贸易方面,国际商务区吸引了嘉吉、WESCO等一批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入驻,实现了区域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转口贸易结算、境外仓储转卖等一系列新型贸易类型,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量。
    目前,国际商务区已引进生产制造、贸易物流等各类企业383家,包括加工制造与研发、国际贸易、国际分拨配送、国际结算等多种业态。2014年10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园区综保区现有规划面积内划出专门区域作为贸易功能区,开展调整相关税收规定,促进贸易多元化试点。此项试点是对现行综保区贸易功能的做通和优化,企业发展模式由外购外销、两头在外的“V”形转变为内购、内销、外购、外销相结合的“X”形,满足企业进行全球采购、分拨、销售的多样性、多元化贸易需求。在不断拓展业务的同时,园区综保区还积极瞄准特殊监管区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贸易新特征,不断拓展自身口岸和平台功能。近三年来,园区综保区就批准建立了综合检验检疫平台、吴淞江内河多功能港区、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口岸、进出口食品监管场所、药品进口口岸等。
    不经意间,园区国际商务区已悄然向综合性口岸平台转型,不仅仅是包括早些年前那样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如今的园区国际商务区,正加速由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向微小曲线两端转移,从而成为整个园区转型升级的一个窗口和平台。
    为服务于不断提升的各类功能业务,园区物流通过“虚拟空港”、“虚拟海港”创新举措,无缝链接了周边所有的实体空港、海港,设立了集海关、国检、外管等职能部门于一体的一站式通关大厅,为区内外企业提供了便捷而高效的通关服务。
    但是作为江苏省内最繁忙的海关监管场站之一,园区国际商务区(综保区)每天进出主卡口车辆达6000余次,而区域内只容纳得下300多个停车位,稍有滞碍便会导致车辆积压,影响企业生产运作及物流、仓储成本控制。
    为了更高效的通关速度,国际商务区积极整合海关、国检、外管等部门的通关数据,建成了“国际商务区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实时查询通关进度、追踪后续步骤、及时办理各种手续。
    国际商务区还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集成各类传感器,综合道路、卡口、停车场、泊位、仓库等各环节资源,实现了区域的“三个智能化”(卡口智能化、场站智能化、查验智能化);此外,结合跨境金融监管优势,开发建设了“园区内企业跨境人民币贷款信息登记系统”,促进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成为了园区发展新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撑。
    一个智慧化日趋提升、政策功能日臻完备,带动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国际商务区正扬帆起航。(作者 徐苏丹)

苏州国际科技园: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生”

    这里不见工厂密布,亦不闻机器声轰隆,但在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企业总产值却高达百亿,这就是创新型经济的高效率。走进苏州国际科技园,高楼林立,办公楼几乎全部投入使用,高效的楼面利用率印证了这是一个富有旺盛生命力、运营良好的产业园。从2000年建园至今,短短14年间,苏州国际科技园就从最初的“零发展”进入即将建设完成的第七期,发展速度可谓惊人。

    建设苏州国际科技园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出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初信号。1999年年底,园区已引进外资达67亿美元,到账外资33亿美元。当时,园区以外向型经济唱主角,而这些企业多以加工业为主,科技创新的研发机构却不在园区。当时的园区决策者就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培育园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思考的结果是,2000年4月,苏州国际科技园正式开工建设,在园区,国际科技园树起了第一面本土企业科技创新的大旗。
    围绕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应用性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科技园加强产业驱动,从培育服务外包市场入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国际科技园加大研发驱动,开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
    截至2013年底,苏州国际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1544家,集聚各类高科技人才32000多名。园内聚集的企业包括:微软、华为、惠普、甲骨文、思科等9家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同时,国际科技园通过园区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等支持政策,引进和培育了国内最大的旅游B2B电子商务平台--同程网、国内知名CAD软件开发商--浩辰科技、国内领先的高端光模块供应商--旭创科技、国内最早从事3D网络游戏开发企业--蜗牛电子。

    回顾苏州国际科技园的成长历程:2000年4月,苏州国际科技园一期启动建设;2007年5月,苏州国际科技园四期建成。一至四期位于金鸡湖大道,既定位于创业企业孵化,又可为旗舰型企业及总部经济发展提供服务。2008年9月,在独墅湖东南方向,苏州国际科技园五期--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2007年8月,苏州国际科技园六期--引用LOFT概念的创意泵站投入使用。2011年8月,苏州国际科技园七期--云计算产业园开工建设。预计到2014年底,首期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可交付使用,将致力于培育和扶持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
    按照国家级软件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要求,苏州国际科技园定位于软件外包、数码娱乐、集成电路设计和行业应用的高新科技四大特色产业,致力于成为辐射华东地区的软件、动漫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从第一期到第七期,科技园的建设仅用了14年的时间,在推动园区产业转型上取得了可喜成绩。苏州国际科技园既是一个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也是一个产业园。营造出了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使科技园快速动工、快速发展;园区环境优越,软件企业在这里既能找到好的综合配套,也能发现需求市场和应用空间。
    从2003年起,科技园就以企业共性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投入,陆续建设了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软件评测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培训中心、综合数据中心、动漫游戏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些公共服务平台使它有了“技术保姆”的称号。而服务的提升则体现在科技园的组织功能和架构演变中:从产业管理中心到单独设立发展部,从“虚拟客户服务中心”到客户经理制,直至2010年,公司大胆改革,在发展部的基础上成立了科技园生产力发展中心,力图成体系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非核心业务外包以及其它创业服务。

    三年多前,苏州国际科技园为企业量身定制的“SISPARK成长计划”诞生,希望通过差异化和系统化的优质服务,为处于孵化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提供创业支持,在他们实现创业梦的道路上,扮演了创业者的“服务生”角色。
    更为重要的是,“SISPARK成长计划”并不是一种单向输出服务的方式,围绕技术、人才、资本,它通过盘活各种生态要素,只为打造一个“助力梦想”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一个健康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不仅要积极利用外部元素,盘活企业与企业间的互动显得更为重要。
    放眼园区,像国际科技园一样的创新载体比比皆是,伴随着生物纳米园、苏州纳米城、云彩计划产业园、桑田岛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等的加速成长,许多创新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不断驱动园区创新“引擎”的重要力量。(作者 唐晓雯)

科技金融,让“智本”与资本快乐融合

园区东部,湖水荡漾、绿树成荫的东沙湖生态公园正蕴育着勃勃生机。同时,坐落于其中的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已经成为园区为加快建设金融创新区的战略发展目标打造的专业创业投资金融聚集区。我国首个国家级大型人民币母基金、总规模达600亿元的“国创母基金”也正设立于此,成为园区创新型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通过促进人才、项目、资本的集聚和对接,为创业者和创投家搭建成就梦想的舞台,园区金融创新的无限活力和生机在这里迸发。

园区为创业者和创投家搭建成就梦想的舞台。

    2009年5月,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投入运营。2011年7月,“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在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挂牌设立,这也是国内唯一服务于“千人计划”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截至2014年6月,中心已累计入驻股权投资管理团队46家,管理基金61支,管理资金规模超470亿元,为623家企业提供股权投资,其中29家企业成功上市。在中心服务项目中,有6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5人入选“千人计划”创投人才。一路走来,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其完善的服务体系。通过基金服务、投融资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三大业务板块,“聚在沙湖”、“融在沙湖”、“成在沙湖”、“学在沙湖”和“千人计划”创业大赛五大品牌活动,在资金、产业、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简单地来说,中心提供的是一个开发的创业投资平台,只要是和创业、投融资有关联的利益相关方都可以到这个平台上来,他们做的是根据参与方需要推出更多创新的服务,促进平台的活跃,让其中的每一个角色相互之间形成有效互动。

    科技联手金融,是美国“硅谷”形成、发展的原动力,园区正是在学习、借鉴“硅谷模式”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金融产业创新发展、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只有“脑袋”没有“身体”是很多初创期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2010年,由银杏科技金融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多家民营股东共同设立的苏州市融达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全国第一家探索实践“债权+股权”贷投模式的科技小贷公司,融达科贷积极为处于创业初期、困于资金瓶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雪中送炭”,成为推动园区科技与金融实现产业融合的“先行军”。

    如今,打造“科技金融硅谷”已成为园区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智本”和资本得到了紧密融合。去年7月,江苏省科技厅会同相关部门择优认定了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12家单位为首批省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对园区来说,这意味着构建完整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和丰富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等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13年园区新增70多家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多种金融业态并存,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毫无疑问,创新是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今年6月,园区获批正式开展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具体包括在新加坡的银行机构对园区企业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投资、园区内企业到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个人经常项下及对外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等四项。试点当天,共有7家新加坡的银行和11家园区企业参与试点,签署5.275亿元跨境人民币贷款合同。园区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就通过中国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申请到了岸外人民币借贷业务,贷款总额为1.5亿元。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服务,贷款利率更低,且简化了手续,整体而言,企业可节约至少一成的贷款成本。中新跨境人民币业务对推动园区探索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产业快速发展,促进苏州区域金融中心高地的建设,推动区域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有着重大意义。同时,这也为园区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满足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资金配套需求。
    未来,园区还将通过大力推进建设“中新金融创新合作试验区”,进一步探索金融创新。以抢抓国家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契机和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平台的推动,使园区成为卓有成效的金融改革试验田。(作者 任一)

精致商贸,开启时尚消费新纪元

    有人说,当在商业中读出文化,在传统中读出现代,在精致中读出精彩时,才能真正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魅力所在。
    苏州工业园区不仅在开发理念上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在城市运营上也有效坚持了提前布局和循序渐进。从农田洼地到制造业高地,从坐拥三湖、绿荫环抱的生态园区到楼宇经济兴盛、商贸三产繁荣的现代化城市,园区的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活力和竞争力日趋饱满,这些成绩,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是如此直观清晰,无比傲人。

高层次、多元化商贸塑造“非凡城市”品牌新形象

    1994年建设伊始,园区就规划了“手电筒”形状的湖西中央商务区(CBD)。随着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区域CBD的外延与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和提升。2005年,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园区CBD被确定为苏州市域CBD,将力争建成长三角次级商务中心。这块环湖而据的区域,占地约为6.8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1370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在建商业建筑面积超150万平方米,80米以上在建和拟建的高层、超高层建筑140多幢,是展示园区“洋苏州”形象的重要窗口,也后来居上地成为金融、总部、商贸、旅游、专业服务等业态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园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轨道交通1号线为主线,形成贯穿湖西湖东、涵盖地上地下的苏州东部现代化城市形象和商业主轴,完善中心城市CBD 功能,打造城市高端产业中心、金融商业中心、文化行政中心。而今,CBD已累计引进了200多个重点金融类项目,国内最大单体百货久光百货、大陆第一家诚品书店、台湾著名商贸品牌新光三越等文化商贸精品,并培育出中国特色商业街李公堤、苏州最美夜景地月光码头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
    除此之外,时尚舞台、圆融时代广场、印象城、金鸡湖商业广场、邻瑞广场、圆融星座等一大批新老商贸载体集聚,欧尚、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百安居、山姆会员店等著名连锁企业和国际品牌纷纷落户,凯宾斯基、新罗、中茵皇冠、洲际、凯悦等高星级酒店相继开业,均成为园区城市繁华的重要标志,高层次、多元化的商贸流通也为园区塑造“非凡城市SIP”品牌形象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园”谈商圈发展,听上去既不靠谱也很突兀。尤其还要围绕一个湖来做经济文章,可信度更加大打折扣。“邻居”太湖走的是水产山憩农家乐路线,西湖则选择了休闲浪漫的文艺小清新定位。金鸡湖是个例外。金鸡湖商圈几年时间就以惊人速度崛起,不仅改写了苏州城市服务业的版图,而且改写了苏城的结构,意义重大而深远。
    商圈在冠以“圈”名之前,通常是还没形成规模也没达到体量的商业。园区的商业起步于社区商业。在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1997年成立邻里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开出了第一座新城大厦邻里中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至此,园区商业掀开了发展的序幕。很快,东环路沿线开出了欧尚、百安居、大润发、家乐福等大卖场,金鸡湖西侧开出了左岸商业街、湖滨新天地、李公堤等特色商业街,金鸡湖东面落成了51万平方米的商业航母项目--圆融时代广场……几年时间里,园字头的商业项目就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冒头、蓬勃生长,区域商气迅速鼎沸。
    2010年,园区编制完成了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搭建起“4+3”的商业布局体系。其中,“4”是指“城市级商业中心、片区级商业中心、邻里级商业中心、居住小区配套商业”四层级城市商业体系,“3”则是指“特色商业街区、轨道交通枢纽商业、休闲旅游区商业”三类专业商贸功能区。这份商业规划明确了环金鸡湖商圈建设的核心地位,并把发展商贸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完善城市功能和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有力保障了园区商业向城市商业的转型发展和整体繁荣。
    商贸是城市的外衣,光鲜亮丽的装扮能让城市魅力百分百地散发出来。园区商贸发展的日新月异,也是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入住居民快速集聚形成的多样化需求,凸显了这座新城的强大吸引力。
    现如今,园区开出的大型商业项目已近30个,集中分布在环金鸡湖区域,业态涵盖大型百货、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大型品牌专业店、大型折扣店、社区商业、特色商业街、轨道交通商业等,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商业格局。一大批国际时尚消费品牌和知名商贸服务机构随之被引入园区,短时间内就颠覆性地改变了苏州人保持数十年的购物习惯和消费理念。这个环湖的聚财商圈,把2500年古城姑苏带入了更具国际化视野的时尚消费新纪元。2003年-2012年的10年间,园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高速增长,平均增幅22.5%,2012年达到242亿元,是2003年的7.8倍。
    园区商贸与旅游、文化、体育、会展等产业的融合,也是彰显其区域发展独特性的一道亮色。依湖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包括商务旅游节、艺术节、国际半程马拉松、端午龙舟赛、双年展等,现都已成为旅游文化节庆的区域品牌,一年一度举办的全国规模展会则打响了苏州电博会、创博会、医博会、纳米展等一批商务会展品牌。商务聚会、重大节庆、文体赛事、现代会展等集聚了人气、提升了商气、促进了消费;商贸功能的完善和商业种类的齐全也吸引来更多海内外品牌活动的落地举办。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一座“工业园”能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工业园”里的金鸡湖景区能成为全国唯一以商务旅游为特质的国家5A级景区,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 方怡)

素毫歌盛世 翰墨写华章

二十年岁月峥嵘,二十年进取开拓,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圆融和谐的发展新姿,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奋斗诗篇。素毫歌盛世,翰墨写华章。在园区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园区书法家协会隆重推出了庆祝园区成立二十周年书法展,收集了六十余幅入展佳作。展览还特邀全国八位中青年代表书家参展,为广大书协会员与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走近名家,开拓视野的良机。本次展览书作内容大多选自《城东诗抄》等反映园区风土人情的典籍与著作,充分表达了对园区山川水泽、风物民情的涵咏之情,抒发了对园区今昔胜概与辉煌成就的赞美之情。

    伴随着园区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园区书法家协会必将继续用丰富多彩的书艺活动践行“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活跃园区人民文化生活,促进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为园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刊摘选部分佳作,以飨读者!

镜头定格魅力园区

    20年,一座新城如何崛起,又如何蜕变?一场以“辉煌20年,定格园区最美瞬间”的主题摄影大赛通过经半年的全球征集,吸引了无数摄影人、园区开发建设的见证者、“洋苏州”,甚至只是“路过”园区的旅人的广发参与,他们拿起了手中的相机或手机,定格下自己所看到的非凡城市,将园区的美与自己的独特视角相融合,并通过镜头表现出来。
    每个人的眼中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园”,这里,请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共同品赏摄影师眼中和心中的苏州工业园区。

孙帆《再展辉煌》(昆曲白蛇传)

商铁军《同乐》

丁嘉一《金龙》

 
卫吾政《斗转星移20载》 

姜永勇《乐在蓝天碧水间》

丁嘉一《大家一起来加油》

关锦峰《金婚如歌·携手夕阳》

唐技神《俯看连厢表演》

卫吾政《明天会更美》

一站式服务中心,亲商服务360度

    近年来,以“一站式”服务为特征的行政服务中心逐步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模式和平台。其实早在1996年,苏州工业园区就引进了这一概念,开创了全国先河。

园区亲商理念从一站式服务开始

    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是园区管委会学习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旗舰项目,是园区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园区“亲商”服务的主要窗口。十九年发展变革,一站式服务中心从成立初期的3个办公室、6个工作人员发展成为拥有79个服务窗口,132名前、后台工作人员的强大政府服务平台。中心采用独特的授权式审批模式,目前可受理行政许可事项54类、非行政许可事项32类;入驻部门受理行政许可事项29类、非行政许可事项14类,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自主审批权的行政服务中心。伴随园区的不断发展,中心的自身服务能力也与之相匹配不断改革提升,“一站式”的概念在创新升级中又被赋予了更多更深层次的内涵。
    亲商的本质在于服务,而服务的关键则在于“以人为本”。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改革创新,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营模式。从2003年引进Call Center热线系统到2005年的中午值班和节假日预约加班制度,再到2009年延长值班,增设电话网络等预约渠道,一站式服务中心正不断以“亲商服务”为理念,以更快更便捷为初衷,从局部到整体延长了可提供服务的时间,实现了全天候不间断服务。

    当“私人定制”概念日益走红时,一站式服务中心于2011年推出的“绿色服务通道管理办法”则是对其理念的深刻演绎。中心会根据每年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统计、推进上市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为企业出谋划策,特事特办。在园区,惠氏、安德鲁、AMD、新鸿基,大大小小很多企业都能说出在一站式服务中心享受特别优质服务的故事。例如达能食品,工厂在规划建设中也曾遇到尴尬--项目审批时无法提供全部图纸。中心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把前道的桩基工程图纸先留下来单独审批。在审批过程中,由于企业法国设计图纸的应用软件平台不同,无法在电脑上审批,中心的工作人员就通过原始的方式逐一翻阅、审核图纸,仅花费短短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从送审到拿到所需批文的全部流程,使企业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提早了整整一个月,让达能食品开工建设抢在了国内建材价格疯涨之前,直接为其节省了30%的成本。
    2014年,中心借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契机,全力打造并联审批模式。区别于其他城市服务中心的单一部门窗口设立,审批还需转递其他机关的繁复“串联”式服务,一站式服务中心利用充分授权有机整合各部门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将企业设立相关的工商、税务、质监、经发等整合,实现一窗受理、一口收费、一次拿证的“并联式”服务。客户无需再奔波辗转于各机关之间,只需在连班窗口递交一套资料即可一次性办理好内资企业的“一照两证”和外资企业的“一照三证”。目前,85%的业务都可在中心前台实现当场受理并办结,10%的业务在1-2个工作日内办结,5%左右的业务在3-5个工作日内办结, 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限,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前台受理、前台办结”的便捷理念。

    当“无纸化”、“数据化”、“电子信息”等“E词汇”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时,一站式服务中心在2004年就开始了描绘起自己数据库的蓝图。2004年,中心通过与海关联网实现了加工贸易手册的电子审批,成为商务部在全国的第一个试点单位。之后,一站式服务中心又步履不停,通过免表网上审批系统的开发,企业备案、共商名称预核准等多项业务的网上审批的陆续开通,为园区的进出口贸易开启了一条绿色快捷之路。2008年底,一站式服务中心改版之后的网站正式开始启用,所有的业务实现了100%网上报审批。网上报审对于企业所提供的优越之处在2008年的罕见雪灾中得到了诠释。在大雪封城的20多天中,一站式服务中心业务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平均每天办理加工贸易审批50余份,免税进口设备审批105余票,一如往常的为园区企业个人提供服务。
    为整合资源形成集成服务,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开发内网审批系统。2009年,中心牵头建设的由商务部EDI中心认可和支持的全国首创加工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简称加贸平台),不但打通加工贸易数据在政府部门间流通的数据环节,还实现对加工贸易数据的全流程监控。几经改革,如今的加贸平台实现了经发、海关、国检等部门跨部门协同办公,园区企业申请加贸业务也从原来的“面对面”衍变成为现在的“键对键”,实现了从递交纸质申请材料逐步转变成为电脑远程上传材料的跨越,直接为外资进出口企业缩短了50%以上的流程办理时间。
    伴随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人群增加,为提升客户体验和方便企业个人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中心在2012年开发了“手机3G版一站式服务中心”并于4月在Apple Store上架,从而从“一站式”跨越升级成为互联网移动全覆盖的“E站式”服务平台。
    延生亲商、交互创新、跨越时代,无论是从服务还是到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一站式服务中心都始终以亲商为本,用理念制胜;以效率为先,用创新升级,不断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将“依法行政”的工作作风和“亲商、亲民、真诚服务”的理念充分融合;把服务流程化和服务信息化有机结合,在不断延伸亲商服务的同时,实现了“大厅一站式”到“互联网移动终端E站式”的跨越,为园区政务服务提供了360度更全能更完善的平台。(作者 彭聪)

引才留才,城市发展的“引擎”

    2014年7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第八届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第二轮专家评审会。进入评审程序的235个项目,接受来自国内知名行业专家、知识产权专家和创投专家的严格考核。而考核的通过,则意味着项目团队离获得总额超1000万元的创业资金扶持更近了一步。

    2007年园区推出的“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给予认定项目担保资助、风险投资、免收租金等八项重点扶持。这项“人才工程”鼓励和扶持了一大批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自主创新创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择憩园区。
    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是园区对人才扶持的有力说明。最高可获得100万元无偿启动资金、100万元购房补贴、650万元风险投资、200万元贴息贷款、办公场所3年免租金、租用公寓3年免租金……无论是哪一项创业扶持基金,对于大部分创业领军者来说都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今年,572个项目团队申报,数量历年最多,这些项目中,涉及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园区多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为了选出百个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先是长达四个月的项目征集阶段,再是项目资质审查,最后还将通过专家材料评审、专家面试和领导面试三轮评审,对于每个申报项目严格把关。”园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园区科技局承担领军项目评审工作,在今年的评审中,项目不仅申报条件对40岁以下的青年创业人才适当放宽,还鼓励历届各级科技领军人才、产业专家实名制推荐项目,“我们希望以此让更多的人才带着好项目走到台前,真正推动园区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集聚,优化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环境,从而打造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化高地。”
    数据显示,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已累计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项目606个,培育出一批知名创新型企业,带动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赵磊是一名德籍华人,2009年回国创业,他看准了园区这块沃土。“园区的创业优惠条件、资源环境和创业需求匹配度高,更重要的是园区对于人才的尊重和重视。”赵磊申报了今年的园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目前他的企业致力于新能源领域,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他希望得到政府一定的资金或者融资平台支持。
    和赵磊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事实上,为了让更多的赵磊们留下来,园区在“引才留才”方面的探索成果不仅仅局限于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工程。
    为吸引优秀人才,园区在2006年出台《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优惠政策意见》,经两次修订后形成包括上级拨付、购房补贴、薪酬补贴、户口迁入、子女入学等系列配套政策,至2013年底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亿元,惠及各类高端人才8000余人。
    2009年、2012年经两次政策优化调整,园区累计投入政策性补贴超2亿元、市场化创业投资超6亿元,先后启动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国家“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省“双创”及“姑苏领军”人才计划,至2013年底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数分别达41、104、152人,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3%、26%、32%,“金鸡湖双百领军人才”更是达到了1400多人。

园区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新高地

    人才好比千里马,需要伯乐的牵引。对于越来越多的“千里马”而言,园区正成为他们寻找的那位慧眼“伯乐”。从出台《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优惠政策意见》,到推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再到启动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园区吸引了大批的高端人才在这里集聚。
    目前,园区每年用于引进人才的各项投入超过了2亿元人民币,高价的“人才投入”换取的是优质的“人才输出”。到去年底,园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为25.7万人,居全国各开发区第一; 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为2.7万人,占园区人才总量的比例达10.3%,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为3.9%。
    如何更深层次吸引人才?除了一系列政策支撑外,园区深知夯实人才发展平台是“留才”、“用才”的最佳途径。为此,园区积极构建创新载体,目前已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达到38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生态科技城和苏州纳米城等创新集群基本形成,去年园区实现新兴产业产值22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1.1%。
    开发建设2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对于人才建设始终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从积极打造创业创新创优的人才高地,到以人才高地构筑产业高地,到以人才竞争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从一开始,这片区域发展的核心定位都不离“人才”二字。(作者 徐苏丹)

东方慧湖,“领跑”高等教育国际化

    7月底,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建立的国际金融实验室暨交易大厅正式启用。实验室配备了汤森路透的旗舰产品Eikon--一款强大而直观的处理实时信息和历史资料的金融终端,能够进行市场交易并连接金融市场社区,涵盖了世界各大金融市场的信息、新闻、金融分析和交易工具,让学生在校园内模拟外汇交易成为可能。

    在高校建立金融“模拟”交易大厅,这不但在苏州属于首例,在国内也不多见。引进优质资源,探索国际化教育模式,西交利物浦大学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西交利物浦大学所代表的仅仅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支撑这所中外合作大学日渐成熟的是一座孕育多重国际化教育形式的新城。2012年12月19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被正式授牌,成为我国首个、也是迄今唯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
    在这里,一条仁爱路串联起独树一帜的高等教育风范。西起独墅湖图书馆,东止翰林邻里中心,在这条不足两公里的马路两旁,云集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代顿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院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样的国际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名校集中区。
    2004年,在各方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签署协议,决定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成立联合国际大学,以理工管学科为基础、整合两校优势学科和强势专业,采用利物浦大学教学标准全英文授课,培养苏州紧缺的复合型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06年,西交利物浦大学正式创建,成为园区中外合作办学的“先行者”,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写下浓重的一笔。

    想要打造国际化的教育新区,“园区模式”即为“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揽人才、招校引院”,吸引世界知名大学来这里开设研究院所并落地生根,在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升级需要同时,更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人才。在吸引高校入驻的同时,人才的配套也同步落实。从2007年起,园区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为区内各科研院所和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开通从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到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一系列“绿色通道”。政府还出资购买实验设备、建设实验室、打造多学科交叉的公共实验平台、形成互相开放的科研机制,让领军人才不但在此落户安居,更有乐业创新的平台。
    对第一次来到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人来说,这里“无围墙”的开放状态让人眼前一亮,而这无疑凸显了这里的国际化教育氛围。
    不同于国内一般大学城围墙阻隔的布局,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的大学完全开放--处处入口,处处出口。这里没有校门、不设围墙,但举目望去,周边建筑物上又满眼都是学校的招牌。不仅如此,体育馆、影剧院、图书馆、学生公寓、生活广场……这些都是所有大学的共享空间。骑一辆绿色公共自行车,穿梭于不同的校园或免费公共空间,这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因为没有围墙,大学间的交流也更为直接和频繁。2013年初,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留学生活动品牌--“独墅国际桥”正式创立,整合区内留学生资源,鼓励院校进行活动开放、资源共享,为区内中外学子创造交流、分享和合作的平台。文化交流、学术论坛、体育竞技三大主题板块竞相“争艳”,首年累计开展系列活动60余次,丰富特色的活动为区内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更广阔的窗口。

    10余年走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华丽转身令人惊喜:迄今为止,区内吸引了25所高等院校入驻,各院校还与美、英、法、澳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30余个中外合作办学和科研项目。此外,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还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25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拥有40多所国际友好学校和20多个与海外名校的合作项目,每年组织近千名师生赴国外进修培训、修学旅行,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
    除此之外,通过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等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还累计建成研发机构和平台201个、国家级孵化器5个、省级孵化器4个;专利申请近18000件。以园区的主导产业--纳米技术产业为例,区内高校已与美国、德国、芬兰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研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作者 严春霞)

学在园区:共享优质公平适切教育

    近日,新城花园小学姚琛老师主持的“苏州市名优班主任工作室”所推出的设计方案在苏州市教育局班主任工作手册招标中中标。这意味着从本学期开始,苏州大市范围内上千所中小学都将使用该套班主任工作手册。

    这样的成绩,自然可以看做是这所开发区第一所小学办学水平的缩影,似乎也可以窥斑全豹勾勒出园区教育率先领先发展的全貌。在这座朝气蓬勃的现代新城之上,200多所各类学校、1.2万名教职员工、17万在校学生以及全区78万的常住居民共同筑起了园区教育的全景图。

    20年来,园区先后撤、转、并、停80多所薄弱学校或办学点,在昔日的池沼洼地之上,新建改建了充满现代气息的30多所中小学和70多所幼儿园。园区学生从一盏白炽灯、一块破黑板的复式单班,一脚踏进了翻转课堂、智慧教室。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覆盖率不断增长,3-6岁幼儿入园率连续多年保持100%,省、市优质园比例达到80%以上,成功创建成为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小学和初中全部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星海、星湾、星港等开发区学校率先发力,娄葑实小、莲花学校等达标升级学校发展强势崛起,区域义务教育领先优势和高位均衡发展态势更加突出,成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和“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进区”。普通高中全部晋升省四星级学校,办学品质明显提升。新加坡国际学校、德威国际学校等国际学校品牌效应迅速凸显。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跻身国家示范高职,率先开创“同程学院”、“三星大学”等校企合作模式;工业技术学校先后破格成为省四星中等职业学校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成为苏州市录取分数最高、生源最好的中等职业院校之一;服务外包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100%,招生投档率、录取率和报到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港大思培学院独特的办学模式赢得社会认可;评弹学校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在全国一枝独秀。

    教育要发展,硬件看设施,软件看教师。园区筑巢引凤、招兵买马输入新鲜血液,迅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目前,全区拥有大市学科带头人及其以上的在职中小学教师238名,其中全国优秀、模范教师10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4名,省特级教师30名,姑苏教育人才7名,市名教师名校长27名,大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60名。率先推进校际合作暨青蓝工程,深化实施“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名校行动计划”,建立“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实施教师交流制度、校长职级年薪制和星级教师评估制度,形成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激活了师资队伍“一池春水”,为教师发展供了广阔的空间,近三年来,共有800名中小学教师参与了“跨校牵手”,“校长交流”、“教师流动”活动,300多名优秀管理干部在中新区和“达标升级”学校之间交流任职。

    在园区的学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叫做“个性”。园区教育倡导根据每个学生有不同天赋、不同特长、不同背景、不同发展前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教育。“一校一品”、“体教结合”,为每一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开创了“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发展态势。星海实验中学的天文教育、西交大附中的艺术教育、苏大附中的篮球教育等迅速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品牌,数以千计的师生凭借特长在省市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全区学生体质指标水平在大市范围内遥遥领先。园区学生在家门口“留学”成为现实,星海高中高三近半学生拿到了清华、复旦、南大等名校自主招生资格;一批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一批批优秀学生在全省、全国发明创造、奥赛、技能大赛中获奖……
    现代教育应是大教育。园区借鉴新加坡良好的家校沟通、义工文化以及学校和社区的互动等沟通机制,大力弘扬志愿者文化,普遍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祖母学校等家校合一的沟通平台,创造性地成立了校内、校外青少年成长中心,聘请校外专家,努力建设立体化的公民教育综合体系,改变了传统学校的“育人的孤岛”形象和“单兵作战”的发展路径,把聚焦点从学校扩展到社会、街道,载体和平台日趋健全,特色与品牌日渐凸显,园区青少年的奇思妙想登上了央视舞台,圆融花季艺术团踏上了土耳其之旅,湖西老年合唱团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中国好声音”。当然,园区聚焦大教育的成果远不及此,率先实施的财政补贴、以奖代补政策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减轻了老百姓教育负担;率先开放的校园体育场所,满足了百姓的健身需求。全区3/4街道建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1/3以上市民学校成为省、市级市民学校,社区培训学院和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全部达到“省标”,3所老年大学创建成为市教育现代化老年大学,今年又获得江苏学习在线应用推广先行区和优秀联盟单位两项省级大奖。园区成功跻身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让全体居民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已经从梦想照进现实。
    雄关漫道,进无止境。在园区,教育是一种梦想,一项事业,一种追求。为了每一所学校的优雅,每一位教师的优秀,每一名学生的幸福,每一个老百姓的福祉,园区教育在奋力前行,不断向着美丽进发。(作者 权俊良)

文化,城市的闪亮新名片

    9月中旬,2014苏州金鸡湖艺术节重装登场。开幕大戏是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为基地的苏州芭蕾舞团精心打造的现代芭蕾舞剧《卡门》首演。
    这部现代版的《卡门》让著名的文化学者、音乐评论家刘雪枫为之惊艳,并提笔写下《“苏芭”<卡门>的国际范》一文。文中,刘老师毫不吝啬地写道:“这个《卡门》的立意、布局、编舞理念,以及音乐的运用、舞台的创意都是高规格的国际范儿,我相信它在西方国家的知音数量会超过中国。……我感觉到这部中国人创编的芭蕾舞剧应该尽快占领国际舞台。”他还总结说:“‘苏芭’是苏州这个魅力城市的‘奇葩’”。
    刘老师的文章经《第一财经日报》发表后,迅即引来数十家重量级媒体的转载传播,“苏芭”的美名传遍神州大地,也为苏州工业园区近年精心打造的“文化”这张名片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历来,经济重镇似乎总与文化名城有层隔膜,像园区这样开发建设仅20年的一个经济开发区,更是很难让外人将文化实力与之并提。然而,经过多年独辟蹊径的深耕与积累,文化在园区非但不是短板,还已成了一张闪亮的城市新名片。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文化繁荣的首要因素是文化人。而文化人最看重的是一个干事创业、展示才华、交流分享的好平台。
    为此,园区近年大手笔投入,潜心打造了众多文化载体和平台。金鸡湖畔的璀璨艺术明珠--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已成为苏州人享受雅文化的艺术高地。而从月光码头到李公堤,从时代广场到斜塘老街,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苏州画院、巴塞当代美术馆、中国基金博物馆、苏州雨村美术馆、汉璞艺术中心、关锦鹏电影工作室等各类文化艺术场所,吸引了包括张辛稼、姚建萍、李莹、蔡云娣等在内的一大批文人艺术家们前来栖息创作,而以金鸡湖、独墅湖和阳澄湖为代表,园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中西融合的人文环境也成为激发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
    遍布各社区和邻里中心的民众联络所、苏州图书馆和独墅湖图书馆设立的各园区分馆等,则成为居民家门口享受通俗文化和读书乐趣的充电站。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群众性。园区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力度。据统计,目前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40万平方米,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23万平方米,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0.33平方米,人均拥有文化设施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如果说载体建设属于文化建设中偏“硬”的部分,那么多彩的活动则突显了园区这座“非凡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面。
    今年6-7月间, 中国首个国际性的声乐艺术节“iSING!Suzhou--2014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在园区举办,吸引了40位中外青年艺术家为苏州、为园区而歌,前卫艺术家们采用“快闪音乐秀”等国际流行的艺术形式零距离与苏州人民交流,使高雅艺术走进普通民众,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良好效果。

    近年来,为让园区人民充分享受文化之“乐”,园区积极发挥文化活动的“造节”效应,推出一年四季不同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刚刚结束、历时半年的2014第二届文体节就涵盖了第二届金鸡湖双年展、第五届苏州环金鸡湖国际马拉松赛、第四届全民阅读季、中新青少年弦乐大赛、体育运动会、2014金鸡湖端午龙舟赛、首届广场舞比赛、第三届金鸡湖合唱艺术节等10多项文体系列活动,累计吸引10万余人参与。
    已连续举办三年的苏州金鸡湖艺术节如今已成为苏城人民的年度文艺盛会。艺术节既包括“高大上”如李云迪这样国际知名艺术家的钢琴音乐会,也包括“接地气”的电影展映活动,既有源于西方的交响乐、歌剧等,也有中国草根的越剧、昆曲艺术等,充分体现了园区海纳中西文化的特色。

    除了大型的主题文化艺术活动,民间的各类公益和商业文艺活动也是长年不断。园区文化馆的品牌“金鸡湖大舞台”,定期下基层、进社区为老百姓献上喜闻乐见的演出。独墅湖图书馆的“湖畔论坛”连诺奖得主莫言也曾光顾。社区层面的“惠邻微讲堂”公益行系列活动、东沙湖社区的“民星奥斯卡”、湖东社区的“新邻里讲堂”和“超级妈妈”“超级爷爷”争霸赛……爱上园区的理由可以有很多种,而丰富的文化活动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新鲜趣味,这样的幸福生活“接地气”。
    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活跃在园区的文体艺术团体和人才。园区合唱团、圆融花季青少年合唱团、“江南美”老年模特队、圆梦国际妈妈艺术团、麦田剧社……
    才华横溢的文艺人才、大大小小的文化舞台再加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园区的“文化名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金鸡湖畔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高地,也是文化发展的胜地。
    文化的繁荣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文化产业的壮大。近年来,在“文化兴区”战略的指引下,园区大力推进“文化繁荣行动计划”,积极打造“开放包容、现代时尚、精致和谐、创新创优”的园区文化。
    根据计划,园区重点实行“3410”,即构建三级网络体系,加快推进10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10大重点文化项目、10大文化专题馆、10大品牌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培育。显而易见,这是一条融合了时代特征、开发区特点和苏州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在这条路上,园区大步前行,已经迈上了“快车道”。与此同时,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升级有机结合,把文化项目建设与现代服务经济布局有机结合,园区不断优化着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在园区目前的版图上,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诚品书店、李公堤、斜塘老街带有文化标记的地标项目位置鲜明而突出。以这些项目为抓手,园区将打造起环金鸡湖文化娱乐、环独墅湖文化创意、环阳澄湖文化旅游“三大集聚区”。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正给这片起步于工业的土地不断注入丰富内涵,提升软实力。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过1100家,个体经营户2200家,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606亿元人民币,占全区GDP 比重达到6.8%。(作者 黄爱萍)

公积金中心,探索安居乐业新“样本”

    苏州工业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算得上外企员工小李最熟悉的地方,因工作需要他常常往来公司与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企业社保经办人,他三年来几乎没有“白跑”过,而作为一名普通的苏州工业园区居民,他也深刻地体会到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贴心服务。

    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是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业务的经办机构,为园区百万居民提供社保(公积金)服务,扮演起了“公共钱包”的角色。多年来,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让资源利用最大化,惠及每一位居民。
    每个月初,家住园区唯亭街道古娄社区的陈好婆都会早早地来到家门口的邮政储蓄所,从邮储开设的生活费发放专窗,领到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发放的720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
    这样的场景,已经演化为园区所有被征地农民的习惯。自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共产生12.7万被征地农民。从2012年10月份起,除街道自行发放部分外,被征地农民已全面实现每月生活费由公积金中心统一社会化发放。

    园区累计投入几十亿元,在全区范围内实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园区公积金制度,全方位构筑了动迁居民社会保障网和公共服务网,率先实现区域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并轨,被征地农民中的劳动年龄段内人员100%纳入公积金社会保障体系。20年来,10多万农民已经成功变成了市民,完成了身份和观念的转变,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
    大约一年前,斜塘街道莲花五区的赵女士高兴地拿到了8000多元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补偿,这也是园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在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积极探索下完成的首批赔付。2013年1月,赵女士患了肠道肿瘤,在苏大附一院进行了手术,共发生医疗总费用4.8万多元,出院结算时,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2.7万元,个人还需承担2.1万元。实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后,赵女士另花15元购买了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后,享受了这一政策,再次报销到了8000多元,个人负担部分一下子减少到了1.3万元。
    2013年,园区参保居民医保实际报销比例51.98%,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61.25%。引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后,参保居民个人每年只需缴纳15元,整体报销比例却明显上升,实际报销比例提升到57.72%,参保居民的个人现金负担率降低近6%。
    事实上,创新引入补充保险仅仅是园区探索居民医疗保险如何更惠民的一小步。园区居民医疗保险待遇由基本医保、医疗救助、补充保险以及专项补助四大部分组成,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已经成为园区医疗保险体系四大支柱,它们共同编织出一张“健康大网”,给居民看病提供强大保障。
    与陈好婆、赵女士一样,年轻的小许同样享受着园区发展的甜蜜果实。两年前,大学刚毕业的她来到园区湖东一家银行工作。相对同龄人遭遇的住房困境,她却表示“毫无压力”。申请后顺利入住优租房,每个月租金不仅只要600元,还可以用公积金抵租金。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安定感”,优租房项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园区年轻就业人群的热捧,甚至成为了不少年轻人择业时的理由。
    作为一种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公益设施,园区优租房项目通过抵缴园区公积金的方法回收房租,创新思路带来的结果是大大降低了管理上的成本。
    园区把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社保城乡一体化,在保障层次上倡导均等可及,在管理服务上覆盖各类人群,为老百姓穿针引线,努力建设成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谐幸福的新家园。
    “让百姓共享发展与改革的成果”,这是园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解读。而落到实处,则是让园区人拥有“更好的就业岗位、宽松的创业环境、优良的社会保障体制”。(作者 唐晓雯)

区域一体化:看得见的民生福祉

    孙老伯是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的一名被征地农民,这两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从搬进了动迁安置小区的多层住宅楼,他不再是每天围绕着一亩三分田打转,吃过午饭,要是闲来没事就到社区文化站和同伴下棋,身体不舒服时去就近的医疗卫生服务站看病,每个月末,他还能领到一笔社区养老保险金。这样“老有所依”的日子让他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十分满足。

    随着园区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有17万像孙老伯这样的农民完成了“新市民”的身份转变,他们和普通市民一样,享受着区域开发建设的各项成果和福利。
    回顾发展历程,从一片低洼地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用了20年,巨变的背后,与园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三级跳”密不可分,从开发之初的城乡互动,到区镇联动,再到区域一体。可以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在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动迁农民生活水平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越。
    1994年园区启动开发,娄葑、斜塘、跨塘、胜浦、唯亭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到2000年,乡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2.3倍和1.2倍。在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的同时,乡镇也实现了从农村形态向工业化的巨大跨越。
    2001年,园区全面实施区镇联动战略,大力推进富民强镇和新农村建设。2005年,园区在江苏率先实现高水平小康,各镇新镇区建设基本完成。2009年,“撤村建居”全面完成,区镇社保启动并轨,乡镇学校实施区级直管,医疗、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向各镇延伸。
    2012年末,园区正式撤镇建街道,撤销娄葑镇,唯亭镇,胜浦镇建制,分别设立娄葑、斜塘、唯亭、胜浦4个街道办事处,从管理体制上破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了各功能区联动、互动发展。至此,园区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96.4%,苏州东部新城框架基本形成。

区域一体化发展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与城市化脚步相对应的,是老百姓鼓起来的钱袋子,而这也是区域一体化的根本点。
    “要不是社区的梅花家政,我也不会有今天这运道,实现劳动增收。”今年48岁的高雪凤是娄葑街道梅花社区的失地农民,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金牌家政服务员。娄葑街道是园区最早动迁的区域,动迁后,街道经过前期大量调研,于2006年设立了家政保洁服务中心,迈出了帮扶失地农民从事家政服务实现就业增收的第一步。现在,家政服务业已成为娄葑失地农民在现代化城市中开垦出的崭新的“自留地”,街道先后有近万名失地农民从事家政行业,把它作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梅花家政”品牌,仅仅是园区“富民工程”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为了让更多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2013年,园区组建富民专项资金,计划通过三轮扩股,使资产规模达到15亿元,由园区统一运作经营,充分保障收益。同时,建立困难群体投资扶持机制,对动迁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实施配股;园区还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外出种养、劳务合作、“羊毛衫中转站”等一批特色专业合作社品牌;为提升发展效益,区、街道将一批优质的资产资源配置给社区,积极引导合作社根据市场所需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促进社区股份合作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园区还专门制定了富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发放外出种养殖补助资金635万元、创业担保和接力贷款450万元。截至2013年底,园区已组织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2家,吸引2958户动迁居民加入,带动2120户动迁居民增收……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到稳步推进富民载体统筹调配,再到实施低保和低保边缘户100%覆盖配股计划,园区富民合作确保实现全覆盖,让每一位动迁农民受益。

    幸福是什么?对于动迁居民来说,无论是钱袋子鼓起来,还是搬进高层住宅楼成为“新市民”,都不能说是幸福的最终解读。如何让他们爱上这片生活的土地,增强归属感和满足感,这才是幸福的最终解读,也是园区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意义所在。
    目前,园区全方位构筑了动迁居民社会保障网和公共服务网,率先实现区域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并轨,被征地农民中的劳动年龄段内人员100%纳入公积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实现了医疗网络覆盖全部社区,居民就近享受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各街道所有中小学全部实现区级直管,校际差距不断缩小。此外,还建立健全了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的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在园区“区域一体化”的大方向下,细数取得的成绩,竣工安置房面积约1347万平方米,回迁居民54152人,95%农民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征地待安置劳动力上岗就业率95%,社会保障覆盖率达100%。与此同时,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序推进,7.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和老年居民纳入社会化管理,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缴费率达99.9%以上。园区老镇城市更新、社区提升、干部培训三个“三年计划”正在实施……
    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园区的街道与中新合作区在各领域中可以全面消除差别、实现完全融合,真正做到体系一样、标准一样,形态一致、内涵一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作者 徐苏丹)

民众联络所:家门口的“幸福站点”

    如果你想感受下园区最“接地气”的幸福生活,去民众联络所一定没错。从社区工作到乐龄生活,从卫生服务到邻里文体,所覆盖的服务内容涉及了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为园区居民量身打造的全新生活空间。在这里,老百姓办事“一站式”搞定,老人们“老有所乐”,孩子们尽享快乐……

    作为借鉴新加坡社区发展经验的本土化创新实践,从新加坡到园区,再从园区到宿迁,民众联络所已经成为又一个响亮的“园区品牌”。园区在开发初期就将邻里中心布局纳入住宅用地规划,确保居民步行10~15分钟就能到达。2011年起,每个邻里中心都辟出15%的面积用以规划建设民众联络所,标准配置有“社区工作站、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邻里图书馆、邻里文体站”等七类功能场所,一站式满足社区各类群体的多元需求。今年7月,湖西贵都民众联络所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园区已建成民众联络所总数达到9个,总面积达22000余平方米。到2014年底,民众联络所将在邻里中心实现全覆盖。家住东城郡的邹先生说:“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幸福这件事上,园区做的事很实在。作为一个新苏州人,最需要的就是尽快融入到这边的生活,民众联络所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园区的温度。”

    今年6月,园区汀兰社区推出了首条“微公交”线路,解决了附近居民出行不便的困扰。这个为居民“私人定制”的服务,得益于园区“社情民意日”的民情沟通零距离。从“上访”变“下访”,老百姓与政府部门有了无缝对接和无障碍沟通机会,“社情民意联系日”是园区创新社会管理、关注民情、解决民困、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5月,园区更是推出了“升级版”的社情民意日,将街道(社工委)层面“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下沉到社区,建立了社区社情民意联系日制度,开启了民意反馈零距离的新模式。社情民意联系日“升级版”实现了基层社区全部覆盖、政府部门全员参与、问题反馈全程透明。今后每单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园区各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将深入园区110个社区接待群众,倾听意见建议。其中,“有问必答”模式是园区社情民意联系日最为群众所认同之处。对当场未能答复群众的问题,参加活动领导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活动后三天内以书面形式报送园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单位要在活动后两周内拟定答复意见反馈居民。截至2014年8月,社情民意活动已开展街道(社工委)层面113场次,社区层面220场次,接待居民和企业代表2330余人,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603项,问题答复率为100%,群众满意率超过98%。

    依托区内丰富社区设施和资源,今年6月园区成立了首个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园。基地采取“政府出资、专业运作、多方协同、社会组织受益”的创新运作模式,培育和扶持初创期园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范围涵盖扶贫、助学、助残、助老、救灾、教育、特殊儿童关爱等多个公益领域。苏州蓝天救援队是首批入驻单位之一,基地提供从组织定位分析、社会服务需求评估到公益项目书制作与优化、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等一系列专题与实务培训。队长马龙说:“之前我们更多地关注于救援的培训和技术。入驻园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后,每月的定期培训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认识到规范队伍管理和建立长远规划的重要性。”园区社会管理局社区建设处副处长鲁晓辉说:“通过扶持初创期园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来,这都将有利于我们社区、甚至是整个园区的自我管理。”

民意、民需、民主在园区得到充分尊重和最大的满足

    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高地,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同样放在突出位置。如何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园区的实际,加以创新实践,是园区新时期转型发展的重点。未来,园区还将继续深化中新社会管理合作试点,就如何强化民意沟通渠道、培育民间救助组织、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等问题展开合作,进一步深入探索。全面推进园区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法创新,建立健全与园区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园区社会管理水平,为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先导区”、争创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作者 任一)

用爱心,筑一片精神沃土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次日凌晨,苏州首个紧急救援民间公益机构--苏州蓝天救援队作为江浙沪皖地区最早到达受灾现场的民间救援团队,第一时间参与一线救援。

    苏州蓝天救援队筹建于2013年6月,是民间公益团体“蓝天救援队”下属分队之一。今年4月,志愿队通过中国紧急救援联盟技能审核,正式授旗,并成功注册。目前,救援队拥有志愿者130多名,其中80%工作、生活在苏州工业园区。今年年初,苏州蓝天救援队还正式加入苏州工业园区志愿者协会,成为这片爱心沃土上传递正能量的社会一员。
    作为园区“民间”志愿者队伍的典型代表,苏州蓝天救援队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园区社会公益力量的一个缩影。
    2011年12月,园区志愿者协会成立,广泛开展常态化、长效化公益活动,园区志愿服务由此走上一条专业化、规范化道路。爱心医生联盟、金鸡湖学校蝴蝶监测志愿者团……迄今为止,协会拥有志愿者特色团队186支、志愿服务实践基地56个、会员约8.95万人。
    事实上,早在协会成立之前,园区城市欣欣繁荣的志愿精神就已经成为一道特色风景。一个个民间“出品”的公益社团拔地而起,不断延伸拓宽城市志愿服务“版图”;从一个志愿者身份、一次志愿行动、一个志愿团队开始,接二连三的公益组织陆续创建,园区的公益力量不断整合扩张,“合成”力量强大的公益“集团”。现在,这些俨然已经成为园区独一无二的公益“标识”。

    除了民间力量的支撑,来自园区各领域企业的爱心同样成为中流砥柱。迄今为止,园区集聚了4000多家外资企业、1.3万多家内资企业和120多家国有全资和控股企业。他们在为城市创造令人瞩目的生产总值、进出口额和各类税收的同时,还为企业节约环保、慈善公益等,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式。
    2010年5月,园区成立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联盟每年发展成员单位50家,围绕生态环保、慈善公益等诸多主题开展责任活动。迄今为止,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成员单位已达210余家。四年多的时间里,联盟指导单位组织开展各类责任主题活动80多个,企业自主开展各类责任主题重点活动2000余次,企业员工参与累计超50万人次,以责任活动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效应逐渐凸显。

    三星“蓝马甲”、友达光电爱心社……在园区企业中,充满特色的志愿力量不胜枚举。他们的爱心辐射了助学、助残、助贫、救灾等方方面面,为园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浓重笔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公益理念与素质的培养,同样与城市精神密不可分。每年,在园区志愿者协会策划下,一系列志愿主题活动被相继举办;围绕马拉松赛、端午龙舟赛、跳蚤市场等城市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参与蔚然成风; 园区还特别设立“志愿者日”,“天天学雷锋、月月有活动”的活跃局面已然形成。
    为表彰先进,集中展示园区优秀志愿者团队、个人,以及责任企业风采,从2012年起,志愿之星、园区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优秀品牌等评选表彰成为园区回馈优秀志愿力量的“保留节目”。在宣扬推广、打响园区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同时,更积极呼吁鼓励,以期让更多的志愿之花绽放在这片文明的沃土。

    今年6月,作为园区首个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园,园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在东沙湖民众联络所正式启用。基地首期迎来苏州蓝天救援队、“美丽苏州”单身青年公益服务中心、苏州暮年关怀服务中心等15家入驻机构,服务范围涵盖扶贫、助学、助残、助老、救灾、教育、特殊儿童关爱等多个公益领域。通过“政府出资、专业运作、多方协同、社会组织受益”的创新运作模式,扶持初创期园区社会组织发展,致力于“培育公益梦想”。
    在培育基地,公益创业服务俨然成为“重头戏”,除了提供场地设备、小额资助和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还引入公益组织孵化器模式,帮助初创期的公益组织了解动态、解决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与对接,让园区的城市精神“沃土”为更多人的公益梦想搭筑平台。(作者 严春霞)

走出去,从“开窗”借鉴到经验“移植”

    沿路从苏州古城区驶入苏州工业园区,一座名为《世界之窗》的雕塑映入眼帘,掀开的窗帘随风飘扬,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园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客人的到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便是从这扇打开的“窗”开始的,至此已经抒写了20年的辉煌篇章。

“园区经验”走出苏州,向泛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扩展

    两年前,这座《窗口》雕塑被移植复制到远在400公里外的苏宿工业园,标志着苏州与宿迁携手共建的苏宿工业园已经打开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窗口,迈出走向美好未来的脚步。
    苏州与宿迁的缘分始于七年前,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决策促成了苏州与宿迁两市的携手,由苏州工业园区派管理团队进驻苏宿工业园,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开始在苏北大地复制扎根。
    就在不久前,位于苏宿工业园的“鱼尾狮像”竖了起来,与苏州公园内的小桥亭榭相映成趣,成为宿迁最别致的一景。苏宿工业园是新加坡经验走出苏州的第一次探索,在现任宿迁市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方文浜看来,它的意义不亚于20年前新加坡经验首次走进苏州。中新合作、南北共建,两大战略在这里完美融合,成就了一段佳话。

    苏宿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12.2万人。七年多来,苏宿工业园形成了以总规划为发展基础、16个专项规划为实施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累计建成路网48公里,已建、在建各类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10万平米。99家企业落户,总投资247亿元,亩均投资强度达326万元,连续4年在全省同类开发区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

    苏宿工业园常被称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飞地”,它的成功实践为江苏省南北合作、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找到了“飞地经济”的原动力,展示了多方共赢的美好愿景。
    方文浜认为,对“软件”的移植是苏宿工业园实践产生的最重要经验之一。苏宿工业园的合作共建并不是简单地单向输血、送干部、给项目,而是全面输出经验理念的模式。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战略的独特之处。
    关于软件输出的内生效应,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在工业园区的援建项目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国资部门带头组建了注册资本达3亿元的霍尔果斯苏新置业有限公司,其投资管理的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的“苏新中心、东部产业转移园、东部产业转移园集宿区”三个重要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三个项目工地都是按照江苏省文明工地的标准进行管理的,各工地都建起了标准高、规范漂亮的临时围墙。这与当地开发商建设的简单、低标准的临时工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紧邻苏新中心的一处当地工地甚至拆了原来低标准的破败围墙,“克隆”了苏新中心的围墙。
    软件输出产生的内生效应将随着各个“走出去”项目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产生越来越大的乘数效应,并推动周边区域管理、规划、环保等理念的进步与变革。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开发建设20年来,在规划编制、发展路径、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她不仅是对新加坡发展模式的成功借鉴,更是新加坡经验在中国大地上产生效应的示范平台。如今,新加坡经验经过园区本土化实践后“消化再输出”,已成为一种必然。
    2006年11月,苏宿工业园启动共建;2009年5月,苏通产业园启动共建;2011年9月,由苏州工业园区援建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获国务院批准设 立;2011年12月,苏滁现代产业园启动共建;2012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启动共建……短短几年时间,“园区经验”从苏州大市范围内,到苏北地区,进而走出江苏省,逐步向泛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等地区扩展。
    新加坡“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了这个“城市国家”先进的建设管理经验;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拓展了自身发展的空间,让合作区域共享园区开发建设成功经验和成果。从“开窗”借鉴到经验“移植”,园区正向着无限的未来大跨步前进。(作者 唐晓雯)


作者 朱启飞 单小辉
《苏州日报》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