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上世纪成都遭遇两场大洪灾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ccdaily.scol.com.cn/shtml/hxdsb/20140810/230520.shtml 在 2018-01-24 14:55:4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华西都市报-上世纪成都遭遇两场大洪灾
日期:[2014年08月10日] -- 宽窄巷 -- 版次:[a10]
上世纪成都遭遇两场大洪灾
2014年08月10日




1981年,成都街头,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傅治军供图


1981年,资阳城关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洪水中扎木筏。摄影岐负


1981年,洪水退去后的资阳东门沱江河畔。 吴玮供图

每年5至10月,是四川省的汛期。
这是一年中河水规律性上涨的时期,也意味着洪灾爆发的可能。上世纪的成都平原,曾发生过两场特大洪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历史上,成都平原饱受洪灾之害。
早在古蜀时期,成都平原即为沼泽之地,唐代岑参曾提到“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
尽管自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工程后,

“水旱从人”
的成都平原赢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誉,但局部洪涝灾害,几乎年年不断;全流域洪涝灾害依然时有发生。
A
【1947年洪灾】

成都8万余人受灾 街道一夜成泽国
上世纪的成都平原,曾发生过两场特大洪灾,造成了当时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8月初,华西都市报记者拜访有着成都水利活档案之称的水利专家陈渭忠,他提供的文献资料,还原了1947年、1981年成都平原两次特大洪灾。这两场特大洪灾造成的影响,至今想来都让人不寒而栗。
成都市区全城停电、停水、停市;各处路断、桥垮、房塌景象;工界、商业、学界均蒙受严重损失。由于洪水溢扑上岸,倒灌入城,使市区80多条街道尽成泽国、积涝成灾,不少民房受水淹而垮塌。
据史志资料,自公元前206年(西汉元年)至1949年,全国共发生较大洪水1092次,约两年一次。新中国成立后,已发生较大洪水50余次,频率更高。1947年6月30日至7月6日,成都平原就出现一次历时长、范围广、雨量大的降雨过程。特大洪水使成都城区、府河沿岸、岷沱两江严重受灾。
“成都从前晚一时起直到昨日午后六时,连绵十七个钟头的滂沱大雨,九里三分的锦城,无形转入停市状态,交通断绝,四门电话不通,电灯无光,路断人稀,万籁俱寂,全市低洼处,均成泽国。江水骤然增高,一尺,一尺,到了午后水位更高,到顶点两丈有余,尤其是新南门,大水溢扑岸上,倒灌入城,大大复兴门(即新南门)好似桥洞一般,江水从大街流入小巷,活像万马奔腾,沿河两岸的房屋、家具被水浪吞去……”
这是1947年7月成都平原发生特大洪水后,成都本地媒体《新新新闻》7月5日的报道,描摹了洪水突袭的情状。除此外,《新中国日报》《申报》等媒体对成都城区的洪灾均有详细报道。
《申报》7月12日的一篇专题报道称:“豪雨迄五日始告截止,但市区仍成一片泽国,记者登城楼鸟瞰灾情,但见四野茫茫,洪浪滔滔,被冲毁的房舍、家具什物、尸骨、牲畜以及沿江仓库中储藏的盐、煤、木柴、货物,滚滚逐波而下。农民扶老携幼,栖栖惶惶,争登高处避水,刻划出洪水恐怖惨景。七日洪水渐退,记者再到灾区查勘,昔日繁盛游乐之区,仅剩荒烟乱草,一片瓦砾……倾家荡产的灾民,呼天唤地,痛哭流涕,惨绝人寰。”
透过媒体的报道,可见这场暴雨洪水造成的惨状。成都市区全城停电、停水、停市;各处路断、桥垮、房塌景象;工界、商业、学界均蒙受严重损失。修建百处的安顺桥、七十余年的万福桥、新东门大桥、南河口疏散桥、瘟主庙疏散桥、外西十二桥、复兴桥(即新南门大桥)皆为洪水冲垮或冲坏。特别是安顺桥垮塌时聚集在桥上观看涨水的人群落入河中“顺水而逝”,一片“呼救之声”,“惨不忍睹”。
由于洪水溢扑上岸,倒灌入城,使市区80多条街道尽成泽国、积涝成灾,不少民房受水淹而垮塌。《新新新闻》点名的有:“青莲上街25号至35号房屋垮塌”、“大悲巷右侧摧毁房屋数十间”、“自君平街至白塔寺一带,倒塌房屋80余间,冲走房屋8间”、“新东门大桥至老东门大桥,沿河两岸倒塌的房子,有50余家,受灾的居民,则有600户以上”。几座大桥的垮塌使桥头上的房屋多遭冲毁,“新东门大桥桥头的住户商民,共冲走十余家”,“安顺桥头的锦春园药号及其开设的茶馆,一并冲光”,“北门大桥头的大安市场……共三层楼,近河的屋角已崩塌,而摇摇欲坠”,“万福桥两旁原是鳞次栉比的商人、居民。洪水冲走或被毁的房屋有百余户”。
数天后,7月10日的《新新新闻》报道称:“全市(市区)受灾总计27652户、82762人,伤198人,死86人”。

全川80多个县市受灾 两万名灾民无家可归
滔滔洪水,出市区后,穿九眼桥,过望江楼,沿府河而下,两岸尽遭洗劫,灾情极为严重。1947年,府河两岸乡镇分属华阳、仁寿、彭山三县。
1947年8月4日《新新新闻》刊登今日新闻社特写《洪水浩劫的府河》写道:中兴场(今华阳镇)“全镇均遭淹没,镇上人家无一幸免”;黄龙溪,“百亩之家的士绅房屋被毁,粮食被冲,多变为灾民”;“中兴场以下,粮食一扫而空,市场无米应市,真是十室十空”;“无家可归的灾民,在两万人以上”,或于破庙栖身,或于街头露宿,或搭棚容膝。洪水使沿河两岸的水利设施尽遭毁损,灾后无力修复,“时值米谷含苞时期,吸收水分特强,灾区两岸的堰堤被毁,农田龟裂,洪后遭旱,秋收无望”。
水利专家陈渭忠说,1947年成都平原的特大洪水覆盖范围很广,几乎囊括岷江中下游及沱江全流域的所有县。郭涛所著的《四川城市水灾史》记载,“(全川)受灾县市总数在80个以上”。当年灾后的一份赈灾资料称,“本省此次霪雨为灾,山洪暴发,被灾地区达八十县,灾民田土冲刷,家产荡然,灾情惨重”。该资料附有受灾县市名单,其中57个县市分布在岷沱两江沿岸,集中在成都平原,占全省被灾县市总数的71%。
B
【1981年特大洪水】

雨洪同步洪峰叠加安顺桥第二次垮塌
“81.7”洪水望江楼水文站洪峰流量1050立方米/秒、重现期为70年,比1947年洪峰流量1120立方米/秒略小。城区淹没面积占全城面积17.6%,共有198条街道被淹,最大水深1.5米。
与1947年相隔34年后,1981年7月中旬四川省又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洪水,简称“81.7”洪水。
陈渭忠说,“81.7”特大洪水主要由“81.7”特大暴雨形成,“81.7”暴雨主雨时段出现在7月12~14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暴雨笼罩面积大;二是前期降雨频繁;三是暴雨时间集中,时程分布恶劣;四是暴雨区走向与江河流向一致,形成雨洪同步,洪峰叠加。基本上雨峰伴着洪峰前进,雨洪同步,洪峰叠加,形成三条江的特大洪水。
成都市是“81.7”洪水的重灾区,全市绝大部分县(区)被灾,68个场(镇)、243个乡(公社)被淹,其中:金堂县赵镇、双流县黄龙溪、新都县石板滩3个镇被洪水围困,成为孤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以上。
成都著名水利专家陈渭忠也是1947年和1981年两次大洪灾的经历者,他至今难忘的,是这两次大洪灾中,安顺桥均被冲垮。“1947年那次我11岁,印象最深就是当时安顺桥上有很多人看水,洪水冲垮桥后,造成近百人被冲入河中或死或伤。”
安顺桥旧名长虹桥,位于城东门外大佛寺前,跨南河而建,始建年代无考。乾隆九年(1744年),成都特大洪水,这场洪水将长虹桥冲垮,后重建。星移斗转,两百年后,历史重演。民国36年(1947年),成都又遭特大洪水,80多条街道被淹,市区尽成泽国,安顺桥又被冲毁。
《新新新闻》报道安顺桥垮塌时,聚集在桥上观看涨水的人群落入河中“顺水而逝”,一片“呼救之声”“惨不忍闻”。“安顺桥头的锦春园药号及其开设的茶馆,一并冲光”。安顺桥冲毁后,只残留几座孤零零的桥墩,解放后才铺木板供人行。
上世纪70年代,于原桥址附近重修新桥,宽16米,长50米,分3孔,中孔跨度40米,为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1974年动工,1978年建成。不幸,历史再度重演,1981年成都又一次遭特大洪水,这座新建成仅3年的安顺桥重遭垮塌之厄运,聚集桥上观看涨水的人群祸从天降,落水者53人,生还27人,罹难26人。
1982年2月,于原址重建新桥,宽16米,长51米,分3孔,采用钢筋混凝土T型薄腹梁,1983年11月完工,运行至今。
陈渭忠提供的资料显示,“81.7”洪水望江楼水文站洪峰流量1050立方米/秒、重现期为70年,比1947年洪峰流量1120立方米/秒略小。但是由于城区范围扩展,故淹没范围随之扩大,城区淹没面积占全城面积17.6%,共有198条街道被淹,最大水深1.5米,受淹没居民27000户,房屋倒塌2501间,525个企业被迫停产,其中108个企业受重灾。
华西都市报记者田雪皎罗琴